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炒青茶”技术与“蒸青茶”技术

2020-01-27

中国人贪恋茶叶的香气与滋味,“蒸青”即以热气煮蒸方式将鲜茶所含各种香与味的成分保留下来,以供享受;“炒青”技术的价值在于,高温急炒,一则将那些低沸点的芳香物,比如青草气(日本茶里淡淡的“海苔味”即此种物质)给挥发掉了;同时,炒的过程本身,又重新进行了物质转化与聚集——香气与滋味,由此更上新台阶。科学测定表明,茶叶鲜叶所含香气成分种类不多,约50种;而经过制茶程序之后,绿茶香气成分可达110种——绿茶工艺,其实主要也就是各种手法的“炒”而已;而红茶则可达325种。茶叶香气成分的这种跃进,其核心性技术的突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看来,关键当然是“炒青”。

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具有革命性价值的“炒青”技术,而日本直到现在还固守“蒸青”技术?鲁成银说他相信,这种变化背后一定是中国人感觉系统的变迁——而这种变化的动力何在,鲁成银说他其实没有答案。不过,动力虽无可找寻,但从结果上看,“炒青”的出现,打开的是中国人寻找茶叶多元感觉的空间,唐宋贡茶所“规定”的香气与滋味规格,不复约束。中国人的茶感受系统,自此不仅别开新面,也渐次升级——开始进入到发现并认识各个茶种的特殊性,并寻找与之匹配的制茶工艺阶段。饮者与茶种,经制茶程序,开始寻找互动关系。

对于茶叶而言,科学的分析仍然最具解释力。明朝之后,“炒青”技术广泛使用,鲁成银描述说它后来逐渐形成两个纵深发展的路向:一是由绿茶到黄茶与黑茶,其间的关键,是黄茶经过杀青(炒青即为杀青的一种)之后,经过一个“闷黄”过程,将茶叶轻微发酵,然后干燥;黑茶则将“闷黄”变为程度更重的“渥堆”发酵,香气与滋味又有一变。二是由绿茶而发展出白茶、青茶(乌龙茶)与红茶,这其间的技术关键是“萎凋”——古人将其描述得十分有诗意:三分红七分绿。茶的鲜叶经过一个自然的水分蒸发过程,即萎凋,这同样是一个发酵过程。这道工艺加重一些,如“摇青”,则将制成乌龙茶;程度更深,用力揉捻,促使茶细胞破碎,即成红茶。鲁成银用茶叶科学概念描述:绿茶黄茶黑茶一路,是湿热氧化;而绿茶白茶乌龙茶与红茶一路,则为酶促氧化。

Cy316.com延伸阅读

“炒青”与“蒸青”技术


中国人贪恋茶叶的香气与滋味,“蒸青”即以热气煮蒸方式将鲜茶所含各种香与味的成分保留下来,以供享受;“炒青”技术的价值在于,高温急炒,一则将那些低沸点的芳香物,比如青草气(日本茶里淡淡的“海苔味”即此种物质)给挥发掉了;同时,炒的过程本身,又重新进行了物质转化与聚集——香气与滋味,由此更上新台阶。科学测定表明,茶叶鲜叶所含香气成分种类不多,约50种;而经过制茶程序之后,绿茶香气成分可达110种——绿茶工艺,其实主要也就是各种手法的“炒”而已;而红茶则可达325种。茶叶香气成分的这种跃进,其核心性技术的突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看来,关键当然是“炒青”。

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具有革命性价值的“炒青”技术,而日本直到现在还固守“蒸青”技术?鲁成银说他相信,这种变化背后一定是中国人感觉系统的变迁——而这种变化的动力何在,鲁成银说他其实没有答案。不过,动力虽无可找寻,但从结果上看,“炒青”的出现,打开的是中国人寻找茶叶多元感觉的空间,唐宋贡茶所“规定”的香气与滋味规格,不复约束。中国人的茶感受系统,自此不仅别开新面,也渐次升级——开始进入到发现并认识各个茶种的特殊性,并寻找与之匹配的制茶工艺阶段。饮者与茶种,经制茶程序,开始寻找互动关系。

对于茶叶而言,科学的分析仍然最具解释力。明朝之后,“炒青”技术广泛使用,鲁成银描述说它后来逐渐形成两个纵深发展的路向:一是由绿茶到黄茶与黑茶,其间的关键,是黄茶经过杀青(炒青即为杀青的一种)之后,经过一个“闷黄”过程,将茶叶轻微发酵,然后干燥;黑茶则将“闷黄”变为程度更重的“渥堆”发酵,香气与滋味又有一变。二是由绿茶而发展出白茶、青茶(乌龙茶)与红茶,这其间的技术关键是“萎凋”——古人将其描述得十分有诗意:三分红七分绿。茶的鲜叶经过一个自然的水分蒸发过程,即萎凋,这同样是一个发酵过程。这道工艺加重一些,如“摇青”,则将制成乌龙茶;程度更深,用力揉捻,促使茶细胞破碎,即成红茶。鲁成银用茶叶科学概念描述:绿茶黄茶黑茶一路,是湿热氧化;而绿茶白茶乌龙茶与红茶一路,则为酶促氧化。

茶叶制作方式的沿革从蒸青到炒青


制作方式的沿革:从蒸青到炒青

中国加工茶叶最早的方式是蒸青。到唐代,蒸青工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对于这种方法,陆羽在《茶经•三之造》中描述道:“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意思是茶叶晴天才可以采,之后需经过蒸熟、捣碎、拍打成形、焙烤、穿串、封装等程序才加工完成。

在蒸青工艺发展成熟的同时,炒青工艺也开始出现。唐代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一诗中有这样一句:“斯须炒成满室香。”这是见于文献的有关炒青制法的最早记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到明代时炒青工艺方发展成熟,这一时期有很多茶学著作都对炒青工艺做了详细的描述,如许次纾的《茶疏》中记载:“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均,久于铛中,过熟则香散矣,甚且枯焦,尚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

同蒸青相比,炒青的特点是经过了高温杀青,这一过程一方面会使鲜茶叶中的青涩味更多地挥发掉,另一方面则促成茶叶中一系列物质的转化,提高茶叶的香气,增强茶叶的滋味。正因为如此,炒青工艺才逐步取代蒸青而成为茶叶制作的主要方式。

天目青顶茶采制技术


天目青顶的采制工艺技术主要有鲜叶采摘、摊放、杀青、炒二青(理条)、烘干等五道工序。

一、鲜叶采摘: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开始采摘,选择晴天上午待叶面露水干后,依茶芽生长程度,及时分次分批采摘。采一二朵后就要放在篮(筐)中。

采摘标准按不同等级分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叶。最幼嫩细纤的顶谷,采摘标准为一叶包一芽,每500克干茶有芽叶2万多个。

二、鲜叶摊放:把采摘下来的鲜叶及时薄摊,在洁净的竹匾(或竹帘)上,放在阴凉避风处,摊设6—8小时;雨天,高山采摘的鲜叶摊放时间稍长一些,待叶面水分阴干后再付制。

三、杀青:用斜锅或电炒锅杀青,投叶时锅温掌握在170℃左右,每锅投叶量250克左右。鲜叶下锅后,用双手(或单手)抛炒,炒至热气上升时实施抖和闷相结合的手法,多抖少闷。抖要抖得散,抖得匀。当叶质柔软,折梗不断,叶色转暗,失水率约40%时起锅。起锅后应及时将杀青叶抖散在竹匾上冷却。

炒二青(理条):炒二青在平锅或电炒锅中进行,锅温掌握在110℃左右,投叶量为150克左右。入锅后用右手抓起茶条,向两面扬抖入锅中,为形成条紧略扁,状似雀舌的外表打下基础。当二青失重20%左右时起锅,抖散在竹匾内摊凉冷却。

五、烘干:在地面上用黄泥糊成高约3厘米,直径略小于烘笼的泥圈,泥圈成放入木炭加热,并拣去烟柴头,然后在烘笼上垫一块白纱布,摊茶烘干。摊茶数量视烘笼大小而定,一般在250克左右,温度掌握在80℃左右,并及时翻动,保证干燥均匀。翻时动作要轻,以免茶芽断碎。待用手指捻茶叶成粉末时即为足干,则可下烘,其含水量为4.5%—6%。

天目青顶的品质特征:天目青顶条紧略扁,开似雀舌,叶质肥厚,银亮隐露,色泽绿润,滋味鲜醇爽口,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净,芽叶朵朵可辨,色、香、味俱佳。

蒸青茶制作


蒸青茶亦是绿茶中的一种,由于在杀青工序中采用蒸汽,故称“蒸青”。我国古代曾在很长的时期内采用蒸青法加工茶叶,后来此法传到日本、印度等国,日本到目前还仍然制作蒸青茶,消费蒸青茶。绍兴茶区自宋代开始,逐步采用炒青方法代替蒸青制茶法,直至蒸青制法被完全淘汰。1937年,设在嵊州三界的浙江省农林改良场茶场在创办初期,曾试制过一部分蒸青珠茶。1993年和1997,绍兴县和上虞市 分别引进过外资及成套生产流水线生产蒸青茶出口日本。蒸青茶制作分鲜叶贮放、蒸汽杀青、除湿散叶、粗揉、揉捻、中揉、精揉、烘干等几道工序。

蒸青茶亦是绿茶中的一种,由于在杀青工序中采用蒸汽,故称“蒸青”。我国古代曾在很长的时期内采用蒸青法加工茶叶,后来此法传到日本、印度等国,日本到目前还仍然制作蒸青茶,消费蒸青茶。绍兴茶区自宋代开始,逐步采用炒青方法代替蒸青制茶法,直至蒸青制法被完全淘汰。1937年,设在嵊州三界的浙江省农林改良场茶场在创办初期,曾试制过一部分蒸青珠茶。1993年和1997,绍兴县和上虞市 分别引进过外资及成套生产流水线生产蒸青茶出口日本。蒸青茶制作分鲜叶贮放、蒸汽杀青、除湿散叶、粗揉、揉捻、中揉、精揉、烘干等几道工序。 鲜叶贮放:送到茶厂的鲜叶,在未加工前,需妥善贮放,防止鲜味温度升高而发生红变。 蒸汽杀青:即用水蒸汽破坏茶叶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除湿散叶:杀青后的叶子,互相粘叠,结成团块,同时水分像露水一样,依附在叶表。用叶打机、露切机的加温鼓风作用进行除湿散叶。 粗揉:作用是初步除去叶内水分,揉出茶汁,使茶叶色泽深绿油光,条索紧圆挺直,为形成蒸青茶的外形特征打下基础。 接着经过揉捻、中揉、精揉,使茶叶进一步除去水分、解散团块及整形,最后达到茶条圆紧而伸直长形、有尖锋、无茶块、色泽鲜绿或深绿带油光。最后一道工序是烘干,采用低温慢烘的办法使茶叶到达足干,同时固定茶叶形状,进一步发展茶叶色、香、味。 绍兴市目前生产的蒸青茶产品共有玉露茶、煎茶、玄米茶等。由普通生产茶园采摘的鲜叶加工而成的蒸青茶为煎茶。生产茶园采用草扇等覆盖后采下的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为玉露茶,煎茶中拌入炒米的为玄米茶。这些产品均出口日本市场。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69646.html

上一篇:自制降脂茶的方法

下一篇:如何辨别是否为铁观音秋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