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年终奖马上就要到各位茶客的腰包里了。对于老茶客来说,许多盯了一年的茶叶终于可以下手了,但那些刚刚入行的新茶客,肯定在为买什么茶而犯难。这里就给大家分享几个就连许多老茶客都不知道的买茶攻略。
越是年末,假货就越多
不是茶客不努力,实在是奸商太狡猾。
年末是消费高峰期,奸商也会在这个时候拼了命得推销自己的产品。据一个在芳村的朋友说,年末许多便宜茶都是一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的往外发。
这些茶很多就会被奸商改头换面以年中大促的方式卖掉,造价售假的手段五花八门,茶客是防不胜防。要想不上当,要选择放心的店铺,熟悉的茶商。名山古寨茶能便宜个两三成就不错了,几千元的茶是不会卖到几百元的。
礼盒越豪华,茶就越不怎么样
年末送礼的人特别多,买礼盒往往最看重包装。对于中国人来说,往往通过礼物的贵重程度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茶礼往往是礼盒+茶叶的共同体。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礼盒越贵,茶就越不怎么样。
毕竟几百块钱的礼物,一个好看的盒子就得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茶商还要赚点,留给茶本身的钱也就不多了。所以在春节到来前,茶商还会有一波促销,将没卖出去的礼品茶打折出掉。对于这类茶,从品饮的角度就别考虑了,盒子又不能喝。再好看,放家里也是占地方。
年末结款压力大,赠品特别多
茶商之间在年末都要算总账。结款的良好与否直接决定明年是否能有一个好的开端。在这个情况下,茶商在卖茶的过程中基本是能让则让。对于茶客而言,杀价杀到一定程度再往下就要有猫腻了,但可以要赠品。
比如茶针、茶杯、小茶壶等等。这些小玩意不少茶商都有大量库存,卖又卖不掉,放着又占空间。对茶商没用但不代表对茶客没用,买茶的时候多要一些对茶商来说是鸡肋的东西当赠品,一般都能成功。
总之,年末是买茶的最佳时期,也是淘好茶的机会。类似的小窍门还有很多,回头找机会我们继续聊。
买茶和卖茶,是茶客与茶商之间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种斗智斗勇的表现。
经常有茶友说买了以次充好的茶,或是买的茶毫无性价比,甚至一些假冒品种的茶……那么我们一般在购买茶叶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在买茶前你最好先想好以下3个问题:
1:你在买茶之前,你对所要买的茶了解有多少?
2:你所买的茶,你知道如何去冲泡吗?
3:你是不是总想花少量的钱,去买到口感极佳的茶?
如果上面的问题你想得差不多了,那么就可以开始下面的买茶之路了。
茶商对三种人最欢迎,一种是一无所知的新茶客,一种是一知半解的喝茶爱好者,一种是贪图便宜的人,其实贪图便宜这一类人大多也就是前两类人。
大家是否在买茶的过程中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在你在店里试茶的时候,无论你说什么,老板都会有意无意的附和你,然后拿出几款你认识中的好茶,再告诉你,这茶如何品,如何好,香气足,茶汤透,回甘强等等之类的。
如果有以上这种情况,那么注意了,你买的茶大多不是什么好茶。至于原因,你只要知道一点,对店里茶最了解的,永远是老板,而不是你。所有营造出的附和你的口感的感觉,大多是假象。
也许会有茶友对这点不太赞同,但我告诉你一点,绝大多数的老板,都能根据你的需要,把同一款茶泡出不同的味道,这取决于泡茶的手法和泡茶的时间长短,还有泡茶的器具。
在这里着重分享一些关于买茶的小知识,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1:超市的茶不要买。
因为超市很少有能喝的好茶,哪怕价格再贵。
2:不是冰柜里的茶不要买,熟普等除外。
因为绝大多数的好茶都需要放在冰柜里保鲜的,用大麻袋装着放在店里或是现成的包装好的茶,大多是陈茶或次茶。当然不排除一些无需保鲜的茶,比如炭培老茶和熟普等。
3:新品种的茶不要买。
比如茶商告诉你,某某嫁接的新品种金观音等等~这类茶价格一般不会便宜,而且口感未必会适合你。最主要的是:这类茶很少有的比较,被坑的可能性很大。
4:买茶的时候一定要试茶,而且要货比三家。
买茶的时候脸皮厚一点,不用担心试了茶不买,老板会砍你,大多数老板还是脾气很好的,毕竟现在是和谐社会嘛~
5:试茶的时候尽量让老板用白瓷器具泡茶。
因为白瓷杯才能最大程度的试出茶原本的味道,有些养了很久的紫砂壶,哪怕是差一点的茶,也能泡出口感不错的味道。
6:试茶的时候多注意老板泡茶的手法。
比如铁观音,老板会告诉你这茶很耐泡,7泡还有很足的味道。的确,好茶是这样,但你要知道,把握好泡茶的时间和手法,一般的茶也是可以做到的。
另外还要注意茶的工艺,比如消青,正味,拖酸等等……不同工艺的茶,耐泡度和香气也是不同的。
喝茶和买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指望一下子就能买到性价比多高的茶,就算偶尔买到,也只是运气。
一开始可以买些200左右的茶,也称为学费茶,因为这些茶就是用来培养你的口感和学习泡茶知识的,让你从喝茶过渡到品茶这个阶段。
在你对品茶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及对茶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尝试买一些400、500元的茶,称为入门茶,这个档次的茶。
可以让你对品茶有一种更深层次的了解,比如细微的香气变化、回甘的醇度等等,这时候,你基本也就入门了。
1、不苦不涩不是茶
“不苦不涩不是茶。”面对小白的疑问,老板悠悠答道。嗯,这是句老话了,不喝茶的人都听说过,毕竟茶就被称为苦茶、苦茗嘛!
确实,茶味苦涩,国人也欣赏茶的苦涩,所谓人生如茶,苦尽甘来。但是好的茶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够很快将茶的苦涩转化成淡淡的甘甜,即回甘。苦涩不重,转化越快,茶就越好。如果苦涩味一直停留在口腔,不能转化为甘甜,那么茶叶的品质很可能是不好的。
特别是苦涩难以下咽的次差茶,香气不纯,滋味没有,只有苦涩的次差茶,请当垃圾。苦涩于茶,用中学数学来说,苦涩是茶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好茶也苦涩,但苦涩的茶不一定是好茶。
2、茶香不好,但韵好啊
茶韵是比较玄乎的东西,好比是诗词是境界、意境等。而茶香,是具体的,好比诗的遣词造句。好茶都讲究“色香味”俱全。可以说,茶香是鉴赏茶的一个基本标准,茶香都没有,茶韵从何而谈?你见过一首字句很差,意境却很美的诗吗?各种茶的香味不同,有清香、浓香、兰花香、豆奶香等,香气却是必不可少的。当老板说茶香不好但韵好时,你还是走人吧。
3、茶无好坏,合适就好
茶无好坏,合适就好,这句话不少名家大师都说过。可是你要注意了,所谓茶无好坏,我想,他们大概是说,六大茶类千种名茶各有不同,互有优劣,取之为饮,存之一心。
而茶,是分采摘时间分产地分等级的,这个没有人不认同。所谓“茶无好坏,合适就好”是建立在茶的品质之上。如今很多茶商断章取义,打着这句话的旗号,高价售卖品质不好的茶。
4、我认识某某茶叶大师,我爸是茶农
这句话更像是自我吹嘘的一种手段,卖茶不是卖人情,更何况,认识也不一定卖的就是好茶,不是还有很多明星代言的产品品质也不怎么样吗?我爸是茶农,这种营销的手段就更不想再说了。
个人历来反对什么人品营销和情怀营销。是的,我们是茶人,但也是茶商。情怀与匠心自然深深扎根在心中,但那是相对于内部来说的。经营茶叶时,就在商言商,依靠提供给大家优质的茶叶来获取利润。
买茶,首先还是得看品质。而所谓品牌,就是给大众以品质的保证。
爱茶之人,都想买到好茶,但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也讲究“望闻问切”,需要一定的茶叶知识。
以下给各位茶友介绍一下茶叶的鉴别方法,帮助你挑选到好茶。首先,有些东西需要规避!
一:忌买“茶名”
现今茶市上,不管什么茶均冠以“大名头”,凡乌龙类即“铁观音、冻顶或大红袍”,凡扁炒青即“龙井、大方”,凡纤细者即“碧螺春”,凡肥硕的就是“黄山毛峰”.......茶友当清醒,名茶不是土豆,遍地都是。
二:忌买“包装”
差劲的茶包装得再“金碧灿烂或古色古香”,瓷瓶、锡罐、红木盒......,真可谓金玉其外,也是败絮其中,要注意区分。
三:忌买“大全”
有些茶商把各类差劲茶整合,加上所谓“高雅、精品”包装,命名为“五大名茶或八大名茶或十大名茶”,茶友切忌之,若想品全各类名茶,得下点功夫。
四:忌买“地名”
到茶乡,尤其是旅游景点,如黄山、庐山、武夷山等,包括去台湾、日本,在散摊或所谓茶农家购茶要谨慎,这些茶有可能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价格不实。
五:忌买“等级”
极品、神品、大金奖、特级等常常被印刷在茶的包装上,殊不知若真是此类茶,金何止千万。茶的等级,国家有明确划定,现已被一些茶商搞乱了,茶友们要小心!
有的商人会在等级上大做
在喝茶之前,气味是最直接迎面而来的,香味令人神清气爽,而异味则令人不悦,甚至感觉难受。可以说,闻起来就不舒服的茶,喝起来肯定也不会好。
异味,一方面是制茶工艺不良产生的异味,另一方面是储存环境不好而产生的异味。如果闻到以下这些异味,就要留个心眼了。
焦气
指在制茶过程中叶片炭化时产生的气味。
通常茶叶在炒制时如果混入一些老叶、没有翻炒均匀或是碎末过多,都容易炒焦,产生焦气。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武夷岩茶在焙火时,如果没把握好火候,或是故意想掩盖茶叶的一些缺点,会焙得过重,导致茶叶炭化。闻起来就会有焦气,喝起来也会有焦苦味等。
水闷气
水闷气沉闷不爽,属于不愉快的气味。
我们喝茶会说“鲜爽”“甘爽”等等,虽然“爽”这个词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但它与“闷”是正好相反的感觉,就是喝起来很“不爽”,不舒服的感觉。
雨天或露水比较大的时候采茶,叶片上就会有很多水珠,这样的鲜叶很难去除水分,杀青也容易杀不透,产生水闷气。
杀青时没有注意“多抛少闷”“抛闷结合”的手法,就容易把茶做坏。就像我们炒菜一样,要注意翻炒抖动,让菜叶的水分快速散失,如果用盖子闷住,就会产生不愉悦的味道。
青气
像割草机割草之后,产生的青草臭气。
绿茶中的青气,可能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