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神泽氏叶螨

2019-11-13

学名 Tetranychus kanzawai Kishida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在我国各茶区。 寄主 茶树、桑树、棉花等多种农作物。 为害特点 初在嫩梢上为害,后向四周扩散,受害叶片变红色或暗红色,无光泽,叶面现白色尘状物和很细蛛丝,造成叶片硬化或干枯脱落。 形态特征 雌成螨体长0.52mm,宽0.3lmm。宽椭圆形,红色。须肢端感器柱形,其长为宽的1.5倍;背感器小枝状,较端感器短。气门沟末端呈“U”形弯曲。后半体背表皮纹构成菱形图案,具13对细长的背毛,毛长于横列间距。雄成蜗体长0.34mm,宽0.16mm。须肢端感器长约为宽的2倍;背感器与端感器近等长。刺状毛稍长于端感器。 阳具末端弯向背面形成大端锤,其近侧突起圆钝,远侧突起尖利,背缘近端侧稍有一角度。 生活习性 北方年生10代左右,台湾年生21代,以雌成螨在缝隙或杂草丛中越冬。5月下旬绽花时开始发生,夏季是发生盛期,增殖速度很快,冬季在豆科植物、杂草、茶树近地面叶片上栖息,全年世代平均天数为41天,发育适温17—28℃,卵期5—10天,从幼螨发育到成螨约5—10天。降雨少、天气干旱的年份易发生。天敌有塔六点蓟马、钝绥螨、食螨瓢虫、中华草蛉、小花熔等,对叶螨种群数量有一定控制作用。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防止茶园温度过低,干旱季节要适时浇水,使小气候相 宜。(2)点片发生时,及时喷洒15%灭螨灵乳油3500倍液或20%灭净菊酯乳油1000倍液、 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1.8%集琦虫螨克乳油5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倍液。(3)10月上中旬秋茶结束后,雌成螨下树前喷洒波美0.5°石硫合剂。

Cy316.com延伸阅读

咖啡小爪螨、茶跗线螨


咖啡小爪螨 Olagonychus coffeae(Nietner) 又名茶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南方主要产茶省有分布。除为害茶外,尚为害咖啡、柑桔、棉花等多种植物。成螨、若螨刺吸茶树叶片汁液,被害叶片局部变红,失去光泽,叶面有许多白色蜕皮壳,最后硬化、干枯、落叶。成螨椭圆形,体长0.4~0.5毫米,暗红色。体背隆起,有4列纵行细毛,每列6~7根。足4对。卵近圆形,红色,有白色短毛一根。幼螨和若螨椭圆形,橙红色,均有足4对。在福建一年约发生15代,世代重叠,无明显滞育现象。全年以秋后至春前的旱季节为害最重,少雨年份更为严重。雌成螨寿命最长,一般10~30天。卵散产于叶面主侧脉附近。雌螨有吐丝结网习性。人、畜携带或苗木运输均能帮助其传播扩散。 茶跗线螨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 又名茶黄螨、嫩叶螨、侧多食跗线螨。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长江流域各省茶区均有分布,尤以四川、贵州等省严重。若螨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致使芽叶色泽变褐,叶质硬脆增厚、萎缩多皱、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产量锐减,品质下降。雌成螨椭圆形,体长0.2~0.25毫米,初为乳白色,渐淡黄至黄绿色,半透明。足4对,第4对足跗节上有一根鞭状纤细长毛。雄成螨近菱形,稍小。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上有纵向排列整齐细小的网状灰白色圆形蜡质小点。可发生20多代,以雌成螨在茶芽鳞片内或叶柄等处越冬。一般春茶期发生不多,夏秋茶期日均温20℃以上,虫口急增,高温干旱季节发生最重。 防治方法 加强植物检疫,严防将有虫苗木带出圃外。对茶跗线螨及时分批采摘,可抑制其大量发生。其他方法可参考茶短须螨。

茶叶瘿螨


茶叶瘿螨又称龙首丽瘿螨、茶籽瘿螨、茶籽锈螨、茶籽蜘蛛等。国内已知分布于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贵州等省。除为害茶树外,尚能为害山茶、尾叶山茶、落瓣油茶、辣椒等植物。 1、形态特征 成螨椭圆形,紫黑色,背面有5条纵裂的白色絮状蜡质泌物。足2对,伸向前方。后体段有多数环纹,腹面环纹数较背面为多。体两侧各有排成一列的刚毛4根,末端已有1对刚毛。 卵圆形,黄白色,半透明。 幼螨和若螨体长0.05~0.1毫米。幼螨初期体裸露,有光泽。若螨黄褐至淡紫色,体披白色蜡质絮状物,后体段环纹不明显。 2、习性及规律 茶叶瘿螨在长江中下游茶区一年约发生10余代,主要以成螨在叶背越冬。当平均气温在25℃左右时,完成一代约需13~14天,其中卵期5天,油、若螨期4~5天,产卵前期4天,成螨寿命6~7天。平均气温在32℃左右时,完成一代仅需10天左右。由于繁殖速率快,代数多,世代重叠现象十分严重。 茶树生长季节,成螨和幼、若螨主要栖息在茶树嫩叶正面,以叶脉两侧和低洼处为多。卵亦散产在叶片正面。在田间,茶叶瘿螨常与茶橙瘿螨混合发生,为害初期被害状往往不明显,仅略似有灰白色尘末物(及蜕皮壳)散落在页面上,当这种尘末增多后,叶片逐渐失去光泽,呈紫铜色,茶芽萎缩,质地硬翠,且常沿中脉向上卷曲,最后全叶脱落。 由于茶叶瘿螨积聚在叶片正面,多雨水,尤其降雨强度大,对其生存十分不利,可造成种群急剧下降。天晴少雨,则对其十分有利。在福建福安,以7~10月发生最多,4~6月(雨季)螨量较低。在江苏、浙江常在7、8月间发生最较大。茶叶瘿螨的天敌主要有瓢虫、粉岭、草蛉、捕食螨等捕食性天敌,对其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茶红螨


学名 Oligonychus coffeae (Nietner)属蜱螨目,叶螨科。别名咖啡小爪螨、茶红蜘蛛。分布江西、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

寄主 茶、山茶、咖啡、棉花、柑桔、合欢、毛栗、橡胶等。

为害特点 初在嫩梢上为害,后向四周扩散,受害叶片变红色或暗红色,无光泽,叶面现白色尘状物和很细蛛丝,造成叶片硬化或干枯脱落。

形态特征 雌成蜗椭圆形,体背隆起,体长约0.4一0.5mm,宽0.15一0.23mm。前半体红色,后半体暗红色,体背具纵行细毛4列,每列6―7根,腹末阔圆形,4对足;雄成螨体较小,腹末稍尖,足较雌成螨长。卵长0.11mm,近圆形,红色,孵化前浅橙色,下方扁平,上方具白色细毛一根。幼螨长0.2mm,宽0.1mm,近圆形,鲜红色,后转暗红色,3对足。若螨第一若螨卵形,长0.2mm,宽约0.13mm,暗红色,4对足;第二若螨雌螨长0.26mm,宽0.15mm,腹末圆;雄螨长0.23mm,宽0.14mm,腹末稍尖。4对足。

生活习性 福建年约生15代,终年发生,无明显休眠期,世代重叠。不同季节各虫态及历期不同,7月完成一代12天左右,10月则为18天。雌成螨寿命10一30天,主要行两性生殖,也可进行孤雌生殖。未受精卵则孵化成雄虫,把卵散产在叶面主脉附近或凹陷处。每雌平均产卵40粒,多者百余粒,日产卵1―6次,每次1粒。若螨蜕皮2―3次后变为成螨,喜在阳光充足的茶丛上部活动,也可吐丝下垂扩散。春前和秋后不冷不热适其为害,夏季高温发育停滞下来。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防止茶园温度过低,干旱季节要适时浇水,使小气候相 宜。(2)点片发生时,及时喷洒15%灭螨灵乳油3500倍液或20%灭净菊酯乳油1000倍液、 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1.8%集琦虫螨克乳油5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倍液。(3)10月上中旬秋茶结束后,雌成螨下树前喷洒波美0.5°石硫合剂。

茶短须螨


茶短须螨又称卵形短须螨。国内已知分布于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省(自治区)。寄主植物有45科120多种,除为害茶树外,病为害菊科、杜鹃科、唇形花科、玄参科、蔷薇科、毛茛科、梧桐科、金丝桃科、报春花科等多种药用植物、花卉、杂草及经济林木,以草木、藤木及小灌木上为多。 1、形态特征 雌成螨长卵形,体长0.27~0.31毫米。体色呈红、暗红、橙等色,并具不规则形的黑色斑块。前提段背中部有网状纹。足4对,色较浅,跗节上长有长毛1根,在第二对足基部有半球形突起的红色单眼1对。雌成螨较雌成螨略小,楔形,末端尖。 卵卵形,表面光滑,初产时鲜红色,后边橘红色,孵化前卵表面蜡白色。幼螨椭圆形,体长0.11~0.18毫米,宽0.08~0.1毫米,初期橘红色,后色渐浅。足3对。体末有3对背侧毛,2对匙形。 第一若螨近卵形,体色较幼螨为浅,体背开始出现不规则形的黑色斑块。体长0.17~0.22毫米,宽0.1~0.12毫米。第二螨近方形,体长0.23~0.31毫米,宽0.13~0.15毫米。体色与成螨接近,黑色斑块较第一若螨为深。足4对,足上眼点明显。3对背侧毛均匙形。 2、习性及规律 茶短须螨在浙江杭州,一年发生7代,主要以成螨群集在茶树根颈部、表土下0~6厘米处越冬。在海南则无越冬现象,全年均在蓬面上活动。在台湾一年发生约11代。 茶短须螨在茶树上的分布,以中部最多,上部最少。在茶树不同部位的分布,以叶背居多,占总量的80%以上,叶片正面、叶柄、腋芽及枝干上均较少。繁殖以孤雌生殖为主,卵绝大部分产在叶背,其次是枝干及腋芽上,叶柄及叶正面均较少。 茶短须螨以为还呈叶和老叶为主,但也为害嫩叶,被害叶逐渐失去光泽,主脉变褐色,叶背有较多紫褐色突起斑,后期叶病毒变引起落叶,严重时成片茶园只留下光干,影响茶树树势和茶叶产、质量。 在浙江杭州,6月份之前螨量较低,6月份开始逐渐增加,7~9月为全年螨量最多的时期,10月份又趋下降。 气温高低是影响种群消长的主导因子。适宜与生长繁殖的气温为24~30℃,当旬平均气温在10~15℃时,越冬成螨出蛰,气温降至17℃以下时即进入越冬。其发育速度也随气温升高为而加快,在17~19℃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约40天,20~27℃时只需30~35天,27.5~31℃是近20天即可完成一代。气候综合因子分析,高温干燥有力其发生,低温多雨则不利于繁殖。苗圃、幼龄茶园、台刈或改造复壮茶园一般受害较重,地势高燥、土壤含水量低、管理粗放的茶园,一般螨量也较多。茶短须螨的天敌主要是瓢虫等一类捕食性天敌,对其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预测预报 茶短须螨种群消长常与前一旬的日照时数呈正相关,所以当出现旬平均气温在24℃以上,天气连续干旱,旬降雨量少于40毫米,旬日照时数在60~100小时,再过20~30天可能会出现发生的高峰期。 4、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 施好施足基肥和追肥,坚持合理采摘,做好抗旱防旱工作,促进茶树健壮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抗逆力。 (2)农药防治 中小叶种茶树,平均每叶有满10~15头,应全面喷药防治。

茶跗线螨


危害地区: 又名黄蜘蛛。分布于西南茶区及苏、浙、湘、鄂、台等省。为害嫩芽叶,使叶片成暗绿色,无光泽,叶质硬而厚,叶背铁锈色,叶尖向下两侧各有一条褐纹,被害芽叶萎缩,对夏秋茶影响较大。

形态特征: 成螨:雌成螨体很小,近椭圆形,淡黄或淡黄绿色,半透明,体背有乳白色纵向条斑;雄成螨体扁平,近菱形。卵:椭圆形,乳白色,半透明。幼螨:初孵时近圆形,乳白色,有足三对。若螨:近椭圆形,乳白色,足四对,体上有云雾状花纹。

生规律及习性: 四川省一年发生20-30代。以雌成螨在芽鳞、叶柄、成叶背面或杂草上越冬。翌年春季温上升至10℃以上,卵孵化为幼虫,吸取嫩叶汁液,繁殖快,完成一世代仅需3-5天,世代重叠。四川在6月下旬-8月中旬为盛发期。成螨、若螨和幼螨趋嫩性强,多栖息在嫩叶背面,以一芽二叶居多。雄成螨常背负雌若螨,待成为雌成螨后进行交尾,也可营孤雌生殖,产卵于芽尖和嫩叶背面。天敌有畸螯螨、德氏钝绥螨等。

防治方法:

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创造不利于螨的生存条件,以减少虫口数量。勤锄杂草,清除茶园及附近杂草,以减少越冬虫源和减轻为害。药剂防治:由于茶跗线螨繁殖快、代数多,且世代重叠,一般发生期在嫩叶上卵较多。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在发生初期选用对卵杀伤力大的杀螨剂进行防治。可选用20%双甲脒1000倍液(75-100毫升/亩)或50%螨代治2000倍液(37.5-50毫升/亩)进行防治。

茶黄螨


茶黄螨在我国的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都有发生,近年来也在北京地区发生井蔓延,严重为害茄子,使茄子严重裂果。此外,还为害辣椒、番茄。马铃薯、黄瓜、菜豆等蔬菜。据调查它的寄主有31个科的70多种植物。受害后的寄主,形成植株畸形,叶片边缘卷曲,皱缩,僵化及在幼果和嫩茎上出现黄褐色斑点或斑块。由于它的个体很小,不易观察到,所以往往被误认为是病毒病或生理病害,在分类上它属于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一)形态与习性雌螨体长仅0.2毫米左右,体形为宽卵圆形;淡黄色或淡黄绿色,半透明,有4对足,足较短,其第4对足纤细。雄螨比雌螨更小。体长约0.18毫米,体形是近六角形,末端圆椎形,琥珀色,足较长而粗壮。卵长椭圆形,长约0.1毫米,乳白透明。幼螨椭圆形,淡绿色,腹部末端呈圆锥形,有3对足。若螨长椭圆形,静止不动,外被幼螨皮所包围,两端略尖。主要习性如下。1.生活史及代数它的每个世代历期很短,当气温在20-30℃期间时,完成1代只需4-5天时间,在18-20℃时,也只需7-10天。在北京地区调查,塑料棚中一般是5月下旬开始发生;露地条件下,六月下旬发生,8-9月份是为害高峰期,10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虫口数量减少。露地条件下以成螨越冬,在温室大棚条件下,可继续繁殖与为害。2.为害习性露地蔬菜中以茄子受害普遍而且严重,于幼果期就可受害,其果皮被啃伤呈斑块坏死,在继续膨大期,正常部分继续生长,坏死部分无法继续进行相应的生长而呈现不规则形的裂果,裂口部分可深及果肉深层,最后形成种子暴露在裂口深处呈龇牙咧嘴状,完全丧失商品价值。3.趋性茶黄螨有明显的趋嫩性,成螨和幼螨开始多栖息于嫩叶背面啃食叶肉,严重时转向幼果为害,在向幼嫩部位迁移时,雄螨有携带雌若螨共同迁移的习性。4.发生与环境生长与繁殖的最适温度是16-23℃,在相对湿度80-90%的情况下,高温抑制其繁殖,大雨能降低虫头数量。(二)微公害、无公害防治技术1.清理越冬场所及时、彻底地清理温室、大棚等越冬场所,尽力在温室、大棚中予以消灭。防止其向露地扩散。2.消灭虫源在收获后的残枝落叶和地头田边杂草上都有虫原存在,因此,要及时清理销毁,以防扩散。3.选用抗螨品种各地都有抗裂品种,应注意选用。4.药剂防治可选用1000倍液的三氯杀螨酸或800倍液的克螨特,对杀螨、杀卵都有良好效果。用药防治时,鉴于其世代周期短、繁殖倍率高,所以要随时注意观察虫情,重点对幼嫩部位进行保护和杀虫。

凌氏肾炎茶


【组成】淮山药15克,大生地15克,菟丝子12克,党参15克,牛膝9克,女贞子12克,墨旱莲12克,赤石脂15克,仙茅15克。【功用】健脾益肾,固精培元。【主治】慢性肾炎普通型,证见水肿时退时重,尿量正常,怕冷,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酸腿痛,纳呆便溏,唇舌色淡,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脾肾阴阳俱虚者。【制法】按照原方组成比例,加大剂量10倍,研成粗末。用纱布包,每包重30克。每日取1~2包,放入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2O分钟,不拘时分次饮用。此茶可连用2~4周,待浮肿等诸证消退,尿蛋白消退,血浆蛋白正常,可隔日饮用1包,以巩固疗效。【宜忌】急性肾炎者忌用;纳呆、苔厚腻者慎用。【按语】此方为慢性肾炎普通型,长期蛋白尿不消退,身体虚羸者而设。方中山药补脾益肾,《本草正》中说“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大生地、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肝肾之阴。党参补中益气生血,据药理研究,该品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加血红蛋白。菟丝子性甘平,补肾固精益气,《药品化义》中说:“用之入肾,善补而不峻,益阴而固阳……。”仙茅、仙灵脾补肾壮阳,助三焦命门之火,据报道本品能增加有效肾血流量。牛膝和血通淋,强壮腰膝。赤石脂涩肠止泻,固下益精。诸药合用,有脾肾双补,固精培本之功效。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3298.html

上一篇:折带黄毒蛾

下一篇:肾毒蛾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