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怎样防治茶树煤病

2019-11-13
今年东茗、澄潭等乡镇茶树煤病发生面积广、危害重,造成茶树光合作用弱、生长差,导致发芽迟、抽芽少、茶芽小、产量低、质量差,有的甚至连茶芽都抽不出,茶树呈半死半活状,受灾损失惨重,多次喷药,就是不见效,即使用茶园里早已禁喷的极毒农药甲胺磷,也不奏效。 煤病是我县茶园中常见的一种病害,通常山黑刺粉虱等害虫的排泄物诱致煤病,主要为害叶片,枝干上也有发生,枝叶表面初主黑色园形或不规则形小病斑,后渐扩大,布满全叶,覆盖一层烟煤状黑霉,病叶背面通常可见有如黑芝麻状的黑刺粉虱或蚊虫、蚜虫,尤其在密闭封行不通风的茶园最易发生,危害也最重。黑刺粉虱一年中发生四代,成虫飞翔力虽较弱,但发生代数较多,成虫白天不断飞翔,因此煤病蔓延较快,初发茶园又不易引起人们注意,一旦发现,煤病发主己很严重,今年有些茶区发病广而重,就是一例。 防治煤病,应采取以下几条措施:一是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适当修剪,清脚亮丛,通凤透光,改善茶园小气候条件,增强茶树树势,以减轻病害的发主。二是农药防治。治病先治虫,治虫是防治该病之本,抓住黑刺粉虱幼虫发生盛期喷药最佳,第1-4代的幼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下旬及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一般可用1000倍的乐果液或2500倍的天王星,喷药部位以叶背为主,叶面也要喷到,一般5月下旬正是喷药适用,今年气温较高,可适当提前。秋茶结束后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封园,效果良好,病虫兼治。三是发病严重的,春茶后可台刈或重修剪,剪后的病虫枝叶就地烧毁,防止传播。四是加强茶苗检疫,凡有煤病和黑刺粉虱的茶苗不宜引种,如已引来的,必须进行农药防治。五是喷药必须选用高效低威的农药,并喷后要有10天的安全间隔期才能采茶,严禁使用甲胺磷等剧毒农药,采茶季节禁用石硫合剂。

精选阅读

茶 煤 病


症状 又称乌油,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为害叶片,枝叶表面初生黑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小斑,后扩展至全叶,致叶面上覆盖一层煤烟状黑霉,茶煤烟病有近十种,其颜色、厚薄、紧密度略有不同,其中浓色茶煤病的霉层厚,较疏松,后期长出黑色短刺毛状物,病叶背面有时可见黑刺粉虱、蚧壳虫、蚜虫等。头茶期和四茶期发生重,严重时茶园污黑一片,仅剩顶端茶芽保持绿色,芽叶生长受抑,光合作用受阻,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

病原 有多种,主要有Neocapnodiμm theae Hara称茶新煤炱或浓色煤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浅褐色,从菌丝的隔膜处缢断后产生星状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四分杈,无色至褐色,每个分杈上具多个分隔。分生孢子器圆筒形至不规则形,生在单一或分枝的长柄上,褐色,顶部膨大,具孔口,器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至卵圆形。有性态子囊壳圆柱状,顶端膨大,暗褐色,内生多个子囊。子囊卵圆形,基部有小柄,内生子囊孢子8个排成2列。子囊孢子椭圆形,初无色,后呈暗褐色,具隔膜1—3个。此外还有富特煤炱、中心煤炱、头状胶壳炱、山茶小煤炱、刺三叉孢炱、光壳炱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多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部越冬。翌春,在霉层上生出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落在粉虱、蚧类或蚜虫分泌物上后,吸取营养进行生长繁殖,且可通过这些害虫的活动进行传播,以上害虫常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先决条件,生产上管理粗放的茶园或荫蔽潮湿,雨后湿气滞留及害虫严重的茶园易发病。

防治方法 (1)从加强茶园管理入手,及时、适量修剪、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雨后及时排水,严防湿气滞留;千方百计增强树势,预防该病发生。(2)及时防治茶园害虫,注意控制粉虱、蚧壳虫、蚜虫等虫害,是防治该病积极有效措施之一。具体方法参见本书茶树害虫。(3)早春、晚秋非采茶期喷洒波美0.5。石硫合剂或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30%绿得保悬浮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

茶树芽枯病| 茶树芽枯病的症状|茶树芽枯病的防治


发病初期芽叶尖端呈黄褐色小斑,后扩展成褐色、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无明显边缘,病芽叶枯焦,扭曲易破裂。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该病肯暴发快、易成片发生,危害严重。值得提请菜农注意的是;茶芽枯病症状与小绿叶蝉为害症状相似,不同的是小绿叶蝉为害的茶树芽叶呈红褐色,被害叶无黑色小粒点。

冬季防治要点:1农业防治。入冬后至早春前,要对茶园进行认真清理,及肘摘除茶树上残存的病叶,以减少病菌染源。对发病严重的茶园可在2月底至3月初进行一次整形修剪。对死得其所

春芽叶要早采勤采,以减法病源侵染;2。花剂防治。对发生茶芽枯病的茶园在采取农业防治的同时,不觉需采取化学药剂防治措施,具体方法为:亩用杀菌剂甲基托布津100克,或多菌灵100至150克(上述药剂任选一种即可,若选用其它药剂,需在当地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用)加水50至75公斤对茶园均匀喷雾1至2次(喷雾后若遭受雨淋,应按上述方法重新追回喷雾),即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症状 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省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春茶的幼芽、嫩叶和新梢。叶尖、叶缘染病病部初为黄褐色,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的病斑,病叶扭曲或向上下卷曲枯焦,易破裂,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褐色小粒点。幼芽、鳞片、鱼叶染病多先变褐,造成病芽萎缩不再伸展,后期变为黑褐色枯焦状,病部可见黑褐色小粒点。

2、病原 Phyl10sticta germmiphliae Chen et Hu 称一种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斑正面的黑色小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初埋生于表皮下,孢子成熟时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有孔口,大小90—245μm,器壁薄,膜质。器内生很多无色单胞圆形至椭圆形分生孢子,大小2—6×2—4(μm),孢子里具油球1—2个。该菌器孢子小,但分生孢子器及孔口较大,仅侵染嫩芽、嫩叶,不为害茎,别于为害茶树的其他叶点霉或茎点霉。该菌生长适温20一27℃,高于29℃时菌丝不能生长。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及越冬的芽叶中越冬。翌春3—4月份气温升 到10℃,相对湿度80%左右,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在水湿条件下释放出来,借雨水和气流传播蔓延,侵染幼嫩芽叶,经2—3天潜育,产生病斑。该病属低温型病害,主要发生在春茶期。每年3月下旬一4月上旬,春茶发芽期开始发病,4月中旬一5月上旬进入春茶盛采期时,气温20一25℃进入发病盛期,6月中旬后最高气温超过29℃时,病情扩展停滞。此外春茶期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高,对病原菌生长发育有利,利十该病发生和扩展。进入夏茶期以后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增高,则能抑制分生孢子萌发,病害停止扩展。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福州水仙、坞坑、大毫茶、祁门储叶等萌芽迟的品种较抗病。碧云种、福丁种、黄叶早、龙井43号等萌芽早的品种发病重。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的茶树品种。如鸠坑、福建水仙、政和、龙井长叶、荚红1号、台茶7号、台茶9号、台茶13号等。(2)春茶期提倡早采、勤采,茶树上尽可能少留嫩芽,以减少侵染机率,减少发病。(3)春茶萌芽初期老叶罹病率4%一6%时,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4)非采摘茶园可喷洒1:0.5:100半量式波尔多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500倍液。此外,茶叶采摘前20一30天,喷迦姆丰收液肥500倍液。

茶树茶褐根腐病及其综合防治


1、症状

茶褐根腐病发生在茶树根部,病株叶片变黄,凋萎的叶片仍附着在树上一段时间不脱落。病根上黏附有泥沙和细石块,不易洗去,表面有褐色薄而脆的菌膜和铁锈色绒毛状菌丝体。根部和木质部间常有白色或褐色的菌丝体,木质部干腐,剖面呈蜂窝状褐纹。

2、发病规律

与茶红根腐病相似。地下水位高、树势衰弱的茶园,发生均较重。

3、防治方法

(1)清除树桩和残根

开垦林地作为茶园时,应彻底清除林木的树桩和残根。

(2)环状剥皮

在砍伐林木及遮荫树前,先将树木作环状剥皮,使养分不能下传,待数月后树桩养分耗尽时再行砍伐,切口必须低于地面30厘米,以免树桩外露。

(3)病株去除、土壤消毒

发现病株应立即挖除,并将病株周围外观健康的茶树一起根除。然后用75%十三吗啉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或在病区周围挖80厘米深的隔离沟,两年后再行补植。

(4)药剂处理

在病树基部挖15-20厘米深的环形沟,用20-30毫升75%十三吗啉乳油,加水2000毫升,将其中一半药液均匀灌浇入沟内,覆土后将另一半药液再灌入,每6个月1次,共4次,以杀灭残存病菌。

茶树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茶炭疽病在全国大部分茶区均有分布,由乙烯南、江南等三区茶园发生较普遍;病重年可引致 茶树大量落叶,影响第二年春茶产量。

1.症状:主要为害成叶,在叶尖 、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黄褐色小点,扩展后病斑由褐色变为焦黄色,最后为灰白色;病斑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并将分界明显,但受主脉限制常表现为半叶病斑,后期病斑表面散生许多黑色细小粒点。

2.病原:是一种半知菌亚门盘圆孢属真菌。病部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短杆状,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纺锤形,单胞,无色,内含数个油球,大小为3—6x2—2.5微米。

3.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叶组织中越冬,次年5月在与湿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飞溅进行传播,萌发后从叶背绒毛侵入,经发育形成新病斑;以后可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该病为高温高湿性病害,全年以5—6月、9—10月发生重;雨湿对分生孢子的传播和萌发最重要。树势衰弱,氮肥施用过多的茶园易于发病,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病差异。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树势培养管理,雨季做好排水降湿工作.。

(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苯来特1500倍液喷雾,有较好的治疗效果;75%百菌清1000倍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怎样识别与防治茶园赤星病


茶圆赤星病是茶树嫩芽叶病害之一,近年在我省发生甚为普遍,在凤凰水仙各品系或云南大叶种中都多有发生,发病重的茶园,嫩叶干枯,影响产量与品质。

本病主要为害嫩叶和成叶,全年主要在春茶期发生最盛,秋茶阶段亦有发生。其症状表现是在叶面上产生红褐色小点,渐扩大成直径0.8—2毫米的圆形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有褐色隆起线,病健部分界明显。病斑多时,邻近病斑常连成不整形的大斑,后期病斑中央变灰白色,略凹下,并着生霉状小点。叶柄和嫩梢上也见有发生。

引起本病的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的真菌。病斑上的霉状小点,即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丛,着生在表皮下的菌丝块上,孢子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鞭状,无色,由基部向顶端渐细,略弯,有4—11个分隔。

病原菌以菌丝块在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害新叶,一年内可有多次再侵染。

本病属低温、高湿性病害,在春、秋季均可发生,但以4月上、中旬发生较多。一个新梢上总是在下面当年的第一叶上发生为多。整棵茶树是下部多于上部,幼龄茶树发病多于老龄茶树。日照短、阴湿雾大的茶园或土层浅、茶树生长弱的,偏施氮肥的茶园,发病都偏重。品种间发病有很大差异,水仙种、白叶单丛发病重。

防治这种病可采用:(1)多施有机肥料,适当增施磷钾肥,合理采摘,促使树势生长旺盛,增强抗病力。(2)注意品种搭配,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3)化学防治。在采摘前10天左右喷50%退菌特7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如在采摘前喷2次,则一个月后防效仍可达95%。退菌特或多菌灵还有显著增加百芽重的效果。

茶树云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茶云纹叶枯病是茶树常见而严重的叶部病害。被害株生长不壮、芽头瘦弱、未老先衰,严重影响产量。该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加强管理,培育健壮茶株。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做好茶园排水或抗旱、抗寒工作,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的环境,促进茶树健壮,提高抗病力。 二、清理田园,减少病菌来源。对重病茶园,冬春期应摘除病叶,清理枯枝落叶或进行茶园冬耕,将表土病叶深埋,以阻断病害来源。在发病期间,摘除病叶,防止传染发病。 三、及时喷药,控制病害蔓延。由于该病的发生与小绿叶蝉、螨类、黑腐病和红锈病等有一定关系。因此,防治该病应结合防治上述病虫进行。可选喷下列药剂:0.6%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喷后20天才可采摘)、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农用抗菌素放线酮30~50毫克(升)/公斤(喷后5天可采摘)、抗菌素风光霉素1毫克(升)/公斤(喷后7天可采摘)、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后15天可采摘),每亩喷药量60~75公斤,10~15天喷一次,共喷两次。在未采摘的茶园或苗圃,也可喷上述药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时间,增加喷药次数,以达到更好的防病目的。 对茶小绿叶蝉和螨类,可根据虫情喷施下述药剂;40%乐果乳剂500~1000倍液、90%敌百虫结晶5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500倍液。这几种杀虫剂不能与碱性农药波尔多液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药效和造成药害。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3223.html

上一篇:茶籽萌发生理

下一篇:茶树倒春寒冻害的防治技术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