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有什么特点?(一)

2019-11-16

一、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

HACCP(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是指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基础上建立的科学的、预防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是一种简便、合理、科学、先进、且专业性很强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其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皮尔斯伯公司联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一家军方实验室(Natick地区)共同制定的体系,建立的初衷是为太空作业的宇航员提供食品安全方面的保障,保证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危害环节得到控制,从而生产零缺陷食品。

该体系强调的是企业本身的作用,而不是依靠对最终产品检测或部分取样分析来确定产品质量。HACCP表示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HACCP体系作为食品安全控制方法业已为全世界所认可,在国际上已被认为是控制由食品引起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得到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0)联合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认同。

二、HACCP已成为食品企业产品出口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近年来,随着全世界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的日益关注,食品工业和其消费者已经成为企业中请HACCP体系认证的主主要推动力。目前,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南非、以色列等都已相继实施了进口食品卫生注册制度,其他很多国家也正在准备实施阶段而对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实施HACCP认证,是当前各国食品卫生注册制度的共同趋20世纪80年代,我国原国家商检部门就开始研究HACCP体系,并在出口食品企业加以推2002年3月20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要求有关机构和出口食品加工企业按照该规定立、实施,认证和验证HACCP管理体系。

2002年4月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将茶叶叶类等的20类食品纳入要求卫生注册的出口食品,对风险程度较高的罐头类、水产品类等六大类食品出口生产企业纳入强制性HACCP认证要求,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取得HACCP认证,既是自身与国际接轨需要,也是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随着食品行业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非出口食品企业通过HACCP体系认证后,无疑会成为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利剑。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m.cy316.cOm

小编推荐

茶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有什么特点?(二)


三、食品企业申请HACCP认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HACCP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预防性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要求食品企业应首先具备一定的基础。这些基础包括:良好生产作业规范(GMP),良好卫生操作(GHP)或标准卫生操作程序(SS0P)以及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员工教育培训计划等,企业应该已经按照现有中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如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于1994年发布的“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或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94)等建立了食品卫生控制基础企业应该已经具备在卫生环境下对食品进行加工的生产条件。

申请认证的企业应就审核依据特别是认证所涉及产品的安全卫生标准及产品消费对象、消费国家和地区等达成一致有了GWP和ssOP做基础,还不能马上开始制定HACP计划,还需要完成5个预先步骤,即组成HACP小组、描述食品和销售方式、确定预期用途和食品的消费者、建立流程图以及验证流程图,有了GMP和SsOP做基础,完成了五个预先步骤,企业就可以根据HACCP的七个基本原理建立HACCP计划了。

四、HACCP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HACCP的基本原理共7个方面根据工艺流程图,鉴别各种危害,进行危害分析,评价严重性和危害性并制定出预防措施:利用决策树,判断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CCP)。(CCP)的确定必须是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害的重要环节上,不能太多,否则将会失去重点建立每个CCP的临界范围。

一个CCP可以有多个临界范围,必须明确每个CCP允许范围:建立监控系统。监控方式的选择一般采用快速、简便的物理、化学和感官测试方法,因微生物检测耗时太长,所以一般不用制定当监控发现某一特定CCP超出控制时的纠偏措施,这些措施都应在进行危害分析、评价危害性和产品用途的基础上决定:建立有关以上几个原则实施过程及方案的档案并保存建立经常性检查以上各步骤是否正常运行的检验系统。一般半年检查一次,必要时可用微生物试验。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茶叶食品安全质量知识


饮茶是我国饮食养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价廉物美的天然保健饮品,历来深受大众喜爱。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关于茶叶的营养成分、药理特性、养身价值等知识逐渐得以普及,全民饮茶、爱茶已蔚然成风,中华民族的传统茶文化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世界众多茶叶中,云南普洱茶作为茶叶领域的一朵奇葩,一直以其历史悠久、品质独特、功效显著而名扬内外。当前,健康问题和食品安全受到高度重视,多项科学实验表明,普洱茶在以下几方面有显著的保健功能。

1、降血脂

高脂血症即脂质代谢紊乱,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高脂血症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诱发急性胰腺炎以及导致肥胖、脂肪肝等病症。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能够预防高脂饮食所致SD大鼠高脂血症的发生,且普洱茶(熟茶)的作用更显著。法国国立健康和医学研究所、巴黎亨利伦多医院贝纳尔?贾可托教授、巴黎大学营养生理学实验室主任吕通教授等对云南普洱沱茶临床试验表明,普洱茶可降血脂。法国巴黎安东尼医学系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用云南普洱沱茶临床试验证明:“云南普洱沱茶对减少类脂化合物胆固醇含量有良好效果”。昆明医学院也对云南普洱沱茶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作了55例临床试验,并与降脂较好的药物安妥明治疗的31例作对比,发现普洱茶的疗效高于安妥明。

2、抗氧化

脂质过氧化是游离或结合状态的不饱和脂肪酸受体内自由基作用而发生有害的过氧化反应。大多数自由基都是细胞正常活动的副产品,人体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可氧化脂质、糖类、蛋白质、DNA等,使之发生变性、交联、断裂等氧化伤害,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水浸提物能显著清除H2O2,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均可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的含量,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有学者以5份云南不同产地(云南红河、西双版纳、大理下关、思茅、临沧)的3年发酵普洱茶(熟茶)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5份供试的普洱茶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以云南大理下关产普洱茶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其EC50=8.88mg·L-1,EC50是评价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常用指标。EC50值越小,样品清除自由基能力越强,即抗氧化活性越强)。

3、减肥功能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性障碍性疾病,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常表现为体重增加,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体重。肥胖会导致机体中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等指标的升高,这些指标的升高会引发一系列的代谢综合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均能抑制因高脂饲料引起肥胖的大鼠的体重增长。长期饮用普洱茶不仅可以减轻体重,而且有辅助治疗肥胖症的功能。普洱茶能使小肠收缩幅度下降,收缩频率减慢,意味着对食糜的消化较不充分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较少。普洱茶能使肠壁舒张,故每个蠕动波可以把食糜的推进距离加大,因而缩短食糜在肠内停留时间。

4、抗疲劳

疲劳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于长时间或过度紧张的体力或脑力活动而引起的劳动效率趋向下降的状态。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均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其中普洱茶(生茶)以中剂量作用最明显,普洱茶(熟茶)以高剂量效果最好。普洱茶可延缓疲劳产生,提高机体对负荷的适应性。

5、防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俗称脂肪肝,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或在组织学上50%以上的肝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根据引起脂肪肝的病因,脂肪肝又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酒精性肝病。

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具有延缓和减轻的作用,普洱茶(熟茶)可有效的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食品安全法》为茶友保驾护航


《食品安全法》为茶友保驾护航

2009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取代了实施14年之久的《食品卫生法》,这是我国努力以民生安全的高度原则结束“三聚氰胺”阴影的有力举措。

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中国人通过食品进行化学扫盲--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奶粉中知道了三聚氰胺……”近些年来,一个又一个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国整个食品行业陷入一片阴霾之中。为了加强对食品行业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我国在原《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该部法律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以及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均做出了严格规定,内容包括:任何食品添加剂目录外的都将不能用;任何食品都不能免检;保健食品不能宣传治疗功效;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10倍赔偿。这一套新法律,将有效缓解我国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漏洞。该部法律的正式实施,将助推我国食品行业新一轮的发展。

作为食品中的重要成员,茶叶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是多年来监管部门考虑的重要内容。本着“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控的精神的《食品安全法》,是监管人员对“从茶园到茶杯”产业链条全程负责的一大进步。

新法实施前,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相对滞后,之前施行的《食品卫生法》又属于非强制性法令,因此茶行业稍显混乱。如何追根溯源,如何以法律高度为食品消费者维权,成为监管机构和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据业内人士介绍,新法实施后,建立茶叶质量追溯体系成为规范要求之一。茶园管理有可追溯体系;生产加工符合食品加工的卫生要求;茶叶出厂还需出示检验报告;明星代言将承担连带责任……一系列的新规将使我国茶产业更加规范。

包括茶叶在内的所有精加工食品,为了彻底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产品的原料、源头抓起,这也是《食品安全法》对茶行业最根本的要求。《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目录,而对于不含添加剂的特殊食用农产品--茶叶,《食品安全法》则明确了微量元素与矿物质标准,一切变得有标可参。除了产品生产,监管部门对销售环节也做了严格的法律规定,一旦出现违规产品,将立刻被责令下架,同时受损消费者可要求10倍赔偿,这种“一条龙”监管为消费者保驾护航的同时,更是对茶企业的新一轮的“洗牌”.

有基地、有检测设备、有稳定供货渠道的茶企业将在新一轮“洗牌”中占优势。企业的自律带来企业自救,正如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表示:“《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中国茶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对消费者的一个交待。产品信任度的提高,从而扩展了消费度。”食品安全与否早已成为制约老百姓大胆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业者需要行业自律,消费者需要权益维护,茶叶安全问题也面临严峻考验。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8231.html

上一篇:茶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有什么特点?(三)

下一篇:茶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有什么特点?(二)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