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叶合理采摘的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

2019-12-02

茶叶合理采摘的主要技术

合理采摘涉及的面广,技术内容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的技术环节是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三项。

1.留叶采

要多采茶,就必须在采的同时,在树冠上留有一定数量的叶子,它的重要意义,已如前所述。它的内容包括留叶时期,留叶数量和留叶方法三个方面。

(1)留叶时期茶树那一个季节留叶为好,这是与茶树本身生育状况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综合以往的有关试验研究表明,留叶对当季和下季产量有一定影响,对隔季产量才有促进作用。因此,春茶留叶有利于秋季增产,秋季留叶有利于春夏茶,尤其是夏茶的增产。这是因为留叶的当季,不仅因留叶而减少了产量,而且留下了新叶在生长成熟定型之前,它的消耗总是大于积累的,尽管叶面积增加了,而实际可用于新梢萌发的营养物质却相对减少了,因而对下季茶的产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我所在杭州地区留叶时期试验测定结果表时,在留一叶采的情况下,龙井群体种复壮茶树,夏季留叶要比春季和秋季留叶增产5%左右,但从产量的相地增长率来分析,秋季留叶似乎更为有利。

鸠坑种茶园上进行的采剪结合技术试验结果也表明,留叶时期以夏秋茶为好。

夏季或早秋留叶有利于全年增产,这个时期,我国大部分茶区气温高,留叶后叶片成熟快,生理机能也最活跃,光合作用强度大,积累的有机物质多,可为翌年春茶的增产奠定丰富的物质基础。

具体在什么时候留叶为好,还应视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茶树生育状况而定。我国大部分茶区,春季气温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当,并有根部贮藏物质的大量供应,新梢发得多,持嫩性强,能采较多的优质茶叶,以采为主的成龄茶树,要多采叶少留叶,一般在春茶后期,夏季或早秋留叶。而以培养树冠为主的幼龄茶树和更新复壮茶村,则应以春季多留叶为好,因为旺盛生长的春梢,更有利于树冠的培养。并视春季留叶状况,再在夏季适当留叶,以补春季留叶的不足。

(2)留叶数量茶树在年周期中,留叶过多过少,都是不适宜的。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多留叶,虽可使茶树树冠长得高大广阔,但也导致了茶蓬郁闭,叶片上下重叠,特别是中下层叶子的光合强度大大削弱,分枝少,发芽稀,茶果多,因而经济产量反较低。反之,如留叶过少,尽管在短期内可促使早发芽,多发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由于同化面积小,光合产物少,使茶树呈饥饿状态,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平衡遭到破坏,生理机能逐渐衰退,根系和枝干不断枯死和缩小,产量急剧下降,茶树未老先衰。

茶树留叶的多少,一般以叶面积指数来衡量。据六十年代研究结果,壮龄茶树适宜的叶面积指数为3-4,而老年茶村在3左右,产量较高。开采不久的青年茶树,茶叶产量有随叶面积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据杭州茶叶试验场1978年的测定,杭州地区的高产茶园,叶面积指数也多在3左右。

茶树叶面积指数的测定方法比较麻烦,在生产实践上不易掌握,群众的经验,留叶数量一般以“不露骨”为适度,即以树冠的叶子相互密接,见不到枝干为适量。

(3)留叶方法茶树留叶方法有分批留和集中留两种。分批留叶是按茶树新梢萌发先后和生育状况,在每个正常新梢上留下一、二片真叶,这种留叶方法,全年采期长,产量分配平稳,但采摘技术性强,不易掌握,采摘工效也较低。集中留叶多在夏茶或秋茶后期集中留养一批茶叶在树上,这种留叶方法,简单易行,采摘工效高,但全年采期较短,产量相对比较集中。

上述两种留叶方法都是可行的,一般青年茶树以分批留叶为好,壮年茶树则可采用集中留叶的方法。

2、标准采

茶树新梢在生育过程中,随着不断的展叶和成熟,重量逐渐增加,而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儿茶素等一此有效物质却相对地减少,因此,制定一个适宜的采摘标准,按一定的标准采摘新梢,是既保证质量,又保证产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

(1)标准采的主要依据制定适宜的采摘标准,其主要的依据是茶树新梢的生化组成和茶类对鲜叶的嫩度要求。

根据研究结果,茶树新梢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组成成分的含量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氮、儿茶素等与茶叶品质有密切关系的生化物质,一般是随着新梢生育的老化而下降的,其含量高峰的出现,总是在新梢生育至一芽三、四叶以内,因此,从生化成分来分析,俟新梢长到一芽三、四叶时,采摘一芽二、三叶是适宜的。

我国茶类繁多,由于各类茶的品质风格不同,因此,对鲜叶原料的嫩度要求差异较大。一般说,名茶对鲜叶的嫩度要求较高,普通内外销红、绿茶的嫩度要求适中,而边销茶的嫩度要求较低。

我国各地名茶很多,真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都有其特殊的风格,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凌乐白毛茶等,对鲜叶原料嫩度要求高,一般当茶芽风萌发或新梢长到一、二叶初展时,采芽尖或一芽一、二叶,因此,产量低、花工大、季节性强。高级名茶只在春季前期采摘。

普通的内、外销红、绿茶,如炒青、烘青、工夫红茶、红碎茶等,是我国的大宗茶类,对鲜叶原料嫩度要求适中,一般采一芽二、三叶和幼嫩的对夹二、三叶,全年采摘批次多,采期长。

边销茶,如黑茶、老青茶等,是我国传统的和特有的茶类,对鲜叶原料的嫩度要求不高,一般要求到新梢快成熟或成熟时,采一芽四、五叶和对夹四、五叶,或割下从基部一、二片新叶以上的半木质化新梢,全年只能采割二、三批。

(2)标准采的掌握方法掌握采摘标准,实际就是掌握新梢的采摘嫩度。测定芽叶的嫩度,有目测法、量度法、化学分析法等,但简单易行的是目测法,即根据芽叶大小,展叶多少,芽叶色泽和形态等生态征状来判断新梢的嫩度。一般新梢的生态征状与新梢的嫩度是密切相关的。例如新梢一叶初展,芽长于叶,是特级龙井茶的芽叶特征。新梢展叶二、三片,叶色黄绿,近芽的第一片叶面卷或背卷,是高级红、绿茶的芽叶特征。新梢形成对夹叶,叶色转青,近基部一、二个新叶已接近成熟定型,是乌龙茶开采的嫩度特征等等。

3、适时采

适时采即是根据留叶采的原理和标准采的嫩度要求,及时分批地把芽叶采下来。因此,适时采是实现合理采茶的一个重要环节。

适时采的中心内容是开采期、采摘周期和封园期的掌握。

(1)开采期是指每季茶采摘第一批芽叶的日期。掌握适宜的开采期,不论对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和保养树势,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春茶,更为重要。我国广大茶区,春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萌发力强,新梢生长旺盛,高峰期明显,如开采期掌握不当,由于受天气、劳力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造成顾此失彼、养大采老,不仅使茶叶品质低劣,而且会影响树势和全年茶叶的增产。

开采期的掌握,应根据新梢生育状况,留叶要求和采摘标准而定。各地的经验是,开采期宜早不宜迟,以略早为好。一般红、绿茶区,采用手工分批采摘的,春季当茶蓬上有10-15%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夏秋季有10%左右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

(2)采摘周期采摘周期是指采批之间的间隔期。掌握适宜的采摘周期,是保证茶叶品质,控制采茶高峰和促进茶芽不断萌发,从而获得茶叶高产优质的一个有效措施。

采摘周期的掌握,也应根据茶树新梢的生育状况、采摘标准和采摘方法而定。一般红、绿茶,用手工采摘的,春茶的采摘周期3-5天为宜,夏、秋茶以5-7天为宜。采摘嫩度要求高、新梢生长旺盛的,采摘周期宜短,春茶前期采摘高级名茶或高档红、绿茶的采摘周期应缩短2-3天。现有的采茶机没有选择性,很难进行分批采摘,一般每季茶只采1-2批,因此,采摘周期较长,春茶为10-20天,夏、秋茶为20-30天。

(3)封园期是指秋季停止采茶的日期。封园期的迟早,对茶叶产量和茶树长势密切相关。一般说,封园期迟,有利当年增产,但不利于培养树势和安全越冬,会影响翌年的增产,反之,如封园期早,对当年秋茶产量有一定影响,但有利于培养树势和翌年茶叶增产。

封园期的迟早,应视环境条件和茶树长势而定。冬季气候温暖,培肥水平高,树势旺盛,春、夏季已留养适量新叶的,原则上可用到最后一轮新梢为止。冬季气温低,易遭冻害,培肥水平低,茶树长势弱,以及春、夏季留叶不足的,则应提早封园。我国南部茶区,一般可采到霜降到立冬。地处热带的海南茶区,甚至全年可采茶,无所谓封园期。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可采至寒露到霜降。北部茶区可采至白露到秋分。

cy316.cOM编辑推荐

采青


采摘是用食指与姆指挟住叶间幼梗的中部,藉两指的弹力将茶叶摘断,采摘时间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前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有的采一个顶芽和芽旁的第一片叶子叫一心一叶,有的多采一叶叫一心二叶,也有一心三叶。目前则另有单人式、双人式采茶机,可利用机械采茶,既省力且快速。

茶叶是采茶树新长出来的芽或叶作原料制造而成,这些被采下来的新芽或新叶被称为「茶青」,制造的过程包括「萎凋」、「发酵」、「杀青」、「揉捻」与「干燥」,成茶以后尚可从事一些「精制」过程使其外形更加美观、品质更加稳定,也可以从事一些「加工」,使其更加多样化。最后是「包装」成商品,提供消费者饮用。

茶青

前面说过茶是采茶树新长出来的芽或叶制成,意思是说要「嫩」,老叶是不能拿来当原料的。但嫩中又有别,有些茶是愈嫩愈好,希望朵朵都带有芽心,但有些茶却希望成熟一点的叶子,也就是等枝叶长熟后才采。前者以嫩芽为主制成的茶类称为「芽茶类」,后者以采嫩叶为主制成的茶类称为「叶茶类」。

为什么要有这样原料上的区分呢?因为以嫩「芽」为主制成的茶,其茶性比较细致,以嫩「叶」为主制成的茶,其茶性比较粗犷。人们为了制成各种不同风味的茶来饮用,所以在原料上就开始有了不同的选择。我们买回来的茶,不论从干茶的外观或等泡开以后看叶底,都不难看出它是以嫩芽为主的茶还是以嫩叶为主的茶。

「芽茶类」的茶并不是非要全部都是芽心不可,全部都是芽心当然是属质优的一级,但毕竟太奢侈,所以搭配一、二叶刚开的新叶是被允许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一心一叶」或「一心二叶」,到了「一心三叶」或「一心四叶」就难免影响品质了,但市场上还是可以看到这类茶,因为不是每个人都随时要喝那么高品级的。

「叶茶类」的茶青是等茶树该季的新枝长熟,顶芽已开面叶,新芽不再继续抽长之时,采下刚刚开面的二叶或三叶。最新开面的芽心会与前面一片新叶成「对口」的样子,所以茶青这时的状况被称为「对口二叶」,如果第三叶还没有变老,可以多采一叶,就称为「对口三叶」。开面叶的茶青比较容易制成香气,但滋味会嫌薄,所以最好掺杂20%~30%的带芽茶青,也就是在新枝尚未全部长熟之时就要开采。

「芽茶」就如同成长之中的青少年。「叶茶」就如同已经长熟不再长高了的成年人,以它们作原料制成的茶当然有其不同风味。

「芽心」也称为「芽尖」,会多少带有绒毛,也会因品种的关系带有较多或较少的绒毛,这些绒毛在「成茶」上会显现出来,称为「白毫」,所以只要看到茶名冠有「白毫」,如「白毫银针」、「白毫乌龙」,就表示这种茶很强调白毫,它一定选用绒毛较多的品种,而且制造过程中尽量让白毫显现。也有些芽茶不强调白毫,制造过程中将绒毛压实,就成了所谓的「毫隐」,如西湖的「龙井茶」。

采青季节

一年能采制几次茶叶,因海拔高低、土壤状况、经济性需要而定,从六次到一次不等。春天采制的茶称为春茶,冬天采制的称为冬茶(或称冬片)。以台湾而言,春天最适宜采制不发酵茶与轻中发酵茶,夏天最适宜采制重发酵茶与全发酵茶,秋冬与春天相同,但品质略逊于春。

春天的采制季节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明」(四月上旬)以前,是采制绿茶最好的时候,每年清明左右常见茶行门口贴着「明前龙井上市」的广告,强调早春的绿茶已经上市。清明以后是清茶采制的时节,「谷雨」以后(阳历四月下旬,已是晚春),则是冻顶、铁观音、水仙等采制的时候。因为叶茶类需要采较成熟茶青,而铁观音、水仙、佛手等的茶青又要比清茶成熟些。现在有些提早发芽品种被培育出来,所以清明左右就有冻顶等采开面叶的茶类出现。

但重发酵的白毫乌龙与全发酵的红茶虽属芽茶类,但因发酵重的关系,却适合初夏时采制,因为这时候的茶青含有利于红茶、白毫乌龙的成分多,白毫乌龙需要的茶小绿叶蝉也到这个时候才有。

一般说来,春天是茶叶采制最重要的季节,但有时候冬天的部分发酵茶卖得比春茶还贵,这是因为冬茶产量较少,且香气常有极佳的表现之故。

名优茶采叶园的施肥


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的鲜叶原料,养分供应是最重要因素之一。(1)优化施肥的5项技术原则。 重视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重视基肥,基肥与追肥配合施;重视春肥,春肥与夏、秋肥配合施;重视氮肥,氮肥与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配合施;重视根部肥,根部施肥与根外追肥配合施。(2)施肥数量。  ①低用量。每采收100千克干茶,吸收土壤纯氮(N)约4.5千克。一般从茶园采收100千克干茶应补偿10千克纯氮(N),才能维持土壤原有肥力水平。如预计亩产150千克干茶,应施15千克纯氮(N),其中5千克作基肥,10千克作追肥。 ②中用量。茶园每采收l00千克干茶,补施12.5千克纯氮(N),1/3作基肥,2/3作追肥。 ③高用量。每采收加100千克干茶,补施15千克纯氮(N),1/3作基肥,2/3作追服。有机肥如菜饼、厩肥、堆肥、绿肥等,应每年或隔年基施,也可作隔行施,并结合施磷、钾肥,于秋茶后施入。用量一般采摘茶园亩施饼肥150千克或土杂肥1500克。(3)施肥次数与配比。 在茶园施肥中,追肥次数可适当多些、使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季节分布比较均衡,在茶树生长的各个高峰能吸收到较多的养分,以利增加茶叶全年产量。每年施2次的为:春茶前施60%,夏茶前施40%。每年施3次的为:春茶、夏茶、秋茶前,分别施40%、30%和30%,或50%、25%和25%。每年施4次的为:春茶前施40%,夏茶前20%,三茶前施20%,四茶前施20%;氮、磷、钾的配比在2~4:1:1的变幅内灵活择用。(4)有机基肥施用方法。 ①深度,深挖20~25厘米肥料沟施入。质地粘重的黄泥土,可适当深施以利改土培肥,使根系深扎;砂质土宜适当浅施,以减少淋溶损失。②时间。宜早不宜迟,以杭州茶区为例,一般“寒露”即10月8日前后即可施基肥,最晚不过“立冬”即11月8日左右。如与秋收冬种劳动力有矛盾,可提早至9月下旬进行。(5)化肥使用方法。  ①深度,常用的碳酸氢铵易挥发,沟施深度应达到10厘米,并随施随覆土。尿素可适当浅施。 ②时间,碳酸氢铵作春肥,适用期为茶芽鳞片至鱼叶开展时,即早芽种约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中芽种约3月中旬,迟芽种约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尿素配比碳酸氢铵提前5~7天施。夏秋季追肥,应选择在茶叶采摘高峰后施入。杭州茶区夏季追肥一般在5月下旬,秋茶在7~8月份,但不宜伏旱期施,应施在伏旱之前或之后。

名优茶采叶园的改造


(1)需要改造的中产采叶园的状况。 ①单位面积产量按当地标准为亩产50~150千克。②园地基础基本具备高产条择。③树龄正处青、壮龄,茶树骨架基本健壮。但树龄失控,采摘面高低“两层楼”、“鸡爪枝”多,叶层乱。 (2)需要改造的低产采叶园的状况。 ①单位面积产量按当地标准为亩产50千克以下。②树龄虽属青、壮年,但树势衰弱,骨架较差,枯死枝条增多,没有采摘面,不具备丰产型树冠。③园地和种植密度等基础条件尚好,有改造前途。 (3)中、低产采叶园的改造技术。 实施改树、改园、改土、改管理的“四改”综合技术,并在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上下工夫。 改树:因树制宜,优选改造时期和方法。①改造时期。以春茶提早结束(5月15日左右)立即进行为好,确保新生枝叶在旱季到采之前萌发。②改造方法。中产茶园重点改树冠,方法为深修剪,即剪去采摘面上绿叶层的l/2、约10~15厘米的枝叶,使茶行采摘面基本平整,并控制树高在80厘米以下。低产茶园重点是更新复壮骨干枝架,方法为重修剪,于离地30与40厘米处剪去树冠,并清理细弱枝、病虫枝和枯死枝,为树冠复壮打好基础。 改园:即改变园相。①改零星分散为相对集中。②梯级茶园修梯保土。③疏理排灌水系统,做到“小雨不出园,大雨不泛滥”。④检修和增设茶园蓄水设施. 改土:①深耕增施有机肥。②加培客土、塘泥、生黄土及有机质丰富的表土,增厚土层。③对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山陡坡低产茶园修筑梯坎,保持水土。 改管理:改造当年,夏茶全养不采,三茶打头采,四茶留鱼叶采。中产茶园改造的第2年,一般即可正常投产,但应注意采养结合,改春茶前轻修剪为春茶后轻修剪。实施春茶留鱼叶采,中后期适当留大叶采,二、三茶前期留l大叶采,四茶留鱼叶采。低产茶园改造的第2年,以养为主,采养结合,即春茶前离剪口提高12~15厘米处进行定型修剪,春茶中期留1~2大叶采,二、三茶前期留l大叶采,四茶留鱼叶采:第3年正常投产,改春茶前轻修剪为春茶后轻修剪。

柠檬的种采


【种采】

柠檬属芸香科(Rutaceae)柑橘属常绿小乔木。原产中国西南和缅甸西南部,或喜马拉雅山南麓东部地区,尚无定论。现在主产国为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美国。树姿较开张,小枝多针刺,嫩梢常呈紫红色。叶柄短,翼叶不明显。花白色带紫,略有香味,单生或3~6朵成总状花序。柑果黄色有光泽,椭圆形或倒卵形,顶部有乳头状突起,油胞大而明显凹入,皮不易剥离,味酸,瓤瓣8~12,不易分离。种子卵圆形,多为单胚。栽培品种有数十个,主要有尤力加、里斯本等。柠檬是柑橘类中最不耐寒的种类之一。适宜于冬季较暖、夏季不酷热、气温较平稳的地方。扦插繁殖极易成活,但生产上多采用嫁接,以根系强大的粗柠檬(柠檬的一种杂种)为砧木。适宜栽培于温暖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周年开花,每年集中开放 3~4次。果实富含维生素C和柠檬酸。果皮油胞中有具特殊香味的柠檬油,还含维生素 P。成长充分后不待黄熟即采收,然后用乙烯行催熟处理,使果皮变黄。耐贮运,除鲜食外可制各种饮料和提取柠檬油等。中国栽培较少,北方有一种“北京柠檬”,果顶部无乳头状突起,酸味不强,有芳香,仅盆栽供观赏。

柠檬不经修剪的植株可高达3至6米。幼叶带明显的红色,以后渐变绿。有些品种的幼枝具有棱;有的品种叶腋间有尖刺。花大,芳香,单生或成簇腋生;花蕾带红色,花瓣上部白色,下部红紫色,可制饮料,并含维生素P,还可提取柠檬油。果实卵圆形,顶端有一个宽而矮的乳头状突起;8至10瓣;成熟时黄色。有些品种外果皮较厚,中果皮白色,海绵状,基本无味道,是商业果胶的主要来源。种子小,卵球形,端尖;偶有无籽的。果肉味极酸。主要的酸叫柠檬酸,占汁液总量的5%以上。柠檬汁富含维生素C,并含少量维生素B。十字军在巴勒斯坦发现柠檬后,柠檬开始分布至全欧洲。现在,柠檬树在大部分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有限度地栽种。商业化种植的柠檬树通常用芽接繁殖,以意大利沿海和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最适宜栽培柠檬。一般种植于果园,株距5至8米。通常周年开花,每年采收果实6到10次,成熟商品果实直径约5厘米。果实一般未成熟就要采收,处理后可贮藏3个月。栽种后第3年开始结果,5年后达到商品化果品。平均每棵树年产果1500个。因为柠檬易碰伤,采摘时要戴手套。

龙井茶采摘什么时候采?


开采前,说说龙井茶采摘的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龙井茶采摘是龙井茶制作的第一步,采摘的把握,既会对当季的茶叶品质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来年的品质,所以看似简单的采摘,其实很重要哦!

回答这个问题,就先来认识茶树叶片的形态吧。茶树叶片一般有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形态。我们采摘的只是真叶而已。

鳞片(越冬叶、过冬叶):鳞片质地较硬,它真正的作用是为了保护里面的嫩芽不受风吹雨打的摧残。真叶长出后,鳞片(越冬叶)就会悄悄脱落,所以观察茶芽时,基本会找不到它的踪迹了。

鱼叶:鱼叶是新梢伸长初期展开的过渡性叶片,主要功能是辅育幼芽,具有一定的光合作用。

为什么不采鱼叶?一是为了减少采摘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保证有机物质的积累。二是因为鱼叶其内含物质不如真叶丰富,会影响口感。

蒂头:蒂头其实就是叶茎,内含成分以粗纤维较多,如采了蒂头,会影响茶叶美观和口感。

在采摘要求中规定不采鱼叶,不采蒂头,不光是为了茶芽形态优美,更是为了保证茶叶的品质。

什么时候采?

龙井茶开采是有标准的。根据国家标准:当茶树蓬面每平方米有10-15个茶芽符合鲜叶质量要求才可开采。

据目前茶园观察,现在还未达到开采标准。一般日间温度高于20°,夜间温度高于10°后,茶芽才会快速生长。请爱茶人士持续关注,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吧。

怎么采?

国家标准中,龙井茶采摘要求不带蒂头、鱼叶,从一芽一叶初展到一芽三叶,芽叶长度不超过4.5cm。而龙冠龙井采摘要求,从一芽一叶初展到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超过3cm。

通常,龙井茶采摘方法采取分批分次采摘,这是为了提高茶叶质量和产量,并采用提手采的方法:掌心向下,用拇指、食指配合中指,夹住新梢所要采的部位向上着力采下。不得掐采、捋采、抓采和带老叶杂物采摘,千万别用指甲去掐。

总而言之,龙井茶采摘需符合“不违农时”的自然规律,我们需耐心等待茶芽生长,待开采时用提手采,按照采摘标准采摘。

茶叶采摘时的注意事项及采后之处理


装茶菁之器具我国多用竹筐,采工每人背负一只,每区可置大箩四只,用挑茶菁至厂,印度多用麻袋或布袋,但不通空气,瓜哇印度有用椰袋者,而锡兰及巴达维亚等大茶园因用缆车输送茶菁,故用特制之沙网架装之,网上衬以Mara草,以免茶菁在运送途中,因摩擦而受伤。茶菁之运送,我国多用挑运或肩背,有用单车或牛车马车拖车者。外国大茶园,则用汽车电车或缆索,室内运送则可用升降机,循环带,或台车等。

茶菁采下后须注意下列诸点:

1.不可久握手中。

2.不可压置,以免生热而?酵,并生宿味(140F十分钟即红变曰?草)。

3.如发现有碎叶病虫害叶及变色变软之叶及其它夹杂物,应即拣除。

4.雨菁露菁,应先簸筛以去水分,并放于阴凉处以阴干之。

5.茶菁尽速运回工厂,不可久置茶园内。

6.茶箩应放于荫蔽处,并用物遮篮,忌与日光接触。

7.茶箩中间须留空隙,以免堆压发热。

8.一日至少分三次秤茶,勿使鲜叶堆置于茶园中时间太久。

9.采后之叶,尽速付制,以「即采即制」为原则。但亦须行活叶处理。

10.生叶务须当日制完,如万不得已,不能制完,则留下之生叶,明日应改制其它茶类,不可制绿茶。

11.茶菁堆置厂中,不可大厚,堆置地点,须阴凉而清洁。

12.粗嫩不一之茶菁,应分别堆置,以便分别制造。

茶叶采摘时应注意下列诸点:

1.茶树如经剪枝,则采摘面以下之茶叶不宜采摘,俾使旁枝浓密,树势整齐而旺盛。

2.采摘应按行列次序逐行进株探清,不可选芽叶多者采摘而芽叶少者漏摘,以免减少产量。

3.采摘时应严格规定采摘之标准,并严格执行之,使品质划一。

4.须注意留蓄,鱼叶老叶不可采下。

5.露水及雨后不采,以免茶味涩而淡薄,水色混浊,杀菁时又易焦变。

6.采摘之先,应摇动茶树,以除去露水雨水及灰尘蛛网等不洁物。

7.采摘切勿粗暴,攀折后之茶叶应使之复原。

8.每丛合乎标准之叶芽,务须一次采清,以免洗丛之麻烦(采时由下而上,由边缘至中心)。

9.老嫩宜分摘,以免影响品质及制造之麻烦。

10.采时不可用指甲折破茶叶,以免茶汁流出而引起化学变化,变成黑点。

11.养成早采嫩摘之习惯,并递年早采。

12.冬茶以不摘为宜,以保持树势。

13.树势不佳者不摘,如全部树势不佳,则停采一年,而管理工作,仍应照常进行。

14.发育不良之不育茶芽不摘。

15.发育不佳时,对口叶及芽不摘,以恢复树势。

16.留梗不摘,制绿茶尤须将梗拣出,采时须自第二叶与第三叶(或鱼叶)节距之中间部位采下,太上则遗留之枝梢易枯萎,太下则梗太长。

17.有病虫害之芽叶不摘,摘下后亦须拣除。

18.即采即制,务求迅速。

19.勿伤芽叶(伤处易变红或发黑,甚至茶有酸味)勿久握手中,勿压置茶篮中大久及太厚。

20.手及器具与堆置场,务须保持清洁,勿使茶叶感染其它气味或不洁物。

21.采后制前,务须保持茶菁之本质,勿使发热?酵或受日光雨水。

22.每株茶树,中间宜探摘较深,外围较浅,则茶树发育较佳。

茶叶“采青”最适宜条件


茶叶“采青”不仅要看茶叶的成熟度,更要看天气,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摘,采摘方法不同对茶叶品质也有影响,下面小编为您介绍茶叶“采青”的最佳条件:

1、选择“嫩”茶,不要老茶

前面说过茶是采茶树新长出来的芽或叶制成,意思是说要「嫩」,老叶是不能拿来当原料的。但嫩中又有别,有些茶是愈嫩愈好,希望朵朵都带有芽心,但有些茶却希望成熟一点的叶子,也就是等枝叶长熟后才采。前者以嫩芽为主制成的茶类称为「芽茶类」,后者以采嫩叶为主制成的茶类称为「叶茶类」。

采茶女采摘茶青

2、采青季节

一年能采制几次茶叶,因海拔高低、土壤状况、经济性需要而定,从六次到一次不等。春天采制的茶称为春茶,冬天采制的称为冬茶(或称冬片)。以台湾而言,春天最适宜采制不发酵茶与轻中发酵茶,夏天最适宜采制重发酵茶与全发酵茶,秋冬与春天相同,但品质略逊于春。

春天的采制季节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清明」(四月上旬)以前,是采制绿茶最好的时候,每年清明左右常见茶行门口贴着「明前龙井上市」的广告,强调早春的绿茶已经上市。清明以后是清茶采制的时节,「谷雨」以后(阳历四月下旬,已是晚春),则是冻顶、铁观音、水仙等采制的时候。因为叶茶类需要采较成熟茶青,而铁观音、水仙、佛手等的茶青又要比清茶成熟些。现在有些提早发芽品种被培育出来,所以清明左右就有冻顶等采开面叶的茶类出现。

但重发酵的白毫乌龙与全发酵的红茶虽属芽茶类,但因发酵重的关系,却适合初夏时采制,因为这时候的茶青含有利于红茶、白毫乌龙的成分多,白毫乌龙需要的茶小绿叶蝉也到这个时候才有。

一般说来,春天是茶叶采制最重要的季节,但有时候冬天的部分发酵茶卖得比春茶还贵,这是因为冬茶产量较少,且香气常有极佳的表现之故。

3、天气影响

天气对制成品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阴雨不断会使茶青含水成分增大,很难产出好茶,特别是下雨时采摘的“雨水青”尤为严重。湿度太大,蒸发水分过慢,萎凋时极易形成积水;湿度过低,蒸发水分过快,萎凋时极易形成失水。

4、采摘时间

茶叶采摘时间同样十分重要,摘早了露水没干,特别是炒青的茶类,而蒸青的绿茶则无大碍。黄昏之后采摘的茶青也较差,原因是未能享受充足阳光与温度,然而这对于不发酵茶没有太大影响。

春茶采后重夏管


春茶采收结束后,要及时做好夏季茶园管理工作。1、及时施肥。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或中茶1号肥25公斤。不能施磷钾比例高的复合肥,否则会加速茶树生殖生长。盛夏期间进行根处追肥。2、中耕除草。6月份以后,每隔25天化除一次,常用除草剂有10%草甘膦和25%百草枯水剂等。7月份深翻茶园一次,既可以把行间杂草翻入土中熟化土壤,又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保持土壤墒情。3、因树修剪。根据茶树的生长状况,决定是否进行台刈或重修剪。修剪工作大都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修剪后及时施肥,每亩施饼肥250公斤、尿素20-25公斤,或者施入腐熟的人畜粪肥,以促进茶树早发芽。4、防治病虫。夏季气温高,湿度加大,茶树病虫害如茶尽蠖、茶毛虫,轮斑病、炭疽病、白星病和芽枯病等容易发生,应及时防治。每亩用10%天王星乳油1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茶毛虫、茶尺蠖效果好。每亩用25%除虫脲胶悬剂10克加水50公斤喷雾。也能有效防治上述害虫,同时有利于保护天敌。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可以有效防治纹枯病、炭疽病、白星病和轮斑病。用40%多福混合粉1000倍液喷雾,防治芽枯病效果好。

春茶采摘季:上海最大茶园采“谷雨茶”


4月20日讯 每年三四月都是我国春茶采摘季,近日,上海规模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也开始采摘“谷雨茶”了,听说这几天采摘的茶叶可以有防百病的功效哦。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民间素有“谷雨茶,防百病”的说法。昨天,在金山枫泾镇下坊村,占地400多亩的“得泉茶园”迎来春茶采摘季,这里也是沪上规模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据悉,园内80余万株茶树以大红袍为主,还有少量金骏眉、安吉白茶和西湖龙井,此次采摘的春茶预计总产量达2000多斤。

在多数人的概念中,茶叶一般产自山区,上海的气候和土壤并不适合茶叶生长,此前唯佘山脚下有几十亩的兰茶基地。来自福建的茶叶专家张杰并不这么认为,2010年起,他对浦东、青浦、松江、金山等地实地考察,最终发现金山枫泾镇下坊村远离工业区,拥有适合连片种植的农田,日照、雾期、温度、湿度等都与浙江和福建相差不大,适合茶苗生长。

张杰不仅从福建山区购置了80万株优质茶苗,而且深翻本地农田,开挖大明沟和渗水沟,并从浙江长兴茶园购置了4.9万吨山区黄土,将黄土深埋60厘米左右,以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地下水位,再造茶苗生长环境,使茶苗犹如生长在山间。

茶园与杭州茶叶研究所、复旦大学新材料研究所合作,经过4年努力成就了这一“上海本帮茶”。制茶工艺上,根据上海本地市场更习惯于喝绿茶的特点,“得泉”茶在沿袭大红袍的制作古法同时有所微调,如今年就采用轻发酵,将传统大红袍30%红70%绿的发酵程度改变为15%红85%绿,偏向绿茶的口感,清香之气浓郁,口感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95944.html

上一篇:白茶有哪些种类

下一篇:白茶的保健功效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