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90后成茶文化公司老板 卖茶创业年收入过百万

2019-11-30

90后女孩曾雯雯,毕业后自主创业,以互联网电商为平台,提供卖茶叶、茶艺服务及培训等综合性服务。创业第一年,销售额就已经过百万元大关,虽然到目前为止,公司都是盈利的,但是曾雯雯还是会到一些茶园进行考察,学习与茶农打交道,了解各地茶的差异。

右一:曾雯雯

“女孩子在夏天应少贪凉,多喝点热茶,冬天才不会体寒。”昨日,在武汉静雅茶文化有限公司的二楼茶室,曾雯雯一面熟练地完成了煮、泡、倒茶等一系列动作,一面跟学员讲解着养生的小诀窍。这个深谙茶文化的茶艺师,其实只是一名1993年出生的姑娘。

曾雯雯2014年毕业于长江职业学院,是该校评出的创业先进个人。本是学会计专业的她,在大二下半年与茶结下了缘分。“当时,学校与省妇联合作,为鼓励学生创业而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其中一项是设立在学校对面超市有关茶的项目。”出身孝感农村的她,考虑到家乡种植的茶园销售有困难,于是主动参与到该项目,在超市中干起了销售茶叶的工作。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大三实习时,她选择到一家茶文化公司学习相关技能。工作期间,接受了世界茶艺泰斗张天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专家的指导。每天,她还花一两个小时练习茶艺,看与茶文化相关的书籍,这一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CY316.com

2015年开始,曾雯雯正式运营自己的公司——武汉静雅茶文化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互联网电商为平台,销售她家乡孝昌本地的绿茶、白茶,并做茶艺服务及培训等综合性服务业务的公司。头一年,销售额就已经过百万元。创业到现在,公司都是盈利的。每隔两三个月,她还会到一些茶园进行考察,学习与茶农打交道,了解各地茶的差异。迄今为止,福建、安徽、四川等地的茶园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每一个学员都会成为自己的名片。”在做培训项目时,曾雯雯特别注重质量,手把手地教他们学好技艺,并给部分学员推荐就业。学员岑玲理从朋友那里知道了曾雯雯的培训很过硬,便每天坐高铁从黄冈的家赶到武汉学习茶艺,十天的课程后,她就顺利“出师”了。

近两年,曾雯雯还经常免费培训长江职业学院的学弟学妹,“技能好的茶艺师,武汉各茶楼的需求比较大。”

Cy316.com延伸阅读

90后小伙返乡创业 开荒种茶


返乡创业是现在不少人的选择,但在大城市有房有稳定的工作却还能返乡创业却也是难得。杨雪锋就是如此,作为一个年轻创业他无疑是成功的年纪轻轻就在“北上广深”中的广州拥有房子,但他为了自己梦想选择了卖房创业和老父亲一起开荒种茶。

掉广州的房子,放弃大都市的生活,回到家乡与父亲一起进山开荒种茶,努力将家乡的茶文化传播得更远……饶平县浮滨镇90后小伙子杨雪锋对家乡的茶叶有特殊的情结,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开拓他的“茶乐园”。

今年27岁的杨雪锋是个地道的潮州人,毕业于服装设计专业的他,原本在广州经营服装生意。但在几年前,他卖掉了广州的房子,回到老家与父亲一起种起茶来。

8年前,杨雪锋的父亲杨永成在浮滨镇岭头村海拔八九百米高的山头一口气承包了1600多亩山地用以种茶,做起了“开荒牛”。“爸爸是典型的‘茶痴’,他爱茶叶,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茶叶上,一心把家乡的茶叶做强做好,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岭头白叶茶。”杨雪锋告诉记者,他父亲种茶制茶至今已有30多年。父亲杨永成对茶叶的情有独钟,对杨雪锋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坚定了他回家与父亲一起开拓“茶乐园”的信念。

生态茶园

在杨雪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他家的茶园,与其它修整得齐整的茶园有些不同,这里的茶园有些像是“野生野长”的,随处可见的灌木丛、肆意生长的草株,与满山坡的茶树相互交融,织成漫山绿野。“从茶园开辟以来,我们在种茶的同时延续了这里原有的生态体系,保留山上所有的老树,让茶树在原始生态环境下自然生长。”杨雪锋说,这样生长起来的茶树根系能够扎得更深,可以很好地吸收土壤下层的矿物质,制作出来的茶叶散发着一种“自然味”。

在保证茶叶质量方面,杨雪锋延续了父亲一直以来的管理方法。“生态种植管理和制作方式直接决定着茶叶品质的好坏。”杨雪锋介绍道,无论是种茶或是制茶,他们都始终坚持最原始的方法,对茶园里的茶不施肥也不喷药,把茶园里割下来的杂草覆盖在茶株上,变成“绿肥”。而在制茶工艺上,也仍然采用手工摇青的方式,坚持手工制作,以保证茶叶的高品质。“尽管这样出来的茶叶无法做到高产,却能很好地保证它的质量。”杨雪锋说。

茶叶质量保证了,杨雪锋开始思索着如何更好地拓宽销售和传播渠道。近几年,他带着自家茶园生产的茶叶参加国内的各大茶叶展会,并创建了自家品牌的公众号,通过线上线下两步走,不断扩大茶叶的品牌影响力。“如今有不少客人慕名而来,到岭头村参观我们的茶园种植,购买我们的茶叶。”不仅如此,杨雪锋还在汕头市区开设了一间茶叶体验村,让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岭头白叶茶,了解并且爱上潮州茶文化。

对茶的追求,杨雪锋还远不止于此。“我的梦想是想让岭头白叶茶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岭头白叶茶。”杨雪锋说。

心中怀抱着梦想,用诗和远方的心去创业,他是在创业但这更多是在梦和诗,这就是一个年轻的理想主义者,这在一步步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古树茶价格猛涨4成 或现百万收入茶农


云南古茶树又火了!今年春茶一株老班章茶王树以32万元/公斤成交的新闻铺天盖地席卷了整个茶业界,古茶树身价倍涨,很多茶农的收入也是一下子增添不少,或许有的茶农百万年收入不是梦。

每年春季是云南各大茶山最繁忙的季节,各地来的茶商布满了云南的各大茶山,有点名气的古树茶早就被早到的茶商团团围住。刚刚开年,一株老班章茶王树成交价32万元/公斤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发酵。消息称这棵老班章茶王树头春茶是被来自山东的一个“土豪”,直接拎着一箱人民币,提前支付了“包采”费用。虽然随后西双版纳茶业协会对此事进行了快速辟谣,但古树茶价格飞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古茶树

“每一棵茶树都是摇钱树,通常来说上百年的古树茶,单棵可以产出毛茶五六公斤,按照今年1800元/公斤的收购价,一棵树可以给茶农带来一万元的收入。”易武茶商协会会长、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锡端介绍。

2017年初,受到气候影响,茶产量出现下降,茶叶收购价格相比2016年上涨了近4成。毛茶价格暴涨,2007年普洱茶爆炒后的魅影尚未散尽,今年会不会重蹈2007的覆辙?

十年前,普洱茶因过度爆炒,导致价格勐跌,大量资金遭遇“闷杀”,而这一波新的炒茶客又在接力新一轮的炒作。

“我家的毛茶早就被订购一空了,今年的价格确实不低,一斤毛茶起码在1800元/公斤,相比去年的1300元/公斤,上涨了近4成。这是2007年以来,茶价涨幅最大的一年。”在云南传统茶区易武落水洞,一家黄姓村民告诉记者,即使价格上涨得如此惊人,依然是一茶难求。

“目前碰到的问题不是销路,而是没有足够的帮手帮忙采茶。我们家连60岁的老人都上山了。采茶工一天最低的工资是150元/天,熟手的价格更高。”不过即使人工费勐涨,但依然雇不到人,不少茶农不得不雇佣老挝的工人。

“2007年是鸡犬升天,现在是稀缺古树茶一枝独秀,今年普遍上涨30%以上,有些名贵的品种的涨幅已经翻了一倍。价格高得离谱,毛茶价格比成品还贵,我们今年到现在还没有拿料,准备观察一段时间再说。”易武茶商协会会长、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锡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每一棵茶树都是摇钱树,一棵普通的茶树,可以产5到6公斤的鲜叶,可以制成1公斤左右的毛茶。如果是古树茶,特别是百年以上的古树茶,则可以产20到30公斤的鲜叶,也就是5到6公斤的毛茶,按照今年1800元/公斤的价格计算,每一株古树茶可以给茶农带来一万元的收入。如果家里有100棵古树茶,那每年的收入就可以达到100万,不比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赚的少。易武山地区七村八寨的茶农年收入百万的并不在少数。”吴锡端告诉记者。

和印象中茶农朴素的气质相反,年青一代的茶农都非常时髦。

在麻黑寨和落水洞两个寨子里,记者发现,茶农几乎是清一色的新款Iphone。茶农张永强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普洱茶的重新热炒,自己家已经买了三部车了,越野车用于上山采茶,皮卡车用来送货,还有一部丰田作为家用。

而在镇上,更是家家户户前店后场的模式,茶已经成为这个镇的血液。

“以前家里还养猪,现在全部都改成种茶了。以前我哥在昆明打工,现在普洱茶热了,他也和我嫂子回到了易武从事种茶工作。”陈阳告诉记者。

除了茶商之外,茶山游也成为了云南旅游的重要一环。三四月份易武的酒店已经是一房难求,此外勐海的布朗山地区则早在一个月前已经没有客房了。

祥源茶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邓增永介绍,随着2010年,景洪市提出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该公司正在开发集茶山、民族风情、动植物资源多样性的旅游线路,从景洪市经孟伦植物园,到茶山再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望天树。目前,该集团已在西双版纳投资了酒店。每年的斗茶会的名气已经逐渐赶上泼水节。

茶山不仅吸引了中国游客,也吸引了不少海外游客,在古茶马古道上,遍布了来自英国、荷兰、比利时、美国、加拿大各个地区的人群。

茶道与茶文化解析:后发酵茶


后发酵茶

后发酵茶是黑茶类的一种。黑茶是后发酵茶中最熟悉且最有名的一种。

茶的分类

1.不发酵茶(学名:绿茶类)

泡出来的黑茶

龙井、碧螺春、明前虾目(又名珠芽)、珠茶、眉茶、煎茶和一般绿茶。

2.半发酵茶(部份发酵茶)(学名:青茶类):

a.轻发酵茶(又通称“包种茶类”):白茶、文山包种茶(清茶)、宜兰包种、南港包种、香片、明德茶、冻顶茶、松柏长青茶、铁观音、武夷、水仙。

b.重发酵茶

乌龙茶

3.全发酵茶(学名:红茶类)

按品种分:小叶种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叶种)

按形状分:条状红茶、碎形红茶和一般红茶。

4、后发酵茶

(学名:黑茶类)普洱茶:普洱茶它的前加工是属于不发酵茶类的做法,再经渥堆后发酵而制成,它是属于黑茶类

后发酵茶的种类

最有名最熟悉就是黑茶。

最早的黑茶是由四川生产的,由绿毛茶经蒸压而成的边销茶。古时由于四川的茶叶要运输到西北地区,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必须减少体积,蒸压成团块。在加工成团块的工程中,要经过二十多天的湿坯堆积,所以毛茶的色泽逐渐由绿变黑。成品团块茶叶的色泽为黑褐色,并形成了茶品的独特风味,这就是黑茶的最初由来。黑茶也是利用菌发酵的方式制成的一种茶叶。由于黑茶的原料比较粗老,制造过程中往往要堆积发酵较长时间,所以叶片大多呈现暗褐色,因此被人们称为“黑茶”。黑茶按照产区的不同和工艺上的差别,可以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和滇桂黑茶。对于喝惯了清淡绿茶的人来说,初尝黑茶往往难以入口,但是只要坚持长时间的饮用,人们就会喜欢上它独特的浓醇风味。黑茶流行于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同时也受到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喜爱,现在黑茶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主要产于湖南的安化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品种有安化黑茶、湖北佬扁茶、四川藏茶、广西六堡散茶,云南普洱茶等。

云南和成(集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和成(集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3月,坐落于在临沧市临翔区忙畔青龙山,在和成·临沧生态文化创新产业园内有茶叶种植基地2000亩,完全按照无公害有机茶园进行管理种植,2014年12月通过省级考评验收。公司以40年树龄标准茶园茶叶和古树茶为原料,主要生产红茶、普洱茶,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优质健康饮品。

公司秉承“情系乡土,感恩社会”的理念,近年来在保护云南普洱茶茶源地、传承云南茶马文化、新时代普洱茶产品生产研发等多个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云南和成(集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会长单位、云南太空生物科技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单位。

公司分别在:

2006年临沧万亩茶茶艺表演队获中国临沧首届茶文化博览会中华茶艺神农奖公开赛优秀奖。

2007年普洱熟砖茶在中国·临沧第二届茶文化博览会—第三届普洱茶神农奖公开赛中获优质奖。

2007年普洱生沱茶在中国·临沧第二届茶文化博览会一第三届神农奖公开赛中获优质奖。

2007年普洱东邦忙麓七子饼茶在中国·临沧第二届茶文化博览会一第三届神农奖公开赛中获金奖。

2011年10月公司申报的“净”熟茶、七子饼生茶、金瓜贡茶、葫芦茶、沱茶、砖茶进入南省档案馆水久收藏及展览。

2012年5月公司申报的“净”邦东忙麓熟茶荣获云香杯金奖,生茶荣获银奖。

2013年5月公司申报的“净”邦东忙麓熟荼荣获云香杯银奖。

2015年在北京国际茶业展公司参评的金瓜贡茶、古树红茶荣获金奖和组委会推介产品。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茶文化:广东潮汕茶文化介绍


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茶文化,而在潮汕地区也有着潮汕独有的功夫茶。喝功夫茶是广东潮汕人日常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无论何时都是以一壶茶来陪衬。潮州工夫茶是潮州饮食民俗最具特色的一种。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广东潮汕的茶文化吧。

潮汕人饮茶文化

从潮汕城市地区到农村,几乎家家都摆设有一套功夫茶具,喝功夫茶是潮汕人的风俗,以茶待客更是潮汕人的优良传统之一,潮汕人无论是婚、丧、喜还是庆,都离不开茶,所以功夫茶已经成为潮汕礼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功夫茶起源

潮汕著名的功夫茶历史悠久,起源于宋代,据说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变来的,之后在广东的潮州府一带最为盛行,而品尝功夫茶也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基本每家每户都有功夫茶具,即使是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依然保存着品功夫茶的这个风俗,也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潮汕人喝茶基本步骤

1、品茶

潮汕的功夫茶并没有像中国功夫那样名扬海外,但它作为潮汕茶文化的精粹,对于潮汕人来说,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一道饮料了,而是生活中的生活。所以潮汕人品茶的方式是慢慢品味,讲究心手协调,与内心的平静融为一体。

2、择茶

选购好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潮汕人喝茶多是铁观音、凤凰茶,他们选茶时一要观形;二要掂重;三要嗅味,他们认为,好的茶叶,有一种纯正的令人愉悦的茶香。

3、择水

冲泡功夫茶最讲究的就是水的质量,潮汕人冲泡茶认定的水质主要标准是:色度不超过15度,无异色;浑浊度小于5度;无异臭味,不含有肉眼可见物:PH值为6.5~8.5,总硬度不高于25度;毒理学及细菌指标合格。

以上就是潮汕茶文化的介绍,由此可见,潮汕当地已经把茶作为待客的最佳礼仪,潮汕人食茶更能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认真,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沉淀。

各地茶文化之——漳州茶文化


漳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城市。漳州作为海峡西岸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美誉。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漳州的茶叶在全国乃是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的。那么,漳州的茶文化发展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漳州茶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时就已有种茶饮茶的记载,如周必大(1126-1204)的《次王少府送蕉坑茶韵》、王伟的《清州十咏》、李纶的《临漳志》等。在云霄盘陀岭上(旧称黑龟岭)至今遗有三株宋时古茶树,当地群众称之“宋茶”,相传为岭上二个和尚所种。

入明朝来,就有比较高的茶叶制作技术,所以明末阮文锡的《安溪茶歌》中有“迩来武夷漳人制”的说法。生产的茶叶不仅民间自饮,而且被列入贡品,正德间年贡“叶茶378斤,芽茶500斤”,嘉精间年贡“叶茶400斤,芽茶511斤”。(万历《漳州府志》卷五)在《长泰县志》、《南靖县志》、《龙溪县志》等也均有进贡茶叶的记载。可见当时的茶叶已颇有名气,因而促进茶叶种植,明太常寺卿陈天定游平和大峰山佛补祖岩诗句:“寺古多荒瓦,僧贫只荐茶”和天启进士沈起津游诏安九侯山诗句“香炉烟透云根里,雾锁茶园望海台”。不仅说明内山峰产茶,沿海地区也种植成片茶园。时茶叶贸易也渐兴隆,漳州商人往返于武夷山、安溪重金购茶。据《海澄县志》,明中叶就有茶叶从海澄月港出口的记载。

清代以来,漳州人不仅制茶技术精湛,而且品茗之风日甚,其烹泡方式--工夫茶艺闻名遐迩。清三十一年(1766年),永安知县彭光斗路过漳州时,就亲身享用了漳州的工夫茶。他说:“罢后去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园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也,”(彭光斗《闽琐记)》,时至今日,乌龙茶工夫茶还在粤东及漳州诏安、云霄沿海各县广为流行。

清末,漳州茶叶声誉鹊起,贸易居全省之冠。光绪年间,漳州市里有号称“百年老铺”的奇苑、瑞苑等茶庄,他们不仅在漳州开业,而且在厦门设立分庄,茶叶出口东南亚等国,年销量据当时记载:光绪二十年前约360担,光绪二十年约1200担,光绪末年约1800担,民初至抗日前夕为2000~6000担。

解放后,漳州茶业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漳州已成为闽南乌龙茶出口的重要基地,必将为国家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

古代茶文化:宋朝的洗茶文化


宋朝在我国朝代中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这时候的文人生活开始逐渐形成,社会上形成以文为尊的潮流。于此同时,手工业,商贾贸易的发展,也都为宋朝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宋朝是我国茶叶文化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这时候茶市茶商开始形成,并且取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影响了历朝历代的茶文化,并且流传至今。

洗茶

现在人们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有些茶人解释这样做是因为要洗去茶叶中不干净的夹杂物如茶灰、尘埃。他们认为不“洗茶”的人,是“不讲卫生”、“不懂茶艺”。但有否想过,这样“洗茶”,连茶叶精华也在不知不觉中洗掉了?

其实,据学者考证,“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而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不仅获得茶叶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经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而第一泡茶的操作,主要是进行浸泡,有利于茶叶的舒展和茶汁的浸出,使饮用者很快感觉到茶叶香味,而不是单纯为了洗去茶叶不卫生的东西。

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醚浸出物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为拓宽我国乌龙茶销路,谋求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洗茶”用语宜修正为“浸茶”或“温茶”较为确切和科学。

信阳茶文化


对于信阳的茶文化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信阳茶

提起河南,人们不免首先想到古都洛阳、开封,想到少林寺,想到甲骨文、青铜器等,但是,如果尊贵的客人尽情地游览了这些名胜古迹之后,还想给亲朋好友带点河南的风物特产的话,那么,我给大家推荐一样礼品,这就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鸡公山,是中国的名茶之一。它因为全部是采摘茶树的细嫩鲜叶再经过精细加工而得名,常饮信阳毛尖、具有清心明目、降低血压、提神醒脑、延年益寿的作用,很久以来,它就被人们称为茶叶的极品。

说起茶叶,这可真是中国人的骄傲。

茶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茶叶的故乡就是中国,它和丝绸都是由中国劳动人民奉献给全世界人类的重要发明。早在5000多年前,相传中华民族的远祖神农氏在位时,他为了寻找治病的草药,不幸染上了72种病毒,痛苦不堪,最后找到了茶才解了毒。从此,人们才知道了茶能治病,具有药用功能。后来,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发现茶叶煮水还具有很强的解渴作用,因此,中国人开始对茶情有独钟,中国的茶文化从此诞生了。

说起中国的茶,可真是一门大学问。首先让我们知道一下茶的分类,总的来说,茶分为:一类是基本茶类,一类是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茶、紧压茶、果味茶、保健茶。

这两类茶叶有不同的特点和特征。如绿茶的基本特征是叶绿汤清,它的品种主要有杭州的龙井、苏州的碧螺春、江西庐山的云雾、安徽的六安瓜片以及河南的信阳毛尖。

信阳茶文化

红茶的基本特征是叶红汤红。品种主要有安徽的祁门红茶、云南的滇红和江西的宁红等。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品种主要有福建的武夷山岩茶、安溪的铁观音、台湾的冻顶乌龙等。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主要产于福建。黑茶的发酵时间比较长,叶色黝黑,所以叫做黑茶,可以直接饮用。

再加工茶中的花茶一般是由绿茶吸收花香后特制而成的,在我国北方地区比较流行,主要品种有茉莉花茶、白兰花茶和桂花花茶等。

紧压茶是将茶叶经过加工蒸压成一定形状,如砖茶、普洱茶等,因此便于贮存和运输,一般都销往我国的边疆地区。在中国古代,销往边疆地区的茶叶是由朝廷垄断经营的,是否卖给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茶叶为中央朝廷控制边疆的一种手段,当时,销往边疆地区的茶叶主要就是砖茶。

果味茶和保健茶的发明时间比较晚,果味茶就是在生产中加入果汁制成的茶饮料,如柠檬茶、桔汁茶等,保健茶则是在茶中加入了中草药,加强了茶叶的防病治病功效。

从采制茶叶的时间上看,我们还可以将茶分为春茶和夏、秋茶。春茶,顾名思义就是穿天采制的茶叶,因为茶树经过一冬的修养生息,所含的各种有效物质比较高,因此香气强烈,滋味鲜爽,茶质较好。夏茶因为夏季气温高,光和作用强,滋味较春茶苦。秋茶因为经过两季采摘,营养物质显著减少,所以滋味淡薄。一般来说,特别是绿茶,春茶相对较好。

茶叶除了解渴的功能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对人体有一种特殊的保健功能。概括说来主要有5个方面:第一,兴奋功能,茶冲中有一种物质叫咖啡碱,能兴奋人的中枢神经,能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利尿功能,常喝茶水可治疗水肿、急性肝炎等疾病。第三,预防动脉硬化,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物质有活血化淤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因此经常喝茶的人,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病率比较低。第四,抗菌功能,茶叶中有一种物质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能将细茵杀死。因此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可以消炎杀菌。口腔发炎、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第五,减肥功能,茶叶中的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减肥茶。

茶叶除了保健功能外,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妙用。如茶水可以去鱼腥,把鱼放在温茶水中泡5—10 分钟,鱼就没那

茶文化与瓷文化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人们不可以须臾离开的。正由于人与茶息息相关,久而久之,对于茶的品类,烹茶之水,泡茶之法,饮茶之具,敬茶之礼,有着许多讲究。于是,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中国是茶茶叶的故乡,饮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江南人已有了饮茶的习惯。到了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中已形成饮茶之风。唐代中期,一些较大城市开始出现专营茶水的茶肆。江淮一带的茶叶,被商人车装舟载贩往各地。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浮梁即今景德镇,为当时茶叶集散地。中国又是瓷国,陶瓷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茶文化与陶瓷文化一旦相撞击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更提高了文化品位。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是唐人陆羽的《茶经》,其中便谈到茶汤的颜色与陶瓷茶具颜色的关系。唐宋时代有斗茶的习俗,王公贵族、平民百姓,竞相以此为乐。所谓斗茶,是将茶饼置于杯中,冲以沸水,依色泽和汤花的优劣定输赢。斗茶最讲究的是茶盏,宋人多把福建建窑烧制的黑釉带有鹧鸪斑或兔毫、油滴之瓷盏视为珍品。今天,我们在南京城内的一些建筑工地上,常可拣到这类瓷片的标本,可见“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当时斗茶风之盛。谈到茶具,最为珍贵者要数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了。其造型优美,纹饰清雅,钴兰纯正,极富美感。如此高贵的茶杯,专供皇宫和贵族之家享用,烧制的数量自然甚少tieguanyin。据载,万历时已所剩无几,尽管历代皆有仿制,但皆难以企及其艺术高度。现时,永乐压手杯世间仅存三只,当是稀世之宝;且不说原物,即便前朝仿品的残片,也难得一晤。明代中期以后以壶泡茶渐成风尚,其中小巧古朴的紫砂茶壶最受称颂。因为紫砂壶较之银、锡、瓷壶更具优点和特点,可以说每件都是精巧的艺术品。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阳羡就是江苏宜兴。曹雪芹是一位谙于的大家,在他的《红楼梦》中,有97回写了与茶有关的情节。最为精彩的第41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妙玉招待贾母等人的茶是“老君眉”,水是“旧年蠲的雨水”,茶具是“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自是不凡,而与宝钗、黛玉吃的体己茶更是不同。茶具是王恺定制、苏轼鉴赏过的“分瓜瓜包”、似钵而小镌着垂珠篆字的“点犀”,水则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自然清醇无比。这充分体现了中国贵族的气派,大约也是最高层次的茶文化了。

西藏茶文化


西藏,本不是茶叶的原产区,直到大唐与吐蕃之间开始了茶马贸易,茶叶正式进入西藏,使西藏人民饮茶日益成风。千百年来,茶文化已经深入到西藏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渐渐从茶叶分类、茶具、饮茶习俗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西藏茶文化。

在西藏,按照芽叶的细嫩程度,茶叶被分为芽砖、金尖、金玉、金昌、粗茶五等。在过去,只有藏族上层人士才可享用砖茶,金尖次之,也属于上层人士饮用。金玉茶会有少量茶叶梗,金昌则是茶叶梗较多一般藏族家庭会饮用。粗茶顾名思义是茶叶较老且由粗梗制成,这样的茶叶一般贫穷人饮用。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茶叶种类也更加多样了。

西藏的茶具最讲究美观和实用结合。茶锅多为铜质,也有铝制的。茶壶的材质更丰富些,由铜、锡、铝、陶等制作而成。而茶碗则有木、瓷、玉、银制的,制作工艺精美,弥足珍贵。在藏民族传统生活习俗里,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有各自固定使用的茶碗,并且随身携带。酥油碗的造型大小男女有别,男士的稍大,女士的稍小。一般而言,印有吉祥图案的彩色瓷质茶碗是临时用碗。

藏族老百姓在探亲访友时,礼物中一定要有茶。客人来访时,碗中需斟上茶。订婚时,带上茶表示感情不移、生活美满。给寺院供奉时更离不开茶。

在西藏茶文化中,非常讲究长幼有序、主客有序。在家中,煮好茶一定是先斟献于父母和长辈。

大凡宾客上门入座后,女主人立即会奉上糌粑。随后,女主人会取出珍藏的瓷碗摆放于客人面前,端起茶壶,壶底位置低于桌面,轻轻摇晃数次,斟满酥油茶后双手端碗躬身递给客人。这时,主客一边喝酥油茶,一边吃糌粑,这种少见的饮茶风俗,对许多不了解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极为有趣的经历。

客人接过茶碗后要先缓缓吹开浮油,浅饮数次后碗内留下约一半,将茶碗放于桌上,女主人会续满,客人也不能立刻就饮,而是在主人的邀请下边同主人聊天边饮用。女主人会让客人的茶碗保持盈满状态,直到客人以手盖碗表示不能再喝。客人一般要饮茶三碗,直到最后也不能端碗一喝而光,更不能在喝的时候发出明显的声响,这种狼吞虎咽的喝茶方式,会被认为是不礼貌、不文明的。

咬一口糌粑,割一块肉,再喝上一口酥油茶,男人们恐怕还要来几口青稞酒。不论是简单的家庭聚会还是宾客之间友好的往来,大家围坐在一起,这就是最幸福的时刻,这就是人与茶,饮食与文化交融得最自然、最完美的时刻。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80558.html

上一篇:高温不断茶树烧焦啦! 村民连夜抽水浇灌茶叶

下一篇:金银花茶的搭配有什么讲究?常见金银花茶搭配大全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