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老盖:中国茶的摆渡人、追梦者|茶人

2019-12-04

北京春天的气息逐渐浓厚起来。一个把中国茶摆渡到德国、欧洲的老头又一次从法兰克福飞到北京,然后再飞到江西、云南等地茶区。3月25日,茶周刊记者见到了他——盖哈德。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盖”,他几乎是一个人支撑起了法兰克福“中国茶文化中心”。

盖哈德与中国茶的一见钟情

去年10月,“中国茶文化中心”在德国法兰克福的CBD隆重开业。这种原汁原味中国茶空间在法兰克福是第一家,在欧洲也是第一家。

中心的创办人盖哈德今年已经67岁,这个地道的德国人与中国茶的故事,要从几十年前讲起。盖哈德原来在法兰克福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公司工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派到中国从事该领域的贸易工作。多年往来中国,遇到江浙、岭南一带的商人喜欢边喝茶边聊生意,盖哈德对“神奇的东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4年,原本还有几年就要退休了的盖哈德突然辞职,在家乡法兰克福开起了中国茶馆。这个茶馆就是今天这个中心的前身。

为什么这么决绝?盖哈德说:因为我对中国茶一见钟情!

他说,其实是中国茶叶的人性、人文与机械制造的刻板冰冷的对比,让我发现了人生新的感受;尤其是经历战争与和平、衰退与繁荣之后,茶所蕴含的东方韵味正是欧洲人需要的“精神枕头”。他相信中国茶这片来自东方的神奇树叶一定为被欧洲人喜爱!

所以60多岁的他毅然放弃过去,开始了自己的追梦历程。

中国茶在欧洲是披着面纱的美丽姑娘

盖哈德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欧洲人对中国茶的认识有个误区,认为中国茶都是低档的免费货。为什么会这样?他说,中国餐馆遍布欧洲,也征服了欧洲人的胃。但有个细节却伤害到了中国茶——很多餐馆都为食客提供免费的茶水,这些茶的确不是高品质的茶。因为这不是中国餐馆的重点,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很多成本。但遍布欧洲的中国餐馆就像无处不在的广告一直告诉人们——中国茶是免费的,你说能给人留下什么好的印象?

盖哈德是个诚实的人。他说我在中国多年,品尝到了中国茶的丰富与美好,觉得中国茶在欧洲是披着面纱的美丽姑娘——就隔着一层纱,但美丽无人知晓。所以我要改变她!

中国茶叶需要摆渡人

正是这种理念与激情,使盖哈德在推广中国茶的道路上单枪匹马,愈战愈勇,并开辟出一片越来越明媚的春天。

从2013年8月,盖哈德在法兰克福郊区新伊森堡的中国茶屋开张,盖哈德就开始摸索中国茶的欧洲推广之路。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盖哈德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推广经营之道。首先是中国茶德国脸。他说我是德国人,本土的脸孔使德国人更快地信任我、接受我;第二是德国脸中国情。盖哈德说多年来我对中国茶的热爱,帮助我克服了很多困难,收获了一般德国人没有的对中国茶的了解和感情;第三是中国茶品质魂。正因为我了解中国茶的好品质,所以我能够寻找到最具价值的中国好茶。用好茶跟餐馆的免费中国茶划开界限,打开他们对品质好茶蒙昧的味蕾;第四是中国茶叶中国故事。

盖哈德说自己到过很多中国茶区、茶乡、茶山,不仅结识了好茶好人,还学习搜集到大量中国的茶习俗、茶故事,然后用自己的方式介绍给德国人、欧洲人。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春风化雨。

摆渡人 追梦者

从去年中心成立后,盖哈德更忙了,有时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第二天,盖哈德还是会穿着汉服,为欧洲茶客主持中国茶沙龙。他的茶客遍布欧洲各地,很多茶客都是相互介绍过来的。盖哈德每天会很认真地为他们装好茶叶,并很认真地说明用水、泡茶、存茶、保养茶具等事项。茶客买了名家紫砂壶,盖哈德会找中国朋友把这位名家的介绍翻译过来,认真整理,让茶客了解。

盖哈德告诉记者:通过多种形式的茶会、品鉴会,“中国茶文化中心”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中心成立以来,已经有36个团队的德国消费者组团扎堆来到这里,消费购买中国茶,学习中国文化,数千品尝到高端中国品质茶的德国人,再把中国好茶的名声传扬出去。

受景德镇政府邀请,盖哈德马上要到瓷都做一场演讲;然后还要到江西、云南采购。他说,未来我想在中心增加优秀的普洱茶组合,并邀请茶农和制茶大师到我们这里与感兴趣的欧洲人会面,交流他们的宝贵经验;我还想组织德国茶爱好者组团来中国做远程茶园旅行……

从原来那间只有几十平方米中国茶室,到现在地处法兰克福CBD、300多平方米的文化中心,67岁的盖哈德为梦想在一路奔跑……

小编推荐

中国茶叶的基本分类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茶叶的品目繁多,命名复杂。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茶叶的分类,茶类的划分随朝代而不断演化。唐宋时代以茶的外形进行分类,陆羽在《茶经》中称“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宋代将饼茶等紧压茶类称为“片茶”。

元代根据茶质将散茶分为“芽茶”和“叶茶”。明代以来,逐步发展到以汤色作为茶叶分类的重要依据,将茶叶归为白茶、绿茶、黄茶、红茶和黑茶等五大类。明末清初出现乌龙茶后统称为六大基本茶类。至今,我国对茶叶的分类大体依此基本原则进行。同时,增加“再加工茶类”,如:花茶、紧压茶、香味茶、果味茶、保健茶、药茶等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茶学界从茶叶制法的系统性、品质的系统性和内含物质的系统性出发,认为发酵的方式与程度对茶叶内质和外形,以及茶叶的内含物质和品质有着关键的作用。

将茶叶分为不发酵茶(Non一fermentedtea)、前发酵茶(Pre-fer-mentedtea)和后发酵茶(Post一fermentedtea)等三大类别。绿茶、白茶等属于不发酵茶类。杀青(Fixation)之前进行"发酵"生产的茶类为前发酵茶。前发酵是通过茶新鲜叶片自身的酶系统进行的酶转化,包括半发酵茶(Partialprefermentedtea)和全发酵茶(FunPre一fermentedtea)两类。

乌龙茶系列属于半发酵茶类,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茶叶在"杀青"之后的"后发酵"过程是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进行的,如各种黑茶、云南布朗族的酸茶、泰国的"Mians’茶、日本的基石茶和阿波罗番茶等。由于不发酵茶、前发酵茶和后发酵茶的加工过程有显著差异,发酵的机理完全不同,使茶叶的化学成分,特别是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乌龙茶和红茶的多酚类成分在茶叶中天然存在的酶催化作用下,通过酶转化作用形成氧化程度各异的氧化产物;后发酵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特定微生物系统进行复杂的生物转化,不仅使多酚类成分产生复杂的结构转化反应,同时还形成了一系列的新型代谢产物。

不同的加工方法生产的茶叶产品均具有独特的汤色、口感和风味。这一分类方法科学地归纳了茶叶的基本茶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已得到普遍的认同。我国传统的六大基本茶类均可以该分类系统为基础进行归纳和分类。

中国茶道的表现形式


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最早记述于宋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唐代。

法门寺出土的金质茶具,展现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茶叶经烘干后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时有时会加入盐等调料,喝茶时与茶叶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斗茶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中国茶道:茶道十三道


茶道源起中国,发扬于日本。中国茶道伴随着中国茶叶种植文明开始,其演变之史最早至少至少在唐或唐以前。而中国的茶饮文明,最早又可以追溯至茶叶的“药”饮时期,直至当下的清饮。这其中,从“药”饮至清饮,无疑伴随着茶之艺和茶之道的衍生。

谙熟中国茶叶文明史脉络之人皆知,我国最具中国茶道的主要两个时期,便是“唐煮宋点”茶道时代。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中国茶,世界饮。就泡茶来讲,这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到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述之:投茶、注水。但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接下来,新媒体编辑部与大家简述一下,中国茶道在实操过程中的一些流程。

第一道、净手

净手。简单来讲,泡茶净手是表达出对喝茶人的尊重。其意义远不止这点,“净手”的目的还在于事茶者内心的“自我观照”,是洗涤事茶者在泡茶的不净之心。再者,以“净手”事茶,也表达出对茶叶的敬重等。

第二道、备器和赏茶

备器:在茶道中较为常见的器具,便是茶道六君子,即茶则、茶针、茶漏、茶夹、茶匙、茶筒。此外,还有瀹茶器(如紫砂壶、建水陶壶、三才子盖碗)和茶盏,以及香器、花器等。

赏茶:将醒好的普洱茶用茶匙从存茶罐中取出,置于茶荷中,观其形、闻其干茶的香气、欣赏茶叶的颜色。

第三道、洁具

在冲泡前,以沸水浇淋茶具茶器,其目的有二,一是洁净,二是提高器具的热度,进一步提高茶叶的品饮效果。

第四道、投茶

从茶荷中,将茶叶投入瀹茶器中,投适量一般为盖碗容量的1/3。另外,可根据人数和个人口感偏好的多少来定。

第五道、润茶

将沸水注入茶器中,让沸水将每片茶叶滋润均匀,注水后并迅速出汤,达到润茶的目的(洗茶主要是针对陈年普洱)

习茶之人皆知,茶有三命,第一命源自泥土,第二命源自工艺,第三命源自事茶者。其中,“润茶”就是通过事茶者以沸水润之,将其从沉睡中唤醒。此外,“润茶”亦可以洗去茶中不净之物,如灰尘等。

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于普洱茶而言,很多茶友容易把冲泡过程中的“润茶”和冲泡前的“醒茶”混淆。在普洱茶界中,所谓“醒茶”,是将长期存放于普洱茶仓储中的普洱茶饼取出,将取解开,再存入透气性好的存茶罐(如紫砂罐、建水紫陶罐)中醒上一段时间(三周以上),方能提高普洱茶的品饮价值。

醒茶方法:解开茶饼,按照茶叶的间隙和茶叶条索纹理方向来撬,期间不时晃动手中茶饼,并将解开的茶叶放到准备好的存茶罐器中,等待“唤醒”沉睡中普洱茶品。

第六道、正式冲泡

茶在茶碗里与水亲密接触,经过几秒钟倒出来的茶汤滋味最佳。所以在泡茶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出水时间。侵泡时间根据冲泡次数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就普洱茶的冲泡而言,建议1-3泡浸泡10-30秒。

第七道、刮沫,冲盖

在冲泡的过程中,刮沫、冲盖是冲泡者在冲泡过程中会经常用到的两个动作,其目的主要在于提升茶汤口感。

第八道、分杯

用茶夹将已温杯洁具的品茗杯分别置于茶托上,以便分茶。

第九道、漏茶

简而言之,是请瀹茶器中瀹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与品茗者一同欣赏茶之汤色。

第十道、分茶

从公道杯中,将茶汤均分于品茗杯中,分茶以品茗杯“七分满”为主,表示对品茗者的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品茗者右手前方,需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在品茗前,“闻香”环节较大多数品茗者偏爱。品茗者用三指取起盛有茶汤的品茗杯,轻嗅杯中的茶香,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

第十三道、品茗

品茗者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正确的饮茶方式却不是人人都会,能够将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现更是寥寥数个,茶道是我们先祖留下来的一笔精神财富,我们若能将其发扬光大,也是美事一件。

中国茶叶知识知多少?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从四千年前的神农尝百草,一日遇毒七十二,得茶而解之,茶就开始走进了人类的生活。茶产量在唐朝已达到相当的规模,而且已经成为文人雅士的享用品,人们尚茶成风,茶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之物”。

唐代陆羽对茶文化造诣颇深,被奉为茶神,他所撰写的《茶经》是最早关于论茶的专门著作。

唐朝时对茶叶的档次已有明显区分。“盖茶味虽均,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为叶者,谓之旗”,即茶的嫩叶称为旗,茶的“云尖”“雀舌”称为枪。早采为茶,晚采者为茗。虽茗为茶通称,但古时采得早的茶叶较嫩,采得晚的较老称之茗。

茶按加工方法,分为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黄茶和白茶六大类。

绿茶不发酵,高档绿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庐山云雾和黄山毛峰等。绿茶上品颜色嫩绿,茶汤碧透清亮,味道入口略苦,而后鲜甜,回味绵长。

乌龙茶为半发酵,名茶为铁观音、武夷岩茶、白芽奇兰等。其中武夷岩茶有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之称,它的茶树生长在武夷山的岩缝之中。茶既有绿茶之清香,又有红茶之甘醇。

红茶为全发酵茶,著名的有滇红、闵红、祁红和粤红等。红茶有暖胃的功效,因此冬季多饮红茶。

黑茶属全发酵茶,但与红茶又有所不同。制茶时在杀菁、揉捻、晒干后,还要经过堆积存放的过程,称为“渥堆”,使之产生再次发酵。黑茶主要有湖南黑茶、四川边茶和云南普洱茶等。黑茶备受青睐的主要原因是能燃烧脂肪,降血脂功效显著。

品茶在唐朝已经颇为讲究。煎茶的水《茶经》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茶道在唐朝很盛行,时至宋朝,饮茶成为时尚和典雅的艺术,而且当时流行斗茶。

茶的提神和保健功能不言而喻,现在寻常百姓饮茶已成为习惯。唐诗中著名的“七碗茶诗”,形象道出茶的功效,一碗润喉,二碗提神,三碗思维敏捷,四碗散发郁闷,五碗通身舒爽,六碗得道通神,七碗飘飘欲仙。

喝茶是很奇妙的事情。相同的茶,不同的水温,味道不同;相同的茶,相同的水温,不同的茶具,感觉亦不一样;什么都相同了,不同的泡次味道当然也不相同。我听过一位嗜茶者所言:纵使千般差异,唯一不变的它就是茶。其实导致味道不同的不是茶本身,而是外界的变化导致了不同的感觉。

人生亦然。你拥有了怎样的心境,就会品味到怎样的人生。

中国茶艺的历史演变过程


茶文化是人类在生产食用茶叶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人类食用茶叶的方式大体上经过吃、喝、饮和品四个阶段。“吃”是指将茶叶作为食物来生吃或熟食的,“喝”是指将茶叶作为药物熬汤来喝的,“饮”是指将茶叶煮成茶汤作为饮料来饮的,“品”是指将茶叶进行冲泡作为欣赏对象来品尝的(饮是为了解渴,可以大口饮下。品是品尝,需要细啜慢咽,再三玩味)。前三种方式发生很早,可以早到原始社会时期,后一种方式较晚,很可能晚到魏晋时期。

历来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根据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我国食用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所谓的“神农尝百草”,就是将茶树幼嫩的芽叶和其他可食植物一起当做食物。后来人们在食用过程中发现茶叶有解毒的功能,就作为药物熬成汤汁来喝,这就是所谓的“得荼乃解”。平时也会将茶汤作为保健的饮料来饮用,民族学的材料已证明原始人是已经采集一些特定的树叶熬成汤汁饮用,在一些产茶地区,自然也会将茶汤作为日常饮料。考古学家已经在浙江杭州跨湖桥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熬汤的茶叶和完整的茶树籽,可见,我们民族饮茶的历史至少也在一万年以上。

但是,从现有的文献记来看,直到三国时期为止,我国饮茶的方式一直停留在药用和饮用阶段。如汉代文献提到茶叶时都只强调其提神、保健的功效。三国时孙皓因爱臣韦曜不善饮酒而暗中以茶汤代替,是茶为饮料的明证。

从西晋开始,情况有了变化,四川地区的一些文人介入茶事活动,开始赋于饮茶文化意味。西晋著名诗人张载在《登成都白菟楼》诗中写道:“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州。”认为芳香的茶汤胜过所有的饮料,茶的滋味传遍神州大地。芳香和滋味都与茶的提神、解渴以及保健疗效无关,而是嗅觉和味觉上的审美满足。西晋文人杜育的《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正面描写品茶活动的诗赋。诗中除了描写茶树生长、采摘等情况外,还提到用水、茶具、冲泡等环节,特别是对茶汤泡沫的欣赏,形容它像冬天的白雪和春天的鲜花(“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可见,茶汤在此时开始成为品尝的对象。《赋》还提到饮茶具有调解精神、谐和内心(“调神和内”)的功效,则已经涉及茶道精神了。因此中国的品茶艺术的萌芽时期至少可以上溯到西晋时期。

但是只有到了唐代陆羽手里,中国人的饮茶才从食、喝、饮,发展提高到品的阶段,终于将饮茶变成一门生活艺术。陆羽在《茶经》中,对茶叶的医疗保健功效仅是一笔带过,明确提出“茶之性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品茶上升到道德修养的高度,并且对唐代的煮茶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从选茶、用水、茶具、烘茶、碾磨、筛粉、煮水、加盐、点水、分茶到品尝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形成一套完整的茶艺程式。特别是对茶汤泡沫的培育、欣赏异常重视,进行仔细的观察,将泡沫称为汤华,薄一点的称为沫,厚一点的称为饽,细一点的称为茶,采用了一连串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泡沫之美丽:像枣花漂浮在圆形的水面上,像深潭回转或小洲弯曲的水面上漂浮的青萍,像晴朗天空中浮动的鱼鳞云,像飘动在水湄之上的绿钱,像坠落在尊俎之中的菊花。饮茶而对泡沫如此讲究,显然不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是从视觉的审美愉悦出发,一碗涌动着泡沫的茶汤在陆羽面前成了充满艺术韵味的审美对象,因此才灵感勃发,浮想联翩。可见唐代的饮茶已经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艺术。

同样,唐代的诗人们在品茶之时,也同样不是为了生理上的满足,而是追求精神世界的审美愉悦,这从他们大量的茶诗中都着重对色、香、味、形及意境的欣赏可以得到证明。钱起的茶诗《与赵莒茶宴》可以作为代表:“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人在竹林下品饮紫笋茶,进入俗念全消的忘言状态,心中的尘垢都被洗净,进入空灵虚静的境界,但品茗的兴味没有穷尽,令人全身心地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全然忘却周围的一切,只有倾斜的树影中传来的蝉声更反衬出竹林的幽静。这样的品茶完全是一种诗化的生活艺术,与为解渴而饮茶有着本质不同。

自此以后,历代的茶人们都有同样的自觉追求,宋代茶人还将茶汤的色香味称为“三绝”(苏轼:“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他们在品茗过程中讲究茶汤“色香味”的同时,还主动追求更高层次上的审美意境,在宋代茶诗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诗句:“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范仲淹)。“夜啜晓吟俱绝品,心源何处著尘埃”(宋庠)。“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梅尧臣)。“烦酲涤尽冲襟爽,暂适萧然物外情”(文彦博)。“悠然淡忘归,于兹得解脱”(吕陶)。

品茶到了明清,更是让文人雅士们提升为高雅艺术,因为明代废除了蒸青饼茶,盛行散茶冲泡,对茶叶的色、香、味、形更加重视,无论是茶、水、具、境、泡、品每个环节都有更为严格、细致的要求。功夫茶艺的形成和成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据清代袁枚《随园食单》记载,他在游福建武夷山时,寺庙僧道向他献茶:“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这种小壶小杯冲泡、小口细品的品茶方式就是后来盛行于闽粤地区的功夫茶艺。功夫茶在我国传统茶艺中最具艺术韵味,在冲泡、品饮过程中有一系列规范程序,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是难以掌握的。仅就品尝茶之芳香而言,清代梁章钜《归田琐记》中提到“泉州厦门人所讲功夫茶”时指出茶之香味可分为四个品级:“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矣,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品茶至此,真是“茶翁之意不在茶,在于山水之间也。”它与人们的生理满足全然无关,而是进入“超然物外”的境界,是精神世界里的高级享受。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品茗艺术,它是随着时代的演替而与时俱进的,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生活化和艺术化的品茶方式。简称之为“茶艺”。“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在台湾地区首先使用的,用来概括品茗艺术而有别于“茶道”一词,这是台湾茶人的一大贡献,因为将“茶艺”从“茶道”之中剥离出来,有利于品茗艺术的健康发展.通俗地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茶道”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体现和追求的道德精神。对泡茶提“技艺”,是因为它除了具有艺术性之外,还具有技巧性。对“品茶”提“艺术”而不提“技艺”,是品茶时技巧的成份很少,主要是茶汤入口之后如何去欣赏、体会美妙的艺术境界。茶艺是茶文化的核心,只有在茶艺的操作中才能体现茶道精神。有了茶道精神的观照,茶艺才有精神、品位和神韵。有了茶艺和茶道,茶文化才有载体和灵魂。

可见,茶艺确实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甚至直到今天还对中国茶叶加工产生深远影响。由于茶艺的发达,历代茶人对茶叶的要求精益求精,导致名优特茶生产高度发达,制作力求精美,采摘越来越早,不但讲究香气、滋味、而且追求色鲜和形美,因而只能用手工采摘炒制,很难使用机器,致使中国今天的茶叶生产不容易迅速实现机械化。外国虽然也没有很多人喝茶,但是他们只是将它当作一种饮料,尽管也讲究茶的滋味、香气和颜色,却并不注意茶叶的外形,更不会去追求什么茶叶形态之自然之美。他们可以用红碎茶和绿碎茶生产袋泡茶泡饮,不象我们那么讲究品茶艺术,不追求什么明前茶和雨前茶,不知道什么旗枪、雀舌、鸟嘴之类,也不在乎什么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美名。所以他们的茶园和茶厂里可以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实现机械化的采摘和加工茶叶。这是至今中国茶叶生产总量和出口量都不如印度和斯里兰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茶在质量上输给对手


五口通商以来,各地衙门和茶农纷纷把茶叶作为创造利润的主打产品来做,在福建一些地方,有人用良田来种植茶叶,在中国茶一家独大甚至垄断的情况下,这无可厚非,但随着大量资本进入到茶行业,忽然杀出日本、印度这样来势汹汹的对手,全球茶叶供求突然过剩,造成了市场恐慌。

赫德认为,中茶与印茶相比,失去竞争力的原因有三个:一、英国人善于将各处之茶合归公司统领。二、用机器配置,这可以提高效率。三、讲求经验良法,装焙茶叶,以期省费价廉。印度公司茶园产量很高,每亩33斤至87斤不等。

中国后来也学了,结果呢?大量使用化肥后,带来农残超标,而中国又没印度那么多廉价劳工,杨克成在回忆“永昌祥”做茶的时候说,他们进口了三台机器,三年都没有组装,因为完全没有必要,茶忙的时候有上千妇女在帮忙,那些机器用不上。

还有一个问题,中国多产绿茶,而英国人喜欢红茶。

绿茶容易变质、发霉,明代、清代几乎每隔几年都在西北的茶马司(或其他茶叶机构)大甩卖清仓,许多老百姓多年下来,喝陈茶早就习惯了。你给他喝新茶,他还说你蒙他。在苏伊士运河没有开通前,英国到中国最快也要半年,终日在大海上,会加速绿茶的变化,而全发酵的红茶受到的影响就小多了。恰好白糖在英国同时崛起,要是离开了白糖,不会那么快形成全民饮茶的风尚。

1898年,中国近代农学的开创人、古文字专家罗振玉言及中国茶、丝,显得忧心忡忡,“顾近年以来,印锡产茶日旺,中茶滞销;日本蚕丝又骎骎驾中国而上,利源日涸,忧世者慨焉。”明以来,茶、丝是中国向世界输出的最大宗物品,但到晚清,中国的老大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语言学家马建忠认为关税过多会影响生意,土特产出口本不该收税,但茶叶例外,他用了西方某位精于理财的人所说的话:“意大利之硫磺,中国之茶叶,皆为独有之货,自然之利,不妨多征者也。”他为丝、茶两项定了值百抽五的税,马建忠也注意到印度阿萨姆产美茶,岁出数万箱,他很感慨“中国茶叶虽佳,奸商类掺他物,是当整理茶务,不可令我专有之利授之于人”。马建忠还是第一位提出要重征洋酒、洋烟和鸦片的税收的人。马建忠的意见遭到了许多人的反驳,《农学报》刊文说这完全是书生误导市场论,中国茶已经逐年减少了,现在应该减免税收,不然“茶农茶工因之辍业,饥寒逼切,转为盗贼,伏戎于茶,亦不之悟”。

程雨亭在《整饬皖茶文牍》的系列文告中,直言中国茶叶的地位岌岌可危。一方面,分散的小农经济受不了茶叶市场供需关系的屡变;另一方面,为了追逐短期利益,中国茶商造假之风盛烈,茶商们为赶时间,居然用柴炭熏焙,而不用锅焙炒。

布朗山茶老班章 “王”者之茶霸气足


在布朗茶山中,近年来,以老班章寨的古树茶最为璀璨夺目。

对于痴迷老班章茶的茶友而言,探访老班章古茶园也是必不可错过的“朝圣”之旅。每年春茶上市之际,这个边远、崎岖的高山密林深处的哈尼族山寨便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景象。每天,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高朋满座,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高档车在村里随处可见,操着各地口音的茶客、茶友相会于此,或参观古茶园,或品鉴刚晒出的老班章春毛茶,或背上背篓随茶农上山爬树采茶,尽情体验山野茶事之乐。入夜后,每户茶农家的火塘烧得红旺旺,劳累的茶农、茶客围着火塘饮酒品茶,不亦乐乎。一时间,满寨溢出的是茶香、酒香,是欢声、是笑语,一夜茶醉酒醉人也醉。

老班章茶缘何有如此的魅力?品过老班章茶的茶友一般都会被其霸气、阳刚的茶味所倾倒。

老班章寨与从这里迁出的新班章寨和老曼峨寨都属布朗山乡班章村委会。据说,始建于1476年的老班章寨最初是布朗族在此定居。后来,老班章哈尼族先人迁居于此,继续茶事。布朗族先人和哈尼族植下的茶,组成了如今尚存的4700亩的老班章古茶园。这片古茶园分布在海拔1700米至1900米的山林中,原生态植被多样性保存完好,茶园土壤有机质丰富,日照足、云雾浓、湿度大,气温与湿度适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为茶树千百年来的生存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老班章茶园历来不使用化肥、农药,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因此,所产的茶叶条索肥硕、显毫、色泽油亮,泡出的茶汤滋味稠厚醇香,品之花蜜香优雅而舒适,茶汤口感饱满,富有厚度和刚度,苦涩味重而协调,生津快、回甘长。老班章所具备的茶性刚烈、霸气十足、清香馥郁、回甘强烈、耐泡等特性,让品饮者的味蕾极为享受茶汤在口腔中苦化甘涌这一强烈变化的魅力,因而备受好茶之人的青睐。老班章由此获得了“王者”、“茶王”等美誉,一时形成了古树普洱茶纯料茶中“班章王,易武后”的格局。

老班章年产青毛茶仅50吨。但随着老班章茶的名气越来越大,追捧老班章的喝茶人和茶商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高,纯正的老班章古树茶也受到了市场上众多伪老班章茶的冲击。

近年来,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老班章”普洱茶沿着原产地、原生态、原地加工的模式发展,开始申报“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以期走上健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与此同时,由省内外茶叶科研院校、普洱茶界的知名专家、学者,老班章茶品牌开发者、经营者和老班章村茶农技术骨干发起成立了西双版纳老班章茶研究会,组织会员开展老班章茶相关的古茶园保护与利用、老班章茶品种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等茶事活动,以让这一“霸王”之茶保持纯正的“血统”和独特的风格,继续统占“舌尖”上的普洱古树纯料茶之“王者”风范。

为什么茶越贵越有人追?


2019普洱茶春茶价格暴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阻碍茶友们对春茶的向往,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的。

不管什么茶,贵有贵的道理,是稀缺?还是炒作?还是市场经济?当价格远大于价值,把茶炒成国宝一般的存在,那你还继续追吗?

在一家茶店,遇到位茶友,他指着店里的一饼普洱说,像这样年份的茶至少几万。且不论此话真假,但却使在座各位唏嘘哗然,原先平和的气氛因为这样古董级珍品一下子热烈起来。

我知道那些痴迷普洱茶的人,一定会将之奉若瑰宝,大谈特谈其中文化。似乎,这个圈子里的文化是与价格有关的。可我有些不适应,因为我很纳闷,花几万元钱去喝一片茶的意义在哪里。显然,这些东西不是茶,不是用来喝的。

对价格的追求,我想不外乎是两种情况:

一是卖茶者对于暴利的高追求,另一种则是品茶者对于价格的癖好,饮得起贵茶显得出身份。但无论哪种,我以为对于中华茶文化都是一种毒害。

首先,做茶与卖茶的需知高价不代表品牌。

我们总言中国没有大牌,那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过大众市场。这从我们的定价体系就可以发现,中国茶的定价跨度之大让人咋舌。一个普通的小规模厂家,生产的产品定价体系可以从万元级到几十元级。尤其是从千元到万元之间的产品,定价的随意性是很显明的。只是当这些千万元级茶品传播到国际市场上时,不知道会有多少影响力。

举个例子,英国有很多知名茶品牌,都是老字号,老字号意味着皇家御用,年代久远,家族传承,这在中国就是贡茶的意思,完全有高定价的资本。但是,很少有企业会将自己的产品定价到千元甚至万元以上。茶叶的价格非常平民,甚至是低廉。

以在TESCO英国网站上一瓶2升装的百事可乐价格为0.99镑为对比,你只需要买一瓶大可乐的价钱就可以买到英国顶尖老字号品牌PGTips20袋茶包装的茶叶。买茶叶就跟平时买酱油一样,不用多想,在超市顺手拿一盒。所以,它们有足够的市场底气来谈茶生活。

而中国有很多贡茶,凡能沾上点贡字的,都力图让自己披一层贡衣。抓住地方志里那少得可怜的一句话,目的只是让自己身价倍增,显得有文化。

其实,贡文化在诸多产茶省内,并不罕见,所以并不具有独特资源性。因此将茶叶当做奢侈品,炒作出各种“天价茶”,它的意义只是做了一个品牌故事,让茶成为了传奇,却远离了大众。

其次,对于品茶者,是否该追求这些高价茶呢?

朋友圈里也经常有人晒上世纪的茶,晒各种规格水准极高的茶会,搞奥斯卡、风尚典,非常热闹。只是,花万元钱去饮茶,我个人以为太过奢侈,亦不是茶人的追求。倘若有这等闲钱,我们大可忍下这口嗜好,去救济那些还挣扎在贫困线的弱势群体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之事,尽己所能去助人,即使一杯白水也能品出茶味。

回到商家的问题上,我们会发现那些知名的茶品牌,每年在公益、教育、土壤、环境上的投入,力度之大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值得高兴的是,国内有越来越多茶企开始把茶业与“三农”相结合,帮农民走上茶业致富的道路,效果也可圈可点。茶可以有昂贵有平价,定价都是自由,但一杯富贵到只有价格,而没有情怀的茶,已经不是我所要的茶了。

普洱茶膏为中国茶文化增色


普洱茶膏为中国茶文化增色!中国自宋代开始,就有茶叶出口。最早是“茶马互市”,即用中国产的茶叶在边境与外部换马匹。再到后来,有“茶马古道”和多种茶叶出口方式。中国产的茶叶不仅让外国人知道了茶,而且让他们知道了茶是最好的饮品。

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历任皇帝都有相同的举动,即在他们面见外国来的使者(有使节,有学者等),都会馈赠一些在当时看来最好的茶品。

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第一次荣登“国礼”的名单。这个单子就是赠予英国使臣的礼品目录。那年,英王乔治二世派遣特使给乾隆皇帝祝寿,第二年,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9月14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使团,并在万树田宴请英国使节,回赠英使团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包括:

①赏英吉利国王物体,计有珐琅、珍宝、玉器、漆器、瓷器、花缎、画册,鼻烟壶及土产食品等计92项(对、套)479件(个),其中包括茶膏4匣。

②又加赏英国国王物件、绫罗丝缎、漆器、扇、笺、食品,计40项455件,其中包括茶膏5匣。

③又随敕书赏给英国王物件,计41项1016件,其中包括普洱茶40团。茶膏5匣。这次英使觐见团95人,包括正使(即马嘎尔尼)、副使,正副总兵官、通事(翻译),文书、医生、天文生、听事官、管船官等,分别等级档次,每人都给礼物,共“赏赐”物27批。其中15批有茶叶。将这批礼单逐项统计,计送茶膏26匣。

这个茶膏就是宫廷御制的普洱茶膏。

我们至今也不知道这些茶膏是什么样的,只能根据目录上的片言只语知道这些普洱茶膏都是用木匣盛装的。而用木匣承装的一定是整块的膏体,如果是散块的可用瓷瓶包装,因为瓷器也是中国的“国粹”。我们今天在中国故宫博物院里可见到一种“人参膏”,它就是黄色瓷瓶包装的,里面是长条状一个个散块。瓷瓶的设计也非常独特,其釉面的黄色恰恰代表皇宫专属的色彩,是典型官窑的作品。普洱茶膏没有采用瓷瓶,而是木匣,目的是要展示整块茶膏的魅力。我们可以猜想,那上面一定有精美的图案,因为截至今天,能在整块茶膏上压制精美图案的也是非常难办的。纵观科技发达的今天,云南有生产普洱茶膏的企业和个人多达几十个,但真正能制成整块带精美图案的仅一两家企业而已。

至于有人说,那批最早馈赠给英国使团的普洱茶膏,因当时英国人不知道茶膏有何用,就把它封存起来,至今还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的说法,显然是一种猜想,或者说是“浪漫的神往”。因为大英博物馆早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只要藏品存在,从咨询处的电脑上一查就会知道。这种说法明显带有“戏说”的成分。

但是,不容忽略的是,自乾隆皇帝将普洱茶膏作为“国礼”开始,以后的历任皇帝都有向外国使臣或友人赠送普洱茶膏的记录。其涉及的国家和使臣(也包括友人)多达几十个,粗略统计送出去的茶膏有上百匣之多。

与乾隆皇帝一样,后续的皇帝依旧是采用木匣盛装普洱茶膏的方式。估计始终保持整块茶膏的模式。以突显泱泱大国极品茶的精湛技艺。

从这个意义上说,普洱茶膏的确也为中国的茶叶,或者说为中国的茶文化增色不少,是中国茶人的集体骄傲。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碰撞与回归


回顾台湾茶道的发展路线,我们会发现,30年前的台湾茶道和今日大陆类似,中产阶层兴起,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大批富裕者不满足于过去流传台湾的半套工夫茶的样式,开始寻求自己的茶道。这不是一条顺利的追寻里程,台湾走过不少弯路:例如暴炒茶叶和器皿,以收藏来取代茶道;求新异时髦而大摆茶席,一段时间,曾几乎人人都摆茶席;直到30年后的今天,才走出了一条文人化的以造境、赏器、品茶、交友为内容的路径,隐约和明文人的茶道接上了脉。

所以,研究台湾,可以作为研究茶道的一个参考样本。但仅靠钻研台湾去寻找中国茶道是不够的,宋代流行的禅院的点茶方式通过日本僧侣的传播,一直在日本流传了下来。日本的宇治茶,是有明确谱系的,由在宋游学的僧人荣西禅师在天目山取种,之后带回日本,交给各处栽种。京都附近的高山寺的茶叶就此存活,后来又被宇治茶农移栽,成为今天日本最出名的茶叶产地。而宋点茶的方式,由荣西带回日本后,到了千利休时代,才逐渐结合日本的器物,用自己的禅宗思维和审美创造了一套茶道方式。千利休于1591年剖腹自杀,他死的那年也成为日本茶道确立的年份。

日本茶道之后的传承与中国不同,中国每出现一种新的饮茶方式,前朝的饮茶方式就被冲击消失,进而只留下少许痕迹。而保留了宋抹茶道饮用方式的日本茶道经千利休的孙子们和学生们的传播,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尽管后来也有明朝传过去的煎茶道在日本流行,可是也没有使千利休的草庵茶道消失,它甚至还影响到建筑、庭院、服装和烹饪各个方面。现在日本按照千利休审美做出来的事物众多,利休栏杆、利休灰色、利休牡丹等等,去日本,寻找千利休的痕迹,事实上就可以找到茶道的日本变体。

今天的中国,还是按照明初的散茶方式在进行自己的茶道构建,人们翻阅古书,试图重新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茶道。但是以中国历史看,南北方的差异、物种的差异,包括气候的差异,都使茶道的面貌呈多元化。尤其以今日中国的交通和物流便利,众多丰富品种都可以罗列在一个饮茶者的面前:以往销往边疆和海外,带有唐代遗风的饼茶——普洱、黑茶和安茶,长江流域的绿茶,福建和台湾的乌龙茶——各自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专门的饮用方式,更没有一种茶道能一统天下。但正因为这种多元,才使中国茶的饮用方式有了更多值得去探询的空间。

我们从历史和现实两条路径,去追寻中国茶道的轨迹,期待能给今天想恢复茶道的茶人们以一份扎实的材料。

在历史中探寻茶道

首先我们向历史寻找茶道。根据学者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巴蜀先民们以其边缘的优势,将茶叶原料利用传统和制药技术结合起来,为世界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茶叶饮料,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基于当时的社会心理。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饼茶的加工已经成熟,而且有采茶早晚之别,甚至已经有意识地去苛求泡茶的水质,并且有相配合的茶果,也有了饮茶礼仪。虽然饮茶局限于江南诸地,但是魏晋南北朝是茶文化的创立期,与酝酿期的秦汉比,已经在短时间内成为可以与酒精饮料抗衡的最有影响力的饮料。

陆羽的《茶经》充分说明了唐时茶的流行。此书不仅使陆羽成为茶圣,更记载了完整的饮茶过程,包括茶树的天然性状、茶叶的采集、如何精制、茶具的使用和规制、泡茶法和饮用法。因为这本经典,使唐朝的饮茶脱离了早期不完善状态,成为风靡全国的饮料。当时的士人们以能辨别出陆羽所泡的茶为自豪。陆羽把饮茶从日常生活中提拔了出来,成为精神领域的享受。

唐朝时候,饮用茶有严格的步骤,这些通过陆羽的《茶经》就可以复原,随着从法门寺等处大量出土文物中的茶具的存在,使唐代饮茶方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到了宋代,末茶饮用进入了黄金时代,按照冈仓天心的说法,茶饮不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消遣,而成为自我实现的方式,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在永恒的变化中追寻永生。苏东坡甚至说:茶的至美至纯好像一个道德卫士,可以使他抵御堕落的侵蚀。除了文人阶层,宋代的禅院也大量饮用末茶,他们认定这种饮料可以帮助他们修行,这和唐代寺庙如出一辙,只不过,他们饮用的是散茶磨成末,并非用珍贵的团饼。这种方法直接流传到了日本,开启了日本的茶道之路。

尽管现在日本保存的主要抹茶道流派是以千利休为代表的千家流派,但是宋朝就传入的许多饮用茶的方式,还是可以在日本找到。日本静冈文化艺术大学学长(校长)熊仓功夫告诉我,最开始流传到日本的团茶、砖茶可能被放弃了,因为可能不太适应岛国人民喜欢新鲜自然口味的习俗,但是散茶的绿色很快征服了日本。在静冈的东福寺,包括传说中荣西禅师的祖庭京都的建仁寺,都保留了传统自宋传入的饮茶方式,这些方式里,最能体现的是宋代僧人和文人是如何饮用末茶的。“没有士大夫阶层的繁文缛节,但还是能从这里面能展现宋时风貌,这绝对不是日本的发明。”

而包括工艺品、艺术品在内的大量与茶有关的宋器物,更是被大量进口。据专家考证,南宋时期,宁波、杭州和福州都是运输宋茶器的重要港口,其中数目最多的是龙泉窑。现今日本各大美术馆、寺庙中都藏有丰富的中国书画、陶瓷,许多都是当时流去的。最近打捞的韩国沉船“新安号”上有上万件瓷器,不少是日本各寺庙在中国定做的瓷器。所以,在日本既可以从活的各个流派中看到宋茶道依稀的影子,也可以从文物中去细细钻研宋茶道的精华。

到了明代,中国茶的饮用方法随着散茶流行进入了新时代,制茶不再繁杂,饮茶却发展出新的要求,以文人为主的阶层创造了紫砂壶为主的饮茶器具,改变了茶碗大小,推出了小很多的茶杯与茶盅。现在福建人还是沿用了明旧习,称茶杯为茶瓯。

文人重雅趣,于是把饮茶空间尽量雅致化,花木、盆景、雅石、茶果等要求均出现,茶道的文艺复兴开始了,而这套饮用方式尽管有了朝代的数次更迭,但是并没有死亡,无论在清代贵族阶层的社会生活图景中,还是民国时期江南人家的品饮中,都顽固地存在下来。因为饮用散茶的茶制没有改变,这套饮茶方式也没有改变,只不过今天的我们已经没有明人的雅致文化,所以喝得更粗枝大叶罢了。

我们希望能完整地呈现出中国茶道宋与明两个盛世的状态,所以通过专家约稿和专访的方式,对这部分作充分述说。

向现实中寻找:日本与台湾

在日本的古董市场上搜寻茶器,是台湾茶人30年前就发起的,现在大陆茶人步其后尘,纷纷去日本扫货。我们的追寻路线并不如此,光靠物质积累,很难完成茶道的积累,我们变化了自己的寻访方向,去寺庙,去千家流派,包括现在著名的茶人那里寻访,呈现了一部分日本茶道的现状,其实是为完成回答这个问题:日本茶道与中国茶道的渊源,日本茶道如何自立,它对于今天中国茶道的借鉴意义。

我们采访了高山寺,这里是荣西带回茶种的分种地之一,现在是日本最古老、最著名的茶园,神奇的是,这里的茶园不用管理,只靠宇治的茶农每年六次来帮忙就可维持。这里的茶叶,现在是日本最重要的茶人的使用专利,基本不在市场流传,是最名贵的日本茶。这似乎再次验证了古老的中国茶道对外辐射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在京都寻访了各个千家流派,千利休去世后,他的学生和弟子严格保持了他所传下的草庵茶道,虽然这是完全日本审美化的茶道,但其点茶方式,还是继承了宋茶道。熊仓功夫说,千利休在审美上,发展出日本自己的侘茶方式,将日本器物之美的概念推广到大众中,但并不意味着他的点茶方式是日本的。“那里保存了大量的宋代点茶方式,还有宋代器物的翻版,并不是因为日本仿造了许多器物,这些器物就日本了,因为它的源流还在那里。”所以,当茶筅、建水、茶勺、水取等我们在宋代茶书中经常看到的名目以实物形态呈现的时候,中国茶道可借鉴的地方也就出现了。

除了茶器物,日本保存下来的大量茶室,包括当代建筑大师隈研吾创建的各个茶室都可以对中国茶道形成影响,环境的优美、饮茶时的心境、整个茶室空间的陈设,包括茶人应该如何插花,在日本都有固定的体系和完整的传承,我们采访了大量细节,不是希望国内茶人们照搬,而是希望这背后的美学观念和饮茶观念,可以影响到当下的国人。

除了日本,台湾地区是我们寻访的另一重要目的地。过去大陆茶人对台湾茶道多有误解,觉得是从日本抄袭的,事实绝非如此。台湾最初研习茶道的时候,并没有宗师可以寻找,他们的基础是潮汕工夫茶,那是明清茶道在中国边缘地区的留存。台湾茶人去日本寻找的是中国茶道的遗产,其中包括空间、茶具和喝茶的心境,明代大量出口日本的紫砂壶具轮珠大量回流台湾,成为茶人必备之物,而茶杯托等已经在大陆消失的茶具,也开始大量回购,重新出现在台湾茶人的茶席上。

这些是道具的完成,台湾茶人最大的努力,还在于他们努力翻阅中国古代茶书,寻找到自己的茶空间构造。一开始台湾的公共茶空间就走苏州园林风格,慢慢地,有舞台经验、画廊经验和深厚学养的茶人都进入改造过程中,使台湾呈现出多样化的、真正具备中国古老文化特点的新老茶空间。解致璋的清香斋、周瑜的紫藤庐、何健的冶堂、林炳辉的食养山房都是如此,结合了宋、明文人的审美,使它们已经成为台湾最具吸引力的新空间。拿食养山房为例,需要提前预订一个月,才能有机会去那里享受一杯茶。

台湾茶道的最大吸引力,在于这些茶道的钻研者都是文人出身,他们的兴趣在于建设台湾茶道,虽然现在以茶道为基业,但并不追求谋利,他们的风格影响了台湾茶界。在台湾,一位茶课老师,绝对不会出售茶具和茶叶给你,这是与目前大陆茶界的纷乱局面不同之处。

不过,台湾茶道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因为其基础,是以清香乌龙茶为根基发展起来的,所以他们所钻研的泡法、器物的使用,很可能都只适合于那个体系,并不适应于大陆博大的茶叶世界。台湾茶道的钻研者之一李曙韵去年到大陆发展,因为她觉得,未来的茶道,还是会在大陆崛起,因为这里有丰厚空间。“无论是与茶有关的物的世界还是人的世界,都太广阔了。”她在大陆新开的茶空间还是叫“晚香”,想承载的是崭新变化中的大陆的茶道文化。

尾声:中国茶道的复兴?

曾经有学者研究过,日本茶道之所以留存,是因为日本人有恋物的习惯。因为国土资源的匮乏,所以在千利休时代人们就发现,无法在日本大规模使用“唐物”,也无法像丰臣秀吉一样用黄金去建造自己的茶室空间,而应该重新认识物,有意突出物的灵魂世界。千利休去世的时候,做了一柄竹茶勺送给他的弟子,这茶勺被取名为“泪”,物与人结合为一,迄今为止,许多日本茶道中人的器物是需要代代相传的,很多人一生中只使用一个茶碗。可是中国截然不同,我们并不珍惜自己的茶道具,总是随着饮茶方式的更迭而抛弃。

台湾茶人的做法是,开始重新建立对物的依赖。这种依赖,并不是去追寻古董,或者购买名物,你可以用自己的手和竹木碰撞,做一个茶匙,一柄茶则,甚至去烧一个自己的杯子,这种重新建立起来的对物的喜爱,可以使人们更深地进入到茶的世界,这是一个人与物不分离的世界。

但是仅有对物的依靠还是不够,喝茶并不是独自一人的世界,即使是明代茶人拒绝众饮的情况下,还是要求二三人对酌。台湾的紫藤庐主人周瑜发明了自己的“正静清圆”的茶道,他说:“这是我个人对传统文化,对自然美学的体会实践,在闽南茶道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具有人格蕴涵的茶道。与日本的茶道‘和寂清静’相去甚远,我觉得这是很中国的茶道。”

周瑜对中国文化深入研究后觉得,中国茶道绝不应该照搬日本。就拿“寂”来说,他们要的是寂灭是佛教思想,中国茶道里其实没有这个东西。中国茶道,追求的是另一种愉悦,喝了茶,身体清了,精神松快了,茶友互相沟通,大家共同有机会享受这泡茶。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通过茶可以领悟到自然之美好,也能领悟到茶世界如何抵抗外界喧嚣,这是周瑜所追求的中国茶道境界。

事实上,每个茶人都可以创造中国自己的茶道。在日本,我们反复征询每一位茶人:中国的茶道能复兴吗?有两位的回答特别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是熊仓功夫,他说,日本茶道是从规矩到心,你每日要按时做各种事情,奉行茶道的时候要一丝不苟,最后可能修行成功,成就了自己的茶道。而中国正相反,中国茶道是从心到规矩,是心里想明白了,再随手做出各种动作,这个特别难。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可能复兴茶道,你们有大量的茶种、有无比丰富的茶器、有那么辉煌的历史,这个心的完成,只是时间的事情”。另一位回答我的,是京都建仁寺的方丈云林院宗硕,他说:“茶道在人类历史上的辉煌可能都是瞬间的,像你们唐、宋时期的茶道,我们的千利休茶道,但是樱花不也是这样吗?一年365天都不开放,只有10天灿烂无比。当然可以期待中国茶道的再次复兴,因为土壤在那里。”

消费者问:老仓普洱茶怎么样?


消费者问:老仓普洱茶怎么样?

答:老仓普洱茶以250克云南思茅大叶种古茶树晒青毛茶为原料,按照普洱生茶的加工要求,经过高温蒸压,然后加工形成的紧压茶,它选料精细,级别比较高,加工的程度正好合适,整个茶表面条索清晰肥壮,整齐且光滑里外一致,口感极佳,喝藏两宜。面茶叶均匀,压制工艺良好。醇厚,香气随汤水散出,回甘良好,入口香气饱满。色泽绿黄,叶面均匀饱满呈暗绿色叶底匀齐柔软。生茶的特点: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为生茶。生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色味,汤色较浅或黄绿。生茶适合热爱普洱的人士长久储藏,可以陈放在家中,年复一年看着生普洱叶子颜色的渐渐变深,香味越来越醇,就象人生履历的累计,有着说不尽的乐趣和兴奋。当然普洱的价值也将随之年年上升。

勐海大叶茶种,被全国茶树良种委员会评定为中国传统茶树良种,被中国茶叶界权威赞誉为“云大—正宗”、“云南大叶品种的英豪”、“勐海良种,世界名茶”。由于勐海茶区大叶种茶条索肥厚、芽峰显豪、滋味浓郁、回甘悠远、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高,勐海茶区里的茶是制作普洱茶非常感好的原料,被誉为“普洱茶之味精”。

老仓宫廷小沱茶采自云南大叶种茶树,经传统工艺加工,仅选用细芽精制为每粒4克装宫廷普洱熟茶沱,乃是老仓的高端小沱茶,陈香纯正,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褐柔软。特宜享受品茶乐趣,追求高层次生活品质的人士饮用。

中国茶文化兴盛于隋唐时期


中唐时期,茶叶在进行买卖的同时,还被朝廷征收茶税,此时,茶叶的生产、买卖已成为了全国性的经济活动。唐中期以前,朝廷并未对茶叶的生产和买卖征收赋税。但随着茶叶生产、销售的逐渐扩大,加上唐中后期镇压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国库困窘,建中三年(782年),“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征收茶税。兴元元年(784年),由于民怨,朝廷暂停征收茶税。但到了贞元九年(793年),朝廷恢复茶税,并成为定制。

唐代以前,虽然茶的历史久远,但并没有人为茶撰写专著。那时的茶只被视为一般的饮料,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唐代中后期,茶叶的蓬勃发展与人们对茶知识的渴求,催生出以陆羽的《茶经》为代表的一批茶学专著。这些专著的出现,标志着茶以一种独立、崭新的学科文化面貌面向世人。同时,这一时期也涌现了大量的咏茶诗文。唐代茶事上,卢仝的《茶歌》、陆羽的《茶经》与征收茶税一起被列为影响最大的三件事。

唐代茶文化还表现在饮茶人之多与享茶之道上。茶宴、茶会、茶食不再仅局限于待客之礼上,还以茶会友、以茶议事、以茶共趣等形式广泛流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老盖:中国茶的摆渡人、追梦者|茶人》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55683.html

上一篇:杀青:火与手的微妙分寸

下一篇:老茶人秘而不传的诀窍!怎么醒茶?茶才能泡得更香!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