茶经网

揭开古茶树群落神秘面纱

2020-09-29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揭开古茶树群落神秘面纱”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揭开古茶树群落神秘面纱”相关知识!

勐库大雪山位于双江县城的西北部,主峰海拔3233.5米,从县城所在地勐勐坝远远望去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形成了感冒西北方一道绿色的屏障。在此山海拔2400料—3000米的中上部,年均温度低于11℃,活动积温3000℃,年降雨2000毫米左右。

1997年3月20日,勐库镇公弄办事处五家村民张正云待人在此山中上部发现有茶树,并采摘加工饮用,8月村民唐于进等3人又发现了目前最大的一株“茶树王”之后,引起了地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组织地县有关茶叶专家进行多次考察,最终使这一尚未被世人所发现的古茶树群落初露端倪。

勐库古茶树群落地处大雪山中上部,地理坐标为东径99°46′—99°40′,北纬23°40′—23°42′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这一惊人的发现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2002年12月5是—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茶叶协会、云南省临沧地区茶叶协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野生古茶树考察组,对双江自治县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进行了现场考察、调查和采访终于掀开了古茶树群落神秘的盖头。

12月4日

中午,云南省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群落科考组专家成员及特邀嘉宾汇集双江,专家组成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闵天禄,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数授蔡新,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候明明,云南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王平盛副研究员张俊,云南省茶叶协2地副会长曾云荣;特邀嘉3宾有省环境保护局资源生态保护处处长李映煌,省创新办资源室负责人张建邦,云南普洱茶司仪、茶文化推广者许云彪等。

16时15分,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县政府宾馆二楼会议室召开欢迎会,县委、县人大、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县纪委及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姚云昆主持欢迎会,并向到会人员逐一介绍了专家组成员及特邀领导。县委副书记胡明学对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的到来珍表示了热烈欢迎,向大家介绍了双江基本县情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勐为古茶群落的有关情况,并预祝科考工作取得成功。

20时,云南省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群落科考预备会如期举行,临沧行署副专员张平发来贺电:“这件工作很有必要,注意工作中的权威和法定性”。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群落科考鉴定委员会主任虞富莲宣布:科考工作正式开始!科考组成员们各抒已见,纷纷对科考准备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闵天禄告诫大家:我们的科考不需要什么“最”,只需要对古茶树群落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考证和定位,我们的科考结果一定要经得起别的专家和历史的检验。

12月5日

8时50分,云南省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群落科考组从县人民政府广场出发。吉普车经过勐库镇后,就进入了崎岖的山路,历经坑坑洼洼的颠簸,科考组终于于10时40分到达勐库镇大户赛村民委员会。大户赛是一个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山区村寨,总人口为244户105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这里民风淳朴,民族团结,但因为信息闭塞、交通落后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得经济的发展与山外的世界相比仍显得非常滞后。

200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93元,人均占有粮食291公斤。我们的吉普车队到达的时候,路边和村民委员会里围满了热心的群众,他们都在争相一睹这一难得的时刻,人群中还有许多小学生,他们胸前的红领巾显得格外醒目。尽管这里的群众在物质生活上是如此的贫乏,但他们眼中流露的是渴求、是希望、是憧憬!他们早在我们到达之前就已组织30多人,用两天时间上山为我们开通了前进的路,并准备着最强壮的劳力为我们背负上山的行囊。

11时50分,科考组开始从大户赛出发徒步登山。徒峭崎岖的山路,抬头就是蔚蓝的天空,久居城市的人们离开了喧嚣之后,在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深刻地体味到了另一种步履维艰。66岁高龄闵天禄教授和63岁的虞富莲教授等专家一直拒绝村民们肩上的滑竿,坚持自己步行。他们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登山者,使大家拥有了更大的力量。直到在工作人员的强烈要求下,部分老专家才勉强坐上为他们专门准备的滑竿。

村民们轮流着抬行,他们知道肩上更多的是责任,是对未来的希望。大户赛村民委员会支部书记李荣林除了上下协调,认真组织大家安全前行外,还自告奋勇担负起抬滑竿的任务。闵老动情的说:你太辛苦了!我第一次让人这样伺候。

13时,队伍到达海拔2200米高度,进入了丛林地带。闵老首先发现了一株古茶树,他采了几片茶叶,就爱不释手地仔细端详起种类和特征等等。目不暇接的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植被令专家们兴奋不已,他们说:因为一辈子和植物打交道,一看到这种环境就亲切,就舒服。

越往前走,“路”(其实没有路)越难行,有很多原始的密林中我们都要弯下腰甚至是匍匐前进——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难道不是吗?专家们不辞辛劳的科考,不正是为古茶树走向外面的世界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16时30分,最后一批上山人员在县委副书记胡明学的率领下顺利到达宿营地(大茶山平掌),胡副书记激动地和大家一起高喊:“嗨!我们来到了……”,清澈的喊声在幽静的山谷中传得很远很远……

经过长途跋涉之后停下来,才发觉骤然变冷,采上凝固了许多沙沙的颗粒,用手一抹,满手都是白中带黑。伸手掬一捧山泉,那种细细的、针剌的感觉立即袭遍全身。率先到达的民工已在开灶做饭,袅袅的炊烟拉得老长老长……闵教授告诉我:最近几年他走了很多地方,而能看到像今天走过的这样的原始林还是第一次。他甚至感叹:这简直是个无价这宝!

12月6日

凌晨,气温已是零度以下,我对于我们生长在南方的人本来就是一种考验,记得我们入睡时三个人合盖的一小条被子也已无影无踪,能感觉到的除了冷还是冷,幸亏我们还有火塘。

6时多,山里的天就渐渐亮开了。7时许,处在海拔1050米的双江县城还沉浸在夜的笼罩中,而这里已是清风习习、百鸟欢唱,远远在天边渐渐镶满了美丽的绯红,那绯红涂抹在身边老去了了古木上,总让人不由自主的觉着一种宁静、一种肃穆、一种深邃、一种神奇自然不朽的力量……早起的人们似乎忘了昨日的劳累,贪婪地呼明着山间清新,宜人的空气,任丝丝阳光透过茂密的林木洒落于丛林厚厚的落叶间。

8时45分,科考组专家首先到达塥与古茶树所在地,所有成员激动万分,大家按照预先的分工立即投入了紧张而不条不紊的工作,测量、采集标本、调查10米以内茶树生长情况,二号古茶树位于海拔2650米处,树高24.6米,根围1.85米……老专家手握放大镜对着茶花喝里呢喃不已。之后,专家们又相断现场考察了一号古茶树及周边植被生长情况,一号古茶树地处海拔2750米的高度,根围3.1米,绿叶成荫,参天耸立。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致力于全国茶资源调查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看书研究员、科考鉴定委员会主任虞富莲兴奋地说:“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更没有见到这种高海拔、高密度,并且长得如此生机盎然的古茶树!”。他看到一号古茶树是有被刀刻过的痕迹后非常痛心,认为这是犯罪,是对祖宗、对子孙、对历史的犯罪!

12时,匆匆吃过午饭,专家们就紧张有序而又小心翼翼地开始制作标本,他们对每一片茶叶、每一朵茶花都呵护有加,眼中充满的都是慈祥与喜爱。12时50分,考察组分成两路人马,沿东西向对大雪山中部的大平掌近二平方公里地块内,有代表性的大茶树进行形态特征的率领下首先发现了一株连体大茶树,这株古茶树的两条根围分别为1.82米和2米,相交汇部分成隆起状,树围为4.6米,株高16.3米。虞老激动地说:“连体树一般是榕树所特有的特证,像这样的古茶树连体在世界上都很少见,它具有重要的科考研究价值”。大家踩着厚厚的落叶,和着脚下“咔嚓“的节奏,在挺拔的古木间穿行,似乎永无疲倦,直到夕阳西斜,还意犹未尽。末了,虞老感叹:研究茶叶的人,没有实地相看勐库古茶树群落,充其量只能算一知半解!

12月7日

当柔柔的阳光洒满原努的山野,宿营地上早已是人声鼎沸。同行的各级电视台和报社记者抓住难得的时机,见缝插针立即向专家和陪同的县领导进行采访。

闵天禄教授说:我30多年前到过双江,这一次是故地重游,现在的双江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自然环境依旧,站在县城就可以看到原生林,这在这所跑过的地方是极少见的;其实,所有自然科学的研究,走在第一步的都是群众,就如这古茶树群落,先有了群众的发现才有了我们今天科考,因为这里有着爱护自然的群众,才能使这一片古茶树群落保存得如此完好。他认为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保护区是种子源,是活基因库,开发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他告诫大家,要尽量争取资金,不断加大对古茶树群落的保护力度,还要不断引进人才,特别是各行业学科带头人,发展自己的研究队伍;如果不抓住茶叶产业的构建,将会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姚云昆说:我们这次科考鉴定的目的不是要和谁争高低、争长短;对于茶叶的发展,我们应该校自己的品牌和旗帜,从资源上说,我们拥有着勐库大叶茶这一优良品种,但目前主要问题是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相对滞后,下步我们重点要从保护入手,在树立品牌方面尽量作一些尝试。

8时45分,所在上山人员在闵天禄教授和县委副书记胡明学的倡导带领下,将几天来散落在周围的垃圾全部拾起来统一销毁。11时30分,科考组启程告别宿营地。

12月9日

科考组专家经过了前一天严谨细致的科学论证之后。上午,云南省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群落科考鉴定会在政府宾馆二楼会议室召开,专家组成员和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科考鉴定委员会主任虞富莲教授宣读了《云南省双江自治县勐库古茶树群落现场考察鉴定意见》。

科考组认为: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在植被类型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在调查地块内,古茶树整个群落是原生的自然植被,且保护完好,未受人类破坏,自然更新力强,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在云南省内保存如此完好的原始植被实属少见,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的活基因库;野生古茶树均是典型的乔木型茶树,根据树体高幅度、树干粗度与云南已知同种野生茶树比较以及参照当地居民世供推测,树龄在千年以上;古茶树在分类上属于山茶科、山茶属Camelliataliensis(W.W.Smith)Melchior;

勐库野生古茶树是一个野生茶树物种,在进化上比普洱茶和Camelliataliensiscarassamica(Masters)Kitamura(包括若干栽培品种如勐库大叶种等)原始,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份(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所处海拔高,抗逆性强,尤抗寒性强,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分布最广的古茶树群落,它对进一步论证茶树原产于我国云南以及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变、分类和种质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双江自治县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之一。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勐库野生古茶树的利用价值和开发途径,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科考组建议继续进行

(1),基本查清野生古茶树在全县的分布区域和数量;

(2),2003年春季,采集野生古茶树和勐库大叶种一芽一叶鲜叶,分别制成茶样和生化分析样,进行审评、分析和比较,以确定野生古茶树的适制性、品质特点和商品价值。

县委书记郭金富对科考组的各位专家在双江辛勤工作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并表示一定要加大力度,更好的保护好这一珍贵资源。随后,科考组七位专家分别在《鉴定意见》上慎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拥有着如此宝贵的自然资源,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厚爱。相信不远的将来,勐库古茶树就将掀起它神秘的盖头,绽放出自己夺目的光彩。

茶经网扩展阅读

揭开岁月尘封的神秘面纱


这是一条完全用人和马的脚力踩踏出的道路。绵延盘旋在西南横断山脉的险峰急流之间,堪与北方丝绸之路媲美,这就是神秘而古老的茶马古道。新华社组织的三支报道小分队,将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分别沿滇藏和川藏两条线路进入西藏,并到达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走完茶马古道全程,通过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综合报道手段,揭开这条古道的神秘面纱。

茶马古道遥远而漫长,其艰险程度简直令人不可思议,艰险得让人们极少去接近它、认识它。这使得人们往往忽略或忘却了这条古道的存在。新华社茶马古道报道组学术顾问、云南大学教授木霁弘说。

而事实上,茶马古道与中国北方的丝绸之路同样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同为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主要通道。如今,丝绸之路早已蜚声中外,而茶马古道却长期尘封在逝去的沧桑岁月之中。

数千年的岁月在茶马古道积淀下了丰富的文化宝藏,但迄今为止,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曾经走过古道的当事人,都没有为它留下完整的描述。为了探索茶马古道的奥秘,新华社不仅调动了滇、川、藏三个分社的精兵强将,由分社负责人带队出征,还动员了新华社驻南亚、东南亚的记者参与报道。

对茶马古道的全程踏访,其意义不亚于当年对丝绸之路的探求和推介,不仅可以激发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对人类文明也是积极的贡献。与新华社联动的一家广东媒体的编辑说,毕竟,茶马古道有太多的东西值得人类记取。

揭开茶马古道神秘的面纱


2005年国庆长假期间,"茶马古道"成为旅游者中炙手可热的名词,沿线的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拉萨等地,残存的古道上,挤满了徒步探险的"背包客"。

一条"因茶而盛,为马而生"的古道,在沉寂了千年之后,为何突然"热"起来?

沉寂千年的茶马古道

在专家学者眼中,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通过马帮的运输,川、滇的茶叶得以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茶马古道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云南大学教授木霁弘告诉记者,1990年他和几位学者到滇西北做方言调查时,偶然得知有一条通往西藏的神秘古道,并在当地人的引领下见到了一条石板铺就的道路,寸许的马蹄印,茂密的森林,厚厚的落叶,石壁上的崖画,让人惊叹不已。随后他在一本书的序言里首次提出了"茶马古道"的概念。

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旭认为,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五条通道,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地位。在唐朝时沿途商号林立,马帮云集;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则成为大西南后方运送物资的主要通道。

"在丝绸之路受到世界关注,被学者、专家们争相研究并引发旅游热潮的时候,茶马古道却备受冷落,默默【地埋】在深山密林之中。"木霁弘分析说,茶马古道的沉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它的僻远艰险可能是其衰落的重要原因。李旭则分析,茶马古道可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地势最高、最为险峻的一条古道。

茶马古道"热"的背后

仅仅在2004年,《图说晚清民国茶马古道》《九行茶马古道》等图文并茂的书籍出版,掀起一阵冲击波;此后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引起了巨大轰动,导演田壮壮则借此夺得中国最佳导演奖。而今年5月,一支由30多个赶马人、120匹马组成的云南马帮,驮着约4吨普洱茶,在"贡茶"传统中断160多年以后再度进京;7月,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连续剧《茶马古道》,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期的《焦点访谈》……

千年古道,在被学者意外发现后,突然掀起一股热潮,并不是没有理由。

专家们认为,茶马古道在民族交流、商业价值、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等方面有特殊意义。

"茶马古道是多民族大交流、不同民族文化大融合大贯通的传送带。"李旭分析,茶马古道给了沿途区域各民族及其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影响的机会。特别是借茶马古道,藏区人民获得了生活中必需的茶和其他物品,大量的汉、回、蒙古、纳西等民族的商人进入了藏区,又将西藏的一些土特产带进内地,因此,"茶马古道对促进藏、汉的民族团结,推动藏区与祖国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木霁弘则说:"现在的人见多识广,口味都挺"刁"。而古道本身的历史、文化韵味和沿途村寨的地域、风光、民俗,对旅游爱好者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近几年,已有不少旅游、探险爱好者踏上茶马古道,沿途寻访体味。因此,茶马古道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和品牌效应。

"以茶文化为主要特点,茶马古道成为了一道文化风景线。"北京大学学者陈保亚告诉记者,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如伴随茶马古道而生的马帮文化、普洱茶文化、商贸文化,因茶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现在,茶马古道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值得人们关注、探究。"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许多值得现代人借鉴学习的精神特征。"李旭分析,马帮的赶马人身上最明显的是冒险精神,要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土匪强盗的威胁和生意的风险;其次是勤勉精神,他们必须埋头苦干,风餐露宿;再次是宽容亲和精神,商业群体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宽容忍让,共同面对困难增加了彼此间的亲密团结;以及守信用的精神,马帮必须有良好的信誉才能维持生意;还有爱国精神,马帮在抗日战争中冒着生命危险驮运物资就是证明;赶马人还有创新意识,他们四处游历,见多识广,思想活跃,善于创新。

热潮之后的冷思考

茶马古道"热"意味着什么?有人说,热起来去的人就多,容易遭到破坏;有人说,热了沿途的地方经济才能发展,茶马古道才真正发挥了作用。但专家详细分析后认为,目前对茶马古道的探寻和研究刚刚起步,在基础性调查研究工作还未完成、大众对茶马古道的认知仍不清楚时,对茶马古道"热"的开发利用应本着谨慎态度冷静对待,"小心别被烫着"。

应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自从茶马古道有了一定知名度,重走茶马古道、运茶进藏等活动也越来越多。可有人认为,类似做法对宣传茶马古道、推动旅游发展并不能起到什么实质的作用,只是一些地方和企业的商业炒作手段。到底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推广茶马古道,是个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

茶马古道的保护问题也亟须提上日程。云南省知名茶马古道研究专家何仕华向记者透露,思茅市三家村麻栗坡曾经有一段茶马古道,但当地村民却将上面的石条、石板撬挖起来,运下山后用于建盖房屋,几年工夫,古道已不复存在。木霁弘等专家认为,茶马古道是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一旦遭受破坏,将给相关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乃至整个人类带来巨大损失。专家们提议,茶马古道的开发应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如川滇藏三省(自治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为了充分利用茶马古道的自然、文化优势,应联合成立省一级的合作机构;茶马古道沿途有些区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开发过程中应编制总体规划,避免低层次的破坏和雷同的项目开发;开发同时要做好发掘、整理、研究、保护沿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工作;应统一推出茶马古道的旅游品牌,避免"内战",等等。

神秘面纱下的朝鲜当代艺术


说起我们的邻国朝鲜,你了解多少?可能只知道他们长期封闭,经济不算发达,很有神秘感。那他们的文化艺术方面你又了解多少?当然了,依旧很神秘。曾经美国记者芭芭拉德米克形容朝鲜时只用了三个词:黑色、白色、灰色。无论在电视或网络上看到现实中朝鲜面貌就是这样,灰白的房子,灰蓝的衣裳,对了还有激昂的语调。但是,在朝鲜艺术家的笔下,朝鲜是彩色的。

画家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

朝鲜美术作品早在2007年1月的时候就来过杭州,当时举办了一场朝鲜绘画拍卖会,总共15张油画作品参拍,成交10张,其中功勋艺术家金正泰的作品《静静的岸边》以3.5万元人民币落槌。这是朝鲜绘画首次进入中国拍卖市场。朝鲜绘画在题材上以历史主题画为主,多为题材性创作,表现的都是英雄主义、史诗、胜利,如抗美援朝、朝鲜战争等,也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浓郁抒情气息的风景画,主要表达的是朝鲜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美好的生活情绪,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和艺术性。

在朝鲜,画家从幼儿园就开始选拔培养,非常重视艺术人才的发展,大多都毕业于朝鲜美术大学,成才后按照画家为国家贡献多少数量作品,画了多少以国家领袖题材的画来分为三个级别,即人民艺术家功勋艺术家一级画家,其中人民艺术家级别最高。并不是按照艺术家水平的高低来分级。

画家作品均归国家所有

由于朝鲜现在依然实行计划经济,与其他国家画家以卖作品为生不同的是,朝鲜画家创作的所有作品均归国家所有,国有单位统一销售,私下绝不允许自由交易,自己给作品定价都不行,可以说他们骨子里没有市场概念,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有迎合市场的功利色彩。职业艺术家在朝鲜的社会地位也很高,不愁吃喝,国家发放工资,成就高的艺术家还会配房配车,子女教育都由国家负责,在他们眼里画画并不是为了个人赚钱,而是为国家作贡献。一般美术作品在国外的展览拍卖都是要经过朝鲜对外展览总局严格审查和挑选后才能送出去的,而且画家本人也不会知道自己的作品在国外拍了多少钱,更无法从拍得的钱里分得一部分,只拿国家发的工资,算是辛苦费吧。

朝鲜当代艺术进入中国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势头依然迅猛,而且我国也有些独特的收藏朝鲜绘画的群体,朝鲜对外展览总局也意识到卖画可以变成一种持续的生产力,能为国家创汇。2011年朝鲜对外展览总局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合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朝鲜画家中国创作基地,这是朝鲜政府唯一设在国外的艺术创作、展览、销售的机构,这里面的朝鲜画家唯一的任务就是定时定量完成既定任务,然后领工资。卖掉画的钱由基地与朝鲜政府结算。据行内称,我国江浙沪等地的藏家会专门飞到基地购画。

似曾相识的画风

朝鲜美术作品从19世纪末开始融入西方的色彩素描元素,20世纪50年代之前受日本和欧洲影响比较大。朝鲜战争爆发后,多数中坚力量的朝鲜画家越北,被称为越北画家,其作品造型严谨,技术精巧。在整个朝鲜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中多数人为朝鲜作出过杰出贡献,因此获得过金日成奖,之后朝鲜艺术受到前苏联经典写实主义和法国印象派影响,画面色彩明快响亮,造型结实,风格朴实,回溯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画风,相比较基本上就没什么区别,从创作题材、思想观念、表现手法基本一致。

《上前线》秦大虎(中国)油画

《英雄电炉工人》李正哲(朝鲜)油画

1949年以后,中国绘画主要还是以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中国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的革命写实主义为主,特别是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美术基本全盘苏化,沿用苏联油画全套美学和技法,在当时可以说是统治所有的美术学院和美术界。作品上强调的中国性、革命性、以工农兵为主体,比如说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全山石教授1961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英勇不屈》,表现的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遭到残酷镇压,没有屈服,从地上爬起来,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投入新的战斗,这是典型的纪念碑式的革命历史题材表现手法。再如罗工柳1951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地道战》、秦大虎1974年创作的油画作品《上前线》、詹建俊1959年创作的作品《狼牙山五壮士》等,都显示出他们作品中的革命性、工农兵为主体,以及手法上与苏联绘画模式的血缘关系。

那么同样的年代,西方在干什么?上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其实已经不玩传统古典写实主义了,正如火如荼地开始进行各种实验的现代主义了,达利在他的画布上都已经开始涂抹超现实梦幻般想象了。

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这里不过多论述),导致中国艺术与西方中止交流30年(1949年至1979年)。直到85新潮美术运动才渐渐走上正轨,而难以想象是朝鲜美术直到今天依然停留在我们上世纪60年代那个阶段,绘画语言上,描摹的是客观对象,但在思想观念上依附的是政治。其实这种表现手法已经很过时了。如朝鲜艺术家高正吉油画作品《炼钢工人》,表现的是工人抓生产忙经济建设的劳动场景,再如金赫油画作品《欢送中国志愿军》、赵明油画作品《战士们》、金勇南油画作品《繁忙的季节》等。老一辈的中国观众看了他们作品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记忆,所以说朝鲜在艺术领域相比较西方而言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断层。

媲美"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撩开神秘面纱


千百年来,青藏高原和祖国内地之间就存在着一条汉藏交往的古老通道,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势最高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是一条完全用人和、马的脚力踩出的、用有血有肉的生命之躯铺就的古道,马帮们沿着这条坎坷崎岖的古老驿道,源源不断地为藏区驮去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从藏区换回马匹、牛羊和皮毛,专家们因此将这条汉藏古道称为茶马古道。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民族迁徙的大走廊,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在这条绵延4000余公里的古道上,有西双版纳傣族的贝叶文化、有彝族祭坛上的火文化、有白族的本主文化、有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有藏族的雪域文化各民族文化在这条古道上交汇、融合、发展,生生不息。它又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在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茶马古道途经的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又是我国地理地貌最为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有着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

据考证,在漫长的历史中,茶马古道形成了两条主要的线路,一条以现今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产茶地为起点,向西北经今云南大理、丽江、迪庆到西藏昌都、林芝至拉萨,再经拉萨南下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和印度,另一条则从现今的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拉萨等地,到达尼泊尔、印度。

同丝绸之路一样,茶马古道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文明的涤荡,这条古道逐渐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近年来,滇、川、藏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又唤起人们对这条古老文化文明传播通道的记忆。

完整路线图人们已很难窥见这条神秘古道的全貌。茶马古道究竟如何走向?它究竟经过现今的哪些地方?在主干道之外又有些什么样的附线?这一切都是那样的扑朔迷离。

100多年前,滇西北这片天荒地老的高原曾有许许多多的法国籍、德国籍传教士不辞辛劳、历尽艰险到这里传教,足迹曾经踏遍整个滇西北高原,他们会不会留下关于茶马古道的一些记述?

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热衷于香格里拉和茶马古道研究的女学者、云南人民出版社女编辑郭素芹习惯性地前往县图书馆查阅资料。她意外地发现,不大的德钦县图书馆里竟藏有外文原着近千册,其中法文原着就有300多册。当地学者告诉她,那些书原来都是茨中教堂的幸存物,所有的书都是当年的外籍传教士或探险家们带来的,还有一部分是那些传教士们回国着书立说后寄来的。

郭素芹一本一本地翻阅,突然,在一本书的夹页里她翻到了一张地图,地图印制得十分清晰精美。精通法文的郭素芹将地图上标注的法文地名一一翻译出来,茶马古道研究专家、云南省迪庆州政协副主席刘群激动了:这竟是一张通往香格里拉腹地的茶马古道完整路线图。

地图印制于1875年法国巴黎出版的《地理社会》公报。150多年前,一位名叫弗朗索瓦巴达让的探险家闯入香格里拉游历。他从印度进入滇西北高原,沿着崎岖险峻的茶马古道,先后踏访了巴东、白地、叶枝、茨菇、德钦、维西、中甸、贡山等地,记载下了详尽珍贵的考察回忆录,并绘制出漂亮的地图。

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发现,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茶马古道的完整地图,对于茶马古道研究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而且多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云南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直根据民间传说有一种猜测:滇藏茶马古道有一条附线可以不经过西藏腹地而直接从云南走出去。社会科学研究者们一直在苦苦寻找这条路的踪迹,但未见突破。这张百多年前老地图的发现,强有力地佐证了研究人员们的猜测。滇藏茶马古道附线自大理经六库过茨菇沿独龙江而不需要横穿西藏腹地便可直接进入印度。刘群这样认为。

科考撩面纱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四川雅安出发,分两路对举世瞩目的茶马古道进行考察。据悉,这是我国首次对茶马古道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此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集中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地理学、地质学、动物学、植物学、经济学、旅游生态学等学科的众多专家学者,他们将揭开蒙在茶马古道上的神秘面纱,为滇、川、藏大三角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古茶树的"主人"


云南古代民族种茶的历史十分久远,世界最古老的茶农当属古濮人后裔的今布朗族、佤族、德昂族,而他们也是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古茶树的主人。

20世纪80年代,在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发现许多新石器,属“忙怀类型”,而“忙怀类型”属“百濮”的“文化遗存”。再次证明居住在澜沧江沿岸一带最早居民是古濮人。1975年在布朗山老曼峨山出土了一些1000多年前古濮人种植茶树的工具及布朗先民在此安锅扎寨的遗迹。在古茶山深处,凡布朗族居住过的地方,有着零星或成片的古老茶园。今天,在布朗山巴达村和附近南糯山,除还存有一些约1700多年的野生大茶树外,还有许多树龄达800多年的人工种植的古茶树、古茶园。

《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载:“布朗族和崩龙族(德昂族)统称仆子族,善种木棉和茶树……澜沧芒堆寨佤族布饶人种茶,昔日土司制度时,傣族土司专门规定芒堆人上交的贡品就是棉花和茶叶。”经研究,澜沧邦崴过渡型千年古茶树,最早是由布朗族先民古代濮人驯化、栽种成功存活至今;历史悠久的勐海南糯山八百年前栽培型大茶园,是距今五十五代人之前被称为“蒲满族”的布朗族先民栽种下的。澜沧景迈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林,是傣历57年(公元695年)由布朗族先民濮人栽种的,首领叭岩冷最先把野生茶称为“得责”,把栽培茶称为“腊”,为傣族、基诺族所借用。据布朗人传说,西双版纳的茶树籽种还是从景迈带过去的。勐腊县易武曼撒茶山,是昔日普洱六大茶山之一,据当地农民说,1949年以前,石屏人到此种茶已六代人,茶树在石屏人来前就有了,是本族人(昔日汉族对当地布朗族的称呼)种的。

位于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景洪市大勐龙镇布郎山,因布朗族而得名。

布郎山是普洱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是研究云南民族茶文化的核心区域。布郎山为澜沧江下游西岸(亦称江外)以佛海(今勐海)为中心的南糯、勐宋、布朗山、巴达、景迈等六大古茶山之一,其与澜沧江东岸(亦称江内)以易武为中心的倚邦、蛮砖、攸乐、莽枝、革登等六大古茶山共为普洱茶的十二大茶山,亦是同一历史时期的普洱茶主产区域。近代普洱茶贸易集散地和生产地随以易武为中心的江内六大古茶山的衰落,逐步西移到江外以佛海为中心的六大古茶山。民国以来,江外古六大茶山成了延续、传承和光大普洱茶历史文化的主茶区。勐海成为中国普洱茶又一中心。

西双版纳州茶叶种植面积43.8万亩。茶叶采摘面积35.7万亩,年产于毛茶1.86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20%左右。西双版纳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和茶马古道的发源地,有最适宜茶树生产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有上千年的茶叶种植历史。据2004年西双版纳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的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境内古茶树、古茶园面积达13万亩,其中植株连片、集中、百年以上古茶园共有82234亩,其中分布于勐腊县有27793亩、景洪市有8225亩,勐海县有46216亩,勐海县占全州古茶园面积50%左右,是西双版纳州两县一市古茶园面积最多最大的县份。以勐海为中心的江外古六大茶山的现存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古茶园面积超过了以易武为中心的江内古六大茶山的现存面积。而在勐海古茶资源又集中分布于南糯、勐宋、布朗山、巴达、景迈等大茶山。

布朗山广泛分布着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其种质资源价值极高,已发现的就有6个茶种,均属普洱乔木大叶良种,具有芽叶肥壮,持嫩性强,叶质柔软,萌发期早,采摘期长的特点,鲜叶中水浸出物多,其多酚类、儿茶素、咖啡碱及各类营养物质均高于其它地区良种。布朗山茶以古茶叶为原料,故茶叶品质优良且珍贵,深受爱人们喜爱。

布朗族在千百年普洱茶的栽种、加工、储存和在药用、食用及饮用中积累了无比丰富的经验和技艺,云南金健龙茶叶有限公司在充分继承了布朗族宝贵的民族茶文化传统基础上,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布郎山普洱茶的品质及各项卫生标准,生产出六种不同茶叶品种的布朗山茶产品,其独特和无比的品质,堪称优秀普洱茶的代表,成为具有云南独特地方文化的中国茶文化百花园的一枝奇葩。

古茶树概念及云南古树茶数目之说


我们常说的古茶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如福建的四棵大红袍古树,浙江西湖的十八棵御茶树,都应该称为古树。像这样的古茶树,在印度,斯里兰卡也有一些,但是加起来的总数目才一万株左右;而我们云南的古茶树的数目已经超过百万株了。据其介绍,阮殿蓉他们做的一个关于贺开古茶树数目的统计说一百年的老茶树贺开就有几十万棵。高照教授认为“我虽没有真正的看到,但我还是相信在我们云南的古茶树会到百万株。云南堪称世界上现存的古茶树最多的地方。”

“云南的古茶树,不只是一个品种,是通过不同的坏境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古老的农家品种。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类品种的古树茶都是栽培型的,而不是野生型的古茶树。那么,我们有这么多的且是不同品质的古茶树,又有不同的少数民族的制茶方法把它制成各有特色的茶品,像这类古茶已经有几十个被世界各国的爱茶的人真正的品尝到了,他们都很惊叹,‘哦,这些茶是好茶,各有特色’。”所以,我们云南的普洱茶可以在后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年代,会有更多的古茶园为世界爱茶人所尝到,这也是我们的期望。

所谓古茶园是指具有百年以上栽培历史和大量百年老茶树存在的茶园,在云南有数千个古茶园。

“冰岛”之说

据介绍,冰岛村的茶原来是作为双江勐库茶的组成部分,在当时还没有自己的品牌,2006年以前因交通不便,茶叶都是用马驮出来的。为什么在今年冰岛茶区的茶会卖到一万多元呢?高照教授说,在2006年我做冰岛茶是也就160元/公斤,我做的这一批茶,是用冰岛村这个村子命名的最早一批茶。

这里有个故事,曾有一个在勐库戎氏打工的小张和小马,后来出来自己做老板,在金实茶叶市场开了一个小店,他说的“冰岛”傣语称“班岛”。据其介绍,冰岛村的茶叶,勐库戎氏的戎加升很早就在收,但他是把冰岛村的茶跟勐库其他地方的茶拼在一起做,产品的名称在2002年叫“勐库野生茶”,2005年称“母树茶”。像戎氏在勐库做茶是最早的,但都没有用‘冰岛’这个名字,2006年开始有“冰岛茶”。

“临沧有好茶”的来龙去脉

“临沧有好茶”,冰岛茶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冰岛茶应该是在明清时代傣族人把西双版纳勐海的大叶种或者易武的绿芽茶这些品种,由傣族的土司在嫁女孩时作为嫁妆带到双江,先传到冰岛,随后是勐库土司嫁女孩的时候把茶种带到凤庆,就形成了凤庆的大叶种。勐库的大叶种、凤庆的大叶种、勐海大叶种等都是中国最重要的经国家承认与鉴定的品种。

据说,“我经常说冰岛茶和勐库茶是西双版纳的大叶种,通过明清时代传到了临沧。优良普洱茶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纬度要底,海拔要高。临沧纬度低,海拔高,所以说,普洱茶变种的茶树在临沧找到了适合自己生长的条件。临沧出的茶叶茶气比较重,这就是“临沧有好茶”。用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就是找到了一个适合于普洱茶生长的环境。而从历史看来,临沧的好茶大多数是来自西双版纳的品种,但是找到了更适合于它生存的条件,种出了

“我们大家评论的这些茶,不能单单讲某一个地方的茶好,我们要比较公正的对我们云南的大多数茶来进行褒奖。”

千年古茶树(图组)


2700年的古茶树

▲最古老的野生茶树树龄为2700年。千家寨上坝1号古茶树,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野生茶树,树龄为2700年。位于上坝平地边的坡脚,海拔2450米,乔木树型,树姿直立,分枝较稀,树高25.6米,树幅22×20米,最低分枝高3.6米,第二分枝7.3米,基部干径1.2米,胸径0.86米。2001年4月10日,出席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全体代表立下了“世界茶王,举世无双”纪念碑;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同时颁布了“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基尼斯之最”匾牌和证书。千家寨小吊水头2号古茶树,树龄2500年;位于小吊水头峡谷中,海拔2280米,乔木树型,树姿直立,分枝稀,树高19.5米,树幅16.5x18米,最低分枝高10米,基部干径1.02米,胸径0.86米。

镇沅县千家寨万亩野生大茶树群落镇沅九甲乡和平村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北纬24°7,东经101°14,海拔2100-2500米高度范围,分布在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森林中。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保护面积最大、植被最完整的中亚热带中山湿性阔叶林。野生大茶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是面积最大、最原始、最完整、以茶树为优势建群树种的植物群落。在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中,有第三纪遗传演化而来的亲缘、近缘植物壳斗科、木兰科、山茶科等植物群。

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总面积4200亩以上,是目前发现的最大规模的野生古茶树群落。连同景东、镇沅、景谷、普洱的成片野生茶树,构成了面积广大的野生古茶树分布区域。景东花山、林街、漫湾、大街等8个乡镇有野生大茶树分布,林街岩头村石大门有面积为3500亩的野生大茶树群落。

景谷大水缸有面积2000亩的野生大茶林,其间有许多数百年的大茶树,困庄大地有一株树龄1000多年,树高20米,基部干径0.88米,树幅16.5米的大茶树;凤山顺南光山、小景谷文山村大黑龙潭各有野生茶林1000亩;景谷乡大中山、益智大绿山各有野生茶林500亩。普洱凤阳宽宏和把边团结一带的白草地梁子,分布有总面积约万亩的野生茶树群落,其中团结村有野生茶林8000亩,宽宏村有野生茶林2000亩。

普洱困鹿山千余年野生茶树

澜沧景迈千余年栽培型古茶园

▲面积大、历史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是景迈古茶园。

澜沧惠民乡芒景、景迈山有古茶树繁衍延续已千余年的万亩栽培型古茶园,整个古茶园由景迈、芒景、芒洪等村寨组成。据芒景缅寺木塔石碑傣文记载,景迈古茶园的茶叶种植,始于傣历57年(公元695年),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古茶园原有8000多亩,近几百年来连年种植,目前总面积已达万亩。

古茶园与高大常绿阔叶林交错生长,古茶树为单株,株距2-4米,行距3-6米,古茶树直径多在0.10-0.30米之间,少数在0.30-0.50米,树高2-4米,为乔木树型,树态衰老,人为砍伐或干预茶树生长痕迹明显,多数茶树上长着“螃蟹脚”和多种寄生植物。其中最大的两株分别于1956和1976年被砍和被烧;现存最大的两株,其中1号古茶树树高4.3米,基部干径0.50米,离地面0.55米处分出2支枝干;二号古茶树,树高5.6米,基部干径0.40米,离地面0.77处米分出2枝。景迈古茶园的茶叶一直采食和出售,很早就用马帮驮到普洱进行交易,自元代起就销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根据傣族文献记载和实物证据,景迈古茶园是古老的普洱茶产地之一。景迈古茶园,是目前国内所发现栽培型古茶林中茶树数目很多、面积很大、历史很长、茶树个体年龄相对较大、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被日本学者称之为“天然茶叶博物馆”。

景迈古茶园这一茶叶博物馆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了茶树起源与茶树驯化栽培和规模开发在地理上同源;云南思茅既是茶树起源地,也是最早驯化和规模栽培茶叶的地方。

普洱县困卢山寨边栽培型古茶树林

古茶树上的茶花

澜沧县邦崴千余年过渡型古茶树景东县花山400余年栽培型古茶树

景谷县民乐秧塔大白茶(白芽)400余年栽培型古茶树

普洱县困卢山400余年栽培型古茶树

调研古六大茶山古茶树及文物保护情况


我州古六大茶山茶园保护得好不好?如何加强对现存古茶园、茶道、茶碑等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带着一系列思考,21日至24日,由州生物产业办、州茶业协会、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州博物馆以及易武、象明乡茶业协会等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专家

组成的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到勐腊县易武乡、象明乡普洱茶古茶区,就古六大茶山及其历史文化遗迹保护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研古六大茶山古茶树及文物保护情况

22日一早,调研组穿越崇山峻岭,抵达易武乡麻黑村委会刮风寨,对散布于森林间的3000余亩古茶园进行了详细检查,内容涉及古茶树树龄、生长情况、保护措施、与周边生态互动情况等多方面。

23日,在易武乡曼腊村委会丁家寨下寨,调研组一面就古茶树生长、保护情况进行检查,一面与当地茶农深入交谈。据村民小组长李志林介绍,该村目前主要依靠管理采摘弯弓古茶园内的森林茶园为生。近年来,随着普洱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弯弓古树茶以其

独特的口感,深受各地茶商茶友的追捧和喜爱。村小组在大力发展茶产业同时,也积极采取多种方式保护好古茶山,制定了一系列村规民约,不准茶农在古茶园上放牧,不对古茶树施打农药和使用化肥,每年按时除草、松土以保证茶质;同时大力宣传古茶树

保护相关法规条例,增强了村民们保护古茶山和发展茶产业意识,保护了古茶园的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4日上午,调研组驱车进入象明乡倚邦茶山所属的曼松贡茶古茶园所在的王子山,实地了解曼松古茶园中的历史文物古迹及曼松古茶树的保护情况,并实地探访曼松古茶园周边的茶马古道保存情况。当日下午,调研组前往倚邦老街,走入当地村民家中,

了解古街、古宅历史,探访茶史文化古迹,并实地到距倚邦村5公里的官坟梁子,调研组考察了倚邦"土千总"曹当斋及夫人之墓,并对墓碑前的乾隆二年皇室敕功德碑进行了详细记录。随后,调研组马不停蹄地赶往革登茶山,查看史册中曾经记载的革登茶王树

所在遗址的保存情况,深入革登茶区及茶农家调查走访当地古茶园发展及保护情况。

此次调研活动受到了易武乡、象明乡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全程均安排专人协助,为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精心细致的准备,确保了调研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0630.html

上一篇:不同季节出产的茶叶色香味形各有区别

下一篇:茶文化以及茶馆文化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