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二)

2019-11-16

接作者上文《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一)·1、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原理》。

2、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2.1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生物多样性

有机茶园的建设应选择在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周围植被丰富、气候适宜的山区和半山区,维护好茶园及其周围的生物群落多样性,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是有机茶生产至关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在茶园生态系统中,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比纯茶园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较稳定的昆虫群落结构。因此,对周围植被已遭到破坏的茶园,要采取植树造林、种植防护林、行道树、遮荫树等措施,幼龄茶园行间种植豆科绿肥,逐步修复受破坏的茶园生境。部分茶园还应该退茶还林,调整茶园布局,使之成为较复杂的生态系统,着力创造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而不利于病虫草孳生的生境条件,以提高茶园自然调控能力。

2.2优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加强茶树栽培管理

茶树的栽培管理既是茶叶生产过程的主要技术措施,同时也是害虫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预防和长期控制虫害的作用。因此,在茶树栽培管理措施的设计和应用上既要满足茶叶生产的需要,又要充分发挥其对病虫害的调控作用。

2.2.1选育和推广

茶树抗性良种,利用茶树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实践证明,不同茶树品种之间抗虫性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充分利用茶树自身的抗虫性,推广种植抗性茶树良种是有机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应值得重视。如日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薮北”品种,由于当时对品种的抗病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普及薮北品种后,茶炭疽病和网饼病严重发生,成为日本茶树引种的沉痛教训。我国在茶树品种抗性筛选与利用方面起步较晚,但目前也已开展了一些工作,筛选了一批对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侧多食跗线螨、咖啡小爪螨、茶尺蠖和茶丽纹象甲等抗性较强的种质资源。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不同茶树品种之间对黑剌粉虱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育种技术的提高,将为选育茶树抗虫良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2.2及时采摘,合理修剪

通过及时采摘,一方面可以采除趋嫩性芽叶病虫如蚜虫、假眼小绿叶蝉、侧多食跗线螨、茶橙瘿螨、茶细蛾等的大量虫口,而且可以恶化这些害虫的营养条件,并破坏其产卵和栖息场所,从而减轻为害。茶园合理修剪,不仅是茶树栽培的重要措施,而且可减轻害虫如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为害。

2.2.3茶园铺草,合理除草

茶园行间铺草覆盖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蓄土壤水分、稳定土温、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冬天可提高地温防止冻害,以及减轻采茶人员对土壤的践踏,保持土体良好的构型等,而且有利于茶园土壤动物的栖息、繁衍、增殖,提高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是有机茶园一举多得,最重要的土壤管理措施。茶园铺草,一般不少于15000kg/hm2,厚度5~10cm,铺草时间宜在雨季或干旱季节来临之前,草料可利用山草、作物秸秆、绿肥等。对于有机茶园的恶性杂草切忌使用除草剂,至于一般杂草不必除草务净,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有利于天敌栖息,可调节茶园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整理发布,作者:王庆森《有机茶园害虫控制》,

cy316.cOM编辑推荐

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三)


接作者上文《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二)2.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中耕可使土壤通风透气,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有利于天敌入土觅食。但一般以夏秋季节浅翻1~2次为宜。对茶丽纹象甲、茶角胸叶甲幼虫发生较多的茶园,也可在春茶开采前翻耕一次,秋冬季茶园结合深耕挖蛹施基肥,杀死部分虫蛹如多数的尺蠖蛹、茶丽纹象甲的卵、幼虫等。

2.3强化对茶园天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积极开展生物防治

茶园害虫天敌资源十分丰富,有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和病原微生物等1100多种,是茶园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自然制约因子。要重视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资源,提高茶园自身调控能力。

2.3.1给天敌创造良好的茶园生境

茶园周围可种植杉、棕、苦楝等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茶果间作,幼龄茶园间种绿肥,夏、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覆盖,均可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在进行茶园耕作、修剪等人为干扰较大的农活时给天敌一个缓冲地带,减少对天敌的直接损伤。在生态环境较简单的茶园,可设置人工鸟巢,招引和保护大山雀、画眉、八哥等鸟类进园捕食害虫。

2.3.2结合农业措施保护天敌

茶园台刈下来的茶树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人工采除的害虫卵块、虫苞、护囊等均有不少天敌寄生,宜分别放入寄生蜂保护器内或堆放于适当地方,待寄主蜂、寄生蝇类等天敌羽化飞回茶园后,再集中处理。

2.3.3建立天敌昆虫的中间寄主和补充营养基地

部分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蝇)羽化后,需吮吸花蜜进行补充营养,然后觅找寄主进行产卵繁殖。因此为了延长天敌昆虫成虫的寿命和增加产卵量,可在茶园周围种植一些不同时期开花的蜜源植物,如桂花、蔷薇等,作为天敌昆虫的补充营养基地,同时也可以美化茶园环境。

2.3.4人工助迁。

利用茶园生态环境较稳定、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和流行的条件,可将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韦伯虫座孢菌、昆虫病毒等各种有益微生物释放到茶园中去,使其建立种群,并造成再次侵染和流行。

整理发布,作者:王庆森《有机茶园害虫控制》,

山区茶园害虫防治几法


山区茶园生态环境好,其茶叶产品质量上乘,但山区茶园多与森林相邻,害虫种类多、危害频繁,给茶园虫害防治带来了一定难度。近几年来,古丈县广大茶农推广5种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法,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既节本、增效,又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量。

养鸡捕虫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户外养殖业发展迅速。户外养鸡可减少疫病传染,增加收入,可有效地节省用药成本。古丈县不少养鸡大户把居家圈养改为在茶园中建房放养,鸡活动敏捷、食量大、捕食能力强,防虫效果好。据调查:1只0.5公斤重的鸡平均每天可捕食成虫、幼虫200只以上。茶园虫害多,树体矮,园内荫蔽,有利于鸡群栖息和捕食,除粉虱、介壳虫、红蜘蛛、黄蜘蛛等害虫外,长年大发生的茶毛虫、茶尺蠖、茶刺蛾、卷叶蛾、细蛾、谷蛾、茶狗子、金龟子、象甲、蝗虫、盲蝽、网蝽等多种害虫都是鸡群的好饵料。据生产数据表明,放养鸡群的茶园可降低用药量80%以上,可节省鸡饲料50%以上,每年每667平方米茶园节省用药成本55元以上。鸡捕食害虫长势快、肉质好,鸡瘟、禽霍乱等传染病极少发生。另外,鸡还取食嫩草,鸡粪可肥茶园,鸡群频繁活动还能减少杂草丛生,促进茶园株间通风透光,一举多得。

点灯诱杀法以往认为山区茶园分布广、地块散,远近高低不一,点灯诱杀害虫效果差,推广难度大。近几年我地推广点灯诱杀害虫,不仅节省了施药用工,防效也十分理想。据茶园调查,凡点灯地块基本上不需用药物防治,特别是对趋光性强的蛾类害虫防效良好。点灯诱杀害虫对植株、鲜叶、土壤没有污染和农药残留,平均每667平方米茶园直接费用为10元~15元,比常规用药物防治每667平方米节省费用40元以上。茶园点灯诱杀具有省工、省力、防效好等多个优点。

多次修剪防虫法茶叶是以采收鲜嫩叶为对象的常绿作物,产量的高低取决于鲜嫩叶数量的多少。大多数害虫只危害鲜叶,造成减产,降低品质。为减少对鲜叶的喷药次数,促进鲜叶生长,在生产培管上改常规的1年一修剪为1年多次修剪。这样既有利整形、增加采摘面积,又有利芽叶生长整齐一致,同时又剪除了上部病虫枝叶。多次修剪应根据不同季节进行。春茶在萌动前1个月重修剪1次;夏季是害虫发生与危害重要时期,夏茶分别在采摘前和采摘后进行2次修剪;秋茶在8月上旬修剪1次。通过修剪破坏了害虫的栖息场所,同时又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从而可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台刈法对一些树体高大、园地荫蔽、产量低、树势弱、病虫多的老龄茶园,药物防治效果差,对这类园采取台刈更新办法,能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树生长。方法是:在春茶采收结束后,虫害大发生之前,将老龄茶园进行台刈,结合中耕松土、培肥,促进秋后抽枝发叶,以后逐步培育树冠。台刈后园地通风透光,新发枝梗生长旺盛,虫害大大减轻。台刈3年后定期修剪采摘,产量逐步恢复,使老园变新园。台刈法是改造低产老龄减轻园的有效措施,也是减轻害虫、减少农药残留的良好办法之一。

生物农药防治法对于分布在边远山区的零星茶园,森林害虫较多,防治和管理较为困难。对此类茶园采用生物农药防治,改以往茶园施用高毒、高效、高残留农药为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使用浓度上尽量稀配药液,时间上选准最佳防治时期,季节上选择在采摘前20天以上。生物农药药效长,残留期短,害虫抗药性弱,防治效果好于常规化学农药。

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措施


有机农业是指一种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有机农业是遵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农药,所以病虫害防治成了有机茶叶生产中的关键工作,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1、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为黄绿至绿色,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受害茶叶叶缘泛黄,叶脉变红,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严重时幼嫩芽叶呈焦枯状,直至茶园绝收,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每年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②通过分批适时采茶或轻剪去除卵抑制其发展;③湿度大的天气,喷施0.1-0.5亿孢子/毫升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④较重时,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防止成虫越冬。⑤2.50%鱼藤酮150-200毫升(300-500倍)除虫。

2、茶刺蛾:成虫呈茶褐色,趋光性强。卵散产于茶丛中,幼虫以叶片为食。各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防治措施

①利用成虫的假死性,震落后人工捕杀;②喷施球孢白僵菌;③冬季深耕,减少越冬虫口数。

3、茶橙瘿螨和茶叶瘿螨。茶橙瘿螨呈胡萝卜形,橙红色,茶叶瘿螨呈椭圆形,紫黑色。成螨以针状口器刺吸叶片叶汁,主要为害嫩叶,被害正面主脉发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失去光泽,芽叶萎缩,呈现锈斑,叶脆易裂,严重时造成落叶。夏茶受害最重,秋茶次之。高温干旱有利于其发生。

防治措施

①及时分批多次采茶,可抑制该虫的进一步发展;②喷施浏阳霉素;③发生较重年份,可喷施0.01-0.02度石硫合剂和硫悬浮剂,嫩叶喷施。

4、黑刺粉虱。成虫呈灰白色,有飞翔能力。幼虫是黑刺粉虱危害茶树的主要虫态。若虫寄生在叶片背部刺吸汁液,同时分泌排泄物,落到下方叶片正面,诱发烟霉病,阻碍光合作用,致使树势衰弱,芽叶稀少,枝叶枯竭,严重时致使茶树成片枯死。该虫喜郁闭,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青壮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面积发生,在茶丛中分布以中部为多,上部较少。

防治措施:①适时修剪、疏枝,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可减少其发生量;②喷施黑刺粉虱真菌制剂500倍液,或人工去除已危害的茶树枝条;③注意保护黑刺粉虱寄生峰;④在茶叶背部用0.5度石硫合剂喷杀。

5、茶毛虫。成虫雌蛾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幼虫黄褐色,背面与侧面着生黄色毒毛。幼虫有群集性,3龄后分群迁散为害,咬食后叶片呈缺刻状。成虫有趋光性,虫害有4-6月和7-9月两个发生高峰期。

防治措施:①每年冬季人工摘除卵块和虫群;②结合耕作深埋结茧虫蛹;③用灯光或性激素诱杀雄成虫;④在低龄幼虫期喷施bt制剂。

6、茶尺蠖。成虫体翅灰白色,以幼虫取食嫩叶为害茶树,为害严重时可将嫩叶、老叶甚至嫩茎全部吃光,不仅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并导致树势衰弱,一到两年内难以恢复,对茶叶生产威胁很大。其幼虫有吐丝下垂特性,成虫有趋光性。

防治措施:①结合秋冬耕作深埋或扒除虫蛹;②放鸡除虫;③灯光诱杀成虫;④利用性信息素诱杀雄虫,干扰交配;⑤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⑥在幼虫时喷施bt制剂防治。

7、茶炭疽病:是茶园中最为普遍发生的病害,由病源真菌浸染引发起病,病害发生时主要危害成叶,先在叶尖、叶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小点,扩展后病斑由黄褐色转变为焦黄色,最后为灰白色。病斑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散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每年5--6月和9-10月为发生高峰期,树势衰弱、管理粗放、采摘过度、遭受冻害、虫害较重的茶园易于发生。

防治措施:①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防冻治虫,提高茶园的抗病性;②及时清理病叶,防止病菌传播;③发芽前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止其发生。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20552.html

上一篇:三个理由决定普洱茶的包装必须使用棉纸|科普

下一篇:有机茶园害虫防治(三)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