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民国时代的茶趣

2019-12-05
民国时代的茶趣!茶,是中国人的尤物。梁实秋在《喝茶》中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

鲁迅对品茶有独到见解。他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2004年在一次拍卖会上,鲁迅收藏的清宫贡品茶膏,现身公众面前,震撼了茶界,对鲁迅喜欢品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对于喝茶,“苦茶庵”老人周作人更是有独特的体会。他说:“喝茶当于瓦屋低窗下,清泉当渌,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对品茶感受,可谓独得其妙。

老舍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喜欢一边喝茶一边写作,如果没有茶,喝多少水都觉得不解渴。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都不忘随身携带茶叶。饮茶,可以说是老舍一生的嗜好。他在《多鼠斋杂谈》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郭沫若喜欢喝茶,11岁就写下了“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句子。1942年他写剧本《孔雀胆》中,借主人公的口,说出自己的泡茶心得:“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这茶杯茶壶烫它一遍,然后再把茶叶放进这壶里面,要放大半壶光景。再用开水冲茶,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壶盖上冲下去,把壶里冒出的白泡冲掉。这样,茶就得赶快斟了。”

巴金喝茶用白瓷杯,抓把茶叶,用开水一冲,就开喝,味道自然一般。而且,他喜欢把茶叶丢在书柜里,这样,茶水就有了油墨的味道,外人实在难以下咽。

制壶大师许四海看到巴金如此喝茶,就送了他一只自制的仿曼生壶,还专程从家里带了一套紫砂茶具,为他表演茶艺。一经大师之手,香味早已弥漫,巴金喜不自禁,一边喝一边感叹:“没想到这茶还真听许大师的话,说香就香了!”一口气喝了好几杯。可见,好茶配好器,相得益彰,方得饮茶之趣!

cy316.cOm扩展阅读

茶谜趣说


有关茶的故事谜由于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自古以来,备受茶人和谜友们喜爱。

“生在山中,一色相同。泡在水里,有绿有红。”这是流传于民间的一道生动有趣的茶谜。

谜,是古今盛行不衰的传统文化;茶,是中国人的“国饮”。闲暇或工余,品茗猜谜,别有一番情趣。

“草木有本心”,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茶谜了,这是古代谜家巧撷唐朝张九龄《感遇》诗所配制的“茶”谜。在我国、日本及韩国都有为老人祝寿赠送茶叶的习俗,其实这本身就绝妙的茶谜。你看那“茶”字的下部,不是包含着“人”“八”“十”么?再加上草字头(指廿),正好为一百,“祝贺茶寿”正是最好的生日贺礼。

说起赋体谜,我想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它采用形象思维手法,谜面用茶的特征、性质、功能等巧妙暗示谜底,常用拟人化的童话或歌谣形式,读来琅琅上口,而且形象生动。如:

“生在山里,死在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

“命里苦心里更苦,清明节抛家别祖。太阳火里算逃过,到后来水灾难过”;

“孔明祭东南风,周瑜设计用火攻。百万雄兵推落水,赤壁江水都变红”。

这几则赋体谜的谜底,说的便是幽默有趣的茶叶及其泡沏特征。在茶事中,茶壶是茶客们最喜爱,也是茶具中最重要的宝器,于是也就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赋体茶壶谜,如:

“颈长嘴小肚子大,头戴圆帽身披花”

“一只无脚鸡,立着永不啼。喝水不吃米,客来把头低”。此类赋体谜可谓是一种另类的休闲茶点。

有关茶的故事谜由于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自古以来,备受茶人和谜友们喜爱。

相传,古代江南有座寺庙,住着一位嗜茶如命的和尚,与寺外一片食杂店老板是谜友,平常喜好以谜会话。有一天晚上,老和尚茶瘾、谜兴齐发,就遣哑巴小徒穿上木屐,戴着草帽去找店老板取一物,店老板一看小和尚装束,心有灵犀一点通,速取茶叶一包叫他带去。原来,这是一道活生生的”茶“谜,小和尚头上戴草帽,暗合“艹”,脚下穿“木”屐为底,中间加上小和尚(“人”),组合起来不就是个“茶”字么?

文义谜言简意赅,具有精炼、精妙、精彩之特点,茶友谜人喜闻乐见。如“饮茶结知己”(猜集邮名词“品相好”);“岁首一枝春”(猜茶类“山茶”);“旧居品茗室”(猜北京名店“老舍茶馆”);“茶客签到簿”(猜七言唐诗一句“唯有饮者留其名”);“雁阵已飞寒雨前”(猜俗语“人一走茶就凉”);“一盏香茗值千金”(猜文学名著“《茶花女》”)等等。有些文义谜则直接将“茶”端上让猜者“品尝”,如“聊饮香茶乐融融”(猜文艺名词二“小品、喜剧”);“人到西湖共品茶”(猜字“藻”)。

所有这些文义谜散溢着扑鼻茶香,谜趣诱人,谅能不饮亦醉。有的文义谜制得相当有味,扣合严谨。四川大邑县有座子龙庙,相传为纪念赵子龙所建。庙前有一古井,有人以“子龙井”为面,打药名“儿茶”。面句顿读成“子/龙井”,以“子”扣“儿“,“龙井”为茶名,扣合别致,耐人寻味。再如字谜“茶心倒有四五两”,意为先采茶心(人),再将四和五的两倍(十八),倒过来与“人”组合,变成“伞”字。

普洱茶膏茶趣


活色

色泽变幻莫测,一如画境

贡润祥普洱茶膏极致纯净,品性若水,水无形可呈万状,膏独色可呈万相。

茶膏遇水择色,茶色因PH值而异,也能与水中矿物质络合生色,便于身体吸收;亦可因温度而变幻,沉浮晕染意境如画。

生茶膏于纯净水中金黄清透,于矿泉中为琥珀色,稍后可呈石榴红;熟茶膏于纯净水中呈现琥珀色,随即转为石榴红,随着时光流逝温度变化,终呈瑰丽宝石红、醉人酒红色。虽色多变幻,茶汤始终如一,质地清亮通透,赏心悦目。

闻香

茶香自然流转,独沁心脾

贡润祥茶膏凝聚普洱精华,不变其本真,完整保留了普洱的独特茶香。

香气醇和、内敛、悠然静绽,缓缓释放自然茶香,无丝毫杂质与人工雕琢的气息。

茶膏入水,随时间的流逝,温度的变化,茶香浮动亦多变幻,初时轻逸淡雅,稍后转为馥郁浓醇,缓缓萦绕历久弥香。闻香识茶,自然普洱香独沁心脾。

赏味

细品醇和细腻,余韵悠长

贡润祥普洱茶膏皆为上品普洱精华,拥有极致纯净的非凡品质。

体验极致完美,从舌尖到味蕾。

入口温润,至舌尖处初绽芳华,口感爽滑;于唇齿之间徐徐流转尽释菁华,滋味浓醇细腻,层次丰富;萦绕舌尖缓缓入喉,齿颊生香余韵悠长。

民国老账本 佃户用茶叶交租


长沙市民成洋将10年前淘到的两册民国账本一直悉心珍藏着。“这可不是两册普通的流水账,它记载了浏东麻姑峡一个地主家1919年到1949年日常收支的情况。这是湖南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贴有民国印花税票的账本,可以说,是浏阳东部地区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也是研究民国时期湖南农业税收缴的重要史料。”立账讲究:为了保证所记账目的公正,不但对经手人员作出了严格规定,而且还要赌咒发誓

两册账本均长约35厘米,宽约25厘米,封面和封底均为黄色硬纸,正面左上角黑字写着“选公当簿”四字,正中写着“民国八年己未岁”字样,账本一至三页是“选公蒸当清明簿叙”。根据此叙记载,簿主先祖为南昌府新建县人。后来,“大祖金公迁于广东长乐”(1914年改为五华县),再后来,“祖文选公”生有兰振、兰旺和兰荣3个儿子,“皇年间携妻负子自粤来万邑(江西万载县别称)白水大庄”做生意,积下了不少银钱,于是,便迁移到九江建昌(1914年改为永修县)立业居住。因年成坏,“口给不敷”而“复迁浏东万西交界之区小洞麻姑峡,立业建造房屋”。该家族从广东迁出到麻姑峡1919年订立账本时,已“历今二百余年矣”。

该叙还讲明了家族各房在清明聚首相会时,需将上一年度的“田租息结清算明”。而且,有趣的是,为了表示所记账目的公正,还赌咒发誓说一定要“上对得祖宗,下对得列房”。并对“经历蒸当会内理事人名”的“房长”、“总理”、“经理”、“经管”、“簿首”和“禁首”作出严格规定,“倘若瞒私昧己”就要换人。

对契约权证颇有研究的成洋认为,这里的“房长”就是族长,“总理”就是管家,“经理”为收租放贷员,“经管”就是保管人员,“簿首”为账房先生,“禁首”则为复核人。“这些人员不见得是专职的,除了‘房长’、‘总理’是一人外,其他职位人员很可能有多人……正是因为有一干人马经手,从而确保了账目的公正性。”

记者翻阅账本发现,所记内容包括了许多家佃户30年来的交租、借债、返还本息和家族开支等。账本一律用漂亮的小楷字从右至左竖排书写,井井有条。账本最后一页记载了1949年的几次交租和借债还息后结束,这显然与当时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租佃关系从此已不复存在了有关。

“选公蒸当清明簿叙”最后说:“恐后无凭,共立簿三本,誊写字迹一样,若合为记,各执永远存照。”账本的第5页写到:“民国己未八年三月初八日清明期,凭族重立新簿三本,照天地人字号合同为记”。记者仔细比对了两册账本该页左边的骑缝字,虽然骑缝字右边缺失,但合到一处仍可认出“凭天地人字号鉴字”字样。“说明这两册内容相同的账本实为家族账本的‘地’和‘人’字号。”成洋说。

其中,在骑缝字左侧注明了“地”字号账本由“旺房收执存照”,“人”字号账本由“荣房收执存照”。“仅从账本本身来看,簿主显然是一个经历了200多年的大家族。在屡次的迁徙中,可能有家族成员没有随主流迁徙,这样就需要通过账本将家族经营状况如实地记录下来,以便散落各地的各房后裔在清明聚首祭祖时查验上一年度家族账目,清楚家族的经济状况。”成洋说,一个家族的经济能够维系200多年,这在中国都是很罕见的。不过,令他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即使多次寻访,却仍不知“天”字号账本的下落。

记账内容:佃户交租除谷物外,还可用茶叶、鸡冲兑,但民间借贷业务是这个家族的经营主业

“民国九年(1920年)庚申岁清明会期凭众结付收列”时,该家族在1919年度“大共实收谷22担4斗”。这一年,共收了7次佃租,其中收租谷3笔,共26担5斗;收“利谷”1担4斗,收“借项本利谷”2担5斗;一次收“田租鸡一只重2斤和茶叶租半斤”、一次收“田租鸡一只重2斤2两”。这两只鸡分别用于了家族“做会”和“庆寿”。这7笔收入中最大的一笔是一个叫璧亨的人交来“佃麻姑峡高低埚田”的租谷20担。

一年收租才26担5斗谷和两只鸡、半斤茶叶,这个家族看似并不富裕,但该家族还从事民间借贷业务。账本上记载,1919年就放贷13次共125串260文,谷2担。不过,每次放贷都注明了利息,分别是0.2分或者0.12分。按清末民初一文钱大约相当于0.2元人民币折算,这个家族1919年度就放贷25052元。可见该家族并不穷,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大户人家,但在当时的农村来说也是非常殷实了。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急剧转型时期,受外国资本入侵、国家产业布局调整、政局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当时中国乡村可谓是动荡不安。值此之际,作为与农户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经济行为——乡村借贷,亦因此呈现出剧烈的时代特点。多方资料显示,民国湖南农村的民间借贷异常活跃。“选公当簿”亦真实地记录和揭示了民国家族经济的兴衰和民间经济频繁的往来。

账本叙言曾提到“经历蒸当会内理事人名”,那么,这个“蒸当会”是什么意思?成洋通过走访浏阳东部客家人后裔找到了答案:“‘蒸’就是蒸发,‘当’就是抵押。二者合意,就是钱财使用、抵押放贷的意思。这些说明账本记载的这个家族不仅经营着田地出租,还同时经营着民间借贷业务,而且,从借出的钱物数量来看,家族借贷所产生的收益要高于田地出租带来的收益。”

不过,从账本可以看出,这个家族放贷的对象基本上是家族的租户。上一年度借贷人的名字几乎无一不出现在下一年度借贷人名单中。1919年,借债最多的人就是那个交租最多的璧亨,这一年他分3次借钱45串762文,借谷一次2担。而且,从1919年到1942年,麻姑峡的田地都租给了璧亨和另一个叫春集的人耕种。“应该说,这个家族放贷的目的还是在资助佃户的生产和生活,这属于互助性借贷关系,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高利贷行为。”成洋认为,这个家族之所以能够长期维系,与他们的人性化经营不无关系。这年冬天,家族就向晏江洞村立小学捐常年均费1担谷,之后每年都有捐赠。

家族兴衰:社会动荡、赋税加重,原本富裕的家族也要靠高息借款来举办一年一度的清明聚会

1919年,账本分明记载3次收租谷共26担5斗,可汇总实收为22担4斗。1920年分4次收租谷23担1斗,可汇总实收为21担4斗。那么,1919年少去的2担1斗谷和1920年少去的1担7斗谷去了哪里?如果作为赋税上缴了,那其税率约为8%。

两册账本上都贴有多枚票额为1分和2分的“中华民国印花税票”。税票上有“湘税三”字样,中间有图案,其中,1分的税票为朱红色,2分的税票为墨绿色。在税票两边盖有“公押”字样,正中盖有一枚内容为“浏东得人团代查验”字样的椭圆形章。“经过‘文革’的风波后,湖南地区留存下来的民国富裕人家的账本已经少之又少,像这样贴有民国税票的账本就更少见了。”

成洋分析,这个“得人团”应该是当时农村税务最基层的机构,“印花税票的票额是指查验时的费用,并不代表交了多少税”。根据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的《湖南民国经济史料选刊》记载,民国期间,湖南农村的赋税包括田赋、契税、牙税(营业税)、屠宰税、产销税、印花税和盐税等17种。“从这些税种来看,1919年和1920年‘选公当簿’账本上记载少去的谷应该是交了税。”

1932至1935年,民国政府在重重困难之下,对货币大幅度改革。这次改革是中国货币现代化的开端,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废两用元”,它标志着金属作为货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中国货币开始走向标准化;第二阶段是“法币政策”的推行,它意味着货币定价方式的彻底改变。同样,“选公当簿”在1936年后所记载的钱款不再称为“串、文”,而是“元、角、分”。

不过,这之后的赋税节节上涨,其中,1937年分5次收租26担7斗谷,可汇总实收为22担7斗谷;1938年,日军大举南下进攻长沙,由于地处偏僻的连云山深处,该家族收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是年分5次收租26担5斗谷,但汇总实收却为21担7斗谷。仅仅一年的时间,土地赋税由15%上涨到18%左右。同时,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时有土匪出没。

社会动荡,人心不古,这对靠诚信维持的民间借贷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1938年至1948年,该家族每年的放贷业务不但只是寥寥几笔,而且每笔放贷的钱款数量明显减少,有的甚至只有“2元3角”。同时,账本显示,家族经营也出现了危机,几乎每况愈下,不得不以高息四处借款来“砌石堪和修路”,甚至就连一年一度的清明家族聚会和维修房屋也要靠借款或者变卖家产解决。

普洱茶知识:茶趣与茶德


茶趣即饮茶乐趣,佳茗、清泉、茶具、良辰、美境。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茶趣有雅俗之分,无高下之别;茶德即茶之功德,以茶养身体,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散闷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长知识

【冬季体寒者可品普洱】普洱茶属于茶性比较温和,有养胃、护胃的作用,冬天气温比较寒冷,普洱茶对体寒的这部分人群特别地适合。另外对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效果,普洱茶能够引起血管舒张,使血压有一定的下降,降低心率,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不适合长期饮用的6种养生茶】①决明子:长期大量服用对肾脏慢性损伤②橘皮:对阴虚体质的人,会让身体阴阳失衡③玫瑰:对于气血不足的人,会加倍消耗气血④胖大海:长期会受寒,脾虚的人会加重腹泻⑤枸杞:生痰生湿之品,会增加体内痰湿的程度⑥甘草: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

生茶: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直接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生砖。不压制的就叫毛茶。熟茶: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发水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发水渥堆过程中的结晶块叫茶头。

易武现有古茶园面积5565亩左右,主要分布在易武村委会、麻黑村委会和曼腊村委会。其中易武村委会有443亩左右。麻黑村委会有2270亩左右。曼腊村委会有2852亩左右。近几年统计,易武年产老树茶产量在240吨左右。

【冬日丶以花衬茶】玫瑰普洱:材料:玫瑰花15克,普洱茶3克,蜂蜜适量。调制:1.将普洱放在杯碗中,注入开水;2.第一泡普洱茶汤倒掉不喝,第二泡加入玫瑰花,再注入开水冲泡,待稍凉,加入蜂蜜即可。功效:玫瑰花加普洱一起冲泡饮用,芳香怡人,能疏解胸闷,对缓解紧张、抑郁有不错效果。

【普洱叶底分析】1.头春(古树,芽料肥厚,香扬汤绸,甘韵略长);2.野.革质.叶脉粗犷;3.很好的转化(活力暗藏,很好的茶);4.老树新芽;5.大树料的柔软;6.荒山野林易武料(牙齿都感回甘,生长环境的确非常重要);7.混杂的雨水料(杂味,水薄而寡);8.台地料(有高温烘的嫌疑)。

商家说

蒙顿茶膏:【中国普洱茶博物馆于芒市正式开馆】为集成和弘扬普洱茶文化,促进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芒市志成茶业文化有限公司积极争取,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德宏州政府等支持下,建立了中国普洱茶博物馆。这将极大力保大力发展茶产业,将该州打造成为中茶西出经济走廊的起始站。

大益茶taetea:发布会进入最后环节"英雄骏马"爱心公益拍卖,经过两轮激烈竞拍,两饼"头马特藏版"在昆明主会场拍得善款共10.4万元,所有善款将全部捐赠大益爱心基金会用于助学云南贫困学生。碎碎念

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沉默、一种淡然、一种向往。在任何季节里饮茶,每个人都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融入这变化纷纭的大纤世界。在融会的过程中,社会不会刻意地留心每一个人,就像饮茶时很少有人在意杯中每一片茶叶一样。普洱茶不会因融入清水不为人在意而无奈,照样只留清香在人间。

茶的一生有三次生命。第一次是它生长在树上的日子;第二次是在茶农采摘、翻炒、揉捻继而出落成自己特有茶形的过程中;第三次是在品茗人用水滋润它时,它再一次舒展身姿,以生命菁华回报懂得欣赏它的人。——细心品饮茶的滋味吧,这是它用生命绽放出的美丽。

普洱茶连连看之六十二:茶趣与茶德

两个人非常渴,喝同一口茶时,一个用金杯,一个用泥杯。前者觉得自己富贵,后者认为自己贫贱;前者得到了虚荣的满足,后者陷入无谓的烦恼中。他们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茶”,而不是“盛茶的杯”。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要被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所烦恼。冬日的周末,尽情享受难得的舒适阳光吧!

喝茶语录

紫砂

友一:CCTV报道宜兴紫砂的节目你看了没?

友二:没看,怎么啦?

友一:原来都是假的!好多壶是用化学原料弄出来的。

友二悲愤状:我说我那把壶才用了一个月,不放茶,光入水,出来怎么就像熟茶呢?!

点评:入壶需谨慎,喝茶要小心。

普洱晚课

熟茶凉了能喝吗?隔夜呢?

能喝。这个我做过试验。而且也有理论根据。

试验的结果是确实没有不良反应,这个试验不单在我自己身上做过,周围的很多朋友都参加过。

理论上熟茶已经被氧化过,不会再次被氧化,所以隔夜也不会象绿茶一样变质。

“后消费时代”的普洱茶


前些天与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以前茶商卖茶都叫“订购会”,现在叫“茶会”,可不少茶商抱怨,自从叫“茶会”以后,茶叶就不好卖了。这位朋友一针见血回复:“市场不好,叫什么都不好卖,还不如搞点茶会显得雅一点。”细细思量,真的是这样吗?当前普洱茶的市场确实不如前两年热络,也不如过去赚钱快了,也许与当前经济形势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们试着从更深的层面去观察,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去思考,或许普洱茶的“后消费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而茶商们的营销思维还未跟上。

普洱茶的传统营销思维是基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所带来的陈化空间和升值空间,以及普洱茶的健康功效与生态价值。然而在“后消费时代”里,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出更加的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科技进步带来生产能力极大提升,商品的种类极大丰富,商业消费早已脱离纯商品竞争阶段,商品的主要功能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之外,非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普洱茶的复兴时间虽然不过10多年,但是因为它出现在对的时间、对的环境,所以哪怕经历过2007年的重创,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迎来新的热潮。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看到,普洱茶在传统的品饮需求和收藏投资需求之外,又增加了一种非物质性的需求,这也正暗合了“后消费时代”下消费者重视体验式消费、个性化消费、愉悦性消费的心理。体验式消费要求商家重视顾客的情商,关注顾客购买行为发生全过程中的非真实购买需求,顾客所关注的不只是品牌或产品本身的单方面的物化的价值,更多的时候,需要以超出顾客现实的既有想象,开创并传递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以此建构顾客全新的生活体验。普洱茶可以成为多种生活方式的外化,而如何将普洱茶渗透在各种生活体验中,是“后消费时代”普洱茶营销需要思考的重点。

“后消费时代”是一个个性化经济时代,社会越是发达,物质越是丰富,社会里的个人价值观念就越是表现为个性的,而对商品的需求也越与众不同。这几年普洱茶山头茶概念的兴起,由此带来的无数小微企业开始展现活力,手工制茶坊的复兴,都是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产物。所以,未来小微企业依然需要“小而美”,而不靠做大做强,才能维持稳定的、有个性化需求的客户。现代人愈来愈重视健康,“后消费时代”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内涵有了新的要求——不仅仅重视“身体”健康,而且讲求身、心、灵的健全。这样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消费者内心深处对一种内涵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体验更精彩、心灵更愉悦的生活的渴望。普洱茶本身的所带来的形式之美,带来了在消费领域中茶席、茶空间的精致化、茶人服的流行等等;而云南普洱茶山的原生态环境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了茶山旅行者的纷至沓来,这些都是愉悦性消费需求的表现,而这种在普洱茶上的消费需求仍待更多的表现形式。

普洱茶的“后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您做好准备了吗?

细说新普洱茶时代的特点


什么是新普洱茶时代?新普洱茶时代是相对于旧时代所提出的新概念。在新普洱茶时代里,相比以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征包括:

1、大资金的进入

以前基本上为小资金运作,但现在因为普洱茶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吸引了许多大资金的进入。大资金的介入,冲击了原有秩序,也带来了一些争议,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普洱茶的发展。

2、注重品牌打造

以前品牌小而杂乱,在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品牌非常少。但现在,普洱茶正成为品牌化程度最高的茶种。普洱茶消费者品牌意识的觉醒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普洱茶品牌的塑造。有条件的茶企纷纷投身于开创品牌、打造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不再只局限于茶叶的买卖交易。市场上也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

3、出现古树茶为代表的品质追求

与以前相比,茶的“品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的愿望不再只是简单品饮或收藏到普洱茶,而是希望拥有高品质的普洱茶。以古树茶为代表的品质追求,被认为是普洱茶价值回归的体现。

4、品牌营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以前是传统模式,销售为主,现在是营销为主。随着企业的变大,品牌营销变得更加关键。用有效的营销去推动销售,去推动市场发展,这已经成为茶企共识。品牌营销正成为市场竞争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5、新媒体时代的应用推动普洱茶

以普洱茶传统的交流传播相比,微博、

普洱茶膏:时代快节拍的饮品


茶膏是普洱茶五种形态“砖、饼、团、沱、膏”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速溶茶”。

普洱茶膏的制作方法目前有大锅熬制、中药提取、低温萃取三种方法,一般认为,最后这种制作方式所产普洱茶膏,其品质优于前两种制作方式。

普洱茶作为农业文明形态下的饮料,其品饮方式较为复杂,“在当下,这是阻碍普洱茶走向世界的问题之一”。但是,普洱茶膏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换句话说,普洱茶因为品饮方式的障碍难以走向发达国家的问题因为普洱茶膏的出现而不复存在了。

普洱茶膏溶解于水的快捷性令人不可思议,开水倒进杯子里不到5秒钟,杯子里的茶膏便消融得无影无踪,变成了一杯和传统方式泡制的普洱茶汤,杯子里找不到一丁点儿残渣,令人啧啧称奇。

“用冷水,比如用矿泉水也可以饮用,溶解的效果与开水相同。”

普洱茶较为繁琐的品饮方式对工业化、信息化背景的国人来说,已经很不适应了,要走向世界,的确是一道坎儿。

元人张雨《竹枝词》云:“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这一句“郎若闲时来吃茶”中的“闲”字,道出了茶与农耕文化天衣无缝的结合特点,号称“功夫茶”的普洱茶更是如此。

节奏悠闲缓慢,是农耕文化的特色之一,普洱茶饮的过程的悠缓闲适和繁复,正好和这个节拍吻合。

“那是啊,如果很忙,你喝矿泉水就是了,干嘛喝茶?”获得国家一级评茶师的范奕嫣然道,“正规场合,中国人不把饮茶叫喝茶,而叫品茗,是品饮,而非口渴了牛饮”。

普洱茶与农耕文化相生相宜,同时也决定了它在快节奏、高效率工业文化语境里的困惑,不少普洱茶人正在为之解困,“普洱茶膏和茶粉的出现,就是针对当下的快节奏来的,也是为了进入西方世界的一种变通方式。”

的确,单纯从扩大市场份额来说,普洱茶的品饮方式遭遇到了怎样从农耕文化慢节奏进入工业文化快节奏语境的问题。现在,普洱茶膏的出现,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普洱茶的三大黄金时代


真正的智者往往喜爱读史明智,虽然不能回溯时光,但历史却在不断的重复演变,只有审度过往,才能展望未来。普洱茶也是这样,我们往往会选购那些有“历史”的茶品,根据它的前世今生可以推断出它未来的转化方向和升值空间,这样“越陈越香”的特点就变得未来可期。

随着时代的变化,普洱茶的技术日新月异,不同时代的普洱茶品有着明显不同的痕迹。普洱茶按工艺可划分为三大时代:号级茶时代;印级茶时代;七子饼茶时代。

一、号级茶时代

号级茶是封建社会时期各种堂号、商号的茶庄、小作坊手工制作的饼、团茶。最早可追溯到1660年(清顺治平定云南,纳地设普洱府),延续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着建国后私营经济逐渐衰亡,各种堂号、商号的茶庄也纷纷歇业。以1950年中国茶叶公司成立作为节点,之前的是号级茶时代,之后的便是印级茶时代。

号级茶最大特点是一山一味,我们现在又称“纯料”“一口料”。特点是叶大饱满,量少质优,且没有外包装,只有内飞、查票夹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优质产品有(乾利贞)宋聘号;龙马、双狮同庆号;车顺号;福元昌号;同兴号;陈云号等,皆为极具收藏价值的古董茶品,可谓百万难求。

二、印级茶时代

印级茶兴于50、60年代,指的是普洱茶进入计划经济国营茶厂生产的一批时代产物。中国茶叶公司开业之后,于1952年正式注册中茶牌商标(八中标)。普洱茶从传统的手工作坊作业走向现代工业机械化批量生产,所有茶都加封一张带有中茶牌商标的包装纸。

印级茶的最大特点是对不同山头产出的茶叶进行拼配,既有手工压制,又有机械压制。最具代表性的优质产品有红印、绿印、黄印、蓝印等,现单饼价格也几乎都超过十万。

三、七子饼茶时代

七子饼茶因七饼为一桶而得名,每饼357g,每桶就是5斤。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为要出口茶叶,勐海茶厂根据中国茶叶公司云南分公司的指示,在茶叶包装纸上将原印刷内容“云南”改为繁体“雲南”,并配有小字英语翻译。

七子饼茶的最大特点是将不同山头古大树茶也与台地茶进行拼配。七子饼既是普洱茶的一个常见品类,又是一个普洱茶时代进步的里程碑。这个时期各大国营茶厂还研发制作了砖茶、沱茶等极具时代色彩的个性化产品。就连人工渥堆发酵(熟茶工艺)这项伟大的发明也出自于这个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优质产品有7581、7542、7572、7663等。

这些唛号前两个数字代表配方的年份,第三个数字代表茶菁的等级,第四个数字代表的是茶厂。中国茶叶公司云南分公司旗下的昆明茶厂(现中茶牌)代号为1;勐海茶厂(现大益牌)代号为2;下关茶厂(现下关牌)代号为3;普洱茶厂(现普秀牌)代号为4。

三个时代性的阶段,代表的制茶手艺,从纯料变成大树拼配,再变成现在的不同树龄、不同季节、不同年份拼配,原因既有产量的问题,又有个性化的因素,但不得不说拼配确实是一种技术上的进步。我们现在仍旧处于普洱茶七子饼的时代,可能这并不是普洱茶发展的最终模样。

毫无疑问,我们这个时代的普洱茶友是截至目前最幸福的。科技的进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普洱茶的本质;拼配、发酵技术的诞生也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感谢代代茶学家、茶人的不懈努力,这些科研的成果与流芳的书籍是留给我们这些晚辈的不世之宝!

【热点话题】新普洱茶时代的收藏之道


2015年古树茶持续升温,马上也到了春古茶上市的时候,作为普洱茶收藏市场的重头,估计很多投资者都比较关心2015年春古茶收藏市场的行情。茶界有一句老话:“茶叶卖到老,名目认不了。”因此,投资茶是要花时间多学一些门道的,投资收藏普洱茶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一方面不能盲目追涨,另一方面也要多多揣摩其中的收藏技巧。

“陈”字是普洱茶的核心,所以“藏之得法”尤为重要。同时由于传统普洱茶缓慢后发酵的过程就是普洱茶品质形成和提升的过程,所以收藏普洱茶要注意掌握“选购、归档、贮藏”三个环节。

一是选购

选购时需根据自己的收藏爱好、收藏目的、收藏时限来选择茶叶,如果打算收藏几年后就品饮的,可选购“熟普”,因为“熟普”已经过人工后发酵过程,茶叶中的许多成分在人工后发酵中发生了转化,贮放几年就能品饮到普洱茶陈香、甘滑、醇厚的口感。

如果打算长期收藏以待升值,最好选购“生茶”,“生茶”是纯自然后发酵的普洱茶,自然天成的品质和时间赋予的生命历程将使之具有神奇口感和保健功效,更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无论选购“生茶”还是“熟茶”,都要认准生产厂家和产地。以春茶为例,最好是选购生态有机茶,尤以古茶园所产的茶为上品。

其次,选购时要认真品鉴茶的年限、品质,以确定收购价格。普洱茶山上不断出现一些新面孔,旧去新来,此起彼伏。茶客们切忌不要随波逐流,盲目投资。

二是归档

购回茶后,要做好普洱茶收藏记录,要分门别类对购茶的时间、地点、厂家、品种、等级、名称以及是否是生态茶等认真记录,以备今后鉴赏和交易。建议在茶品商标附近加盖自己的收藏印章(或加贴一张自己的收藏印章),名人收藏的名品今后升值的空间将会更大。

目前已有一些普洱茶品牌正在建立和完善普洱茶的履历溯源防伪保真体系。例如七彩云南茶业在往年推出的春古茶、“七彩1889”系列茶品上都采用了RFID技术进行产品履历溯源认证,藏家只要扫描茶品包装棉纸上的电子标签,就可以了解这款茶品的原料来源、制作过程、仓储情况、收藏情况等等一系列信息,保障了收藏客的投资收藏利益。

三是贮藏

普洱茶贮藏十分讲究,一般来说,只要不受阳光直射和雨淋,环境清洁卫生,通风无其他杂味、异味即可。如存放数量多,可设专门仓库保管;如数量少,个人在家中存放,可用陶瓷瓦缸存放,将普洱散茶拆去外包装直接放于缸内,封好缸门就行。除此之外,投资和收藏客们还可以选择品牌大、信誉好的茶企进行“托管式”收藏。目前许多家茶企都有自己的茶叶贮藏机构,如澜沧古茶的“时光仓”、则道茶业的天窖,以及七彩云南茶业在东莞建立了全国首家酝化中心,提出了科学陈化概念的“陈化仓”。

在最后,还要再提醒一下各位茶友,在购买和收藏普洱茶时,必须要明确一点,普洱茶首先是一种茶,是一种日常消费饮品,然后才是它的收藏属性。所以在选择和购买时一定要认准品牌,其次是要看清市场的行情,不能盲目跟风,只有清楚了这一基本原则,才能在即将掀起的春古茶收藏大潮中淡定的获得自己中意的那一款好茶!

新普洱茶时代怎么藏好茶?


“老茶一定要喝过才能品鉴,因为它们存放的年头都很长,光从外观上看还不够,要细细品味它的口感、浓度、茶气等。”

我们收藏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后品饮。都说藏之有道,这里面的“道”究竟是什么?对于茶叶爱好者来说,收藏首先要选择好的品牌、产品,这能给他们持之以恒的信心。但现实中很多人对此很懵懂,总是道听途说,不知道哪个好,怎么办?我建议大家先做功课,跑到芳村茶叶市场来了解。如果谁的产品能够在芳村和昆明两大茶叶市场中流通,而不是在小范围的某品牌经销商手中倒腾,那说明产品最终进入了消费者家里,真正被人品饮了,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

不了解品牌?没关系,先拿几个不同品牌的产品进行对比,注意要用同样的重量、通用的注水量,泡开以后,先从茶叶的浓度开始对比。其他的黏稠感、润感和厚感等并非不重要,只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浓度是最简单的区别特征,浓度高是普洱茶品质的最基本要求。因为普洱茶一般都要存放多年,如果它的浓度不够,那么在长时间摆放后,滋味就会变得寡淡,品质就有所下降,价值也很难保证。而“稠”则有点像我们广东老火靓汤、米汤的那种稠稠的口感,要做到这一点,茶叶原料必须是嫩度相对较高的春茶。科学地来看,所谓“浓”就是指茶品中含有的“水浸出物”,它含量越丰富,浓度也就越高,而树龄越大的茶树水浸出物含量就越丰富、平衡。“稠”指黏稠感,它取决于茶品水溶果胶含量的高低,与茶叶的嫩度及季节相关,明前春茶嫩度最高。“厚”是“浓”的补充,指每泡茶口腔表现的持久性以及耐泡程度。“润”即喉韵的深度,茶汤细腻不刺激。

经常有朋友问起什么样的茶才算好茶,我觉得老茶的话就一定要喝过才能品鉴,因为它们存放的年头都很长,光从外观上看还不够,要细细品味它的口感、浓度、茶气等。仓储的好坏也很关键,例如有些“红印”,放得好的就有滋有味,放得不好的就很淡,茶味几乎都散去了。无论市面上有多少名叫“班章王、易武后”的东西,一切最终都要“以口收货”—以口感论高下。一款茶光从外表来判断品质是不够的,像烟和酒等都很难用科学的仪器彻底评估它的口腔表现。因为这些产品的内含物的变化都很微妙。

古树普洱茶走向精制时代


茶山上的喧嚣已经落幕,茶叶市场的冷清才刚刚开始。一直以来,大滇冷眼看市场。茶山和茶市的反应,正不断验证着大滇对普洱茶的观点:普洱茶正在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这个新的时代来得那么猛烈,如果还抱着陈旧的眼光看市场,就不仅仅是朽木不可雕也,你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普洱茶行业如同其他任何行业,都在走向正规化和现代化。一切神秘论都将在科学的体系碾压下碎尸万段。普洱茶正在走向精制时代。精制的含义,并非传统意义上,把毛茶到成品这个环节称为精制,它有如下含义:

总体品质上的精制

从鲜叶到毛茶、从压制到包装、从卫生和环保各个环节,普洱茶的品质正在突飞猛进。市场最初对普洱茶的印象,是粗茶、低档茶。多年前,我对普洱茶的印象就是烟味,以及冲泡后,杯子底部的一层灰。在中茶公司期间,也曾有经销商谈对于烟味的特殊偏好。也曾有茶友认为烟味是普洱茶的必然标志。但现在的好茶,罕有烟味。

鲜叶的采摘在大幅进步,虽然有些地区采摘过嫩,但总体比胡乱采摘要好。鲜叶到毛茶的初制环节,我们看到,原来普遍摊晾于地上的鲜叶,现在普遍盛放在簸箕里或者篾笆上。甚至有了专门的萎凋槽。杀青的锅具,从起初与猪食同一口锅,到专门的炒茶厚锅,甚至用了铜锅。晒茶的地方,从水泥地上晾晒到了普遍的竹席晾晒,更为讲究的,还架空了竹席晾晒。从毛茶到成品,除了传统的人工挑拣杂物、老梗,还加上了静电除杂。

压制的布袋定期清洗,机器每天打扫,锅炉蒸汽的温度,烤房的适宜温度,各个环节都有人开始研究采用。不断有人查阅历史典籍,从古人的制茶经验里效仿一二;不断有人去研究福建人、台湾人、印度人、斯里兰卡等外部力量的制茶工艺;同时,还有人跨界从法国红酒的经验里学习一二。这些,都是普洱茶正在进步的正能量。

山头、季节的细分是精制的典型做法

所谓爆炒山头茶的说法,我一直不敢苟同。在大滇第一届普洱夏令营期间,滇粉在老班章村,普遍价格是1800元每公斤,我就直言,老班章过万,是未来3~5年必然会达到的高度。山头茶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一种特定的口感。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普洱茶的千变万化,从无数山头茶之中,你总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口感。山头茶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可靠的、有继承性、可以PK的、有标准的口感。

茶友可以从不同厂家的同一山头茶里,衡量出厂家的品质以及制茶的态度。不用再道听途说,从十个不同厂家的同一个山头茶,比如麻黑里,茶友可以喝出什么是正宗的麻黑,从而推断这个品牌的真实性。不用再说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山头茶,意味着大体唯一的口感。这就是标准。真伪善恶立刻分辨出来。所以,我喜欢研究各厂家的山头茶,从中读出制茶者内心的语言。进而,推断出哪些是大滇号强劲的竞争对手,哪些对手只是为了赚点钱,根本不足为虑。

山头茶,也是制作拼配茶的基础。如果没有详尽了解无数山头茶的特点,怎么可能找到适宜的材料来做拼配。熟读唐诗三百首的结果,即便不会写出流传千古的好诗,也会拿出些过得去的,及格线以上的作品。

山头茶,正好验证了制茶者的基本功。同样,另外一个细分的方向是季节。春夏秋茶的细分,目前已经是公认的标准,然后又有了明前明后的划分,虽然不尽合理,但这毕竟也是一种进步。相比1980年代的时候,不分春秋,不分产地,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些细化,起码对消费者是有利的,春茶比秋茶贵,秋茶比夏茶贵,成为基本常识。

量越来越小,茶越来越精

普洱茶行业进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单批茶产量越来越小。极端表现就是单株茶的制作。我虽然不推崇单株茶,但仍然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力量。普洱茶正在走向极致,单株茶的兴起,表现出消费者对极致的追求。单株茶的质量未必是最佳的,但跟数字茶时代(75**)相比,品质提升无数倍。这些量越来越小的茶,包括了老班章、冰岛、昔归、茶王树、弯弓、白茶园、薄荷塘……。范围越来越小的茶区,产量越来越少,这些理论上最不可能成为经典老茶茶区的崛起,其实意味着,普洱茶真正走向品饮时代。

要炒作,必须有量,是一个常识。一个88青,可以炒作很多年。几百公斤级别的茶,瞬间被茶友瓜分,喝掉的概率高达99%以上。在几百公斤这个级别,享受茶叶带来的快乐,这个力量完全超越了传统炒作的力量。这些越来越精制的茶,带来了普洱茶的正能量:没有人关心未来升值的空间,买茶不是为了升值,是为了愉悦。

精制,从另一个角度,让普洱茶回到了正确的方向。很多人不知道,大滇飞扬真正的痛苦在哪里.迄今为止,大滇飞扬亲手监制已经近千吨,但每当深夜的时候,静静喝茶,我仍然在纠结:脑海里浮现出50~70种茶的品类,不知道如何制作成品。

每个品类,有的多达上吨,有的只有十几公斤,总不可能每种都生产制作吧.每一种原料在我心中浮现出来,举例说,同样是麻黑,仓库里就有N种,春天的高树茶,矮化的纯大树茶,混采茶,麻黑基地茶,去年的秋茶等等,有的十多公斤,有的上百公斤。我的烦恼在于,如果不分别制作,就会对某些茶不公平,不能把它的优点展示出来。

让一个优秀的茶和平庸的茶混合在一起,简直是暴敛天物。我会听到高树茶的哀鸣。也会听到大树茶的不甘。也许整个市场都在走向混采,但我总有一种难言的心情。由此,大滇号的茶不断细分,麻黑分成了4~7星,某一地区的茶不断细分。有些时候,我也想少些麻烦,把同一地区的茶制作成一个茶,但是,内心的声音,总是那么不屈。

饮茶者体验的精细,推动了市场走向精制时代

无数的发烧友走进茶山,深入了解普洱茶,对制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发烧友都在影响着周围的茶友。作为一个茶商,无法漠视这些力量。大滇号也是如此,滇粉们专业的提问经常让我内心叹服。

遵循着发烧友的要求,实际上推动了自己的进步。把每一个消费者当做专家,制茶的时候就不敢苟且,精益求精,自然成为一种习惯。当精制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普洱茶的精制时代,已经默默走来。

普洱茶仓储发展史:从香港仓到健康仓(仓储的小盘时代与健康仓时代)


5.2008年-2014年(仓储的小盘时代)

自然仓大行其道

科技仓引领未来

2007年,普洱茶价格冲顶暴跌,市场上的天量库存动不了。于是普洱茶进入了小盘时代,也就是选择古树茶、品牌茶来建仓。这时普洱茶也进入专业仓储时代,不但以东莞为代表的广东仓技术成熟,而且北方仓、西北仓、华东仓、华中仓,等各种销区地域仓兴起来了,原产地仓储也在兴起,勐海仓、思茅仓、景谷仓、临沧仓等等不一而足。

这个时期,不再是湿仓与干仓并行,而是干仓一统天下,大家都有意识地选择干仓存放,并摸索出干仓自然存放之道,于是各地的自然仓成为最主流的仓储形态。与此同时,人工控温控湿的技术仓也在兴起,并研究微生物与仓储的转化,打造科技仓。

被否定的湿仓,在这一时期借助技术仓之名义,获得新生。高温高湿虽然有弊端,但其能让微生物大量繁殖,加快茶叶转化时间。那我们通过技术手段,让微生物大量繁殖,又让杂菌与腐败菌控制在食品安全范围以内,这就是技术仓兴起的原因。

目前自然干仓大行其道,随着微生物科学深度介入普洱茶的后发酵,技术仓已经披上最时髦的外衣,将以科技仓的名义,在未来与自然仓并驾齐驱!定向培育与选择菌群就是黑科技之一,也就是今后你需要什么样风味的普洱茶,我都可以通过菌群的定向控制,来按需制定微生物配方及仓储模式,以陈化出消费者需要的口感……

6.2015-(健康仓时代)

大健康产业与年份茶交易

催生新型仓储概念

2015年以来,有三个东西需要关注:

一是普洱茶作为大健康产业,未来前途无量。

这样,普洱茶仓储将迎来健康仓时代。以后各种仓储概念会弱化,会形成自然存放与人工深入干预两大流派,不管采用何种仓储模型,其最终目的都是回归到健康之道,这就是未来将进入健康仓时代之原因。

二是普洱茶告别卖新茶的“速成普洱”时代,重回年份茶交易体系。

过去的传统工艺强调普洱茶是半成品,所以其需要通过后期仓储来将普洱茶养“熟”(不是指熟茶,是指仓储陈化的后熟作用)。只有经过“后熟”的普洱茶,才是普洱茶成品。

2005年以后,流行卖新茶,无论生茶还是熟茶的工艺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这其实是“速成普洱”,即为了让普洱茶能尽快好喝,尽快上市交易,改变了以前的“半成品”工艺。

在生茶方面,许多人将前发酵的萎凋、渥红、闷黄、摇青工艺,绿茶的高温提香等带入普洱茶的初制中来,这些绿茶化、红茶化、黄茶化、乌龙茶化的工艺窜进来,虽然新茶就能做到苦涩度低、香甜柔,适口性好,适合现喝,但缺乏后期陈放价值。

在熟茶方面,传统工艺以轻发酵、适度发酵为主,2005年以后为了让熟茶做出来马上能喝,能尽快上市交易,采用了重发酵技术。重发酵的熟茶,口感顺滑,适口性好,发酵出来,摆放几个月就可以喝。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香气不够,喝了口腔有点干燥,没有回甘,后期转化空间不大。而轻发酵的熟茶,才做出来不好喝,需要长时间后期转化才逐渐变得越来越好喝。转化到位的轻发酵熟茶,香气好,回甘生津,具有极高的品饮价值。

今后,普洱茶要重新回归半成品工艺,让半成品在通过后期仓储熟化为成品,并形成绝大多数的新茶、中期茶以品饮消耗为主,少量精品茶长期收藏的格局。

也就是,新茶品饮消费,以前发酵与绿茶化的创新工艺为主,其适合现喝及三到五年之内喝掉。(占40%)

中期茶以传统普洱茶半成品工艺为主,后期仓储五到十多年,转化到一定程度,大量品饮消费掉。(占40%)

挑选少量精品茶长期收藏。(占20%)

三是仓储形成金字塔结构:原料仓、流通仓与精品仓各安其位。

仓储有三个层面的东西,一是原料仓,这是料头与生产厂家的战略性收储,以应对原料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为拼配储备原料。

二是流通仓,其模式是仓储两到三年,最多七八年,然后大规模推向市场,其是快速流转,走大货的模式。而且其是一边仓储,一边卖茶,只要有客人要,不管是新茶还是中期茶,都很乐意开仓放粮。

第三个层面是精品仓。仓储要大幅度升值,必须物以稀为贵,显然不是大货,而是精品才有长期存放的价值。大货还是要在流通仓快速变现。天量的莞仓,为什么卖不起价,变现难,其实就是搞混了流通货与投资货,大量的流通货长期投资,这无疑是莞仓的悲剧。

流通仓与精品仓可区隔建仓:大货存流通仓,以卖新茶与中期茶为主,有长期陈化价值的优质茶品入精品仓,以卖中期茶与老茶为主。二八法则,将成为普洱茶仓储发展的主流:仓储二分精品收藏,八分大货流通。

如今,普洱茶仓储已是三足鼎立,即勐海是原料仓的高地,东莞是速成仓的高地,昆明是慢养仓的高地。

至于流通仓这块,勐海会形成原产地流通仓,东莞会形成速成流通仓,昆明会形成“互联网+流通仓”。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民国时代的茶趣》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民国时代的茶趣》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黑茶的茶意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65978.html

上一篇:茶膏与广州的缘分

下一篇:陈化普洱茶膏的环境讲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