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小白进阶,茶汤究竟怎么品?

2019-11-16

品汤,品什么?

简而言之,品汤,品的无非是茶汤的优劣,这个优劣表现在茶汤滋味是否有层次感,入喉口感是否顺滑,回味是否持久等,具体怎么品呢,诸位且往下看:

品茶汤滋味的层次感

茶汤的口感大致有:浓,鲜,甘,醇,苦,涩等类型。

许多好茶有多种层次的滋味,因为茶中所含内质丰富,能产生多种层次的气味;有时候虽然只是一种气味,但是当茶汤在口中来回游走而厚薄不一时,也能产生不同的层次感,这表示这款茶的内质足够厚实。

品入喉口感是否顺滑

茶汤入喉后,茶汤入口时是否顺滑,吞咽是否容易是最为直观的感受。

如果顺滑,则有两个原因,一是胶质,二是生津。胶质丰厚的茶汤润滑的效果显著,可以轻易感受到吞咽容易,而生津,则是唾液腺受到刺激产生唾液,从而达到顺滑的效果。

品回味是否持久

然后在饮茶后吞咽口水,同步感受口水在吞咽时的顺滑度。

饮茶后吞咽口水,是进一步确认茶汤的顺滑度,与顺滑的持久度。

岩茶中有一种“啜饮法”可略窥一二。

传统的老茶客在喝岩茶的时候喜欢以类似漱口的方式,将茶汤以不同的厚薄,平均分布于口中。茶汤“咻~”地跟随空气进入口腔,形成漩涡,“咕噜噜~”在整个口腔内翻转、舌面上循环滚动。从而制造出不同的厚薄,使得舌面在茶汤不同厚度时感受到不同的味觉。如此,既完整的感受到了茶汤的滋味,也甚为大快朵颐。

其实在品茶的过程中,要忠于自己的味觉,每个人偏好不同,可能这泡茶的苦对我而言极为惊艳,但对其他人而言,可能苦口难咽,这也就是被说烂了的适口为珍奥义之所在。

如果一款茶只是产生短暂性的香气,香气的留存只有茶汤还在口中时产生,而在饮入后,余味无法停留在口中,则是一款普通的茶。

而饮入三杯后稍事休息不再喝茶,等待一分钟到数分钟不等,看茶汤的香气是否还能留在口腔中,同时开口说话,看能否感受到满口的芳香,再试着吞咽口水,是否有感受到即使吞咽口水都甘甜有味。

一款好茶,其内质所形成的薄膜是有一定的厚度的,能在口中持久的停留,从而发挥茶质丰厚的本质。

什么温度喝?

品尝茶汤滋味的温度以40-50℃最为合适,当然我们平时喝茶时可能会比这个温度略高,但也不要太烫!

一般来说,高于70℃,味觉器官容易烫伤;而低于40℃,味觉品评茶汤的灵敏度变差。而且,溶解于茶汤中的物质,在温度下降时会逐渐被析出,茶汤滋味会变得不协调哦!

何为品?

品尝茶汤滋味,一般每口茶汤的量以5毫升左右最适宜,过多时,感觉满嘴是汤,在口中难有回旋的空间,过少时,不利于辨别。就拿15毫升的茶汤来算,最宜分三口喝,每次在3~4秒内将5毫升茶汤在舌中回旋2次,品位3次,是谓品。

其实喝茶,真的不是立于神坛之上的可望而不可即。

其实怕的不是零基础,而是因为社会上给茶叶强加的高贵气息,把新手带歪了,茶未进嘴,就先拉开架势,那就不是喝茶了,那是装。

每个人的水平都不一样,心有存疑就要问出来,才能在日后有所精进。

cy316.com扩展阅读

老司机带路:茶小白茶路进阶秘籍(初学者必备知识)


对于很多刚刚进入茶行业的茶友来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特别是在学习浩如烟海的茶叶知识的时候,那些平时在我们看来非常轻松愉悦的休闲时刻就会变得格外地痛苦难熬。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我们在学茶的时候在潜意识里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被我们臆想出来的无形的心理障碍,我们打从心眼里就觉得这些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不知你是不是对这样一幅漫画有点印象:一个有目标有梦想,心态十分积极的人,把目标和障碍做一个具象化的描述,以柱形图的方式来表达出来,我们看到目标的高度远远超过障碍,我们在用眼睛仔细一看,看到的也只有目标。反之,一个消极的人来看它们则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回归正题,其实笔者最想说的是,这些只是我们眼中的障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做到了下面的这些,那些我们眼中的问题都不能称之为问题。

学茶:天不怕地不怕是打怪升级的第一块敲门砖

作为一个茶行业的“新新人”来说,刚刚接触茶行业,碰到的第一个大难关就是去攻克茶叶相关术语了。关于这一点,作为同样刚摸着一点点门道的笔者来说,要提的一点建议,就是初次接触茶,别管其他的,先喝茶。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喝茶的过程中,在茶的初体验中先把自己对茶的爱好给培养起来,从身心上去体验那种由喝茶带给我们的愉悦的喝茶感受,以此来培养我们对茶的一种极为自然的心理接纳度,克服由旁人被给我们的恐惧认识。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喝茶来“吊胃口”,来进一步激发我们的学茶兴趣。这其实和作家写小说时设计出来的一些神秘莫测的前情铺垫极其相似,所以大概不难理解。

不管是茶行业,还是其他的行业,只要我们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从容心态,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学着去接触,去了解它。那么,那些被我们无意识放大的东西就能自然而然地回归到一个正常的规格和视角。

学茶:从入门级常识学起,让你越来越有“主见”

对于每一个想要学茶,甚至是想要把茶学好、学精通的茶人来说,开始的时候最容易被外界给我们灌输的诸如“一入茶门深似海”等的看法给捆绑起来,容易丧失自己的主见,容易被别人带着走,以至于越学越困惑。

因此,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是在我们有对茶的自我主见和个人意识之前,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博采众长”什么都听,什么都学,而是从最基础的开始,先把必须要学的那些入门级的茶叶常识学起来,在脑子里记清楚记牢固。慢慢地随着我们的茶叶知识积累多了起来之后,不仅能够唤醒我们的主观意识,而且成长为一个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茶行业资深茶人。

学茶:也是一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过程

对于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来说,不管是之于茶还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我们当然还是应该秉承着一种学无止境,终身学习的态度。虽然听到这个你可能觉得多少显得太过俗套了一点,但要学懂茶,还非得从这一点开始不可。

尽管前面提到只要有天不怕地不怕那样一种无所畏惧的态度,我们也能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英雄”,但却并不是说就不需要去脚踏实地地认真学习。另外还要重申一点那句貌似在喊口号的学习宣言对于一个想要学好茶的人来说,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

开始的时候之所以要给大家营造一个学茶不难的“假象”,只是为了消除一点大家由学茶滋生出来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它们要成立,要从梦想走到现实,完全建立在我们自发自觉、积极主动学习这一前提上。

正是因为这世界变得太快,所以我们每天必须得去面对许许多多未知,与此同时那种由未知事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让我们内心的恐惧感如影随形的显现出来。而我们要想拿到进入茶行业的对通关秘籍,绝对是怎么也绕不开学习这个主题。

茶叶,从一片躲在深山人未识的小小树叶,到如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金叶子,一路走来,它也在漫漫的成长之路中建立了一套属于独属于自己的系统完善的茶叶知识体系。大到各个茶叶的分类,小到茶叶品鉴知识里的一个如水路、香气等的知识,都有一大批的茶学研究者和茶知识爱好者投入其中,孜孜不倦的学习它,研究它。

我们作为一个茶行业里的后来人,要做的只是把前人的茶叶相关知识通过一系列的记忆方法来使它们保留在我们的脑海中。所以,从这个点来说,学茶其实并非一件难事。所谓的学茶之事,属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更多的也只是在向大家强调学茶时需要有的一点脚踏实地的务实性,比说说要学那些让我们听起来云里雾里的茶叶相关的行业术语,我们是不是可以拿出笔来把那些初次见到晦涩难懂的词汇做一个简单的摘抄和梳理呢?在翻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由自己来做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梳理和框架建构。拿笔者自身的学茶经验来讲,这一点可能是最为奏效的,其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很多东西,你不亲自去梳理去整合,别人的东西终究是别人的,这种梳理方式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的个人思考和认知在里面,因此也就更容易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些深刻的印象。

所谓再难的东西,再复杂的知识,如果说你不付诸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在里面,该抽象的还是抽象如故,丝毫不会有任何改变。

都说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它不会偏袒任何人,你越是努力,就越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学茶也丝毫会有不例外。

学茶: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

在浩瀚的茶叶知识海洋中,各种各样的茶叶知识、相关定律、加工工艺等等,都是我们的祖先在一步步深入实践,认真总结而得出的,他们是这样为我们建立一个“铜墙铁壁,无坚不摧”的茶叶王国的,我们也大可同样去效仿这样的方式,学茶之前,先在大脑中建构起对各个知识点的基本认知,接下来在通过自己的一些喝茶体验来深入体会它们。

也就是说学茶,先要在大脑当中建立一个初期的理性认知,有一个茶之初印象,然后再通过深入的体验学习和个人的体悟把原本抽象的认知具象化。

以比较抽象的茶叶品鉴知识学习为例,对茶的接触时间不长,了解不够充分的话,我们似乎会觉得茶叶品鉴好难,喝茶不应该是那么复杂,但其实我们如果想要真正进入茶行业,成为一名“职业选手”,我们就必须要接受它的难与不难。

例如要学懂资深茶人口中被形容的玄妙的各种香气,我们得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先去了解学界对它们下的一些官方的定义,然后通过大量的喝茶体验,在抽象的认识过程加入一些个人合乎想象的理解,来感悟出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香气之所在。比较有效的一点就是在种种的抽象认知中找到事物之间的连接点。假如你要喝懂普洱熟茶里面自带的“油润感”,喝出它的“厚”,你就想象一下比较常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比较频繁的米汤,想象我们喝米汤的时候,它的汤汁里面所呈现的粘稠,润滑的感受,再把这种我们比较熟悉的感受与相对陌生的茶汤中的“油润感”,一联系,一对接,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又比如“舌底茗泉”这个词汇。如果把如此高大上的词汇和小溪潺潺,泉水叮咚的那些场面和具象情景一对一的连接起来,绝对要容易得多。

茶汤品饮之内涵分析


现在我们要谈的仅限于赏茶里的“茶汤”部分,其他如茶叶的外观、茶叶的冲泡过程、叶底(沖泡过的茶叶)的审识,甚至于茶汤的颜色,都不包括在内。要先理解我们从茶汤中可以喝到什么“内涵”,才能进一步去分辨它的优劣与欣赏它的个性。这是“评茶”与“品茶”的必修课程。

喝茶时我们最先会注意到的是茶汤的“稠度”,所谓稠度是指茶叶“水可溶物”溶解在这杯茶汤中的多寡。我们经常说:这茶泡浓了,是指茶叶的内含物溶出太多,如果说是泡淡了,则是指溶出太少。我们练习泡茶就是要学会把茶泡到我们认为最恰当的“稠度”。前面说到“水可溶物”,因为茶叶内还有不溶于水的成分,一般泡茶总是用水浸泡,除非从事化学分析才会使用到其他溶剂。影响茶汤稠度最主要的因素是浸泡的“时间”。

喝茶时我们还会注意到茶汤的“强度”,这强度是指茶汤对口腔的刺激强度,这刺激不是指喝了茶会不想睡觉的那种生理作用,而是味觉与嗅觉上的反应。有些茶喝进嘴里,感觉得非常激烈,苦涩味强的茶是属于这一类,有些则非常温顺。一般说来,“水温”高时,浸泡出的茶汤强度会高一些。

进一步我们还要留意茶汤的“调和度”。所谓调和度是指茶汤内各种滋味的“组配”状况,组配得好,我们就说这杯茶汤的调和度佳,品嘗起来很有立体感,否则我们会觉得很单调,只是平面的而已。不应该用高温浸泡的茶却用高温浸泡了,即使不是泡得太浓,苦涩味也会偏高,因为苦涩味的成分在高温的浸泡下溶出的速度较快;如果浸泡的时间再长,那一定是又苦又浓了。

当然也可能是茶叶本身的问题,如一般常喝到的日本蒸青绿茶,甘味经常偏重,如果再以较低的水温浸泡,那就一面倒的倾向甘味了,如果希望调和一点,可增高一点温度,缩减一些时间。前面我们一再强调“这杯茶汤”而不说“这泡茶”,因为“茶汤狀况”是浸泡的结果,虽然与茶叶的品质有关,但现在我们谈“茶汤”的认识是偏重在“泡茶”后的结果,能谈论的对象也只是这次泡出的“茶汤”。

另外还有一项茶汤品饮的内涵是“茶性”,包括茶的类别(如绿茶、乌龙茶、普洱茶、红茶等)、茶青的品种、茶树生长的地区气候与土壤、制茶师的手法等等。这些茶性即使在同一项上述所说的“汤况”之下,如同样的稠度、强度、与调和度,仍然会显现不同的“个性”。如何有效突显该泡茶的特性也是茶人应尽的责任。茶人在泡茶的时候,就是利用水温、茶量、时间与浸泡器的质地等来表现该泡茶最佳的茶汤状况。

茶的冲泡分为单次性冲泡、多次性冲泡与浓缩性冲泡,多次性冲泡时要求每一泡都要泡到相同的“浓度”。如小壶茶法,通常会置一次茶,冲泡五道左右,这时的前后五道就会被要求泡得平均,不能一道浓一道淡的。这时所说的“浓度”是一个概念性的名词,只表示茶汤进口吋,打击口腔壁的力道。

因为前后五道茶汤的品质是不可能一样的,一定是前几道好,接着一道不如一道,平均的只是给予口腔的感受程度。同一壶茶,浸泡到后来,稠度降低了,只好拉长浸泡的时间,溶出一些尚未被溶出的成分,这时大多是一些“强度”较大的滋味,往往是偏向苦涩的味道。

再说,这时候其他滋味业已減弱,这些强度较大的成分即使也已经转弱,仍然足以撑起茶汤的“浓度”感。很多人练习泡茶时会准备一组不拿来饮用的杯子,每泡一道茶就留下一杯作对照,等五、六道茶泡过后,看看茶汤的颜色是否平均地往上爬“深”,因为浸泡时间拉长后,茶汤的颜色会加深的。如果数道汤色看来全一致,反而喝来的滋味会往下跌。

狗牯脑茶,你知道多少?狗牯脑茶究竟该怎么品?


在众多茶品中“狗牯脑茶”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不仅因为它的名字,更因为它的特质。

狗牯脑茶产于罗霄山脉井冈南麓的江西省遂川县,因狗牯脑山而得名。遂川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境内森林植被覆盖完好,山清水秀,非常适合狗牯脑茶的生长,再加上狗牯脑茶二次杀青独特的加工工艺,形成了狗牯脑茶“外形紧结、色泽嫩绿、香气清雅、汤色明亮、滋味甘醇、叶底鲜活”的独特品质特征。

那狗牯脑茶究竟该怎么品?

选具

冲泡狗牯脑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饮茶,这样一是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是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香滋味。

洁具

将选好的茶具,用开水加以冲泡洗净,以清洁用具,平添饮茶情趣。

观茶

狗牯脑茶在泡饮之前,通常要进行观茶。观茶时,先取一杯之量的干茶,置于白纸上,让品饮者先欣赏干茶的色、形,再闻一下香,充分领略狗牯脑茶的天然风韵。

泡茶

狗牯脑茶的冲泡,应先用少量沸水冲洗茶叶即刻沥出茶汤,进行闻香,再将90℃左右的沸水冲入杯中即可,一般一杯投茶3克-5克,茶与水的比例1:50为宜。

赏茶

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观赏茶的展姿,茶汤的变化,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象,以领略茶的天然风姿。

品茶

品茶前,先吸入少量茶汤,使汤水在口腔中回旋,慢慢领略茶汤鲜爽、甘醇的滋味、品赏茶的韵味,再品茶啜味,以品赏茶的真味。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7016.html

上一篇:隐在清溪,“遗落”的安溪茶香

下一篇:做青与焙火,乌龙茶的工艺之争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