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中国茶:叶脉与意境

2019-11-28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中国茶:叶脉与意境”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茶:叶脉与意境

导读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是最著名的一对茶联。据说此联最早出自元代李德载的一首小曲:“蒙山顶上春光早,扬子江心水味高。陶家学士更风骚,应笑倒,销金帐,饮羊羔。”张源《茶录》有云:“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陆羽《茶经》对用水问题已有论述,陆羽之后,张又新《煎茶水记》专论天下宜茶之水,把“扬子江心”的中泠泉评为“天下第一泉”。中泠泉位于江苏镇江金山,由南零、中零、北零三眼组成,而以中零涌水最多,三眼泉水总称为中泠泉,汇聚于扬子江中的金山寺旁;据说金山寺早先屹立扬子江心,四面环水,依《中泠泉记》,取水时须依时辰乘船至江心,用专门的器具伸到石窟中取水,“若寻千尺,始得真泉;若浅深先后,稍不如法,即非中泠真味”……好了,不摆了,关于中国茶,我们还是来读洪忠佩的文章。

生活中的速度与节奏,在一杯茶的时光里慢了下来。

唤醒的,不只是茶的清香与人生的况味,还有民间的风俗与历史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为国饮”。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西南、华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共同组成了辽阔的茶区板块,110万公顷的茶园面积分布在北纬18~37°、东经94~22°之间,有1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个县(市)种植生产茶叶。而出产名茶的核心地带,是处于北纬30°的神秘纬线上。去往茶区的路上,无论是丘陵山区,还是盆地高原,处处都是自然生态的茶园风光与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茶,既是自然生态的展示,又是精神生态的延伸。那一片叶子蕴含的丰富与广阔,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乃至世界和谐的精神向度。笼统地说,中国茶文化就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而在制茶、饮茶的过程中,不仅讲究修身养性的“茶境”,伦理道德的“茶德”,也讲究施茶济茶的“积善”,以及茶人茶商的“善行”。

行走在茶韵缭绕的茶区,我随处都可以找到茶的叶脉与意境,以及追溯中国茶文化史的路径。

进入浙江北部的湖州,可谓走进了江南水乡,除了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还有东、西苕溪水系形成的河网湖群,密集而秀丽。以水为滋养的湖州,历史上由于陆羽的到来,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

事实上,陆羽生于公元733年的秋天,出生地为唐代的复州竟陵,也就是如今的湖北天门。相传陆羽是弃婴,从小被龙盖寺的住持智积禅师收养长大。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陆羽也不得不选择南下避难。他一路辗转到达湖州那年,刚满24岁。风华正茂的陆羽,仰慕妙喜寺住持皎然的才学,一到湖州,就去城西南郊的杼山妙喜寺拜访他。出乎意料的是,两人初次见面,因茶投缘,相谈甚欢。当时,一杯茶在他们内心荡起怎样的涟漪,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在《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的诗中传递的信息,是他与陆羽在重阳又相聚了,倡导以茶代酒。在饮酒风俗浓郁的唐代,皎然在诗中提出以茶代酒,应是开了先河。想想,如果两个人的情趣与志向不在一条线上,他们怎么能够相邀重阳,一起登高、赏菊、品茗、赋诗呢?以至后来,陆羽在“苕溪边结庐定居”,都与皎然不无关系。

友人,山居,泉水,香茗。陆羽与皎然都是识茶之人,他们乐在其中,隐逸而闲适,正所谓“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一饮一啜之间,多了几分自然的情致,还有发现人生的况味。陆羽知道,茶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背起行囊,牵着瘦马,或乘一叶扁舟,访遍了长江中下游的茶区与寺庙,把自己的命运和未来与茶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在《茶经》里,第一次为这种神奇的植物留下了智慧的因子,还有遗传的密码。“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陆羽知道,他所处的饮茶成为风气的唐代,只是茶史长河中的一个时间节点,其实早在神农时代就发现了茶的药用,到殷周茶已经成为饮品了。陆羽的《茶经》,是历时26年对各地游历考察和调查研究的“茶记”,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陆羽能够有这样的意志力,完全是受到茶的感召与茶友的支持。

“陆羽别业在青塘门外。”(《湖州府志》)就在陆羽在苕溪专心著述《茶经》的时候,皎然等几位茶友出资为他在湖州城外建造了“青塘别业”新居。“青塘别业”,是茶友共同献给陆羽一份茶一样真与纯的情谊。那时的青塘门,应是湖州城青铜门的别称。当陆羽见到新居,心中的暖流犹如好友奉上的热茶般滚烫。

以茶会友,以茶融心。陆羽先后还与颜真卿、权德舆等人,成为莫逆之交。

皎然比陆羽年长三岁,却没有越过六十九岁的门槛。陆羽不仅钦佩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上的造诣,更加佩服他的为人处世。据说,他曾几次提出,要求自己辞世后葬在皎然塔旁,以此纪念他和皎然的“缁素忘年之交”。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陆羽是执着的,他用一生写好了一个“茶”字,后人尊他为“茶圣”。

皎然是在杭州灵隐寺受戒,成为“一代茶僧、佛学大师”,陆羽与他亦师亦友,两人深得茶味茶趣。他们的肉身与俗世,都在一杯茶中得到了超然。在皎然圆寂五年后,陆羽追随他西游,永远走在了一起。后人根据湖州历史遗迹,重修了三癸亭、皎然塔、陆羽墓。

怎么也不会想到,2017年春我到湖州荻港参加“第十三届三月三诗会暨纪念新诗百年诞辰”活动时,品到的并不是“温山御荈”“顾渚紫笋”“安吉白茶”,也不是“西湖龙井”,竟然是用桑叶加工的“湖桑茶”。当地民间,桑叶有“神仙草”之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在湖州历史上,蚕桑曾“独甲天下”。而陆羽“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新唐书·隐逸·陆羽传》)想必,“湖桑茶”是湖州人对“茶圣”陆羽的一种缅怀与纪念,以及茶品的一种延展吧。

我离开湖州的那天,是公历2017年的4月3日,顾渚山与凤亭山的茶园都在开园采摘。那淅淅沥沥的清明雨,已经开始飘落了。

“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对于婺源人而言,每次翻开《茶经》的时候,总能感觉到离那个遥远的时代距离又近了一些,仿佛字里行间有一杯陈年的婺源茶在醒来。

陆羽的《茶经》,第一次刊刻是公元780年。那时,婺源刚设置县治不久,归歙州管辖。当时的歙州,即历史上的徽州早期,州府在歙县。根据陆羽在《茶经》的记述,婺源绿茶无疑是歙州茶的代表,从中足以说明婺源在唐代就是中国著名的茶区了。

穿越时间的河流,人们去寻找婺源绿茶的根,去品味婺源绿茶的历史清香,朱熹对婺源茶文化的提升影响深远。

朱熹的父亲——朱松,在北宋政和八年(1118)考取功名后,就从婺源背起行囊去福建走马上任,为朱熹在尤溪出生埋下了伏笔。婺源,是茶院朱氏的发源地,从一世祖朱瑰开始,二至六世祖的墓地,以及四世祖朱惟甫之妻——程氏豆蔻夫人的墓地,分别葬在婺源城郊与九老芙蓉山。朱熹是茶院朱氏九世孙,他生前认定唐天佑年间(904~907)率兵防戍婺源,制置于茶院的先祖朱瑰为婺源茶院朱氏始祖,不仅倡导修编《婺源茶院朱氏世谱》,还亲自撰写了谱序。在婺源县城南门朱熹祖居左侧有一口“虹井”,据说朱熹父亲出生时,井中气吐如虹,而在朱熹出生时,井中却紫气如云。

朱熹一生嗜茶爱茶,晚年自称“茶仙”,赋诗题匾常以“茶仙”署名落款。八百多年前,朱熹从福建回家乡婺源扫墓时,他不仅把武夷岩茶苗带回家,在祖居庭院植上十多株,还把老屋更名为“茶院”。在当时,茶院有两种功用:一是专事某种茶务的地方;二是设茶供饮的地方。朱熹故园茶院,当属后者。“茶取养生,衣取蔽体,食取充饥,居止取足以障风雨,从不奢侈铺张。”这是朱熹对生活的告白。

南宋绍兴十九年,也就是1149年,朱熹在家乡扫墓期间,与门人滕璘出游蚺城城墙下,看见石罅间有泉水淙淙涌出,清洌无比,觉得自己作为当朝进士,以后为官一定要像这泓清泉,“颠波不失志,贫贱亦清廉”。欣喜之余,就汲水品茗,并挥笔为清泉题名“廉泉”,门人则为此立石刻碑于泉旁。清康熙五年(1666),“廉泉”碑移至文庙正殿左侧,嵌入墙中供人瞻仰。朱熹在七十年的人生历程中,只回过两次婺源省亲扫墓。“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在朱熹写给亲友的诗文里,充满了对家园乡土内心情感的温润,以及悠远的遐思。

朱熹还借品茶喻求学之道,通过饮茶阐明“理而后和”的大道理。他说:“物之甘者:吃过而酸,苦者吃过即甘。茶本苦物,吃过即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本天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朱子语类·杂说》)他认为学习过程中要狠下功夫,苦而后甘,始能乐在其中。宋代煎茶仍然沿袭唐代遗风,在茶叶中掺杂姜葱椒盐之类同煎,犹如大杂烩而妨茶味。朱熹对学生说,治学有如这盏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有些别的味道,便是事物夹杂了。”(语出《朱子语类》)。朱子巧妙地运用这一比喻,既通俗易懂又妙趣横生……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离不开一个“和”字。“理而后和”,朱熹以茶论道传理学,他把茶视为中和清明的象征,“以茶修德,以茶明伦,以茶寓理,不重虚华”,只有爱茶思茶的人,才会有这样精辟的阐述。朱子理学倡导自我修养,而茶,无疑是提升修养的最好伴侣。

八百多年后,我对朱子与茶的追寻,也仅是遗迹的寻访与文字的抵达。婺源城郊的“故园里茶院”,承继着的应是茶院朱氏缕缕茶香。与茶结缘,是文人雅士的一种情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求茶重在隽永,求水重在清冽,茶友重在高雅”,并把茶品出了不同的意蕴与境界。当时,我在“故园里茶院”观看婺源茶道“文士茶”表演,感受到的不仅是茶带给人的意境,更多的是文士与茶的情怀。

再一次与新溪走徽饶古道到浙岭,已是清明后了。山上的茶树,正在萌发抽芽,沿途村庄缭绕着茶叶的清香。

在中国饮茶的历史长河中,婺源乡村茶亭茶庵济人茶水以方便过往路人的施茶,且不收取分文,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式,它源于五代时浙岭的方婆。婺源,乃至徽州将这种世代传承的施茶“善行”,称为“方婆遗风”。

历史上的五代,简单地说,就是在52年的时间里更换了5个朝代。在群雄割据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五代的君主也没能走出唐代贡茶赐茗风气的影响,他们对茶的喜好都记在了《旧五代史》中。

此时,作为歙州茶叶主产区的婺源,茶早已融入了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

浙岭,又名浙源山,位于婺源县城北57公里处,海拔800多米。在春秋后期那个吴楚争雄的年代,浙岭是吴、楚国的划界之地。后来,浙岭成了进出徽州饶州的重要通道,有“七省通衢”之称。民国的时候,“镜心堂”以佛教的名义对浙岭进行了重修。“我徽六邑,居万山中,通衢率多峻岭,婺之岭较他尤多。其在婺北,而称通衢者,则我岭浙也。自东至西,缭绕如羊肠,然约十里有奇,而其高也,则巍巍乎,鸟道之不可攀焉,前人取石为级,而造之,而修之。且修不一,修并为之。筑亭於腰,与顶盖不知费……于是集腋成裘,而功始毕。”(《徽州婺北镜心堂重修浙岭征信录》)旧时,婺源人赴京赶考,外出经商,甚至衣锦还乡,都由浙岭往返。清代康熙年间詹奎题刻的那块“吴楚分源”的界碑依在,而当年往返在徽饶古道上的商旅已失去了踪影。

相传五代期间(907~960),浙源山下的岭脚村有一位姓方的妇女,看到浙岭头每天行人络绎不绝,她只身一人搬到岭头的万善庵山亭居住,每日挑水、生火,为过往的行人挑夫烧茶解渴,长年累月从不间断,不分贵贱,不收分文。天长日久,人们都亲切地叫她“方婆”。

即便浙岭,石缝中涌出的山泉,俨如神灵的恩赐,而方婆挑水去茶亭烧茶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挑水、生火、烧茶、济茶,这是方婆一天至关重要的内容,一天、一月、一年、十年……方婆做了一辈子。浙岭,也成了方婆终老的地方。过往路人感其恩德,拾石堆冢。年复一年,方婆的墓竟堆成了一座高6米,占地1分的大石冢,世人称为“堆婆冢”。明代诗人许仕叔来到浙岭。当他听到了五代时方婆长年累月烧茶给过往行人解渴的善举,以及行人知恩图报为她投石垒冢的义举,情绪难抑,赋诗赞道:“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题浙岭堆婆石》)

在万善庵山亭旁,立着一块清道光四年(1824)的《万善庵奉县正堂碑记》。碑记上依稀可辨“浙岭头万善庵,通衢要道,行旅络绎,尚建亭宇,冬汤夏茶,捐济旅众……”等字样。

每一个听过方婆故事的人,抑或拜谒过堆婆冢的人,心中对一位长者持之以恒的乐善好施感到震撼。遗憾的是,我无法从地方志中找到有关她身世与名字的文字。从万善庵山亭开始,随着浙岭的蜿蜒,沿着星江的流淌,方婆的故事还在婺源一代代传颂,她的精神还在乡野村落流芳。在清康熙年间,在江苏做生意的婺源漳村人王启仁,以浙岭为起点,经休宁至常州,一路捐资修建茶亭36座。婺源乡民呢,以礼待客,以做好事为荣,在乡村一些山亭、路亭、桥亭、店亭、茶庵设缸烧茶,免费提供给过往的行人解渴消暑,各地茶礼、茶俗蔚然成风。

“五里一路亭,十里一茶亭”。亭,是乡村计量长路上的一个刻度,是行人擦肩而过的缘。走过思源亭、思根亭、惜志亭、节义亭、遗痴亭、超然亭这样的路亭,于远方的村庄,以及远去的人自然有了一种连缀。而像永济庵、博泉茶庵、长生茶庵、如露庵、沸涛庵、茗修庵等等,除了佛徒尼姑出家行佛事和居住,还标记“茶庵”,甚至表明了“施长生茶济众”功用。正是有这样的茶亭茶庵存在,我才能够在废弃的茶亭、抑或茶庵的废墟上找到婺源民间生活的修行与精神的持守。

始建于唐代的徽饶古道,既是古时长江以北通往徽州、饶州等地的要道,亦是客商必经之路。然而,太多的历史遗迹与民间传说都在古道上散佚了。

徽州,是徽商的故乡。徽州人不仅种茶、制茶,还业茶。茶业,曾与盐业、典当业、木业一起,进入徽商经营的四大行业。在徽州历史上,许多富商巨贾都是从经营茶叶开始发迹的。像宋代的朱元、元代的毕仁、清代的谢正安、民国的郑鉴源等,有的还成为茶商世家。许是徽州历史上茶商的足迹遍布华夏,我对徽州茶商茶事多了一分追寻与关注。

“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给食、供赋,悉恃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逾于诸方。”同样是在新茶上市的春季,我从安徽祁门进入江西浮梁,没有看到唐代歙州司马张途在《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中记述的茶叶集散地。似乎,与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意象也相去甚远。印象深刻的是,我在浮梁县武云山与富春山相峙的严台村目睹了一场“喊山”的开园仪式。民间的祭茶神、山神的祈福活动,神秘而有仪式感。“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宋·陈师道《重刻茶经序》)是民间的感恩与膜拜,把陆羽推上了圣殿。不知道什么年月开始,陆羽实现了从人到神的华丽转身,并走向神龛,成了离徽州乃至南方茶商最近的神。据说,茶商开创的茶号、茶栈、茶店,甚至济茶烧茶的茶馆、茶亭,都像工匠业供奉鲁班、纺织业供奉黄道婆一样,一律将陆羽作为茶神供奉。有的徽州茶商,还专门请画师画陆羽像挂在茶号醒目的位置。他们记得茶给了自己最初的温饱,他们记得茶给了家人与好友最先的聚集,他们记得自己是怎样从偏僻的乡村走上业茶之路……

很难想象,在遥远的年月里,徽州茶商从徽州运茶到广东,在路上要走两个月左右。首先,茶商先将茶叶送至屯溪,可以走徽饶古道直接至饶州,也可以经黟县、祁门、浮梁到饶州,再由鄱阳湖入赣江,然后翻越大庾岭抵达广东。一路上跋山涉水,个中的艰辛与险阻,只有茶商自己知道。据《中国名茶志》记载:在广州,明代中叶就有徽商的足迹;而西欧茶叶需求导入期,徽州茶商就捷足先登地成为中国最早“漂广东”“发洋财”的茶叶商帮。在明清时期,徽州茶商的应运而生,成为徽商中的主要商帮。

广州、杭州、苏州、福州、武汉、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如果将徽州茶商走过的线路串联起来,应是大半个中国,徽州人在外地形成了一个以乡土亲缘为纽带的庞大茶商群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以婺源茶商为代表的徽州茶商,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善行”的踪迹:

——婺源石岭村茶商程焕铨,与兄弟合伙贩茶,一次亏损了许多。广东番禺有位叫张鉴的商人,委托程焕铨雇船运两万斤食盐到海南去。蹊跷的是,船刚靠近海南,张鉴死了,盐没人接收。一同前往的兄弟见找不到货主,又没订合约,就提出把盐卖了,一来用于付运费,二来也可以弥补贩茶的巨额亏损,但没想到的是被程焕铨严词拒绝了。后来,程焕铨辗转找到张鉴的儿子,把两万斤食盐一两不少地交给了他。

——咸丰年间,嵩峡村茶商齐彦钱采购了一批茶叶到上海销售,不想被行主欠茶款多达五千多两银子,有家不能回。齐彦钱急得团团转,又担心家乡的老母为他焦虑,急火攻心,竟当场昏倒在茶行。上海茶行的老板吓坏了,赶忙抢救,并立即兑付了五百两银子。齐彦钱拿到银子后,正准备回婺源,忽然看到同行的几位茶商也因为茶行拖欠货款无钱回家,既窘迫又着急。都是天涯沦落人,齐彦钱想都没想,立即将五百两银子与同行平分,帮助他们一起回家。

——詹天佑的曾祖父詹万榜,“世居婺源庐源”(浙源庐坑),十八世纪初下广东做茶叶生意。后来,他儿子詹世鸾“为佐父理旧业”也于“壬午年(1762)贾于粤”,走广东继续经销茶叶。詹世鸾贩卖茶叶发财后,把全家从庐源迁到了广州,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有一年,关外失火,不少同乡遭灾,连回家的盘缠都没有。詹世鸾看到大伙一筹莫展,慷慨拿出“不下万金”予以资助。

同时,婺源茶商还凭藉经营创业获得的积蓄,在献田办学、捐建桥路等公益事业上,都留下了一个个热心公益的身影:在汉口经营茶行的齐宏仁“遇善举,无不勇为。如修宗谱,建桥梁,葺道路,立保安会、中国红十字会汉口慈善会,咸输重金”;赵之俊业茶起家后“输千金筑书斋、置学田,以培人才”;茶商潘开祥,为“振兴合族文社,首捐租六百秤,课文资给”;茶商程泰仁,“初随乔川朱日轩贩茶至粤,咸丰间业茶上海,独捐巨赀修‘广福寺’”……

他们付出的是真金白银,却似乎与金钱无关。当所有的繁华成为过往,生命与时光一如缕缕的烟尘,飘逝而去,我却在徽饶古道沿途乡村的谱牒、抑或民间故事中,看到和听到了他们的“善行”。而类似的“善行”,如今依然在茶区延伸,进入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的婺源大鄣山茶农协会、溪头茶农协会,每年都拿出一定比例的收益用于茶区教育等公益事业。

“茶源于中国,始于巴蜀”。茶树的原产地,是在中国,而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是我国茶树原始生产地的中心。在西南地区,古老茶树究竟有着怎样的样貌与遗存,对我来说都是未知数。有专家考证的数据显示,在茶的家族里,世界上目前已发现山茶科植物有23属380种,在中国就有15属260多种,且集中分布于西南。而云南,不仅是茶树植物的起源地,也是茶树栽培的起源地。业界公认云南的“古滇人是茶树的最后驯化人和最早的载培人”。据说,在云南澜沧江两岸的山区丘陵地带,不仅有茶马古道的滇藏线,还有罕见的树龄千年以上的古茶树。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凤庆县的“锦绣茶王”,树龄高达3200年,树干要有八九个人合围,才能抱得过来。

2017年6月去云南,朝觐古茶树与探访茶马古道是我此行的重要内容。本来,早就与在西双版纳工作的小弟约好,让他给我做向导,行程是从西双版纳到普洱,然后去大理。可在宁蒗彝族自治县返回丽江市的途中,我收到他的信息,说是临时有事,必须出差。我只好舍远求近,改线直接去了大理。

众所周知,茶马古道分川藏线、滇藏线、青藏线,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道之一,也是世界文明古道和文化传播的独特遗产。实际上,人们所说的川藏线、滇藏线、青藏线是茶马古道的三条主干线,随之分布的还有许许多多网状的支线。而滇藏线茶马古道的起点,是在云南的西双版纳。那里,也是普洱茶原产地。虽然,我不止一次到过云贵高原,却一直无缘沿着茶马古道起点向西走,连中国最西部的西藏都没有到过,更不用说是喜马拉雅山以南以西的国家和地区了。遗憾的是,我在云南的行程连西双版纳也因小弟的出差给取消,也就没有机会去云南南部边陲朝觐古茶树了。稍感欣慰的,是我在宁蒗、丽江等地,还看到了一段段保存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与徽饶古道相比,茶马古道显得更为空寂。没有听到马帮的铃声,没有见到马帮、拴马桩、驿站,却见识到了古道的崎岖、荒芜,以及感受到了那种鸟鸣的宁静。在这样的古道上,完全可以想象那一队队马帮艰难地行进,以及在熙熙攘攘的街区“茶马互市”“边茶贸易”的景象。

倘若一个人沿着茶马古道一径走,除了好奇的追寻,迎来的将是无边的孤独。

“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记述的就是唐朝后期的茶马互市。而史籍上也有记载:“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明太祖实录》)……诸如此类的文字都过于平和了,而颠覆这些与刺痛我的是云南的一首民谣:“砍柴莫砍葡萄藤,嫁人莫嫁赶马人。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这样的民谣,俨如茶马古道上的悲歌。想想,从隋唐到民国,哪一条崎岖绵延的茶马古道,不是马帮在漫长的岁月里用双脚,甚至是生命踏出来的呢?!

而前行与抗争,是茶马古道上神秘马帮的存在与力量。

云南之行接近尾声时,我在大理苍山脚下看到了类似于茶马古道的马帮。可是,他们已经不驮茶叶与货物了,只是带给天南地北游人的一种体验方式。“一趟滇藏茶马古道线,一段天险路。”那叮叮当当的驼铃,仿佛一下子就将我的思绪带到了更为遥远的茶马古道上。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或许,这是苏轼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他嗜茶,饮茶讲究“茶美、水美、壶美”。而让他对水与茶体会最深的,是王安石。据说,王安石患“痰火之症”,需用长江三峡的瞿塘峡中峡之水,烹煮阳羡茶品饮才会生效。不承想,苏轼从四川返回时沉湎于三峡风光,到了下峡时才想起王安石的汲水之托。出乎意料的是,他在下峡汲的一瓮水,竟然被王安石煮水泡茶时发现了。王安石能够从茶色中辨出下峡之水,足见他在茶与水上的修为。同时,也透出当时文人士大夫品茗之盛与茶道的流布。

也就是在饮茶蔚成风气的唐宋时期,中国茶与茶文化随着佛教传播途径开始传入了日本。日本僧人不仅在中国学习了种茶、制茶技术,还学到了煮泡技艺与茶道精神。

茶是自然的茶,水是自然的水。汲取天地灵气的茶水,遇到有心境的人,就有了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的意境。于是,茶与水可以泡出生活的诗意,品出生活的哲学。比如:云南白族喜庆迎宾的“绍道兆”(三道茶),寓意着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

如果说,茶是水洗的文化,时间是水洗的表情,那么,徽饶古道、茶马古道,以及茶商茶事,都是茶与水在时间里的见证。

想必,在世界饮品中,能够称得上内容与形式一样独具魅力和极具内涵的,只有茶了。有人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就一杯茶的距离。话,虽然有些片面,但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把“茶”字拆开,便是“人在草木间”,这既是谜底,也是谜面。一个“茶”字,可以在水中化开无穷尽的意境。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植物,与丝绸、瓷器一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生根发芽。显然,茶推动了中国与欧洲乃至世界的文明交流,并结下了不解之缘。世界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李约瑟先生闻香识茶,他将中国茶叶作为四大发明之后,中国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

我一次次远足,去茶区寻访茶与茶人的踪迹,是对自然与茶的敬畏,对茶人的尊崇。茶,一次一次地访,一杯一杯地品,心中自然就多了一分淡泊与清明。

茶,注入无华的水,人的一生就可以在一杯茶里修行。

小编推荐

中国茶道指南与中国茶叶冲泡


传统的中国茶道常常在中式婚礼等正式场合举行,但也欢迎客人进入家中。

收集传统中国茶道所需的所有工具:茶壶,滤茶器,水壶(炉顶或电炉),茶壶,酿造托盘,深盘或碗,茶巾,水,茶叶(未袋装),茶叶,茶叶架,钳子,狭窄的杯子,茶杯,以及可乐的茶点,如李子干和开心果。

准备中国茶具

准备中国茶具,加热水壶。然后,将茶壶,一口杯茶和普通茶杯放入碗中,倒入热水,使茶具升温。然后,从碗中取出茶壶和杯子。如果杯子太热而无法用手操作,可以使用钳子来处理杯子。

茶的鉴赏是关键

在传统的中国茶道中,茶(传统的乌龙茶)被传递给参与者,以检查和欣赏它的外观,香气和质量。

喝茶的时间

要制作中国茶,请使用茶叶架从茶叶罐中舀取松散的茶叶。

开始泡茶

使用茶叶架,将茶叶倒入茶壶。这一步被称为“黑龙进入宫殿”。茶和水的量将根据茶的类型,质量和茶壶的大小而变化,但通常每6盎司水可以配一茶匙茶叶。

在沏茶泡茶的时候,将水烧热,在制作中国茶时,将水加热到适当的温度是很重要的。将冷却,泉水或瓶装水加热至以下温度:

白茶和绿茶:172°-185°F黑茶:210°F乌龙茶:185°-212°F普洱茶:212°F避免蒸馏,软水或硬水

接下来,将茶壶放入碗中,在水壶上方的肩部长度处将水壶抬起,然后将加热的水倒入茶壶中直至其溢出。

倒水后,舀掉多余的气泡或茶叶,然后将盖子放在茶壶上。将热水倒在茶壶上,以确保茶壶内外的温度相同。

享受茶的香味

将煮好的茶倒入茶壶里。使用茶壶,用茶叶填充茶壶。

为了简化这个过程,或者那些茶具没有杯子的人,你可以选择将茶叶直接从茶壶倒入普通的茶杯中,不要使用茶壶和杯子。

绿茶:30秒至3分钟红茶:3至5分钟乌龙茶:30秒至10分钟

几乎完成......

将所有茶倒入茶壶中。接下来,将茶倒入茶壶里。然后,将茶从气嘴转移到茶杯中。

最后喝茶的时间到了

终于到了喝茶的时候了。良好的礼仪要求茶饮者用双手扶着杯子,在喝一口之前享受茶的香气。杯子应该喝三口。第一口应该是一小口,第二口是最大的主口,第三口是享受回味并倒空杯子。一旦茶叶被冲泡几次,用钳子将用过的茶叶拉出并放入碗中。然后向使用茶叶的客人展示用过的茶叶。

中国茶具种类与产地


一、金属茶具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人用青铜制作盘盛水,制作爵、尊盛酒,这些青铜器皿自然也可用来盛茶。自秦汉至六朝,茶叶作为饮料已渐成风尚,茶具也逐渐从与其他饮具共用中分离出来。大约到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包括饮茶器皿在内的金银器具。到隋唐时,金银器具的制作达到高峰。本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元代以后,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

二、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⑴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16世纪末,龙泉青瓷出口法国,轰动整个法兰西,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与之相比,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视为稀世珍品。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产品问世。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⑵白瓷茶具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⑶黑瓷茶具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而黑瓷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蔡襄在《茶录》中这样说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⑷彩瓷茶具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由于青花瓷茶具绘画工艺水平高,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诸如茶壶、茶盅、茶盏,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愈来愈精,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成为其它生产青花茶具窑场模仿的对象,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响后代。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称清代之最。

综观明、清时期,由于制瓷技术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出口扩大,以及饮茶方法改变,都促使青花茶具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当时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较有影响的还有江西的吉安、乐平,广东的潮州、揭阳、博罗,云南的玉溪,四川的会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国还有许多地方生产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区域内,供民间饮茶使用。

三、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据说,北宋大诗人苏轼在江苏宜兴独山讲学时,好饮茶,为便于外出时烹茶,曾烧制过由他设计的提梁式紫砂壶,以试茶审味,后人称它为东坡壶或是提梁壶。苏轼诗云: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莆粟盘龙茶,就是诗人对紫砂茶具赏识的表达。但从确切有文字记载而言,紫砂茶具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

今天紫砂茶具是用江苏宜兴南部及其毗邻的浙江长兴北部埋藏的一种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烧制温度以摄氏1150度左右为宜。优质的原料,天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宜兴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钟情,除了这种茶具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外,还与这种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就是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

目前我国的紫砂茶具,质量以产于江苏宜兴的为最,与其毗邻的浙江长兴亦有生产。经过历代茶人的不断创新,方非一式,圆不相同就是人们对紫砂茶具器形的赞美。一般认为,一件姣好的紫砂茶具,必须具有三美,即造型美、制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备方称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四、漆器茶具

采割天然漆树液汁进行炼制,掺进所需色料,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这是我国先人的创造发明之一。我国的漆器起源久远,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可用来作为饮器的木胎漆碗,但尽管如此,作为供饮食用的漆器,包括漆器茶具在内,在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中,一直未曾形成规模生产。特别自秦汉以后,有关漆器的文字记载不多,存世之物更属难觅,这种局面,直到清代开始,才出现转机,由福建福州制作的脱胎漆器茶具日益引起了时人的注目。

脱胎漆茶具的制作精细复杂,先要按照茶具的设计要求,做成木胎或泥胎模型,其上用夏布或绸料以漆裱上,再连上几道漆灰料,然后脱去模型,再经填灰、上漆、打磨、装饰等多道工序,才最终成为古朴典雅的脱胎漆茶具。脱胎漆茶具通常是一把茶壶连同四只茶杯,存放在圆形或长方形的茶盘内,壶、杯、盘通常呈一色,多为黑色,也有黄棕、棕红、深绿等色,并融书画于一体,饱含文化意蕴;且轻巧美观,色泽光亮,明镜照人;又不怕水浸,能耐温、耐酸碱腐蚀。脱胎漆茶具除有实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常为鉴赏家所收藏。

五、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这种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但缺点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失却文物价值。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现了一种竹编茶具,它既是一种工艺品,又富有实用价值,主要品种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

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这种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并富含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多数人购置竹编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摆设和收藏。

六、玻璃茶具

玻璃,古人称之为流璃或琉璃,实是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矿物质。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茶具,能给人以色泽鲜艳,光彩照人之感。我国的琉璃制作技术虽然起步较早,但直到唐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断传入,我国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琉璃茶盏和素面淡黄色琉璃茶托,是地道的中国琉璃茶具,虽然造型原始,装饰简朴,质地显混,透明度低,但却表明我国的琉璃茶具唐代已经起步,在当时堪称珍贵之物。近代,随着玻璃工业的崛起,玻璃茶具很快兴起,这是因为,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可塑性大,因此,用它制成的茶具,形态各异,用途广泛,加之价格低廉,购买方便,而受到茶人好评。

七、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坚固耐用,图案清新,轻便耐腐蚀而着称。它起源于古代埃及,以后传入欧洲。但现在使用的铸铁搪瓷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与奥地利。搪瓷工艺传入我国,大约是在元代。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我国创制了珐琅镶嵌工艺品景泰蓝茶具,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景泰蓝从宫廷流向民间,这可以说是我国搪瓷工业的肇始。我国真正开始生产搪瓷茶具,是本世纪初的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众多的搪瓷茶具中,洁白、细腻、光亮,可与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饰有网眼或彩色加网眼,且层次清晰,有较强艺术感的网眼花茶杯;式样轻巧,造型独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温作用,且携带方便的保温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壶、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盘,受到不少茶人的欢迎。但搪瓷茶具传热快,易烫手,放在茶几上,会烫坏桌面,加之身价较低,所以,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中国茶点与茶的搭配艺术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滥觞于明清之时。茶点是在茶的品饮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类点心。茶点精细美观,口味多样,形小、量少、质优,品种丰富,是佐茶食品的主体。茶点既为果腹,更为呈味载体。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花样不同的茶点类型与风格各异的茶点品种。在与茶的搭配上,讲究茶点与茶性的和谐搭配,注重茶点的风味效果,重视茶点的地域习惯,体现茶点的文化内涵等因素,从而创造了我国茶点与茶的搭配艺术。

1、茶点要适应茶性休闲时候喝茶,搭配茶食的原则可概括成一个小口诀,即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所谓甜配绿:即甜食搭配绿茶来喝,如用各式甜糕、凤梨酥等配绿茶;酸配红:即酸的食品搭配红茶来喝,如用水果、柠檬片、蜜饯等配红茶;瓜子配乌龙:即咸的食物搭配乌龙茶来喝,如用瓜子、花生米、橄榄等配乌龙茶。

2、茶点要有观赏性茶点与传统点心相比较而言,制作更加精美,注重茶点的色彩与造型,讲究茶点的观赏性。例如:水晶蝴蝶饺,欲语还羞般晶莹剔透,待饺子蒸熟后快手插上去鱼翅翅针制的蝴蝶须,惟妙惟肖,正是妙笔。全素的馅料隔着透明的薄皮现出缤纷色彩,令人赏心悦目;兔在草地嬉戏3、茶点要有品尝性茶点的品尝重在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所以作为茶点应极富有品尝性。例如:荔红步步高便是用荔枝红茶汤混合马蹄粉做成的茶点,红白相间,层层叠叠。先把一部分茶汤、马蹄粉、白糖和炼奶混合做成奶糊,剩下的茶汤与白糖、粉浆煮成茶汤糊,把两种糊分层蒸熟,冷冻后用模具印刻成各种形状。细细咀嚼,凉滑,淡雅的荔枝红茶香味流连在口里,配上一杯红茶,回味悠长。再如:榴莲酥,其酥皮薄如蝉翼,表面略刷清油,撒几粒芝麻,轻轻咬开外层薄薄的壳,就像吃到了一颗刚剥开的榴莲,榴莲之多出乎意料,浓郁的香味在舌尖上泛起,这榴莲之浓鲜恰好是榴莲酥的妙境。

4、茶点要有多样性我国茶点种类繁多,口味多样。就地方风味而言,我国就有黄河流域的京鲁风味、西北风味,长江流域的苏扬风味、川湘风味,珠江流域的粤闽风味等,此外,还有东北、云贵、鄂豫以及各民族风味点心。茶点的选择空间很大,在干稀搭配、口味多样这个总的指导原则下,可以选择春卷、锅贴、饺子、烧卖、馒头、汤团、包子、家常饼、银耳羹等传统点心中的任意数种,也可以运用因茶的品种不同而创新的茶点品种。例如:茶果冻,是将果冻精心调入4种不同口味的茶叶(红茶、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制成,且不添加色素、防腐剂,口味独特,是纯天然的健康食品。此外还有茶瓜子、茶奶糖等等。

中国茶文化——中国人中国茶


中国茶文化中国人与茶

中国人每天必须吃三餐和下午茶。当有任何客人来时,向他/她赠送一杯茶是一种仪式。每个城镇都有许多茶馆。

喝茶是一门艺术,是中国的一项技能。在一些地方,制作茶的方式非常复杂。而茶具-茶杯,茶碟,茶壶,茶盘-都是艺术品。Diansin(糕点)配上茶,既美味又有吸引力,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中国有数百种着名的茶叶,还有许多着名的泉水和溪流供茶用。茶园或茶山也是奇妙的景点,为景观增添美感。

中国人喝茶文化

据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家受到茶或葡萄酒的启发。据说那些喜欢葡萄酒的人以充满激情和英雄的风格写作;那些喜欢喝茶的人往往是多愁善感和浪漫的。在中国,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浪漫精神,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一杯皇家茶。

茶的起源

根据陆羽的茶经,中国的饮茶可以追溯到周朝(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221年):茶是神农发现的,因为周而在吕国成为一种饮料。锣。

中国的饮茶历史已有四千年历史。传说中的神农,传说中的英雄,品尝了数百种野生植物,看哪些是有毒的,可食用的,以防止人们食用有毒植物。据说他在一天内被毒害了七十二次,但是通过咀嚼一些盛开着白色花朵的常绿植物的嫩叶来拯救它。由于他有一个透明的肚子,人们可以看到食物如何在他的胃和肠道中移动。当他们看到嫩叶的果汁在胃中上下起伏,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时,他们称之为“茶”,意思是用中文搜索。后来它改名为茶,具有与现在相同的声音。

中国古代将茶叶视为重要的随葬品

使用在中国古代的纪念仪式上被用作祭祀祭祖的祭品之一。茶在古代也被用作随葬品。此外,茶与中国的宗教密切相关。在中国历史上,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能让自己恢复活力,让心灵平静的饮料。在佛教中,茶被称赞为上帝赋予的神圣之物。

中国茶文化,即喝即饮茶

在现代,人们仍然一直在喝茶作为日常饮用。从研究中,茶也可以对一些现代疾病产生影响。对于那些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来说,喝一杯茶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逐渐向计算机辐射的墙。对于那些可能发现过多脂肪的人来说,喝茶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在身体中创造新的平衡。对于那些老年人来说,喝茶也是保持平静心情以延长寿命的好方法。

中国茶道的概念与内涵


茶道发源于中国。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宋代以后,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朝鲜,获得了新的发展。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却对作为日、韩茶道的源头、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之甚少。这也难怪,道之一字,在汉语中有多种意思,如行道、道路、道义、道理、道德、方法、技艺、规律、真理、终极实在、宇宙本体、生命本源等。因道的多义,故对茶道的理解也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中国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其目的是借助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体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道在此作方法、技艺讲;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艺术来尊礼依仁、正心修身、志道立德;道在此作道德、真理、本源讲;饮茶即道是指道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饮茶即是修道,即茶即道。道在此作真理、实在、本体、本源讲。下面分别予以阐释之。

一、中国茶道:饮茶之道

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式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陆羽,字鸿渐,又字季疵,号桑苎翁,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县人)。陆羽著《茶经》三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十章。四之器叙述炙茶、煮水、煎茶、饮茶等器具二十四种,即封氏所说造茶具二十四式。五之煮、六之饮说煎茶炙茶之法,对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水、煎茶、酌茶的程序、规则作了细致的论述。封氏所说的茶道就是指陆羽《茶经》倡导的饮茶之道。《茶经》不仅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也是第一部茶道著作。

中国茶道约成于中唐之际,陆羽是中国茶道的鼻祖。陆羽《茶经》所倡导的饮茶之道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性的饮茶,它包括鉴茶、选水、赏器、取火、炙茶、碾末、烧水、煎茶、酌茶、品饮等一系列的程序、礼法、规则。中国茶道即饮茶之道,即是饮茶艺术。

中国的饮茶之道,除《茶经》所载之外,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明代朱权的《茶谱》、钱椿年的《茶谱》、张源的《茶录》、许次纾的《茶疏》等茶书都有许多记载。今天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武夷地区的工夫茶则是中国古代饮茶之道的继承和代表。工夫茶的程序和规划是:恭请上座、焚香静气、风和日丽、嘉叶酬宾、岩泉初沸、盂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薰洗仙容、若琛出浴、玉壶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莹、三斟石乳、领悟神韵。

二、中国茶道:饮茶修道

陆羽的挚友、诗僧皎然在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认为,饮茶能清神、得道、全真,神仙丹丘子深谙其中之道。皎然此诗中的茶道是关于茶道的最早记录。

唐代诗人玉川子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脍炙人口,七碗茶流传千古,卢仝也因此与陆羽齐名。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唐代诗人钱起《与赵莒茶宴》诗曰: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唐代诗人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诗中则有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这些诗是说饮茶能让人通仙灵,通杳冥,尘心洗尽,羽化登仙,胜于炼丹服药。

唐末刘贞亮倡茶有十德之说,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饮茶使人恭敬、有礼、仁爱、志雅,可行大道。

赵佶《大观茶论》说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朱权《茶谱》记:予故取烹茶之法,米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乃与客清谈欺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赵佶、朱权的帝、王的高贵身份,撰著茶书,力行茶道。

由上可知,饮茶能恭敬有礼、仁爱雅志、致清导和、尘心洗尽、得道全真、探虚玄而参造化。总之,饮茶可资修道,中国茶道即是饮茶修道。

三、中国茶道:饮茶即道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庄子认为道普遍地内化于一切物,无所不在,无逃乎物。马祖道一禅师主张平常心是道,其弟子庞蕴居士则说:神通并妙用,运水与搬柴,其另一弟子大珠慧海禅师则认为修道在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道一的三传弟子、临济宗开山祖义玄禅师又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眠。道不离于日常生活: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须于日常生活中无心而为,顺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作事,运水搬柴,著衣吃饭,涤器煮水,煎茶饮茶,道在其中,不修而修。

《五灯会元》南岳下三世,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师问新到:'曾到此间否?'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从谂是南泉普愿的弟子,马祖道一的徒孙。普愿、从谂虽未创宗立派,但他们在禅门影响很大。茶禅一味,道就寓于吃茶的日常生活之中,道不用修,吃茶即修道。后世禅门以吃茶去作为机锋、公案,广泛流传。当代佛学大师赵朴初先生诗曰: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五灯会元》南岳下四世,沩山祜禅师法嗣,仰山慧寂禅师,又问:'和尚还持戒否?'师曰:'不持戒。'曰:'还坐禅否?'师曰:'不坐禅。'公良久。师曰:'会么?'曰:'不会。'师曰:'听老职僧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攫头边。一仰山慧寂是沩山灵祜的嗣法弟子,师徒二人共同创立了禅宗五家中的沩仰宗。慧寂认为,不须持戒,不须从禅,唯在饮茶、劳作。

道法自然,修道在饮茶。大道至简,烧水煎茶,无非是道。饮茶即道,是修道的结果,是悟道后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顺其自然,无心而为,要饮则饮,从心所欲。不要拘泥于饮茶的程序、礼法、规则,贵在朴素、简单,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

四、中国茶道:艺、修、道的结合

综上所说,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

在中国茶道中,饮茶之道是基础,饮茶修道是目的,饮茶即道是根本。饮茶之道,重在审美艺术性;饮茶修道,重在道德实践性;饮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中国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体,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在茶道中,饮茶的艺术形式的设定是以修行得道为目的的,饮茶艺术与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

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中国茶,发现中国茶文化和历史


茶是中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茶叶生产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作用,而茶叶消费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一种实践。

茶文化的实践可以将人类的精神和智慧带到更高的轨道。茶与中国文化关系极为密切,其研究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它不仅体现了文明精神,也体现了思想形态的精神。毫无疑问,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成就和对艺术的欣赏。

中国茶的历史

中国茶的历史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精致故事。几代种植者和生产者已经完善了中国制茶方式,以及许多独特的区域差异。

最初的想法归功于传说中的神农,他据说已经活了5000年。除其他事项外,他的有远见的法令要求将所有饮用水煮沸为卫生预防措施。一个故事说,一个夏日,在访问他的王国的一个遥远的部分时,他和法院停下来休息。根据他的裁决,仆人们开始烧水供法院喝酒。附近灌木丛中的干叶落入沸水中,棕色物质注入水中。作为一名科学家,皇帝对新液体感兴趣,喝了一些,发现它非常令人耳目一新。因此,根据传说,茶是在公元前2737年创建的。

中国茶类型

中国茶的主要品种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阅读更多关于中国茶类的信息。

中国茶文化喝茶:将茶作为饮料来解渴。品尝茶:茶的品质取决于茶的颜色,香气和味道,水质甚至茶具。品尝茶时,品尝者应该能够彻底品尝茶。茶艺:虽然饮酒注重环境,氛围,音乐,注入技巧和人际关系。

最高的范围-茶的传说:哲学,伦理和道德融入茶的活动中。人们通过品尝茶来培养他们的道德和思想,享受生活,从而获得精神的快乐。

中国的茶叶传说是几百年,可能甚至几千年,比日本更早。据说,中国茶叶传说重视精神,塑造形式。茶传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茶也各种各样,但都体现了“清醒,尊重,快乐和真实”的茶精神。

效饮茶的提示

喝茶有很多好处。它可以清新头脑,清除人体内的热量,帮助人们减肥。当您在日常生活中添加一杯茶时,请查看以下提示,以帮助您获得最大的健康益处。

1.喝热。茶在冲泡后迅速氧化,其营养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建议你喝热水,以获得最好的茶。2.不要喝太多浓茶。如果你使茶太浓,它可能会使你的胃不舒服并导致失眠。通常你可以混合4克(0.13盎司)的茶叶和250毫升(0.44品脱)来制作一杯茶。总量为12-15克(0.4-0.5盎司)的茶叶适合日常食用。3.最好的饮酒时间是两餐之间。饭后或饭前不要喝茶。否则它可能会在你的胃空虚时熄灭食欲,或在你的胃充满时引起消化不良。4.不要喝药。茶含有大量的单宁,它会与药物中的某些元素发生反应,从而减少药效。你吃药后几个小时就可以喝茶。

绿茶是上班族的最佳选择。绿茶含有儿茶素,有助于防止电脑辐射和补充人体水分。

中国茶道与道家的渊源


狭义的道家是指形成于先秦时期的一个哲学流派,老子、庄子是其主要代表,它是道教的思想渊源之一。广义的道家则包含作为学派的道家和作为宗教的道教。

两晋时代,丹阳道士葛洪著《抱朴子》,对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思想作了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长生成仙的理论体系。南北朝时代,嵩山道士寇谦之、庐山道士陆修静、茅山道士陶弘景对早期的民间道教进行改造,使道教形成严密的理论、组织和斋仪戒律,并形成了上清、灵宝、楼观和南北天师道等宗派。两晋南北朝的道教思想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道教的终极目的是长生不死,理想是飞升羽化。道教既以“得道成仙”为可能,那么如何“得道”,便成为关键。为此,道教发展出许多修炼方术,如斋醮、符咒、炼丹、行气、导引、吐呐、服食等。服食又名服饵,是指服食药物以养生,是道教的主要修炼方术之一。道教服食之药有金丹大药,有金石、草木之药。而茶就是草木之药的一种,下能祛病,中能养性,上能延命。正是在养生延年这一点上,茶与道教发生了结合。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饮茶习俗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茶道的酝酿时期。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本草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陆羽《茶经》)。儒家崇尧舜,道家尊炎黄。炎帝神农氏是道教敬奉的诸神之一——农业神,也是茶祖。

葛玄,世称葛仙翁或太极左仙翁,是道教灵宝派及阁皂宗所尊崇的祖师。葛玄15岁登天台山修道炼丹,“葛仙茗圃”是他留下的重要遗迹之一。茗圃位于天台山主峰华顶归云洞口,今遗址尚在,茶树犹存。

“苦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陶弘景《杂录》)。陶弘景是齐、梁间的著名道教理论家、医学家,隐于句容茅山,炼丹习道,在道教史上影响极大。

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曾撰《真诰》、《神农本草经集注》等书80多种。他从道教修炼的理论角度,提出饮茶能使人轻身换骨。

丹丘是今浙江宁海县天台山的支脉,丹丘子是传说中在丹丘修道的仙人。西晋道士王浮《神异记》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于他日有瓯栖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虞洪在丹丘子的指引下发现大茶树。

黄山古名黟山,传说黄帝在此山炼丹修道,故改名黄山。丹丘子、黄山君是在丹丘、黄山修道的两位隐士,因饮茶而羽化成仙。

“苦荼久食,羽化”(壶居士《食忌》)。壶居士传说为道教的真人,又称壶公。羽化是道教术语,指飞升、得道成仙。显然,壶居士的“苦荼,久食羽化”,和陶弘景的“苦荼轻身换骨”,都与道教得道成仙的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可见道教对饮茶早有深刻认识,并将其与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茶成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便是道教的首功。

魏晋时期,儒学式微,玄学勃兴。其时老庄之学传扬天下,士人以研老庄为事业,名士以谈玄而成名。玄学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为经典,今人称之为“新道家”。“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世说新语》)。王濛是晋代著名玄谈名士,尤喜饮茶,逢人来访则一定请来人饮茶。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表明孔子及儒家对“怪力乱神”不以为然。因此,“怪力乱神”与道教就有着天然的联系。两晋南北朝,广泛地流传着一些神仙鬼异的茶故事。

如东晋干宝《搜神记》记夏侯恺死后就人觅茶饮;东晋陶潜《搜神后记》记毛人向秦精示茗;《广陵耆老传》记广陵茶姥者,轻健有力,耳聪目明,发鬓滋黑。见之400年,颜状不改。吏系之于狱,姥持所卖茶器,自牖中飞去;南朝宋刘敬叔《异苑》记剡县陈务妻,好饮茶茗。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祀之。《搜神记》、《搜神后记》、《异苑》等书所载多为道教方术事以及古今神灵志异人物之变,旨在“发明神道之不诬”,带有明显的道教思想倾向。

道家与茶的渊源关系久远。道家清静淡泊、自然无为的思想,与茶的清和淡静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中国的饮茶始于古巴蜀,而巴蜀也是道教的发源地。道教徒很早就接触到茶,并在实践中视茶为成道之“仙药”。

道教与茶结缘早于佛教。唐代以前,有关道家饮茶、种茶、识茶的记载远多于儒佛。道教徒和道流著书宣扬茶的养生功效,道家对茶的认识、饮茶功效的认识,远比儒家、佛教深刻。正是通过两晋南北朝时期道士、方士、玄谈名士对饮茶的宣扬,促进了饮茶的广泛传播和饮茶习俗的形成,也为茶道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更多普洱茶文化知识请访问

普洱茶爱好者乐园

中国茶与韩国茶有何区别


韩国的传统茶和中国的传统茶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据说韩国的人在喝茶时都是不会放茶叶,而是放一些材料,而我们的中国人一般在茶水里都是喜欢加糖;但是韩国的传统茶不是加糖就是加一些蜂蜜,没有不甜的茶。而传统茶都是不用开水冲泡,只直接将原料长时间地冲泡,之后茶叶就会发酵。

据记载,中国茶在传入朝鲜半岛时,就已经被当地人看成是一种有助于修行的饮料,而所谓的饮茶之风也就达到了一定高峰。然而到了朝鲜王朝中期,儒教兴起,饮茶逐渐式微。渐渐地,具有药用价值的各种汤,包括药丸和膏熬成的汤,都被称为茶,这便是传统茶的前身。现在,韩国传统茶已经成为一种强调天然和健康的甜饮,中国茶在韩国只剩绿茶一种了。

韩国传统茶种类多,经过一番光大,已经达到无物不能入茶的程度。比较常见的是五谷茶,像大麦茶、玉米茶等。药草茶有五味子茶、百合茶、艾草茶、葛根茶、麦冬茶、当归茶、桂皮茶等。

在茶馆的一角,哪里还摆着几个巨大的玻璃碗,里面都是飘着一些白白的雪花和莲花。而这些莲花则会让大脑保持清醒,不仅闻香同时味道也好。不过由于发酵需要时间,客人们都必须要提前预订才能尝到这种茶。

不过,如果真的有机会能够品尝地道的韩国传统茶,建议最好还是去茶馆里,悠然的气氛加上三五位知己,别有一番情趣。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723022.html

上一篇:茶 我是煮茶的女子

下一篇:诗意菊花茶 那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