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圣竟然写下《毁茶论》!

2019-11-30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被称为的圣人的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孔子孔圣人,还有九人合称十圣,其中有一圣便是茶圣陆羽,可见古人对茶文化的推崇了,而史书上有不少典籍中记载了陆羽晶茶鉴水的神奇传说。唐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述了陆羽这样一件事,便是茶圣竟然写下《毁茶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今江苏扬州),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懂,因之赶郡,泊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矣,况扬于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执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俟之。低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似临岸之水。’使曰:,荣槽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遭止之,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伏罪曰:‘某自南零齐至岸,舟荡覆半,惧其渺,揭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既如是,所历经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新唐书·列传)的(陆羽传)中,也记有此事,但在说到李季卿召见陆羽时,“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陆羽逝世,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晚唐。唐时曾任过衙州刺史的赵磷,其外祖与陆羽交契至深.他在(因话录)里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至今露茶之家.陶为其像,置于炀器之间,云宜茶足利。’唐李肇撰{国史补)也说到,陆羽·茶术尤著,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一杯茶里不止是苦涩回甜,流入喉间不止是那茶水更是华夏传承数千年的茶文化。

精选阅读

茶具选不对,茶汤就要毁!


古往今来,爱茶人士都明白一个道理——一壶侍一茶。如今,茶具的种类虽然增多了,但材质还是以陶器、瓷器、玻璃为主。

那这三种不同的茶具对茶汤分别有什么影响呢?

对香气的影响

茶具的质地。我们在这里以密度来区分。密度不同,导热和散热系数也就不同,一般密度高的壶,散热速度快,保温效果茶;密度低的壶,散热速度慢,保温效果好。

所以,茶具的密度高,泡起来茶香清扬;壶的密度低,泡起来茶香低沉。而我们常见的茶具材质密度排序为:

玻璃>瓷器>陶器

也就是说,用玻璃茶具冲泡绿茶比较好,用瓷器茶具冲泡红茶、香片比较好,陶器如紫砂壶可以冲泡黑茶。

对汤感的影响

玻璃茶具表面光滑,茶叶在冲泡过程中容易翻动,导致茶叶内含物不能再稳定的环境下浸出,所以茶汤没那么粘厚;瓷器茶具导热系数低,茶汤浸出环境相对稳定,所以比玻璃茶具冲泡的茶汤要软、厚、粘稠一点。

紫砂茶具表面附着能力强,且保温性强,散热慢,所以茶叶内含物能很好的浸出,与水融合,品味的汤感就比较软、厚度和粘稠度也会上升。

对汤色的影响

这个更在于视觉的享受,对香气和汤感并无影响。但满足了视觉、嗅觉、味觉的享受,品饮的乐趣才会无限放大。

白瓷茶具精致光洁,和绿茶更为搭配。黄泥制成的茶器显得甘怡,可配以黄茶或白茶。紫砂或较深沉陶土制成的茶器显得朴实、自然,配以稍重焙火的铁观音、水仙以及普洱茶比较合适。

茶具对茶汤的影响,确实客观存在,但什么样质地的茶具泡什么茶,差别还是细微的,这需要茶友们在饮茶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中医论茶


万病之药

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提出“茶为万病之药”的论点;宋代食疗专著林洪的《山家清供》,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茶属本草,自然在本草类著作中被收载。

《神农本草经》与《茶经》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茶“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考”等功效。

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并引用现已失传的《神农食经》的一句话:“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唐本草》

唐代苏敬等撰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中写道:“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

历代有关茶的著作

历代医学家都凭自身以茶治病的经验,总结写在《本草》和医书上。魏·吴普《本草经》,唐·李绩、苏敬《新修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宋·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元·王好古《汤液本草》、吴瑞《日用本草》,明·汪机《石山医案》、张时彻《摄生众妙方》、陈时贤《经验良方》,李时珍《本草纲目》、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李中梓《本草通玄》,清·汪昂《本草备要》、张璐《本经逢元》、黄宫绣《本草求真》、孙星衍《神农本草经》、近代丁福保《食物新本草》、谢观《医药大辞典》等等都说茶能治多种疾病。

由此可见,茶的养生功效,早已为历代医学家所认可。

茶之四气

从中医理论来看,由于茶也是药,在中医理论派生出的药性理论指导下服用。药性理论,主要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等项。

茶之五味

茶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新修本草》作“甘、苦,微寒,无毒”;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苦、甘,微寒,无毒”,字虽完全相同,但调换了苦与甘的位置。中医理论认为:甘味多补而苦味多泻,可知茶叶是种攻补兼备的良药。

茶之功效

本草有关茶的功效中,属攻者如清热、清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等;属补者如止渴生津、益气力、延年益寿等。

从四气上分析,其性“微寒”,其实也就是“凉”的意思。寒凉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消暑、疗疮等功效。

茶之升降浮沉

从升降浮沉方面说,茶叶也是兼备多种功能的,它的祛风解表、清利头目等功效属于升浮;而下气、利水、通便等功效属于沉降。

茶之归经

从归经方面说,由于茶叶对人体有多方面的活性,很难用一两个经络或脏腑来概括,所以明代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称它“入心、肝、脾、肺、肾五经”。五脏,是中医脏腑理论的核心。茶一味而归经遍及五脏,可见它的治疗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茶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可以长服、久服。

论水


水之于茶,犹如水之于酒一样重要。众所周知,凡产名酒之 地多因好泉而得之,茶亦如此。再好的茶,无好水则难得真味。故自古以来,著名茶人无不精于水的鉴别。水的好坏对茶的色、香,味影响实在太大。记得余幼时多闻天津人极爱喝茶。但十几年前一到天津,泡了杯极好茉莉花茶饮来如同食苦涩药汤。原来那时“引滦入津”工程尚未进行。天津人喝的是饱含盐碱的苦水, 再好的茶也吃不出滋味。一般饮茶尚且如此,要求极严的古代茶艺自然更重视水质水品。明人田艺衡在《煮茶小品》中说,茶的品质有好有坏, “若不得其水,且煮之不得其宜,虽好也不 好”。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也说: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 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清人张大复甚至把水品放在茶品之上,他认 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 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梅花草堂笔谈》)。 这确实并非夸张,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

关于宜茶之水,早在陆羽所若的《茶经》中,便曾详加论证。 他说: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 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生颈疾。又多 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其 间,饮者可决,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 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陆羽在这里对水的要求,首先是要远市井,少污染;重活水,恶 死水。故认为山中乳泉、江中清流为佳。而沟谷之中,水流不畅,又在严夏者,有各种毒虫或细菌繁殖,当然不易饮。而究竟 哪里的水好,哪儿的水劣,还要经过茶人反复实践与品评。其实,早在陆羽著《茶经》之前,他便十分注重对水的考察研究。 《唐才子传》说,他曾与崔国辅“相与较定茶水之品”。崔国辅早在天宝十一载便到竞陵为太守,此时的陆羽尚未至弱冠之年, 可见陆羽幼年己开始在研究茶品的同时注重研究水品。由于陆羽 有这样一个好的开头,后代茶人对水的鉴别一直十分重视,以至 出现了许多鉴别水品的专门著述。最著名的有:唐人张又新《煎 茶水记》;宋代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宋人叶清臣的《述煮茶 小品》;明人徐献忠之《水品》、田艺衡的《煮泉小品》;清人 汤蠹仙还专门鉴别泉水,著有《泉谱》。至于其他茶学专著中也 大多兼有对水品的论述。

唐人张又新说,陆羽曾品天下名水,列出前二十名次序,他 曾作《煎茶水记》,说李季卿任湖州刺史,行至维扬(今扬州) 遇陆羽,请之上船,抵扬子驿。季卿闻扬子江南泠水煮茶最佳, 因派士卒去取。士卒自南泠汲水,至岸泼洒一半,乃取近岸之水 补充。回来陆羽一尝,说:“不对,这是近岸水”。又倒出一 半,才说:“这才是南冷水”。士兵大惊,乃具实以告。季卿大 服,于是陆羽口授,乃列天下二十名水次第: 江州庐山康王谷帘水第一; 常州无锡县惠山石泉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硖州扇子硖蛤蟆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第五; 江州庐山招贤寺下石桥潭水第六; 扬州扬子江中泠水第七; 洪州西山瀑布水第八; 唐州桐柏县准水源第九; 江州庐山顶龙池水第十; 润州丹阳县观音寺井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流中冷水第十三; 归州玉虚洞春溪水第十四; 商州开关西谷水第十五; 苏州吴松江水第十六; 如州天台西南峰瀑布水第十七; 彬州园泉第十八; 严州桐庐江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

对于这二十名水次第,是否为陆羽评定,很值得怀疑。首 先,李季卿曾羞辱陆羽,并不识茶的真谛。即使陆羽成名后,李 氏重言和好,以陆羽为人,不见得能对这位势力眼有畅怀评水之 兴。其次,达二十名水有多处与《茶经》的观点不合。陆羽向来 认为湍流瀑布之水不宜饮,而且容易令人生病,而这二十项 中,居然有两项瀑布水。第三,陆羽认为山水上,江水次之,井 水下,这二十水次序与陆羽《茶经》观点也常上下颠倒。当然,水 不仅在于位置,而且主要在成分,所以不可拘泥《茶经》之说一 概而论。但张又新的排列,确实与陆羽对水的科学见解有相悖之 处。所以,早在宋代,欧阳修对此即提出质疑,认为张又新是假 托陆羽之名,自已胡诌。但不论如何,《煎茶水记》打开了人们 的视野,加深了人们对茶艺中水的作用认识,不能全泯其功。因 而,历代茶人,访名茶,还常访名泉,对水的鉴别不断提出新见 解,也是受到张又新的启发。至于是否把天下名水都分出次第等 级笔者则以为大可不必。现代科学对东的品质鉴别已十分精细, 何茶宜何水自然不该一概而论,而应具体区别对待;不过,前人的研究成果仍是值得十分重视的。

历代鉴水专家对水的判第很不一致,但归纳起来,也有许多 共同之处,就是强调源清、水甘、品活、质轻。 对水质轻重,特别好茶的乾隆皇帝别有一番见解,他曾游历 南北名山大川,每次出行常令人特制银质小斗,严格称量每斗水 的不同重量。最后得的结果是北京西郊玉泉山和塞外伊逊河(今承德地区境内)水质最轻,皆斗重一两。而济南之珍球泉重一两 二厘;扬子江金山泉斗重一两三厘。至于惠山、虎跑,则各为一 两四厘;平山一两六厘;清凉山、白沙、虎丘及京西碧云寺各为 一两一分。有无更轻于玉泉山者,乾隆说:有——即雪水。但雪 水不易恒得,故乾隆以轻重为首要标准,认为京西玉泉山为天下 第一泉。不论其确切与否,这也算一种观点。玉泉山被称为“天 下第一泉”,其实不仅因为泉水水质好,一则乾隆皇帝偏爱,二 则京师当时多苦水,明清宫廷用水每年取自玉泉,三则玉泉山景 色当时确实幽静佳丽。当时的玉泉于玉泉山南麓,泉水自高处 “龙口”喷出,琼浆倒倾,如老龙喷汲,碧水清澄如玉,故得玉 泉之名。可见,被视为好水者,除水品确实高美外,与茶人的审 美情趣有很大关系。 被人称为“天下第一泉”的何止玉泉山,因历代评鉴者观点 和视野、经历不同,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者大约也有六、七 处。

最早被命为天下第一泉者,据说是经唐代刘伯刍鉴定的“扬 子江南泠水”,又称“物子江心水、中零泉”等。此泉位于镇江金 山以西扬子江心的石弹山下,由于水位较低,扬子江水一涨便被 淹没,江落方能泉出,所以取纯中冷水不易,这种现象也确实有 趣,加之附近江水浩荡,山寺悠远,景色清丽,故为茶人和大 诗人所重。再加上李季卿与陆羽品泉的一段故事就更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著名民族英雄文天样即有诗曰:“扬子江心第一泉, 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 仙。” 据张又新《煎茶水记》所云,陆羽所认定的“天下第一泉” 是江西庐山的谷帘水,而把扬子江心南泠水却降到了第七位。此 泉在庐山大汉阳峰南,一泓碧水,从涧谷喷涌而出,再倾入潭, 附近林木茂密,绝少污染,故水质特佳,具有清冷香冽,柔甘净 洁等许多优点,用以试茶,具说不仅味好,而且沫饽云脚如浮云 积雪,在特别重视沫饽育华的古代尤被珍视。

还有云南安宁碧玉泉,据说为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认定 为“天下第一泉”。此泉为温泉,以天然岩障分为两池,下池可 就浴,内池碧波清彻,奇石沉水,景既奇,水又甘,故可烹茶, 故徐氏亲题“天下第一泉”五个大字,认为“虽仙家三危之 露,伟地八巧之水,可以驾称之,四海第一汤也”。 济南之趵突泉,早在郦道元于北魏时期所著《水经注》中即 有记述,经《老残游记》的艺术渲染,更吸引多少名士和游人前 来观赏品味。据说,早在宋代就有曾巩以之试茶,盛赞其味,故 也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泉”。 还有峨媚山金顶下的玉液泉,据说是王母令玉女自瑶池所引 琼浆玉液,故被视为“神水”。 至于各地自判的名水便更多了。特别是产茶胜地,多有好水 相伴,其实多不在所谓诸多“天下第一泉”之下。如龙井茶配虎 跑水,顾渚茶配金沙泉,皆被公认是最佳组合。还有无锡惠山泉 水,向来被认为是不可多得之物。历代著名茶人往往长途跋涉, 专门运输储存。 中国茶学家不仅重视泉水,对江水、山水、井水也十分注意。有些茶学家认为,烹茶不一定都取名泉,天下如此之大,哪能处处有佳泉,所以主张因地制宜,学会“养水”。如取大江之 水,应在上游、中游植被良好幽静之处,于夜半取水,左右旋 搅,三日后自缸心轻轻舀入另一空缸,至七、八分即将原缸渣水 沉淀皆倾去。如此搅拌、沉淀、取舍三遍,即可备以煎茶了。从 现代观点看,这种方法可能不如以加入化学物质使之直接洁净省 时省工,但对古人说,却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自然之法,也许更符 合天然水质的保养。

至于其他取水方法还有许多,有的确有一定科学道理,有的 不过因人之所好,兴之所致,因时,因地,因具体条件便宜从 事。如有些茶人取初雪之水、朝露之水、清风细雨中的“无根水” (露天承接,不使落地)。甚至,有的人专于梅林之中,取 梅瓣积雪,化水后以罐储之,深埋地下,来年用以烹茶。有的日本茶人批评中国人饮茶于旷野、松风、清泉、江流之间,体现 不出苦寂的精神。其实,各个民族、各种人群,都有自己的 好尚。大自然本来多姿多彩,人生本来应合自然韵律,只因社 会、自然条件限制,使日本茶人把“和敬清寂”视为他们的 主旨,而又特别突出强调清、寂二字。我想人们既不该象现今一 些西方人那样任意放纵,也不必如日本茶人一味追求苦寂,比较 起来,还是中国茶人更附合自然之理。按照中国大哲学家庄子的 思想,所谓精神主要要从大自然中领悟,合乎自然韵律者为美。 中国茶人特别重视水,要从泉中、江中、滚沸的茗釜中听取那大 自然的萧声琴韵。各种思想凡被人们多数赞许者皆各有千秋,何必 定要扬此抑彼。即如今日,人们以自来水泡茶,只要水好,冲泡 得法,又有何不可? 总之,水在中国茶艺中,是一大要素,它不仅要合于物质之 理、自然之现,还包含着中国茶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高雅、深沉 的审美情趣。 表演,连水也不懂,是谈不到茶艺、的。

茶德散论


茶,素有清香、平和、谦逊、平淡的内质,在中国诸多的优良传统里,客来敬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礼节。

“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饮茶的妙趣不但在于他独有的色、香、味、形,而在于使人把心放在闲处。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的一点清纯之气,在日常生活中,始能出无穷的清新。

茶贵在品,能在品中求得一份清静,抒发一凡情怀,愉悦心情,从而让自己在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好好放松一下。从而得到一种很好的享受,休味草中英在杯中的绿尘飞,翠清起,从而使人胸怀舒畅,消遥自在。古代的名人雅士,无不以饮茶品茗为乐,歌茶颂水为快,故自古以来,茶一直和雅有牵连不清的联系。

茶圣陆羽曾作歌云: 不羡黄金罍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下竟陵城下来 字字句句道出了茶圣对茶的珍爱情怀。

茶有茶的文化。品茶更注重讲究其深邃的文化内涵,而我们的民族也正是被茶文化浸淫了几千年的民族。饮茶的哲学使我们轻松、宁静、自在,洗涤心中的忧虑与尘垢,清除一下俗念,既可在香、清、味、甘中自得其乐,也可共同分享,借一杯清茗作心灵的沟通。在喧嚣繁杂的尘世里,我们需要一杯好茶。

芳荼冠六情,溢味播九区。

茶文化的结构是与宗教、道德、艺术、文学、哲学有明确的关联的领域,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影响,并与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筑成一个茶文化的完整结构体系,把茶的天然特征、特性,升华成一种精神象征,把茶事活动上升到精神活动,这在历史岁月的反复“洗礼”过程中,孕育成茶文化的源泉,形成了斑驳的茶文化大观,劈如:人们从茶汤清沏,升华为“清廉”、“清静”、“清心”等,从茶香味的温和淡雅,引伸出“和谐”、“谦和”、“中庸”、“幽雅”,从茶性的天然纯真,类比人性“纯正朴实”、“反朴归真”,继而演绎出以茶敬客,以茶会友,表示敬意、亲切、和气、淡雅的人际关系等等。总之,从茶性、茶事中可感悟出许多以灵的美感,精神的满足,人生价值的修炼,生活的真正趣味。

具而言之,以茶抒情,以茶阐理,以茶施礼,以茶颂德,以茶审美,以茶怡情,以茶教伦……均为以茶为主体的一种教化方式,一种陶冶育化的意识形态。从哲学角度看,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即变化人,陶冶人。按这个意义上讲,茶文化就是“茶化人”,它具有教化功效,但不含任何政治目的,化为寻求一份清欢,一片净土,一个更为洁净的晴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理论的基础在于价值观。中国茶德的“廉、美、和、敬”(或理、敬、清、融);日本的“和、静、清、寂”;台湾茶艺的“清、静、怡、真”及韩国茶礼的“和、静、怡、真”等,就价值观来说,基本上是“重义轻利”、“存天理,去人欲”、“以德服人”、“德治教化”等儒家思想的映然蔚观。

茶文化涉及到科学、道德、审美、礼仪等范畴,其内涵极为丰富。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养生(茶文化的功利追求),修性(茶文化的道德完善),怡情(茶文化的艺术趣味),尊礼(茶文化的人际协调)等等。

《斗茶散论》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圣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不过,茶文化的真正形成则始于唐代。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斗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茶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彩。斗茶又称“茗战”,就是品茗比赛,意为把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来对待,“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三国吴孙皓“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宴请宾客的开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东晋大将军桓温每设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晋书·桓温传》)这当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时,“每岁吴兴、毗陵二郡大守采茶宴于此。”(山谦之《吴兴记》)。“茶宴”一词正式出现。唐代贡茶制度建立以后,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两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两州毗邻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邀请一些社会名人共同品尝和审定贡茶的质量。唐宝历年间,两州刺史邀请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参加,特作诗一首《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午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白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表达了对不能参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宋代茶宴之风盛行,与最高统治者嗜茶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宋徽宗对茶颇有讲究,曾撰《大观茶论》二十篇,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蔡京在《大清楼特宴记》、《保和殿曲宴记》、《延福宫曲宴记》中都有记载。如《延福宫曲宴记》写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日: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当时,禅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径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东北峰径山(今浙江余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游胜地和著名茶区,山中的径山寺建于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禅林之冠”的誉称,每年春季都要举行茶宴,品茗论经,磋谈佛理,形成了一套颇为讲究的礼仪。径山寺还举办鉴评茶叶质量的活动,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未,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就是在这里创造的。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径山寺求法,前后五年学成回国,将径山寺茶宴仪式传到日本,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以茶论道”的日本。茶宴的盛行.民间制茶和饮茶方式的日益创新,促进了品茗艺术的发展,于是斗茶应运而生。五代词人和凝官至左仆射、太子太傅,封鲁国公。他嗜好饮茶,在朝时“牵同列递日以茶相饮,味劣者有罚,号为“汤社”(《清异录》)。“汤社”的创立,开辟了宋代斗茶之风的先河。不过,斗茶的产生,主要出自贡茶。一些地方官吏和权贵为了博得帝王的欢心.千方百计献上优质贡茶,为此先要比试茶的质量。这样,斗茶之风便日益盛行起来。正如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所说:“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苏轼《荔枝叹》也说:“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渭)后蔡(襄)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斗茶之风从贡茶产地兴起以后,不仅在上层社会盛行,后来还普及到民间。唐庚《斗茶记》记其事道:“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斗茶,常常是相约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斗茶茶品以“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胜负的标准,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因为汤色是茶的采制技艺的反映。茶汤纯白,表明茶采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饮用前先要将茶团茶饼碾碎成粉末。如果研碾细腻,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如果汤花泛起后很快消散,不能咬盏,盏画便露出水痕。所以水痕出现的早晚,就成为茶汤优劣的依据。斗茶以水痕早出与为负,晚出者为胜。斗茶不仅要茶新、水活,而且用火也很讲究。陆羽《茶经·五之煮》说,煮茶“其火用炭,次用劲薪。”沾染油污的炭、木柴或腐朽的木材不宜做燃料。温庭筠《采茶录》说:“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四边泉涌,累累连珠。终由腾波鼓浪,水气全消,谓之老汤。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苏轼也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汲江煎茶》,“贵从活火发新泉”(《试院煎茶》)根据古人的经验,烹茶一是燃料性能要好,火力适度而持久;二是燃料不能有烟和异味。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但在茶文化中,水与火配合得却那样的默契、和谐和统一。斗茶是一门综合艺术,除了茶本身、水质和火候外,还必须掌握冲泡技巧,宋人谓之“点茶”。蔡襄《茶录》将点茶技艺分为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燲盏、点茶等程序。即首先必须用微火将茶饼炙干,碾成粉未,再用绢罗筛过,茶粉越细越好,“罗细则茶浮.粗则沫浮”。候汤即掌握点茶用水的沸滚程度,是点茶成败优劣的关键。唐代人煮茶已讲究“三沸水”:一沸,“沸如鱼目,微微有声”;二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三沸“腾波鼓浪”。水在刚三沸时就要烹茶;再煮,“水老,不可食也。”(《茶经·五之煮》)。宋代点茶法同样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蔡襄·茶录》),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泡出色味俱佳的茶汤。南宋罗大经认为,点茶应该用“嫩”的沸水,“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鹤林玉露·茶瓶汤侯》)。因此,他主张在水沸后,将汤瓶拿离炉火,等停止沸腾后,再冲泡茶粉。这样才能使“汤适中而茶味甘”。在点茶前,必须用沸水冲洗杯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叫做“燲盏”。正式点茶时,先将适量茶粉用沸水调和成膏,再添加沸水,边添边用茶匙击拂,使茶汤表面泛起一层浓厚的泡沫(即沫饽),能较长时间凝住在杯盏内壁不动,则为成功。宋代斗茶,除比试茶汤的色泽之外,还要比试沫饽的多少和停留在怀盏内壁时间的长短。而“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应当指出的是,点茶既以茶粉为原料,那么,人们在饮用时必然连茶粉带水一起喝下。这与今天的饮茶习惯是不同的。古代斗茶的情景,从流传下来的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斗茶图》可见一斑。《斗茶图》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风俗画,共画有四个人物,身边放着几副盛有茶具的茶担。左前一人脚穿草鞋,一手持杯,一手提茶桶,袒胸露臂,似在夸耀自己的茶质优美,显出满脸得意的样子。身后一人双袖卷起,一手持杯,一手提壶,正将壶中茶汤注入怀中。右旁站立两人,双目凝视前者,似在倾听双方介绍茶汤的特色,准备还击。从图中人物模样和衣着来看,不象是文人墨客,倒象走街串巷的“货郎”,说明斗茶之风已深入民间,相沿成一种社会风俗。宋代还流行一种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游艺,叫做“分茶”。(宋)陶谷《荈茗录》说:“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指的就是这种烹茶游艺。玩这种游艺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这时盏面上的汤纹就会幻变出各种图样来,犹如一幅幅的水墨画,故有“水丹青”之称。斗茶和分茶在点茶技艺方面因有若干相同之处,故此有人认为分茶也是一种斗茶。此说虽不无道理,但就其性质而言,斗茶是一种茶俗,分茶则主要是茶艺。两者既有联系,又相区别,共同表现了中国茶文化丰富的内容和文化意蕴。斗茶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具有继承性和变异性两大特点。近年来,全国各产茶区召开的名茶评比会,其实就是斗茶的继续和发展。现代斗茶的情景,从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安溪县西坪镇评比“茶王”茶的活动可见一斑。西坪斗茶是当今一大奇观。西坪一万户茶农,每年生产2500吨乌龙茶。每年收获季节,茶农们拿出自家上品铁观音,先在组里评选出优胜者,参加村里评比。随后,26个行政村选出百来种上品铁观音,集中到镇上参加复赛,从中选出最好的7份,进入西坪镇每年春秋两季的“茶王”决赛。在“茶王”决斗场上,一字排开7只白瓷盖怀,“决斗”开始后,先是“白鹤沐浴”,用开水汤洗盖杯;接着“乌龙入宫”,将称好的6克铁观音倒入杯内;继而“悬壶高冲”,滚水顺杯沿慢慢冲入杯内;然后用杯盖轻轻刮去浮沫,叫“春风拂面”;加盖一分半钟后,打开杯盖细闻香味,叫“梦里寻芳”;随后将茶依次斟入茶杯,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7只茶杯编号,没有姓名,以示公正。专家评委经过三泡茶品尝后,决出了名次。结果一宣布,顿时全场轰动,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一片。“茶王”穿礼服,戴礼帽,手持彩色绢花,坐上八人大轿,随着浩浩荡荡的茶王“踩街”的游行队伍绕镇一周。这是一场由成千上万茶农参与的现代斗茶活动的缩影,是一幅活生生的现代风俗画。

肠胃不好少喝这种茶 4个恶习毁肠道


人们重视自己身体的每一个角落,不仅仅要注重仪表,更要时常打扫那些藏污纳垢的“死角”。在你看不到的肠道里或许就隐藏着阻碍你通向美丽之路的绊脚石。

使肠道变脏的4大坏习惯:

即使感到便意也不会马上去洗手间

日常生活中,在办公室或学校期间,因为害羞而忍着不去洗手间的情况时有发生。若长期如此,肠道蠕动速度就会随之减慢,进而出现便秘情况。建议大家感到便意后迅速去洗手间,及时排出废物,保持肠道正常蠕动是清理肠道的第一步。

冬季饮水量减少

由于冬季出汗量减少,人们对水的需求不如在夏季强烈,饮水量也随之减少。但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排泄物在体内会逐渐变硬,对排便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大家即使在冬季,也要保证每天饮2升水来保证肠道通畅。

为预防便秘只食用含双叉乳杆菌与乳酸菌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人们提到预防便秘时只会想到酸奶,虽然酸奶中所含的双叉乳杆菌与乳酸菌确实对预防便秘有显著功效,但更为重要的是食物中的纤维素。调整肠胃的保健品的成分也大部分都是纤维素。女性每天要保证平均摄入14g纤维素,因此日常饮食中要有意识地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不单单是外部,看不见的肠道也对你的美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记得对自己的肠道好一点。

肠胃不好少喝这种茶

喝点苦丁茶降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苦丁茶具有散风热、除烦渴的作用,当人们有口舌生疮、咽喉干痛、两眼红赤、流鼻血等问题时,喝一段时间的苦丁茶,会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身体若是有因寒引起的病症则是不适合的,因为苦丁茶名为茶实为药,性寒凉,肠胃不好的人最好少喝。此类人群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寒,腹部受凉或吃了凉性食物时,容易肚子疼或拉肚子,喝苦丁茶则会加重这些症状。此外,老年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也不宜饮用苦丁茶,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状。

小论茶道


是以艺术品茶招待宾客的一整套礼节或仪式。 原本指“茶之道”,是处于茶技术杰艺术之上的茶文化中的核心,是茶文化的上层领域,是茶文化的目的。但绵延至今,尤其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今天的已成为在主张以茶修德的前提下,讲究泡茶方式、品茶艺术的代名词和以茶待客的一整套礼仪。 是有关修身养性、观摩学习的礼仪,也是进行社会交际、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特有的风俗。源于唐宋,盛于明清。 中国是的发源地。早在唐人封演撰写的《封氏闻见记》中就有关于的记载:“……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那时,社会上已有茶店煎茶,故“不问道俗,都可投钱取饮”。 中国对所用之茶、水、器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配以整洁、幽静的环境。 的过程由“献茗、受茗、闻香、观色、尝味、反盏’大道顺序组成。茶煎好后,主人要持紫砂壶肃行至主客前,各注茶半杯,并宾主各一鞠躬,即为献茗与受茗;客人双手捧杯至鼻前嗅之良久,再徐徐放下,为闻香;再凝视杯中一刻,是为观色;再双手捧杯,微饮半口,细辨其味,尔后慢咽(半杯茶分四口饮完)是为尝味;饮毕,宾客将空杯覆盖于茶盘中,并向主人致谢,是为反盏。 与我们的日常饮茶截然不同的是,是要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内,通过繁杂的顺序并使用特定的饮茶手法来完成的艺术饮茶的仪式。 除讲究独特的品饮方法外,还强调在品饮的同时,蕴含茶“礼”,以茶来修“德”。故饮茶者也应是‘精行俭德”之人。强调在品茶的同时,“自修内省”,在自然中培育文明。 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们有意识地把品茶作为一种能显示高雅涵养、寄托情感、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来刻意追求、创造和欣赏,是集儒、佛、道与民风民俗于一炉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以陶冶人的“清、敬、治、真”为精神。清:清洁、清廉和清寂宁静;敬:尊人慎已、仪态诚恳;怡:是人的精神情趣和行为悦乐;真:即以智慧良知,使已使人达真善美之境界。中华历来以茶香与书香、墨香齐名,是高雅、安详、和谐的社会精神之体现。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82157.html

上一篇:喝绿茶有什么好处?经常喝绿茶的好处和坏处

下一篇:普洱茶的功效与禁忌是什么?常见的普洱茶品饮误区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