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霜雾毫好喝,香气清鲜持久,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成朵。
白霜雾毫的介绍白霜雾毫,主产安徽舒城县万佛湖上游山区晓天白桑(谐音:霜)园,故名。属条形烘青绿茶,1987年研制。曾获安徽名茶评比第一名和部优名茶称号,多次获博览会金奖。
白霜雾毫的采摘白霜雾毫于谷雨前采尚未开展的一芽一叶,采后当天进行拣剔制作。拣剔时选取苗锋挺秀一致的芽叶,即薄摊于篾匾中,时间不宜长,确保芽叶新鲜。
白霜雾毫制作分杀青兼做形--拉小火--复火--烘老火四个工序。杀青用二口排连的斜锅灶,前锅(右锅)杀青为主,后锅理条为主。前锅投叶量约一两左右,锅温以鲜叶下锅后有响声为宜,随后手持稻草把在锅内顺时针翻抛,炒至叶质柔软、光泽消失,即可扫入后锅。后锅火温比前锅稍低,翻抛动作比前锅要快,炒把间隔在叶面上稍压一下,做到芽不卷头,叶不卷边,以固定形状。待炒至色翠透香、有刺手感时,及时起锅摊在篾匾上晾开。烘干用烘笼分拉小火、复火、烘老火,火温渐次降低,烘叶量逐次并笼。拉小火,烘至约七成干时,下烘摊晾还软。复火烘至八成干以上,下烘后剔除不符合标碓的芽叶。烘老火,动作要快,手脚要轻,起烘后趁热装筒,将其压平、严密封口。
白霜雾毫的冲泡需要经过烧水、投茶、冲泡几个步骤,才可以饮用。开水水温应控制在75到85度左右,投茶法没有限定,一般冲泡3分钟便可以饮用了。
1、烧水。
水温大概在75-85度,用壶中烧开的水沿着杯沿四壁倒入,温杯。用茶匙取3g茶叶放入玻璃杯。
2、泡茶。
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皆可,在这里选择下投法,倒入适量温开水,以覆盖茶叶为佳。
3、轻轻摇动茶杯。
使茶叶完全吸附水份,散发香味,搁置3分钟左右。
第三步:沿着杯壁加满水冲泡,即可观茶型,闻茶香,品茶汤。
白霜雾毫的茶品工艺雾峰手工制兰花茶分杀青、烘焙作业两道大工序。杀青由生锅、熟锅相连,熟锅炒揉做形。烘焙分初烘、复烘、足烘。机制兰花增加一道揉念工序。制作完成后还需要拣剔,除去劣茶、老茶、茶枝杂质。
1980年代舒城县在晓天小兰花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开发了白霜(桑)雾毫,皖西早花,1987年双双评为安徽名茶。从此,形成了舒城(小)兰花茶产品系列。
白霜雾毫成品茶分特级、1级、2级。特级鲜叶标准为1芽1叶占85%以上;小兰花鲜叶标准为1芽2、3叶,大兰花为1芽4、5叶。
白霜雾毫的储存方法有,干燥法、低温冷藏法、除氧和抽氧增氮法、大包装茶贮藏保鲜方法等。
白霜雾毫的储存方法1、干燥法。采用石灰、木炭、硅胶等干燥剂,控制茶叶贮藏小环境相对湿度≤60%,以保证茶叶的含水量在6%以下。
2、低温冷藏法。低温冷藏能减缓茶叶内含成分的变化,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目前,以低温冷藏保鲜的效果最佳,冷藏温度控制在0~10℃。
3、除氧和抽氧增氮法。除氧是将除氧剂放入茶叶小包装内,使包装袋内的氧含量≤0.1%。此法简便、实用、成本低,适合各类茶厂和产茶户使用。抽氧增氮法是先抽除包装内的氧气,再充入氮气。要求氮纯度高,茶叶水分含量低。此法设备要求高,一次性投入大,适合大中型茶厂。
4、大包装茶贮藏保鲜方法:绿茶产后大包装材料一般选用麻袋内衬塑料袋或涂塑料麻袋,其防潮效果好,但要避免挤压。保鲜方法则以冷藏库冷藏保鲜法最为有效。相对湿度控制在65%左右,温度0~10℃。冷库要注意换气排湿,每2~3年进行一次冷库的维修和清理。用这种方法贮藏的雁荡毛峰1年后仍有较好的品质,但缺点是设备投入大,费用较高。
白霜雾毫的起源关于“舒城小兰花茶”的起源,中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著《安徽茶经》载:“传说在清朝以前,当地士、绅阶层极为讲究兰花茶生产”,由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制茶学》中阐明,舒城晓天小兰花茶与碧螺春、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铁观音等名茶同在清朝创制。据此,兰花茶迄今至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白霜雾毫是绿茶,属条形烘青绿茶。4月中旬开采,采摘一芽一叶初展,经摊青、杀青、(做形)、初烘、足焙制成。分特毫、正毫、次毫三级。
白霜雾毫的储存兰花茶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芽叶相连于枝上,形似一枝兰花;二是采摘时正值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故而得名。一九八零年舒城县在小兰花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开发了白霜雾毫、皖西早花,一九八七年双双被评为安徽名茶,形成舒城兰花茶分杀青、烘焙两道工序;机械制作兰花茶经杀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
优质舒城兰花外形均匀,茶叶“光、扁、平、直”。扁针状条索,白毫显露,嫩度好,光泽明亮。其储存方法和一般绿茶储存方式相同,即要低温干燥储藏,避免强光照射,杜绝挤压,有条件者也可以讲舒城兰花放入冰箱存储,效果更佳。
白霜雾毫的制作白霜雾毫制作分杀青兼做形--拉小火--复火--烘老火四个工序。杀青用二口排连的斜锅灶,前锅(右锅)杀青为主,后锅理条为主。前锅投叶量约一两左右,锅温以鲜叶下锅后有响声为宜,随后手持稻草把在锅内顺时针翻抛,炒至叶质柔软、光泽消失,即可扫入后锅。后锅火温比前锅稍低,翻抛动作比前锅要快,炒把间隔在叶面上稍压一下,做到芽不卷头,叶不卷边,以固定形状。待炒至色翠透香、有刺手感时,及时起锅摊在篾匾上晾开。烘干用烘笼分拉小火、复火、烘老火,火温渐次降低,烘叶量逐次并笼。拉小火,烘至约七成干时,下烘摊晾还软。复火烘至八成干以上,下烘后剔除不符合标碓的芽叶。烘老火,动作要快,手脚要轻,起烘后趁热装筒,将其压平、严密封口。
白霜雾毫的制作工艺,分杀青兼做形--拉小火--复火--烘老火四个工序。于谷雨前采尚未开展的一芽一叶,采后当天进行拣剔制作。拣剔时选取苗锋挺秀一致的芽叶,即薄摊于篾匾中,时间不宜长,确保芽叶新鲜。
杀青用二口排连的斜锅灶,前锅(右锅)杀青为主,后锅理条为主。前锅投叶量约一两左右,锅温以鲜叶下锅后有响声为宜,随后手持稻草把在锅内顺时针翻抛,炒至叶质柔软、光泽消失,即可扫入后锅。后锅火温比前锅稍低,翻抛动作比前锅要快,炒把间隔在叶面上稍压一下,做到芽不卷头,叶不卷边,以固定形状。待炒至色翠透香、有刺手感时,及时起锅摊在篾匾上晾开。烘干用烘笼分拉小火、复火、烘老火,火温渐次降低,烘叶量逐次并笼。拉小火,烘至约七成干时,下烘摊晾还软。复火烘至八成干以上,下烘后剔除不符合标碓的芽叶。烘老火,动作要快,手脚要轻,起烘后趁热装筒,将其压平、严密封口。
白霜雾毫的由来白霜雾毫属于兰花茶的一种,兰花茶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芽叶相连于枝上,形似一枚兰草花;二是采制是正直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故而得名。茶区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说:一说清朝年间,舒城白桑园有一名叫兰花的舒城小兰花舒城小兰花姑娘,心灵手巧,炒出的茶叶香味突出,形似兰花,山东茶商十分喜爱,随出高价包收,于是兰花姑娘拼命地日夜兼制,不幸劳累过度而亡,乡亲们为纪念即将此茶取名兰花茶;一说清朝末年,舒城磨子园黄家湾茶农沈兴余,制茶技术精湛考究,所制茶叶具有浓郁的兰花香,深得桐城茶行老板郑国英赞赏,称其茶形若大麦苞,香如兰草花,兰花茶就因此而传开。由此看来,兰花茶的名称主要是由其“外形芽叶相连似整朵兰花,内质具有幽雅的兰花香”的品质特征而得。
白霜雾毫的功效与作用有减肥瘦身、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防止口臭、改善消化不良、固牙护牙。
1、减肥瘦身
白霜雾毫中含有氨基酸、酚类衍生物、芳香类物质、维生素等,这些物质的综合作用,尤其是茶多酚与儿茶素和维生素C的综合作用,可以促进脂肪燃烧,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胆固醇。因而,对于女性来说,常饮白霜雾毫可帮助消化、降脂减肥。
2、防心脑血管疾病
白霜雾毫中的茶多酚能够溶解脂肪,而维生素C则可促进胆固醇排出体外。白霜雾毫中还含有茶甘宁,这种物质可增强血管的韧性,经常饮用,血管不易破裂。因此,常喝白霜雾毫可以降低因心脏病而死亡酌危险。
3、延缓衰老
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自由基,也会使体内细胞受伤。超氧物歧化酶是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过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的损伤。白霜雾毫中的儿茶素能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酌活性,清除自由基。所以,经常饮用白霜雾毫,可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4、防止口臭
白霜雾毫中所含的儿茶素能够有效抑制生龋菌,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另外,白霜雾毫中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可以防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因此,经常饮用白霜雾毫、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5、改善消化不良
如果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白霜雾毫减轻消化不良症状。因为白霜雾毫中儿茶素对引起人体致病的部分细菌有抑制效果,同时又不致伤害肠内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白霜雾毫具备整肠的功能。
6、固牙护牙
白霜雾毫里含有氟,曹雪芹写《红楼梦》时说贾府的人吃完饭后拿茶漱口,而苏东坡也有记载,每次吃完饭后拿中下等茶漱口,目的是坚固牙齿。不知道是氟的作用,现在日本人搞清楚了,它不仅能坚固牙齿,还能消灭牙虫,消灭菌斑。
白霜雾毫的历史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时舒城即盛产茶叶,并被列入贡品。舒城兰花茶叶作为安徽省传统地方名茶因其形似兰花、香若兰蕙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赞誉和喜爱,目前茶叶生产遍及山区16个乡镇,面积10万亩,年产茶叶2000吨。80年代研制开发的“白霜雾毫” 被列为安徽省十种名茶之首,89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部优名茶。
东湖银毫因为产地而得名,产自于湖南省长沙东郊,浏阳河畔,东湖之滨。具有"色碧绿,毫闪光,香鲜嫩,汤清澈,味醇爽,形优美"的品质特点。
加工工艺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清风、揉捻、做条、摊凉、整形、提毫、烘焙等八道工序。
杀青在平锅内进行,杀青叶出锅后,及时薄摊在篾盘内,并用扇扇凉,以祛热气;揉捻在竹盘内进行,揉至芽叶初步成条即可。做条工序对东湖银毫优美的外形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其法开始是用双手将茶坯捞起扬炒,然后边翻边搓,反复进行,待茶坯初具条形,达六成干时出锅。
东湖银毫的功效1、防龋齿、清口臭。
绿茶含有氟,其中儿茶素可以抑制生龋菌作用,减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发生。茶所含的单宁酸,具有杀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细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2、防癌。
绿茶对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于推论阶段。对防癌症的发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励作用。
3、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
专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绿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能抗UV-B所引发之皮肤癌。8、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
稍经摊凉,进行"整形"操作,边翻边炒,边搓条,边理条,反复交错进行,直到茶条紧直,达八成干时出锅,再经"提毫"和"烘焙"后,即包成0.5公斤装的小包,置于块状石灰缸中贮藏候用。
东湖银毫之所以"毫闪光",除鲜叶的茶树品种多毫外,与制作时的提毫工序分不开。
二泉银毫名字的由来是源于二泉银毫的产地。二泉银毫,产于江苏太湖之滨风景秀丽的无锡市郊区。无锡是中国江南著名风景区和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二泉银毫中的“二泉”指的是“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二泉银毫原名惠山泉、又名漪澜泉,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开凿于唐代大历十四年(779年),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
二泉银毫历史1、唐代品泉家刘伯刍,把宜于煮茶之水分为七等,把金山中泠泉评为第一,把惠山泉评为第二;茶圣陆羽将其品鉴过的天下名泉佳水分为二十品,把庐山康王谷水帘泉评为天下第一泉,对无锡惠山泉亦继作了同样的评价,从此,“天下第二泉”驰名中外,便成为古往今来帝王将相、骚客文人必欲登临的著名景观。
2、宋高宗(赵构)南渡,饮此泉后,建有“二泉亭”。元代大书法家赵孟俯和清代书法家王澍分别在亭内和亭外的石壁上书有“天下第二泉”的石刻,字迹苍劲,雄伟古朴。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南巡,在惠山竹炉山房以二泉之水烹茗品尝,挥毫题词作诗。康熙有诗曰:“塞云覆树昔年轻,再品山泉到此亭”;乾隆亦曾吟诗“江南称第二,盛名实能符”赞惠泉。
二泉银毫品质特征条形挺秀似针,银绿隐翠,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嫩绿,叶底匀整。制作二泉银毫的原料来自无锡市种植的无性大毫品种茶树的新梢芽叶,以一芽一叶初展和半展为主体,芽叶长3-3.5厘米,在室内摊放经过轻度萎凋后付之加工。经杀青、揉捻、搓条、整形、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
产地分布
秦巴雾毫产于陜西省汉中地区的镇巴县,镇巴县为汉江和嘉陵江分水脊之一,隶属秦巴雾毫古老的紫阳茶区之中园,位于陜南汉中地区东南端。产地境内气候温和,“盛夏无暑,寒冬不凛”,雨量充沛,云雾多,日照少,空气湿度大,土壤肥力好,蕴育了该茶区嫩芽壮,持嫩性强,叶肉厚,茸毛多的鲜叶原料。此茶为高山云雾富硒名茶。镇巴茶山(茶园)多分布于群峰壁立,众溪纵横,青竹滴翠、绿树蔽荫之间,土层深厚,酸性适中,自然肥力好,茶树(多为此地区的紫阳槠叶种,为中国推广的优良品种之一)常年生长于云雾之中。茶树生长旺季,水、热匹配天缘,有利茶叶有效成分的合成与蕴蓄。
名称由来
产于陕西省镇巴县,它的原名叫“口含茶”,因采茶姑娘每采下秦巴雾毫一片嫩茶尖,都要尖朝里、尾朝外地含在口内,用少女的口液浸泡十余分钟,然后才取出晾晒杀青,因此而得其名。这种茶早在西汉初年就作为贡品敬献给皇帝。相传刘邦1为汉中王,常到依山傍水的茶镇品茶议事,喝的就是镇巴归仁山的口含茶。1984年12月,安徽农学院茶叶系陈椽教授到镇巴考察,给“口含茶”取了个颇富诗意的名字,叫做“秦巴雾毫”。“秦巴”,指陕西镇巴;“雾”,指云雾弥漫的自然环境;“毫”,指嫩叶周围白茸茸的毫毛,代表茶叶之质。秦巴雾毫,以注册商标“秦皇牌”名世。系陕西省镇巴县秦巴雾毫开发公司(其前身是陕西省镇巴县林茶站),于1984年开发成功的绿茶新品名茶。
化学成分
据中国茶叶研究所测定,秦巴雾毫的有效成分含量为:氨基酸3.04%,氨基酸被人体用于制造抗体蛋白以对抗细菌和病毒的侵染,制造血红蛋白以传送氧气,制造酶和激素以维持和调节新陈代谢。咖啡碱4.80%,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从面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提高效率。茶多酚27.81%,具有抗氧化作用、解毒作用、降脂作用、抗癌抑癌作用、抗衰老作用。硒0.76ppm,微量的硒具有防癌作用及保护肝脏的作用。
功能效果1、兴奋作用:秦巴雾毫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秦巴雾毫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秦巴雾毫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秦巴雾毫中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秦巴雾毫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秦巴雾毫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秦巴雾毫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这种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秦巴雾毫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秦巴雾毫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绿茶秦巴雾毫产于陕西汉中镇巴县,这里产茶历史悠久,始于秦汉,盛于唐宋,在公元780—805年(唐朝德中时),每年纳茶税“银两三百两”。至今,镇巴县境内多处有大茶树,雌鸡岭的一棵大茶树制的茶,相传曾向汉高祖刘邦进贡,刘邦也常带文武大臣到茶镇品茶议事。
产地分布
秦巴雾毫产于陕西省汉中地区的镇巴县,镇巴县为汉江和嘉陵江分水脊之一,隶属秦巴雾毫古老的紫阳茶区之中园,位于汉中地区东南端。产地境内气候温和,“盛夏无暑,寒冬不凛”,雨量充沛,云雾多,日照少,空气湿度大,土壤肥力好,蕴育了该茶区嫩芽壮,持嫩性强,叶肉厚,茸毛多的鲜叶原料。此茶为高山云雾富硒名茶。镇巴茶山(茶园)多分布于群峰壁立,众溪纵横,青竹滴翠、绿树蔽荫之间,土层深厚,酸性适中,自然肥力好,茶树(多为此地区的紫阳槠叶种,为中国推广的优良品种之一)常年生长于云雾之中。茶树生长旺季,水、热匹配天缘,有利茶叶有效成分的合成与蕴蓄。
名称由来
产于陕西省镇巴县,它的原名叫“口含茶”,因采茶姑娘每采下秦巴雾毫一片嫩茶尖,都要尖朝里、尾朝外地含在口内,用少女的口液浸泡十余分钟,然后才取出晾晒杀青,因此而得其名。这种茶早在西汉初年就作为贡品敬献给皇帝。相传刘邦1为汉中王,常到依山傍水的茶镇品茶议事,喝的就是镇巴归仁山的口含茶。1984年12月,安徽农学院茶叶系陈椽教授到镇巴考察,给“口含茶”取了个颇富诗意的名字,叫做“秦巴雾毫”。“秦巴”,指陕西镇巴;“雾”,指云雾弥漫的自然环境;“毫”,指嫩叶周围白茸茸的毫毛,代表茶叶之质。秦巴雾毫,以注册商标“秦皇牌”名世。系陕西省镇巴县秦巴雾毫开发公司(其前身是陕西省镇巴县林茶站),于1984年开发成功的绿茶新品名茶。
化学成分
据中国茶叶研究所测定,秦巴雾毫的有效成分含量为:氨基酸3.04%,氨基酸被人体用于制造抗体蛋白以对抗细菌和病毒的侵染,制造血红蛋白以传送氧气,制造酶和激素以维持和调节新陈代谢。咖啡碱4.80%,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从面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提高效率。茶多酚27.81%,具有抗氧化作用、解毒作用、降脂作用、抗癌抑癌作用、抗衰老作用。硒0.76ppm,微量的硒具有防癌作用及保护肝脏的作用。
功能效果
1、兴奋作用:秦巴雾毫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秦巴雾毫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秦巴雾毫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利用红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3、强心解痉作用:秦巴雾毫中咖啡碱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4、抑制动脉硬化作用:秦巴雾毫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5、抗菌、抑菌作用:秦巴雾毫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6、减肥作用:秦巴雾毫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这种茶能减肥。
7、防龋齿作用:秦巴雾毫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8、抑制癌细胞作用:据报道,秦巴雾毫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碧螺春取名字的人是康熙。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碧螺春名字的由来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
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其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俗称‘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 碧螺春’”。 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碧螺春名字的由来又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碧螺春简介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