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高手都是这样泡普洱茶的

2019-12-09

高手们都是怎么泡新茶的呢?他们一般会从四个点上去把握:

要点一:合适的器具

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温性,能给普洱茶提供充足的温度与热量,是一款能很好发挥普洱茶性格的器具,但由于生熟茶性格的不同,在选壶上也会有不同。

新生茶,冲泡时需要保持鲜爽,宜用壶身矮扁、壶壁薄、壶口大、腹部圆润且透气性好的紫砂壶。

新熟茶,经过发酵,需要选择壶身适中、保温性好的紫砂壶来冲泡。

要点二:冲泡时的水温

普洱茶选用云南大叶种为原料,叶片肥厚,且多为紧压茶,冲泡时对温度和热量的要求较高。所以,普洱茶冲泡时的水温一般要求为100℃,但是,不同年份、性格的茶对水温的要求又略有差异。

新生茶,尤其是原料比较嫩的生茶,冲泡时,水温在95-98℃即可(当水煮沸后,我们可以适当让其静止一下,让热气散发一下,稍微降一下水温),以免烫熟新鲜的叶片,使茶汤产生水闷气,影响茶汤的鲜爽度。同时,前5冲还可以稍微半开盖散热,也可保持茶汤的鲜爽度。

新熟茶,由于经过长时间发酵,冲泡时,水温要达到100℃,才能将熟茶顺滑甜的性格发辉出来。一些发酵程度稍轻的茶也可适当在前三冲半开盖,以保持茶汤的鲜甜感,同时开盖也有利于熟味儿的散发。

要点三:投茶量

投茶量的多少也是影响普洱茶冲泡的重要因素。从健康科学的角度来说,100ml的水投3-5g茶叶较适宜(如果担心估计不准茶叶的克数,可以买个电子秤)。当然,由于个人口感浓淡度不同,可以适量调整。

要点四:冲泡时间

冲泡时间的把握也很重要。一般醒茶(市场上也称为洗茶)的时间根据干茶的老嫩、压制的松紧度来定,如果茶饼原料较嫩或压制较松,醒茶时间一般在3-5秒,如果压制较紧(如铁饼)醒茶时间可以延长到10秒。醒茶之后,前5冲都是2-3秒即可出汤,从第6冲开始,则需要根据茶汤的浓淡度适当延长冲泡时间,大约5秒、10秒的增加,这样冲出来的茶汤的滋味才会饱满,而不会出现茶汤忽浓忽淡的现象。

cy316.Com精选阅读

你平时都是怎么泡普洱茶的?如何_


一、爱喝普洱却泡不好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可能因为手法生疏,有的人却因接收了错误讯息。

听说普洱茶不宜用高温冲泡,干脆不烧开或者烧开了再凉一会,高注水的方式显得技艺超群……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方法!

普洱茶的原料是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较丰富,高温冲泡可以使其更好地释放,还能提升香气,所以最好是用100℃的水温进行冲泡...

冲泡普洱时快进快出,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寡淡、分离。还美其名曰“我家的普洱茶多耐泡”

这样的套路你遇到过几次?

其实这样的操作是为了隐藏茶品的某些缺陷,正确的做法是:

可以根据每泡茶的状态选择,是否需要适时“闷”一下。从审评冲泡的角度来说:“闷”也可以检验茶品的品质。

二、不同茶具泡的茶,也会造成茶汤滋味、口感的差异

1.壶泡可以提升茶叶的香气、滋味,同时也弱化了茶品的缺陷。

2.飘逸杯方便快捷,但水量难控制、水温下降快,香气也容易散失。

3.盖碗为标准器型、标准容量,容易上手,茶汤也相对客观。

如果是为了鉴别一款茶品的好坏,是更值得推荐的泡茶器具,但其实并不是某种类型的茶,就一定要用某种茶具冲泡。

如果你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欠缺,可以试着调整自己泡茶的习惯,按需选择、告别误区。

普洱茶身上都是"宝"!


榨干这个词用在普洱茶身上合适吗?其实我们在喝普洱茶的时候,仅仅喝茶叶是不够的,下面就来看看普洱茶身上的其它宝吧!

茶花

首先得搞清楚,普洱茶花不是山茶花,相较于娇弱的后者,普洱茶花更有点铿锵玫瑰的架势。它色泽纯白,花蕊金黄,看起来肥硕润泽,泡出来的汤水晶莹黄亮,喝起来十分爽口,还有阵阵蜜香。

跟所有花草茶一样,普洱茶花也是直接冲泡饮用,除了美容,还能宁神安睡,如果你睡不好,就可以试试普洱茶花,如今市面上也有普洱茶花饼卖哦。

茶梗

什么?茶梗也能喝?

是的,虽然不能算是正宗的茶叶,不过普洱茶梗含有大量的糖分,喝起来醇厚甘甜,按照不同的比例拼配,还能为普洱茶饼增添独特的风味。所以,市面上也有专门的普洱茶梗售卖。

跟普洱茶叶一样,茶梗也是可以陈化的,所以现在有不少茶友会自己拼一方普洱茶梗砖,搁置个几年,到时候热水一泡,浓郁醇厚的茶汤伴随着茶梗特有的爽甜,别提有多带劲。

老茶头

说老茶头前得先说一个概念,就是普洱熟茶的发酵过程--渥堆。

在普洱茶的渥堆工艺中,茶叶会慢慢分泌出果胶,这种粘稠的自然的胶质会将部分茶叶粘在一起变成一团一团的硬疙瘩,也就是成为了今天介绍的老茶头了。

按照以前的做法,工人会拿锄头来敲开,敲碎了也没关系,可以制成袋泡茶或者迷你沱,所以以前根本没有老茶头这个概念,但如今,老茶头作为一种茶叶附属品,也开始出现在公众眼前。

不少茶友吹嘘老茶头为茶之精华,其实不然,相反,理论上应称作发酵失败的废品。只是它内含果胶较多,非常耐泡,茶气虽然较成茶少,但是喝起来老少皆宜,不会刺激胃,所以喜欢它的茶友也是很多的。

这里有三点关于老茶头的心得:

一是挑选老茶头时,尽量挑选颗粒相对松散、条索分明、表面干净、香气纯正的老茶头,不是那种紧得跟石头一样的也拿来泡。

二是泡老茶头时如果是看到红泥状颜色的叶底,或者汤色极度浑浊的话,就可以直接倒掉了,那是不能喝的。

三是老茶头的大小问题。现在因为渥堆出的茶,会经过碎茶机,碎茶机碎不掉的,才是老茶头,所以老茶头的体型相对较小,虽然不排除块头大的,但是确实比较少见,加上市面上许多大块头的老茶头都是伪造的。所以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尽量往体型小的买吧。

黄片

所谓黄片,也就是老叶子。因为其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所以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就会把它挑出来,俗称捡黄片。

但并不意味着黄片品质不好。

一般来说,黄片的味道较茶叶虽淡一点,但是甜度却较前者高许多。另外,能够喝到的黄片,其实树种都很好,也就是很多茶友说的老茶树、野茶树上的黄片。因为在茶叶基地的茶树,定期管理采摘,大部分是不会有老叶子的。古茶树上的茶叶,枝叶高大,量少,不容易采到,所以就显得珍贵了,而且陈化后的黄片绝对滋味出众。黄片转化快,丝爽绵滑,回甘迅速,闻香气似有悠悠馥郁兰香。

黄片口感不苦不涩,香味独特,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所以,黄片无须陈放,在当年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喝,也具有越陈越香醇的品质特征,当然有个前题,必须是足够树龄的黄片。

螃蟹脚

螃蟹脚其实并不属于普洱茶,它是一种寄生植物,对生态环境质量非常高,除了寄生在原始森林里的高大乔木上外,它还会长特定区域的云南野生古树茶树上,所以人们还赐给它个好听的名字叫茶精。

顾名思义,螃蟹脚,是因为它外形长得像一只只张牙舞爪的螃蟹小脚,新鲜时为绿色,晒干后转为棕黄色。冲泡出的汤色黄绿透亮,鲜饮有浓郁的特殊清香,陈化后有股子药香味儿。

云南当地人把它视为清热解毒的草药,时不时会跟老母鸡炖成药膳食用。随着普洱茶的大热,螃蟹脚也跟着进入人们的视线里,由于采摘困难,产量少,所以也有人称作古树茶上长的冬虫夏草。

普洱茶品茗高手是怎么炼成的?


普洱茶品茗高手是怎么炼成的?前提条件:首先得对普洱茶有兴趣,然后得有时间和空间,最后也是一点就是要有钱。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学起来是事半功倍的。需要时间和空间是需要你不断不断的喝茶。

普洱茶行业中从来不缺“大师”、“师傅”。但是,这类人群几乎都是前辈,虽然对于他们的一些东西不认可,但必要的尊敬还是要放在心里的。他们虽然只是仅仅能被称作“前辈”,离称高手还差得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品茗高手的炼成路上,承受的各种滋味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得住的。上面忘了说,身体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前提条件。因为各个年龄段的身体能接受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第一步

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体。如果你还年轻且胃能接受普洱茶生茶,那么我建议你从新生茶开始,各种山头茶也好,各种拼配茶也好,能清楚的辨别各个器官带来的感受,并且能说能写。如果你有一定的岁数,那么我建议你从新熟茶和老茶(生熟茶)开始,同样的能清楚的辨别各个器官带来的感受,并且能说能写。多久可以出师等后面再详说。

第二步

清楚认识茶品的茶龄。所说的茶龄就是做成茶品的年份,比如某某茶品是2010年5月份制成的,到目前是4年多。茶龄一般就分1-3年,4-7年,8-10年,10年以后。按一般来说,4年多茶龄的茶品已经能表现出能不能继续陈化的一些东西了。在以上前三个茶龄段的茶品,你盲喝一款茶,能猜出误差不过2年已经是这方面的高手了。

第三步

清楚认识需要的温度。品茗高手不会冲泡茶叶,说出去是会被人笑话的。而不会把握入口的茶汤温度,同样不是一个合格的品茗高手。由于品茗茶品时,不同地域对于茶品的诉求点不同,所以,冲泡前最好问下品茗者。普洱茶喝的内蕴香,并不是闻香。所以没有特别需要,不要把普洱茶的香气放出来让鼻子很好闻,而喝到嘴里涩感很强。

普洱茶的香气都是好的吗?


喝茶有一个进阶的过程,一开始追求香气,接着是滋味,最后才是口感。

作为最先吸引到人的普洱茶香气,市场上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假如你去到一家茶店买茶,店主会告诉你,这茶有焦糖香、蜜香、花香……凡是能感受到的生活中美好的香气,似乎都能出现在茶里。有了这些香气,似乎茶更好喝了,喝茶的人也更开心了。

普洱茶的香气,基本可以归纳为四类:品种香、地域香、时间香、工艺香。品种香和地域香是茶叶本身带有的香气,时间香即陈香,优质的普洱茶经过一段时间的存储后,陈香会更显著。工艺香则是茶叶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工艺带给茶品的香气。上文所说的花香果香,基本上都属于工艺香。而工艺香,是不该出现在普洱茶中的。

普洱茶有严格的工艺流程,为了提高茶品适口性、吸引消费者,有的商家会加入其它茶类的工艺,例如萎凋、渥黄、轻揉捻等,加入这类工艺,会使普洱茶附上“好闻”的香气,为什么说不该出现呢?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浓越香,使用其他非普洱茶制作工艺后,会导致前发酵,使普洱茶失去存放价值。

如何辨别普洱茶的香气是否属于工艺缺陷呢?使用“363普洱茶审评法”,在润茶和30秒、60秒、30秒的三次冲泡过程中,分别嗅闻杯盖香气、水汽香气和叶底香气来判断香气类型。正确工艺的产品,三泡的气息不管增加或减弱,类型相同。而前发酵工艺的产品气息,会在三次冲泡中呈现类型的变化。

普洱茶香虽“诱人”,也要注意判断其价值才好呀!

学会品评普洱茶,练成普洱高手不是梦


想成为品茶高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尝试,积累足够的经验。

而成为品茶高手之前,得知道品一杯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出发,还有关于茶的颜色气味味道怎么去描述。

品评普洱茶,可分为的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观茶汤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

1、茶汤颜色

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由于汤色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及微生物种类密切相关,以上划分仅供参考。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闻气味

1、不成熟的

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生青味——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清香——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果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2、成熟的

蜜香——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陈香——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3、特殊的香气

干菌香——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4、异味

烟味——烟气被茶叶吸附所存留的气味。

焦糊味——茶叶被部分炒糊的气味。

炒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产生的类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气味。

烘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烘干所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气味。

红茶味——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水闷味——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霉味——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异杂味——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5、香气层次感

单一的——茶汤只有一种很单薄的香气。

丰富的——茶汤有多种香气混合在一起。

有层次的——一泡茶汤从热到冷会有很明显的不同香气。

变化的——同一款茶的每一泡之间香气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6、香气质量

高扬——尖锐而持久的香气。

下沉——不张扬的香气。

内敛——丰富协调而持久的香气。

尝味道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基本味道

甜味——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苦味——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而‘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

涩味——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茶。

酸味、水味——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

无味——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

汤感:贫乏的、薄的、厚的、饱满的。

水路:粗糙、滑的、丝滑的

喉感:干燥、发干、甘甜、润。

回味:持久、中等、短暂、无。

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如何成为一个喝普洱茶的高手?


高手都是稀缺,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论是一万小时的历练,还是多喝多品多回味,都是需要方式和方法的,今天就给初入者和普洱茶小白们出点主意,以供大家选用,以早日成就敏感的口腔,形成系统的普洱茶判断标准!

抛去古树光环,不要小看台地,不要被人利用你的潜意识,并且心理诱导,让你品饮的时候自动就为古树加分,台地减分,无论是什么茶,品质和口感是硬道理,特别是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高手,那么同样的,品牌、包装、概念、演绎、背后的故事全部丢一边,只关注品质,没有什么比品质更加历久弥坚,更具说服力的了!

先闻香气,再品滋味,注意在口腔翻转,让舌头,口腔全面感受茶汤,咀嚼,体验喉部反应,把一款茶从头喝到尾再下结论,赴别人的茶局要问清楚泡到了第几泡,多喝茶少说话,有把握才发言。权衡苦涩,是苦重还是涩重,苦回甘,涩生津,苦能化开,涩能生津是一款好茶的基本。品尝注意多回味,稍作停顿,特别是喝老茶,不要一杯接着一杯,要待茶叶的滋味整体发挥出来,不然喝的太急,你会错过很多的惊喜。

分时间、分地域反复品评一款茶,普洱茶现在的口感说明不了什么,如果没大的硬伤,仓储不错的话,普洱茶都有转好的趋向。因此隔几个月,几年的喝喝,瞧瞧转化,意外并不是什么难以苛求的,这样的故事老套而庸俗,一点都不新鲜,所以温柔的对待每一款茶,动态的观察,谁知道它会不会咸鱼翻身呢?

要多向高手学习,这是一条捷径,前任探路,后人跟着走就行,再者,茶人多喜欢分享,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你问他,拒绝的事情一般都不会有,甭管什么旁门左道,稀奇古怪的方法都要虚心一试,什么清水泡叶底、茶汤入口吸点气、品饮完了咽唾沫、手搓叶底等等,一百个高手就会有一百种不同的方法,拿来即用,何乐而不为呢?

要多研究工艺,多接触生产,单纯的喝,限制颇多,搞清楚茶的滋味是工艺因素还是原料因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以便出现新的品质变化时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知其然,而且是知其所以然,不做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判断,警惕一些夸大的言论。须知,除了一些垃圾,崴货,茶与茶之间的区别更多的是94和98而已,如果你老是遇到49和98的天壤之别,恭喜你,掉坑里了!

高手,就是爬出来的过程!

普洱茶可以这样存放


一般来说普洱茶对存放地点并不挑剔,无论是客厅还是专有空间。只要不受阳光直射,阴凉通风,远离污染或香皂,蚊香,樟脑等气味浓厚的物品就可以。需要强调的是,新茶或陈期在30年以内的茶品,其储存环境应该保持通风干爽。

储藏器皿宜用陶罐,如果茶量比较多,可用陶瓮或陶缸。陶类制品有通风透气的特点,非常适合存放普洱茶。缸口也不必密封,蒙上一层牛皮纸遮挡住灰尘即可。

每过3-5个月将所储之茶翻动一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茶买回家中后不宜马上密封,要略透气。如果新茶存有较重仓味,可先将其置于空气中,待仓味散尽后在储存。无味或略有仓味的整筒饼茶,可将竹箬拆去,单饼储藏,也可以撕掉外包纸再储藏。

整筒茶若无仓味,可在竹箬外用宣纸,棉纸或牛皮纸包裹,然后存放。这些包装纸有调节作用,可以挡住外界过多的湿气。如有幸买到陈年老茶或古董级老茶---这种普洱茶已属于有气之茶,收藏时不必再通风醒茶,放在包装盒中即可,想喝随时取饮,茶质,茶气并不见损。

还可以将陈年老茶放入瓷罐中收藏,如为整筒购买,则包装的竹箬,纸张不要拆去,以护其气。瓷罐呈半密封状态,能持续保持老茶香气与活性。也有人为保护古董级老茶的茶气,将其用食用塑料薄膜包裹起来储放。

对于即将饮用的紧压茶,可先将其外包纸去除,整片剥开,拆散,置于陶罐中以除仓味,这种做法被称为“回润”或“醒茶”,时间视具体茶品从一周到两个月不等。

醒好的茶还要用纸包好,置于陶罐中,以便随时取饮。

"广州论茶"品茶高手解读普洱茶道


4月20日正值谷雨,由广东省茶叶学会举办的“2013全民饮茶日活动”在佛山举行。许次纾在《茶疏》谈论采茶时节时曾言:“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谷雨时节天气闷热潮湿,佛山“茶王”梁大强推荐大家饮用生普洱,以散体内热气。

辨茶判年份种类

去年,某普洱茶龙头企业举行“广州论茶”大赛,大赛面向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华南、广州八大赛区海选品茶高手。最终,72个高手从数千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来自佛山的梁大强就是其中一员。

据梁大强回忆,总决赛赛制复杂,前三轮淘汰赛中,每个选手面对六杯茶,三杯是生普洱三杯是熟普洱,选手可以通过“看干茶”、“品茶汤”、“看叶底”这“三辨法”判断杯中物究竟属于什么年份、什么种类的普洱茶。第四轮难度增加,只能采用“看茶汤”这个“单辨法”来做判断。终极对决在第五轮,每个选手只能被蒙上眼睛“盲辨”,一饮而尽。

“对于很少喝茶的人来说这样的赛制难度很大,但普洱茶已经进入我的骨头,所以我能轻松分辨。”梁大强告诉记者,他是广宁人,自2009年始潜心研究普洱茶之妙,为了区别每饼茶的细微差别,他选择专业的器具,统一放水250毫升,放普洱茶叶5克,泡水五分钟,“不同的茶叶只有用同样的时间和水量冲泡,才能更好地比较好坏。”

品茗学会放下

梁大强身穿香云纱制成的中式服装,个头不高,笑容可掬。别看他其貌不扬,熟悉他的人都会感慨他的趣闻轶事——

原来,总决赛中,梁大强“舌战”茶中高手,经过8个小时5轮激战,勇夺全国冠军宝座,被冠以“茶王”称号,而大赛的奖品正是一辆宝马车,此事被称为“饮茶饮出宝马车”。

梁大强一战成名,人们纷纷向他请教茶道知识,他也乐意分享、推广传统茶文化。

他称,品普洱有“八式”,富有禅意和智慧:第一是洗尘,寓意心去凡尘、入定茶门;第二是坦呈,寓意展布茶席、坦诚相见;第三是苏醒,寓意醍醐灌顶、醒澈心性;第四是法度,因法量度、取舍自如。第五是养成,水养茶性、养心成道;第六是身受,寓意先己后人、益己利人;第七是分享,共品佳茗、分享快乐;第八是放下,归置茶器,缘聚缘散。

八式中,梁大强最喜欢“放下”,因为只有放下,才能拿起,放下故知,才能拥抱新知。“放下茶杯那一刻,我可以像和尚一样超脱,什么都不用想,烦恼也消逝了。”梁大强说。

存茶抽湿机密封保存

谷雨时节,天气闷热潮湿,梁大强推荐大家饮用生普洱,以散体内热气。“假如是秋冬时节,我会建议大家饮用水分较大的生普洱,温暖肠胃。”

茶叶很容易吸湿及吸收异味,因此应特别注意包装贮存是否妥当,贮存期间的防潮及防止异味的污染,以确保茶叶品质。据悉,引起茶叶劣变的主要因素有:一、光线。二、温度。三、茶叶水分含量。四、大气湿度。五、氧气。六、微生物。七、异味污染。

潮湿天如何保存茶叶?梁大强告诉记者,避免通风,否则容易将潮湿的雾气引入室内,破坏茶叶的味道。专业人士可以购置抽湿机,密封保存茶叶,严格控制湿度。假如没有专业设备,可以将茶叶放置在2楼以上太阳不能暴晒到的地方,储存时不要靠着墙壁,离地面至少十厘米的距离。

普洱茶应当这样保存!


可以肯定的是,普洱茶的保存需要一定的工具、清洁的环境也至关重要,再者就是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光线。

普洱茶保存方法:

众所周知,茶十分容易吸收周边的气味,因此存放茶叶的地方要保证没有异味。其次,良好的通风条件及光线也至关重要。我们在保存普洱茶时,应当避免被洙,药物及化妆品等气味的感染。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大家建立一个带木架子的储藏室。

通风和光照:光和空气能有效加速茶叶发酵,从而形成普洱茶的醇香及红色。但普洱茶的存放不应当暴露在剧烈的阳光照射下,亦或者是黑暗、潮湿的地方。要保持空气清新,并且通风条件好。

自然加湿:茶叶需在一定温度及湿度下发酵。我们可以将茶叶放置在离水源或者加湿器近的地方,用来加速发酵。这类方法可以用在干燥区域内,这里不推荐大家使用。

保存普洱茶的容器

我们可以将普洱茶保存在宽阔的竹叶中,亦或是干净的草盒、竹子,用绵纸来包装,亦或者其他容器。但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要使用可呼吸的容器,例如陶器与紫色粘土器皿。最好的方法是使用一个容器仅储存一种茶。为了避免异味,万不可使用塑料亦或是玻璃。

以上是对普洱茶的保存方法,为大家分享的茶知识。一个真正的茶爱好者,对于茶叶的醇香度自然是非常关注的,掌握上述适当的保存方法,必然会让你品味到醇香的茶。

【高手进阶】普洱茶无纸红印的故事


导读:作者陈智同是《深邃七子世界》作者,西双版纳州茶产业顾问,版纳经典名人,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印级茶会主讲人,茶艺、普洱壶艺顾问兼专栏作家。

那天有一个茶友,问起了无纸红印的缘由,这么多年我都在研究山头茶,已经很久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了,回想了一下,又想起了年轻时候艰辛的卖茶岁月,一晃十五个年头过去了,无纸红印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包装纸的红印,如果看过古董茶的人就了解,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普洱茶是没有外包纸的,所以有无纸的形制是不奇怪的。

这个问题我在十几年前也曾与香港酒楼的老前辈讨论过,据说在50年代红印的报价是分开报价的,也就是纸、茶、竹筒分开报价,对当时的酒楼来说,红印只是新茶,对于酒楼用茶来说外包纸的作用不大,而且当时的包装纸不同于现在,是用手工纸然后木模拓版印刷的,成本比较高,对当时的云南来说也有一定的生产难度,所以占有成本的比例较高,在有纸红印问市后,基于经济考量酒楼便提出了无纸红印的要求,所以无纸红印在这种因素下产生了,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合理的理由,套用一句北方话来说,比较靠谱。

其实无纸红印的由来在当年并不是最困扰我的问题,最困扰的是对于无纸印级系列的分类与鉴定,因为当年的无纸印级茶量很大,买到好的无纸红印是很考较功夫的一件事,当年的无纸红印至少在我的手上不是一个级数的,但很多香港的卖家喜欢包裹销售,如果一不小心就会买到无纸蓝印,基本是当年的无纸红印分成3种,一种是甲级无纸红印,一种是无纸红印,一种是无纸蓝印,前面两种在鉴别上比较困难,但无纸蓝印的鉴别就比较简单,由竹筒包装上就可以简单分出,红印是软竹筒,有纸无纸皆同,蓝印是硬竹筒,从外观上就可以明显分出,而且红印的饼面较红,蓝印的饼面较黑,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2004年的时候,内地的老茶兴起之后,第一批进入内地市场的无纸红印大多是硬竹筒的无纸蓝印,因为价格比较便宜,当时内地的资讯没有现在发达,所以便会有红蓝不分的状况,在早期红蓝是分开报价的,随着价格的快速上升,无纸红印与无纸甲级红印才逐渐进入市场,写到这里,一定有人要问无纸甲级红印如何分辨?

两种红印的竹筒没有差别,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甲级红印在香气上有一种很特殊的强药樟香,这是无纸红印没有的,但必须一筒一筒的闻,想想当年的自己,跟机场查毒品的警犬没有差别,不是我们要认真,而是当年的客人也很认真,现在的印级茶都已在拍卖场拍出天价,想见一片都很困难,这种分类方法便成为陈年往事了,但回想起来人不胜唏嘘,唉、、、没想到我也到了倚老卖老的年纪了,当年的年轻岁月一去不返,百感交集之间,还是喝一泡无纸红印回味回味,也有小小安慰。

普洱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想成为品茶高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尝试,积累足够的经验。而成为品茶高手之前,得知道品一杯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出发,还有关于茶的颜色气味味道怎么去描述。

品评普洱茶,可分为的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观茶汤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

1、茶汤颜色

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由于汤色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及微生物种类密切相关,以仅供参考。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闻气味

1、不成熟的

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生青味——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清香——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果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2、成熟的

蜜香——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陈香——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3、特殊的香气

干菌香——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4、异味

烟味——烟气被茶叶吸附所存留的气味。

焦糊味——茶叶被部分炒糊的气味。

炒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产生的类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气味。

烘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烘干所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气味。

红茶味——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水闷味——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霉味——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异杂味——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5、香气层次感

单一的——茶汤只有一种很单薄的香气。

丰富的——茶汤有多种香气混合在一起。

有层次的——一泡茶汤从热到冷会有很明显的不同香气。

变化的——同一款茶的每一泡之间香气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6、香气质量

高扬——尖锐而持久的香气。

下沉——不张扬的香气。

内敛——丰富协调而持久的香气。

尝味道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1、基本味道

甜味——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苦味——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而‘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

涩味——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茶。

酸味、水味——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

无味——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

2、汤感:贫乏的、薄的、厚的、饱满的。

3、水路:粗糙、滑的、丝滑的

4、喉感:干燥、发干、甘甜、润。

5、回味:持久、中等、短暂、无。

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都是普洱茶,为什么普洱熟茶这么红?


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便是普洱熟茶。熟普相对生普,更温和一些,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适合日常饮用。

跟红茶的汤色不相上下,有时候还会超过红茶汤色的普洱熟茶,为什么这么红呢?

01.常见的汤色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比较苦涩。“五成熟”的熟茶常见此汤色。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光线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六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褐色:茶汤黑中透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九成熟”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九成熟“以上的普洱茶常见此汤色。

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这是发酵过度,已经“烧心”的普洱茶。

02.汤色形成的原因

首先,为什么是红色的?这种色泽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茶多酚氧化产物——橙黄色的茶黄素、棕红色的茶红素和暗褐色的茶褐素三种物质的含量和相互间的比例。茶的汤色红艳程度,主要决定于茶红素的含量。

其次,汤色的明亮度决定于茶黄素的含量。熟茶由于发酵程度过度或贮藏时间过长,含水量过高,受潮变质等原因,汤色由红艳转为红暗,甚至似“酱油汤”,说明熟茶的茶黄素含量降低,茶褐素含量增加。

茶黄素与茶红素的比值是判断熟茶品质的关键指标,如果比值过高,则茶汤虽然刺激性强,亮度好,但汤色不够红浓,形成不了“金圈”;而比值过低,则缺乏鲜活感,汤色不够亮,暗淡。

03.发酵程度

上面提到的几成熟说的是普洱熟茶的发酵程度。熟茶的发酵一共分为1~10成,10成为全发酵。鉴别发酵工艺的发酵程度主要看叶底,在叶底中活性度的强与弱直接影响了茶品后期的收藏,也直接影响了茶的后期转化与生命长短。

重度发酵

发酵程度:7~8成

叶底:呈黑褐色或更深的颜色,叶底碳化较为明显;

优点:极大了提升茶汤的甜度,粘稠厚实感;

缺点:苦底加重,叶底活性度降低。

虽然重度发酵可以取得一款优秀熟茶厚实顺滑,甜度尤佳的极大好处,但同时已经将茶品的生命缩短了很多倍。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有一定的条件和时限的,所以普洱茶后期的自我陈化过程是需要叶片本身含有的内质依然存在才能继续转化,判断这种内质是否存在就看叶底的活性度,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叶底完全碳化干枯,没有任何韧性时,此茶就已经过了老年期,开始终了了。

所以选择普洱收藏就建议大家一定要鉴别茶品叶底的活性度,首先看叶底颜色辨别发酵的工艺,重度发酵到底是否可取,建议不要取,因为后期的存放意义已经不大了。

轻度发酵

发酵程度:5~6成

叶底:呈浅褐色,与采用半发酵工艺的红茶叶底类似;

优点:极大提升了叶底的活性度,回甘也明显增强;

缺点:苦、涩味残留较多,略带杂味,陈香不够纯正。

发酵其实就是一个快速使其普洱茶长大的过程,因为现代人都不能等,都希望尽快领略到普洱茶的厚、滑、甜、香、气、韵。

轻度发酵可以延长熟茶的生命,而且还可以提高回甘生津的强度,但缺点也是致命的,因为普洱熟茶需要的是纯正的陈香,轻度发酵会使熟茶的陈香不够纯正。

适度发酵

发酵程度:6~7成

叶底:深褐色;

优点:能得其熟茶纯正陈香,叶底活性度较佳,汤甜粘稠厚实醇滑,回甘较好;

缺点:可以说较少,这是最良好的发酵工艺。

世界上鱼与熊掌兼得之事甚少,但此种发酵工艺是稀罕之例。适度发酵即可取得重度发酵的厚实饱满之汤及甜度,还可取得轻度发酵中十足的叶底活性度及回甘,还兼得其纯正的陈香,又可避开重度与轻度的缺点,实为美不胜收,但好的发酵工艺就像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样,这样的发酵工艺也是很少发酵师才具备的,因为这需要很多年的发酵经验。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高手都是这样泡普洱茶的》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普洱茶泡”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930374.html

上一篇:如何才能把普洱熟茶泡得更好喝?

下一篇:从这六点教你如何泡出好的普洱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