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茶,到底为“喝”还是为“吃”?

2019-11-16

导读:茶是吃还是喝?不同的人群和地域中,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理解。

骚人墨客说到茶,可吃,可咏,可品,可分,就是不提“可喝”

有人认为喝茶,要削尽繁枝,有好茶,老老实实吃上一杯,何必让茶道茶文化一类叠床架屋,弄得一杯茶也吃不安呢?

可是,在南宋都城临安,终究吃茶者多,喝茶者少,遗风不灭,杭州人至今都要讲“去梅家坞吃茶去!”味道就变了。《梦粱录》里的临安,“四时卖奇茶异汤”,冬天卖的七宝擂茶,据说是用花生、芝麻、核桃、姜、杏仁、龙眼、香菜和茶擂碎煮成茶粥单卖,这般吃法,操作起来好比捣年糕,吃者好比吃八宝粥,要紧的是吃,不是喝茶汤了。宋人还喜欢弄些香料,把龙脑珍菜、菊花之类与茶在一道,茶香吃进花香,花香吃进茶香,吃进嘴里,吃出了一股香气、一种味道。

南宋咸淳年间,日本高僧大应禅师到了余杭径山寺,深研佛学之余,把当时流行的抹茶做法、吃法一并学会,带回了日本,慢慢发展为“茶道”。看日本人行茶道,便知抹茶是研成细末的,放入茶盏,注入沸水,茶汤浓如豆羹,小筅帚一搅,卷起千堆,待冷却后,一吃而光。南宋时虽有撮泡茶的套路,但是大家都不买账。

还有个说法,杭州早年有酒馆无茶坊,只不过富人有了聚会宴饮,会招些茶博士来来往往,热闹煞也。后来宋室南迁,汴京开茶坊的习俗南渐,茶馆在临安一家接一家地开起来,且在茶汤巷一带成了气候,成为茶馆一条街。茶馆虽然吃茶,但是点心也是重头,你看今天在杭州坐茶馆,无论青藤或门耳,那些各色吃食消闲果儿的消耗,分量不会少于茶汤。南宋的擂茶,现在无处可买,但在保留擂茶习俗的湖南乡下,待客吃一顿擂茶,是要摆上十数个碟子的,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一路吃下去,好比是在吃饭了。

至于文人雅士,骚人墨客说到茶,可吃,可咏,可品,可分,就是不提“可喝”。分茶这一活计,知识分子很喜欢,说白了就是闲来无事,弄把小筅帚筅筅茶汤,由泡沫形状,茶末游移,想像出金戈铁马,杏花春雨,生离死别,聚散无常。只要胸有点墨,胡思乱想,就能成全分茶好事。

还有斗茶一节,是茶农做了新茶后的一项趣味赛,比比看,谁的茶神完气足,做得好,以便卖个好价钱。

斗茶

壹要观汤色,色纯白表示茶质鲜嫩,颜色青、黄、灰、红,均不足取。

贰要汤花匀细,紧咬盏沿,倘若咬不住,粘不牢,汤花飘零,便稍逊风骚。

斗茶三局两胜,可是,茶汤入口的那股子鲜味,居然完全避而不谈。这些南宋人士,他们的想法,真有些怪呢,有了他们的积习与遗风,杭州人喜说吃茶,不说喝茶,也就不足为怪了。(注:

cy316.cOM编辑推荐

水为茶神,水为茶体


水的重要性,可让茶汤美而得益,并让茶显露其光华。好茶得真味,不同茶种,泡的用水也互见高下。水是茶汤的关键,古人品茗有智慧。

三位明代文人说的是“水为茶神”“水为茶体”。这说明有好水才能泡出好茶汤,这也是今人学习经验的榜样。而今,我正身处古井前,想品好水在哪里?想要取泉瀹茗得好汤,知名泉、访名泉,还是先学会分辨水的方法。

清,就是水质无沉淀物,透明无色。轻,就是今日所说软水与硬水之分。甘,是指水的滋味,舌尖对甜的敏感度最高,立刻就有反应。冽,就是水要冷。冷冽是一种水质的特性。洁,没有污染。水没有污染就能让水的鲜爽度提升,茶汤更为明亮。活,煮水要活。古人强调,活水需活火烹。

先来看水质对茶叶浸出物的影响。水的硬度影响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所以纯净度较高的水,对于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浸出量就较高,而硬水含有较高的镁钙矿物质,对茶叶的有效溶解度就偏低了。纯净水对于绿茶的滋味与香气,会产生更醇厚与鲜爽的效果;而自来水中含氯的成分较高,所泡出的滋味也没那么鲜爽。

具备好茶、好水,却将水煮坏、煮老了,前功尽弃。袁枚在《随园食单·茶酒单》有精彩说明:“烹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此中消息,间不容发也。”

茶为国粹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兴于汉魏,盛于唐宋。繁于明清,昌于当今。穿越千年,流俗至今。历史悠久,可谓国粹。

茶之家族,品类繁多。黑白青绿红黄,济济一堂;东西南北中外,全球飘香。六大茶系,皆为兄弟。色香味形,各臻妙谛。其形圆若珠玉,尖似银针,卷若花蕾,舒似流云;其色黑似乌金,白似凝脂,青如春草,绿似翡翠,红似丹阳,橙如黄石;其味或浓或淡,或重或轻,或涩或甜,或幽或浅,或续或断,或长或短……

茶之为用,功效甚众。为食可充饥,入药提精神。大而论之,可资政,可通商,可谈兵;小而言之,可交友,可润文,可养生;细而言之,可解渴生津,可减肥降脂,可明目清心,可保肝除郁,可美容护肤……

茶之为俗,因地而差。千奇百态,雅俗俱佳。北京大碗茶,成都盖碗茶,羊城早市茶,福建功夫茶,云南九道茶,江浙四时茶,西北八宝茶……

茶为国之瑰宝,更乃民生所珍。一茶一世界,品茶如品人。察其色,观其形,闻其香,赏其韵,玩其味,醒其神,参其道,养其性。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致静,宁静致远;茶尚清,清正廉明;茶导和,和衷共济;茶贵雅,高雅文明。七分茶,八分酒。一壶好茶,可沛九州《正气》,能助“六艺”灵境。茶韵滋养品性,潜移默化心灵。荡涤胸中浊气,鼓舞揽月壮志。

翠屏苍苍,天造茶乡。岷水汤汤,文脉悠长。叙府泱泱,茶道流芳。和乃自然之道,雅为修身之方。茶道文化彰显地方特色,和雅教育培养国家栋梁。

黑茶茯为优,茯茶花为好


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能够随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陈化、香醇,有助消化减肥和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茯茶是黑茶中最具特色的产品,是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 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在唐朝,由于系用官引制造,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

一般情况下茯茶陈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茶汤越易冲泡出来,茶汤色泽红艳明亮。茶中的金花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

茯茶作为黑茶中的贵子,最与众不同的就在于其中具有的“金花”成分。所谓“金花”,就是在原料的加工中通过发花这么一道特殊的程序,专门在黑茶的砖块中培养一种叫做“冠突散囊菌”的冠突曲霉物质,俗称为金花。

金花干嗅便具有一种黄花的淡淡的清香味道,而将带有金花这种特殊菌类的茯茶泡饮时,那种花香变融入茶汤之中,化作茶的滋味而更加醇厚微涩,清纯不粗、口感强劲。

当然,金花还可以有效地促进调节新陈代谢,起到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其药效有如土茯苓,加上茯茶的口感特别,并以“茯”字命名,因此有人误以为茯茶中有茯苓的成分,但实则是金花的菌花香和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为何喝茶时还是少放糖为好?


茶与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品,尤其是糖是许多美味佳肴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诸如大家喜欢吃的糖醋鲤鱼、拔丝里脊、蜜汁叉烧……这些都离不开糖的功劳。

作为全世界最受欢迎、也是最流行的三大无酒精的热饮之一,喝茶时放入糖块,是茶叶的一种常见饮法,尤其是红茶加糖,在欧洲一些国家,例如英国、葡萄牙、西班牙等,都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饮法。

包括在中国,去一些酒店、餐厅、酒楼等场所用餐时,我们也常常在餐桌的调味盒里能找到用特制纸张包装好的糖块。

在我国西北地区,尤其在甘肃、银川等地,常见当地人喝一款“八宝茶”,除了放入茶叶、红枣、桂圆,还得加入糖,以取得最佳的滋味口感。

对于许多人来说,喝茶时加入糖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口感,丰富品饮体验,还能有效缓解紧绷情绪,纾解内心压力。

不过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喝茶还是以原味茶为主,加入糖,是比较少的做法。

笔者也推崇喝茶,还是尽量喝原味茶。

究其原因,除了饮食文化区别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对茶的认识上的区别。

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里,茶本是苦寒之物,喝茶特有的降火消暑、消脂去腻、降压理平、清热解毒等功效,只有在苦涩本味的刺激下,刺激人体的消化系统,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再者,喝原味茶,更有利于品茗悟道,在苦尽甘来那一瞬间品味茶滋味的千姿百态,领悟生活的甘苦。加入糖,反而让甜味中和,甚至冲淡了茶的本真。

此外,大家都知道,带甜味的食品人人都喜欢,但过多食用,对身体是百害无一益的。有数据显示,一名成年人日均食糖量最好不要超过30克,一名未成年人日均食糖量最好控制在10克以下。过多食用,易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龋齿等疾病。

乌龙茶:重者为优 轻者为次


欢迎来到本网站,下面为您提供的是《乌龙茶:重者为优 轻者为次》内容,感谢阅读!

乌龙茶,也叫青茶,主要原产于福建省,经过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多道工序制成,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作为福建茶饮大类的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都属于乌龙茶,在市场上品种繁多。仅铁观音就有清香型铁观音和浓香型铁观音,清香型铁观音又有正味、消青、脱酸等不同口味。武夷岩茶品种更为复杂,有70多种,除去大红袍、肉桂、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不说,仅近年来很流行的老枞、高枞就让人一头雾水。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挑选到好的乌龙茶呢?国家一级评茶师陈郁榕老师指出,其实挑选好茶并不复杂,作为爱茶人,首先要充分了解乌龙茶各品种的品质、风味,再来品味乌龙茶的各类香型和味道。具体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来判断。

看外观。福建闽南、闽北两地的乌龙茶外形不同,闽南的为卷曲形状,闽北的为直条形,都带有光泽度。外观比较粗散、粗松、不紧结、无光泽、颜色比较暗、失去鲜活感的茶叶属于中下品乌龙茶或者是陈年茶。同时,还要看外观是否整齐均匀、洁净无杂物,有无茶梗、茶片、茶末和其他物质。最好用手抓一把茶叶掂一掂,感觉茶叶轻重,重者为优,轻者为次。

闻香品味。看了茶叶的外观后,就可以冲泡闻其香、品其味了。闻香气一是要闻其花香是否纯正,是什么香型;二是闻花香是高是低,稍有花香还是有酵香;三是闻其花香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香型。品其味应注意滋味是浓是淡,有无韵味或品种味。茶汤滋味不应带有苦味、涩味、酵味、酸味、馊味、烟焦味以及其他不正常的味道。福建乌龙茶一品种一个味道,品味时自己口感良好就可以。

观茶汤。一般茶汤颜色应为金黄色或橙黄色,而且要清透,不浑浊,不暗,无沉淀物。冲泡三四次而汤色仍不变淡者为贵。

看茶渣(叶底)。品饮后要观察杯中的茶渣。茶渣要平伏有光泽,有红边或是红点。还要用手捏一捏茶渣,手感柔软、厚实,不硬,不刺手,说明原料好,加工工艺掌握得当。

火味。福建乌龙茶素有“北水南香”之说。意思是说闽北乌龙茶具有茶香溶于水的特点,而闽南乌龙茶的香则是掀盖即香。选购时常常会遇到茶带火味,火味实际上与焙茶时火功掌握的程度有关。消费者在选择时,只需香味中不出现高火味、老火味、热火味、焦味就可以了。

性价比。品饮选购时如遇到几种茶叶的香味均适合自己的口味,而且价格相当的情况怎么办?这就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口味、最耐泡的茶。

关于本文《乌龙茶:重者为优 轻者为次》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喝茶:“以新为贵”还是“陈化生香”?


人们喝茶时往往会产生疑惑:茶叶有保质期吗?为什么对于绿茶来说,大家都觉得当年采的春茶的最好的;而红茶、乌龙茶等则不那么追求春茶,而且貌似对茶叶的保存时间也很少提及;在黑茶界,往往是有着“陈年某某黑茶”说法的茶叶更诱人;在白茶界可谓是“老腊肉”横行,而且身价随年份有增无减,否则,怎会有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呢?

到底是新鲜出炉的茶叶更好,还是经时间洗涤的茶叶更妙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绿茶:“小鲜肉”的味道更鲜爽

绿茶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尤其是名优绿茶,往往在春天生产,全年销售。绿茶自然是新鲜的更受欢迎,但最好不要刚做出来就立即喝。

营养学角度来讲,最新鲜的茶叶营养成分不一定最好,并且新茶中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醇类、醛类物质会给胃黏膜带来一定的刺激。如果要喝新鲜绿茶,最好在制成后半个月左右再喝。一些患有胃酸缺乏的人,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

白茶、黑茶:时间沉淀更显风韵

白茶有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而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越陈越香”的说法均来自于民间经验和总结,这也具有一定的科学原理。

经过合理存放后的茶,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1)香气变得更加幽雅醇正,刺激性降低,香气丰满而不妖艳,这是因为低沸点和高沸点的香气组分比例相对减少,而较幽雅的中等沸点的香气组分的比例增加了;(2)滋味变得较醇和、滑口生津,饱口而不刺激,回甘加强,这是因为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而增加,酸度下降,pH值呈上升趋势;(3)汤色变得更加明亮,色度方面红色和黄色比例增加,绿色减少,光泽度更好。

其他茶叶:放置一段时间更甘醇

其余的茶叶品种,如红茶、乌龙茶,其最佳饮用期,也是和绿茶一样,要等上一段时间才好。这个时间段少则半月,多则三五月甚至要到二年。因为这些茶在制作过程中都会有炒制或者烘焙的工艺,要等到火气褪尽后,茶叶内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酸度下降,口感才会变得更好。

茶叶存放:这些小技巧你应该知道

虽说很多茶叶是保存一段时间再喝味道会更好,但请注意(敲黑板划重点),茶叶是有保质期的,茶叶的储存也需要技巧。如绿茶,保质期在常温下一般为一年左右。不过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线、湿度。如果存放方法得当,降低或消除这些因素,则茶叶可长时间保质。下面奉上一些茶叶贮存小技巧。

把茶叶放在马口铁盒或罐中,储存于干燥通风处,可保持不坏。

用纸包好一包生石灰,放在瓶底,把茶叶放在石灰上面,将盖盖紧,茶叶就不会发霉,也不会失去香味。

茶叶储存中不可接触香料、油漆或樟脑等,以免使茶叶发生异味。

如茶叶已发霉,可放在锅里干炒几分钟,就能复原。但必须照上述方法收藏,才不致再发霉。

器为茶之父


古人云,器为茶之父从传统的品茗艺术,茗饮文化而言,茶具不仅仅是一种盛放茶汤的容器,而且是整个品饮艺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质地精良,造型优美,并富有文化意蕴的茶具,对于衬托茶汤,保持茶香,提高品茗的情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陆羽所说的"益茶"。

茶具的演变与发展,总是和茶或饮茶方法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反过来说,有怎样的茶和品饮方法就有怎样的茶具,而历代的茶具也正是为了适应各朝各代不同的茶和品饮习惯而创造出来的。

对于唐代的茶碗,陆羽有"碗,赵州上"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赵窖的青瓷有利于衬托那时的茶人所欣赏的汤色。

到了宋代,由于斗茶的需要,汤色尚白,因此建州产的黑釉盏,就成了当时首选的茶具。

元明之际,斗茶之风不再,散茶成为主流,相应的便出现了有利于衬托散茶绿色汤汁的白瓷及素淡雅致的青花瓷。同时因散茶冲泡艺术的发展,壶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成了自斟自饮的佳具。

到了清代,由于冲泡技艺日趋精湛(工夫茶),紫砂壶也运用而盛行。同时由于以茶敬客成了民间极为普通的礼仪。盖碗也开始流行。今天的茗饮艺术对茶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人们也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北方一带的居民,大多喜爱花茶,一般使用较大的瓷壶冲泡,再分别斟如杯中引用,南方一带的人普通爱好炒青或烘青绿茶,习惯上多用有盖的瓷杯,瓷碗。闽、粤、港、台一带的人们偏爱乌龙茶,则宜用于工夫茶茶具,工夫红茶之茶具亦可如此。一般的红茶则可选用紫砂壶冲泡,颇有趣味。品饮各类茗茶,尤其是高档茗茶,如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等,则以无色而透明高的玻璃杯,或白色薄胎细质瓷杯最为理想,可以提高观赏与品茶的情趣。

为你介绍秋天喝的茶


秋天到了,天气慢慢变得干燥,在干燥萧瑟的秋季,人们总会感到皮肤紧皱、口干舌燥。此时若能根据机体的需要,科学合理的饮用适合自己的秋季茶品,不仅能润肤止咳,而且还有防病保健之功效,可谓是一举两得。对于秋季养生的人们来说,何乐而不为呢?一般来说是“春花、夏绿、秋青、冬红”没错,最合适秋季喝的茶当然是青茶了。青茶性适中,介于红、绿茶之间,不寒不热,适合秋天气候,常饮能润胃、益肺、生津、润喉,有效清除体内余热,恢复津液,对金秋保健大有好处。青茶汤色金黄,外形肥壮均匀,紧结卷曲,色泽绿润,其味爽口回甘。

茶是天然饮品,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俗话说:“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中医认为,茶能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涤热清痰;益肺胃,明目解瘟。秋天天气干燥,“燥气当令”,常使人口干舌燥,宜喝清香的乌龙、铁观音等青茶。

乌龙茶

乌龙茶,茶功如神,早已为人们所知。唐代诗人卢全是这样形容茶叶功效的: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清风生。乌龙茶是茶里面名头最响的一种茶。它是一种半发酵茶,几乎不含维他命C,却富含铁、钙等矿物质,含有促进消化酶和分解脂肪的成分,可抑制脂肪的吸收,并使多余的糖分难于转化成脂肪。

乌龙茶可以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可以兴奋中枢神经,增加运动能力;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消除口臭;保养肌肤,分解中性脂肪,达到减肥美容效果;饮酒前喝茶,预防宿醉;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减缓衰老, 延年益寿;固齿强骨,预防蛀牙;保护视力,维持视网膜正常,预防老年性白内障;降低血液的胆固醇含量、血脂浓度, 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抑制细胞突变,具抗癌作用;治疗放射性损伤,保护造血机能,提高白血球数量。由此,人们赋予了乌龙茶“负热量饮料”的美名。如果长期饮用不仅能降低胆固醇,而且有助于人减肥和健美。

铁观音

铁观音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铁观音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所以饮铁观音茶能减肥。

铁观音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可以防治糖尿病,有减肥健美作用,可以防治龋齿,有杀菌止痢作用,可以清热降火、提神益思、醒酒敌烟。有道是解毒消食去油腻、明目清心皆具备,美容减肥抗衰老、防癌增智功能奇。

饮铁观音茶能防癌增智,早已不是鲜为人知的事。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铁观音含硒量很高,硒是谷胱甘肽氧化酶的组成成分,能刺激免疫蛋白及抗体疾病的抵抗力,能抑制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人体大脑体液的酸碱性与智商有关。在体液酸碱性允许的范围内,酸性偏高时,智商低,碱性偏高时,智商高;经常饮铁观音茶,能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提高人的智商。这是由于铁观音中维生素、咖啡碱、氨基酸、矿物质、茶多酚等含量高,这些物质与大脑发育关系密切。维生素具有健脑、明目和益智之功效。咖啡碱能使AMP的含量增加(AMP为脑组织活动所需能量ATP的合成原料),从而使脑细胞旺盛的生存和活动。氨基酸、矿物质、茶多酚对脑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人体的智力有良好影响。因此,常饮铁观音对人体防癌和增智益脑有积极作用。

秋茶喝起来也有讲究。爱吃肉的人,容易形成酸性体质,缺乏维生素C,经常饮用乌龙茶、砖茶等碱性较强的茶叶,可以消食开胃;爱美的女士,适宜喝花茶,像玫瑰花茶,有美容、抗衰老功效;偏瘦的人,在秋天则要远离浓茶,多喝清淡的菊花茶。

合肥茶行推荐

自古都有“夏茶涩不好喝、秋茶好不能摘”的说法,现在的新茶大多指春茶,由于夏秋季节茶叶虫害多,农药残留相对较多,光看茶叶的形状、色泽、气味,几乎是不可能辨别出茶叶是否有农药的。那怎么才能安全购买、泡喝秋茶呢?

首先,朋友们在选购茶叶的时候,一定要认准质量安全(QS)标志。目前街头大大小小的茶叶店很多,仍有许多没有QS标志的茶叶在市场上销售。其次,对于新上市的秋茶,最好在泡了两个小时之后就要换新的茶叶,并且不要去嚼吃茶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茶叶中的农药残留对身体的影响。因为茶叶经过多次冲泡,能使一些难溶性有害物质如某些极微量的残留农药逐渐被浸出,而在两个小时之内,用普通水冲泡的茶叶,所含的残留农药成分大部分都泡不出来。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612663.html

上一篇:茶之初心

下一篇:茶是一种安静的文化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