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沩山白毛尖茶叶品鉴及冲泡要点

2019-12-19

沩山白毛尖在唐代就已经很出名,在清代同治年间的《宁乡县志》中有“唯沩山茶称为上品”“不让武夷、龙井”的记载。1941年,当地《县志》曾经记载了沩山白毛尖采集和出口的情况。沩山白毛尖以密印寺院内数株味尤佳,其主人是寺院内的老禅师,因为吸收了禅师的灵性而口感极佳。

【茶叶品鉴】

沩山白毛尖边缘呈现出卷曲的形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冲泡后茶汤是透明发亮,有明显的松烟香味,茶汤的油性比较重,没有絮状的漂浮物,也没有明显的残渣。

仿冒的沩山白毛尖多是由劣等茶炒制而成的,为青草味或者无味,茶汤中油分比较重,冲泡后浮渣多,茶汤混浊,部分时候看起来“油腻腻”的。

【冲泡要点】

1.先温杯,然后将茶叶投放其中,待开水冷却至85℃然后冲泡,茶杯仅仅到八分满就行。

2.最好使用玻璃杯进行冲泡,可以欣赏茶叶从水面落入水底翩翩起舞的姿态。沩山白毛尖有开胃消食的功效,可以调养身体机能,因此很适合食欲不好的人饮用。

小编推荐

北港毛尖茶品鉴及冲泡要点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产于湖南省岳阳市北港,在唐代就已经有书面记载,被称为“邕湖茶”,至清代渐有盛名。这里雨量充沛,茶叶比较滋润,维生素含量较高,口感也很清新舒适。

【茶叶品鉴】

北港毛尖呈现深墨绿色,外形较大,有毫尖,带有香气,茶叶表面油润但不油腻,看起来新鲜宜人,手感较重。冲汤后汤色为橙黄色,滋味十分醇厚,经过浸泡后呈现出花朵的形态,连续冲泡四五次后依旧香气扑鼻。

假货表面上色泽分布不均匀,多为枯黄色或者灰白色,茶叶的手感轻飘飘的,劣等品的茶汤冲泡后会有苦涩的味道,香气寡淡或者几乎没有香气。

【冲泡要点】

1.北港毛尖采摘的是细嫩的茶芽,最好使用玻璃茶具进行冲泡,便于更好地观察茶叶在水中身形的变化。茶叶应该使用80℃左右的开水进行冲泡,不能使用高温水,冲泡后应该加盖静置,等待茶叶舒展开来。

2.北港毛尖刚泡好的时候是横卧在水面上的,加盖后会逐渐沉入水底,真品下落时会产生气泡,犹如“雀舌含珠”。冲泡北港毛尖,每次需要用茶3克左右,以先快后慢的方式先冲入一半的水,茶叶湿透后才注入另外一半的水。

沩山白毛尖茶制作工艺


沩山白毛尖制造分杀青、闷黄、轻揉、烘焙、拣剔、熏烟六道工序。烟气为一般茶叶所忌,更不必说是名优茶。而悦鼻的烟香,却是沩山白毛尖品质的特点。

杀青:用大型平锅杀青,锅温150℃左右,每锅投叶2.0~2.5公斤。下锅后,迅速翻炒,待叶色变成暗绿,即可出锅。

闷黄:杀青叶趁热进行堆闷,堆积厚度10~15厘米,上盖棉布,保温保湿,历时6~8小时,中间翻堆一次,直到全部茶叶均匀变黄为止。闷黄后的茶叶先散堆,然后再轻揉。

揉捻:揉捻时速度宜慢、时间宜短,以保持芽叶匀整,揉至叶缘微卷即可。

烘焙:烘焙是在特制的烘灶上进行,茶坯分次一层层地加在烘折子上,用松柴或枫木文火烘焙,

火温控制70~80℃,每烘可加2~3层,约7厘米左右。待第一层烘至七成干时,再加第二层,第二层七成干时加第三层,直到烘干为止。中间不需翻烘,以保持茶条直而不曲。如果气温低,闷黄不足,可在烘至七成干时提前下烘,再堆闷2小时,以促黄变。

拣剔:下烘后要剔除单片、梗子、杂物,使品质匀齐划一。

熏烟:熏烟是一道关键工序。先在干茶上喷洒清水或茶汁水,茶水比例为10∶1,待茶叶回潮后才上焙熏烟,发烟燃料宜用新鲜芳香的枫果球和黄藤,暗火慢焙,以提高烟气浓度,以便茶叶能充分吸咐烟气中的芳香物质。熏烟时间约16~20小时,烘至足干即为成茶。

沩山白毛尖制造工艺


沩山白毛尖产于湖南省宁乡县西部的大沩山。衡山、安化两县的昆仑大山脉蜿蜒从西部的桂岩山插入县境,大沩山系桂岩山北支,最高海拔千余公尺,山上有一天然盆地,地势高峻,群峰环抱,纵横达10余公里,盛产茶叶。

沩山年降水量1800~19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全年日照为2400多小时。高山茶园土壤为黑色沙质壤土,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茶园饱受雾露滋润,不受寒风和烈日侵袭,茶树根深叶茂,梗壮芽肥,茸毛多,持嫩性强。沩山白毛尖清明后7~8天开采,芽叶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初展。采摘时严格要求做到不采紫芽、虫伤叶、鱼叶和蒂把。当天采当天制,以保持芽叶的新鲜度。

沩山白毛尖制造分杀青、闷黄、轻揉、烘焙、拣剔、熏烟六道工序。烟气为一般茶叶所忌,更不必说是名优茶。而悦鼻的烟香,却是沩山白毛尖品质的特点。

杀青:用大型平锅杀青,锅温150℃左右,每锅投叶2.0~2.5公斤。下锅后,迅速翻炒,待叶色变成暗绿,即可出锅。

闷黄:杀青叶趁热进行堆闷,堆积厚度10~15厘米,上盖棉布,保温保湿,历时6~8小时,中间翻堆一次,直到全部茶叶均匀变黄为止。闷黄后的茶叶先散堆,然后再轻揉。

揉捻:揉捻时速度宜慢、时间宜短,以保持芽叶匀整,揉至叶缘微卷即可。

烘焙:烘焙是在特制的烘灶上进行,茶坯分次一层层地加在烘折子上,用松柴或枫木文火烘焙,火温控制在70~80℃,每烘可加2~3层,约7厘米左右。待第一层烘至七成干时,再加第二层,第二层七成干时加第三层,直到烘干为止。中间不需翻烘,以保持茶条直而不曲。如果气温低,闷黄不足,可在烘至七成干时提前下烘,再堆闷2小时,以促黄变。下烘后要剔除单片、梗子、杂物,使品质匀齐划一。

熏烟:熏烟是一道关键工序。先在干茶上喷洒清水或茶汁水,茶水比例为10∶1,待茶叶回潮后才上焙熏烟,发烟燃料宜用新鲜芳香的枫果球和黄藤,暗火慢焙,以提高烟气浓度,以便茶叶能充分吸咐烟气中的芳香物质。熏烟时间约16~20小时,烘至足干即为成茶。

沩山白毛尖的品质特点是,外形叶缘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明亮,松烟香芬芳浓厚,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沩山白毛尖颇受边疆人民喜爱,被视为礼茶之珍品。

沩山毛尖茶


不知道哪个朋友喝过沩山毛尖茶呢?喝过的朋友肯定还记得该茶的味道吧。

沩山毛尖茶

沩山毛尖茶知识介绍

沩山毛尖也是一款历史相当悠久的茶叶,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成名与世了。在文化大革命时候发现宁乡县密印寺大佛像体内存有沩山毛尖茶叶三十余,乃是茶佛一味的生动见证,同时也证明了茶叶在寺庙中的地位。

沩山毛尖产于湖南省宁乡县沩山乡。水沩山的优越自然环境,奇峰峻岭,溪河环绕。属于高山盆地。常年雨雾飘渺,可谓千山万山朝沩山,人到沩山不见山。沩山的茶园土壤深厚腐殖质相当丰富,种植的茶树长期受到雨露的滋润,几乎没有寒暑的条件下,使得茶叶芽肥叶壮。

沩山毛尖曾今受到许多大人物的评价,刘少奇主席把沩山毛尖视为家乡茶用来款待访客。华国锋等许多老前辈对故乡的沩山毛尖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在一九八八年时候荣国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牌。

毛尖茶其实是属于绿茶中的一个品种,在不同地区出品的毛尖又可以以当地的名称来名字毛尖茶,如产于河南信阳的信阳毛尖,湖南沩山的沩山毛尖,产于黄山地区的黄山毛尖。那么为什么要取名为毛尖呢?通过认识下它的特征大家就可以理解了。

毛尖茶的外形比较的细直圆润光滑,茶叶全身遍布着白毫,茶叶全身披着一层绿衣,香气香远悠长,茶汤的味道十分的鲜浓甘爽独特,冲泡出来的茶汤颜色碧绿,茶叶舒张开来,慢慢沉入杯底,茶叶片片匀整,柔嫩鲜绿光滑。

因为毛尖茶是属于绿茶中的一个品种,其具备了绿茶中的一些特性,因此可以茶叶和茶百科中的绿茶相关知识或者毛尖类的知识来更加细致的认识吧。

沩山白毛尖是如何采制的?沩山白毛尖的采摘与制作


沩山白毛尖是一种黄茶,唐朝创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闷黄、轻揉、烘焙、拣剔、熏烟等制作而成,具有悦鼻的烟香是其最独特之处。那么,沩山白毛尖是如何采制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沩山白毛尖的采制工艺吧。

沩山白毛尖

一、沩山白毛尖的采摘标准

沩山白毛尖清明后7~8天开采,芽叶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初展。采摘时严格要求做到不采紫芽、虫伤叶、鱼叶和蒂把。当天采当天制,以保持芽叶的新鲜度。

二、沩山白毛尖的制作工艺

1、杀青:用大型平锅杀青,锅温150℃左右,每锅投叶2.0~2.5公斤。下锅后,迅速翻炒,待叶色变成暗绿,即可出锅。

2、闷黄:杀青叶趁热进行堆闷,堆积厚度10~15厘米,上盖棉布,保温保湿,历时6~8小时,中间翻堆一次,直到全部茶叶均匀变黄为止。闷黄后的茶叶先散堆,然后再轻揉。

闷黄

3、揉捻:揉捻时速度宜慢、时间宜短,以保持芽叶匀整,揉至叶缘微卷即可。

4、烘焙:烘焙是在特制的烘灶上进行,茶坯分次一层层地加在烘折子上,用松柴或枫木文火烘焙,火温控制70~80℃,每烘可加2~3层,约7厘米左右。待第一层烘至七成干时,再加第二层,第二层七成干时加第三层,直到烘干为止。中间不需翻烘,以保持茶条直而不曲。如果气温低,闷黄不足,可在烘至七成干时提前下烘,再堆闷2小时,以促黄变。

5、拣剔:下烘后要剔除单片、梗子、杂物,使品质匀齐划一。

6、熏烟:熏烟是一道关键工序。先在干茶上喷洒清水或茶汁水,茶水比例为10∶1,待茶叶回潮后才上焙熏烟,发烟燃料宜用新鲜芳香的枫果球和黄藤,暗火慢焙,以提高烟气浓度,以便茶叶能充分吸咐烟气中的芳香物质。熏烟时间约16~20小时,烘至足干即为成茶。

沩山白毛尖在清明期间开采,以一芽一叶为原料,必须当天采当天制,在六道制作工艺中熏烟是一道关键工序,悦鼻的烟香是沩山白毛尖的独特之处。以上内容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沩山白毛尖的采制工艺,希望能帮到大家。

黄茶种类—沩山白毛尖


沩山白毛尖历史悠久,传说,远在唐朝就已称著。清同治年间《宁乡县志》说:“沩山六度奄,罗仙峰等处皆产茶,唯沩山称为上品。”又1941年《县志》载:“沩山茶雨采制,香嫩清醇,不让武夷、龙井。商品销甘肃、新疆等省,久获厚利,密印圭院内数株味尤佳。”传说,原密印寺院内有一个老禅师,善作茶,并能识沩山地土、山向,何处产茶最佳。

沩山白毛尖产于湖南省宁乡县西部的大沩山。衡山、安化两县的昆仑大山脉蜿蜒从西部的桂岩山插入县境,大沩山系桂岩山北支,最高海拔千余公尺,山上有一天然盆地,地势高峻,群峰环抱,纵横达10余公里,盛产茶叶。沩山主峰毗卢峰直插云霄,峰上有六大胜景,峰下有唐朝兴建的密印寺。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峰奇山峻,风光秀丽。尤其令人赞叹不绝的要算卢花泉瀑布,一泻千丈,恰似银洒河落九天,加之境内溪河密布,常年云烟飘渺,罕见天日。故有“千山万山朝沩山,人到沩山不见山”之说。

沩山降水量1800-19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全年日照为2400多小时。高山茶园土壤为黑色沙质壤土,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茶园饮受雾露滋润,不受寒风和烈日侵袭,茶树根深叶茂,梗壮芽肥,茸毛多,持嫩性强。

沩山白毛尖清明后7-8天开采,芽叶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初展。采摘时严格要求做到不采紫芽、虫伤叶、鱼叶和蒂把。当天采当天制,以保持芽叶的新鲜度。

沩山白毛尖制造杀青、闷黄、轻揉、烘焙、拣剔、熏烟六道工序。烟气一般茶叶所忌,更不必说是名优茶。而悦鼻的烟香,却是沩山白毛尖品质的特点。

杀青:用大型平锅杀青,锅温150℃左右,每锅投叶2.0-2.5公斤。下锅后,迅速翻炒,待叶变成暗绿,即可出锅。

闷黄:杀青叶趁热进行堆闷,堆积厚度10-15厘米,上盖棉布,保温保湿,历时6-8小时,中间翻堆一次,直到全部茶叶均匀变黄为止。闷黄后的茶叶先散堆,然后再轻揉。

揉捻:揉捻时速度宜慢、时间宜短,以保持芽叶匀整,揉至叶缘微卷即可。

烘焙:烘焙是在特制的烘灶上进行,茶坯分次一层层地加在烘折子上,用松柴或枫木文火烘焙,火温控制在70-80℃,每烘可加2-3层,约7厘米左右。待第一层烘至七成干时,再加第二层,第二层七成干时加第三层,直到烘干为止。中间不需翻烘,以保持茶条直而不曲。如果气温低,闷黄不足,可在烘至七成干时提前下烘,再堆闷2小时,以促黄变。下烘后再剔除单片、梗子、杂物,使品质匀齐划一。

熏烟:熏烟是一道关键工序。先在干茶上喷洒清水或茶汁水,茶比比例为10:1,待茶叶回潮后才上焙熏烟,发烟燃料宜用新鲜芳香的枫果球和黄藤,暗火慢焙,以提高烟气浓度,以便茶叶能充分吸咐烟气中的芳香物质。熏烟时间约16-20小时,烘至足干即为成茶。

沩山白毛的品质特点是,外形叶缘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明亮,松烟香芬芳浓厚,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沩山白毛尖颇受边疆人民喜爱,被视为礼茶之珍品。

沩山毛尖是什么茶?如何选购沩山毛尖茶?


说到毛尖茶,估计很多人都认为毛尖茶属于绿茶,但其实有一种毛尖茶例外,它不属于绿茶,那就是沩山毛尖。既然沩山毛尖茶不属于绿茶,拿它到底是什么茶呢?

沩山毛尖属于黄茶

虽说毛尖茶是绿茶的一个品种,但毛尖茶的种类有很多,信阳毛尖、都匀毛尖确实属于绿茶,但湖南的沩山毛尖茶则属于黄茶。

我们都知道,黄茶和绿茶的区别在于其加工工艺上,黄茶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闷黄。所以如果沩山毛尖是按照绿茶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那么它也是可以归类为绿茶的。不过如今市面上大多数的沩山毛尖都是按照黄茶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所以黄茶的较多。

沩山毛尖的品质特点

沩山毛尖的成茶品质特点为:外形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透亮,松烟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颇受边疆人民喜爱,被视为礼茶之珍品。历代名茶驰名中外,畅销各地。

沩山毛尖能有如此品质,还在于其产地十分适宜产茶。从清朝时期的举人周在武《大沩凌云》一诗中就可见其自然环境极宜茶。诗曰“大沩十万丈,上与浮云齐,山势长不改,云飞爱复西。云去山有风,云来山有雨,风雨无定期,云情竟如许”。

如何选购沩山毛尖茶?

很多时候,很多人在选购沩山毛尖的时候会陷入一些误区,今天就来聊聊选购沩山毛尖的一些误区。

1、沩山毛尖越嫩越好

很多人在购买沩山毛尖的时候,觉得茶叶越嫩越好,单纯的追求细嫩的纯芽。但其实沩山毛尖好喝与否,最重要的还是产地,最好的产地宁乡,也要看茶山的海拔。

某些小山茶的纯芽,因为生长的太快,营养物质含量少,做出来的茶叶味太淡,反而不好。另外,不同产期的纯芽区别很大,春茶,即便是最老的一芽两叶也要比夏茶的纯芽好喝的多。

2、沩山毛尖越想越好

沩山毛尖确实要讲究香,但并非越香越好。其中最主要要看香型和纯正度,比如松烟香,香气芬芳浓郁,滋味醇甜爽口。但是这种香味有时并不浓烈,花香的茶一般更幽淡,若有若无,但是这种香型要好于清香型和火香型。

另外选择沩山毛尖,还必须考虑口感和回甘以及嫩度。比如白露茶,香气浓郁,但是口感和回甘要比春茶差,再比如细嫩的芽茶香气淡,但是一般要纯正,所以也要比一芽一叶的要好一些。

3.、沩山毛尖毫越多越好

这种观念已经十分陈旧,单就旱茶而言,越早期的茶叶,海拔越高的茶园产的茶叶毫越多。最近十年随着大白茶等天然毫多的外来茶种的引进,单凭毫多少判断,会误杀口感更好而毫天生要少的旱茶品种。所以,评茶的好坏已经不再看毫的多少了。

沩山白毛尖的加工技术


沩山白毛尖历史悠久,传说,远在唐朝就已称著。清同治年间《宁乡县志》说:“沩山六度奄,罗仙峰等处皆产茶,唯沩山称为上品。”又1941年《县志》载:“沩山茶雨采制,香嫩清醇,不让武夷、龙井。商品销甘肃、新疆等省,久获厚利,密印圭院内数株味尤佳。”传说,原密印寺院内有一个老禅师,善作茶,并能识沩山地土、山向,何处产茶最佳。

沩山白毛尖产于湖南省宁乡县西部的大沩山。衡山、安化两县的昆仑大山脉蜿蜒从西部的桂岩山插入县境,大沩山系桂岩山北支,最高海拔千余公尺,山上有一天然盆地,地势高峻,群峰环抱,纵横达10余公里,盛产茶叶。沩山主峰毗卢峰直插云霄,峰上有六大胜景,峰下有唐朝兴建的密印寺。林木繁茂,郁郁葱葱,峰奇山峻,风光秀丽。尤其令人赞叹不绝的要算卢花泉瀑布,一泻千丈,恰似银洒河落九天,加之境内溪河密布,常年云烟飘渺,罕见天日。故有“千山万山朝沩山,人到沩山不见山”之说。

沩山降水量1800-1900毫米,年平均温度15℃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全年日照为2400多小时。高山茶园土壤为黑色沙质壤土,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茶园饮受雾露滋润,不受寒风和烈日侵袭,茶树根深叶茂,梗壮芽肥,茸毛多,持嫩性强。

沩山白毛尖清明后7-8天开采,芽叶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初展。采摘时严格要求做到不采紫芽、虫伤叶、鱼叶和蒂把。当天采当天制,以保持芽叶的新鲜度。

沩山白毛尖制造杀青、闷黄、轻揉、烘焙、拣剔、熏烟六道工序。烟气一般茶叶所忌,更不必说是名优茶。而悦鼻的烟香,却是沩山白毛尖品质的特点。

杀青:用大型平锅杀青,锅温150℃左右,每锅投叶2.0-2.5公斤。下锅后,迅速翻炒,待叶变成暗绿,即可出锅。

闷黄:杀青叶趁热进行堆闷,堆积厚度10-15厘米,上盖棉布,保温保湿,历时6-8小时,中间翻堆一次,直到全部茶叶均匀变黄为止。闷黄后的茶叶先散堆,然后再轻揉。

揉捻:揉捻时速度宜慢、时间宜短,以保持芽叶匀整,揉至叶缘微卷即可。

烘焙:烘焙是在特制的烘灶上进行,茶坯分次一层层地加在烘折子上,用松柴或枫木文火烘焙,火温控制在70-80℃,每烘可加2-3层,约7厘米左右。待第一层烘至七成干时,再加第二层,第二层七成干时加第三层,直到烘干为止。中间不需翻烘,以保持茶条直而不曲。如果气温低,闷黄不足,可在烘至七成干时提前下烘,再堆闷2小时,以促黄变。下烘后再剔除单片、梗子、杂物,使品质匀齐划一。

熏烟:熏烟是一道关键工序。先在干茶上喷洒清水或茶汁水,茶比比例为10:1,待茶叶回潮后才上焙熏烟,发烟燃料宜用新鲜芳香的枫果球和黄藤,暗火慢焙,以提高烟气浓度,以便茶叶能充分吸咐烟气中的芳香物质。熏烟时间约16-20小时,烘至足干即为成茶。

沩山白毛的品质特点是,外形叶缘微卷成块状,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明亮,松烟香芬芳浓厚,滋味醇甜爽口,叶底黄亮嫩匀。沩山白毛尖颇受边疆人民喜爱,被视为礼茶之珍品。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018479.html

上一篇:茶传统式泡法的特色道具简单,泡法自由

下一篇:温州黄汤茶叶品鉴及冲泡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