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树栽培发展简史(下)

2019-11-16

3、茶树栽培的的兴盛时期

从隋唐至清(581—1911年),是我国历史上茶叶生产的兴盛时期。隋统一了全国并修凿了沟通南北的运河,对促进唐代的经济、文化以及茶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经济的发展,茶叶消费的兴盛,极大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栽茶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展。唐代时期,产茶区域分布15个省。茶园和制茶工匠及采茶役工等纷纷出现。有的地方出现官办的茶园,还需派兵保卫。大茶园的出现,标志着植茶有的已形成专业经营,公元780年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陆羽的《茶经》问世,该书共分三卷十节,是中唐以前有关茶叶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茶经》一书“一之源”不仅从茶树的形态,而且从叶子的色泽,与产地、品质、形态特征去认识茶树品种。在“八之出”中记述了唐朝茶叶的产地,当时的产地达到了我国近代茶区相当的局面。唐末韩鄂《四时纂要》指出“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这些论述与陆羽《茶经》所述相补充,表明唐朝时对茶树生长特性、适宜的生态条件、宜茶栽培的土壤、茶树品种等已积累了宝贵的知识。

宋朝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宋徽宗赵佶还亲自撰写《大观茶论》,其中有“植茶之地,崖必阳,圃必阴”、“今圃家植木以资茶之阴”;乐史撰写的《太平寰宇记》对南方产茶地有较为详细和丰富的记载,反映了宋朝茶叶生产技术中心已向南移。植茶区域也不断扩展,产量增加,贡焙也从顾渚改置为建安。据研究,宋代产茶州府达个,辖县约500个,茶区推进到北纬36°。在此期间,茶树不仅在国内传播,而且向国外传播。日本僧侣三次来我国带走茶树种子进行培育,种植。并使茶树在日本广泛的传播生长。

元代茶区在宋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开拓,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淮南及广东、广西一带,全国产量约10万吨。

明代,栽培面积继续扩大,1405—1433年,郑和把茶籽带到台湾茶区。从云南的金齿(今保山)、湾甸(今镇康县北)向北绵延一直到今山东的莱阳,基本上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主要茶叶产地和代表名茶。

清代(1644—1911年)茶叶产区更加扩大,尤其是茶叶出口的激增,使茶树栽培发展迅速,据估计,当时茶园面积已达40~46.7h㎡,为历史的最高纪录,1866年茶叶总产量达22.5万吨,出口量13.41万吨,并形成了以茶类为中心的栽培区域。中国边陲的云南茶园面积已具有相当规模。在茶树栽培管理上,明清较唐宋有明显的飞跃。在众多的茶书中,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植茶技术的成果,尤其是在茶树繁殖、茶树种植、茶园间作、覆盖以及修剪等方面创立的许多新技术和方法,谱写茶树栽培史的光辉篇章。

4、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

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11—1949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封建地主、洋行买办和官僚资本相互勾结,残酷压迫和剥削茶农。此时,国外植茶业的兴起,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引入我国先进的栽培技术,并相继利用机械大量生产红碎茶竞相出口,致使世界茶价下降,我国的植茶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段时期,国内战祸频起,苛捐杂税,经济萧条,民不聊生,茶园荒芜,植茶面积锐减,茶叶产量剧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茶园面积仅有15.4万h㎡,茶叶产量9.21万吨,茶叶出口量仅为0.99万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党和政府针对当时茶叶生产衰落不堪的状况,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扶持和发展茶叶生产,组织垦复荒芜茶园,开辟新茶园,扩大种茶区域,推广茶树良种,实行科学种茶,建立和健全了茶叶教学机构和科研机构,茶树栽培迅速恢复并获得飞速发展,硕果累累。

cy316.cOM编辑推荐

中国茶树栽培40年:茶树栽培技术发展展望(二)


一、茶叶绿色生产技术发展

茶叶绿色生产是茶产业发展的未来,生态茶园建设是推动茶叶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各地对生态茶园、低碳茶园等的建设和生产技术进行了许多实践探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生产的多功能效应日益扩大,美丽茶园、茶旅融合的发展加速,需要加强生态茶园或美丽茶园建设的理论、技术、模式等研究。

茶叶绿色发展同时还包括提高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技术和效率。我国生产茶园施肥中还存在过量施肥、茶树专用肥占比少、有机养分替代率较低和施用方法不当等现象,造成养分损失大、生产成本升高、环境风险增大等问题,在技术上表现为推荐施肥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当前生产需求,适宜茶园土壤条件、养分吸收特性的新型功能性肥料产品研制滞后,施肥机械缺乏,土壤培肥技术创新不足等。

未来,应深入茶树养分高效吸收和利用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矿质营养对茶叶品质成分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加强土壤过程特别是养分在茶园土壤中的循环转化特点的研究,建立品质导向的养分供应施肥技术指标和营养诊断技术,研制新型高效生物和控释肥料等产品,加强高效施肥新技术研究,促进茶园水、肥、光等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茶园机械化生产技术发展

提高茶园生产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减轻劳动强度是茶产业高效发展的内在需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茶区劳动力大量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茶园耕作施肥、采茶等田间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沿海发达省份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均出现茶园管理用工紧缺,造成茶园管理技术不能到位,茶叶无法及时采摘或弃采现象十分普遍。受制于茶园种植模式、名优鲜叶采摘标准要求,茶园机械种类少、动力不足、作业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研究滞后。

未来,应加强名优茶机械采摘技术的研究,如选育、筛选适合名优茶机采的茶树品种,争取在提高新梢生长发育整齐度的树冠培养和肥培管理技术上取得突破,开发具有选择采摘功能的智能采茶机等。同时也需继续强化茶园作业机械的研制,重点解决茶园耕作、施肥、植保机械动力,提升与茶园条件的匹配度和作业效果。

三、智慧茶园精准生产管理技术

精准农业生产进行定量决策、变量投入并定位精确实施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系统,体现了因地制宜、科学管理的思想理念,可以最大限度挖掘耕地生产潜力、实现农业生产要素高效利用,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精准生产或智慧茶园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要建立我国茶园土壤信息、茶树生长信息库,加强茶树生长诊断与动态调控技术、作物养分诊断与施肥调控模型、精准茶叶生产设计与管理决策模型技术、精准茶业技术集成平台研究与开发,提出适宜于不同品种类型、生态区域和生产系统的模型参数,实现由传统茶树栽培向信息化栽培的技术转变。

内容详见:《中国茶树栽培40年》,中国茶叶,2019,41(7):1-7,作者:阮建云

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


茶树的人工栽培,是茶叶生产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次飞跃。如果说茶树的栽培是由于茶被人们用作饮料以后的事情,那么,茶之成为一种普遍的饮料和专业生产,则是茶树为人们栽培以后历史发展的结果。采集野生茶叶,受到野生茶树分布和资源的严格限制,栽培茶树以后,人们就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把茶树引种到一切适于种茶的任何地方,从而赢得发展茶叶生产的某种主动。关于茶树栽培技术对茶叶生产、茶业以至整个茶叶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可惜我们的古人,在我国的古代特别是上古的文献中,并没有因为重要而给我们留下更多的资料。所以,本文对我国茶树栽培早期的历史受史料的限制,不得不作些推测。

(一)茶树栽培之始和最早的栽培技术 记载茶树栽培技术的发生、发展,是和饮茶的需要与制茶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我国饮茶,大概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尝试栽培茶树,可能也出现在随后的原始时期①。

在原始阶段,提出栽培茶树的希望是容易的,但从试种到成功地把茶树培育为一种作物,关山迢递,倒可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为对原始人来说,他们试种茶树,开始只能是蹈常袭故,其结果,往往是使他们的试种以失败而告终。然而,一人一次的失败,不可能框束其他人或后人对栽培茶树的强烈希望;可能在这种偶然情况下,人们的实践,最后终于取得了栽培多年生茶树的经验。掠夺经营的原始农业,往往是通过搬迁住所的办法,来解决他们种植与地力枯竭的矛盾的。在一次他们试验播下茶种以后,又适巧遇到迁移,使他们播种的茶苗,免遭了毁灭性的采摘。几年后当他们路过旧址,发现他们播种的茶树生长十分茂盛时,便悟出了幼龄茶树不宜滥采的重要,从他们过去失败的教训中,摸索出了栽培茶树的原始方法。上述假设不错的话,我国是在原始末期就掌握了栽培茶树的简单经验。但在原始乃至整个奴隶制社会阶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茶树的栽培,最多也只是为了自己的消费和作为野生采集的补充,所以,它始终是闭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到了也只有等到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茶叶的加工制造采用了铁锅以后,由于制茶能力和茶叶质量的提高,随着饮茶人数和社会对茶叶需要的日益增加,茶树栽培,才作为一桩新的生产事业迅速向外传播开来。

上述推论,没有任何文字的直接记载,主要是根据有关传说及考古和民族学资料所作的可能推测。这一茶树栽培的发生和最初发展情况,我国古籍虽然未能为其提供直接的论据,但它记载的早期茶叶史料所反映的奇怪现象,倒可作为上述推论的某种印证。秦汉以前,我国古籍中关于茶的记载很少,有也是一字半句,对当时的茶业,根本看不出什么眉目。可是到西汉王褒《僮约》,可以说是豁然开朗,所记“武阳买荼”,“烹荼尽具”,一下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四川茶业生气盎然的情景。我国早期茶叶史料这种断缺又突乎其来兴盛的这种情况,与我们上面所说的我国茶业最初长期局限在边陲一隅,秦汉时随封建经济的发展首先在四川兴起的论点,是互可印合的。

我国古籍对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一般都是晚于现实,低于现实的,从它们的产生到见诸记载,往往要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所以,古籍中关于某项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并不是这项技术形成和产生的最早年代;它不是源,而是流,可以也只能作为当时社会所达到的水平的一种根据。

三国以前,我国古籍中没有任何茶作知识和栽培技术的记载。如果把对茶树外部形态的认识,也可纳入茶树栽培技术知识的范畴的话,那么,我国有关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可上溯到西晋的《广志》。广义地说,我国古籍对茶作技术知识的记载,是从描述茶树的形态特征开始的。但是,可能是因为我国古代种茶人没有文化,文化人不谙种茶,古籍中最初对于茶树形态的记载,从西晋开始,一直到唐朝陆羽《茶经》才叙说完整。这里,不妨将这方面的资料摘录于下。

①《广志》(西晋郭义恭著,原书佚):“茶,丛生”;②东晋郭璞《尔雅》苦荼注:“树小如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③桐君录》(原书佚,约成书于5世纪):“茶花状似子,其色稍白”;④《述异记》(传说为梁天监时任。著):“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⑤《魏王花木志》(据考,可能是后魏元欣撰,原书佚):“茶,叶似子,可煮为饮”;⑥《茶经》(唐陆羽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揲担ト缍∠悖绾摇!?引述上刊史料,不在指出我国古籍最初对茶树认识的迟缓发展过程,而主要在于说明陆羽及其《茶经》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因为,《茶经》从整体说到局部,从花叶一直说到种子、根、茎,完成了前代许多学者四五个世纪要说而没有说完整的茶树形态问题。

陆羽《茶经》在茶叶科学技术上的贡献还不只这些,此外,它还对茶树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栽制技术和饮用方法,也都作了最早的记载。但关于茶树的栽培,陆羽只说“法如种瓜”。可惜太简单了。我国茶树栽培的具体记载,首先见于唐末五代之间的《四时纂要》。《四时纂要》说,“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敝嗪屯痢C靠又至呤?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恚ㄛ眨┲徊娌豢商啵指酃室病4蟾?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三年后每科收茶八两,每亩计二百四十科,计收茶一百二十斤。茶未成开(时),四面不妨种雄麻黍穄等。”“收茶子:熟时收取,子和湿沙土拌,笸笼盛之,穰草盖,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

显而易见,《四时纂要》所说的这些内容,基本是唐朝后期群众栽培茶树经验的记录,陆羽《茶经》,加上后来《四时纂要》记载的有关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朝茶作学说和栽培技术的实际情况。

有人根据上述一些现象,认为“唐以前没有栽培茶树的记载,到唐朝经陆羽的倡导,才开始纷纷种植茶树,才有茶树栽培法的记载。”这显然是反因为果。不错,唐以前的确未见茶树栽培的记载,栽培茶树的方法最初是见之于《茶经》。但唐以前没有栽培茶树的记载,不等于唐朝以前就不会栽培茶树和不存在栽培技术。另外,恰恰相反,不是陆羽的倡导群众才纷纷种茶的,而倒是唐朝茶业的发展,由于社会和生产的需要,才促使陆羽编纂《茶经》的。当然,这样说,决不是否认陆羽及其《茶经》在当时和之后对促进我国茶叶生产发展上的巨大作用。

唐以前有茶树栽培,那为什么我国古籍中直到陆羽时才有具体栽培方法记载呢?这可能主要是由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决定的。在唐以前,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新的茶区,茶园面积有限,茶叶生产只能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交流自给,这时北方除少数统治阶级以外,尚不知道饮茶,南方一些文人虽都嗜茶,但当时社会还不存在引起他们关心生产技术的前提,所以无人搜录。到了唐朝,特别是开元年间因北方大兴禅教,晚上坐禅不睡、不吃,只准喝茶,饮茶的习惯才迅速在北方流传。随着北方对茶叶需要量的不断增加,南方的茶叶生产也日甚一日地扩大,在这种饮茶、种茶大发展的形势之下,社会需要有关茶叶的知识,生产希望有具体的栽培记载,陆羽适应形势的需要,撰写了《茶经》;出于同样的情况,韩鄂把茶树栽培作为一项重要生产技术,编进了他的《四时纂要》。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这个高级阶段以前,所保持的仍是手工生产与原始技术,这种技术的进步纯粹是自发的,极端缓慢的。”①根据列宁所说的这一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可以明显看出,唐朝记述的茶树栽培技术,绝不是唐朝某个人或一个短期内一蹴而就的创造,而是对前人在这方面的智慧和劳动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进步尽管缓慢,但每隔一段时间以后,在栽培技术的某些方面,总还是有所突破和发展的。

如宋朝在茶叶采摘和茶园除草方面,就较《茶经》和《四时纂要》的记载,更加具体并有所发展;明朝前期,主要在茶园的经营管理方面,后期,突出在茶树育苗和修剪方面,又较过去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和创造;清朝,可能由于贸易对名贵茶叶的特需,又在花卉无性繁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茶树的压条繁殖法。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就是这样不断汇集劳动人民的一点一滴的创造,一步一个脚印地缓慢向前发展的。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20541.html

上一篇:影响茶叶变质的环境条件

下一篇:茶树鲜叶与质量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