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举杯齐眉“饮茶是一人得幽,两人得趣的”

2019-11-28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举杯齐眉“饮茶是一人得幽,两人得趣的””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现在,谁都别想过举案齐眉的生活,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爱人都在唱:“再也不能那么过,再也不能那么活。”哪怕是知心爱人,若你还在这做美梦,所有的女同胞都会吐你一大脸。梁鸿大概是个“半边户”,他是端上了铁饭碗,他老婆却是务农,所以他可以摆姿态。他在大学里读研,回来还得锄禾日当午,他老婆地位低,所以得敬他,连看都不太敢看他:“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盛着饭,额头夹在腋窝里去了,像丫头一样,现在哪个婆娘愿意这么低眉?真心爱婆娘的,又有哪个老公愿意这么高高在上享用老婆的恭敬?

百有七岁的老人周有光与他爱人张允和都爱喝茶,上午下午都喝茶,有时喝清茶,有时喝英国红茶。周老有时还喜欢喝咖啡,张老呢,更喜欢喝清茶。外面车如流水马如龙,人之脚板踏在水泥地,好像踏在烙铁上,脚脚惊跳,被生活所烙,我们是那么仓皇奔窜,脚不点地。而周老与张老呢,皤然白发,安坐西窗,一缕几缕阳光透过薄纱,斜照书页之侧,掉落于清茶之中,书影日影之下。两位老人说:来,再喝一杯;俄尔,又是:来,再抿一口。这是一种让人多么神往的生活啊。这种生活不叫做举案齐眉,周老说:古代夫妇举案齐眉,今天我们没有案了,就举杯齐眉吧。

今天有案呢?相信周老与张老也不会举案齐眉了吧,张老会“不敢于‘光’前仰视”?我相信,这两位老人碰杯,那杯子也肯定是齐沿的,即或是先干为敬,也不会将自己那杯子低爱人那杯子口沿“1.5公分”。

东坡兄与朝云是一对知心爱人。东坡兄有次从朝廷归来,挨了气,受了屈,腹胀如鼓,他来到自家院子里晒太阳,问他的丫鬟门客:这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啊?有的答是智慧,有的答是韬略,有的答是诗书,东坡兄皆摇头,只有朝云知道里面是:一肚子不合时宜。东坡大笑,说只有朝云才是“心里人”。东坡兄与朝云多恩爱啊,可是,喝起茶来,东坡兄却对另一半挑三拣四了:“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大概东坡兄喜欢清茶,不喜欢加盐加姜,而其老妻呢,要给他加营养呢,吃盐长力,吃姜避邪,所以说,不是他老妻不知爱,而是东坡兄不知爱吧。东坡不知爱,一是他错解人意,二是呢,他好像不太与老妻一起剪烛西窗,你一口我一口,你一杯我一杯。东坡兄想过的是举案齐眉的生活,还不太习惯举杯齐眉。

倒是李清照与赵明诚,那样小资情调让人无限艳羡。月白风清,风动桂花影,李诗人喜欢与老公喝茶拍拖。赵明诚又不出去唱卡拉OK,又不出去打麻将玩三打哈,天天晚上陪爱人一起喝茶,这样的老公真是难得啊。他们夫妻俩晚上呆一块,没电视看,看电视的人,都把目光与精神投入到屏幕上去了,投入到别人的爱恨情仇上去了,身心都入人家的戏了,即或是爱人在侧,谁又能说爱人在一块?倒是李清照夫妻,李诗人的眼前是赵明诚,赵明诚的眼前是李清照,他俩中间只是一杯茶,所有的眼神与心思都可以投射到对方那里,不随别人的悲欢离合走神,那情形才是真恩爱。李清照喜欢出题目,答对了有奖,答错了要罚,他俩奖的与罚的都是茶。李清照问:阿诚,“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诗经》的哪一页啊。赵明诚就答,在某页某页。李清照说:错,罚一杯。赵明诚问:清清,“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是《玉台新咏》哪首诗里的?李清照答,是某首某首。赵明诚说:正确,加十分,奖一杯。

饮茶是一人得幽,两人得趣的。现在神仙已然无存,一人喝茶的,多半是被社会所弃的人了,再孤独的人也要死撑面子,拉几个朋友,即使单位上没有,邻里间没有,也要到网上去找一个,说自己朋友遍天下。两人喝茶得趣,是哪两人?是同性的,是知心,还是“天一人地一人我一人你一人”的两人?能够到知心这一层次的,少啊!异性两人喝茶呢?什么关系?在茶馆暧昧的灯光下,还是在西窗朦胧的月光下?在西窗朦胧的月光下,能够一起相对喝茶的,不是得趣,而是得福。男女在灯光下喝茶,得趣;夫妻在月光下喝茶,得福。幸福的生活总比趣味的生活要高许多档次。最少,我觉得李清照夫妇的生活比东坡两口子的生活更让人想做梦。

只是,我们常常能够得到许多趣味,却得不到些许幸福,或者说,我们大多喜欢追求趣味生活,放弃了许多幸福生活。有几个,愿意与爱人白天与晚上都在一起?愿意一起喝早茶,一起喝午茶?愿意寒夜客不来,夫妻茶当酒?把日子给爱人,不给别人,这样的爱,哪里去找啊?现在有几人愿意这样过?m.cY316.CoM

周有光先生与张允和先生,是愿意的,他俩愿意把岁月消磨在爱人身上,他俩愿意把爱情泡在红茶绿茶里面,所以,幸福对他俩特别眷顾,岁月的影卷也愿意为他俩加放几场,张允和先生九十三岁才驾鹤西去,周有光先生一〇七岁了,现在还在那里一人喝茶,超然入神。天天与爱人一起吃饭,可以活到八十八岁的米寿,而天天与爱人举杯齐眉喝茶的呢,像周老,可以比茶寿活得更高吧。

茶经网扩展阅读

中国茶宴第一人刘秋萍老师参观天得茶业并为天得人分享茶知识盛宴


中国茶宴第一人刘秋萍老师参观天得茶业并为天得人分享茶知识盛宴

4月24日,天得茶业有幸邀请到中国茶宴第一人、茶界名人、茶叶专家、上海秋萍茶宴馆创始人刘秋萍老师为大家分享一场茶文化盛宴。

图:蔡董荣幸邀请到刘秋萍老师给天得人分享茶知识

刘秋萍老师首先为在场人员详细介绍了茶的历史、文化、工艺、特点、冲泡、品鉴等知识,特别强调我们要好好的学习中国古老茶文化,用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经营茶业,更是以个人自身经历为指导,她讲述了在面对国外合作商所出难题时,用中国丰厚的茶文化底蕴从容处理挑衅,赢得了国外合作商的敬佩,也赢得了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

图:刘秋萍老师授课风采

图:现场浓厚的学习气氛

讲座期间,刘秋萍老师称赞天得茶业在茶金融、茶拍卖和茶储存等方面的高起步与茶质检的高标准,天得茶业在茶金融方面独树一帜。她表示,天得茶业的“茶为国饮,茶通天下”,不仅仅是天得茶业的经营理念,同时很好地传播了中国茶文化。讲座结束后,在场人员提出了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与茶相关的难题,刘秋萍老师一一解答,她从容的姿态,令在场人员折服,现场气氛热烈。

图:现场蔡董组织加盟商和各部门提问工作中遇到茶相关的难题

图:刘秋萍老师为在场人员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1992年,从小就受到茶熏陶她,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茶知识的探讨和学习,更是对中国古老茶文化有了深刻的感悟。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事业,在上海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茶宴馆,开始了她的茶事业。

茶宴馆从“曲院风荷”、“苏堤春晓”到“花港晚钓”、“太极碧螺春”,她吸收了上海本帮、粤、川、潮菜特色,始创了一系列以茶为配料的一百多种荤素菜品、十多种特色茶宴,并挖掘茶宴的文化内涵,让茶宴不但成为一道美味,更作为一种文化名片,名扬海外。

图:天得茶业高层管理与刘秋萍老师一行授课后合影留念

图:刘秋萍老师在藏茶仓参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秋萍老师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在传播茶文化,影响着一批批茶人,她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茶文化知识的完全结合令人印象深刻,大家纷纷表达会多利用时间学习中国茶文化知识,努力掌握更多的茶专业技能应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去,为天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茶之三得:趣、神、味


茶之三得:趣、神、味

一曰得趣

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

饮茶讲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钠、钾、钙等60多种元素,使水质洁净甘洌,营养丰富;火以木炭为上,火候以状如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三沸水为好。

品茶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凭藉自己有素的训练与长时间的体验,通过对茶叶色、香、味、形的鉴赏,才能品尝出茶汤的芳香与滋味。饮茶对人有造境、通理、体性和怡神的作用。亲朋故旧聚首,泡壶好茶,含英咀华、细细啜饮,边谈边饮、谈古道今、越谈越饮、融合轻松、意得情新,别有一番尘心洗尽兴难尽的雅趣,给人以一种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感觉!

二曰得神

《神农食经》上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其意思是饮茶能使人精力饱满、兴奋愉悦。

饮茶的妙处在于清虚和睦。它崇尚简质恬淡,不迎合世俗的习气,而在于申明无我的意识,帮助人们洗胸中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给人以一个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丽的文化氛围。

三曰得味

饮茶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味字。在我国宋代,人们饮茶有一条法则,谓新茶、甘泉、器皿干净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二;风流儒雅、心性相同者为三。这就是说,努力做到茶要新、香、纯,水要清、洌、甘,茶具要小、雅、古,环境要清、朴、静,才能得其真味,领悟其清高之道。

古人饮茶的“三得”之说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工作繁忙,很少有古人的闲情逸致,然而,品茶也并非全不可能,有人能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古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说:得趣、得神、得味。

一曰得趣。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饮茶讲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钠、钾、钙等60多种元素,使水质洁净甘洌,营养丰富;火以木炭为上,火候以状如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三沸水为好。品茶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凭藉自己有素的训练与长时间的体验,通过对茶叶色、香、味、形的鉴赏,才能品尝出茶汤的芳香与滋味。饮茶对人有造境、通理、体性和怡神的作用。亲朋故旧聚首,泡壶好茶,含英咀华、细细啜饮,边谈边饮、谈古道今、越谈越饮、融合轻松、意得情新,别有一番尘心洗尽兴难尽的雅趣,给人以一种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感觉!

二曰得神。《神农食经》上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其意思是饮茶能使人精力饱满、兴奋愉悦。饮茶的妙处在于清虚和睦。它崇尚简质恬淡,不迎合世俗的习气,而在于申明无我的意识,帮助人们洗胸中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给人以一个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丽的文化氛围。人们如有机会在武夷山水濂洞下的茶馆里,用山顶活源流下的泉水沏一杯岩茶,观飞瀑山色,品甘冽香茗,自有一种太和之气,使人眼福口福兼而得之,顿生气荡空谷、魂销青山的心神胸臆!饮茶还能以清醇恬静、自然澹泊的神韵,使人们从古朴雄浑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感悟以茶可行道的国饮精华,其主旨是劝告人们尊重茶礼、恪守茶德: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城处世、敬爱为人,有助于社会文化的教化、和谐与稳定。

三曰得味。饮茶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味字。在我国宋代,人们饮茶有一条法则,谓新茶、甘泉、器皿干净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二;风流儒雅、心性相同者为三。这就是说,努力做到茶要新、香、纯,水要清、洌、甘,茶具要小、雅、古,环境要清、朴、静,才能得其真味,领悟其清高之道。它还要求随季节时序的更替而选择搭配茶叶和茶具。这里以八闽人士和本土产茶为例,春季饮茉莉花茶或玫瑰花茶,用青色瓷盖碗冲沏为宜;夏季饮菊花茶或玫瑰茄茶,用白瓷盖碗斟酌为好;秋季饮铁观音或水仙茶,用紫砂壶泡为上;冬季饮三大工夫茶(政和工夫茶、坦洋工夫茶、白琳工夫茶),用紫砂壶煨煮,做到天心、人心、茶心互相感应、贯通合一,使人们从饮茶的禅机诗意中,饮尝享有东方美人之称的中国茶叶的风华韵味,传承其芳泽爱心。

海外生活:一人茶局


唐人街的茶楼有不少茶局,其中一个叫“二五仔”,这名词本来指两头报消息的蛊惑仔,其实这班老人家是逢星期二、五聚会,可算幽默。另有一个叫“丐帮”,他们都是领政府老人金生活的。

但有一个一人茶局却是十年如一日,一位先生每天到一间茶楼独酌,一盅两件,一份报纸,准时出现,准时离场,风雨不改。

这位先生对音乐、美术、书法都有修养,是香港一间名校的美术主任,退休移民来此。他更是一位收藏家,钱币、古书、古瓷、小提琴、旧家具……兴趣广泛。他有的是时间,肯到旧货店、夜冷铺、跳蚤市场寻宝,因此常有所获。

他每次见我都很高兴,欢迎我在他对面坐下,把他最近获得的好东西拿给我看,包括挂在贴身地方的小玉件。

为什么他不“埋堆”,十年来都只独对一壶茶一份报纸,我不知道就里。人各有志,我尊重他的选择。半年前他换了一家茶楼,仍是独占一桌,自斟自饮。换茶楼的原因据说是原来那间茶楼的女侍应转了工,他也就跟随而至。毕竟十年的招待总有一份情,但并非男女那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书写云南茶史第一人


唐代是中国茶业空前兴盛的时期,正是到了唐朝,古代所称的荼字,才减去一笔成了后来的茶字,荼之谓茶,乃自此始。当时,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茶产日盛,名品纷呈;种茶、制茶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茶叶,贸易十分活跃;饮茶之风盛行朝野,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茶利大兴,封建茶法应运而生:茶学著作、艺文不断涌现,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

陆羽《茶经》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唐代及以前有关茶叶的知识和生产实践的丰富经验,三之中把全国茶叶产地分为八大茶区。但囿于见闻之故,他没有把茶树原产地云南的茶产出收录其中,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所幸比他晚几十年的同朝代人樊绰留下了关于云南产茶的最早记述。樊绰为安南经略使(今越南河内)蔡袭幕僚。862年(唐懿宗咸通三年),南诏乇世隆遣将攻安南,经略使王宽不能御,朝廷以湖南观察使蔡袭代王宽为经略使,将兵屯守,樊绰随行。为了对付南诏,他受蔡袭命,对南诏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搜集资料并参考前人著作(主要是袁滋《云南记》),写成此书。书中对南诏统治区的政治、经济、民族、山川、交通城镇及境外诸国作了较详细记述,为现今仅存唐代著述中有关云南地区之专著,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他在《蛮书?管内物产第七》(862年)中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在《蛮书》中,樊绰对云南茶的产地区域、采制技术、饮用方法都作了准确而具体的描述。此后,以汉族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茶文化里才有了云南产茶的记载,云南茶才逐渐为世人所知。直到一千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云南这个被历史遗忘的地方原来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茶树正是以这里为中心向中原和南亚次大陆传播的。

信阳人是如何饮茶的?


信阳是名茶之乡,盛产白毫细嫩、汤色碧绿的上乘“信阳毛尖”。信阳人爱喝茶、会喝茶,茶喝得可谓尽心尽意而又家常至极。今天小编带你去了解一下信阳人的饮茶习俗。

茶将茶乡人的朴拙纯厚天长地久地浇灌在山乡村岭,茶已与信阳人血脉、魂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那清纯简洁、内涵丰富、苦中有甜、甘味无穷的品性正是茶乡人所崇尚的精神品格。信阳人又把浓浓的友情泡在这酽酽的茶汁里,款待四海友人,八方宾朋。早春三月,谷雨前后,豫南山乡的万亩茶园新芽吐翠,生机盎然,山山坳坳绿得那么博大,那么纯净,那是信阳茶农孕育了千百个日日夜夜的真情和汗水,八万个芽叶才能采摘出一斤优质毛尖茶,信阳茶是最浓缩的爱,最凝练的情!

信阳饮茶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无论各色人等,男女老幼,朝野雅俗,无论为文的为商的为官的为民的,也无论有身份的无身份的钱多的钱少的,几乎人人皆有嗜茶之好,人称茶为“国饮”,但唯有到了信阳才能真正体味到这种泱泱大国透彻入里的“国粹”和民族意识。如若要研究信阳的民俗学,首先要论及的则应是信阳的茶道。见客先上茶,这是信阳人一般的家庭礼俗。不倒茶,主人便觉无法显示热情,愧对来客;不饮茶,客人又会手足无措、言语不畅。如果来客是位烟君子倒还好,若不会抽烟便更觉无趣。在信阳,不倒茶意味着逐客,客人阻止倒茶或续茶,则表示片刻即走。往往是一杯热茶捧着,氤氤氲氲中,亲朋好友的叙谈才亲密无间,气氛融洽。茶成了好客的信阳人交友的重要仪式和内容,客人来请喝茶,客人走了要送茶,对遥远的友人,信阳人还喜欢寄一包新茗送情谊。茶,在信阳友情的锦缎上,犹如织锦的金梭,往返穿行,运载着缕缕情丝和绵绵厚义。

信阳在喝茶上十分讲究,极儒雅,极繁文缛节,贵族气十足。主人在陪客人饮茶时,不断打量客人杯中茶水的存量,如果喝去一半,就会及时续茶,使茶汤浓度保持一致,水温适宜。到信阳作客,饮茶应漫饮细啜,边谈边饮,不可狂饮暴喝。客人喝足,倒掉残茶,即示意不再饮用,否则,主人还会给客人续茶。在信阳以茶敬客,敬客的茶要好,沏茶的水要好,茶具旧时多用茶壶,先泡茶后倒茶水,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用茶杯直接泡茶,否则视为不大方、失礼。茶具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沸水要落了滚才可沏茶。杯中放了茶叶,注入浅水,但并不饮,而是倒去浮沫再注水,这叫“洗茶”。经过了这番洗,茶方可饮。送给客人的茶水不是十足的满杯,而是七成满,俗称“茶七酒八”。茶杯是绝对不可盖的,这既不同于北京的盖碗茶,更不同于闽南的功夫茶。信阳人饮茶无论城乡都讲究一个观赏美,客人到来,一溜十几个玻璃杯亮晶晶排开,一一放茶叶,又一一注浅水洗茶,再一一斟满,一杯杯捧到客人手上。尤其是当你到农民家做客,看到胼手胝足的主人不厌其烦地为你做着这一切,及至你捧起杯来,但见杯中绿叶徐徐而落,一枪一旗渐次展开,茶汁莹绿剔透,犹如人捧了块芳香四溢的翡翠时,你会觉得有这样的茶喝着,就是给个神仙你都不愿去做的。

信阳人已经把喝茶融入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像北方人爱喝酒是一样的,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古代人饮茶讲究“三得”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古代人饮茶讲究“三得”》内容,感谢阅读!

古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说:得趣、得神、得味。

一曰得趣。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满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

饮茶讲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为佳,因为泉水经过沙石岩土的过滤,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钠、钾、钙等60多种元素,使水质洁净甘洌,营养丰富;火以木炭为上,火候以状如“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三沸水为好。

品茶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凭藉自己有素的训练与长时间的体验,通过对茶叶色、香、味、形的鉴赏,才能品尝出茶汤的芳香与滋味。饮茶对人有造境、通理、体性和怡神的作用。亲朋故旧聚首,泡壶好茶,含英咀华、细细啜饮,边谈边饮、谈古道今、越谈越饮、融合轻松、意得情新,别有一番“尘心洗尽兴难尽”的雅趣,给人以一种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感觉!

二曰得神。《神农食经》上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其意思是饮茶能使人精力饱满、兴奋愉悦。

饮茶的妙处在于清虚和睦。它崇尚简质恬淡,不迎合世俗的习气,而在于申明“无我”的意识,帮助人们“洗胸中之积滞、致清和之精气”,给人以一个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丽的文化氛围。

三曰得味。饮茶最讲究的就是一个“味”字。

在我国宋代,人们饮茶有一条法则,谓“新茶、甘泉、器皿干净为一;天气景色宜人为二;风流儒雅、心性相同者为三。”这就是说,努力做到茶要“新、香、纯”,水要“清、洌、甘”,茶具要“小、雅、古”,环境要“清、朴、静”,才能得其真味,领悟其“清高”之道。它还要求随季节时序的更替而选择搭配茶叶和茶具。使人们从饮茶的禅机诗意中,饮尝享有“东方美人”之称的中国茶叶的风华韵味,传承其芳泽爱心。

以上就是为您提供的《古代人饮茶讲究“三得”》全部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所收获呢?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内容更新!

秋心无尘,静享一人一茶的时光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秋心无尘,静享一人一茶的时光》内容,感谢阅读!

秋天就这样来了,她就像一位洗尽铅华的女子,在时光匆匆的脚步声中向我们走来。在秋风凉凉的季节里,风清云淡,心事仿佛可以淡成一池秋水。白云悠哉悠哉地飘浮在蔚蓝的天际里,似团团棉絮,温暖而美好。微凉的秋色,悄然间已经染红了白云深处的那一树树的枫叶,当秋风轻柔地吹拂过发梢时,心境便随着季节里的那抹恬淡开始沉醉,流连。此刻,秋意正浓,秋色正好!

秋心无尘,此刻沏上一壶茶正好,静享一人一茶的时光。一人得时光,静谧而美丽。那烦扰的思绪随着那袅袅茶香,而风吹云散。就这样,慢慢沉淀在简单的生活里,静静守候自己的一片蓝天,让那一缕难言的寂寞,悄悄深藏在岁月的旅途。

秋风起的时候,静静的花落,翩舞;此时耳边又响起水沸腾的咕噜声,拿起水壶,洗杯温壶,拿起案头搁置的八角亭普洱茶,投入壶中。瞬而,茶香袅袅升起。一个人的时光里,静观花开花落,独享一壶茶,独享那份幽静。那些从指缝中溜走的岁月,是如此的诗意,却又如此的无奈,让人感怀,又让人沉默。

世间只有一个人,一道茶,一种味,那时静好。一个人品茶,于现在快节奏生活来说是种奢侈。一个人独处,不会觉得孤单,不会觉得被丢弃。这种时光犹如精神SPA,犹如淋浴时,从头顶淋下,所有的灰尘、污垢都被冲走了,是轻松。喝茶时,可思考,可发呆,也可是精密地构思,也可随意听听,也可随意画画,不评价,不比较,不在乎结果,甚至睡着了。醒来时,好吧,走了。不急不燥,缓缓而行,满满而归。最佳时,达到入定状态。

当时光,斑驳了一地的光阴,流年里那些缠绕在心头的繁华也慢慢淡出了视线。一些路,要一个人慢慢的走,一些风景,要一个人慢慢的赏,一些故事,要一个人慢慢的品。时光静美,岁月温暖,轻捻一朵花的

微笑,就那样,静静的看风轻轻的拂过耳边,静享一人一茶的时光。

关于本文《秋心无尘,静享一人一茶的时光》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3481.html

上一篇:爱喝茶的你,不能不知道“茶马古道上的故事”

下一篇:传承古法制茶 传播传统文化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