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饮料中的冷浑浊现象如何解决

2020-09-29

问:我们在生产茶饮料时遇到冷后浑浊现象,请问如何解决?

答:茶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应用最普遍的软饮料,茶饮料也是很好的保健饮品,全世界日均消费量在35亿杯以上,茶饮料已成为消费量最大的饮品。以前茶必须热饮,用沸水沏,这种方式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很不合时宜,而以茶叶为原料开发的瓶装茶饮料,在世界各地已十分流行,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国内关于茶饮料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加工工艺、茶饮料配方方面,对茶饮料的冷后浑浊、茶沉淀进行深入研究的仍然较少。有不少茶饮料生产工厂,来电咨询如何防止茶饮料的冷后浑浊现象,为此本所组织工程师进行了研究,开发出“茶饮料清亮剂”,加入到配制好的茶饮料中,使茶饮料清纯亮丽,不产生冷后浑,解决了茶饮料浑浊4之苦。

茶饮料灌装后,在常温下,特别在低温下(低于20℃),易产生冷后浑浊,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影响销售。茶饮料冷后浑浊是由于茶中的茶多酚与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金属离子(特别是铁元素)等成分发生络合而产生饮料沉淀。

防止茶饮料的冷浑浊可采取以下措施:

控制叶原料,要选择合适的茶叶,采收季节不同,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不同的发酵程度都会影响茶叶热萃取的可溶成分,如采用茶粉作原料,则工艺更加简单。

选择纯净水作为茶饮料配水。水中的金属离子与酚类物质起反应,易产生沉淀和冷后浑浊,如铁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易使茶饮料出现浑浊和沉淀。对配料水要经过水处理达到纯净水标准。

如不采用茶粉直接配料,而用茶叶进行萃取提汁,要掌握有关工艺参数:茶叶浸提投放量1%~1.5%,茶水比1∶100。浸泡100℃,浸泡时间10分钟。尽可能地使产品达到优良。

茶饮料的冷后浑,除加强工艺技术的操作外,加入健鹰牌“茶饮料清亮剂”投放量为0.07%~0.08%,能十分有效地克服茶饮料冷后浑现象,使茶饮料外观亮丽,受到不少厂家的欢迎。

茶饮料生产中要严控灭菌工艺,由于茶饮料中富含蛋白质、糖、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极容易滋生细菌,使茶液料变质和浑浊。因此,茶饮料需要完全灭菌,同时,茶饮料是微酸性饮料(pH6左右),一般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135℃/4~5秒。此外,要严格控制灌装工艺。要防止灌装时造成再次污染,使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目前流行三位一体工序,间隔距离近,可有效地阻止细菌滋生。料温在85℃以上进行热灌装,最后旋盖(盖子使用前要进行杀菌,可用不留菌溶液进行消毒)热灌装后须经倒置杀菌,防止瓶颈内和盖子内灭菌不充分带来微生物腐败。

cy316.com扩展阅读

现象:茶饮料“天然”宣传


市场现象茶饮料大肆宣传“天然”

7月29日,在成都的好又多、伊藤洋华堂、人人乐等超市,记者发现除了红茶、绿茶、乌龙茶等传统茶饮料外,还有冰绿茶、无(低)糖绿茶、茉莉花茶等五花八门的品种。大部分产品的外包装上都突出了“天然”等字样,其宣传很是扯人眼球。

在家乐福双桥子店,记者看到,饮料区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纯天然茶饮料。标榜“回甘就像现泡”的统一茶里王被摆在了醒目位置,上市不久的雀巢原叶绿茶以“100%用真正茶叶泡制”来扯人眼球,宣称“更好释放出茶原叶中的甘醇清爽”。

记者随手拿起一瓶统一绿茶,产品外包装上的“亲近自然”四个大字非常醒目。产品称,“融入茉莉清香,每一口都是自然的味道”。雀巢原叶绿茶则称“令片片原叶充分自然绽放”。统一茶里王绿茶饮料宣称,能“呈现纯正茶味”。

“现在的茶饮料太多了,都说是天然的,没办法选就随便拿了一瓶。”前来选购茶饮料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厂家的宣传让消费者感到无所适从。

厂家声称

生产过程“就像泡茶一样”

这些宣称是“天然”茶饮料的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产品生产过程就像泡茶一样,”7月29日,雀巢原叶绿茶的生产企业、可口可乐装瓶商生产(东莞)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办公室的王先生说道,“我们的产品都是用茶叶泡制的,生产管理工艺也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至于具体生产流程,他表示“属于商业秘密,不便告知。”

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客服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也指出,产品使用原叶泡制,其过程与现泡茶叶相似。“配料中添加的其他成分会对茶叶中的天然成分产生影响吗?”记者问道。“应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彼此都有一定促进作用。”该女士明确表示,添加成分不会对天然成分构成影响。

专家分析

制作过程不能确保天然

茶饮料的制作过程是否真的就像“泡茶一样”,没有人为因素作用于其中呢?“并非如此。”据业内人士介绍,茶饮料的工艺程序是将茶叶用90℃水浸泡20分钟,经抽提、过滤、澄清等工艺制成茶汤、提取液、浓缩液、速溶茶等,再加入水、糖液、酸味剂、食用香精等调制加工而成。

“经过这一系列加工流程,茶叶的天然成分肯定会有所改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立实指出,流水线生产出的茶饮料,茶多酚、维生素C等茶叶主要营养成分和天然茶叶相比有所损耗。此外,茶饮料中添加的食用香精、六偏磷酸钠等成分,也会与茶叶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不能完全确保天然成分。

“天然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具有降血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若长时间加热或高温高压,茶多酚则很容易受到破坏。”张立实告诉记者,产品需要长时间保存,必须添加防腐剂,这也可能会对茶叶天然成分造成影响。茶多酚还会与生物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天然成分结构的稳定。

据了解,茶多酚同时也是鉴别产品是否属于茶饮料,以及确定产品新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茶饮料标准》(QB2499—2000)中规定,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至少要达到100mg/L的比例,而对绿茶的要求则更高,茶多酚含量至少需达到400mg/L。但标准没有要求产品要在外包装上标明茶多酚的具体含量。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统一茶里王、康师傅绿茶,还是雀巢原叶绿茶等产品,都没有在其外包装上标注茶多酚的有效含量。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家也向记者表示,“我们是按国家标准要求来做,如果标准经过修订要求标识,我们会添加上去的。”

业内解读

喝茶还是现泡的好

“茶饮料属于快餐文化的延伸。”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秘书长龚长泉指出,时下,年轻人普遍不太喜欢泡茶来喝,饮用茶饮料也是图方便。“茶当然还是现泡的好。如果时间和条件都允许的话,消费者还是自己泡茶喝最好。”

“喝茶肯定还是喝新鲜的、现泡的好,茶饮料并不能替代现泡的茶。”张立实说。他同时建议消费者,适量喝点茶饮料对身体并无大碍,也不要太过看重茶饮料,还是要注意营养平衡。

茶饮料中的添加剂


茶叶中营养成分很复杂,含有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蛋白质、果胶、茶多糖、色素、咖啡碱等。它们在茶饮料制造及贮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反应而引起茶汤感官品质的下降,因而在茶饮料生产中常需加入各种食品添加剂,以防止或减少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维持茶饮料在制造及贮存过程中品质的稳定。

稳定剂促使茶汤澄清的抑制剂。这类物质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提高茶汤黏度而使茶汁稳定,或与茶汁生成可溶物质使茶汤澄清。红茶茶汤中加入果胶或藻蛋白酸盐、CMC—纤维素,同时加入柠檬酸调味,可防止红茶茶汤混浊。用单宁酸处理的茶汤,离心分离后,上清液通过膜过滤可得到保持长期澄清透明的茶饮料。有些企业在某些新型茶饮料中加入黄原胶、乳化剂单甘油酯、卵磷脂、乙氧基脂醇等,可稳定茶汤。在萎凋叶或压榨叶中加入木糖、山梨醇、蔗糖、葡萄糖、麦芽糊精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茶沉淀的形成。

离子螯合剂茶饮料生产用原料水和茶叶中都含有金属离子,加入离子螯合剂可与茶汤组分形成可溶性螯合物,从而减少了茶汤沉淀的生成和高价金属离子的助氧化作用。这类物质有磷酸、柠檬酸、三聚磷酸盐等,加入柠檬汁的效果比柠檬酸更好。磷酸不仅可作螯合剂,而且可用于调节茶汤,且用量少,与其他酸相比,在相同pH值时,酸味淡。以丙二醇、乙醇、三聚磷酸钠制成复配澄清剂,加入茶汤处理后汤色呈红棕色,澄清透明,稳定持久。

护色剂茶叶中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多酚类等色素物质,这些物质对光、热、氧等很敏感,因而在加工及贮存过程中易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茶汤原来天然的色泽。尤其绿茶茶汤更不稳定,在加工及贮存过程中色泽很容易发生变化,因而有必要加入护色剂。有人试用鱼精蛋白溶液处理茶汤以避免叶绿素的损失。往茶汤中加入聚酰胺、多胺、三氧化二铝、甲基纤维素,可除去茶汤中引起汤色变深的物质。有报道说,茶叶中加入混合酶制剂、纤维素酶、磷脂酶或原果胶酶、蛋白酶等,可在低温下萃取,保持茶汤的风味、色泽,且水溶性及脂性纤维素的萃取率皆高。

活性炭茶汤中加入活性炭,可除去茶中的咖啡因,也可减少茶饮料在受热中产生的不良风味,还可与袋装茶、速溶茶一起包装。

转溶剂保持茶香成分的转溶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硫酸铵。值得一提的是,碱转溶会影响茶汤的风味,且在碱性条件下茶多酚易氧化、降解。

口味添加剂在茶叶鲜叶采摘3天前对叶面施用尿素及蔗糖脂肪酸酯,可显著改善绿茶茶叶品质,增加茶叶中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及提高茶汤滋味强度。在茶汤中加入α—天冬酰胺—苯丙氨酸甲酯,可减轻茶汤的苦味。在茶汤中加入一定量的这些氨基酸可改变绿茶茶汤滋味。在茶饮料包装容器器壁上涂一层聚丁烯和苯二酸盐,可使茶汤口味纯正并可防止容器器壁的腐蚀。在茶饮料中加入邻氨基苯甲酸酯,可增强茶汤的风味。制作浓缩乌龙茶时加入维生素C或其盐类、环状糊精淀粉,经过滤,滤液反渗浓缩再冷冻干燥可得品质良好的乌龙茶浓缩液。在绿茶加工的揉捻工序中加入糖胺化合物,可有效提高成品茶(中、低档)中的氨基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对茶多酚、咖啡碱无影响,且绿茶香气持久、滋味鲜爽。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0489.html

上一篇:茶树过冬如何防冻养护

下一篇:临沧永德民族茶文化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