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铁罗汉的历史发展

2020-07-23

铁罗汉茶,属乌龙茶类,创制于清乾隆年间,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生长在岩缝之中。铁罗汉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其成品主要经过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历史由来

“铁罗汉”自从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2年)问世至今,已经二百余载了。当时,晋江衙口有一位姓施的铁罗汉商,在惠安办了一家专营武夷岩铁罗汉的“集泉铁罗汉庄”。有一次。他发现武夷山慧苑岩内鬼洞石崖上长着一株高大的铁罗汉树在云雾缈中状如罗汉,他采摘该树的嫩叶经过精心熔制,制出来的铁罗汉叶,韵味特别香醇,便取名为“铁罗汉”。

清代周亮工《闽铁罗汉曲》云:“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连横(雅堂文集)亦云: “新铁罗汉滑而无骨,旧铁罗汉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拼,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吸之而甘,虽历数时,芳流齿颊,方为上品。

名称由来

一曰:历史上闽南惠安县有个叫施大成的商人开了个施集泉茶店,在19世纪中叶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有名。 在1890年--1931年前后惠安县虽发生两次时疫,患者用施集泉的铁罗汉后,得以痊愈,因有如罗汉菩萨救人济世,故得名。

二曰:西王母幔亭招宴,五百罗汉开怀畅饮,掌管茶树的罗汉醉得更深,在途经慧苑坑上空时,将手中茶树折断,落在慧苑坑里,被一老农捡回家。罗汉托梦给老农嘱咐他将茶树枝栽在坑中,制成铁罗汉,能治百病。故命名为铁罗汉。Cy316.coM

三曰:铁罗汉有多种传说。武夷山慧苑寺一僧人叫积慧,专长铁罗汉叶采制技艺,他所采制的茶叶清香扑鼻、醇厚甘爽,啜入口中,神清目朗,寺庙四邻八方的人都喜欢和他所制的茶叶。他长得黝黑健壮,身体彪大魁梧,像一尊罗汉,乡亲们都称他“铁罗汉”。有一天,他在蜂窠坑的岩壁隙间,发现一颗茶树,那树冠高大挺拔,枝条粗壮呈灰黄色,芽叶毛绒绒又柔软如绵,并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清香气。他采下嫩叶带回寺中制成岩茶,请四邻乡亲一起品茶。大家问:“这茶叫什么名字?”他答不上来,只好把经过讲出来。大家听了后认为,茶树是他发现的,茶是他制的,此茶就叫“铁罗汉”吧。

延伸阅读

茶叶鉴别百科:铁罗汉与大红袍的区别


铁罗汉属于武夷岩茶,是特别著名的茶类,铁罗汉为宋树名,它的叶子特别的长叶长,可以用来泡茶喝。大红袍也是属于武夷岩茶,是所有岩茶中的茶王。大红袍的口感特别的好,香味特别持久,都是喜欢品茶的人特别喜欢的。那么铁罗汉和大红袍都有自己的好,那么铁罗汉与大红袍的区别是什么呢?本节小编为您解读。

铁罗汉与大红袍的口感区别

铁罗汉的口感是很难用我们的文字来表达的,只有你自己品尝了才知道它的感觉。它给人的感觉是很大气、滋味特别的醇厚、喝下去以后喉部会有往上冒气的感觉,喉韵中有一股香味、甜味和丛味,而且铁罗汉特别的耐泡。大红袍喝起来口感也特别好,最主要它的香味久久不散去。

铁罗汉和大红袍的特征区别

铁罗汉的采制技术经过了很多种工艺,它的外形条索粗壮,颜色是绿褐油润的,香气馥郁有一种兰花的香味或者是果香,而且这种香味特别的持久。铁罗汉冲泡后的茶汤颜色明亮橙黄,叶片红绿相间。

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颜色是绿色的,冲泡后汤色是特别的明亮的,口感也特别的棒,口齿留香,香味不散。如果查验它达到好坏看冲泡的叶底就好,叶底应该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

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应该已经了解了,到底是铁罗汉好还是大红袍好。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他们两个是属于同一个茶的,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茶,这个要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法来泡茶,这样才不浪费,才可以更好的品尝到茶香。大红袍是一个总称,铁罗汉是属于大红袍的一个品种,口感和外形都有所不同,如果刚开始喝大红袍还是建议喝清香水仙,老茶客建议喝霸气的肉桂。

日月潭红茶的历史发展


台湾日月潭红茶,属全发酵茶,由大叶种制成的红茶。产自于台湾,是亚洲地区著名的红茶精品之一。水色艳红清澈,香气醇和甘润,滋味浓厚。在制茶过程中,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成。工厂所制成的红茶可分为条型红茶、切菁红茶及粹型红茶三大类。台湾利用岛屿中天然山丘种植茶叶,选用优质嫩茶叶经过加工精制而成,茶叶枝叶结实、茶汤红润,品饮甘甜回味、口感醇厚,是台当地历史悠久的红茶特产。

台湾于日据时代开始生产红茶,一开始试种在桃园地区,但成效不好。

1920年代引进印度阿萨姆红茶,分别在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试种,结果发现日月潭地区气候环境非常适合阿萨姆种生长。试种的成效非常优秀,所制成的红茶在各地茶会皆得到相当高的评价,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种植红茶的风气从此逐渐发展开来。

1925年,自印度阿萨姆省引进大叶种阿萨姆(assam)茶来台种植,用阿萨姆大叶种制成的红茶,水色艳红清澈,香气醇和甘润,滋味浓厚,便从南投地区所产红茶可媲美大叶种,阿萨姆原产地印度及斯里兰卡的红茶,制成的日月潭红茶颇具地方风情和红茶特色。

1940年代末,是台湾红茶最兴盛的时期,当时全台红茶外销出口量曾高达七千馀公吨,红茶当时是南投鱼池、埔里地区最兴盛的产业,但后来又逐渐没落。民国六十六年南投县政府正式将埔里、水里、鱼池等地区的红茶整合以“日月潭红茶”命名对外行销。由于近年来世界性红茶生产过剩,加上国人饮茶风气改变,日月潭红茶种植已逐渐减少,但日月潭红茶在茶市场仍有相当多的爱好者,仍是台湾相当知名的茶品。

1966年,种植达1815公顷。

1978年,由当时的南投县县长刘裕猷先生命名为“日月潭红茶”。

茶叶常识:恩施玉露历史发展


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世人赞赏,屡次被评为名茶。

湖北省恩施市东郊,巍峨奇特的五座山峰骈联,倚不崛起,它就是恩施玉恩的主要产地五峰山。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是制作色、香、味、形俱佳的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恩施玉露的杀青沿用中国唐代所用的蒸汽杀青方法。恩施玉露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传统蒸青绿茶。

恩施产茶,历史悠久。远在宋代,这里已有茶叶生产。恩施玉露之创作,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当时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蓝姓茶商,垒灶研制,其焙茶炉灶,与今日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所制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珍贵如玉,曾称“玉绿”。到了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与黄连溪毗邻接壤的宣恩县庆阳坝设厂制茶,其茶香鲜味爽,外形色泽翠绿,毫白如玉,格外显露,改名为”玉露”。由于品质优异,很快获得了发展,先后运销恩施、襄樊、光化、豫西等地,并远销日本。

现今恩施玉露的制作,除杀青方法仍然沿用蒸汽杀青外,做工较前更为精巧。高级玉露,采用一芽一叶、大小均匀、节短叶密、芽长叶小、色泽浓绿的鲜叶为原料。加工工艺分为蒸青、扇凉,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

“整形上光”是制成玉露茶光滑油润、挺直细紧、汤色清澈明亮、香高味醇的重要工序。此工序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悬手搓条,把0.8—1公斤的炒二毛火叶,放在50—80℃的焙炉上,用两手心相对,拇指朝上,四指微曲,捧起茶条,右手向前,左手往后朝一个方向搓揉,并不断抛散茶团,使茶条成为细长圆形,约七成干时,转入第二阶段。此阶段采用”搂、搓、端、扎”四种手法交替使用,继续整形上光,直到干燥适度为止。整个整形上光过程,约需70—80分钟。然后烘焙至用手捻茶叶能成粉未,梗能折断,就可上拣。拣除碎片、黄片、粗条、老梗及其他夹杂物,然后用牛皮纸包好,置于块状石灰缸中封藏。

所制的茶叶,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被日本商人誉为“松针”。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历受消费者所赞。

黄山毛峰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歙州 是 隋文帝 开皇年间设置的,经 唐朝 ,到 宋徽宗 宣和三年改名为 徽州 ,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 黄山,录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

歙州是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的,经唐朝,到宋徽宗宣和三年改名为徽州,元为徽州路,明初原名兴安府,后改徽州府至清末。

黄山,录属歙州,后属徽州。据《中国名茶志》引用《徽州府志》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

又载:;明朝名茶:......黄山云雾:产于徽州黄山。;日本荣西禅师著《吃茶养生记》云:;黄山茶养生之仙药也,延年之妙术也。;

又《中国茶经》茶的传说:;正志和尚与茶;。说明黄山茶在明代就很有名了。而黄山源和号称500里黄山第一峰--紫霞峰。在《中国茶经》;休之松萝;一文中,据《歙县志》写道:;旧志载明降庆间,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炒,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

歙县茶有的虽;本轶松萝上;,因系仿松萝制法,也概名松萝茶。例如当时歙县的紫霞山茶,也称为;最上品;,也称为松萝茶。与松萝山毗邻的歙县北源茶,又称为北源松萝,以享其名也。《徽州府志贡品》记载:;歙之物产,无定额,亦无常品。

大要惟砚与墨为最,其他则以北源茶、紫霞茶。;说明当时黄山源产北源茶和潜品紫霞山产紫霞茶,亦很有名。1949年夏,黄山丞相源僧师对来访的政府官员,曾采用当年生的大小相似的茶叶生片,每两片面合成一对,以4-5对为一扎,作为礼品相赠。

黄山毛峰起源,据《安徽茶经》;蜚声全国的黄山毛峰;文曰:;据传说是在光绪年间,距今已有70-80年。当时黄山一带原产外销,而该地谢裕大茶庄则附带收购一小部分毛峰,远销东关,因为品质优异,很得消费者欢迎。;又据《安徽名特产》书中,由歙县叶祖荫撰稿;黄山毛峰;:;《徽州商会资料》载:清光绪年间,歙县汤口谢裕泰茶庄试帛少量黄山特级毛峰茶(注:当时黄山毛峰并未分级),远销东北,深受销区顾客喜爱,遂蜚声全国。;在陈椽教授编著《茶业通史》中,特意指出:;黄山毛峰是何时开始制造的?也值得研究。;随着1982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将徵州地区的太平县改为县级黄山市,并将歙县的黄山公社划归黄山市,设为汤口镇。歙县茶叶公司通过史料记载和实地考查,从1984年春开始,在富溪乡选点于新田、田里两村13个村民组生产特级黄山毛峰。其中新田村充川(原名充头源)组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品质最优。作为歙县礼茶,;五一;国际劳动节以前送往北京。1985年歙县茶叶公司在收购特级黄山毛峰时,提出以富溪乡充头源生产的特级黄山毛峰质量为标准。产品连年荣获好评。故此,李亚北撰文:;全国名茶珍品--黄山毛峰;。则指出:;黄山毛峰是清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歙县漕溪人,以茶为业,种采制都很精通。......标名;黄山毛峰;,运往关东,博得饮者的酷爱;。其中,叶祖荫引《徽州商会资料》所提;谢裕泰茶庄;,仅除去;汤口;两字。李亚北所写;该茶庄创始人谢静和......;。均被此后我国多部茶叶名著;合而为一;引用。其实,徽州行署商业局长郑恩普于乙卯年春题词:;凝铸黄山云雾质,飘溢漕溪雨露香。为谢裕大茶号首创黄山毛峰一百周年题。;

又时逾十年后,歙县茶厂高级茶叶技师余怡生著《歙茶工艺》书中载:;清朝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号在黄山富溪创制;黄山毛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说明黄山毛峰是清朝光绪纪元开始制造的。

关于本文《铁罗汉的历史发展》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呈现到这里,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其它更多内容,可以查看相关栏目:茶叶的发展历史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42686.html

上一篇:喝茶不仅仅是有品位,更是为了健康

下一篇:铁观音和绿茶有什么不一样 2020铁观音和绿茶有什么不一样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