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珍稀品种——白牡丹

2019-11-13
学名:C.sinensis cv.Wuyi-baimudan

武夷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马头岩水洞口,已有近百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扩大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或椭圆形,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尖钝尖,叶齿稍锐浅密,叶质较厚脆。芽叶紫绿色,茸毛少,节间较短。花冠直径4.0cm,花瓣7-8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下旬。产量较高,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15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5%、茶多酚29.9%、咖啡碱4.4%。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实,色泽黄绿褐润,香气浓郁芬芳似兰花,滋味浓醇甘甜,“岩韵显”。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CY316.Com

适栽地区:武夷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乌龙茶茶区。

栽培要点: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中旬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精选阅读

珍稀品种——北斗


学名:C.sinensis cv.Beidou

曾名北斗1号。武夷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北斗峰,已有60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有较大面积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尚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或稍下垂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平或微隆起,叶缘平或微波,叶尖骤尖或圆尖,叶齿较钝深密,叶质较厚软。芽叶紫绿色,茸毛较少,节间较短。花冠直径3.8cm,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高,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3%、茶多酚32.3%、咖啡碱3.8%。制乌龙茶,品质优异,色泽绿褐润,香气浓郁鲜爽,滋味醇厚回甘,“岩韵”显。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武夷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乌龙茶茶区。

栽培要点: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中旬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珍稀品种——金锁匙


学名:C.sinensis cv.Jin-suoshi

武夷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宫山前村(弥陀岩等多处亦有与金锁匙同名之树),相传已有近百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武夷山九曲溪沿岸。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有较大面积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尚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平或微隆起,叶缘平,叶身平,叶尖钝尖,叶齿较钝浅密,叶质较厚脆。芽叶黄绿色,茸毛较少,节间较短。花冠直径3.7cm,花瓣6-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高,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4%、茶多酚32.4%、咖啡碱3.6%。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紧实,色泽绿褐润,香气高强鲜爽,滋味醇厚回甘,“岩韵”显。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武夷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乌龙茶茶区。

栽培要点: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中旬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珍稀品种——白瑞香


学名:C.sinensis cv.Bairuixiang

武夷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慧苑岩,已有100多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有一定面积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或稍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平,叶缘平,叶身平,叶尖钝尖,叶齿较钝深密,叶质较厚脆。芽叶黄绿带微紫色,茸毛较少,节间较短。花冠直径2.8cm,花瓣6-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高,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7%、茶多酚22.3%、咖啡碱3.4%。制乌龙茶,品质优异,色泽黄绿褐润,香气高强,滋味醇厚似粽叶味,“岩韵”显。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武夷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乌龙茶茶区。

栽培要点: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中旬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珍稀品种——武夷金桂


学名:C.sinensis cv.Wuyi-jingui

武夷珍贵名枞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

产地及分布:原产福建省武夷山白岩莲花峰,相传已有近百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有一定面积栽培。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单位有引种。

特征:植株适中,树姿半开张,分枝较稀,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卵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平,叶身平稍背卷,叶尖圆尖,叶齿较锐浅密,叶质较厚脆。芽叶紫绿色,茸毛较少,肥状,一芽三叶百芽重164.0g花冠直径3.7cm,花瓣7-9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发芽密度较稀,持嫩性较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下旬。产量中等,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13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4.7%、茶多酚27.4%、咖啡碱3.5%。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条索肥状,紧结重实,色泽黄绿褐润,香气浓郁幽长似桂花香,滋味醇厚甜爽,“岩韵”显。抗旱性和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

适栽地区:武夷山或相似自然环境的乌龙茶茶区。

栽培要点:选择原种健壮的母树剪穗扦插,培育壮苗。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施有机肥。幼龄期茶园铺草覆盖,及时定剪,培养丰产树冠。乌龙茶按照“小至中开面”鲜叶标准采摘,一般在5月中旬开采,不宜偏嫩或偏老采。

珍稀品种——竹叶青


M-M-003 竹叶青 (母树在马头岩)

灌木型,中叶种,采摘期5月1日左右,中生种。

干枝角度:60° 50° 60° 50° 50° 55° 55° 70° 60° 50° 55° 55° 55°(13组数字)

枝叶角度:50° 55° 80° 55° 60° 65° 55° 55° 75° 60° 65° 65° 65°60°(14组数字)

叶长×叶宽:7.8×2.8 7.5×2.8 7.5×2.8 7.8×2.8 7.8×3.1 7.0×2.8 7.6×3.0 7.3×3.4 7.4×3.4 8.0×3.5 8.5×3.6 7.5×2.9 (12组数字,单位厘米)

花:6瓣,花冠较平张,雌蕊长,3裂深。

花大小:4.5 4.5 4.3 4.5 4.3 4.2 4.5 4.5 4.6 4.7 4.0 4.3 4.4(13组数字,单位厘米)

主杆灰褐色,分枝性强。

成叶深绿,芽叶稍淡绿,叶椭圆形,叶面平张稍上合,叶缘波浪形,叶齿较深密,叶肉厚较脆,叶肉光滑稍有凹凸,叶尖较尖,叶尖小裂浅。

白茶主要品种白牡丹、白毫银针


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白牡丹何以冠此高雅之芳名?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而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制成的白茶称为白毫银针,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而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称为贡茶和眉茶。贡茶的品质优于眉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现,迄今已有八百八十余年了。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成书于1107~1110大观年间,书以年号名)中,有一节专论白茶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园,设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瓯县境)。《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而白茶的生产,是于清嘉庆初年(1769)采芽茶制成银针。1885年改采福鼎大白茶制成白毫银针。

关于白茶的历史究竟起于何时?茶学界有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白茶起于北宋,其主要依据是白茶最早出现在《大观茶论》、《东溪试茶录》(文中说建安七种茶树品种中名列第一的是白叶茶)中;也有认为是始于明代或清代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茶叶制作方法上来加以区别茶类的,因白茶的生产过程只经过萎凋与干燥两道工序。也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白牡丹加工


白牡丹属花朵形白茶,绿叶夹银白毫心,叶背垂卷,形似花朵而得名。1922年创制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主产区分布在福鼎县、政和县、建阳县,台湾省也有生产。历销东南亚各国。

(一)采摘要求1.品种选择 白牡丹采用1芽2叶初展嫩梢制成。品种有政和大白、福鼎大毫、水仙以及本地菜茶等。

2.采摘时同与新梢成熟度 白牡丹于4月上旬采制。闽东略早,于清明前后开采;闽北稍迟,于谷雨前开采。一年可采3季。

春茶嫩梢萌发整齐、叶质柔软、毫心肥壮、茸毛多而洁白,可制高级白牡丹;产品质量好,产量亦高。夏、秋季因嫩梢芽头瘦小,茸毛稀少,叶质较硬,产品身骨轻飘,汤浅味淡,带涩感,现多不制白茶,改制其他茶类。

白牡丹采摘标准为1芽2叶初展,低级白牡丹可采1芽2~3叶。鲜叶要求“三白”,即嫩芽及第一、二叶均密披白毫,芽叶连梗,完整无损。

白牡丹采摘要求分批、合理采摘。晴天多采,雨天不采,对夹叶及时采。嫩梢不带鱼叶、老叶、杂枝和非茶类杂物。

(二)加工技术白牡丹加工流程为萎凋→并筛→干燥→拣剔→成品茶。此法特点是不炒不揉,初制只经萎凋、干燥2道工序。萎凋工序中兼有并筛,干燥后须立即拣剔,即成毛茶。

1.萎凋(1)开青与摊青①开青 当鲜叶进厂后即时开青。即在1米直径的水筛内,放置鲜叶0.25~0.3千克,用手转动水筛,使芽梢均匀摊于水筛内,互不重叠,俗称“开青”。开青后置架上萎凋,萎凋中不许翻动、手摸,以防芽叶因机械损伤而红变,或因重叠而变黑。

②摊青 鲜叶进厂后,严格分清等级,及时分别摊青。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加温萎凋或复式萎凋。

(2)萎凋方式①室内自然萎凋 这是白茶萎凋最常用的方法。尤其是阳光强烈天气或阴雨天,均以室内自然萎凋较容易控制。

萎凋室条件:要求宽敞卫生;无日光直射;既通风透气,又便于控制温、湿度;严防雨雾侵入。春季室温控制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70%~80%;夏、秋季气温较高,室温控制在30℃~32℃,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

萎凋时间控制:正常萎凋于36小时后进行第一次并筛,48小时后进行第二次并筛;萎凋总历时以45~60小时最适宜,不得少于36小时或多于72小时。否则前者带青气,滋味青涩;后者易转黑霉变,品质下降,甚至劣变。

②复式萎凋 即萎凋过程以日光萎凋与室内自然萎凋交替进行。一般早、晚日光不甚强烈时进行日光萎凋,视气温高低,晒10~30分钟移人室内自然萎凋,以降低叶温,延缓叶内物质化学反应进程。如此反复2~4次,待芽叶萎软、失去光泽后,在室内自然萎凋至适度。

③加温萎凋 鲜叶采摘后,遇阴雨连绵或低温高湿天气,须采用加温萎凋方式萎凋,以确保能及时萎凋。加温萎凋是在室内配置升温设施,设加热管道,室温控制在28℃~30℃,空气相对湿度以70%左右为宜。室内通风必须良好,切忌高温密闭,否则芽叶易红变。

④人工气候萎凋 白茶生产季节常遇低温多雨天气,采取人工气候配套设备,模拟白茶萎凋的最佳自然条件进行人工气候萎凋,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最好的萎凋方式。福建省建阳地区茶叶公司设置的白茶萎凋人工气候设备是由KQF-7型自控去湿机、油式电热升温机、通风机、风幕机和920型茶青脱水机等组成。在异常气候条件下,生产出优质白茶,品质可提高二等,工效提高3倍。

(3)并筛与堆放 正常的萎凋过程,叶色与叶态变化同步进行。叶色由鲜绿转青绿、黛绿、绿泛灰、泛微红、灰绿或铁灰。叶态由平展转波卷、显毫、翘尾、垂卷、定形。并筛是萎凋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环节,有利于白茶色、香、味、形的形成。

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当萎凋叶青气减退、毫色发白、叶色转灰、叶尖翘起呈“翘尾”状、至七八成干时,即可进行并筛。

高级白牡丹并筛分2次进行。七成干时2筛并1筛,八成干时再2筛并1筛;小白并筛于八成干时4筛并1筛,并筛一次完成。并筛后将叶摊成凹形,厚10~15厘米,至九成干时进行干燥,历时12~14小时。

低级白茶采用堆放的方式。堆放时叶子含水量不低于20%,否则内含物转化困难。堆放厚度为10~30厘米,视萎凋叶含水多寡、气温高低而灵活掌握。含水量多、气温高时,堆放宜薄;反之则稍厚。

并筛与堆放可促进叶缘垂卷,内含物进一步转化,叶脉泛红,并促使梗脉水分重新分布。待毫色银白、叶已转色呈灰绿或铁灰,即可上烘干燥。

2.干燥 干燥是白茶品质固定阶段,它对固定品质、提高香气有重要作用,并使达到一定的含水率要求。适度萎凋叶应及时上烘,以防变色变质。高级白茶用焙笼烘焙,中低级白茶用烘干机烘焙。

(1)焙笼烘培 焙笼焙烘温度视萎凋叶含水率高低而定。萎凋叶达九成干时,烘温70℃~80℃,每笼摊叶0.75千克,经15~20分钟可达足干。若萎凋叶七八成干,则先用明火(90℃~100℃)初烘,至九成干时下焙,再用暗火(70℃~80℃)复焙10~15分钟,可达足干。中间可翻动2~3次,动作要轻,以防芽、叶断碎及梗、叶脱离。

(2)机械烘焙 九成干的萎凋叶采用80℃风温,摊叶厚4厘米,慢速烘焙,历时20分钟,一次干燥。六七成干的萎凋叶分2次干燥。初烘100℃,历时10分钟;摊晾后以80C。90C温度慢速复烘,可达足于。

3.拣剔 白牡丹干燥后应立即拣剔。拣剔操作要轻,保持芽叶完整无损,使毛茶匀净美观。

高级白牡丹拣剔要求较高,应拣去蜡叶(鱼叶)、黄片、红张、老皮、枝梗和杂物;二、三级白牡丹应剔去梗片与杂物;低级白茶只剔除非茶类杂物。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3102.html

上一篇:珍稀品种——北斗

下一篇:珍稀品种——武夷金桂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