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喝普洱茶时,主要品的是什么?

2019-12-04

喝普洱老茶首先要品香,普洱老茶的香气特性就是陈香显著,陈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以茶多酚为主的多种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构成了一些新的物质所产生的综合香气,是一种令人感到舒适的气息。如有霉味、酸味等则为不正常。

喝普洱茶要品味,普洱茶汤的滋味甜美、滑润、厚重。由于在发酵的过程中,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被合成成小分子的糖及可溶性糖。滑润是茶汤要柔顺滑润、滋味醇正、清新平和,刺激性不强,毫不阻滞地从口腔流向喉咙和胃部,没有叮、刺、挂、麻的感觉。厚重是指茶汤浓稠而不淡薄,入口后味觉香浓而不寡淡。

喝普洱老茶时要留意茶的汤色,普洱茶的汤色有五种,即宝石红、玛瑙红、琥珀红、泛青黄、褐黑。汤色红中透亮是高质量普洱老茶的汤色,汤色混浊不清则属于质量劣变。

喝普洱茶时,为了充沛品味到普洱茶的特性,需求有正确的普洱茶喝法。普洱茶的喝法包括选茶、备具、择水、投茶、喝法5个环节。饮具最好选用专用瓷杯,水准绳上应选用软水,也可用契合饮用水规范的自来水,假如是山泉水,那就更好。水温对茶汤的香气、滋味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普洱老茶请求用100℃的完整沸水冲泡,才能泡出普洱茶的香味,才是正确的普洱老茶喝法。

为了使茶香愈加纯粹,要停止温茶,即第一次冲下的沸水立刻倒出,温茶可停止1~2次,速度要快,以免影响茶汤的滋味。正式喝普洱茶时,1分钟左右即可将茶汤倒入杯中,茶底继续喝,随着喝的次数增加,喝的时间可渐渐延长,冲1分钟作用逐步增加至数分钟,这样泡出的普洱茶茶汤才比较平均。

小编推荐

当我们喝普洱茶时,喝的是什么?喝普洱茶有什么好处?


普洱茶因为各种原因,从90年代到现在,经历过数次大起大落,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因此成为普洱茶友。那么,大家喝普洱茶时,其实都是在喝什么呢?

越陈越浓越香,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虽然经过渥堆发酵后,熟茶在新茶时期就可以品饮,但是经过陈放之后,品饮价值也会越来越高。存储醇化,是普洱茶价值提升的关键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新茶到中期茶到老茶…每一个阶段,普洱茶在香气、滋味、口感等方面的表现都各不相同,这也是普洱茶独特的魅力所在。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喝普洱茶,最重要的是喝茶汤。茶汤的综合表现如何,由普洱茶内含物质含量的高低、存储时间的长短等决定,茶汤粘稠顺滑、快速生津、回甘持久、水路细腻、陈香显著,甚至喉韵悠长等都是每一个喝普洱茶的人的追求所在。以上各项皆是越陈越浓越香的具体表现,也是为什么普洱茶需要经过数十年存放陈化的原因。

对于部分茶友来说,喝普洱茶,喝的是健康。众所周知,普洱茶的保健功效非常显著,尤其是熟茶,茶性温和,适饮人群广泛,减肥降脂降血压等功效都是经过科学检测和验证的。所以,除了具有较高的品饮价值,保健功效也是大家喜欢普洱茶的主要原因之一。

普洱茶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茶友们品茶的过程,也是感受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的过程。前期选料、中期制作、后期仓储,每一个阶段都有对应的信息,不同的普洱茶,香气、滋味、口感也有所不同。感受不同,也是喝茶的乐趣所在。

除此以外,境界、开心、分享……也可以是品饮普洱茶的不同主题。但无论喝的是什么,都没有享受品饮普洱茶的过程本身更重要。

普洱茶冲泡时的水线是什么?


有茶友提问:常常听见专业的普洱茶人,品茶时,说什么水线之类的,还不好意思问人家,只能不懂装懂的点点头,到底什么是水线呢?

所谓“水线”,其实就是指注水方式。注水方式的不同,茶汤口感就不同。

例如:有些茶因其本身内涵物质丰富,咖啡碱含量高,汤质厚重感强。所以,冲泡时要求沿杯壁,定点注水,避免击打茶叶,而且出汤时避免出汤过急。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稠厚的汤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碱过度析出,使得茶汤过于苦涩。

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意思就是: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就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

对于普洱茶来说,生茶主要品高扬香气、熟茶主要尝绵长甜韵。像景迈这一类以香气见长的普洱生茶来说,采用“高冲、单边环圈注水”的方式最好,高冲时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紫砂壶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最能激发香气。

普洱熟茶则可采用“低吊、定点注水”的手法,低吊时水温保持得较好,注满紫砂壶时间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便于让内含物质缓缓释放,泡出绵长的口感,茶汤也不易浑浊。

品饮普洱茶时 普洱茶的水路详解


水路是普洱茶品饮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水很杂”、“水路持绵长”、“水路细腻”、“水路浑然”,“水路宽广”、“水路饱足浑厚”、“水路柔顺”、“水路细是指茶水清甜,且单薄”、“水路好,应该是无燥干感,水在舌和喉之间润,生津回甘好。”等等,观点与理解不一,还有人认为是纯属广东俚语,“水路即指汤感,意为茶水的路数、路子,“细”相对于“粗”,粤语中尤指细腻、精巧,引申为评茶术语即指甜滑、厚润、不显粗涩也!”。一、水路的标准表述应该是什么?

水路是一个民间品饮的通俗用语,没有官方的定义标准,但在一些评茶标准的审评术语中有提。对水路的表述一般用:细、细致、粗、较粗等用词。

二、普洱茶的水路跟厚、薄,回甘是否有关系呢?

普洱茶的厚、薄对水路有影响,但这些概念的表述是属于普洱茶品饮汤感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普洱茶的回甘跟水路没有直接关系,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也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

三、什么样为之水路粗,什么样为之水路细?

“水路”指的是咽下茶汤的过程对整个相关的通道造成的感觉,一般以粗细来区分,譬如用一匹绸缎和一匹粗麻拖曳过人的皮肤,前者为细,后者为粗。

四、相关混淆概念的区分与引用说明

1、“水很杂”的区分:杂是将其归类到"嗅觉"里的,通常令人感到"杂"的茶是因为气味,而气味杂的茶则通常水路会显得比较粗,所以大家习惯了说"粗杂",其实,若是再细分的话,"粗"归于水路,而"杂"则应归于嗅觉。

2、“水路特持长”:“持久”、“绵长”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形容水路的感觉。

3、“水路浑然”

4、“水路宽广”:“宽广”是属于协调方面的概念,一般不用于形容水路的感觉。

5、“水路饱足浑厚”:“饱足浑厚”一般指的是汤感厚度方面的概念,一般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可以改成“茶水饱足浑厚”来形容茶汤的厚度。

水路是水性方面的概念,一般以粗、细来区分,与汤感是不同的两个范畴。

品饮普洱茶时的体感


不同茶品因其原料、生态、制作、仓储、冲泡等差异,必然有不同的茶汤析出物构成。茶汤在进入人体后,人体对不同的物质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中医理论中,任何食品入口,身体依据其寒热属性,都会有对应感受。石昆牧老师用“寒、凉、温、热、酸、麻、胀、痛”来概括茶汤进入人体后,身体各器官对应的感受——体感。

人体感知到的体感感受,既受茶品品质的影响,也因品饮者体质差异有所不同。本来人体感知是每个人先天本有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只有部分人能够明确感知,而且不同个体之间体感的敏锐度也会有一定差异。

比如茶品若有高温烘干、提香等高温制程,品饮时多会产生锁喉、上头的体感,但若品饮者长年饮用此类茶品,或平日嗜食辛辣烟酒,甚或生活作息严重异常,心性偏差等等,就可能不会产生明显的体感,甚至可能完全感知不到。

任何茶品,只要没有农残化肥,都以其品质与价格有不同的适应人群,只要懂得适人适时适量。一旦产生“酸、麻、胀、痛”等体感,也不尽然必为茶品的问题,也有一定可能是品饮者自身的问题。对其的进一步解读,需要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有所了解,同时更要了解品饮者自身的身体特性。

茶友经常会在品饮茶品时,将身体发热、发汗、打嗝、手掌涨麻、通肠甚至茶味浓酽视作“茶气足”,实际上均系误解。身体的发热、发汗等反应属于体感范畴,至于茶味浓酽更不过是口感范畴而已。

品普洱茶时的回甘和生津


品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茶汤本身的滋味、香气、口感,再到回甘、生津、喉韵,是一个逐渐提高的层次,能带给品饮者更加愉快的品饮体验。

也因此,很多茶友在冲泡或品饮普洱茶时,都会将其回甘、生津和喉韵等多方面的品饮感受,作为评判普洱茶品质优异的标志。接下来,就和大家谈谈,在品普洱茶时,如何感受回甘和生津?

品质优越的普洱茶,都会有“回甘”的现象,即茶汤咽下后两颊和舌面产生的非常清润的甜味,回甘是伴随着苦味产生并且在苦味之后的,有强弱之分,其强弱程度、持久性也常常被用做评判一款普洱茶品质的标准之一。

生津,主要源于茶叶中的维生素、咖啡碱和有机酸对口腔粘膜起刺激作用,能够促进唾液分泌;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可与唾液发生反应;芳香物使口感清香。回甘和生津常常是相伴相随的,但其实这是不同的概念,有的茶回甘未必生津,有的茶生津也不一定回甘。

两者的品饮主要有3点:1、快慢与否;2、强弱与否;3、持续时间长短。有的茶,可能茶汤刚入喉,回甘就立马袭来了,有些茶则可能要等上几秒,但要强调的是回甘的快慢并不能就此评判一款茶的品质好坏,在回甘的评判上,主要还得看其强弱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通常说来,回甘越猛烈、持续时间越长的茶越受欢迎,尤其那些喝完半天,依旧能够感觉到回甘的茶,一般说来都不会太差。而生津的体验和评判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此不再细说。

关于回甘和生津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法就是“苦能回甘,涩能生津”,这种说法究竟准不准确?从生物学的角度不好定论,但从我们自身的体验来说是有一定可能性的,苦与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对比性,所以前期越苦后期的回甘体验可能越强。涩感也是,前期越不适,随着生津袭来,舒适感就会越得到凸显。不过这只能说是我们比较主观的体验,主要还得看茶品内含物质的多少,这些才是导致我们产生回甘、生津效果的主因。

相对说来,回甘、生津虽不如苦、甜那么直接,但也还算比较容易感受到的,至少比茶气、茶韵简单,所以在品饮茶初期也可以认真感受一下。

喝普洱茶时,舌底鸣泉是什么意思?


一般正常喝饮料时,液体吸进口中,从舌尖沿看舌面滑入口腔,少部分由舌面向两侧滑落,和牙床接触,大部分则由舌面向后方滑进喉咙去了。液体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很短,所接触口腔的面积也不大,这种急速匆忙的喝法,在喝茶时叫“牛饮”;在饮酒时叫“干杯”吧!所以常常认为“牛饮”和“干杯”都是糟蹋了好茶,浪费了美酒的行为,它们的香醇甘美,像浮云过太虚,无法享受到。

在普洱茶的品茗技巧上,为了避开“牛饮”、“干杯”的缺失,除了小口慢饮、迥转缓咽外,当茶汤喝入口中,必须将口腔上下尽量空开,也就是上下牙床张开。闭着双唇,牙齿上下分离,增大口中空间。同时口腔内部得以松弛,舌头与上颚接触部位形成更大的空隙,茶汤得以有机会浸到下牙床和舌头底面部分。

当要吞咽时,口腔必须缩小范围,将茶汤压迫经过喉咙,吞下了肚子。在口腔缩小过程时,舌头底下的茶汤被压迫出来,并会产生泡泡的感觉,这样的现象就叫“鸣泉”。但只是技术性鸣泉,不一定饮茶如此,喝任何饮料亦可如此。

品饮到五六十年以上陈期,先期以前的好普洱茶,如不知年代的红芝普洱茶、同庆老号圆茶、末代生紧茶等,茶汤已经极为柔和,达到有香无味的境界。其茶汤经过口腔接触到舌头底部,舌头底面会缓缓生津,不断有涌出细小泡泡的感觉。这种舌下生津现象,才是真正的舌底鸣泉。

经过长久陈化普洱茶,茶汤已经转为极柔性,尤其已达到入口即化的境界。也因为茶单宁在陈化过程中,经氧化消失了,已经不能刺激两颊或舌面生津,但是却有某些成分,激起舌底呜泉的功效。舌底鸣泉之美,的确远过了两颊生津或舌面生津。生津过程更加缓和持续,生津现象更加细致轻滑,生津感受更加柔顺安祥,生津艺境则仙扬道化,阶及无为了!

喝普洱茶时为什么会有麻味?喝普洱茶时为什么会有麻味?


讲一讲普洱茶出现麻味的7个原因。

1、内含物质丰富

科学研究表明,其实真正的基本味觉只有四种:酸、甜、苦、咸。第五种味觉鲜还在有所争议。

而辣味其实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麻味甚至不是味觉、不是痛觉,而是一种震动感。

涩味是食物成分刺激口腔,使蛋白质凝固时而产生的一种收敛感觉,涩味不是食品的基本味觉,而是刺激触觉神经末梢造成的结果。下面我们就以味道统称这七种感觉。

其实茶内也有形成酸、甜、苦、咸、麻、涩、辣,七种味道的内含物质,例如常见的形成苦味的咖啡碱,形成甜味的可溶性糖分及氨基酸,形成涩味的茶多酚,形成辣味的茶皂素,形成咸味的无机盐类……

而麻味也是存在其中的,但是我们平日里喝茶很少喝出麻味,是因为人的味觉要想感受到茶叶中的麻味,需要引起麻味的物质达到一个阈值,内含物质少的茶没达到阈值,不会引起人相应的味道。

所以如果茶品出现麻味,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茶内含物质丰富,达到了产生麻味的阈值。

如果是这一原因造成的麻味,可以感觉到麻味会像苦涩味一样化去,很快转化成回甘生津,并且存放一段时间之后,再品饮麻味会消失。

2、将涩味和麻味混淆

涩味与麻味其实都不是直接的味觉,也不是痛觉,振动感带来的麻味与收敛感觉带来的涩味有其相似性,麻味其实极易与涩味混淆,所以有时候我们所谓的“麻味”其实是涩味。

例如一些苦涩味较重的茶,在冲泡时投茶太多,出汤过慢,茶汤过浓,一些新茶友就有可能将涩味误认为是麻味。

3、个人原因

有一部分味觉特别灵敏的人,对引起味道的物质特别敏感,所要的引起味道的物质其阈值相对低一些,能够品饮出麻味。

但如果之前没有喝出麻味,现在喝出也有可能是身体不适。

4、存储不当

普洱生茶在高温、高湿等不合适的环境中存储造成的劣变,例如湿仓加速陈化使的茶品劣变,也有可能造成麻味。

5、工艺不当

普洱茶茶箐杀青时,杀青不到位,部分引起麻味的物质活性未被抑制,也有可能造成麻味的出现。

6、造假老茶

部分无良商家,或使用一部分化学物质加速普洱茶的陈化,而能够造成舌头发麻的化学物质可不在少数。

7、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造成的麻味,是最常见、也是茶友最担心的麻味,茶汤入口有让人极为不适的刺激感,类似有绵密的针刺在口腔中,并且有的还会伴随着类似用钝刀在刮舌头的钝感。

如果麻味化不开,一直在累积,这种茶一般3泡之后麻味还在累积,就要赶紧停止,不要再喝了。

通过以上7点我们不难看出,在品饮和购买普洱茶时,如果喝到麻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好有坏,茶客需要理智的分辨其中因素,做出合理的判断,一来避免错失好茶,二来防止劣茶、问题茶危害健康。

普洱茶和绿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生长环境不同:

普洱茶树的生态环境是高海拔低纬度,亚热带暖湿气候,雨量光照充足,整年云雾缭绕,四季如春,PH值为4。5-6。5的低酸性土壤,普洱茶和绿茶是两个不同类别的茶品,绿茶的生态环境则是低海拔暖湿气候,一年四季分明,云雾较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不利于芽叶中含氮化合物的代谢,光量子的吸收合成,所以绿茶中的叶绿素,胡萝卜素,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都明显少于普洱茶。

制作工艺不同:

绿茶是用300-400度高温杀青,再用烘青工序将茶叶中的水份完全去除,普洱茶用70-85度的低温杀青,再用晒青的工序将茶叶中90%左右的水份去除,茶体中还含有12%左右的水份,所以绿茶为完全不发酵茶,普洱茶是后发酵茶。

存放方式不同:

由于绿茶已不具备生命体症,只要没异味的地方就可以存放,普洱茶由于具备生命体症,它要放置在通风,无异味,湿度在60%左右,无阳光直射的场所。

保质期差异:

一般绿茶的保质期为2年,它的品质会随着时间的延伸而下降,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它只有生产日期没有保质期,只要原料是优质的,存放是合理的,它的品质是会随着时间的延伸增值和优化的也就是常说的越陈越香。

特性差异:

绿茶为酸性茶,过度喝绿茶会加重对胃及身体的刺激,耐泡度要比普洱茶差很多,普洱茶是一种偏碱性茶,普洱茶熟茶经过科学的渥堆工艺加速和缩短它的后发酵过程,通过酶类物质和多酚类物质的代谢过程产生大量有益菌群,通过普洱茶的泡法茶汤形成顺滑醇厚的口感和温和的茶性,对健康有一定的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不会对人的身体有任何的不良反应。

普洱熟茶,我在喝它什么?普洱熟茶主要喝的是什么?


普洱茶分两类:生茶和熟茶。

有人喜欢生茶,也有人喜欢熟茶,各有所好,人之常理。

自从熟茶诞生以来,它的地位一直很低,邓时海说“藏生茶、喝熟茶、品老茶”,虽然没有直接排斥熟茶,但生茶用的是珍爱之物才用的“藏”字,老茶用的是郑重其事的“品”字,熟茶却以一个寻常至极的“喝”字打发!可见在他眼里,熟茶从来都不是一种能登大雅之堂的茶。

不过,喜欢喝熟茶的却大有人在,这是为何?

笔者认为,原因至少有三点:口感、体感、功效。

【口感】

大多数茶友头一次喝熟茶,会觉得味道有些怪,但“怪”却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味道,只不过它不像其它茶类那种传统的味道罢了。熟茶之所以出现,是为了替代那种红汤醇和的老生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它也曾完成过这一使命。不过熟茶在新出品时往往带有挥之不去的堆味,这一致命缺陷让更多的茶友难以接近,显然这样的熟茶作为即饮的替代品是不合格的。后来长期品饮熟茶的人们发现,存放了几年以后的熟茶,堆味散了,变得甜润醇厚丝滑,更难得的是,有的熟茶还显陈香,看来,品质好够年份的熟茶,一样有上佳的口感,一样可以让大多数茶友接受它并爱上它。

【体感】

这里我们探讨的体感,并非茶气、茶韵之类,而仅仅是喝茶后对个人身体的影响作用。

熟茶没有生茶自然转化的美妙,但熟茶人工发酵却给了普洱更大的普及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舌之欲渐渐被健康养生所赶超,一泡熟茶的温润从健康的角度讲远胜一泡新生茶的刺激,对大多数人来讲,刚出厂的生茶对身体的刺激可不是你一个喜欢喝所能掩盖的。

笔者周边有一些朋友,它们选择熟茶的理由如下:

“我长期饮酒,肠胃不好,生茶刺激性大受不了,熟茶茶性平和,养胃,正好。”

“我习惯在晚上喝茶,生茶喝了睡不着,喝熟茶就没事儿。”

“我身体偏寒,不敢喝寒性的生茶,熟茶就不错。”

“冬天冷,喝熟茶感觉身上暖暖的,很舒服。”

“听说喝普洱茶能减肥,我试过一段时间,感觉熟茶这方面更有效些。”

【功效】

现代医学关于普洱茶的众多保健功效的研究、实验以及临床证明大多数是取样于普洱熟茶的,这方面书上百度里写的够多了,小编就不一一罗列了。我们只需知道普洱茶的强大保健功效的桂冠,熟茶当之无愧!

既然知道了我们选择熟茶的原因,那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笔者认为,不要考虑那些问题:

1、原料是哪里的?

2、在哪里发酵的?

3、在哪里存放的?

要考虑的是这些问题:

1、首先您认同了它的功效;

2、其次这款熟茶的口感要适合您;

3、第三,身体感觉要舒服

4、便宜、便宜、便宜!

最后要强调一点,喝茶,健康问题永远是第一要素,所以,您选的这款熟茶,应该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卫生条件能让人放心!

品饮普洱茶时口感与体感的区别


不同茶品因其原料、生态、制作、仓储、冲泡等差异,必然有不同的茶汤析出物构成。茶汤在进入人体后,人体对不同的物质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中医理论中,任何食品入口,身体依据其寒热属性,都会有对应感受。石昆牧老师用“寒、凉、温、热、酸、麻、胀、痛”来概括茶汤进入人体后,身体各器官对应的感受:体感。

人体感知到的体感感受,既受茶品品质的影响,也因品饮者体质差异有所不同。本来人体感知是每个人先天本有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只有部分人能够明确感知,而且不同个体之间体感的敏锐度也会有一定差异。

比如茶品若有高温烘干、提香等高温制程,品饮时多会产生锁喉、上头的体感,但若品饮者长年饮用此类茶品,或平日嗜食辛辣烟酒,甚或生活作息严重异常,心性偏差等等,就可能不会产生明显的体感,甚至可能完全感知不到。

任何茶品,只要没有农残化肥,都以其品质与价格有不同的适应人群,只要懂得适人适时适量。一旦产生“酸、麻、胀、痛”等体感,也不尽然必为茶品的问题,也有一定可能是品饮者自身的问题。对其的进一步解读,需要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有所了解,同时更要了解品饮者自身的身体特性。

之于茶品,石昆牧老师与经典普洱体系在制茶时对于原料生态与品质的严苛要求,以及茶品制程中低温工艺的坚持,就是为了让茶品给茶友带来正向的口感、体感乃至气感的感受。

之于品饮者,石昆牧老师一向倡导茶友建立正确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是为了藉此改善品饮者的体质状态,提高人体对于茶品感受的敏感度。

茶友经常会在品饮茶品时,将身体发热、发汗、打嗝、手掌涨麻、通肠甚至茶味浓酽视作“茶气足”,实际上均系误解。身体的发热、发汗等反应属于体感范畴,至于茶味浓酽更不过是口感范畴而已。

为什么普洱茶热时喝苦涩温时喝回甘呢?


什么是回甘?是一种入口时苦涩微甜,苦涩味居上,但在口腔内慢慢回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其感官体验主要表现为:“入口微苦,回味清甜”,很多人喜欢喝茶就是因为茶有苦尽甘来这一戏剧性的变化。

普洱新茶多数说的是普洱生茶,新产出的普洱生茶的口感不像过了一年或两年后的普洱生茶,如何去喝出新茶的好与坏,可以从这五点出发:

1、入口轻柔感

茶汤入口,第一感觉,是清甜,是浓重的苦味,还是厚重的涩味?第一口入口,是不是你能接受的?茶叶有苦涩是必须的,对吧?但是入口若是连一丝丝的轻柔感,丝毫对于口中的茶汤没有好感,那这样的茶,相比不会在考虑的范围内。

2、茶汤舌面苦涩

不管是茶质多好的新茶,制作再好,山头再好,新茶如果说没有苦涩,我觉得基本是不可能的,茶汤入口,首先感受是苦味重,还是涩味重,苦和涩,表现不同,苦是单一的,就是舌面感知,涩味应该是舌根或者是舌面,舌两颊的收敛感,应该是这样的。

入口,苦与涩,一段时间后,会不会在舌面产生回甘,就是呼吸,或者是咽口水的时候,舌面有丝丝清甜,打个比喻,你吃了甘草片,过后喝水,口中都有那种清甜滋味。回忆一下,是不是在喝茶的时候,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甘甜,来的是否快速,保持的时间是否长久。

3、茶香是否丰富

茶叶的香气很多变,如果研究形成的原因,那是很庞大的工程,我们先不管,就看新茶香气是何种,新茶,是否多少会带有青草气,或是淡淡水气,这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在喝茶的时候,除了青草气,会有淡淡的花香,森林中树木散发的清香,又或者是站在水果摊前面,那种如有若无的果甜香。也许在闻茶汤的时候不明显,有些新茶的茶汤香气,会包在茶汤里面,入口之后,上腭会出现这些香气。如果有,可以继续往下喝,再看看时间和冲泡次数的增加,茶香会不会继续出现?

4、茶汤是否有层次感

所谓的层次感,这个词,我自己都觉得很飘渺,茶友在喝茶的时候,特别是新茶,可能不会注意,茶汤入口,在舌尖是一个滋味,在舌面又会是另个滋味,舌根又会不同,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汤口感也是会有变化的,如果一泡到底,从舌尖到喉部都是一个滋味,这样的新茶,在后面也不会有多出彩的表现。举个例子,入口,舌尖清苦,停留一会,在舌面会有微微苦感,咽下茶汤,舌根的甜味,喉间呼吸有清香的气韵溢出。回忆,感受一下,手上的新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5、吞咽茶汤的顺畅感

别以为,只有老茶有顺畅顺滑的茶汤滋味,其实不然,新茶的顺滑感,要和老茶区分开来,你在喝新茶的时候,茶汤入口,如果一瞬间觉得舌面像是受了滋润,整个茶汤包裹着舌头,滑滑的,润润的,就像是喝纯净水冲的蜂蜜水,除了水的顺,更多了蜂蜜那种滑。很多时候,我在试新茶的时候,茶汤自己入口就会跳过舌尖,直接滑到舌根部,流进喉部,不会有粗糙,卡喉刮舌的感觉。而有些则不会,这是一个奇妙且很细小的细节,或许你不信,或许你没有注意,不过可以用心留意一下。

普洱茶品饮过程中的体感是什么?


在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体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之一。从茶界小白到资深茶人,总有许多人在聊体感,正因为说的人多了,体感似乎也成为茶友们评价普洱茶品质的标准之一。

当然,肯定也有茶友有这样的疑问,体感指的是什么?以体感来评价普洱茶到底科不科学?

体感,即身体的感受,对应到喝茶这件事,指的就是喝完茶后身体有何反应。脊背(手心)冒汗、身体发热等可以理解为关于体感的进一步解释。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点是,在喝普洱茶时,身体有发热、冒汗等反应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都知道,普洱茶的内含物质比其他茶类更丰富,所以茶性的影响不容忽视。除此以外,环境(空间大小、密闭程度)、天气(气温高低)等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反应。最关键的是,体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身体素质不好的人群可能反应较大,反之,则可能完全没有反应。

茶友们在品饮普洱茶的时候,尤其是知名山头茶,比如冰岛、班章、易武等,关于体感的描述更是层出不穷,霸气、山野之气、阳光的味道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归类到体感的范畴。所以,让人有强烈体感的普洱茶就是好茶,反之则不是。这种评价标准对吗?

上文中我们也说到了,体感与身体素质相关,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同样一款普洱茶,有的人身体反应强烈,有的人则毫无感觉;换到另外一款茶,也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表现。

因此,虽然无法避而不谈体感,但是在品饮普洱茶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更科学的标准,从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出发,对普洱茶的外观、香气、滋味、口感等做出更客观的评价。

《喝普洱茶时,主要品的是什么?》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什么是普洱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848241.html

上一篇:为什么仓储好,品相好的中老期茶会更贵?

下一篇:老挝、缅甸的古树茶是否属于普洱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