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无锡惠山泉 水质较轻,味道甘美,适宜煎茶

2019-12-19

无锡惠山泉

惠山泉,因茶圣陆羽曾经亲自品尝其味道,所以又名陆子泉。它位于无锡市惠山第一峰向石坞下的锡惠公园内,距古华山门的距离不算很远。惠山泉水被茶圣陆羽评定为天下水晶二十等中的天下第二泉。随后,刘伯刍、张又新等唐代著名茶人也推定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所以世人也称之为二泉。中唐时期诗人李绅写诗称赞惠山泉:“惠山书堂前,松竹之下,有泉甘爽,乃人间灵液,清鉴肌骨。m.CY316.cOM

漱开神虑,茶得此水,皆尽芳味也”。宋徽宗时,更将此泉水选为宫廷贡品。元代翰林学士、大书法家赵盂颓在泉亭后壁上为惠山泉题写了 “天下第二泉”,这五个大字也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在泉事后壁上。赵孟颓当时还吟诗一首:“南朝古寺惠山前,裹茗来寻第二泉,贪恋君恩当北去,野花啼鸟漫留连”。

惠山泉在开凿时间为唐大历元年至十二年(766-777年),由无锡令敬澄所凿。惠山这一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一个名为慧照的西域和尚曾在附近结庐修行,而“慧”与“惠”二字在古代通用。惠山泉水源出自若冰洞,以伏流状成泉流出。泉池最初被围砌成上、中两池。上池呈八角形,由八根小巧的方柱嵌上八块条石而成为扶栏,池深三尺左右。池中泉水水质优良,呈透明状,甘洌可口。中池呈四方形,水体清淡,别具风格。

到了宋代,又在泉池的下方开凿了一个长方形的大池,被用作鱼池。明代雕刻家杨理还专门在下池的池壁雕刻了一具似龙非龙的螭首,俗称石龙头,中池泉水是通过石龙头下注到大池之中,石龙头的喷水终年不息。池前修建了一座供人们品茗的漪澜堂,苏东坡为此堂赋诗曰:“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惠山泉水为山水,是地下水通过岩层裂隙过滤而成的,因此几乎不含杂质,水质较轻,味道甘美,适宜煎茶。

清乾隆皇帝在计量各地名泉时,量得惠山泉水为每量斗重一两零四厘,重量仅比北京玉泉水微重。在近年的多次化验下,测定出惠山泉水含有钙镁、碳酸盐等矿物质及微量的氧气,具有表面张力大的特点,因此水高出杯口数毫米而不至溢出。惠山泉水水质清澈而透明,且不舍任何有害物质,是当今世界饮用水中的佼佼者。

cy316.com扩展阅读

广州九眼井水质非常甘美清澈适于沏茶够延年益寿


广州九眼井

九眼井,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广州市越秀山下广东省科学馆内,是广州市现存最古老的井泉。九服井还被称为越王井,相传此井开凿于南越王赵佗的年代,因而当地人也称清泉街为越井冈。九眼井有6米多深,直径约为2米,是广州市内比较罕见的大型古井。五代时,九眼井曾被称为“玉龙泉”,为南汉王室所占有。这口井的泉水只能供宫廷内部饮用,而老百姓是不能前去汲水的。宋代时,官府开始把这口井泉对外开放,因为汲水的人太多,就将一块巨石上面凿了九个圆孔,盖在井口上。这样就能让九个人同时汲水,大大方便了汲水人,清泉也就有九眼井之称呼。九跟井的水质非常甘美清澈,适于沏茶。清初,平南王尚可喜在统治广州的时候,曾经把王府设在九眼井的南侧,并私自占有了这口井泉。因为他迷信九眼井泉是神圣之水,饮用它就能够延年益寿。

九眼井历经了千年的沧桑,到了清中叶的时候,九孔井眼已被毁得只剩下六眼。抗战时期,广州沦陷的时候,这口井被日军占用,被拆去井边护栏,仪有的-孔井眼也遭到人为毁坏。解放后,清泉古井得到了保护,井身也保存得非常完好,井畔坚立有一块“九眼古井”的小石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眼阔口大井,井口已经换去了旧貌。

九眼井的传说

传说,炎帝既是太阳神又是农业之神,在他出生的地方有九眼井,所有井中的水都是彼此相通的,在其中一眼井中汲水时,其余八眼井中的水会相互流动。据记载,九眼井是南越王赵佗开凿的一方形泉池,宽丈余。至宋代,番禺县令于伯桂在泉池之上加盖一个大石板,并在石板之上开凿九个井跟,方便汲水,所以又名九眼井,刻有“九眼古井”的石碑至今依然存在。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上说,越王井“水力重而昧甘,乃玉石之津液”,“佗饮斯水,肌肤润泽,年百有余岁,视听不衰”。

秭归照面井井水泡茶味道甘美凉爽怡人


秭归照面井

照面井在湖北省秭归屈原故里香炉坪东侧的伏虎山西坡麓。照面井的井台傍岩甓砌,井口呈圆形,显得十分的古朴,周围用石雕围成栏杆,井水明澈透亮,皎洁如镜,可照见人面容和身形。井水味道甘美,凉爽怡人。井后立有一块井碑,上面锈刻着“照面井”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旁边还有小字碑铭:“予白遐迩人等,此系屈公遗井,特遵神教,重新整顿,以后切勿荒秽,倘若故违,定遭天谴。此株青树,永世 勿得砍伐。三闾阖坛弟子同修。皇清咸 丰十年七月十二日立”。碑石已经存在 百年之久了,而井边的那棵大青树也有 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屈公遗井,还流传着一些趣闻。屈原小时候不仅读书非常勤奋,而且很讲卫生,他每天都要洗三次脸,梳理之后还要在响鼓溪照一照,直到满意为止。有一天,屈原在溪边洗完脸之后,没有到溪边梳头照面了,而是向一株大榕树跑去,以后天天如此。他姐姐女婴很奇怪,悄悄地跟来了,看见他坐在大椿树下,一边梳头,一边面朝伏虎山仔细端详,不知其中有何缘故。原来屈原听说 井泉清澈如镜,就决定挖井泉供自己和姐姐照面,所以每天学习之余,就来到伏虎山麓开始挖井。但是在挖了许久之后,仍然只是一个小石坑。屈原挖井的精神感动了伏虎山的山神。山神化为一个老翁,借给他一把金镐,要求他挖成 泉井之后,在七七四十九天内,每天都要迎着太阳,坐在大椿树下,凝望伏虎山,直到用眼神将泉井养出佛光,才能 够告知他人。屈原恪守山神的要求,终于将井泉养出了佛光。他立刻将姐姐女婴拉到大榕树下,问:“姐姐,你看那边有什么?”女婴抬头一看,只见伏虎山的半山腰悬挂着一面巨大的宝镜,巨镜中出现了她和屈原的身影。乡亲们也 受到了宝镜的恩泽,这口井就被命名为照面井。屈原故里,至今仍有屈原庙读书洞、吟诗台、照面井等古迹,其中 照面井最能激发人们怀古的幽情。清代文人向谨斋写有一首七绝咏颂照面井:“深山一井涌寒泉,照面遗踪话昔年。人杰地灵都还俗,常教野径锁云烟”。清代的谭炳轩用照面井中明亮如镜的泉水来比喻屈原的不畏强权的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操:“何年凿破楚山河,富贵形容看未讹。照彻悲欢如对镜,涵来云水不生渡。无尘荡漾殊相浦,有客行吟异汩罗。古井独清谁得似,孤忠到底鉴心多”。

无锡毫茶


【无锡毫茶简介】

无锡毫茶产于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的无锡市郊,这里群山环抱,四周丘陵起伏,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下太湖烟波浩渺,碧水荡漾。无锡北面惠山的惠山泉素有“天下第二泉”之称。名湖、名泉、名茶三者汇为一体,相得益彰。

无锡地处江苏南部的水网区域,属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5.5℃,日照适宜,日照年时数2064,年降雨量877.5~1438毫米,年相对湿度80%以上,优越的生态条件适宜于从福建引进的无性大毫良种的生长。该种具有吐芽早,萌发力强,芽头肥壮,茸毫特多和内含成份丰富的特点。

【无锡毫茶采制】 无锡毫茶采摘标准分为四级,一级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二级以一芽一叶半开展;三级以一芽一叶开展;四级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夏、秋茶以一芽二叶开展为主。通常,炒制500克一级毫茶需采1.6~2.0万个芽叶。采回鲜叶及时在室内阴凉清洁的地板上进行摊凉,摊叶厚度3~5厘米,摊放时间据气温高低而定,一般在6小时左右,夏茶气温高,可以缩短一些时间。

【无锡毫茶的炒制工艺】

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毫、干燥四道工序。用手工炒制,炒制时在锅径58厘米、深24厘米的龙井电炒锅中进行,锅面必须保持光洁、平滑。从杀青到干燥,全在一口锅内,凭靠工人一双技巧熟练的手,采用不同的手势炒制而成。

杀青:锅温180~190℃,投叶量700~900克,炒至折梗不断,茶香透露即为适度。历时3~6分钟。

揉捻:锅温100~110℃,揉至芽叶卷曲成条为宜,也可采用微型揉捻机揉捻。历时12~15分钟。

搓毫:是毫茶成形、显毫的关键工序,当锅温80~90℃,用双手在锅中搓揉茶叶,边搓揉边在锅中翻动茶叶,至使芽叶卷曲显毫为适。历时15~18分钟。

干燥:目的是继续蒸发水分,固定形状。锅温70~80℃,用双手继续翻炒茶叶,但动作应轻巧,不碰断茶叶,不脱落茸毛,当茸毫全部显露,含水量在6.5%左右起锅摊凉,包装贮藏。历时约8~10分钟。

【无锡毫茶的品质特征】 无锡毫茶品质特征:外形肥壮卷曲,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叶底嫩匀。冲泡后白毫显见,汤色碧绿澄清。饮后体会:滋味鲜醇香气清高。

无锡毫茶

【无锡毫茶的社会评价】

无锡毫茶为江苏名茶林中的新秀,是无锡茶树品种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从1973年开始研制,几经周折,终于获得成功,1979年通过了科技鉴定,相继获得了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优质名茶称号,1986年被商业部定为全国名茶之一,1989年在西安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评比会上,又荣获全国名茶称号。

【无锡毫茶茶史追溯】

无锡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记载。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更像一颗明珠,为无锡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彩。为了发挥和继承无锡丰富的茶文化,无锡农业科研人员经过6年多的辛勤研制,于1979年创制成功了无锡毫茶。无锡毫茶创制成功后,在历届名茶评比中获奖,并远销美、英、加拿大等国家,获得好评。

【无锡毫茶鉴赏】

无锡毫茶成品条纹紧而卷曲,肥壮翠绿,白毫披覆,香高味浓,色绿明亮,茶汤晶莹隐翠,茶叶清香鲜醇,别具风味。若以二泉水冲泡,"无锡茶,二泉水"相得益彰,则更得毫茶之真味。

无锡毫茶概述


茶品名称: 无锡毫茶

茶品产地: 江苏无锡

茶品外形: 肥壮卷曲

工艺类别: 不发酵茶

茶叶类别: 绿茶

【简介】

无锡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惠山寺僧植茶的记载。著名的“天下第二泉”惠山泉更像一颗明珠,为无锡茶文化增添了一道璀璨的光彩。为了发挥和继承无锡丰富的茶文化,无锡农业科研人员经过6年多的辛勤研制,于1979年创制成功了无锡毫茶。无锡毫茶创制成功后,在历届名茶评比中获奖,并远销美、英、加拿大等国家,获得好评。

无锡毫茶,主产于江苏省无锡市郊区。茶区属海洋性气候,具有优越的生态条件,气候温和,日照适宜,雨量充足。其原料为无性系良种大毫,且又因其成品白毫披复而得名。大毫茶树于1966年自福建引入,属半乔木、大叶型、早芽种,在太湖之滨的无锡郊区适应性强。表现为萌芽力强,发芽整齐,芽梢茸毛特多,芽头肥壮重实,兼有产量高与抗逆性强之特点。

【生态环境】

无锡毫茶产于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的无锡市郊,这里群山环抱,四周丘陵起伏,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下太湖烟波浩渺,碧水荡漾。无锡北面惠山的惠山泉素有“天下第二泉”之称。名湖、名泉、名茶三者汇为一体,相得益彰。

无锡地处江苏南部的水网区域,属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5.5℃,日照适宜,日照年时数2064,年降雨量877.5~1438毫米,年相对湿度80%以上,优越的生态条件适宜于从福建引进的无性大毫良种的生长。该种具有吐芽早,萌发力强,芽头肥壮,茸毫特多和内含成份丰富的特点。

【特点】

制作毫茶原料,以一芽一叶初展、半展为主体,经杀青、揉捻、搓毛、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条索卷曲,肥壮绿翠,白毫披复,香高味浓,汤绿明亮,叶底肥嫩。

无锡毫茶条索肥壮卷曲,色灰透翠,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叶底肥嫩明亮。

【所获荣誉】

无锡毫茶为江苏名茶林中的新秀,是无锡茶树品种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从1973年开始研制,几经周折,终于获得成功。无锡毫茶,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历次参加名茶和优质食品评比中,多次获奖:

1979年 通过了科技鉴定,相继获得了省、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优质名茶称号;

1984年 获江苏省优质食品奖;

1985、1986、1990年 分别被农业部和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和部优质农产品;

1986年 被商业部定为全国名茶之一;

1988年 在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

1989年 在西安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评比会上,又荣获全国名茶称号;

1991年 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被授予“中国文化名茶”称号;

1992年 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优良产品奖。

2002年 江苏省第十届“陆羽杯”评比中,蝉联八届第一名,中国“中国杯”评比中荣登榜首,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蝉联二届金奖,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

无锡毫茶|无锡毫茶的炒制技术


无锡地处江苏南部的水网区域,属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5.5℃,日照适宜,日照年时数2064,年降雨量877.5~1438毫米,年相对湿度80%以上,优越的生态条件适宜于从福建引进的无性大毫良种的生长。该种具有吐芽早,萌发力强,芽头肥壮,茸毫特多和内含成份丰富的特点。

无锡毫茶鲜叶原料标准分为四级,一级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二级以一芽一叶半开展为主;三级以一芽一叶开展为主;四级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夏、秋茶以一芽二叶开展为主。通常,炒制500克一级毫茶需采1.6~2.0万个芽叶。

采回鲜叶及时在室内阴凉清洁的地板上进行摊凉,摊叶厚度3~5厘米,摊放时间据气温高低而定,一般在6小时左右,夏茶气温高,可以缩短一些时间。

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毫、干燥四道工序。用手工炒制,炒制时在锅径58厘米、深24厘米的龙井电炒锅中进行,锅面必须保持光洁、平滑。从杀青到干燥,全在一口锅内,凭靠工人一双技巧熟练的手,采用不同的手势炒制而成。

杀青:锅温180~190℃,投叶量700~900克,炒至折梗不断,茶香透露即为适度。历时3~6分钟。

揉捻:锅温100~110℃,揉至芽叶卷曲成条为宜,也可采用微型揉捻机揉捻。历时12~15分钟。

搓毫:是毫茶成形、显毫的关键工序,当锅温80~90℃,用双手在锅中搓揉茶叶,边搓揉边在锅中翻动茶叶,至使芽叶卷曲显毫为适。历时15~18分钟。

干燥:目的是继续蒸发水分,固定形状。锅温70~80℃,用双手继续翻炒茶叶,但动作应轻巧,不碰断茶叶,不脱落茸毛,当茸毫全部显露,含水量在6.5%左右起锅摊凉,包装贮藏。历时约8~10分钟。

无锡毫茶分1~4级,其品质特点是,条索肥壮卷曲,色灰透翠,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叶底肥嫩明亮。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18819.html

上一篇:黄山毛峰名茶品鉴

下一篇:泡茶名泉水 扬州大明寺“天下第五泉 为水之美者也”,既未冠之“天下”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