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茶树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然而,茶树品种的命名与分类暂无统一规定,从品种培育角度看,可分为野生大茶树、农家品种、育成品种三大类共350多种,但形态特征以茶树的地上部分来区分,通常将植株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
乔木型茶树: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树高3-5米以上。灌木型茶树: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通常为1.5-3米。半乔木型茶树: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灌木型茶树与乔木型茶树之间。
茶树分类
乔木型古茶树
普洱茶在历史上基本为乔木型,一部分经人工种植驯化改良虽植株已趋矮小,但仍保留了乔木型茶树特性。
茶树品种的命名与分类暂无统一规定,归纳而言,大体有八种情况:一是以品种产地命名。二是以品种象形命名。三是以叶片大小命名。四是以发芽迟早命名。五是以芽叶或叶片色泽和茸毛多少来命名。六是根据产地并结合芽叶性状来命名。七是按品种特点来命名。八是冠以地名或单位并加以编号的新品种。
小乔木型老茶树
茶树品种分类也无统一方法,普遍采用的是将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作为三个分类等级。树型分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三种。叶片大小分特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四类。发芽迟早分早生种、中生种和晚生种三种。
大叶种:叶形椭回,D十尾大,主脉明显,分脉密集而清晰,叶背绒毛发而显著,叶边锯齿明显。普洱茶显然属此类叶种。
小叶种:叶形椭圆,两齿间距离密集,叶片较薄,叶背绒毛少而稀,几乎是对称形芽尖。我国经国家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从1984一1998年共认定77个品种为国家品种。
从以茶树的形态特征、品种及分类看,普洱茶应属于根据产地并结合茶叶性状来命名的乔木型大叶种茶。
(一)茶树品种(品系)的定义
茶树品种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下,能符合人类需要并在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上相对一致的茶树群体。品系是指起源于一个单株,遗传性比较稳定、性状相对一致的一群个体。茶树品系经过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并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后,即可成为品种。只有经审(认)定为品种的茶树,才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由茶树品系审定而来的新品种都属于无性系品种。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和茶叶产业化的基础。
(二)茶树品种分类
茶树品种的分类因分类依据不同而异。
1.按茶树品种的来源划分
(1)地方品种。即农家品种,它们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对当地条件具有最广泛的适应能力。除了从单株中选育出的无性系品种外,地方品种常常是一个性状相对稳定的混杂群体。
(2)群体品种。指未经改良的地方品种及有性繁殖系未经分离的品种,往往在同一个群
体品种内包含有某些性状不一致的各个类型,它们的遗传性比较复杂,个体间较不一致。
(3)育成品种。也称改良品种,是指由专业工作者或茶农采用各种育种手段(包括系统选种、杂交育种和人工诱变等)并按照育种程序选育出来,经过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鉴)定的新品种,多数是无性系良种。
2.按茶树品种的繁殖方法划分
(1)无性繁殖品种。指最初起源于同一植株的营养器‘官,通过无性繁殖方法所产生的一群性状很稳定和很相似的后代,称为无性系品种。
(2)有性繁殖品种。指通过有性繁殖育成的品种。系由雌雄配子通过受精杂交而产生的种子所繁殖的后代,称为有性系品种。
3.按茶树生物学性状划分
可将茶树品种分为型、类和种3个等级。
(1)型。第一级称为型。分类性状为树型,主要以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习性而定,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和灌木型。
①乔木型。属于较原始的茶树类型。分布于和茶树原产地自然条件较接近的自然区域,即我国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植株高大,从植株基部到上部均有明显的主干,呈总状分枝。分枝部位高,枝叶稀疏。
②小乔木型。属于进化类型。抗逆性较乔木型强,分布于亚热带或热带茶区。植株较高大,从植株基部至中部主干明显,植株上部主干则不明显,分枝较稀。
③灌木型。属于进化类型。包括的品种最多,主要分布于亚热带茶区,我国大多数茶区均有分布。植株低矮,无明显主干,从植株基部分枝,分枝密,叶片较小。
(2)类。第二级称为类。分类性状为叶片大小,主要以成熟叶片长度,并兼顾其宽度而定。分为特大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
①特大大叶类。叶长在14厘米以上,叶宽5厘米以上。
②大叶类。叶长10~14厘米,叶宽4~5厘米。
③中叶类。叶长7~10厘米,叶宽3~4厘米。
④小叶类。叶长7厘米以下,叶宽3厘米以下。
(3)种。第三级称为种。分类性状为发芽时期,主要以头轮营养芽,即越冬营养芽开采期(即一芽三叶开展盛期)所需的活动积温而定。
①早芽种。发芽期早,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400℃以下。
②中芽种。发芽期中等,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400~500℃。
③迟芽种。发芽期迟,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500℃以上。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