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有机茶园病害的控制

2019-11-13
有机茶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而农药的使用源于茶园病虫害的防治。茶园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又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茶树自身的生长环境条件,通过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建立合理的茶树生长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系统内的自然生态调控能力,从而抑制茶园病虫害的暴发,不仅是有机条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也是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则。 一、有机茶园病虫害控制的原理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常绿植物,一经种植可连续生产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现有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一般茶园均能形成树冠茂密郁闭、小气候比较稳定的特殊生态环境,使得茶园中的生物群落结构较其他生态系统复杂,生物种类和数量要丰富得多。这些条件有利于保护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农药是茶园生态系统的外来物质,有潜在的干扰生态系统的危险。长期以来,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只注意病虫防治的本身,而忽视对茶园环境的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有机氯农药在茶园中的大量使用到90年代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普遍推广,不仅未能有效控制茶园病虫的危害,反而引起茶园病虫区系发生急剧变化,危险性病虫不断发生,茶叶中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和再猖撅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对茶园土壤、微生物、有益昆虫直至高等动物等产生不良的影响,干扰了茶园的次生态系统,致使茶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此,要保护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茶园病虫防治中应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乃至不使用化学农药是关键。 尽管茶园中有多种病虫害存在,但通常有1-3种是关键病虫.它们的主要特点是:①病虫的危害期与茶树芽叶生长期同步;②对茶树的危害超过了茶树的补偿能力和忍受限度;③种群数量经常活动在经济阈值范围上下或完全超过。因此,在整个茶园病虫防治中,可以针对关键性病虫提出防治对策。 有机茶园的病虫控制原理就是在了解茶园这种特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基于常规农业存在的弊端,尤其是使用农药的种种害处,本着尊重自然的原则,应用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充分发挥以茶树为主体的、茶园环境为基础的自然生态调控作用,以农业措施为主,辅之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并利用有机茶生产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控制茶园病虫害,从而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 二、有机茶园病虫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1.保护菜园生物群落结构,维持亲园生态平衡 有机茶园一般应选择自然条件较好、植被丰富、气候适宜的山区和半山区茶园,在此基础上要注意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要采取植树造林,种植防风林、行道树、遮荫树,增加茶园周围的植被。部分茶园还应该退茶还林,调整茶园布局,使之成为较复杂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创造不利于病虫和杂草率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强茶园自然生态调控能力。 2.优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加强茶园栽 培管理 茶园栽培管理既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又是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预防和长期控制害虫的作用。有机茶园应防止大面积单一种植,以保持较丰富的自然植被,减少病虫害大发生的机率。新植茶园应选择抗病虫品种。在秋冬季节,适时施用厩肥、沤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养护土壤,培育壮树。在采摘季节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轻蚜虫、小绿叶蝉。条细蛾、茶踉线螨、茶橙疲螨、丽纹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的危害;通过采摘,也可恶化这些害虫的营养条件,破坏害虫的产卵场所;对有虫芽叶还要注意重采、强采,如遇春暖早,要早开园采摘,夏秋季节尽量少留叶采摘。秋季如果害虫多,可适当推迟封园。在农闲季节可适当中耕,使土壤通风透气,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有利于天敌人士觅食。对于茶园恶性杂草可采取人工除草,至于一般杂草不必除草务净,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有利于天敌栖息,调节茶园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提高自然生物防治能力 在自然界,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是长期存在的。充分发挥并利用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效能是害虫生态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茶园周围可种植杉、棕、苦谏等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茶果间作,幼龄茶园间种绿肥,夏、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均可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在进行茶园耕作、修剪等人为干扰较大的农活时给天敌一个缓冲地带,减轻无敌的损伤。在生态环境较简单的茶园,可设置人工鸟巢,招引和保护大山雀、画眉、八哥等鸟类进园捕食害虫。 (2)结合农业措施保护天敌。茶园修剪。台对下来的茶树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人工摘除的害虫卵块、虫苞、护囊等均有不少天敌寄生, 宜分别放人寄生蜂保护器内或堆放于适当地方,待寄生蜂、寄生蝇类等天敌羽化飞回茶 园后,再集中处理。 (3)人为释放天敌,增加天敌数量。利 用茶园生态环境较稳定、温湿度适宜、有利 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的条件,可将苏 云金杆菌(B小白僵菌、虫草菌、多角体病 毒等各种有益微生物释放到茶园中去,使其建立种群,并造成再次浸染和流行。 (4)建立天敌昆虫的中间寄主和补充营养基地。部分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蝇)羽化后,需吮吸花蜜进行补充营养,然后觅找寄主进行产卵繁殖。因此为了延长无敌昆虫的寿命和增加产卵量,可在茶园周围种植一些不同时期开花的蜜源植物,作为天敌昆虫的补充营养基地,同时也可以美化茶园环境。 4.采用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有条件地使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 (1)生物制剂的开发和利用,如苏云金杆菌制剂和病毒制剂防治茶尺换、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白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真菌制剂防治黑刺粉虱等。 (2)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和互利素来诱杀和干扰昆虫的正常行为,在日本已开始利用茶卷叶蛾的性外激素干扰和防治茶卷叶蛾。 (3)利用灯光、色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目前已开发的新型杀虫灯运用了光、波。色、味4种诱杀方式,选用能避天敌习性,而对植食性害虫有极强的诱杀力的光源、波长、波段来诱杀害虫。因此对天敌相对安全,可比较有效地用于具有赵光习性的茶园害虫的防治。 (4)根据有机茶标准,在明确使用方法后,可选择使用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如苦惊素、除虫菊和鱼藤酮等均具杀虫活性,对鳞翅目害虫和假眼小绿叶蝉都有一定的防效。但植物性农药对益虫也有杀伤作用,只是在害虫发生较严重时才能使用。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等可用于防治茶叶螨类、小绿叶蝉和茶树病害,但应严格控制在冬季封园等非采茶季节使用cY316.com

小编推荐

有机茶园病虫害控制原理


茶园病虫的发生和为害是影响茶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而有机茶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如何利用茶树自身的生长环境条件,通过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建立合理的茶树生长体系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系统内的自然生态调控能力,从而抑制茶园病虫害的暴发,这不仅是有机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也是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则。

要保持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治茶园病虫中应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乃至不使用化学农药是关键。尽管茶园中有多种病虫害存在,但通常只有1、2种或2、3种是关键性病虫,它们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①病虫的为害期与茶树芽叶生长期同步;

②病虫对茶树的为害超过了茶树的补偿能力和忍受限度;

③种群数量经常活动在经济阈值范围上下或完全超过。

在整个茶园病虫防治中,只要把握关键性病虫的防治,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

因此,有机茶园的病虫害控制原理就是在了解茶园这种特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基于常规农业存在的弊端,尤其是使用农药的种种害处,本着尊重自然的原则,应用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充分发挥以茶树为主体,以茶园环境为基础的自然生态调控作用,以农业措施为主,辅之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并利用有机茶生产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控制茶园病虫害,从而保证茶树健康生长。(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

有机茶园病虫害控制(1)


有机茶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而农药的使用源于茶园病虫害的防治。茶园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又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茶树自身的生长环境条件,通过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建立合理的茶树生长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系统内的自然生态调控能力,从而抑制茶园病虫害的暴发,不仅是有机条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也是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则。

一、有机茶园病虫害控制的原理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常绿植物,一经种植可连续生产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现有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一般茶园均能形成树冠茂密郁闭、小气候比较稳定的特殊生态环境,使得茶园中的生物群落结构较其他生态系统复杂,生物种类和数量要丰富得多。这些条件有利于保护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农药是茶园生态系统的外来物质,有潜在的干扰生态系统的危险。长期以来,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只注意病虫防治的本身,而忽视对茶园环境的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有机氯农药在茶园中的大量使用到90年代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普遍推广,不仅未能有效控制茶园病虫的危害,反而引起茶园病虫区系发生急剧变化,危险性病虫不断发生,茶叶中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和再猖撅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对茶园土壤、微生物、有益昆虫直至高等动物等产生不良的影响,干扰了茶园的次生态系统,致使茶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此,要保护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前茶园病虫防治中应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乃至不使用化学农药是关键。

尽管茶园中有多种病虫害存在,但通常有1-3种是关键病虫.它们的主要特点是:①病虫的危害期与茶树芽叶生长期同步;②对茶树的危害超过了茶树的补偿能力和忍受限度;③种群数量经常活动在经济阈值范围上下或完全超过。因此,在整个茶园病虫防治中,可以针对关键性病虫提出防治对策。

有机茶园的病虫控制原理就是在了解茶园这种特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基于常规农业存在的弊端,尤其是使用农药的种种害处,本着尊重自然的原则,应用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充分发挥以茶树为主体的、茶园环境为基础的自然生态调控作用,以农业措施为主,辅之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并利用有机茶生产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控制茶园病虫害,从而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

二、有机茶园病虫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1.保护菜园生物群落结构,维持亲园生态平衡

有机茶园一般应选择自然条件较好、植被丰富、气候适宜的山区和半山区茶园,在此基础上要注意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要采取植树造林,种植防风林、行道树、遮荫树,增加茶园周围的植被。部分茶园还应该退茶还林,调整茶园布局,使之成为较复杂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创造不利于病虫和杂草率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增强茶园自然生态调控能

力。

2.优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加强茶园栽 培管理

茶园栽培管理既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又是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预防和长期控制害虫的作用。有机茶园应防止大面积单一种植,以保持较丰富的自然植被,减少病虫害大发生的机率。新植茶 园应选择抗病虫品种。在秋冬季节,适时施用厩肥、沤肥、堆肥、饼肥等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养护土壤,培育壮树。在采摘季节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轻蚜虫、小绿叶蝉。条细蛾、茶踉线螨、茶橙疲螨、丽纹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的危害;通过采摘,也可恶化这些害虫的营养条件,破坏害虫的产卵场所;对有虫芽叶还要注意重采、强采,如遇春暖早,要早开园采摘,夏秋季节尽量少留叶采摘。秋季如果害虫多,可适当推迟封园。在农闲季节可适当中耕,使土壤通风透气,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有利于天敌人士觅食。对于茶园恶性杂草可采取人工除草,至于一般杂草不必除草务净,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有利于天敌栖息,调节茶园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提高自然生物防治能力

在自然界,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是长期存在的。充分发挥并利用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效能是害虫生态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茶园周围可种植杉、棕、苦谏等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茶果间作,幼龄茶园间种绿肥,夏、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均可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在进行茶园耕作、修剪等人为干扰较大的农活时给天敌一个缓冲地带,减轻无敌的损伤。在生态环境较简单的茶园,可设置人工鸟巢,招引和保护大山雀、画眉、八哥等鸟类进园捕食害虫。

(2)结合农业措施保护天敌。茶园修剪。台对下来的茶树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人工摘除的害虫卵块、虫苞、护囊等均有不少天敌寄生, 宜分别放人寄生蜂保护器内或堆放于适当地方,待寄生蜂、寄生蝇类等天敌羽化飞回茶 园后,再集中处理。

(3)人为释放天敌,增加天敌数量。利 用茶园生态环境较稳定、温湿度适宜、有利 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的条件,可将苏 云金杆菌(B小白僵菌、虫草菌、多角体病 毒等各种有益微生物释放到茶园中去,使其建立种群,并造成再次浸染和流行。

(4)建立天敌昆虫的中间寄主和补充营养基地。部分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蝇)羽化后,需吮吸花蜜进行补充营养,然后觅找寄主进行产卵繁殖。因此为了延长无敌昆虫的寿命和增加产卵量,可在茶园周围种植一些不同时期开花的蜜源植物,作为天敌昆虫的补充营养基地,同时也可以美化茶园环境。

4.采用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有条件地使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

(1)生物制剂的开发和利用,如苏云金杆菌制剂和病毒制剂防治茶尺换、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白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真菌制剂防治黑刺粉虱等。

(2)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和互利素来诱杀和干扰昆虫的正常行为,在日本已开始利用茶卷叶蛾的性外激素干扰和防治茶卷叶蛾。

(3)利用灯光、色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目前已开发的新型杀虫灯运用了光、波。色、味4种诱杀方式,选用能避天敌习性,而对植食性害虫有极强的诱杀力的光源、波长、波段来诱杀害虫。因此对天敌相对安全,可比较有效地用于具有赵光习性的茶园害虫的防治。

(4)根据有机茶标准,在明确使用方法后,可选择使用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如苦惊素、除虫菊和鱼藤酮等均具杀虫活性,对鳞翅目害虫和假眼绿叶蝉都有一定的防效。但植物性农药对益虫也有杀伤作用,只是在害虫发生较严重时才能使用。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等可用于防治茶叶螨类、小绿叶蝉和茶树病害,但应严格控制在冬季封园等非采茶季节使用。(待续)

有机茶简介——第四章 有机茶园病虫害的控制


有机茶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的农药,而农药的使用源于茶园病虫害的防治。茶园病虫的发生和为害又是影响茶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如何利用茶树自身的生长环境条件,通过采用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建立合理的茶树生长体系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系统内的自然生态调控能力,从而抑制茶园病虫害的爆发,不仅是有机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也是有机农业的一个重要原则。

1.有机茶园病虫害控制的原理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常绿灌木型作物,一经种植可连续生产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现有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一般茶园均能形成树冠茂密郁闭、小气候比较稳定的特殊生态环境,使得茶园中的生物群落结构较其他生态系统复杂,生物种类和数量要丰富得多。这些条件有利于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种群的多样性。

农药是茶园生态系统的外来物质,有潜在的干扰生态系统的危险。长期以来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只注重在病虫防治的本身,而忽视对茶园环境的作用。从六十年代有机氯农药

在茶园中的大量使用到九十年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普遍推广,不仅未能有效控制茶园病虫的为害,反而引起茶园病虫区系发生急剧变化,危险性病虫不断发生,茶叶中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和再猖獗问题越来越突出;同时,对茶园土壤、微生物、有益昆虫直至高等动物等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干扰了茶园的次生态系统,致使茶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此,要保持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防治茶园病虫中应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乃至不使用化学农药是关键。

此外,尽管茶园中有多种病虫害存在,但通常只有l、2种或2、3种是关键性病虫,它们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病虫的为害期与茶树芽叶生长期同步,②病虫对茶树的为害超过了茶树的补偿能力和忍受限度;③种群数量经常活动在经济闷值范围上下或完全超过。在整个茶园病虫防治中,只要把握关键性病虫的防治,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病虫为害造成的损失。

因此,有机茶园的病虫害控制原理就是在了解茶园这种特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基于常规农业存在的弊端,尤其是使用农药的种种害处,本着尊重自然的原则,应用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充分发挥以茶树为主体的,以茶园环境为基础的自然生态调控作用,以农业措施为主,辅之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并利用有机茶生产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控制茶园病虫害。从而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

2.有机茶园病虫害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1)保护茶园生物群落结构,维持茶园生态平衡

有机茶园一般应建立在自然条件较好、植被丰富、气候适宜的山区和半山区茶园,在这基础上要注意维持和保护生态环境。要采取植树造林、种植防风林、行道树、遮荫树,增加茶园周围的植被。部分茶园还应该退茶还林、调整茶园布局,使之成为较复杂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群落多样性,增强茶园自然生态调控能力。

(2)优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加强茶园栽培管理

茶园栽培管理既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又是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预防和长期控制害虫的作用。有机茶园应首先向生态环境较复杂的山区和半山区发展,防止大面积单一种植,以保持较丰富的自然植被,减少病虫害大发生的机率。新植茶园应选择抗病虫品种。在秋冬季节,适时施用农家肥、沤肥、堆肥、枯饼等有机肥作为基肥,以养护土壤,培育壮树。在采摘季节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轻蚜虫、小绿叶蝉、茶细蛾、茶跗线螨、茶橙瘿螨、丽纹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的为害,同时也可恶化这些害虫的营养条件,破坏害虫的产卵场所;对有虫芽叶还要注意重采、强采。秋季如果害虫多,可适当推迟封园。在农闲季节可适当中耕,使土壤通风透气,促进茶树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破坏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有利于天敌人土觅食;对于茶园恶性杂草可采取人工或机械除草,至于一般杂草不必除草务净,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有利于天敌栖息,调节茶园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3)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提高自然生物防治能力

在自然界,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是长期存在的。充分发挥并利用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效能则是害虫生态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茶园周围可种植杉、棕、苦楝等防护林和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幼龄茶园间种绿肥,夏、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均可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在进行茶园耕作、修剪等人为干扰较大的农活时给天敌一个缓冲地带,减少天敌的损伤。在生态环境较简单的茶园,可设置人工鸟巢,招引和保护大山雀、画眉、八哥等鸟类进园捕食害虫。

结合农业措施保护天敌,茶园修剪、台刈下来的茶树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人工采除的害虫卵块、虫苞、护囊等均有不少天敌寄生,宜分别放入寄生峰保护器内或堆放于适当地方,待寄生蜂、寄生蝇类等天敌羽化飞回茶园后,再集中处理。

利用茶园生态环境较稳定、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的条件,可将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虫草菌、多角体病毒等各种有益微生物释放到茶园中去,使其建立种群,并造成再次侵染和流行。

建立天敌昆虫的中间寄主和补充营养基地,部份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蝇)羽化后,需吮吸花蜜进行补充营养,然后觅找寄主进行产卵繁殖。因此为了延长天敌昆虫的寿命和增加产卵量,可在茶园周围种植一些不同时期开花的蜜源植物,作为天敌昆虫的补充营养基地,同时也可以美化茶园环境。

(4)采用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有条件地使用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

利用生物制剂防治茶树害虫,如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自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病毒用于防治茶尺蠖、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幼虫,真菌制剂防治黑刺粉虱等。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和互利素来诱杀和干扰昆虫的正常行为,在日本已开始利用茶卷叶蛾的性外激素干扰和防治茶卷叶蛾。

利用灯光、色板、糖醋液等诱杀害虫,目前已开发的新型杀虫灯运用了光、波、色、味4种诱杀方式,选用能避天敌习性,而对植食性害虫有极强的诱杀力的光源、波长、波段来诱杀害虫。因此对天敌相对安全,可比较有效地用于具有趋光习性的茶园害虫的防治。

根据有机茶标准可有条件地选择使用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如苦楝素、除虫菊和鱼藤酮等均具杀虫活性,对鳞翅目害虫和假眼小绿叶蝉都有一定的防效。但植物性农药对益虫也有杀伤作用,只是在不得已时才能使用。矿物源农药如石硫合剂等可用于防治茶叶螨类、小绿叶蝉和茶树病害,但应严格控制在冬季封园等非采茶季节使用。

[1] [2] 下一页

3.茶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假眼小绿叶蝉

识别 该虫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成虫体长3—4毫米,全身黄绿至绿色。卵长约0.8毫米,香蕉形,若虫除翅尚未形成外,体形与体色与成虫相似。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为害。被害芽梢生长受阻,新芽不发,为害严重时幼嫩芽叶呈枯焦状,无茶可采,全年以夏茶受害最重,成虫多栖息于茶丛叶层中,无趋光性,卵产于嫩梢组织中,若虫怕阳光直射,常栖息在嫩叶背面。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9~12代,以成虫越冬,翌年早春,成虫开始取食孕卵,茶树发芽后开始产卵繁殖。成虫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习性,尤其是越冬代成虫的产卵期可长达1个月之久,因此各虫态混杂和世代重叠现象十分严重。全年一般有两个发生高峰,6月份和10月份。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要点 (1)分批及时采茶或轻修剪能采除大量的卵,抑制其发展;(2)喷施白僵菌或植物源药剂进行防治;(3)叶蝉发生较大年份,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

茶毛虫

识别 成虫体长6—13毫米,雌蛾翅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卵近圆形、集产。幼虫黄褐色,各节的背面与侧面有8个绒球状毛瘤,上着生黄色毒毛、雌蛾产卵于老叶背面,幼虫有群集性,3龄前群集性很强,常数十头至数百头挤

有机茶园的开辟


有机茶的概念 1、环境场地:没有任何污染。 2、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办法建立起来的茶园和茶厂。 3、生产出的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化学品污染。 4、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认证、颁证。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它的有效经济年限可达数十年,一经种植便不宜移动,所以要选择好的地点,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讲科学,以适应茶树生育的需要。 一、 新茶园建立的要求 利用荒山及荒林地开辟茶园是当前发展我市茶叶生产基地,迅速提高我市茶叶产量重要措施之一。茶叶作为农业生产内容之一,其显著特点是商品性大,竞争性强,发展茶叶生产基地,能使产口稳定可靠,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好的茶叶商品。为此,需彻底改变过去我市茶叶旧貌,改落后为先进,变低产为高产。并创建一批速成高产稳产茶园,成为实现茶叶现代化的生产基地。 新茶园建立的基本要求是:等高梯层,条栽密植,缓路横沟,深垦基肥,良种壮苗,在此基础上逐步向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茶园方向发展。实现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我市山区条件悬殊不一,建茶园应选择相对集中连片的地点。但所谓集中连片,不能错误理解为反整个山头全面开垦种茶。应根据山区地形特点,做到具体规划,宜茶则茶,宜林则林,宜农则农。 新茶园开垦会破坏原有植被,引起水土冲刷。所以要求地形、坡度建立等高条植缓坡茶园或梯层茶园。 二、 园地选择和规划(一)园地选择 按茶树对气候等环境条件要求,宜选择气候适宜,土壤酸性,土层深厚,山坡坡度25度左右,相对集中连片,有发展前途的缓坡丘陵地作为建园基地。 (二)园地规划 小道路网 A、干道:6公顷(90亩)以上茶园要设置干道,路宽7--8米,路坡小于6度,弯道半径不小于12米。 B、支道:各片茶园间联络,路宽3米,坡度小于8度,弯道半径不小于10米。 C、步道:连结上下层梯层要疫步行道,路宽1米,路坡小于15度。 D、环园道:在茶园四周设环园道,路宽1.5米。 (2)水沟山地茶园要优质到小雨、中雨雨水不出园,大雨暴雨积沙走水不冲园。 A、蓄水沟:在每一梯层内侧开设蓄水沟,沟宽40厘米,深20--30厘米,每隔4--8米筑一坚实土埂,土埂略低于梯面。 B、排灌沟设在各片茶园间的道路两侧或靠近山坑小涧 侧,要与蓄水沟相连接,排灌兼用。沟宽40--500厘米,沟深20--30厘米,排灌沟与蓄水沟连接处要挖积沙坑。 三、园地开垦和茶树种植 (一)园地开垦 (1)清理地面,将地面零星树木、杂柴、荒草、乱石和草地等清理运出园外,凡在规划中园地四周道路,水沟两旁属于防护林带的树木都应保留。对局部凹凸不平的地形,应从长远利益考虑,宁愿多花些工夫,也要加以平整改造。 (2)深耕土壤,缓坡茶园开垦的关键是深耕改土。开垦深浅对茶树的生影响极大。深垦深度根据土壤性质而定,土质疏松深厚,深垦深度可稍浅些,土质浅薄结实的,应深垦60cm以上。对于从未垦植过的生荒地,就分初垦、复垦两次进行。初垦深度一般要求达60cm以上,深翻后,不必打碎土块,以利于蓄,熟化,提高土壤深耕效果。 (二)开垦技术 (1)平地和缓坡地的开垦,平地及5度以下产丘陵或山脚缓坡地,可进行等高条植。 在开垦时,按等高方式由止而下进行,同时宜采取初垦与复垦结合进行的方法。即先全垦30cm厘米左右,后规划好的等高茶行,深挖60cm的种植行。清除草根、石块,整细土壤、下足基肥。 (2)梯级茶园的开垦,坡度在5度以上的山地种茶,都要构筑等高梯层茶园。5度以下的要等高种植,以利于水土保持和茶园管理。筑梯级要求等高不等宽,梯面外高内低,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梯面宽度最窄不小1。5米,梯壁高度不得超过2米,梯长最长不超过70米,梯壁倾斜度以60--70度为宜。坡面表土层要求保留在梯面或种植沟内。 修筑梯层,可用草皮砖专块、石子砌坎或修筑土坎。梯沿要比园地高出20厘米,边砌边挖心土,形成外高内低。第一层做好后,再把上一层表土挖下填平下层梯面,再修筑第二层,后把第三层表土填到第二层梯面上,以此类推。 (三)茶苗定植 (1)定植时间,选择茶苗休眠期的晚秋和早春,秋季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春季以立春,雨水前后为好,晚秋定植地下部生长旺盛,生根快,来年好越夏。 规格及茶苗用量,单行品字型种植行株距(1.2--1. 5)米×(0.3--0.4)米,每丛种2--3株,亩植茶苗3000--4800左右。同时要注意早、中、迟茶的比例配置,一般为1:3:2为宜。 (2)定植方法:划行,按预定行距平地茶园,按直线划行,梯园距梯沿80--90厘米划行,梯面宽2.7米以上种两行。 开沟施基肥,根据已划行,在全垦30cm基础上挖深60厘米,宽40--60厘米的种植沟。挖沟时,表土放边,底土先回沟底,然后下有机和磷肥,土肥混和后,再填上细土即可栽茶。要求亩施有机肥100担,饼肥200公斤,磷肥80--100斤。如有机肥少则适宜在20--30厘米的浅表土层集中施用为好。 (3)茶苗定植,茶苗根茎部入土深2--3cm。品字型种植。定植时茶根要自然伸展 ,载后覆土压实,盖一层松土,保持10cm浅沟,再浇水,铺草覆盖。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3093.html

上一篇:新发展茶园的管理要点

下一篇:福建省茶树良种——杏仁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