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日月潭红茶的历史发展

2020-07-23

台湾日月潭红茶,属全发酵茶,由大叶种制成的红茶。产自于台湾,是亚洲地区著名的红茶精品之一。水色艳红清澈,香气醇和甘润,滋味浓厚。在制茶过程中,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成。工厂所制成的红茶可分为条型红茶、切菁红茶及粹型红茶三大类。台湾利用岛屿中天然山丘种植茶叶,选用优质嫩茶叶经过加工精制而成,茶叶枝叶结实、茶汤红润,品饮甘甜回味、口感醇厚,是台当地历史悠久的红茶特产。

台湾于日据时代开始生产红茶,一开始试种在桃园地区,但成效不好。

1920年代引进印度阿萨姆红茶,分别在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试种,结果发现日月潭地区气候环境非常适合阿萨姆种生长。试种的成效非常优秀,所制成的红茶在各地茶会皆得到相当高的评价,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种植红茶的风气从此逐渐发展开来。

1925年,自印度阿萨姆省引进大叶种阿萨姆(assam)茶来台种植,用阿萨姆大叶种制成的红茶,水色艳红清澈,香气醇和甘润,滋味浓厚,便从南投地区所产红茶可媲美大叶种,阿萨姆原产地印度及斯里兰卡的红茶,制成的日月潭红茶颇具地方风情和红茶特色。

1940年代末,是台湾红茶最兴盛的时期,当时全台红茶外销出口量曾高达七千馀公吨,红茶当时是南投鱼池、埔里地区最兴盛的产业,但后来又逐渐没落。民国六十六年南投县政府正式将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的红茶整合以“日月潭红茶”命名对外行销。由于近年来世界性红茶生产过剩,加上国人饮茶风气改变,日月潭红茶种植已逐渐减少,但日月潭红茶在茶市场仍有相当多的爱好者,仍是台湾相当知名的茶品。

1966年,种植达1815公顷。

1978年,由当时的南投县县长刘裕猷先生命名为“日月潭红茶”。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叶常识:恩施玉露历史发展


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世人赞赏,屡次被评为名茶。

湖北省恩施市东郊,巍峨奇特的五座山峰骈联,倚不崛起,它就是恩施玉恩的主要产地五峰山。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是制作色、香、味、形俱佳的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恩施玉露的杀青沿用中国唐代所用的蒸汽杀青方法。恩施玉露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传统蒸青绿茶。

恩施产茶,历史悠久。远在宋代,这里已有茶叶生产。恩施玉露之创作,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当时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蓝姓茶商,垒灶研制,其焙茶炉灶,与今日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所制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珍贵如玉,曾称“玉绿”。到了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与黄连溪毗邻接壤的宣恩县庆阳坝设厂制茶,其茶香鲜味爽,外形色泽翠绿,毫白如玉,格外显露,改名为”玉露”。由于品质优异,很快获得了发展,先后运销恩施、襄樊、光化、豫西等地,并远销日本。

现今恩施玉露的制作,除杀青方法仍然沿用蒸汽杀青外,做工较前更为精巧。高级玉露,采用一芽一叶、大小均匀、节短叶密、芽长叶小、色泽浓绿的鲜叶为原料。加工工艺分为蒸青、扇凉,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

“整形上光”是制成玉露茶光滑油润、挺直细紧、汤色清澈明亮、香高味醇的重要工序。此工序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悬手搓条,把0.8—1公斤的炒二毛火叶,放在50—80℃的焙炉上,用两手心相对,拇指朝上,四指微曲,捧起茶条,右手向前,左手往后朝一个方向搓揉,并不断抛散茶团,使茶条成为细长圆形,约七成干时,转入第二阶段。此阶段采用”搂、搓、端、扎”四种手法交替使用,继续整形上光,直到干燥适度为止。整个整形上光过程,约需70—80分钟。然后烘焙至用手捻茶叶能成粉未,梗能折断,就可上拣。拣除碎片、黄片、粗条、老梗及其他夹杂物,然后用牛皮纸包好,置于块状石灰缸中封藏。

所制的茶叶,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被日本商人誉为“松针”。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历受消费者所赞。

黄山毛峰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歙州 是 隋文帝 开皇年间设置的,经 唐朝 ,到 宋徽宗 宣和三年改名为 徽州 ,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 黄山,录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

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

黄山,录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

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

又《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在《中国茶经》;休之松萝;一文中,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降庆间,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炒,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

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也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徽州府志贡品》记载:;歙之物产,无定额,亦无常品。

大要惟砚与墨为最,其他则以北源茶、紫霞茶。;说明当时黄山源产北源茶和潜品紫霞山产紫霞茶,亦很有名。1949年夏,黄山丞相源僧师对来访的政府官员,曾采用当年生的大小相似的茶叶生片,每两片面合成一对,以4-5对为一扎,作为礼品相赠。

黄山毛峰起源,据《安徽茶经》;蜚声全国的黄山毛峰;文曰:;据传说是在光绪年间,距今已有70-80年。当时黄山一带原产外销,而该地谢裕大茶庄则附带收购一小部分毛峰,远销东关,因为品质优异,很得消费者欢迎。;又据《安徽名特产》书中,由歙县叶祖荫撰稿;黄山毛峰;:;《徽州商会资料》载:清光绪年间,歙县汤口谢裕泰茶庄试帛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注:当时黄山毛峰并未分级),远销东北,深受销区顾客喜爱,遂蜚声全国。;在陈椽教授编著《茶业通史》中,特意指出:;黄山毛峰是何时开始制造的?也值得研究。;随着198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将徵州地区的太平县改为县级黄山市,并将歙县的黄山公社划归黄山市,设为汤口镇。歙县茶叶公司通过史料记载和实地考查,从1984年春开始,在富溪乡选点于新田、田里两村13个村民组生产特级黄山毛峰。其中新田村充川(原名充头源)组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品质最优。作为歙县礼茶,;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前送往北京。1985年歙县茶叶公司在收购特级黄山毛峰时,提出以富溪乡充头源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质量为标准。产品连年荣获好评。故此,李亚北撰文:;全国名茶珍品--黄山毛峰;。则指出:;黄山毛峰是清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歙县漕溪人,以茶为业,种采制都很精通。......标名;黄山毛峰;,运往关东,博得饮者的酷爱;。其中,叶祖荫引《徽州商会资料》所提;谢裕泰茶庄;,仅除去;汤口;两字。李亚北所写;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均被此后我国多部茶叶名著;合而为一;引用。其实,徽州行署商业局长郑恩普于乙卯年春题词:;凝铸黄山云雾质,飘溢漕溪雨露香。为谢裕大茶号首创黄山毛峰一百周年题。;

又时逾十年后,歙县茶厂高级茶叶技师余怡生著《歙茶工艺》书中载:;清朝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号在黄山富溪创制;黄山毛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说明黄山毛峰是清朝光绪纪元开始制造的。

红茶的历史沿革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正山小种红茶于1610年流入欧洲。1662年,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的嫁妆里面有几箱中国的正山小种红茶。从此,红茶被带入英国宫廷,喝红茶迅速成为英国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早期的英国伦敦茶叶市场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种红茶,并且价格异常得昂贵,唯有豪门富室方能饮用,正山小种红茶成为英国上流社会不可缺少的饮料。英国人挚爱红茶,渐渐地把饮用红茶演变成一种高尚华美的红茶文化,并把它推广到了全世界。

1689年,英国更在中国的福建省厦门市设置基地,大量收购中国茶叶。英国喝红茶比喝绿茶多,且又发展出其独特的红茶文化,均与上述历史事件有关。因为在厦门所收购的茶叶都是属于红茶类的半发酵茶——“武夷茶”,大量的武夷茶流入英国,取代了原有的绿茶市场,且很快成为西欧茶的主流。武夷茶色黑,故被称为''Blacktea''(直译为黑茶)。后来茶学家根据茶的制作方法和茶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武夷茶冲泡后红汤红叶,按其性质属于''红茶类''。但英国人的惯用称呼''Blacktea''却一直沿袭下来,用以指代''红茶''。

普陀佛茶的发展历史 普陀佛茶是什么茶


茶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自古以来茶文化和禅文化就是不分家的。从茶叶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茶的发源之地都是从佛教开始传出。今天我们给大家说的一道茶,堪称为是茶文化与佛文化交融的一个巅峰,它就是普陀佛茶。

普陀佛茶是什么茶?普陀佛茶产自于普陀山,也就是浙江舟山的位置,这里有着很特殊的地理条件,冬暖夏凉,四季滋润,因而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普陀佛茶被誉为是有一道禅意的茶,当然很多茶客单纯的也将普陀佛茶称之为是一道好滋味的茶。

普陀佛茶是什么茶?它是绿茶之一,也是典型的晒青绿茶,亦叫着“陀山云雾茶”。普陀佛茶的诞生是在千年前的唐代开始,据书籍记载,佛教从唐代开始逐渐兴旺起来,而普陀佛茶的起源则是来自于寺院庙宇的僧人,他们开始种茶、制茶,初时茶是用来供佛的,然后僧侣们围坐一起品茗清茶,谈论佛经,客来敬茶,然后酬谢施主。据当地的《定海县志》记载——“定海之茶,多山谷野产。”又云:“……普陀山者,可愈肺痈血痢,然亦不甚多得。”足以可见普陀佛茶产茶时间甚早,且人们也早就发现了它的养生功效。

普陀佛茶的发展是在清朝康熙年间,随着佛文化的发展,香客众多,于是开始流出,之后到了清朝末年的通航也是普陀佛茶发展最关键的契机。

你喝过这道普陀佛茶吗?入口清淡、回味绵长,堪称为绿茶中不得可多的好茶。当然有人说品茗普陀佛茶要带着敬畏之心,要放下尘世杂念,你才能品茗出那诸般的好滋味。

英德红茶历史溯源


想了解《英德红茶历史溯源》知识吗,丰富的《英德红茶历史溯源》内容等你来看!

英德红茶历史溯源是很悠久的,在唐朝的时候就出现了英德红茶,还被茶圣陆羽编著到茶经当中。

英德红茶,广东省英德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英德现代茶业始于1955年,当年试种国内著名茶树良种——云南大叶种茶成功;1959年用云南大叶种茶成功试制英德红茶。英德红茶问世以来,以其外形匀称优美、色泽乌黑红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纯正等特点,与云南滇红、安徽祁红并称中国三大红茶。

英红九号是英德红茶中的极品,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引进的多个高香型茶树品种中筛选培育出的高香型红茶品种,用其鲜叶加工的红茶品质上乘,滋味醇滑甜爽、鲜香持久,被茶界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红茶品种。

2006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英德红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英德种茶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陆羽所著《茶经·八之出》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英德是韶州的主要植茶之地。又据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程启坤、庄雪岚两研究员的研究论证:英德茶叶生产始于唐代,是韶州三个产茶县(英德、曲江、仁化)之一。可见英德产茶历史之悠久。

明朝时,英德的土质茶已成朝廷贡品。在清朝,英德茶叶生产已普及民间并在十九世纪前中叶国际贸易兴盛一时。1959年,“英德红茶”试制成功。英德红茶以其色泽乌润细嫩,汤色明亮红艳,滋味醇香甜润,香气浓郁纯正等优异的品质,享誉中外,评价甚高。

英德红茶试制成功后,得到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原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等的高度重视,随后创办了“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站”,成立了“中南茶叶研究所”,兴办了“广东茶叶技术学校”,设立了“广东省英德茶场”。60年代初,设置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茶叶专业职能部门——英德市(县)茶叶局。1986年底农业部等5部委批准英德建立大叶红碎茶出口商品生产基地。英德茶叶局作为业务技术部门,为英德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和大叶红碎茶商品生产出口基地做了许多扎实而有益的工作,为国家外汇创收取得了显著成绩。

英德拥有省级茶叶科研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前身是1959年由广东省农业厅和省公安厅联合创办的“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站”,经当时中南局书记陶铸的提议和批准,于1965年3月改建为“中南茶叶科学研究所”,至1973年10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把该所划归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领导,更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该所开展一系列茶叶科学研究,长期承担国家、省级的科研项目,建有华南地区最大、收集茶树种质资源最多的茶树种质资源库,活体保存茶树资源达1213份,共取得科研成果和专利50多次,受权专利10次,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广东省乃至全国茶叶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英德红茶的口感也是很不错的,适合的人比较多。

本文《英德红茶历史溯源》不知道是否有帮助到您呢,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可以查看网站其他栏目!

茶叶常识:红茶的历史沿革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正山小种红茶于1610年流入欧洲。1662年,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她的嫁妆里面有几箱中国的正山小种红茶。从此,红茶被带入英国宫廷,喝红茶迅速成为英国皇室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早期的英国伦敦茶叶市场中,也只由出售正山小种红茶,并且价格异常得昂贵,唯有豪门富室方能饮用,正山小种红茶成为英国上流社会不可缺少的饮料。英国人挚爱红茶,渐渐地把饮用红茶演变成一种高尚华美的红茶文化,并把它推广到了全世界。

1689年,英国更在中国的福建省厦门市设置基地,大量收购中国茶叶。英国喝红茶比喝绿茶多,且又发展出其独特的红茶文化,均与上述历史事件有关。因为在厦门所收购的茶叶都是属于红茶类的半发酵茶——”武夷茶”,大量的武夷茶流入英国,取代了原有的绿茶市场,且很快成为西欧茶的主流。武夷茶色黑,故被称为“Black tea”(直译为黑茶)。后来茶学家根据茶的制作方法和茶的特点对其进行分类,武夷茶冲泡后红汤红叶,按其性质属于“红茶类”。但英国人的惯用称呼“Black tea”却一直沿袭下来,用以指代“红茶”。

《日月潭红茶的历史发展》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茶叶常识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茶叶常识,以及准备大量关于茶叶常识的专题,如:日月潭乌龙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2708.html

上一篇:铁观音茶的分类 2020铁观音茶的分类

下一篇:头道茶,倒与不倒,这是一个问题!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