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山东潍坊二十年老茶市开始拆迁改造

2019-11-30

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这个潍坊最早的老茶市已经有二十年历史了,今年,它却退出了历史舞台,市场里的商家逐渐搬走了,往日的繁华化作冷清,这个坐落在美丽的潍州湖畔的茶叶批发交易市场,从1997年成立到现在,为当地的茶产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探访CY316.com

绝大多数商铺

已经搬离市场

5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城区青年路上的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内看到,市场内茶庄林立,可能因为当天是工作日,市场里生意比较冷清,街道上也是空空荡荡。记者在市场内转了一圈看到,尽管生意看上去有些冷清,但部分商家依旧在忙着进货、卸货,一有顾客出现,商家们都会热情地邀请顾客到店里去看看。

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

在位于该市场内的一条小巷子里,记者看到此处垃圾成堆,蔓延了20多米,至少有半米多高。当天上午,可能由于是工作日或者其他原因,该市场内各家店铺的生意都不是很忙,很多商户都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提到即将要拆迁的市场,大家心里都有很多不舍。

6月13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现场看到,整个市场内已经非常冷清,绝大多数商铺都已经搬离了市场。不少废纸箱和塑料袋堆在了一些商铺前,一些商户在忙着处理废品。记者注意到,有一些商铺已经开始进行拆迁。

商户

对补偿表示满意,但经营了二十年心中难免不舍

5月26日,在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经营了十多年茶叶生意的商户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这个市场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经营,已经积累了很多老客户,生意做得也还算不错。从得知市场要拆迁的消息那天起,他的心里就一直觉得挺纠结的。“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就意味着要重新开始,而且还不一定有现在这么合适的地方继续经营。”王先生向记者坦言。

而从福建来到潍坊的茶叶商户杨女士则向记者表示,她和老公二十多年以前就来到了潍坊这个城市,在这个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刚刚建成的时候,他们就搬了过来。她记得那时候是1997年年中,当时他们一些老商户甚至还集资盖的房,如今已经在这个市场经营了二十年,也早已经在潍坊这个城市扎下了根。没想到经营了二十年的老店面临拆迁,他们心里都有很多不舍。

杨女士告诉记者,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是潍坊第一家大型的茶叶市场,里面很多商户都已经经营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如果没有这个茶叶市场最初的兴旺发达打下的基础,后来潍坊也不可能建起那么多的大型茶叶市场。

6月13日,记者再次来到市场采访了解到,相关补偿款已经到位。不少商户表示,对于补偿等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8日就领到了补偿金,前几天我们刚刚搬到了北方茶都,补偿款这方面还是比较满意的。”商户李女士向记者说道。

市民

对老市场留恋的同时,也对片区改造充满了期待

除了商户,记者5月26日在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内,还遇到了几名前来购买茶叶的市民,提到这座潍坊人心目中的“老茶市”要拆迁,很多市民都表示非常不舍。家住奎文区东方名苑小区的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虽然现在潍坊有名的大型茶叶市场有好几家,但在他心目当中,还是觉得这家茶市最正宗。毕竟开得最早,其中很多店铺都是已经营了近二十年的老店,品质能够保证,价格也较公道。“这十几年的时间,我一直都是来这里买茶叶喝。”张先生说,这家茶叶市场搬迁以后,再想喝好茶就得费神了。

同样是这个市场忠实消费者的市民孙先生说,一直以来这家茶市都算是潍坊这行业的“老大哥”,很多店铺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已经积攒了大量的顾客,搬迁确实挺可惜,“我和很多朋友都一直在这里买茶喝,平时闲着没事的时候,还会过来品品茶,现在这个市场马上搬迁,就像要跟一个十几年的老朋友分别一样,挺不舍的”。

家住城区中央生活城小区的李女士同样在这里有不少的回忆。“我虽然离市场比较远,但还是经常会来。”李女士说,对于这个老市场即将拆迁,作为一名老潍坊人既感觉有点可惜,同时又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家住潍城区金都世家小区的市民孙先生说,他从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刚刚建成时就到这里来买茶喝,当时这一片区域根本没有现在这么繁荣,还比较荒芜。这座茶市的建设,给这周边带来了极大的人气,带动了这周边区域的发展,并且为后来潍坊茶叶市场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如今,这座资历最老的茶叶市场要退出历史舞台,让人心情不舍的同时,不禁萌生了新的希望。

孙先生说,目前潍城区的发展脚步相对缓慢,在这个时候,火车站南广场项目改造启动,很多像茶叶批发交易市场一样的潍坊人心目中的老店面临拆迁。但这些老店的“付出”,却为潍城区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未来说不定在这里还会诞生一批新的城市名片,为潍坊人民打造出一批新的“老店”。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市民对于市场拆迁表达了不舍和惋惜,也有不少市民认为这是大势所趋,虽然即将拆迁,但这一片区改造后会更加繁荣,也让人有了更多的期待。

各方看法

相关部门

茶市属于改造片区范围

记者在茶叶批发交易市场里看到,有一张由火车站南广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下发的通知,要求经营业户们抓紧时间做好搬迁准备。通知中表示,火车站南广场片区改造是全市的“一号工程”,同时也是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交通畅通工程和城市提升工程,目前征迁工作已经开始,正在有序推进,希望广大居民和企业能够配合拆迁工作的开展。通知还表示,对于片区内的摸底登记工作已经全部结束,按照既定的方案,拆迁工作于5月下旬全面展开。

对此,记者咨询了火车站南广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该市场属于火车站南广场片区的改造范围。此次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前期规划范围是:东至白浪河,西至清平路,南至宝通街,北至胶济铁路(局部健康街),占地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核心功能区范围,东至青年路,西至月河路(春鸢路),南至高家街,北至胶济铁路,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受胶济铁路南北分隔的影响,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基础设施滞后,缺少公共空间和城市景观,现有路网不利于现代化交通组织,建筑物混乱破旧,环境面貌脏乱差问题突出,亟待进行改造提升。

6月13日,记者了解到,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的拆迁工作已于6月初正式开展,相关部门出台了完善的拆迁补偿政策,目前拆迁工作进展顺利,正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茶叶协会

老市场局限性已经凸显

对于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拆迁一事,市茶文化协会副会长方宏伟分析认为,除了政府行为,市场拆迁的一个原因是该市场没有像其他市场一样进行大面积的升级改造和改良。虽然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是我市“资格”最老的茶叶市场,但是周边的几个新兴的茶叶市场不仅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而且配套设施等也更加完善,因此该市场的竞争力等各方面自然而然地出现下降,局限性也慢慢凸显,淘汰也是一种必然。

其次,从1997年开始,潍坊地区的整个茶叶市场算是初步形成,之后几大茶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目前,我市整个茶叶市场已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在整个山东省茶叶市场位居第二位。虽然规模与济南不相上下,但是因为潍坊的客源量有限,因此最终会出现这种优胜劣汰的局面,并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市场的“退出”在情理之中。

“随着市场的拆迁,我觉得其他的茶叶市场也会感觉到一定压力,并会进一步完善,商户们也会进一步规范经营,这对潍坊整个茶叶市场还是有利的。”方宏伟向记者表示,除此之外,另外一些茶叶市场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据他了解,老市场准备拆迁后,距离潍坊茶叶批发交易市场不远的北方茶都则积极引进了多个“茶叶大户”入驻市场,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专家分析

“外在”“内在”一起下功夫

对此,潍坊职业学院经营管理学院副教授刘纪录认为,首先,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目前正处于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出现疲软,而茶叶作为一种日常的消费品,自然会受到影响。目前,由于整个茶叶市场的行情并不乐观,自然而然地会有茶商甚至某一个茶叶市场退出行业竞争的“舞台”,这也是一种必然结果。

其次,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三公消费明显下降,作为日常往来的礼品——茶叶必然受到影响,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然而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茶叶作为高毛利率的商品,加上之前规模等发展速度过快,越来越多的茶商在争夺“日渐萎缩”的客源市场,导致茶叶市场的销售额越来越少。由于一些茶叶市场出现亏损,因此自然会逐渐淘汰。

刘纪录认为,下一步,形成较大规模的茶叶市场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样才能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作为茶叶市场本身,他认为不仅要在“外在”的规模上下功夫,还要在“内在”的经营上和管理上做文章。作为茶叶市场的经营方,应该尽可能的给茶商提供优惠政策和环境,并确保茶叶质量,让消费者受益。此外,相关部门和茶文化协会也要提高从业者的从业门槛,加强规范化的管理,淘汰一些鱼目混珠的茶商,这样整个茶叶市场才能更有序健康发展。

cy316.cOM编辑推荐

十年老岩茶的饮用功效、鉴别!


一些茶叶有越来越好的特性,所以造就了老茶比新茶的特点。经过存放的茶叶,尤其是经过多年存放的茶叶,经过发酵以后,品质方面是更加的珍贵的,大家可以从一道茶汤上去辨别出来,往往十年老岩茶,茶汤清澈油亮,陈香细腻,顺滑绵柔,醇厚甘甜。下面一起来看看,十年老岩茶的饮用功效,还有鉴别方法。

《十年老岩茶的功效》

十年老岩茶,除了口感方面的好处以外,还有就是药理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许多武夷山当地许多茶农都会在家里存放一些陈年岩茶,字做不时之需;此外,十年老岩茶,还具有暖胃驱寒、助消化、解油腻、明目、安神、活血通络、祛邪气的作用;饭后如果出现打嗝的情况下,适当饮用些陈年岩茶是可以帮助改善的;并且全身发热、微汗的情况下也适合饮用些岩茶;优质陈年老岩茶,无论是从品饮的角度,还是养生的角度出发去看的话,都是非常的珍贵的,值得品饮的养生健康佳饮。

《纯正老岩茶的鉴别方法》

1、看外观

外形多是褐色、深褐色,甚至是黑茶的,很自然,味道上闻起来有股陈年老茶味,甚至有些时候像是普洱茶味一般。超过了30年的陈茶,那么都是手工采茶,剪刀剪得比较少;50年以上的茶,则全部都是手工采茶,所以外观看起来是条状的,是因为做茶的时候没有经过揉捻的。

2、茶汤

20年左右的老岩茶,冲泡后,茶汤红亮,叶底柔软,回青,活性很强;年份越久的茶,冲泡后都会呈现木化现象。如果乌黑油亮的茶汤,那么往往是碳火烘烤出来的新鲜老茶,不是真正的老茶。

3、茶味

陈年老岩茶,往往滋味表现是浓醇甘润的,无论是陈香还是药香,表现都非常明显,并且带点微酸的滋味;而真正的老茶是不应该带有碳火味道的,如果茶汤滋味表现出碳火滋味,则不应该购买。老茶经过长期陈年自然发酵,入口滑顺自然,甘甜,无刺激,温润耐泡。

陈年老岩茶的品质往往是和加工、存放有关系的。如果制作方法得当,再加上长时间的存放下,岩茶经过5年、10年存放后,口感变得更加的醇厚丰富;在存放过程中,慢慢所形成的陈气,产生一种让茶友们非常喜爱的新茶香气。

BZ:并不是所以的武夷岩茶都是适合长期陈放的,必须是乔木或是半乔木茶,比如“水仙”“肉桂”“正山小种”“白鸡冠”“半天腰”“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等,适合长久的陈放。

低产茶园如何改造


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措施可以综合为三改、两管、一合理。 1.三改即改树、改土、改园。 (1).改树包括树冠更新和茶树根系更新两部分,应同时进行。 树冠更新的主要措施是修剪,包括深修剪、重修剪、台刈和抽刈。深修剪:适用于树冠生产枝细弱、“鸡爪枝”丛生、绿叶层减少、育芽能力降低、新梢出现大量对夹叶,但茶树骨干枝仍然生长旺盛的半衰老茶树,一般可剪去树冠顶部10~15cm的细弱枝,即剪掉全部“鸡爪枝”。重修剪:适用于树龄不大,但树冠衰败、枝条高矮不一、分枝不密、树形不齐而形成类似“鸡窝兜”、“两层楼”、“钓鱼竿”、“刷帚头”式的小老树,可在离地30~40cm处剪去地上部分。台刈:适用严重衰老的茶树,在离地面3cm左右的地方砍去或锯掉地上全部枝条,以刺激根颈潜伏芽抽发新枝。台刈后树势、产量恢复较慢,一般应慎重采用。抽刈:适用于由两层枝条即地蕻枝为一层粗老枝条为另一层构成的两层楼茶树。改造时近地面抽刈或锯掉粗老枝,利用抽刈后留下的地蕻枝及从根颈部萌芽长出的新枝,通过修剪重新培养树冠。茶树改造一般在春芽萌发前期的冬末春初进行为好。 根系更新:即切断部分老根,刺激新根增长,一般在根系旺盛时期的秋末冬初结合茶园深耕改土进行。 (2).改土的方法有: 抽槽换土。即在茶对行间,沿树冠边缘垂直深挖50cm×40cm的条状沟,取出底层生土熟化,并翻入表土或客土,结合分层掺施草肥、饼肥及磷钾肥以提高肥力。 砌坎保土。对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低产茶园,要砌坎筑梯,并按新建茶园的要求深翻施肥,修建蓄水、排水系统。 深耕施肥改土。秋末冬初全园深施有机肥,逐步加深耕作层,并利用杂草、残茬或种植绿肥,增加水分渗透,减少水土流失,保土、保水、保肥。 (3).改园主要是补植缺丛变稀植茶园为密植茶园,砌坎筑梯变坡式茶园为梯式茶园,深耕施肥变瘦园为肥园。同时,搞好茶园沟渠道及防护林的配套建设,彻底改变茶园区域气候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肥力水平低下的状况。 2.两管,其一是加强茶园土壤管理,抓好浅耕除草、深耕施肥、地表覆盖,同时不断加强围护沟渠、道路、防护林的配套建设,防止茶园土壤条件恶化。其二是抓好茶树树冠管理,注重系统修剪,抓好病虫害防治,扩大树冠,增厚绿叶层,确保丰产树形的形成。 3.一合理即合理采摘,茶树改造后必须坚持以养为主到采养结合再到以采为主的采摘标准,防止早采强采,以保持旺盛的丰产树型。

山东茶叶


对于山东茶叶想必山东的朋友是在熟悉不过吧,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山东茶叶

山东茶叶的知识介绍

有一次和一位南方朋友聊起喝茶,我说山东人现在一般比较喜欢山东茶,他竟然不相信山东产茶。我对他讲,山东不仅产茶,而且还在中国饮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般认为,饮茶成为日常普遍习俗,是在隋唐时期,标志之一是陆羽《茶经》的问世。那么,我为什么说山东在中国饮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呢?

唐代封演在其《封氏闻见录》中记载:“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尽管如此,历史上山东确实是不产茶的,这也就难怪南方朋友不相信我的话了。但历史是发展的,现如今,山东不仅产茶,而且几乎是遍地开花,处处茶香,首屈一指,当属日照绿茶。

说起日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两件事使之扬名:一是南竹北移,今且不表;另一件就是南茶北移。自六十年代引种成功以来,现在茶园面积已达到8000公顷,年产量4000多吨,均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

据称,日照市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又因东临黄海,受太平洋暖温气流影响,呈现出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境内山地丘陵广布,且山清水秀,去雾缭绕。土壤呈酸性,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毒。同时日照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利于内含物的积累,经专家鉴定,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南方茶同类产品13.7%和5.3%。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日照生产的绿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誉。其特点是:“叶片厚、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著名品牌有:“雪青”、“河山青”、“浮来青”、“逢春”等。

日照绿茶深受山东人的喜爱,但由于其产量只占山东总销量的10%左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以至于山东茶叶市场上,有人以南方的茶叶冒充日照绿茶销售。

既然饮茶之风始于泰山脚下的灵岩寺,那么,说茶自然少不了泰山茶。明代李日华所著《紫桃轩杂缀》记载:“泰山无好茗,山中人摘青桐芽点饮,号女儿茶。”并有诗为证:“泰山青桐涧,产茗女儿茶。昔日入贾府,贵在高山崖。流传逢盛世,而今发春华。清醇香气浓,常饮面如霞。”据说《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宝玉酒后即饮用此品,不知真假。但这个女儿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而是泰山上一种青桐树的叶子。

现在泰山女儿茶的历史应从1966年开始引种茶树算起,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泰山脚下的女儿茶园成为颇具规模的茶叶种植基地,此处山峦起伏,青山环抱,园内云雾缭绕,空气温润,土质肥沃,有机物质含量高,生态环境极其优越,茶区周围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无污染,气温适宜,降水量适中。茶园基地选用国家级茶树良种,按有机茶园标准,整地、栽培、管理。经山东有关科研院校联合开发,运用当代最新科研成果,从种植、采摘、加工全过程都有专家把关指导,保证了所产“泰山女儿茶”的品质,到2000年栽培面积达1000余亩。

“泰山女儿茶”,产茶区纬度高、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茶树休眠期长,采摘期短,所产茶叶叶片肥厚坚结,茶色清沏剔透、碧绿娇嫩、清澈晶莹,饮之回味醇美,沁人心脾,留香悠长,有浓厚的泰山板栗香气,素有“茶中板栗”之美称。现在,你如果登泰山,别忘了在山间路边的茶摊上,品一杯女儿茶,看浮云,听清涧,会让你神清气爽,飘然欲仙!

“泰山虽云高,不及东海崂”,具有“海上第一名山”美誉的崂山,独特的地理环境,肥沃的土地,优质的水源,理所当然地培育出了崂山茶。只是这“理所当然”却颇有一番周折,最初,茶苗移植试验是从1957年冬开始的,然而第一次从黄山运来的5000株两年生茶苗却培植失败了。1958年人们总结第一次试验的教训,试行育苗驯化。这次由杭州引种,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出苗率达70%左右。

引种试验获得成功后,茶树开始大规模“入驻”崂山,首选之地是素有“小江南”之称的太清宫林区。1959年,人们在此区域播种了50000丛茶树,占地40多亩,但是由于缺乏管理经验,这批茶树仅存活了1/5。经过一两年的精心管理和培育,茶树终于引种成功。

但是,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崂山崂山茶树的种植面积仅有1000亩左右。后来,政府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种植,改粮为茶,使茶树种植面积年均增加1000亩左右,崂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崂山茶节”成功举办,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万里江”、“云雾茶”等名茶风靡海内外,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随之兴起。目前,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5000余亩。

让我倍感高兴的是,家乡威海也有茶叶出产,据介绍,威海产茶也是始于我省20世纪60年代的南茶北引。但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未成气候。近年来日照茶和崂山茶的快速发展和良好效益,激发了威海乳山大孤山镇茶农的积极性,又开始大规模种植茶树,产量最大的威海北极茶厂茶园面积已达500亩左右,而荣成天鹅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出产的浩润茗茶,经过40年的努力,也通过了威海商标局的正式注册。威海产茶和青岛、日照有着同样发展时间,威海茶目前正欲自立门户,今后山东茶将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目前,整个山东省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北方茶叶种植、生产基地,全省茶园面积达到20000公顷,茶叶年生产总量超过8000吨,主要生产绿茶及少量茉莉花茶、乌龙茶和红茶。茶叶的生产加工主要集中在日照、临沂、青岛三地市,潍坊、泰安、莱芜、济南、威海等地市也有少量生产。山东省相对较低的温度、湿度和较大的昼夜温差,使得茶树生长期长,从而有利于茶叶中营养成分的富集,形成了山东茶叶芽叶肥壮的特点。

南方的朋友,如果你有机会到山东来,就请品一杯山东的茶叶吧!

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措施--改造园地


低产茶园改造是目前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必须根据低产茶园的成因及其不同表现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根据我镇多年来低产茶园的改造经验,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措施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改造园地,深翻改土

1.对前无埂后无沟的梯地低产茶园进行开沟筑埂,即在梯地内侧挖15厘米深的“竹节式”横沟,在梯地前沿用草皮砖或石子筑成20厘米高的梯埂,保持梯层外高内低,园面向内倾斜,达到小雨水量不出园,大雨水量不冲园,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茶园保水、保肥、保土的能力。

2.对茶树长势差、长年失耕、土壤板结的低产茶园采取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的措施,结合冬季深翻增施绿肥、沼肥、蘑菇土、禽畜粪肥、饼肥等有机肥,配施钙镁磷、过磷酸钙等,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3.对土层浅、质地差的低产茶园采用客土、培土结合施用有机肥的方法,加深活土层,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

4.根据茶树喜温、喜湿、喜阴的特性,在茶园适当套种绿肥、铺草覆盖,改善土壤和茶园空气条件,为茶树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低产茶园改造再创新模式


茶叶产业是西双版纳州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之一。2011年全州茶叶种植总面积73.11万亩,年产干毛茶3.01万吨,茶叶农业产值5.57亿元。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高原特色农业重大部署及州委州政府生物富州行动计划,西双版纳州把中低产田地改造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低产茶园改造,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低产茶园改造33.4万亩,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迅速开展低产茶园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茶园土壤肥力低、水土流失等也是制约茶园实现高产、优质的关键因素。采用什么模式实施低产茶园改造,打造现代高产、优质、生态、有机茶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011年以来,西双版纳州土肥站充分利用“州院合作”平台,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两大科研单位合作,争取州科技局的资金支持,共同开展“低产茶园套种大叶千斤拔生态效应”项目研究,以改善园区生境、保持水土、提升土壤肥力为手段促进茶园提质增效。

大叶千斤拔为蝶形花科千斤拔属多年生直立灌木,株高可达2-4米,叶、枝富含粗蛋白,根系发达,能利用根瘤菌固氮,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耐旱耐贫瘠、萌发力强、可多次刈割等综合优良特性。在茶园内套种大叶千斤拔,对于幼龄茶园和台刈更新茶园,采用两行茶树中间套种一行大叶千斤拔,种植密度可与茶树密度基本一致。对于成年茶园,根据茶树行间距及园内空间进行合理套种,可采用茶树间伐种植或梯埂种植等。大叶千斤拔每年可修剪3-4次枝叶覆盖在茶园中,通过其自然腐熟分解,养分归还茶园中,不仅可保持茶园土壤水分,改善土壤耕性;而且其根系的固氮功能为茶园提供有效氮源,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通过套种既增加茶园内的物种多样性,又增加了保持水土能力,提高了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

通过二年的试验研究,茶园套种大叶千斤拔改造模式成效明显:一是茶园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二是茶园春茶萌发期比一般茶园提前半个月;三是茶园害虫喜欢吃大叶千斤拔的嫩枝叶,大大减轻了茶叶虫害的侵袭;四是大叶千斤拔枝叶富含粗蛋白,可作为牲畜饲料资源,可供茶农饲养鸡、鸭、鹅、猪等家禽(畜),牲畜粪便又可腐熟施入茶园,可形成生态经济循环链。西双版纳州土肥站将在州农业局、州中低改办的支持协调下,继续依托州内科研、科技资源,加大先进改造模式的推广和新模式的探索研究。将套种大叶千斤拔改造模式推广到山区、半山区坡改梯、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利用其植物特性加固梯埂、提升肥力、带动山区发展养殖业,形成生态循环经济。打造一批富含热带雨林元素、散发傣乡天然特色的中低产田地改造模式,助推高原热区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低产茶园改造是茶叶生产上重要技术内容之一,必须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茶树衰老程度,造成原因,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拟订切实可行的分期、分批改造计划和做好各项物质技术准备,以利技术改造计划的推行。

七十年代前后,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起,象抓好三改(改良土壤、改造茶树、改变园相)和改造低产茶区等许多先进经验的推广,得到了明显的持久效果。针对我国低产茶园的特点,改造工作必须从茶树本身和土壤、环境等方面同时进行,郑重更新树冠,按照高产要求塑新的树冠,扩大采摘面。做到以培养树冠为中心,改良土壤、改变园相为重点,并与肥、剪、采、保相结合。进一步的工作,应是调整茶区土地利用结构,与农业基本建设和大地园林化相结合,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全面规划。对现有低产茶园,该改的改,该退的退。同时,按照适当集中的要求,该发展的还要发展。据典型经验,每年更新改造15%左右的低产茶园面积,对当年经济收益并无多大影响。总之,充分认识低产茶园树体衰退(包括早衰)和生长条件(包括管理)不理想,是低产的主要矛盾。利用茶树生物学特性,改变生产条件和借助于综合的农业改造技术,使茶树重新与栽培环境协调统一,是能达到低产变高产目的的。

改造低产茶园虽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根据各地实践经验适合当前的技术措施主要是改树改土和改园三项,这三项虽各有其独立的意义,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互相促进和互相制约的。

1、树体改造

包括树冠改造和根系改造两部分。

合理的茶树树冠大小、高低、形状、结构及着芽密度是茶树丰产的基础。低产茶园由于树龄老,茶树树冠稀疏,有的枝干皮色灰白,育芽能力弱,有的罹病虫害,寄生地衣、苔藓等;有的茶丛矮小,树幅仅五、六十厘米。缺株多,茶园土地利用率低,或者树龄虽不老,但管理粗放,只采不培,尤其在多年强采的情况下,村冠和根系的生长势都处于不同的衰退状态,生产力很低。这两种类型的低产茶园,都必须采取更新复壮措施。

(1)树冠更新树冠更新的扩要技术措施是修剪。修剪是在树冠管理中通常分为轻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三种类型。轻修剪主要用于抑制茶树枝干顶端生长优势和更新村冠上局部出现的细弱分枝。重剪和台刈是根据茶树衰老程度,依照茶树枝干不同部位不同发育阶段,因树制宜加以选用的改造手段。

低产茶园中那些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树龄不大,由于放松肥培、采摘不合理,导致茶树矮小,分枝稀疏,树冠枝梢参差不齐,育芽能力差,鲜叶品质和产量明显下降,但多数主枝尚有一定活力。采用重修剪技术,利用其中、下部枝干发育阶段较幼,生活力较强的特点,因树制宜地沿水平高度剪去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为方便以后的管理,整个茶树剪后高度相差不可太大。对两层楼茶树,应以低层为标准,切口要割成倾斜,一般剪口离地面35-50厘米为宜。同时清理丛内外枯枝、匍匐枝和病虫枝。

重剪时期不同,改造当年茶树的生长量不同的,它随着时期的推移,生产量渐次减少。所以理论上以早春重剪效果最好,因为就树体营养状况而言,此时根部贮藏的碳水化合物最为丰富,据我所和日本分析,茶树根部自九月份以后,养分逐渐积累,至次年二、三月间贮存的淀粉达到最大值,具有良好发芽的物质基础;就气候条件而言,我国中部主要茶区,气温正逐步上升,雨水充沛湿度大,有利于新芽的生长发育;就茶树生长期而言,地上部正处于营养生长的始期,更新后生长季节长,有利于树势的恢复。但茶树是多年生作物,多数茶区还要兼顾茶叶生产的当年收益,因为这类茶园春茶比重大,约占全年的50%以上。因此,习惯上往往将重剪时期安排在春茶结束后进行。

准备施行重修剪的低产茶园,修剪前要增施有机肥和磷马,重剪后依照茶树可能达到的产量,追施化学氮肥,抓住夏季有利的气候因素,促进新枝生长。重剪后当年以留养为主,十一月由剪口提高5-10厘米修剪,第二年起实行留叶采。

严重衰老的茶树,枝干皮层灰白分枝稀少,并出现回枯现象,有的布满地衣、苔藓,有的病虫害严重,树冠上留叶不多,多数枝条丧失育芽能力,根系也向根颈部萎缩,即使增施肥料,亦因吸收功能极差,而难以提高产量,这类茶园适于台刈。台钊时期一般选在春茶前进行,有时为了不致于大幅度影响产量,也可能抓紧春茶结束时进行。

台刈方法是,从根颈以上砍去全部枝干,刺激潜伏芽抽发新枝。台刈高度离地面4-5厘米,用锋利刀具砍成马耳形,并使切口光滑。部分老茶树,由于自然更新,抽发地蕻枝较多,可以采用抽刈方法,砍去枯老、病虫枝条,保留健壮的徒长枝。此法不致因改树而较大地影响当年的产量。为整齐树冠,扩大采摘面,抽刈后的深、轻修剪都是必要的。

台刈后抽发的新枝,在当年生长休止后,离地面40厘米修剪。以后,两、三年内逐年于上次剪口提高5-10厘米修剪,长到80厘米左右时,按轻修剪标准,整理树冠便于采摘。

(2)根系更新有关根系研究材料证明,茶树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育关系,即是相互促进的,又是相互制约的。当地上部分枝向上或周围增长时,地下部分枝也向下引伸并向四周扩展。吸收根系愈发达,茶叶产量也随之逐步长高。但到一定树龄之后,树冠衰老,产量下降,这是与根系萎缩、粗根比重显著增加、有效根系大量死亡和吸收功能衰退紧密相关的。同时,与茶园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表土冲刷、盐基流失、肥力下降也有直接的影响。根据福安茶科所观察:粗根或老根在剪断愈合后能够很快发出新生白色幼嫩细根,百这种新根的增长极为迅速,一般有剪后半年就可以形成健全的有效吸收根群,两年后就能形成完整的新根系(即包括较精的输导根和旺盛的吸收根),每条粗侧根断口上所长出的新根分布范围约达30×30厘米。因此,根系更新是结合茶园深耕、改土来进行的。

深耕不仅是一种改土措施,而且在耕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断伤部分根第,有直接激发新根生长的作用。根据安徽省祁门茶叶研究所的试验资料,深耕两年后,不深耕处理的活动根系,较深耕处理接近土表3-5厘米。同时,深耕的又较不深耕的深入土层5-10厘米。深耕结合施肥,活动根系更多。茶树的枝干和根系构成植株的整体,试验资料证明,在根系更新后,再行枝干更新比仅更新枝干的,产量提高三成以上。

根系更新的时间,一般可在枝干更新前,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有在枝干更新的当年或后一年的秋末冬初,茶树处于休眠期进行的。深耕位置距主根20厘米外;深度40-50厘米,结合施用有机肥和磷肥效果最好。

2、园土改良

茶园土壤是茶树生长所需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的源泉。茶的根系可深入土层1米以下,支根和吸收根行间。而最活跃、最有效的吸收根系,分别在10-40厘米的土层内,这种自然伸长,是在良好的土壤条件下实现的。

因种种原因,低产茶园土壤通常表现为土层浅薄、肥力低下、土性不良,加之树势衰老,即使增施肥料,也仍然不能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在改树的同时,改善低产茶园土壤的理化性状,就成为低产茶园改造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改土工作应因地制宜的抓好砌坎保土、深耕施肥、加培客土等方面。

(1)砌坎保土旧茶园大多处于高山陡坡地带,丛播稀植,多年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茶根裸露,土壤瘠薄,养地和用地严重地处于入不敷出状态。安徽省黄山茶区结合森林抚育用树枝或作物稿秆,沿等高线打桩,修成拦泥坝;四川茶区类似的做法称作摘盖,就地取材,用石块、泥垡或草皮砖筑梯。同时,按新茶园的要求,修建排蓄水系统,加强水土保持。有草源的地方,割草铺园,既保土,又保肥、保温,防治杂草,活化养分,提高肥力,此项已成为日本茶园现行的重要增产措施之一。

(2)深耕施肥种茶前未曾深翻或开垦时深挖不够或土质特别粘重的,要通过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来创建深厚肥沃耕作层。这项措施,最好在改树前进行(兼有更新根系的作用),一般深耕30厘米以上,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0担,磷肥50-80斤。单行梯级茶园于茶行内侧作业,尽量做到表土和底土置换,使其进一步熟化,增进肥力。

考虑到深耕必然要损伤部分根系,为兼顾土壤改良与根系更新,选择适宜的时期是重要的。一般在地上部更新后的九至十月份较好,能尽快地促进断根愈合与新根生长。

(3)加培客土对于土层特别浅薄,石砾多,肥力差,土壤流失严重的低产茶园,必须添加客土,培厚土层。客土应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土,如森林表土、塘泥、水库泥等。此外,可视茶园土壤质地情况,采用粘土掺砂,砂土加泥的办法,改善土壤结构。抽糟换土是湖北茶农的经验,对一部分土壤瘠薄的低产茶园,在茶对行间,沿树缘垂直掘一条深40厘米、宽50厘米的沟(视茶树幅度而大小),取出的土置于沟上热化,新土填入沟中,实行园土逐步交换。

3、园相改造

改变分散地块,退出间作,建立专业茶园,是改造园相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又探索了改造低产茶区的新经验,如浙江省洪岙、下徐两个大队,以四改(改树、改土、改园、改管)为中心,推行三个一批的改造部署,即着重改造、提高一批专业茶园,积极创建一批高标准的新茶园,淘汰一批不宜种茶的平地、陡坡茶园。三者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发展一批是前提,利用低山、近山、缓坡集中成片,土层深厚的地带,严格掌握技术要求,开辟等高、宽幅、窄幅条列式新茶园,为全面改造低产茶区,奠定增产基础。浙江镇海县洪岙大队是个老茶区,1964年前没有新茶园,那时,176亩老茶园共产干茶60担,单产仅34斤。1964年起抓发展,1971抓改造(包括淘汰),至1977年生产茶园近200亩,产干茶487担,单产提高到240斤,十三年中茶园面积增加13.6%,产量却增长了五倍以上。改造一批是重点,改造必须因地、因树制宜,周密计划,措施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全面观点和长远打算。先易后难,分年分批安排。改造速度既要积极,又要尽可能地不减当年收益。该大队每年履行0-30亩,占应改造茶园的11-17%,六年初步完成了低产园的改造。淘汰的是平地、洼地(茶地积水,茶树因湿害生长不好)、果茶间作和30度上陡坡的低产茶园。茶树退出后种粮或还林,使粮、茶、林各得其所。浙江建德县下徐大队400亩老茶园,1965年亩产干茶24斤,1967年后抓发展,1969年后抓改造(包括淘汰),至1973年该改造的240亩(占总面积的60%)全部改好,1976年生产茶园仍为400亩,但茶叶单产却提高到145.6斤,八年改造,八年连续增产,与此同时,还田50亩,还林130亩,也促进了农林的发展。

我国茶区社、队茶叶生产,小农生产的痕迹依然存在。在低产茶园改造工作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调整茶园布局,逐步实现茶叶生产基地化。目前,园相改造要纳入农业基本建设范畴,通过农、林、牧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创造茶区合理生产结构,从而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落后面貌,使改造后的茶园和新植茶园,集中成片,合理地设置茶园道路和灌溉系统,沿沟、路种植防护林或行道树,建立最佳的茶树生态环境,有利于巩固低产茶园改造效果。

旧茶园和老先衰的低产茶园,大多种植密度不大,茶园缺株、断行严重,要按合理密植规格补密。合理的种植密度,不仅能经济利用土地,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对迅速提高茶叶产量,更具有直接意义。因为一切增加产量的措施,都不外乎是增加光合作用总是而决定光合作用总量的主要因素,是茶树进行同化作用的叶面积。而密度稀的低产茶园,不率是茶树的个体和群体,它们的叶面积都很小。

株行距宽窄不一的旧茶园,补密时要考虑原有茶树的种植规格,原行距在1.5米以下的,只补株间空隙;原行距在2.5-3米的,除株间补密外,中间应增补一行;地部分严重缺株的茶园,补密时要考虑原来茶行是否合理,对未修筑梯级的坡地茶园,应使茶行尽可能改补成等高条列式。

补植材料宜选择优良品种的茶子或两龄扦插壮苗。另外,也可以用大茶树归并。归并的材料视其健壮程度,分别重剪或台刈后带土移栽。补植穴中加入客土,并施用拌有磷、钾的有机肥料,这样可以提高补植的成活率,促进补植茶丛的生长。我国浙江、广东、广西、台湾等产茶省(区),凡有根结线虫病分布的地区,在补植茶苗(或播种)前,应用滴滴混剂进行土壤消毒,每月用药30-40斤。

对于稀疏规零乱、茶丛矮小、树龄衰老、缺株达60%以上的满天星茶园,以及极度衰老的坡地条栽茶园,可按新茶园茶行规格,重新在行间采用移栽或直播,沿等高线设置茶行。坡度超过15度的,修筑梯坎。在新茶树未投产之关,老茶树继续采摘茶叶,待新茶树养成后,再将老茶树挖除,群众称谓以新代旧。

茶树属多年生长寿作物,但其经济栽培年龄并不是无限的。日本认为茶树的经济树龄为50-60年,随着树龄的增大,其生产性能及品质逐渐降低。其间,虽然还可以通过更新措施加以复壮,但在茶树个体生命活动中,经过若干次更新之后,更新周期愈来愈短,村势恢复也愈来愈减弱。因此,更新复壮也并不是无止境的。

六十年代前后,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等国,为了改进植茶事业,就开始推行老茶园的换种改植,强调对树龄老产量低的老茶园,将老茶连根拔除,园土经过60厘米以上深翻或病区实行土壤消毒,消毒剂用滴滴混剂(DD)、二溴氯丙烷(DBCP)、二溴乙烷(EDB)及氯化苦等。种植1-2年绿肥(近年研究在采用土壤消毒和大量施用有机肥料后,无须再播种绿肥作物),然后改种引进的或者新选育的茶树优良品种,使其成为彻底更新的全新茶园。

换种改植的茶园,特别要注重园土的改良,因为苛树在一处生长数十年,土壤性质已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表现为老化,请如茶树根系分泌的有害物质的积累;土壤微料因雨水淋溶下沉,有效土层内不透水层的形成,长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盐基流失,酸性太强;土壤营养元素贫乏、失调,特别是微量元素厅缺,园土微生物区系变化,有害病原全增多等。所以,清除残根,土壤深翻、增施有机肥料和病区土壤消毒,都必须做得十分认真的仔细。

经过换种改植的茶园,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最新的栽培技术和完善的园田设计,其产量可以达到比原来茶园成倍以至若干倍的增加,并能获得优质制茶原料。此法是改造衰老茶园的最佳途径。我国对于旧茶园的换种改植工作,是大规模实施农业基本建设的今天,已逐步引起重视。我所于1972年,在一块基础不好、茶树早衰的茶园上实行换种改植,挖除原来茶树后,清理出残根,土壤深翻80厘米,选用本所选育的龙井43号品种,采用低位定型修剪措施,1977年茶树六年生,树高84厘米,树幅123厘米,覆盖度82%,采摘点密度每平方尺达328个,亩产干茶397斤,较改植前亩产249斤增长59%。1979年为增629斤,较改植前增长一倍半以上。我国其他地区也都在开展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

改树、改土、改园等是改造低产茶园的必要技术措施,但要巩固改造成果,要获得长期的经济效果,还必须加强改造后经常性的技术管理工作。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80907.html

上一篇:全球最大的绿茶进口国——摩洛哥!

下一篇:宁波茶叶走向世界 这几个人功不可没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