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为什么有些茶叶不是抽真空包装?

2019-12-02

有些是真空包装,有些是非真空包装的,比如看到的一些茶砖,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只是外面有一层纸稍微包扎了一下。那么为什么有些茶叶不是真空包装呢?

一般只有铁观音需要真空包装,其他几种茶叶很少有真空包装的。原因是铁观音对温度和空气敏感,如果没有真空处理,并放于冰箱中,几周就变味道了。

另外,铁观音条形紧结,抽真空也不容易压碎,而其他茶叶大多条索比较松,而且酥脆,一抽真空,肯定碎掉大部分,这样的茶就没有卖点。

茶叶真空包装的主要作用是除氧、防潮、防高温发酵等,以利于防止茶叶变质。其原理也比较简单,利于真空包装机把包装袋内空气抽掉,然后封口,使茶叶处于真空状态之下,与外界绝对隔离。

但是,有一些茶叶是不允许抽真空包装的,如松脆易碎茶叶,易结块的茶叶,易变形的茶叶,有尖锐棱角或硬度较高会刺破包装袋的茶叶等。比如云南普洱,一般都是制成茶饼或茶砖,表面覆一层纸进行简易包装。

不过,为了保证茶叶品质和味道纯正自然,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特别是轻发酵的茶叶,更为了提高茶叶的形象,提升商品价值,对茶叶进行精美的包装是大势所趋。

那些不宜进行抽真空包装的茶叶,比如像绿茶,龙井之类的容易挤压变形的都不适合抽真空包装,可以用充氮式真空包装。

小编推荐

茶叶包装为什么要隔光?常见的茶叶包装材料介绍


茶叶包装五花八门,不管是包装形式还是包装材料,很多都是不同的,在我国,除了普洱茶包装比较简陋外,很多茶叶包装都十分精美,而且包装材料种类也很多,除了普洱茶要与空气接触完成转变外,其他茶叶一般都是要隔绝光线的,因为茶叶主要成份含有抗坏血酸(维生素C)、丹宁酸、多酚化合物、叶绿素、脂肪等。湿度、氧气和紫外线对这些成分都有很敏感的反应,容易引起变化。

关于普洱茶包装:《为什么普洱茶饼要用绵纸包装?普洱茶包装绵纸有哪些?》

其他茶叶包装材料注意有以下几种:

(1)复合薄膜袋包装

复合薄膜袋包装是茶叶包装的主要形式。复合薄膜具有优良的阻气性、防潮性、保香性、防异味透过性等,加有铝箔的复合薄膜性能更为优越,如遮光性极好等。复合薄膜袋可作小包装,如100g、200g一袋,也可作中包装,如10kg、20kg一袋。它有良好的印刷性,作为货架商品,更有其独特效果。

(2)金属罐包装

金属罐包装是用镀锡薄板制成,有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其盖有单层盖和双层盖两种。金属罐对茶叶的防护性优于复合薄膜,且外表美观、高贵,若加入适量脱氧剂,可以延长茶叶的保质期。

(3)塑料容器包装

因塑料容器密封性欠佳,多作为外包装,内用塑料袋封装。塑料容器美观、大方,陈列效果好。

(4)纸盒包装

用内层复合塑料薄膜或涂有防潮涂料的纸板做成的纸盒包装茶叶,既能防潮,又具立体感,陈列效果好。若在里面用塑料袋做成小包装袋,防护效果更好。

(5)纸袋包装

用极薄的、易于为水浸湿的纸做成小纸袋包装,用时连纸袋一起放人开水中,使用十分方便。纸袋包装的茶叶,多研制为茶叶,以提高浸出率。

茶叶包装分享什么是茶叶包装什么是袋泡茶?


茶叶极易吸附水份和异味,从而导致其品质下降,此外还有阳光、温度、氧气等因子对茶叶的品质影响也很大。基于这些因素,我们在设计茶叶包装的时候就要尽量做到防潮、防异味、防光、防氧化,以此保证茶叶在运输、销售、贮藏的过程中品质得到保证。好的茶叶包装,除了保护茶产品之外,还肩负着提升产品形象、体现品牌和企业文化、提高茶产品附加值的使命。

茶叶包装在材质、颜色、图案方面变化万千。据笔者观察,常见的有袋装(塑料、纸、薄膜)、罐装、纸盒装等;在颜色方面,笔者还发现绿茶包装大多以绿色为主调,红茶则以红色为主调,白茶以白色为主调,普洱茶以棕色系列为主调;在图案上,风格不一,有中国水墨画、也有简单的线条勾勒。不得不说,有的确实精美,让人看了就有想要购买的冲动,有的却普普通通,长了一张“大众脸”,很难得到顾客的青睐。

许多茶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特制的包装,几乎每一款产品都不尽相同。世界上有许多产茶的国家,他们也有一些优秀的茶叶包装,改变了陈旧的包装形象,焕然一新,值得我们借鉴。

这是美国的平面设计公司pentagram(五角设计)为印度的一家茶叶品牌teabox设计的包装,他们想要改变传统茶叶包装陈旧的形象,于是使用了活泼明快的颜色,在盒子上印上了线条式的花纹,简单而时尚,更贴近年轻人。品牌的新logo是将“T”和“B”结合的图案,可以在彩色的背景上镂空出白色的图形,看似简单却非常独特。

同样,韩国有的茶叶包装也有令人心仪的充足理由,清新俏皮、简约时尚、色彩丰富。

当今,拥有精美包装最多的茶产品,当属袋泡茶了。袋泡茶饮用方便,是办公室白领最喜爱的茶饮品。它的包装从最初的三角形、方形转变长了如今常见的锥型,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转变,因为以前袋泡茶方形、三角形的包装都是扁的,而锥型是立体包装,这样的包装极大的增加了茶叶和水的接触面积,能让茶叶中的水浸出物溶解的更多,而且溶解得更快。有的还把传统的提线换成了其他的装饰物来代替。

为什么有些茶叶在存放的过程中会变质?


茶叶变质分为内因和外因,首先茶叶在保存过程中会发生大量的化学反应,其次因为茶叶的一些特性,外在的很多因素也会导致其变质。

茶叶在存放中陈化变质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茶叶具有“后熟”的特点,即贮藏过程中茶叶的许多化学成分发生氧化作用,导致茶叶陈化和劣变。影响品质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叶绿素、茶多酚、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以及多种香气成分等。

叶绿素的变化

叶绿素是形成绿茶色泽的重要成分。叶绿素在嫩芽叶中含量较高。它由呈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呈黄绿色的叶绿素b两大部分组成。在茶叶中两者比例和保留量决定了成品茶的色泽。

然而,它又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物质,在光和热的条件下(尤其是紫外线的照射下),易分解,因失绿而变褐,形成脱镁叶绿素。一般情况下,脱镁叶绿素含量占70%时,茶叶色泽出现显著褐变。

茶多酚的氧化和聚变

茶多酚与茶叶滋味、汤色的关系最为密切,它的含量多少决定着茶汤的滋味浓度。茶多酚本身无色,但在红茶加工过程中被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与茶红素,进而成为褐色素(高聚合物),使红茶汤色加深变暗。

在绿茶中,茶多酚的保留量较多,同样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生成醌类化合物,导致色泽变褐。同时这些物质还能与氨基酸类物质进一步反应,促使滋味劣变。

维生素C减少

维生素C是茶叶具有营养价值的重要成分,其含量多少与茶叶品质关系密切。维生素C也是一种易被氧化的物质,越是高级的绿茶,含量越高,也越难以保存。

维生素C被氧化后生成脱氧维生素C,它与氨基酸相互作用,生成氨基羰基,既降低了茶叶营养价值,又使颜色变褐,同时滋味也失去了鲜爽味。

如果绿茶中维生素C保留量达80%以上,绿茶品质不会发生变化;一旦下降到60%以下,品质就明显变劣。

类脂物质的水解与胡萝卜素的氧化

茶叶中约含有8%的脂肪类物质,在贮藏过程中同样会被氧化、水解而成游离脂肪酸、醛类或酮类,进而出现酸臭味。

已有研究证明,随着茶叶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不仅茶叶香味显陈,而且汤色也会加深,导致商品价值降低。

所以,茶叶在购买后一定要保存得当,不然喝了几次就变质了!就问你心不心疼!

为什么有些茶越喝越渴?


茶,不论是从前还是现在,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生津解渴是茶最基本的作用,但不少人在喝茶时,会有这样的感受:第一杯下去觉得很解渴,但是越喝得多越觉得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你越喝越渴呢?

1、茶多酚

茶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这种物质入口会在舌头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让舌头发干、发涩。这层膜破掉之后,便转化成了大家常见的回甘,这也是一种好茶的标志。同时,这种状况一般也会在茶多酚含量较高的茶类比如绿茶、生普等往往会更加明显。

2、利尿

茶水具有利尿作用,这是喝茶会感觉越喝越渴的最大原因。研究显示,与喝水相比,喝茶时排尿量要多出1.5倍左右。因此,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想用茶来解渴,只会越喝越渴。因为口腔和消化道受到茶水刺激而产生新陈代谢,同时发生排尿反应。

大量的饮茶会导致机体的钠流失,这是产生渴感的主要原因,若这时候再继续喝茶,茶水便会持续的发挥利尿的作用,茶水中补充的水分不足以补充这种水分的排出,只会越来越渴。

所以口渴的时候应该先喝水,补充好体内水分再喝茶。

3、过热饮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提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气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爱喝茶的朋友们都知道,茶不宜热饮,除了会使口腔、食管、喉咙等产生一定的伤害,同时还会产生一种干涩感。

一般来说,喝茶的最佳温度应该保持在60°C-70°C之间。

4、高火烘焙

茶类中,以绿茶、白茶最凉,青、黄茶则相对性平温和,红茶、黑茶茶性相对温热。对于一些新加工出来的茶叶,如刚刚经过杀青干燥的绿茶或是刚刚烘焙过的茶叶,往往“火气”未消,饮用会引起火气的上升,有口渴感。甚至会有喉咙干涩。

这种情况下,建议先将购买的茶叶静置一段时间,待火气散去之后再喝。不过绝大多数茶类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5、茶叶的质量问题

一些普通茶叶在加工的时候,会添加一些化学制剂,如色素、香精等,这些添加剂都会让人越喝越渴。长期喝这样的茶,就不仅越喝越口渴了,而且身体也会喝坏。

一般来讲,茶叶的质量以新鲜为好,陈旧为次;以纯正品种为好,以杂品为次。但是纯正并非价格昂贵。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过懂茶之人必定是“精行俭德”之人。正因为这样,喝茶不是追求价格高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6、饮茶者的体质

各类茶叶都有不同的适宜人群。不分体质喝茶,有可能带来一些不适表现。有时候身体上火了再喝茶,也是会出现越越渴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当你觉得喝什么都觉得口渴,甚至喝水也感到口干,那就是你身体出状况了。中医认为口干是一种病理的体现,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可能自身患有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肝火、胃火旺,比如喜欢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很容易引起口干。

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或者去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

综上所述,“喝茶越喝越渴”并不仅仅是茶的本身原因,很可能是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哦。

为什么有些茶煮着喝更香醇?


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养分物资能析出多少,和冲泡的次数有很大的关系。通常外形颗粒越大的茶叶,养分物资析出的速度越慢;颗粒越小,析出的速度越快。茶叶一般在四泡后有益成分析出得差不多,茶汤的香气逐渐低沉,滋味淡薄,但茶叶中苦涩成分也将逐步析出,故口感较差,再泡意义不大。

但是茶叶中不同物质析出所需温度不同。泡茶的水一般在80-100度,很多只有在煮茶的时候才能够析出的物质并不能完全融入到茶汤之中,所以煮出来的茶汤才会比冲泡出来的茶汤更加的香醇。

哪些茶叶适合煮着喝?

1、白茶虽属于微发酵茶,采用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为原料,经阳光晒干或文火烘干而成,但老的白茶可煎也可泡。

2、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因其采用的原料比较粗老,且加工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堆积发酵,故而陈香浓郁,滋味醇厚,茶汤多呈深褐色。黑茶可冲泡也可煎煮。熟普同样可煮。

3、红茶最受国际欢迎的茶类,属于全发酵茶类。红茶既适于冲泡,也适于煎煮。

4、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类。乌龙茶既有红茶的浓鲜味,又有绿茶的清芬香,乌龙茶也可以煮,但是不宜长时间煎煮。不然茶汁过浓,影响茶汤口感。

高价茶背后的秘密为什么有些茶叶的价格贵得离谱?


茶叶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日常饮品之一,不论是自己喝还是赠送亲友,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是最近几年,茶叶的价格不断水涨船高,市场上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高档茶并不少见,花这么多钱买这样的茶值不值?在高价的背后又存在哪些秘密?

几大茶系中,都有着天价茶的存在。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高价茶不一定其茶叶品质就好,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高价茶呢?今天来跟大家聊聊天价茶背后的秘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送礼文化滋生茶叶腐败

高价茶背后隐藏的有中国送礼文化的问题。朋友间、生意伙伴间、上下级间在过年过节、人情往来、有事相求时都会送礼,并随着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等变化,由直接送钱变相为送各种礼品。

二、原料的珍稀性

任何产品,都可以分为高端、中端、低端。而高端普洱茶,更多时候表现为原料的珍稀。这个珍稀,可以从数字上划分,总产量10%以下的高海拔古树茶,是高端,而20%左右的是中端。大量生产的低海拔高产台地茶,占了产量的70%,可以理解为低端。原料少产出的茶少,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三、陈期的增加导致品质的上升

许多不起眼的新茶,在经过了10多年20年的陈化后,口感异常出色,从而被列入高端茶。比如传说中的88青,永远卖不完的88青。

四、非知名茶区变成著名茶区

老班章、冰岛、昔归是典型,然后的例子是章家三队。这些茶区从非知名到著名,原料价格的急剧上涨,市场的普遍认同,使得不知名茶区变成知名茶区,原来制作的茶也变成了高端茶。

五、名人效应

制作茶的人有名,使得一般的茶被高端起来,即名人效应。紫砂壶行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都在等职称升了,原来的壶价格就升了。普洱茶行业也有这样的情况。

六、过度包装

有些茶叶品质一般却包装豪华,三两茶叶装在一个几斤容量的大瓷罐里,铺着层层绒布,内附鉴定证书、制茶师简介等,一下子价格就翻倍了。

最后,提示大家,价格高的茶其品质不一定是好的,在买茶过程中应理智,不要因为其价高而认为其品质好。花了钱反而买不到好茶。

为什么有些好茶是“拼”出来的?


拼配,是制作茶叶过程中一道特殊的工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茶叶也一样。即使它本身足够好了,或许与另一种原料搭配,还有更好的可能。

拼配,即是互衬

在英国,每一位顶级的茶师都掌握着一流的茶叶拼配技术,英国的每一款英式红茶,都有一个独特的配方。拼配的意义,就是创造更好。

拼配的过程又是漫长而复杂的,需要用不同茶区、等级和季节的茶按一定比例拼合,反复调试,让茶汤的香气和口感更协调。

如果把拼配理解成简单随意地将的毛料混合,或者把劣质茶混在好茶里消耗掉,这其实与拼配的初衷相去甚远。在充分保留普洱茶品质特点的基础上,拼配要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好茶叶原料。归纳为12个字,就是“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

在谈论起普洱茶时,它的概念不止“生茶和熟茶”,还有“纯料和拼配”。普洱茶分布区域众多,一山一味是常态,有些茶香气或滋味难免单一和单薄。将这些茶甄选出来拼配,则能最大程度的展现出云南大叶种的深厚底蕴优势。

好茶是怎样拼配的

随着消费者的品饮体验拓宽,好的拼配茶也越来越受欢迎。拼出一款好茶,最主要还是看原料本身的特点。目前,拼配主要分为一下几种方式:

1、不同茶区原料拼配。这类拼配茶比较常见,茶区跨度一般也不会太大,茶汤会呈现明显的复合型香气,滋味浓郁;

2、季节拼配。即以普洱茶春茶、秋茶相互拼配在一起,常说“春茶韵盛,秋茶气足”,这样拼配对口感香气的整体提升也很明显;

3、年份拼配。将不同年份散茶、毛茶拼合在一起。对与熟茶来说,这样拼配可以降低新茶的堆味,醇滑度和甜度更显。

拼配不佳的缺点

拼配这个工艺需要拼配师有极强的感官经验,丰富的拼配技术。如果拼配方法不当,反而会陷入1+1<2的尴尬境地:

1、没有抓住原料特点,口感散乱,反而显寡淡;

2、茶叶比例不佳,协调度更低、层次不丰富;

3、参与拼配的茶过多,口感上没有主次;

4、没有考虑到普洱茶后发酵的特性,在陈放几年后,口感出现较大差异。

茶叶拼配,不仅可以丰富茶叶口感,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非常有效的提高茶叶品质、保证产品稳定并增加产品数量的方法。拼配也是一门烘托与互补的艺术。没有拼配,茶叶也许会失去更多好滋味。

茶叶为什么是苦涩的?不苦不涩不是好茶吗?


茶叶很多都是苦涩的,常听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那么,茶叶为什么是苦涩的呢,茶叶真的只有苦涩的才是好茶吗?事实并不是这样子的,真正的好茶是有收敛性的,能将苦涩转化为甘甜。

茶叶味苦,与茶叶成分有关。主导茶叶苦涩味的物质有茶多酚和生物碱两大类。其中,多酚类物质主要是儿茶素,而儿茶素中以酯型儿茶素为主,约占70%,是影响茶叶苦涩味的主要成分。生物碱中以咖啡碱为主,含量约为2%-4%是影响茶叶苦味的主要物质。

茶叶成分影响茶叶口感

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有茶叶品种、季节、生长环境、管理等方面,造成成品茶叶苦涩的也可能是加工环节出了问题。

总之,茶是有苦涩味的没错,但是好的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够很快将茶的苦涩转化成淡淡的甘甜,即回甘。转化的越快,茶就越好,如果苦涩味一直停留在口腔,不能转化为甘甜,那么茶叶的品质很可能是不好的,苦味较重的茶叶一般品质较差。

所以,小编在这里提醒茶友们,千万不要被“不苦不涩不是茶”给骗了。

为什么大红袍不是红茶?


大红袍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一种茶叶,其不仅口感醇厚,而且品起来有股明显的岩骨花香,让人闻之非常喜爱。而许多刚入门的茶友会觉得大红袍,名字中带“红”字,它就是红茶。其实不然,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真的不是红茶。顺便一提,安吉白茶是绿茶,也不是白茶。

那这里就给大家先从两个角度去分析看看,即制作和汤色口感,红茶和乌龙茶的不同。从制作上来看,红茶要求原料为嫩叶,乌龙茶则要求成熟叶为主;红茶属于全发酵,乌龙茶属于半发酵。从汤色口感上来看,红茶冲泡后红汤、红叶,香气和滋味更加细腻甜润,乌龙茶汤色橙黄明亮,香高持久,滋味变化丰富,好的乌龙茶还带有明显的韵感。

1、大红袍,“扮猪吃虎”的主要代表

大红袍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不仅仅因为它的口感,它的香气是非常独特的。笔者觉得大红袍是茶界“扮猪吃虎”代名词,它的外表平凡不过,但是一经沸水冲泡,就释放出无比的香气。便应了那句话“乞丐的外表,皇帝的内心”。

2、大红袍好在哪里?

要说大红袍好在哪,那是一下子难以言表的,这个只有去认真品味过的人可能才了解。如果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大红袍的滋味,那一定是复杂,超复杂。如果说不发酵的绿茶是0,全发酵的红茶是1,那么半发酵的大红袍就是在0和1之间变化,滋味比绿茶浓,比红茶淡。大红袍的氨基酸含量很高,茶汤是很新鲜甘美的。喝到嘴里是舌头前端是甘甜的滋味,但是舌头后端就仿佛失去了知觉。

当然,冲泡大红袍的过程中,你就会慢慢发现了很多其中蕴藏在里面的茶之韵味。入门级大红袍,它的品质非常扎实。茶干乌褐紧结壮实,完整度高,从光泽、香气都沁人心脾。前三泡火味儿足,之后渐渐降低,熟甜香显,至尾水时,已是炒香为主。七泡有余韵,似一个老朋友与你娓娓道来这茶中的芳华。入口柔和,整体的醇滑感较好,汤体稳定。饮后回甘生津柔缓,口齿间淡淡有回甜。

对于初入门的茶友,其实想要知道怎么样的算好茶,知道一些小要点都是可以良好的判断的。即观察叶底,叶片相对完整舒展,较有“活力”,便可算得上一泡好茶。叶底乌褐油润,看起就很舒服。而且很鲜活,一番浴火后重生,叶底仍有活力。

3、大红袍的冲泡

想要喝上一杯好喝的大红袍茶,需要掌握的技巧是很多的,起码一些基本的要点就要清楚。那么冲泡乌龙茶建议用盖碗或者紫砂壶冲泡,更能够体现本身风味。用紫砂壶冲泡时,因其条索偏大,建议选用壶口大的,以免茶叶断碎造成茶水苦涩。此外,为了激发大红袍的芳香,冲泡请用100℃开水。注意前两泡茶的出汤速度较快,往后宜适当闷泡,方能品饮其甘甜滋味。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96392.html

上一篇:安化天尖黑茶能够降血糖作用?

下一篇:祁门红茶冲泡法 祁门红茶如何泡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