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喝茶是一个动作,而品茶却是一门学问

2019-11-16

虽然说品茶的时候也是在喝茶,但是对于经验丰富的老茶友来说,品茶的学问可不是那么简单,里面门道多着呢!

茶友们喝茶对一款茶莫过于回甘、生津、喉韵、锁喉、收敛性等方面来评价判断,那么对于新进的茶友来说这词代表着什么意思,怎么去理解?

1、回甘

茶汤进入口腔后,转化产生甘甜的过程,所谓苦尽甘来。品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味觉体验,苦涩退去后口腔出现的一种甜味,称为回甘。

与其他茶类不同的是,白茶的回甘一般比较持久,而且很容易渗透到咽喉部位,并不局限于舌面。

2、生津

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口腔两颊、舌面、舌底。喝茶止渴,也就是茶汤进入口腔后产生生津,解渴滋润口腔。

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自然生津的能力当然如果身体不舒服时,生津就没有那么明显。荒野白茶、老树白茶、老白茶内涵丰富,故生津功能强,让人舒服。

3、喉韵

简单的说就是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如喉咙得以滋润,无干枯感。

因此一般老茶客对喉韵十分青睐,一般带有强喉韵的茶,绝大多数都属于满口回甘的茶。茶汤在满足口腔的时候还能深入喉部,咽下茶汤能回味而不是在口腔内就结束了。

4、锁喉

品茶后,咽喉部感觉到紧缩发痒,过于干燥吞咽不悦等感觉,可以统称为锁喉。

一般让人有锁喉感的茶品质通常都不太好,它锁住喉底、上颚发干舌头发麻,让人难受。既然都难受了,那么最好少喝此类茶。

5、收敛性

“收敛性”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

其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是苦、涩味转化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收敛性弱的,苦涩味在口腔内消退得慢或一直延续着苦涩味。

一款茶入口瞬间,苦涩味会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器官感知,这种感觉在口腔中会能持续多久?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敛性了。

6、挂杯

香气挂杯喝酒有挂杯一说,茶亦是如此。

葡萄酒中的挂杯是指酒液在杯壁中残留的时间,酒液流得越慢,挂杯时间越长,说明酒中糖分越高。而在品茶时提到的挂杯香,并非指茶汤挂在杯壁的时间,而是茶香气留在杯壁上的时间,留香时间越持久浓郁,挂杯香时间越长,说明茶越好。

茶友们,看完以上这些后,是不是发现这些茶叶的专业术语并不那么神秘了呢?那么,通常不会喝茶的人不知道学习喝茶要从什么地方入手呢?

其实,茶里面有几个特殊的味道。一般都可以察觉出来,那就是甘、苦、滑、涩。尤其是把两种茶叶比照着喝的时候,当中的细微差别就容易分辨了,甘甜和滑顺是所有好茶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好茶是甘甜的、细腻的、持久的。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感觉,让人喝起来感觉很舒服。

随着喝茶年限的增长。我们会对好茶的要求提高,而忽略一些当初看来是很不好接受的苦涩。好茶始终顺滑,茶汤像自动流转于口腔,细细的、滑滑的,丰富的质感每一分子都给你留下深刻的、无形的印象。所以总的说来,成为喝茶高手,无非就是常喝茶、多喝茶,喝着喝着就会懂得茶里的道,茶里的人生了。

据说喝茶有四个层次首先是喝,只要有味,灌上一大缸,走到哪喝到哪;其次是品,可以具体分出每个茶类,喝茶可以讲究起来;再次是茶艺,将艺术、技术融入在喝茶中,让同一价格的茶表达到最佳品质;最后是茶道,茶像极了人生,茶人交融,达到喝茶悟人生的最高境界。

cy316.com扩展阅读

如何品茶品茶是一种境界一门学问


品茶是一种境界,如何品茶是一门学问,如何学会品茶是一个基础对茶叶的了解过程,品茶品三道、苦若生命、甜似爱情、淡若清风就是品茶的一种精神上的感悟。

品茶品味品人生。谈品茶,很少有心情去自己品味,而品茶第一要求就是心境,我做不到,但希望看文章的您在休闲时候去体味下。

如果你走到某家做客时,主人家让客人落座后就是给你泡上一杯热茶,一句“请喝茶”后才在开始谈其他的话题。这个是的第一礼仪。

如今的如何品茶却对品茶有相当的研究,他们乃是“喝茶要品茶,慢慢品味它”,正如《识得女人懂得茶》中所感悟:品茶就如品世间各种女人,需要一定的休闲和耐性,要慢条斯理,要循序渐进,就如像在温馨浪漫的环境中去打动女人;像羞涩的少女拥在怀中;像拥有激情过后温和而又迷人的女人;像阅尽气质高雅春色的女人。

品茶需要用心,面对生活更需要细心,自己的成败得失和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丑都需要我们像品茶一样去用心品味,在淡淡幽幽的茶香中得到清热解渴。

品茶最多的环境是茶楼、茶馆,也是对品茶文化最大的推广地,更希望能知道如何学会品茶的客人,但一些茶商自己不懂茶、不懂泡茶,名不副实,茶叶过期能喝吗,不管,只要利润甚至变为酒吧、棋牌室;一些茶厂管理欠规范,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茶业专业人员严重匮乏。

如何品茶是在心境好的环境下,通过人的感官(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六个因素进行综合审评。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世界。这不仅仅是因为喝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

普洱茶如何品鉴是一门学问


普洱茶从哪里入手品鉴?

普洱茶如何品鉴是一门学问。内行一看一闻一品就能说出一大堆专业术语,并且品出是哪个山头的茶,是哪一年生产的还能品出许多道道。而对于门外汉的入门茶客,只能唯唯是诺,并不敢多言,只能低头喝茶。什么时候才能把头抬起来,自信的与茶友们交谈呢。

俗话说:“乌龙闻香,普洱赏色”。在一定的年限内,汤色的“红”是鉴别普洱茶陈期的重要指标,根据品质不同可分为宝石红、玛瑙红、琥珀红等,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普洱茶中极品,其次为玛瑙红、琥珀红,茶汤泛青、泛黄为陈期不足,汤色褐黑、浑浊不清则是变质的表现。

一般来说,树龄越长苦涩度越低,甜滑感越强、耐泡度也越强。自然存放没受潮霉变的茶,随着时间推移、内部物质的分解,茶气不断降低,苦涩也逐步降低。

台地茶苦涩较突显而且苦中基本无甜或少甜,质感薄,苦得直接而无层次,苦涩会稍长久,回甘一般。老树茶多数苦中带甜,汤质较厚滑,苦得有层次,虽然苦但会觉得很受用,回甘快而明显、持久。

茶区越往南则茶气茶味越强,茶气茶味强的茶多在澜沧江外的勐海、澜沧。但如果加上苦涩的长久度、回甘的程度、汤质甜滑感等因素综合评价,有的江外茶又不如江内茶。如易武茶其茶气茶味逊于江外很多茶山,但因其甜滑感、回甘度等原因,其身价又超过了好多江外茶。

茶仓存茶,通风是一门学问。


拿到一款茶本应是满心欢喜,然后细细品味,但是有些茶友反映自己买的茶闻起来有一种复杂沉闷的味道,顿时让人品饮欲望全无。这种味道我们称为仓味,仓味严重的普洱茶闻起来有一股水味、泥腥味甚至类似霉味的味道。还有些仓味茶单是闻是闻不出来的,但是喝起来喉部会感觉干燥,刺激,不适,口腔也有燥,苦的感受。

真正的干仓普洱有着严格的仓储规范,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结合茶叶本身的性格: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贮藏普洱茶。从茶仓的温湿度把控,茶仓的通风换气,到茶仓内微生物菌群、活性酶种类数量的把控,再到专业的五大仓划分。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严谨对待,真正以漫长的时光成就普洱真味。

茶仓专业决定你茶陈化的好坏,好的仓储能使茶叶在存放过程中得到优质的转化。茶仓存茶,茶仓通风是一门学问。

1、通风可以有效避免仓味的产生

茶仓里的普洱茶在后发酵阶段会不断排出一些代谢物“气息”,这种代谢物“气息”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及时把它排放出去。为了避免茶叶产生“仓味”,我们在日常打理茶仓时,尤其要注意通风。只有为茶仓适时通风才能让茶叶一直充满能量,而这个能量就是新鲜空气中的氧气和活性酶带来的。

当然这就会对茶仓外部环境的空气质量有一个很高的要求。比如双陈的生态茶仓就要求周围的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并且茶仓要远离气味污染源。

2、通风有利于茶仓顺应四季变化

普洱茶的“陈化”过程,是其内含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有益微生物菌群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的过程。

通风可以更换掉茶仓里含氧量不足的空气,并带来因季节不同而种类不同的活性酶,从而使得茶叶后发酵所需的有益微生物种类更多,后发酵变得更富层次,口感滋味更为丰富饱满。

3、通风可以调节茶仓温湿度

通风同时也是调节茶仓温度和湿度的重要手段。以夏季为例,早上或者傍晚的时候,外界的温度比仓内低,而湿度则相差不大,这个时候通风就相当于降温。

贮藏普洱茶温度的合理范围是20℃至33℃,湿度范围是50%至75%。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就会影响普洱茶的陈化,也不能让普洱茶健康发酵以实现越陈越香的效果!

通风小贴士:在梅雨季节或者空气湿度过高时,应暂时密封茶仓门窗,减少出入茶仓次数,预防茶品吸收湿气而受潮。

泡茶是一门技艺,品茶是一种享受


泡茶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泡茶有一段十分生动的描写:贾母、宝玉、黛玉等一行来到栊翠庵,妙玉亲手泡茶待客,她为贾母用旧年积存的雨水泡了“老君眉”,盛在五彩小盖盅里;而对宝玉、黛玉、宝钗更是另眼相待.泡茶用的水竟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装入瓮中埋入地下,今夏才开的”。茶具则全是古代的珍玩,其讲究的程度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茶叶,是确保冲泡好茶的物质基础。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滋味和功效,因此每人可根据自身的喜好与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茶叶。茶叶的用量与用水要有一定的比例,否则冲泡出来的茶汤过浓过淡都不相宜。

水,是茶叶滋味和内含有益成分的载体。茶的色、香、味和各种营养保健物质,都要溶于水后,才能供人享用。清人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情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因此好茶必须配以好水。

茶具,能保持茶叶的香与味,衬托出茶叶的色与形,而且其本身往往还有艺术欣赏价值,因此是泡茶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尤其是用茶待客时,就更必须精心挑选茶具,以体现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茶具的种类很多、特点各异,常用的有瓷器茶具、紫砂茶具、玻璃茶具等。瓷器茶具有白瓷和青瓷等品种,它不吸水,传热、保温性适中,白瓷茶具还能准确地反映出茶汤的色泽,其外观常绘有各种色彩的图案和纹饰。无论是白瓷还是青瓷,都极有观赏价值。紫砂茶具质地致密坚硬,但有一定的透气性,因此能保持茶的本色,夏天也不易变质,紫砂茶具传热缓慢,既不会烫手,又利于保温;尤其是造型千姿百态,艺术价值极高,近年来成了茶人和收藏者的新宠。玻璃茶具价廉、透明,用来冲泡银针、碧螺春等名优茶,茶叶经浸泡后,在水中舒展、翻滚的情景,可一览无遗,极具观赏性。

再说品茶。“品”字包含品评、鉴赏、仔细体验茶给人带来的精神和物质享受的意思。唐人写的著名的“七碗茶诗”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壮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眼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对饮茶的体验可以说达到极致。除了第一碗是生理体验外,其余的均是心理感受,七碗茶喝过,他已经飘飘欲仙了。

品茶大致包括闻香、辨形、观色、品味四个环节。

闻香分为干嗅、热嗅和冷嗅。即先嗅干茶,干茶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应在冲泡前进行。热嗅是冲泡后嗅茶汤的香气,花茶除了茶香外,还有不同的天然花香。冷嗅则在茶场冷却后进行,这时可以嗅到原来被芳香物掩盖着的其他气味。

辨形是观察茶叶在冲泡后的形状变化,茶经水浸泡。逐渐恢复了鲜叶的原始形状,一些原料细嫩的名优茶,芽叶在茶汤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茶冲泡后,芽叶在杯中沉浮起降,上下翻滚,煞是好看。

观色主要是欣赏茶汤的颜色。茶汤随着茶叶内含物质的渗出,会不断改变颜色,常是由浅入深;不同的茶类又会形成不同的颜色。有的黄绿,有的橙黄,有的浅红,有的暗红等等。同一种茶叶,由于使用不同的茶具和冲饱用水,茶汤也会出现色泽上的差异。宋代贵白茶,使用黑色茶盏,以衬托茶色,这种因茶择具的做法,也推动了茶具生产和制作工艺的发展。

品味是通过舌的味觉器官来感受茶的美妙趣味。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滋味,如有的浓烈,有的清和,有的鲜爽,有的醇厚,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茶是一门学问 学会喝茶,学会静下心来处世


学会喝茶,学会生活

茶是一种饮料,更是一门学问。喝茶,看似一件简单的事,却包含了太多的不简单。学会喝茶,学会简单生活。

学会喝茶,学会静下心来处世

年轻的时候,总是心浮气燥,时常碰壁,往往会钻牛角尖。喝茶能够帮助人心平气和,凡事看淡了,也就心地淡然,胸怀坦然,就学会了淡泊,淡泊不是没有欲望,而是更清晰明确了自己目标。 属于我的,当仁不让,不属于我的,不动其心。它是人生的一种心情,一种固守生命本分的态度,一种人生轻松处世的执著。淡定,是固守自己的所得,珍惜自己的幸福,领略生命的真谛,才会简单而又快乐。

学会喝茶,学会像茶一样的包容

茶能够包容牛奶制成奶茶,能够包容果汁,能够制成酒品。茶的包容性非常强,让人懂得什么时候该喝,什么时候不该喝,做人也要学会像茶这样的包容。

学会宽敞的思路、宽宏大量的胸怀。从学茶中,逐渐学到想得开一些,思维空间就大一些,心胸宽阔一些,处事宽容一些,眼睛就会明亮一些。

学会喝茶,学会保持空杯的状态

年少轻狂,总是心高气盛,非黑即白,凡事总想争出高低,年轻的我们时刻觉察到自我的存在,这个自我把外界总是看的很小,试图要掌控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现自我非常渺小,总有太多的未知和惊奇需要去挖掘,有太多没有去的地方需要去发现。

学会喝茶,保持空杯的心态,学会了汲取和接纳,对任何事物不只看表面,而看它内在的逻辑,看它对于自己的正面意义,空杯心态才能让人充满正能量。

学会喝茶,学会提升品质生活

茶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坚持。喝茶不仅带给人身体上的健康,更带来是精神上的享受和气质上的提升。

一人一茶一世界,坚持喝茶,获得品质和精致的生活内容,也使得对生活、对人生追求目标更加明确,满足才不会让人生膨胀。坚持喝茶,逐渐发现生活中很多精致的细节,原本就存在,学会喝茶,打开了自己对细节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知。

禅茶一味 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


禅茶一味:闲钓茶溪水

巴金喜欢喝茶,却不太讲究,家家户户都有的白瓷杯,就是他的茶具。泡的方法也简单,和农夫村妇一样,抓把茶叶,用开水一冲,味道自然也很一般。而且,他喜欢把茶叶丢在书柜里,这样,茶水就有了油墨的味道,外人实在难以下咽。

好友许四海是制壶大师,实在看不下去巴金这样糟蹋茶叶。于是,他送了他一只自制的仿曼生壶,还专程从家里带了一套紫砂茶具,为他表演茶艺。

还别说,制壶大师确实有一手,用特别的手法冲泡的茶,还未喝,香味已经在房间里弥漫,巴金喜不自禁,一边喝一边感叹:“没想到这茶还真听许大师的话,说香就香了!”一口气喝了好几杯。

老舍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喜欢一边喝茶一边写作,如果没有茶,喝多少水都觉得不解渴。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都不忘随身携带茶叶。饮茶,可以说是老舍一生的嗜好。他在《多鼠斋杂谈》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一次,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他的嗜好,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个热水瓶。老舍颇为开心,赶紧泡好一杯茶,准备慢慢品。没想到,刚喝了几口,一不注意,服务员端起杯子给倒掉了,老舍很生气:“难道她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其实,这是东西方茶文化的不同,人家以为老舍喝剩了,很体贴地倒掉呢。

后来,嗜茶如命的老舍居然提出要戒茶,原因是物价高涨,“不管我愿不愿意,近来茶价的增高已教我常常起一身小鸡皮疙瘩。”粮食涨,茶也凑热闹,茶和粮食确实一样重要,难怪老舍只是叫嚷一阵,并不见他真正戒茶。

郭沫若故乡四川乐山沙湾镇曲曲弯弯的茶溪,青翠欲滴的茶山,从小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1岁就写下了“闲钓茶溪水,临风诵我诗”的句子。

他到全国各地,遇到好茶,都少不了品茶的环节,一开心,忍不住就题首诗写个字。被他题了诗写了字的茶就红遍了全国。因为喜爱茶,所以连剧本都不放过。在1942年写的剧本《孔雀胆》中,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自己的泡茶心得:

“在放茶之前,先要把水烧得很开,用那开水先把这茶杯茶壶烫它一遍,然后再把茶叶放进这壶里面,要放大半壶光景。再用开水冲茶,冲得很满,用盖盖上。这样便有白泡冒出,接着用开水从壶盖上冲下去,把壶里冒出的白泡冲掉。这样,茶就得赶快斟了。”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4271.html

上一篇:茶,喝多少才合适?

下一篇:当身体有这些情况,请暂停饮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