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武当道茶两项标准通过市级评审

2019-11-13

系十堰市首个茶叶行业地方标准

单行种植亩平5000-6000株,双行种植亩平8000-10000株,加工工艺共有12个流程,茶品分为名优茶和普茶两种类型。昨日,市质监局正式批准发布武当道茶两项技术规程,这标志着我市茶叶产业有了统一的加工标准,这也是十堰市茶叶行业的首个地方标准。

目前,十堰市茶叶基地面积已达43万亩,是全省四大优势茶叶产区之一,也是全省著名的高香型绿茶和有机茶产区。2008年12月,市政府印发了《“武当道茶”品牌开发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十堰市茶叶要统一主打武当道茶品牌。上月30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召开了“武当道茶”地方标准专家评审会,《武当道茶生产技术规程》、《武当道茶加工技术规程》顺利通过评审。《武当道茶生产技术规程》规定,武当道茶应选择15至25度缓坡地,以梯带种植为主,单行种植,亩平种植2500——3000丛,5000——6000株,双行种植,亩平4000——5000丛,8000——10000株。加工工艺按照鲜叶采摘——鲜叶验收——晾——杀青——摊晾——揉捻——二青——整形——烘干——检验——入库——包装等程序进行,分级为名优茶和普茶两种类型。据悉,该标准的制定,规范了武当道茶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对推进武当道茶产品质量、生产管理和市场推广有着重要意义。该标准将有效规范武当道茶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武当道茶知名度和开发效益,同时为武当道茶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精选阅读

袋泡茶由来及评审标准


如今,生活节奏快,人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自己动手泡茶。——英国茶委员会主席威廉·戈曼

袋泡茶由来及种类

袋泡茶:又称茶包(TeaBag),是将茶叶装入有透水材料制成的袋子,在杯中冲泡既可以饮用的一种茶叶产品。是在原有茶类基础上,经过拼配、粉碎,用滤纸包装而成。

袋泡茶的历史由来,这种包装方式还是在非常偶然的状况之下发生的。1908年,纽约茶商ThomasSullivan沙利文为了方便像购买者展示商品,用丝绸将茶包装起来寄送给客人,有购买者就这么顺手将茶包扔进茶壶中,结果发现这样既能享受喝茶的乐趣又便于清洗,袋泡茶就这么应运而生了!

其实袋泡茶在国外的历史比较久,在国内才发展了不过几十年,大概在9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国内市场,那时市面上都没有袋泡茶,只有在少数比较高端的宾馆才有供应,由于价格比较贵,平常人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袋泡茶除了简单方便之外,也有着能与传统茶叶相媲美的优秀品质,很多国家都有“国宝级”的制茶品牌,有些拥有百年历史、有些是皇家钦点、有些市场占有率也非常高。

袋泡茶的分类,袋泡茶又称茶包(TeaBag),是将茶叶装入有透水材料制成的袋子,在杯中冲泡既可以饮用的一种茶叶产品。根据茶叶原料的不同,袋泡茶可以分为绿茶袋泡茶、红茶袋泡茶、乌龙茶袋泡茶、黄茶袋泡茶、白茶袋泡茶、黑茶袋泡茶、花茶袋泡茶和保健类袋泡茶。根据包装的不同,袋泡茶可以分为四角包、吊线四角包、三角包、M包、双囊包和单囊包。根据茶叶性状不同,袋泡茶可以分为原叶、碎叶和颗粒。

袋泡茶的优点

袋泡茶都是小包独立包装,对于出门在外想要品饮一杯茶的茶友来说,可以算是便携之至。带上几个茶包,走到一个有开水的地方就可以随泡随喝,也省去了温杯烫盏的复杂程序。袋泡茶定量包装的特点省去了我们取茶时的一分纠结,只需拿出一小包投入杯中即可冲泡。对于快节奏的生活来说,特别是办公室一族,可是省去了不少麻烦。袋泡茶取茶方便,而且存茶也方便。把茶叶锁在茶包里的袋泡茶处理起茶渣既环保又方便,直接将茶包带着茶渣一起处理掉即可。袋泡茶的出现让人们正式进入快饮茶品的行列,将茶的独特口感和滋味浓缩于茶包之中。让喜欢茶可却因为快节奏的生活没办法停下脚步的你,也能够在忙碌之中给自己泡上一杯茶,让生活更健康。

袋泡茶有怎样的评审标准?

袋泡茶的冲饮方法是带内袋冲泡,我们在审评袋泡茶品质优劣时,不必开包破袋倒出茶叶看外形,而是看:

1、外形中滤纸的质量和包装规范性;

2、汤色的色泽是否清澈明亮;

3、香气是否高鲜纯正有嫩茶香;

4、滋味是否香醇甘鲜醇厚鲜爽;

5、滤纸是否薄而均匀过滤性好有无破损;

这五项来进行评分,继而评判出袋泡茶中的优质茶,中档茶,低档茶和不合格品。

参见《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18

袋泡茶现状与问题?

袋泡茶是世界茶叶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袋泡茶消费在茶品类消费总额中的占比而言,世界平均水平为23.5%,欧美发达国家袋泡茶消费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欧洲为80%,美国和英国高达90%。相比之下,中国的袋泡茶消费水平很低,仅为4%。

目前在国内,提到袋泡茶,不少人觉得这是用“最差的茶叶”而制成,但这真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

袋泡茶是一种包装方式和不同的饮茶不方式,不应该是低端茶的品类的代名词。正因为国内人的观念差异,行业经营无序,市场经济运行还不规范,所以导致了我国袋泡茶市场监管不严,袋泡茶无品牌,无检验标准和合格证明,质价不符,假冒伪劣商品时有发生,袋泡茶选料质量差,农药残留问题。袋泡茶市场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要建立和经营一个能够代表一种流行文化,代表一种生活方式,代表对自身更多爱护的袋泡茶品牌,在生产方面,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定严格的原料采购标准,对整个生产过程中做到层层把关,在生产、包装、储存、运输中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使产品卫生合格,质量优良,产品之间不存在差异。国内袋泡茶市场是巨大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袋泡茶品牌一定能在未来的世界袋泡茶和茶叶消费市场上占据优势。

据国内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袋泡茶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袋泡茶市场规模为60亿左右,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35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湖北名茶-武当山--武当针井


站点特色

武当山,因一代宗师张三丰所创的武当派而扬名,又因金大侠的精彩描写而真正名扬天下。武当山古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内,山势雄伟,面临丹江口水库,背依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自古以来,武当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筑遍及全山,规模宏伟,相传上古时玄武在此得道飞升。

"山不封不名",自东汉道教诞生之后,历代帝王曾数次在武当举行封山仪式,武当山声名日盛,明成祖在京建完故宫后,由工部侍郎郭瑾率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进武当山,共建造7宫,2观,36庵和72崖庙,一时被称为"大岳"。武当山风景兼泰山之伟、黄山之奇、雁荡之幽,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将之誉为"天下第一山",虽有夸张之嫌,却也可见得这里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游武当有三大看点,一是山上宏伟的古建筑群。当年明成祖朱棣役使30多万军民工匠,在武当山大兴士木,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建成的宏大建筑群。这些建筑在设计上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布局巧妙,各具特点又互相联系,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现存的主要建筑有金殿、紫霄宫、遇真宫、复真宫等。二是山峦清秀,风光壮丽。自然景观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十石,九泉等。而这些自然景观又与精致的古建筑融为一体。三是闻名中外的武当拳。武当拳的创始人是北宋时武当山著名道士张三丰,他创造的拳术称为动静结合的太极十三式,是我国武术上的重要遗产。

茶导游

湖北名茶--武当针井就出自武当山,主产于武当山山脉中段的八仙观茶场。这里西连汽车城十堰,东领繁华城襄樊与襄渝铁路,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武当旅游观光及生态茶园基地,著名景点之一。

这里茶园层层绕山转,四季花开,雾霭笼罩,土质肥沃,所产名茶--武当针井多次荣获湖北省名茶评比特等奖,获湖北十大名茶称号。尤为一提的是,茶场融中国茶艺与武当道乐,独创出武当,值得欣赏。

名茶鉴赏

武当针井外形紧细似针,色泽油绿显毫,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高爽持久,叶底嫩绿,匀齐成朵。

小贴士

武当针井茶名的由来很有意思,还和中国的著名成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有关呢。据说当年这个成语故事就发生在武当山镇磨针井村,当地至今尚有磨针石雕屹立其间,已成为武当一景。武当针井以此命名,大约有两层含义,一是此茶茶味之甘醇来之不易,包含了制茶者的艰辛劳动;二是描述了此茶外形如针般细直,做工也很精细。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发布 涉及茶叶共四十八项


年初,食药监总局联合卫计委和农业部发布了最新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新版标准涵盖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共四十八项,与旧版相比较制定或修订了茶树上禁限用农药和撤销登记农药的限量标准,并且制定了一批茶树上登记使用农药的限量标准,此外还豁免了三十三种农药制定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将于2017年6月开始实施。此次新版标准涉及的茶叶中农残限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制定或修订了茶树上禁限用农药和撤销登记农药的限量,包括甲胺磷、甲拌磷、甲基对硫磷、甲基硫环磷、克百威、硫环磷、氯唑磷、灭线磷、内吸磷、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特丁硫磷、氧乐果和灭多威等15项。以往,这些农药虽在茶树上禁止使用,但由于缺少限量标准,在监管层面难于执行。这一批限量标准的制定(修订),为茶树上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监管提供了判定依据。

二、是制定了一批茶树上登记使用农药的限量,包括吡蚜酮、虫螨腈、敌百虫、啶虫脒、辛硫磷和茚虫威等6项农药,弥补了茶树允许用药但茶叶中残留无法可依的漏洞。啶虫脒过于宽松,不利于茶园生物的控制。

三、是豁免了33种农药制定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其中在茶树上登记使用的有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等3种农药。

新版限量的发布,完善了茶叶中农残限量标准,为茶叶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依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岗位和农业部茶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一直跟踪茶叶标准和茶产业质量安全状况,推动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更加合理合规。

广西:乐业有机茶企通过欧盟监督检查再获有机标准认证


有机茶企广西乐业草王山茶叶公司因其无污染的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及严格的有机管理制度而连续多次荣获有机标准认证,目前它也是广西省首家取得双认证的有机茶企。而在近日,广西乐业草王山茶叶公司又一次通过了欧盟有机专家的亲自监督检查,并再次获得有机标准认证。

日前欧盟、日本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和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对已经连续多年获得有机认证的企业——广西乐业草王山茶叶有限公司,开展欧盟标准和中国有机标准认证进行再认证现场检查。

这是欧盟的有机专家第一次亲自来该基地监督检查,专家主要实地监督检查获得认证的企业在后续生产中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并监督检查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和日本JONA认证公司的中方检查员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实施现场检查。

检查组按照程序要求对企业开展实地检查、员工采访,并现场核对企业申报的材料真实性。检查组认为,企业质量控制措施到位,各项记录档案齐全、资料完整,能做到可追溯。检查组对于企业的种植环境,生产操作过程,隔离设置,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厂区环境、加工过程及包装、标识、销售等给与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该企业生产环境良好,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操作规范到位,品牌意识强,并有能力支撑有机事业的发展,确保了有机产品品质,符合欧盟有机标准和中国有机产品标准要求。

欧盟监督官PAUL ESPANION先生在检查结束时称:“从事有机见证检查工作20多年,该基地是所到过海拔最高、空气最好、周边环境优美的基地,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作为颁发欧盟标准有机认证证书的日本JONA认证公司代表高桥俊彰先生表示,“这里环境很好,整个基地没看到任何垃圾及污染物,而且企业还执行严格的有机管理制度,是理想的有机茶生产基地。”

据悉,广西乐业草王山茶叶有限公司是目前广西首家通过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组织实施的取得欧盟有机标准和中国有机标准的双认证企业,该企业2008年获中国标准有机认证,2015年取得欧盟有机标准认证。该公司开展的双认证是响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具体体现,也对下一步广西农业企业大力开展国际有机产品认证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毛茶评审方法


1.检样

(1)检样的意义:在同一批茶中,有形状上的大小、粗细、圆扁不同,老嫩、毫梗和品种不同,各成分有数、量、本质的不同,说明茶叶具有相当的不均匀性,如果局部检取3~5克毛茶样,就不能代表一个地区或一个茶类的茶叶品质,因此无论审评的多么认真,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检取茶样的好坏,是审评毛茶品质的关键所在,关系到产供销三者的利益,关系到价格政策的执行,茶叶的购销。

(2)检样的技术:大堆茶检样,要在大堆茶的上、中、下四周均匀检取茶样,茶袋检样,分批从每个茶袋上、中、下取样,如发现上下差异大时,应将袋茶倒出匀推后再检。检取的茶样放在竹匾茶样盘中,在筛转充分和匀后,用“四分法”(即按十字形状划成四等分,检取对顶角的两份)检到500克左右进行审评。整个过程都要求动作轻。

2.外形审评

重要的操作技术是把盘,要将手中样盘作前后左右的旋转,把大小、粗细、整碎、轻重的毛茶分开,形成分层。先看面茶条(又称面张)的粗细、松紧、整碎和色泽的鲜枯,看毕后剥去面茶;再看中间(称中段茶)的细紧、整碎、轻重、嫩度等;然后剥去看下层茶(又称下身茶或下段茶)的断碎程度和片、末、杂质的含量,并全面比较上、中、下茶的比例。各类毛茶均以中段茶条索紧结,形状整齐,嫩度好的为佳。“炒青有苗,烘青有毫”,红茶白毫多的嫩度好;反之,嫩度差、轻飘、粗松、断碎、扁曲条者为品质差。各类毛茶的色泽,都要调和一致,有光而润,如果色泽花杂,枯红、灰暗、黄褐,为品质差。夹杂物在高级茶中少,在低级茶中多。

3.内质审评

先称取开汤审评的样茶筛均后,用大、食、中三指插入茶堆中间,从底部一直取到面上,一次抓够。而后下杯,用沸水冲泡,并加盖五分钟以后,将茶汤从杯的缺口处全部倒入评茶碗中,若碗中有茶叶等物应用网匙取出,进行审评。

一般先闻杯中香气,先热闻,稍后再温闻和冷闻。在闻第一次后,应将茶杯盖好,连摇数下使香气透出;每次闻的时间不宜过久。闻香气时,首先是鉴别香气是否正常,并区别香气的类别,其次是评香气的持久程度。一般高级茶常有新鲜的嫩香、清香。高级红茶具有香高馥郁而持久。一般低级茶香气较低或带有粗老气。如毛茶带有烟焦、霉、馊等异气以及青气、水闷气、日晒气、油腥气等为劣茶。黄大茶要求似锅巴的高爽香。

汤色:要趁热看。各类毛茶的汤色要求是不同的,但都以明亮的为上品,暗淡混浊的次之。高级绿茶以嫩绿、清澈、明亮为好,中档茶为黄绿亮;红茶的汤色以红艳而明亮为好;黄大茶要求深黄明亮。一般低级的红,绿、黄毛茶混浊而昏暗,内含质微粒多。

尝滋味:取半匙茶汤入口,然后用舌使茶汤在口中转3~4次后吐出,根据口舌的感受,反复辨别茶汤的浓淡、强弱、甜醇、苦涩以及有无异味等。高级绿毛茶要求滋味醇爽,一般绿毛茶,茶汤滋味要求浓厚,入口带微苦涩,而后甘醇,余味鲜爽,有收敛性;品质较差的绿毛茶滋味淡薄,粗老味涩;高级红茶要求滋味鲜醇;一般红毛茶,茶汤滋味要求浓厚而甘淳,气味芳香,刺激性小;低级红毛茶滋味粗老淡薄。黄大茶要求滋味浓厚,耐冲泡。

叶底:主要看老嫩度和色泽。将冲泡后倒入叶底盘的茶叶,用手指拨开摊匀、轻按,以感觉其软度如何。芽多、叶嫩的叶质柔软,叶表面平伏明亮,叶条往往不易开展。叶质粗硬,叶脉隆起,表面粗糙不平整,暗而无光。叶底的色泽,一般以调匀者为好。嫩度好、制工好、品质优良的绿毛茶,叶底色泽为绿翠、淡绿嫩黄;粗老的叶底呈枯黄、色暗、不匀、碎。嫩度高、制工好、品质优良的红毛茶叶底色泽为红艳、红亮、匀齐;粗老的叶底呈红暗、枯红不匀,叶片不安全。黄大茶叶底色泽要求黄色,总的来说,各类毛茶的叶底色泽要求不同,但都以软嫩、明亮、色泽调匀,叶张完整为佳。

在审评中,每一个因子并不能单独反映出整个品质,而是综合反映着品质的几个特征,每一个特征也往往同时在几个审评因子中反映,这使各审评因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如绿茶香气鲜爽,滋味会鲜纯浓厚,叶底会细嫩绿而明亮,汤色也会清绿而明澈,红茶亦是如此。如果遇到香气高而滋味不好,或香气低而汤色好的茶叶,必须慎重辨别,仔细审评。

茶叶香气评审


干嗅茶香:干嗅是两手捧茶叶,将鼻子靠近茶叶吸入茶叶发出的香气。高香茶、新茶、足火茶,干嗅香气必高,而劣质茶、陈茶或水分含量多的茶,干嗅香气必低。

湿嗅茶香:湿嗅是茶叶经沸水冲泡三五分钟后,用漏瓢捞取泡开的茶叶,迅速反复用鼻嗅。也可将茶叶先冲泡在有盖茶杯内,经三五分钟闭盖后再倒掉茶汤,左手拿杯送至鼻口,右手开杯盖,半掩半开,反复嗅剩下泡叶的香气,细心辨别。注意嗅香宜缓吸、短促。评乌龙名茶—武夷山岩茶时,茶汤不倒出,而用杯盖沿杯边来回搅荡茶汤和泡叶,同时用鼻嗅杯盖和茶汤接触部分,将杯盖从鼻前通过到耳边,反复多嗅,直至辨别到香气为止。

嗅泡叶香气时,闻有花香、嫩香、栗香者为佳,闻有闷、霉、烟、焦、油气等异气者品质差。

饮茶不但用味觉享受茶味,以视觉享受茶汤色泽,也可用嗅觉享受茶汤香味。

各种茶都有各不相同的茶香。因茶叶本身含芳香物质,而茶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及茶多酚等化学成分,亦能形成各不相同的茶香,故茶叶亦称之“香茗”。如“祁门红茶”即具独特而馥郁的玫瑰花香,即著名的“祁门香”;乌龙茶中的“铁观音”茶有天然茶果香,香味醇爽;龙井、寿眉与香片,香气清鲜,透澈心肺,历久不衰;而茉莉花茶,则特别幽香醒神。

评审鉴赏春、夏、秋茶


茶树由于在年生长发育周期内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及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使得加工而成的各季茶叶自然品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春茶苦,夏菜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这是人们对季节茶自然品质的概括。

在我国四季分明的长江中下游茶叶主产区,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划分,一般是从季节变化结合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性进行的,通常, 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茶叶;7月中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由于茶季 不同,采制而成的茶叶,其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对绿茶而言,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富集,不但使绿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而且保健作用也佳,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好的时期。许多名茶,诸如高级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高桥银针、君山银针、顾渚紫笋等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所以,在我国历代文献中,都有"以春茶为贵"的记载。唐代吴兴太守张文规的《湖州焙贡新茶》诗、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双井茶》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兰亭花坞茶》诗、元代虞伯生的《游龙井》诗、明代杰出书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的《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诗、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王士慎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诗中,也都有赞美"春茶为上"的诗句。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不及春茶鲜爽,香气不如春茶浓烈。相反,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喊、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泛黄,茶叶滋 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当然,就红茶品质而言,由于夏茶茶多酚含量较多,对形成更多的红茶色素有利,因此,由夏茶采制而成的红茶,干茶和茶汤色泽显得更为红润,滋味也比较强烈,但是夏茶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这对形成红茶的鲜爽滋味又是不利的。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以供选购茶叶时作参考。

干看:主要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茶叶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乃是夏茶的品质特征。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质特征。

另外,还可以结合偶尔夹杂在茶叶中的花、果来判断,如果发现有茶树幼果,估计鲜果大小近似绿豆,那么,可以判断为春茶,因为 茶树通常在9~11月现花授精,春茶期间正是幼果开始成长之际。若茶果大小如同佛珠一般,可以判断为夏茶。到秋茶时,茶树鲜果 已差不多有桂圆大小了,一般不易混杂在茶叶中,但7~8月间茶树花蕾已经形成,9月开始,又出现开花盛期,因此,凡茶叶中夹杂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但通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经过筛分、拣剔,是很少混杂花、果的,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湿看:就是进行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 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者,为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

《金闽红》通过审定,是全国内首个茶叶类团体标准章程


金闽红是首个有章可循的独属于自己茶叶品牌标准章程的茶叶,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竞争力是强大的帮助。

1月9日,茶叶类团体标准《金闽红》通过审定,这是全国首个正式发布的茶叶类团体标准。

1月9日,《金闽红》团体标准审定会在福安召开。应邀的福建省农林大学、省农业厅、省茶科院、省茶叶质量检验中心、宁德市茶叶管理局等单位的专家对该标准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定。与会专家对茶树品种、加工工艺、感官品质等指标进行重点讨论,认为该标准具有区域性特色,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金闽红》团体标准要求使用金闽红品牌的茶叶,采用闽东特色的高香型茶叶品种,通过萎凋、发酵、造型、拼配等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高香型红茶。

金闽红

《金闽红》团体标准的制定将为保护金闽红品牌提供有利手段,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升金闽红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助力宁德市茶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

名词解释:

团体标准作为我国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外的有效补充,机制灵活,适用范围广泛,既解决了企业制标人才缺乏、成本高昂的问题,又能成为行业加强管理和自律的手段。

愿在规范化标准的管理下金闽红能做好“扶贫茶”带好茶农脱贫致富。

存茶是项技术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一岁涨一岁,最近很喜欢厚重感的的物件和有故事的东西,比如复古的茶杯、沉重的红木椅、陈茶。陈茶,顾名思义就是存放好几年的茶,当然前提是茶没有受潮,没有变质,没有损坏。茶能变成陈茶,其中重要的便是存茶。那么为什么要存茶?又如何存茶呢?

首先说说为什么要存茶?有人觉得存茶能使茶叶的口感更加香醇;有人觉得茶叶香气的渗透力会更好;有人则觉得存茶也能使人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这些就属于个人看法,我们不予评价。其实,存茶最重要的便是茶能变成陈茶,我们能喝到陈茶与新茶不一样的味道。我们享受甚至喜欢陈茶带给我们的滋味。这是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然后我们来说说如何存茶?不要再错误的以为只有普洱茶能储存,铁观音、红茶、白茶同样也可以存茶,只是不同茶的属性不一样,茶中物质转化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存茶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存普洱茶的方法相对简单,因其在通风的环境中,和空气有一定接触后可继续发酵,故无需密封,但不能受潮。因此建议将普洱茶储存于陶瓷罐中,然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便可。

存红茶和乌龙茶的方法可以粗放一些。因为它们陈化变质较慢,较易贮藏,只需避开光照、高温及有异味的物品,就可较长时间保存。

存白茶则需放在密封防潮的容器中,避开有异味、臭味、有毒的物品,常温保存便可。

茶叶评审的细则


在我国茶叶界,普遍使用的感官评茶方法,依据审评内容可分为五项评茶法和八因子评茶法两种。

一、五项评茶法

五项评茶法是我国传统的感官审评方法,即将审评内容分为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经干、湿评后得出结论。在每一项审评内容中,均包含诸多审评因素:如外形需评定嫩度、形态、整碎、净度等,汤色需评颜色、亮度和清浊度,香气包括香型、高低、纯异和持久性;滋味评定因素有纯异、浓淡、醉涩、厚弱、甘苦及鲜爽感等;叶底需评嫩度、色泽、匀度等每个因素的不同表现,均有专用的评茶术语予以表达。

五项评茶法要求审评人员视、嗅、味觉器官并用,外形成内质审评兼重。在运用时由于时间的限制,尤其是在多只茶审评时,工作强度难度较大,因此不仅需要评茶人员训练有素,审评中也形成侧重和主次之分,即不同项目间和同一项目不同因素间,重点把握对品质影响大和对品质表现起主要作用的项目(因素),并考虑相互的影响,作出综合评定。

五项评茶法的计分,一般是依据不同茶类的饮用价值体现,通过划分不同的审评项目品质(评分)系数,进行加权计分。就单个项目品质系数比较而言,外形所占比值最大,但小于内质各项比值之和。采用加权计分,不仅较好地体现了品质侧重,也保障了综合评定的准确性,排除了各个审评项目单独计分的弊端。

五项评茶法主要运用在农业系统的茶叶质量检验和品质评比中,在科研机构中也多有针对性地运用。

二、八因子评茶法

自五十年代起至八十年代中期,我国茶叶生产一直实行计划调拨制,限于当时专业评茶队伍的规模及各方利益,虽然产销双方的加工、交接验收等均有统一的标准样,但在实际的检评过程中,由于加工的茶叶与标准样品质上必然存在的起伏,势必对茶叶品质形成不同的意见,进而引发争议。为消除产销双方不断出现的争议,以维护正常的生产,并利于管理,有关的主管部门经协商后于六十年代起在商业系统尤其是在外贸系统中推出八因子评茶法,用以评定茶叶品质。

最初的八因子评茶法,审评内容由外形的条索(或颗粒)、整碎、净度、色泽及内质的香气、滋味、叶底色泽和嫩度构成,以后又修改为条索(颗粒)、整碎、净度、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

从八因子评茶的规定看,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外形审评项目具体化,分列为四个因子,在某些情况下,视汤色为附带因子,认为无损于茶叶品质最终评定准确性而予以取消。

同时,为执行评茶计价,规定采用标准样对照百分制或百分制或五级划分制计分且各因子单独计分;干评、湿评因子得分各占50%等。

八因子评茶法的使用目的,是期望通过采用一些易掌握和运用的技能,并指定审评易区分出差别的因素,从而得出茶叶品质结论。在运用的感官技能中,侧重于以视觉进行判断和比较,对依*嗅觉和味觉判断的因子要求相对不高,计分时给予的比值较低。这正是八因子评茶法的制订依据:选择简单、可比性强的因素,以利统一观点。在实行计划调拨的生产体制下,采用八因子评茶法对减少争议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八因子评茶法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评茶因素的指定存在局限性。由于仅划分了外形的四个因子,而香气、滋味等项目所含诸因子却并没有列出,就出现审评时既有具体因子、又有分类项目的情况,既造成概念的合混模糊,同时也无法涵盖茶叶的整体品质特征。

2、各因子单独计分,分割了品质因素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由于各因子相互平行,造成某些对总体品质有特殊影响作用的因素被赋予的重视度不够,易被忽视。最明的一例,就是同级新、陈茶的比较,实际上在四个外形因子中可能仅有色泽一项不同,由此,也缩小了品质的差距甚至可能把“质”的差别,缩小到“量”的程度。

3、外形计分比例过大。八因子评茶法主要运用于外贸茶叶的各级交接验收中,通过茶样与实物标准样相对照而确定品质。因实物标准样的运用主要在于外形规格上,内质审评若不参考文字标准就不具有全面的代表性,此外,外形的四个因子可比性十分明显,易得出结论,而香气、滋味的比较存在一定难度,故采用外形内质分别计分,相加总分即成品质总分的办法。这一点恰好忽视了茶叶作为饮料,最终的消费体现是在香气和滋味上。因此在具体的审评中,常常是只要外形合格,内质正常,就获得品质的认可。正是这一“内质正常”,客观上降低了对茶叶主要品质的要求,也影响了对茶叶准确的综合评价。

4、降低了对评茶人员的技术要求。由于八因子评茶法操作相对简单,容易为生产和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掌握。但因忽视对评茶的技术要求,至使一些评茶员满于现状,不作深入的业务钻研,也失去对产制技术优劣原因的了解和分析兴趣,甚至还由于部分人的发挥,出现了毛茶验收只须干评条索和香气,湿看叶底色泽即可确定品质的观点,这些论点固然可能是根据多年工作体会而得出的,且与茶叶品质确有联系,但这并不能表明反映的就是客观实际。

感官评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茶叶品质的评判,进而对茶叶生产过程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尽管在一定时期内,八因子评茶法对减少评茶争议起到过作用,但误导了评茶方向,也因此对我国茶叶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一后果已经显露,尤以普通大宗茶的品质滑坡表现最明显。

三、五项评茶法是茶叶审评发展的必然

在目前我国评茶界中,不同内容的审评方法仍并存使用,这势必会造成一些混乱,因此统一评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已经放开。在茶叶贸易中,各方大多采取以质主化价,协商确定的方式进行交易,许多计划调拨制时期制订的标准及标准样已不被执行。茶叶的品质已直接与价格挂钩,“一分钱一分货”。因此,对审评的要求也不再仅是合格和正常了。

当前的茶叶市场已属买方市场,在近年产销疲软的情况下,名优茶的产量和效益却始终处于稳定的增长中,许多产茶区已将其作为生产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名优茶的价格高于普通大宗茶,品质也就要求高而全面,形、色、香、味任一项的欠缺均会有不良的影响,质量也不再仅是外形表现(但仍强调),对香气、滋味乃至汤色的认识和重视均已加强。运用加权的五项评茶法审评,获得的结果既具综合性,又是客观的。

五项评茶法也是与国外茶叶审评方法最接近一种,运用五项评茶法也有利于国际的接轨和交流。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4313.html

上一篇:教你买好茶又不被宰【恒品茗茶】

下一篇:沈阳买茶1800元 获赔1.5万元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