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万里茶路起点 茶香穿越千年

2020-09-29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万里茶路起点 茶香穿越千年”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网资讯:赤壁市羊楼洞镇,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清,这里茶香穿越千年,是欧亚万里茶路源头之一。如今,古镇尚余一条明清古街,长约2公里,青石铺路,曲折逶迤。曾经繁华的茶叶贸易场所,如今却是房屋老旧,行人稀少。唯有在那一行行老茶铺中,寻得悠远的茶香。

古镇明清老街车槽镌刻过往

棕褐色调的老街,百年老茶铺次第映入眼帘,泛着时光打磨后温润的光,似向游人吐露着这里的过往。

“100多年以前,湖北版图上最为知名的两个地方,其一为汉口,其二就是以制茶、种茶闻名于世的羊楼洞。”赤壁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丁鹤葆与记者同行,他告诉记者,在《大清皇舆全图》上,羊楼洞的标记与汉口、武昌是一样的规格。羊楼洞的兴衰史就是一部茶叶的传奇史。

丁鹤葆介绍,羊楼洞镇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这里曾是国内外著名的茶叶贸易集散地。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羊楼洞茶业鼎盛期,有俄、英等外商和晋商、粤商等来此投资经营茶庄。鼎盛时期,0.4平方公里的小镇上有200多家茶庄,人口超过4万人,有“小汉口”之称。

这里也是欧亚“万里茶路”的源头之一,“万里茶路”被俄罗斯称作“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64岁的当地居民钟祖福,还热心地带记者看青石板路上独轮车碾出的深槽。丁鹤葆说,几百年间,这里的茶叶就是这样用独轮的“鸡公车”推到赵李桥,送到汉口加工、装运、远销,去往俄罗斯及其他欧洲国家。

国运兴茶运兴茶庄见证沧桑

在古街上不可不谈的,是老茶庄背后的故事。在古街中段,记者看到“三玉川”茶庄老店址,“三玉川”茶庄建于乾隆五十一年,是山西茶商为收茶压砖而设,统一印制“川”字标记销往各地。

除了“三玉川”茶庄,还有聚兴顺、义兴、兴隆茂等老茶庄旧址。记者注意到,它们的房屋,上下两层面靠街边的多是木质外墙,屋内是鄂东南传统民居特有的“天井院”,形成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丁鹤葆说,这些老房子住起来很舒服,冬暖夏凉,且通风透气性好,赶上下雨天,雨水落入地井,会顺着石头的缝隙渗透到排水系统,流到院外,不用担心房子和里面的货物受潮。m.CY316.coM

然而近代,随着京广铁路的开通,这条“万里砖茶路”逐渐湮灭,加上20世纪初的战乱,羊楼洞砖茶逐渐走向没落。据当地一位贸易专家介绍,1938年,千余名日本骑兵进入羊楼洞,占领茶厂,放火烧毁羊楼洞主街两旁上千间房屋。昔日繁盛的茶叶行业彻底断送,仅存的聚兴顺、义兴等茶庄也被日本掠夺,成立了“制茶株式会社”……

好在国运兴,茶运兴。如今,致力于复兴羊楼洞砖茶的爱茶人,又在这附近开起了茶厂。羊楼洞茶香穿越千年,亘古不绝。

小编推荐

晋商走出的“万里茶路”


山西不产茶。但山西人爱喝茶。在近日举行的2012山西茶业茶文化博览会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杨力告诉记者,山西已逐渐成为中国茶叶的主销区之一。

早在明清时期,山西人的祖先就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打开地图,一条弥漫着茶香的曲线从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脉伸向俄罗斯的恰克图。这便是由中国晋商开辟的绵延清代200余年,长达万里的中国茶叶之路。

山西晋商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平表示,这条横贯欧亚的万里茶路是继汉唐丝绸之路后,国际上又一条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其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不亚于丝绸之路。

在明代中叶,随着明朝和蒙古封贡互市的实现,双方进入了和平贸易状态。晋商看中蒙古游牧民族以食肉为主,有喝茶以利于消化的需求,开始从江南将少量茶叶贩运到边疆地区。

进入清代,北部边疆得到了大规模的开拓,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消费市场也得到空前扩大。山西商人开始从福建武夷山将茶叶源源不断运到边疆,由此开辟了万里茶路。

据高春平介绍,完整的茶叶之路是一条纵贯南北的商业运输线路。茶叶从福建出发,辗转多地、水陆交替,到达归化(今呼和浩特)后,换驼队抵达恰克图,再分送到俄国的各大城市。全程近5000公里,故被称为万里茶路。

到了乾隆中期,中俄茶叶贸易进入到鼎盛阶段,恰克图是当时最大的中俄贸易市场,最主要的商品就是茶叶。高春平介绍说,随着茶叶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晋商逐渐深入俄国腹地。

是晋商把茶叶输运到欧洲,也将茶文化传播向世界。高春平说。

然而,20世纪初,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通车,运输和通信方式发生变化,再加上清政府的弱国外交,晋商开启的茶叶贸易开始走下坡路。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不平等条约的陆续签订,俄国茶商在中国拥有了远较晋商优厚的政策条件。但在这个过程中,晋商仍然与欧洲商人有过好几个回合的较量。高春平说,但这场较量最后以失败告终。

晋商跨越千山万水,克服千难万险建立起来的万里茶路没落了。但其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贡献却永远不会磨灭。高春平说。

千年白茶,万里飘香——政和白茶的历史渊源探究


畅销国外:消暑清凉的上等饮料政和大白茶品种于197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以政和大白茶加工的政和白茶品质优异,是生产白茶的理想原料。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政和县茶农逐步掌握了一套丰富的栽培经验和管理以及精湛的制茶的技艺,所产政和白茶品质优异独特,驰名中外,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

2002年中国(福建)茶博会名茶评比中,政和县白牡丹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白牡丹城牌白茶荣获金奖,2003年中国(上海)茶博会名茶评比中,政和县闽辉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正禾牌白茶又荣获金奖。白茶性清凉、退热降火,有治病功效,海外侨胞视为珍品。银针茶生津解渴,祛湿退热,陈年银针具有降血压作用。政和白茶做为消暑清凉的上等饮料,成为福建省外贸白茶出口的主要商品,畅销港、澳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近几年,随着白茶市场的拓展,政和县白茶已销往美国、日本、欧盟、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茶界泰斗陈椽教授在任福建茶叶示范厂技师兼政和制茶所主任时,莅政茶事,开展外销茶加工、改进加工技术、制茶技术测定等工作,对当时生产的工夫红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和白毫莲心都进行技术测定,写出政和白毛猴之采制及其分类商榷和政和白茶(包括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制法及其改进意见在《安微茶讯》上先后于1941年10月1卷10期和1941年11月1卷11期发表,为政和茶叶发展和茶叶加工工艺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皇帝赐名:关隶县改名为政和县

政和县地处福建武夷山脉的东北部,隶属南平市,是一个古老的茶乡,早在唐末宋初已产茶叶。《茶叶通史》(陈橼编著)称:唐末宋初福建茶区的形成,建州茶叶可能是从渐江的台州、到处州的庆元传入政和,经松溪再传到建瓯。与宋元时期著名的建安北苑贡茶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古时东平、高宅、长城、东衢、感化五里是北苑贡茶产地之一。民间相传、宋微宗政和五年(1115年),是因为政和在宋朝时期盛产名贵的银针茶叶,微宗政和年间,银针选作贡茶,喜动龙颜,微宗皇上将政和年号赐作县名,关棣县隧改名为政和县。

政和茶叶至明朝已有了大量的发展。明永乐三年(1405年)政邑县令黄裳编纂的首部《政和县志》,收集有郭斯游白云精舍诗句:稚童烹茶敲石火,林僧剖竹引岩泉。白云精舍筑在今城关熊山麓,可见其时城关一带已产茶叶。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县车鸣时作县志序云:政延绵数百里,山川险谷,民罕十连之聚,然西南十分之九不尽宜于五谷,勤于事事,亦足自赡。上播茶粟,下植麻苧,其他木竹菇笋之饶,唯地所殷。可知茶叶已成为山区人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来源。

嫁女歌谣:不慕官宦只询茶叶银针

清朝是政和县茶叶发展的昌盛时期。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政邑知县蒋周南有《咏茶》诗一首,述事甚详:丛丛佳茗被岩阿,细雨抽芽簇实柯;谁信芳根枯北苑?别饶灵草产东和。上春分焙工微拙,小市盈框贩去多;列肆武夷山下卖,楚材晋用怅如何。(注:政和别号东和)。这首诗使我们了解到清初政和县产茶的盛况,连著名的北苑产区比之都要黯然失色。茶季到了,茶工雇佣一空,可能当时政和县山区无茶行、茶庄的设置,一框框的茶叶被茶贩运到武夷山市出售,名茶流失,使这位县太爷不禁生出无限感叹!迄至清咸丰年间(1851年)政和始有茶叶加工场所。《茶叶通史》载:咸丰年间,福建政和有一百多家制茶厂,雇佣工人多至千计;同治年间,有数十家私营制茶厂,出茶多至万余箱。特别是光绪五年(1879年),铁山村发现政和大白茶(一说在咸丰年间发现)并得以大量繁殖推广,勤劳智慧的政和人民利用政和大白茶为原料,制作的各色名茶相继问世,品质大幅度提高,声名鹊起。为政和茶叶发展增加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陈橼专著《福建政和之茶叶》(1943年)述:政和茶叶种类繁多,其最著者首推工夫与银针,前者远销俄美,后者远销德国;次为白毛猴及莲心专销安南(即越南)及汕头一带;再次为销售香港、广州之白牡丹,美国之小钟,每年总值以百万元计,实为政和经济之命脉。民间流传: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茶叶与银针之说。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对茶叶生产的扶持,政和县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茶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和县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绿色优势,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政和县传统主导产业。

光绪年间:大白茶起源于铁山镇

关于政和大白茶的起源,当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光绪五年,铁山村民魏春生茶园中有一棵大白茶,只开花不结实,后因土墙倒塌,茶树埋入土中,翌年竟生出数棵新茶苗,此后村民就用人工压条法繁育茶苗,使大白茶得以发展。又有一说是清咸丰年间,铁山村有一位看风水先生,在高岭头山上发现大白茶,遂移植回家种植,因枝条埋土较深,竞生出新茶苗,以后就用压条法繁育了大白茶。

茶树压条法可以说是铁山茶农最早创造,这在过去科学不发达的年代,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建国后,安溪县茶农创造了更为先进的茶树短穗扦插法繁育茶苗。1959年,省农业厅在政和县建立了大面积大白茶良种繁殖场,采用短穗扦插法繁育政和大白茶苗2亿多株,种植区域已扩展到贵州、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省及我省的其它县市,一九七二年定为全国茶树良种。以上两种说法有力地证明政和大白茶确实是在光绪年间就已发现于政和县铁山镇铁山村。

飘香四海:茶界泰斗盛赞政和白茶

政和茶叶经历了悠入的发展历程和骄人的辉煌,改革开放以后,政和县茶叶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几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高农业是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大做足茶文章,使茶叶产业出现了一派生面勃勃,日益繁荣的景象。

茶产业惠及千家万户,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茶叶产业是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县10个乡镇,70%的农户均有种茶,茶农平均收入的40%来源于茶叶,在东平风头、金峰、铁山大红等13个产茶大村家家户户种茶,茶农收入的75%以上来源茶叶。产茶旺季,除了小孩上学,大家都在忙采茶、收购茶青、加工等茶事,街上很少看见闲人,呈现一派茶乡特有的繁忙景色。

同时茶叶产品卫生质量安全不断提高,是理想的时尚保健饮品。茶叶产品加工企业蓬勃兴起,据工商部门统计,全县茶叶加工企业150多家。在企业带动下,按企业要求组织生产,极大地提高茶叶质量和茶农效益,有效提高政和县茶叶生产组织化水平,有力带动茶产业发展。不久前,我国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莅临政和,品偿政和白牡丹茶叶时,对其优异的品质大加赞赏,挥毫写下政和白茶飘香四海苍劲有力的提词。

穿越千年的中国茶史


茶叶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拥有五千的历史,你知道茶叶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你懂得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喝茶的吗?你了解中国的茶叶历史吗?今天,聚祥春茗茶就带您穿越千年,窥探茶香四溢的中国茶史。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第一次被人类发现,是当作治病的药物。然后,就是茶树鲜叶煮食,或茶树鲜叶晒干后再煮食的食用方式。《晏子春秋》说: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

茶叶作为一种饮品开始推广始于西汉年间。而在三国时期,饮茶之风迅速推广的全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们为了逃避现实,整日做事品茶,使茶叶消费激增,茶在南方成为普遍饮品。随着饮茶的盛行,茶叶的加工也随之提高,制茶工艺逐步完善。

唐朝开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官方开始有组织大规模的制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茶叶生产工艺的发展。

到了宋代,建州茶崛起。同时茶类也出现了大的变化。开始出现末茶、散茶和花茶等,人们更崇尚品茶,斗茶成为重要的茶事。

元朝年间,制茶工艺不断提升,不但各种茶叶发展较快,同时也出现了机械制茶。大大提高了制茶效率。

明清是茶叶的发展日渐成熟,无论是饼茶还是散茶等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制茶技术也大幅提升。明代的制茶工艺开始注意外形,多把茶揉戳成条索状,推动了茶叶的加工和生产。到了清代,茶已经是人们日常不可或缺的饮品了。这是的茶叶种类开始多样化,除了绿茶外,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红茶等都相继出现并迅速发展。清代时期,中国茶叶正式进入欧洲市场。

到了现在,茶叶已经打破传统的泡饮方式,开始更加便捷的方式发展。今天的茶叶品种越来越丰富,饮用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在茶叶的种类上,除了七大茶系列外,还出现的茶叶的现代化变体:速溶茶、饼茶、液体茶以及各种袋泡茶等等,从泡饮方式上,现在仍保留着传统的泡饮方式,不过茶饮料和简易泡茶法占据多数,为了迎合市场的发展需求,茶叶还出现了茶饮料,简单,时尚,备受年轻人欢迎。

千年古镇上的古井茶香传千年


这是个坐落在皖北平原的偏僻小集镇,多少年来却因其独特的千年古井酿酒、泡茶而蜚声海外。一年四季中,田野村舍间,掩映着家家或古朴或时尚的茶馆,几张八仙桌,几条长木凳,乡亲邻里常落坐其间,品茶叙话;茶倌穿桌绕椅,续水添茶,此情景,让人恍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千年古城藏底蕴颍河水年复一年,从皖北平原穿流而过。位于颍淮河畔的千年古城颍上,自古便人杰地灵。这里是"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政治家管仲、鲍叔牙,秦左丞相甘茂、少年政治家甘罗的故土,当代又诞生了学界大师常任侠、文坛大家戴厚英、两院院士郑守仁、陈国良等一代精英名流。

岁月的洗礼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颍上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颍上花鼓灯被誉为"东方芭蕾",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砖灰瓦、古朴典雅的管鲍祠,千古传颂着感人至深的"管鲍之交";尤家花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全球环保500佳"小张庄,首开我国世界生态环保与旅游农业先河;八里河风景区和迪沟风景区更双双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颍上被评为安徽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这里正在成为中原大地迅速崛起的旅游观光胜地。

古井双泉话神奇颍上厚重沉淀的文化,在千百年的沧桑变幻中演绎了一出出精彩的故事,也使得颍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无限魅力,成为才子佳人、英雄豪杰流连的地方。

位于颍上焦岗湖畔的双集村,因古井古泉、茶香景美,引得晋代"竹林七贤"结伴来此处畅游,留连忘返,直到老终。宋时,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后,征讨南塘(今寿县)时,被困寿县,南塘主于洪也曾驻军双集,双方展开激烈交战。

双集,这个位于颍上县东部的小村落,因为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而充满了传奇色彩,村中的两眼不知掘于何朝何代的古井,一眼水甜一眼水咸,甜井水烧茶茶香四溢,咸井水煮肉肉香满村,令人称奇。

"余陶双桥隐七贤,皮浊二水聚八仙"."酿美酒、留七贤、湖畔竹林千古醉,烹香茗、邀四邻、茶楼雅座一席潭".双集古井何日有已无从可考,当地人称在晋代就有,那时叫流泉,是自然涌泉,后因频繁的战事和水患,流泉被埋掉,宋朝战时,一马夫牵马寻水,被战马无意发现,使得官兵及当地百姓纷纷畅饮,后渐有文人墨客来此闲聚,饮茶品酒、谈经论道,遂兴起了此处绵绵的乡土茶风。

满街茶馆兴双集因为有了神奇的古井双泉,便有了满街茶馆的双集,于是就演绎了一场经久不衰的品茗史话。在一个不足几千人的小镇上,林立着大大小小近三十家茶馆。现在,每天早上五点来钟,33岁的双集人计松青就要开门做生意了。他在双集开了一家茶馆,每天都去附近的古井拉水、烧水,开门待客已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和生活。

"早上五点半钟,就有人要来茶馆喝茶了。"计松青说,在双集,每天早上天刚亮,二三十家茶馆里就会挤满了赶集喝茶的人,自己也是这样喝着古井水长大的。在茶馆里,大家三五一桌,男女老少围坐一起,沏壶茶,来两碟小点心,谈笑闲聊,直到午间才会散场,这一情景在下午又会继续上演。

"双集人爱喝茶,更爱泡茶馆,在茶馆里聊天、拉家常,会儿女亲家,调解邻里纠纷,谈天论地做生意,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双集人已经离不开茶馆了,即使农忙的时候,也会抽空到茶馆里来过过瘾,吹吹牛。"在双集当了多年村支部书记的张克明说,当地人就是大年初一拜年,也要到茶馆里来。

双集人喝茶俨然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或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双集茶馆也成了浓缩人生的小舞台,在这里不分尊卑老幼,人们都在喝茶的轻松氛围中尽情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惬意人生。

如今,随着"品香茶、千年双集古井水"的名声在外,每逢周末,阜阳、颍上、淮南、凤台、寿县等地的客人都慕名而来,喝茶品茗,感觉着、体会着"千年古井茶文化".

双集,这个茶香满溢的小集镇,正将其独特少有的魅力散发开来,把一种悠然的古井茶话,轻轻地叙说给每一个茶客听……

探访滇西茶马古道 穿越千年文化走廊


茶马古道穿越的川滇西部及藏东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沿着茶马古道旅行,任何人都可深刻地感受到一个现象,即随着汽车的前行,沿途的民居样式、衣着服饰、民情风俗、所说语言乃至房前屋后宗教信仰标志始终像走马灯一样变化着,让你应接不暇。对这种现象,当地谚语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叫“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

穿越千年的文化走廊

我们的汽车在滇西的大山中逶迤而行,同车的向导说现在已经进入临沧地区的永德县境内,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我看着窗外的深山莽林,不时有种穿越感:那千百年前茶马古道上贩茶的马帮,不也是这样一路风尘颠簸和满眼沧桑厚重吗?

两千多年前,茶马古道艰难向西延伸的时候,纯粹是一条民间的商贸通道,运送的货物肯定也种类繁多,不过最终能被历史记住的货物,却只剩下了茶。这一条条在云南崇山峻岭中艰难穿行的古道,因其道路的重重险阻而不为外人所知,甚至那些编纂史书的人也不愿提及它。因此,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艰险、也最漫长的茶马古道,只能在中国历史的深处,隐隐约约极不自信地延伸着。对于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尽管史书将更多的文字留给了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但茶马古道的存在却是不容置疑的,它被人们忽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古道穿行的地区过于险峻,即使是从茶马古道上走过的人,也会怀疑下次再走的时候,能不能顺利走通。

其实只要对东方大陆的地理环境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茶马古道成为中国与外界交流的最早通道,是有其必然性的。在远古时代,西南的确是中原通向外界的最好的出口,至少在行程开始的时候是会给人造成这样的假象。那时,北边是蒙古草原,更北边则是西伯利亚荒原,而西边是令人生畏胆寒的沙漠,至于东边,则是茫茫的大海,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西南了。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

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也有的学者认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伴随茶马古道而生的马帮文化、藏茶文化、商贸文化、因茶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传播和融合中,多元文化使茶马古道成为一条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以茶文化为主要特点,茶马古道成为了一道文化风景线。

现在,茶马古道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在永德,看历史

尽管曾经熙来攘往的“西南丝绸之路”而今驼铃已杳,但静卧于苍烟落照之下的迢迢山径仍以其幽深的历史感引人遐思,不失为一种永恒的风景。茶马古道上曾经的重镇永德,仍有保存完好的古道。其中,既有起伏迭宕于莽林深处苔藓沁碧、恍人心神的凤庆鲁史—永德乌木龙—永德大山—永德明朗—镇康南伞—缅甸腊戌和保山—永德小勐统—永德德党—永德明朗的古驿道,更有造就于悬崖绝壁上的永德遂通桥、小勐统石门槛等古迹。

永德是中国西南古老郡县之一。秦汉时,属哀牢国地,名石赕。东汉永平十二年,内附中原王朝,隶属永昌郡。1950年4月,县境解放,县名袭称镇康县,属云南省保山专区;1964年,改称永德。

这里是古人类栖息地之一,曾经有过早期文化繁荣,空灵深邃的历史,彰显神秘的民俗风情,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以傣族构皮造纸工艺为代表的129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被列入保护名录。勐汞观音洞、崇岗臭水新石器遗址、永康小寨佛寺贡盘石浮雕、明代土著石狮、怒江两岸出土的原始贝币等,绘就了永德一卷卷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

永德还有一个从远古神话中存留下来的神秘部落——俐侎人,这个崇尚黑色、崇拜火焰的族群,隐藏着现代社会中一道难得的风景,孕育了俐侎人800年历史的部落情人节——“桑沼哩”,那不加遮掩的坦荡与虔诚,让每一个有幸看到过的人都被深深震撼。

在鲁史镇,我们找到一位当地的老赶马人,他说,以前公路不通时,整个临沧地区去昆明,永德是必经之路。从顺宁到昆明有18个马站。从凤庆出发向北,60华里的地方就是鲁史。古道上有30华里设一个小马站、60华里设一个大马站的规矩,供赶马人休养生息。鲁史就是一个驿站,马帮主要在这里歇脚,每天有两三百匹骡马经过,都是大老板跟着,那时很兴旺。

老人说从小就记得,永德经常有贩运茶叶的马队,里面有不少藏民,当地人叫他们老古宗。他们穿的都是黑毡毛和黄毡毛的皮毛大衣,袖子不穿,多半是挂在一边,衣服颜色以红黑为主。赶马的老古宗都背一把长刀,穿靴子的也有,穿皮鞋的也有。每年茶叶成熟的季节,都有春茶会,老古宗们赶着驮了春茶的骡马在古道上行走,这条路的名气很大,当时称为“顺宁大道”。

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不仅如此,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沿途上,一些虔诚的艺术家在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绘制、雕刻了大量的佛陀、菩萨和高僧,还有传说中的神兽、海螺、日月星辰等各种形象。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艺术造型为古道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种精神上的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目的地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从久远的唐代开始,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历经岁月沧桑一千余年,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发展了当地经济。与此同时,沿途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如今,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早已不见了马帮的身影,早已远去了悠扬的骡马铃声。然而,路还在,走马帮的先人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走出了一条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穿越千年文化走廊 探访滇西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穿越的川滇西部及藏东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横断山脉地区,沿着茶马古道旅行,任何人都可深刻地感受到一个现象,即随着汽车的前行,沿途的民居样式、衣着服饰、民情风俗、所说语言乃至房前屋后宗教信仰标志始终像走马灯一样变化着,让你应接不暇。对这种现象,当地谚语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叫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

穿越千年的文化走廊

我们的汽车在滇西的大山中逶迤而行,同车的向导说现在已经进入临沧地区的永德县境内,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我看着窗外的深山莽林,不时有种穿越感:那千百年前茶马古道上贩茶的马帮,不也是这样一路风尘颠簸和满眼沧桑厚重吗?

两千多年前,茶马古道艰难向西延伸的时候,纯粹是一条民间的商贸通道,运送的货物肯定也种类繁多,不过最终能被历史记住的货物,却只剩下了茶。这一条条在云南崇山峻岭中艰难穿行的古道,因其道路的重重险阻而不为外人所知,甚至那些编纂史书的人也不愿提及它。因此,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艰险、也最漫长的茶马古道,只能在中国历史的深处,隐隐约约极不自信地延伸着。对于中国与外界的交往,尽管史书将更多的文字留给了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但茶马古道的存在却是不容置疑的,它被人们忽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古道穿行的地区过于险峻,即使是从茶马古道上走过的人,也会怀疑下次再走的时候,能不能顺利走通。

其实只要对东方大陆的地理环境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茶马古道成为中国与外界交流的最早通道,是有其必然性的。在远古时代,西南的确是中原通向外界的最好的出口,至少在行程开始的时候是会给人造成这样的假象。那时,北边是蒙古草原,更北边则是西伯利亚荒原,而西边是令人生畏胆寒的沙漠,至于东边,则是茫茫的大海,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西南了。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而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地跨川、滇、青、藏,向外延伸至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远达欧洲。

事实上,除以上主干线外,茶马古道还包括了若干支线,如由雅安通向松潘乃至连通甘南的支线;由川藏道北部支线经原邓柯县(今四川德格县境)通向青海玉树、西宁乃至旁通洮州(临潭)的支线;由昌都向北经类乌齐、丁青通往藏北地区的支线,等等。正因为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的唐蕃古道(即今青藏线)也应包括在茶马古道范围内。也有的学者认为,虽然甘、青藏区同样是由茶马古道向藏区输茶的重要目的地,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确有交叉,但唐蕃古道毕竟是另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与茶马古道是有所区别的。而且甘、青藏区历史上并不处于茶马古道的主干线上,它仅是茶叶输藏的目的地之一。茶马古道与唐蕃古道这两个概念的同时存在,足以说明两者在历史上的功能与作用是不相同的。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伴随茶马古道而生的马帮文化、藏茶文化、商贸文化、因茶马古道得以相互交融的民族文化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传播和融合中,多元文化使茶马古道成为一条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以茶文化为主要特点,茶马古道成为了一道文化风景线。

现在,茶马古道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在永德,看历史

尽管曾经熙来攘往的西南丝绸之路而今驼铃已杳,但静卧于苍烟落照之下的迢迢山径仍以其幽深的历史感引人遐思,不失为一种永恒的风景。茶马古道上曾经的重镇永德,仍有保存完好的古道。其中,既有起伏迭宕于莽林深处苔藓沁碧、恍人心神的凤庆鲁史永德乌木龙永德大山永德明朗镇康南伞缅甸腊戌和保山永德小勐统永德德党永德明朗的古驿道,更有造就于悬崖绝壁上的永德遂通桥、小勐统石门槛等古迹。

永德是中国西南古老郡县之一。秦汉时,属哀牢国地,名石赕。东汉永平十二年,内附中原王朝,隶属永昌郡。1950年4月,县境解放,县名袭称镇康县,属云南省保山专区;1964年,改称永德。

这里是古人类栖息地之一,曾经有过早期文化繁荣,空灵深邃的历史,彰显神秘的民俗风情,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以傣族构皮造纸工艺为代表的129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被列入保护名录。勐汞观音洞、崇岗臭水新石器遗址、永康小寨佛寺贡盘石浮雕、明代土著石狮、怒江两岸出土的原始贝币等,绘就了永德一卷卷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

永德还有一个从远古神话中存留下来的神秘部落俐侎人,这个崇尚黑色、崇拜火焰的族群,隐藏着现代社会中一道难得的风景,孕育了俐侎人800年历史的部落情人节桑沼哩,那不加遮掩的坦荡与虔诚,让每一个有幸看到过的人都被深深震撼。

在鲁史镇,我们找到一位当地的老赶马人,他说,以前公路不通时,整个临沧地区去昆明,永德是必经之路。从顺宁到昆明有18个马站。从凤庆出发向北,60华里的地方就是鲁史。古道上有30华里设一个小马站、60华里设一个大马站的规矩,供赶马人休养生息。鲁史就是一个驿站,马帮主要在这里歇脚,每天有两三百匹骡马经过,都是大老板跟着,那时很兴旺。

老人说从小就记得,永德经常有贩运茶叶的马队,里面有不少藏民,当地人叫他们老古宗。他们穿的都是黑毡毛和黄毡毛的皮毛大衣,袖子不穿,多半是挂在一边,衣服颜色以红黑为主。赶马的老古宗都背一把长刀,穿靴子的也有,穿皮鞋的也有。每年茶叶成熟的季节,都有春茶会,老古宗们赶着驮了春茶的骡马在古道上行走,这条路的名气很大,当时称为顺宁大道。

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不仅如此,藏传佛教在茶马古道上的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滇西北纳西族、白族、藏族等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沿途上,一些虔诚的艺术家在路边的岩石和玛尼堆绘制、雕刻了大量的佛陀、菩萨和高僧,还有传说中的神兽、海螺、日月星辰等各种形象。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艺术造型为古道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种精神上的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目的地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从久远的唐代开始,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历经岁月沧桑一千余年,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沿途各个民族,发展了当地经济。与此同时,沿途地区的艺术、宗教、风俗文化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如今,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早已不见了马帮的身影,早已远去了悠扬的骡马铃声。然而,路还在,走马帮的先人们凭借自己的刚毅、勇敢和智慧,走出了一条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铅山河口古镇成“万里茶路”第一镇


网资讯:明代中叶,从江西铅山河口镇出发,途经闽、赣、湘、鄂、豫、晋、冀、蒙八省区及俄、蒙,纵贯中国大江南北、横跨欧亚大陆,形成了一条茶叶贸易之路。这条茶路,在中国境内一万三千多里,途经中蒙俄230个城市,是一条堪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国际贸易黄金商道,也是一条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文化传播路线。河口古镇是“万里茶路”第一镇。

南船北马万里路茗香四海河口始

1月8日,内蒙古作家邓九刚以长篇报告文学《茶叶之路》在澳门举行的“智慧东方—2013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上被授予“2013中华文化人物”荣誉称号。一时间,堪与丝绸之路媲美的万里茶路再次成为世人的热门话题。

2013年7月1日,中蒙俄“万里茶路”文化旅游产业联盟在山西太原成立,推出“多元、合作、创新、共赢”的联盟主题。三国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和会场观众互动,畅谈茶路对中蒙俄三国历史文化的作用,展望茶路发展前景。

9月8日至10日,“万里茶路”与城市发展中蒙俄31个城市市长峰会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召开。来自中蒙俄“万里茶路”沿线31个城市的千余名代表用不同的语言打着招呼,探讨了“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沿线区域经济与文化合作、经贸发展与旅游合作、向北发展与陆桥经济等问题;表达了共同挖掘“万里茶路”所蕴藏的经贸、文化、旅游等丰富内涵,重塑“万里茶路”的历史记忆,推动务实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的愿望。

9月10日至12日,中国“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召开,来自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等省区的文物局长和专家学者齐聚河南赊店古镇,共商“中俄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计,达成了《“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赊店共识》。研讨会认定,“南船北马”(茶叶运输方式)的“万里茶路”第一镇为江西铅山河口古镇。

货聚八闽川广多语杂两浙淮扬通

“景德瓷器樟树药,河口茶纸吴城木。”这是明清时期商界广为流传的谚语。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指出:“明代中叶,江南水运发达的城市商业日趋繁荣,形成五大手工业区,即松江的棉纺织业、苏杭的丝织业、芜湖的浆染业、铅山的纸茶业和景德镇的制瓷业。这五大手工业区之间保持着密切的商业联系。”这一时期,河口镇业已成为中国纸、茶贸易中心和制茶、造纸中心。

这个制茶、造纸和茶纸贸易中心,是因信江而成就的。

当信江源头从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的信源山奔流而出时,就注定了这条贯穿赣东北大地长达364公里、流域面积17600平方公里的河流要成就古河口镇为茶纸贸易中心。“两山一江一湖”,是上饶山水的地理走势。武夷山是闽江水系与信江水系的分水岭,有鹅湖古道连通。怀玉山是赣水和浙水的分水岭,有浙赣古道连通。

鄣公山是江西和安徽的分水岭,有徽饶古道连通。历史上,上饶人民的母亲河信江,“西接鄱阳,南通吉、赣,东连浙江,舟船直抵玉山”(《上饶地区志》),是上饶人来往交通和货物运输的生命线,又是赣粮入浙闽、浙闽之货入赣的必经之路,更是水运交通时代闽浙皖赣茶纸集散的黄金水道。于是,就有了这条黄金水道上的千年古镇河口“舟车驰百货,茶楮(纸)走群商”的繁忙和“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舟辑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的繁华。

明代万历年间,山西和陕西商人首先把武夷山和上饶邻近诸省所产之茶,由人挑水运车载马驮汇集河口,加工后装船外运。山西痴心研究晋商茶史的李晨光说:“晋商开辟的河口茶路,先信江篷船水运,从湖口到达武汉,溯汉水出襄樊,溯唐白河到河南赊店。至此,全长1500余公里的漫长水路走完。再由赊店改用骡马驮运和马车运输,在豫西大地上迤逦北行,直抵黄河南岸的孟津渡口,转洛阳,又经西安、兰州,运往西北。”每年初春,浙皖等茶叶代理商纷纷来到河口迎接晋商,在这里签订一年的茶叶贸易。清乾隆时期,河口从事茶叶加工的人有3万之多,武夷山区各地的茶、浙江和安徽的茶,均经河口加工包装外销。

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塑茶谊达五洲

过去有个谚语:“河口茶市通天下,河邦茶师遍中国。”这个谚语,有两个意思。其一,由于明初倭寇(日本海盗)肆虐,严重威胁海上航行安全,明洪武帝朱元璋立下“寸板不得下海”的禁令,完全关闭了由东南海上出口的贸易通道。而地处武夷山脉北麓信江河畔的河口,则以其东溯信江至玉山下富春江沟通江浙;西下鄱阳湖出长江,上溯川鄂、下入淮黄;从鄱阳湖转溯赣江,越梅岭可达广州市场,这便成了海禁时代江南东、西商道的主要干线,形成了以河口为起点的南北两条茶叶商路。

北路,主要由晋商经营。由福建崇安过分水关,入江西铅山县河口镇,顺信江下鄱阳湖,穿湖而出九江口入长江,溯江抵武昌,转汉水至襄樊,贯河南入泽州,经潞安抵平遥、祁县、太谷、忻州、大同、天镇到张家口,贯穿蒙古草原到库伦至恰克图,这是一条重要的茶叶商路。南路,就是从河口到广州的茶叶商路,主要由徽商经营。其路线为“自信江入鄱阳湖,沿赣江溯航赣州,改陆行,越梅岭,再换舟循北江而达广州,即与海上相沟通。”(《江西史稿》)其二,明清时期,河口因是周边地区茶叶集散地,所以出制茶师傅,形成著名的“河邦茶师”。

据《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记载,整个十八世纪欧洲运往中国购买红茶的白银达1.7亿两,当时出口到欧洲的红茶全部是河红茶和崇安红茶,而无论是崇安红茶,还是后来修水的“宁红”、安徽的“祁红”、湖北的“宣红”、湖南的“湖红”、广东的“英红”、浙江的“越红”、江苏的“苏红”均是“河红”问世几百年后才出现的红茶,都是由“河邦茶师”传授的技艺。据文献资料记载,1930年前后,在上海制茶的河邦茶师有300多人,安徽祁门河邦茶师有100余人。

中国“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的召开,认定了铅山河口古镇为“万里茶路”第一镇。铅山县立即行动起来,组织有关方面展开了一系列挖掘、整理、宣传、保护利用工作和对接“万里茶路”申遗工作,重塑这一历史文化品牌。近日,铅山县河口镇镇政府、铅山县博物馆已组织人员查找“万里茶路”的相关历史依据,调查山陕会馆、古驿道、孤魂祠等“万里茶路”铅山段的文化遗存,拍摄“万里茶路”铅山段的文化遗存影像资料,维修“万里茶路”铅山段河口明清古街上的老字号茶行、茶庄等有代表性的文物,加快“河红茶制作技艺”“国遗”的申报工作,邀请《中国与俄罗斯》(双语)杂志社高级记者对俄罗斯、蒙古宣传“万里茶路”第一镇,在交通路口打出“万里茶路第一镇”宣传牌。

1月15日,铅山县河口镇镇政府召开了“万里茶路”第一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有关文化人士与全体镇政府干部就这一文化品牌的挖掘保护、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向县内外有关人士发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塑茶谊达五洲”的邀请,希望各界热心人士参与打造这一文化品牌。

马帮贡茶万里行


茶马古道,是我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兴盛于明清时期。

云南是茶的祖籍地,滇茶曾经是皇帝的御用贡茶;云南产茶区都是深山老林,人们生活中的工具除了马匹没有其他,采茶也无例外。以往云南普洱茶被定为贡茶时,就是靠着马驮着走进的北京。

2005年前后,在云南街头巷尾议论的,就是温州人复活茶马古道。这被当地人认为,既是一种怀旧,也是对传统的保留。

2005年之前,他不怎么喝茶,更不知道有种茶叫普洱;现在,他几乎一有空就喝茶,喝的一定是普洱。

2005年之前,他无意中帮了普洱茶一个忙;现在,他正努力为第二故乡曲靖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叫马式银,乐清大荆人,在云南省曲靖市经商。2005年,他自掏腰包,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历时8个多月,行遍大半个中国。之后,他将活动中所赚来的钱,悉数捐赠给中国健康扶贫工程,分文未取。

在泡上一杯2005年的普洱后,马式银徐徐打开话匣,为记者讲述了一段有爱的普洱茶故事。

遇上普洱茶,其实挺意外记者:当初,你怎么会想到做马帮贡茶万里行活动?

马式银:实际上,在做这个活动之前,我本人一直都不太喝茶,可以说,对茶完全不懂。之所以会做这个活动,我觉得挺偶然的。

2004年,在朋友的引荐下,我到西双版纳看普洱茶。那时候,我连什么叫普洱都不知道,只是听朋友说,这茶很好。

当时,西双版纳州政府想推广普洱茶,提振当地经济,但却一直苦于没有人力、物力。他们一直在寻觅合适的人去做这个推广,正巧通过朋友找到了我。

历时8个月,走遍大半个中国记者:能跟我们说说马帮贡茶万里行的活动吗?

马式银:这个活动的策划,其实在2004年下半年就开始了。马帮贡茶万里行从西双版纳易武古镇出发,99匹骡马组成一个大马帮,驮上优质的普洱茶,沿着云南茶马古道走完全程,再从云南经过广西、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安徽、江苏、山东、天津、河北,到达终点北京,历时8个多月。

当年,西双版纳州50多家茶厂都参与了我们的活动,几乎是西双版纳所有的茶厂,运出去几吨普洱茶叶。最多的一家,包下了8匹马,运出去几百斤茶叶。

重走活动,也是一次慈善行动记者:当时,你们是边走边卖茶叶,赚了不少吧?

马式银:我们把马帮贡茶万里行定义为公益之旅。

马帮的茶叶在经过广西时很受当地人欢迎。一路上,我们拍卖普洱茶,所得义款悉数捐赠给国家六部委支持举办的中国健康扶贫工程,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关爱和健康。同时,我们通过沿路宣传茶马古道和普洱茶,使普洱茶在国内外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

其实,在活动之初,我自己先投入了100多万元,算是启动经费。整个活动做完,我的这笔投入几乎没收回一分钱。

但你现在问我值不值得,我还是觉得值得,因为云南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一切都是离不开云南人民的支持,我只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云南茶产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最开心的是,茶农收入提高记者:当时,普洱茶的知名度怎样?

马式银:2004年的时候,普洱茶在云南知道的人也不多。举个例子,2004年的时候,普通普洱茶卖120元一公斤,最贵的也不过160元一公斤;如今,最贵的普洱茶,在云南都喊到2000多元一公斤。从价格可以看出,当时普洱茶相当廉价,它的价值也没人去挖掘,简单来说,这茶叶没名气。

记者:马帮行动之后,普洱茶的名气打响了,对当地茶农的生活影响大吗?

马式银:可以说非常大。2004年,我去易武镇考察普洱,当地茶农栽种普洱非常辛苦,上好茶叶也只能卖个很便宜的价钱,一个月最多也就千把块钱。茶叶价格上来之后,我做过调查,茶农的收入起码翻了两三番,不少茶农参与了普洱茶整个产业链中,收入就更多。我觉得,这也是我做这个活动,最开心的地方,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一些事情。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0622.html

上一篇:坦洋工夫红茶奖赏

下一篇:漫谈茶艺与我国饮茶文化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