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立秋时节茶事栽培技术与管理

2019-11-13

1、三茶的采摘判断

今年春茶比往年稍迟,三茶生育偏迟则在预想之中。三茶采摘如果树势强劲、生育良好,则在8月上旬即可采茶。

三茶采摘时期的延迟,使秋整枝时期的秋芽得不到充足的硬化,造成来年春茶的减产减收。

新叶开叶后30天,叶面积达到最大值,之后完全硬化,这期间约需90?100天时间。三茶不采的茶园,8月上旬止减去徒长枝,秋整枝时期则枝条老熟、强壮,有利于来年春茶萌发茶芽强壮、整齐,使春茶增收。

2、深耕

深耕使茶行间土层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促进根系的发育。

最近茶树更新间隔时期越来越短,秋整枝等的枝叶返还茶园,多见有机物堆积在茶行之间,象此类枝叶堆积多的茶园,可用苦土石灰(MgO)等土壤改良剂在茶行间与有机物搅混,矫正酸性土壤,有利于促进有机物分解,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

(1)深耕时期

深耕造成根的切断,所以应在茶树养分吸收旺盛的秋季前进行,有利于新细根的再生。因此,8月中旬或9月上旬是深耕的最佳适期。秋季早来的山区、及高山茶园应提早进行。

(2)干旱的场合,深耕时断根影响极大,又难以再生出新的细根,应中止深耕改为浅耕。

(3)长年未进行深耕的茶园,地表根系分布多,深耕时断根量多。此种茶园应隔行深耕。

3、干旱对策

注意气象预报,一有干旱倾向时及早做好防旱对策。

茶树从根吸取水分,再从叶片蒸发来调节树体体温。通常夏天高温时,每日从茶园中蒸发的水分量约是7mm。过分的干燥,茶树对水分的吸收停止,这样叶片温度上升引起叶片灼烧。

易受干旱影响的茶园,往往是一些有效土层浅、灌水不便、根系分布浅的幼木园。

其防旱对策:

(1)水利条件良好的地方,1次在1000平方米茶园内灌水25?30吨(25?30mm),一般间隔7天以内灌水一次。土壤水分PF值在2.3以上时必需灌水。茶树表现出干旱症状前,早些灌水才有更好的效果。

(2)为阻止土壤地表的水分蒸发,可采用铺草、或在茶行间覆盖地膜的方法。幼木园特别要认真留意地管理。

4、插木床的管理

夏季扦插的苗床,插后20?30天开始发根,1个半月后形成第一次根。

一次根出齐后,要防治苗床干燥,及时灌水。施肥在第二次根、第三次根形成时开始,约8月上旬左右。施肥过多会造成肥料障害,覆盖物应在9月中旬前选择阴天揭除。

cy316.cOM编辑推荐

早春茶叶栽培技术与管理


一、除草松土:茶园经过4-5个月的雨雪,土壤已经板结,有的已长出青草,而此时土温较低,因此,在春茶开采前进行茶园除草松土,有利于疏松土壤、提高土温,削除杂草,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有利于促进春茶的提早萌发。除草松土一般以2月底、3月初进行,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

二、施催芽肥:施催芽肥时间宜早不宜迟,在离茶树根部15-20厘米处开沟施入,亩施尿素30-35公斤或复合肥30公斤或腐熟栏肥2000-2500公斤,施后覆土。对于不能开沟施肥的茶园,可在雨天撒施尿素,并用竹竿抖动茶蓬,让肥料掉落入土。

三、修剪:修剪最好是在2月底至惊蛰前完成,最迟不能超过3月10日。因此时茶树经过一冬的休眠,茎、根贮藏的养分多,修剪后易恢复,又加上早春气温回升,修剪后长出的枝条不易受冻,劳力又不紧张,容易掌握。生产茶园一般提倡轻修剪,即一般剪去去年的秋梢(青梗),留养春、夏梢(红梗),约剪去2一3厘米。如果树冠受冻的,要根据受冻程度进行修剪,修剪要掌握宁浅勿深,免得剪去尚能发芽的部分枝条。而对于没有受冻,又采摘名优茶的茶园,为提早春茶的采摘可改春修剪为春茶结束后修剪。

四、防冻:早春气候异常,气温乍暖乍寒,这种气候条件对茶园生产高档名优茶极为不利。在早春季节应随时注意当地气象预报,提前作好预防倒春寒的措施。在寒潮预报发布后,对于已萌发芽叶的早生品种茶园,要集中人力抢采幼嫩芽叶,以减少冻害损失。在易受冻害的迎风坡茶园用稻草、杂草或遮阳网覆盖茶行蓬面,待寒潮过后及时将覆盖物掀去。茶树遭受冻害后,必须根据受冻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和复壮措施,使茶树尽快恢复树势。

五、清沟排水:春季雨水多,若茶园排水不畅,茶树易受渍害烂根,造成茶芽迟发、减产。因此要及时开沟排水,清理疏通排水沟,保证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做到雨停茶园干、不积水。

六、补叶面肥:3月上旬,当气温超过12℃以后,可利用茶树叶片吸收功能,根外补施肥料,促使茶树提早萌芽,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根外施肥可用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多功能营养液“中茶早”和激素“920”等。

七、防治虫害:春茶采摘期,正值蚜虫、茶毛虫和黑刺粉虱等虫害发生初期,应抓紧在春分后清明前用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进行喷杀防治。

以下信息由爱收集整理于网络: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茶叶产量和质量都占世界首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4000多亩,但由于经营分散、缺乏栽培技术、管理粗放等原因,产量不高,因此,强化技术投入,实现规模开发,逐步走上茶叶生产、加工、营销相结合的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努力。

一、茶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叶树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酸性红壤、红黄壤、黄壤的丘陵、高山环境为宜;易旱易涝、石灰质、近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宜栽植。

茶叶生产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以后随气温的升高而生长增快,日平均气温15-20℃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较好(我县此气温均在清明前后),日平均气温超过20℃生长虽旺盛,但茶叶粗老质量差,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我国一般茶叶新梢生育4-5月为最旺盛时期,其次在7-9月。茶叶树新梢不采摘的自然生长,茶叶每年只发2-4轮,管理好,采摘技术措施得当可达到5-8轮新梢。

二、造好茶叶品种和茶园地

茶叶品种的优劣关系到将来投产的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县栽培的品种主要是福鼎大亮、福云六号等。

茶树是一种长寿的常绿树种,定植后可收获几十年。新建茶园是百年大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认真地选择茶园地是获取高产、稳产的基础,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施工设计,使其实现规模化、良种化、机械化创造条件。一般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缓、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能排能灌、集中连片的红壤、黄壤为主。茶园地确定后,开垦种植时应有利水土保持的原则,15度以上的坡地应筑水平梯田,梯田宽不能小于165㎝,坡度大于30度以上的陡坡不宜作茶园,以免水土流失严重,茶树生长不良减产。茶园地不论平地或梯田都应深耕达70㎝以上。

三、种植技术

1、开定植沟施基肥。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深翻、平整、施足基肥。肥料以含有机质的堆厩肥、饼肥和一定数量的磷肥为好。用量依土质而异,一般每亩施堆厩肥30-50担或饼肥50-100㎏,骨粉或过磷酸钾15-25㎏。按茶行设计布局,开定植沟,深宽为20-50厘米,施入肥料后与土充分拌匀,盖土耙平再按株丛距种植。

2、种植方式和造林密度。一般采用单行条栽(高寒山区茶园),为了提高茶叶树群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以密植密播和培养低矮型的比较合适。行丛距90㎝×20㎝×25㎝,亩栽茶苗4000-5000株。如果是扦插繁殖的茶苗,每穴种植2-4株为定,待茶苗成活后根据茶苗生长情况进行间苗、补植,每穴保留2株即可。栽植完毕即压紧土壤浇定根水。为防止苗木失水,保证成活,种植时茶苗应剪去部分枝叶,必要时在高温的旱季还要适当遮荫、浇水抗旱保苗。

四、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茶叶树栽培技术的中心环节,措施包括中耕除草、施肥、水土保持与灌溉等。

茶叶树行间松土可防止表土水分蒸发,使水渗到土中,增加土壤空隙,减少水土流失。一般每年春、夏、秋季各进行一次,深度7-10㎝为宜,茶园“封行”前宜浅耕,“封行”后结合施肥进行。

1、施肥:茶叶树在生长期和多次修剪、采枝叶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料,因此必须对茶园进行肥料补充,才能获得稳产、高产。施肥量依据树龄树势,采叶量和土壤条件来决定。幼龄茶树春夏季结合抗旱以施水肥为主,秋季施基肥。施肥方法以穴施和沟施为好。采叶茶树所需肥料,应以氮肥为主,磷、钾肥次,一般每50㎏鲜叶施肥量,氮肥2.0-2.5㎏、磷肥0.5-0.7㎏、钾肥0.5-0.8㎏。基肥在秋季结合中耕进行,茶树生长活动期2-9月施肥以叶面喷施为佳。追肥多用速效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

2、水土保持。茶园多建在山坡地上,冲刷严重,要建设好排灌系统,间种绿肥、盖草、培土,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养分,抑制杂草生长,提高茶叶产量。

五、树冠管理

为了增强树势,获得高产稳产和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龄,修剪是一项重要措施。经定型修剪能抑制茶苗顶端优势促进其侧枝和腋芽萌发,增加有效分枝,扩大树冠,培养强壮的骨干枝。

1、修剪时期。一般以地上部生长相对停止,根系生育处于旺盛时期进行为宜(秋季9-11月)。

2、修剪程度。两龄茶苗,高度在30㎝以上,开始分枝时,可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15㎝以上的植株体剪去,三龄苗,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30-35㎝以上的植株剪去;四龄苗,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把离地面40-45㎝的植株体剪去。

3、修剪方法。第一次用整枝剪,第二、三次可用篱剪。每次修剪,切口要平整,便于伤口愈合。剪时尽量留下分枝的外侧芽,以使植株向外侧展。有病害或过于细弱的枝条应当剪去。经三次修剪茶叶树基本骨架已养成,即可轻采养蓬。预计四年成园后每亩产茶叶300-400斤,管理方法得当的,还可逐年提高产量。

对树势衰老、萌芽力不强的老茶树,可视树势分别进行重修剪或台刈,重修剪可在茶树高度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处剪去,台刈离地面4-5㎝处全部刈去,时间在春茶前后进行。

六、鲜叶采摘

采摘在茶叶生产过程中,既是收获过程,又是管理措施,也是制茶工艺的开端。合理采摘是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采摘不当会直接影响到茶叶的产量、质量和树势。

1、及时采、标准采。各种茶类对鲜叶原料要求不同,大多红、绿茶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二叶到一芽三叶;高级茶原料要求一芽1-2叶,粗老茶可以一芽4-5叶,采摘时,须根据要求标准及时进行采摘,否则芽叶粗老,同时也影响下轮茶芽的萌发。

2、留叶采。芽叶是茶树主要的营养器官,采茶与茶树生育相矛盾,因此采摘茶叶时应留一片真叶,秋季留鱼叶。生长较差或更新后不久的茶树春夏季各留一片真叶,秋季留鱼叶。

茶叶采摘后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全发酵、不发酵、半发酵三种,即为红茶、绿茶、乌龙菜。

七、茶叶树的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对茶叶生产的危害很大,病虫种类很多,目前全国已发现的约400多种。在生产防治工作中大力提倡以栽培技术、人工、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充分利用和保护天敌,以生物防治为主,尽量减少施用农药,特别是高残毒农药和剧毒农药应严禁使用。

1、茶叶病害:茶云纹叶枯病。主要危害老叶、枝和果。

防治方法:⑴清园;⑵增施肥料,恢复树势;⑶喷波尔多液。

2、常见茶叶害虫:根结线虫害、茶尺蠖、茶毛虫、长白蚧、小绿叶蝉、茶叶螨等。

防治方法:根据不同的虫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人工、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

秋季茶树茶园管理:茶叶栽培技术与管理措施


1、采摘判断

今年春茶比往年稍迟,茶树生育偏迟则在预想之中。采摘如果树势强劲、生育良好,则在8月上旬即可采茶。

采摘时期的延迟,使秋整枝时期的秋芽得不到充足的硬化,造成来年春茶的减产减收。

新叶开叶后30天,叶面积达到最大值,之后完全硬化,这期间约需90~100天时间。不采的茶园,8月上旬止减去徒长枝,秋整枝时期则枝条老熟、强壮,有利于来年春茶萌发茶芽强壮、整齐,使春茶增收。

2、深耕

深耕使茶行间土层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促进根系的发育。

最近茶树更新间隔时期越来越短,秋整枝等的枝叶返还茶园,多见有机物堆积在茶行之间,象此类枝叶堆积多的茶园,可用苦土石灰(MgO)等土壤改良剂在茶行间与有机物搅混,矫正酸性土壤,有利于促进有机物分解,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

(1)深耕时期

深耕造成根的切断,所以应在茶树养分吸收旺盛的秋季前进行,有利于新细根的再生。因此,8月中旬或9月上旬是深耕的最佳适期。秋季早来的山区、及高山茶园应提早进行。

(2)干旱的场合,深耕时断根影响极大,又难以再生出新的细根,应中止深耕改为浅耕。

(3)长年未进行深耕的茶园,地表根系分布多,深耕时断根量多。此种茶园应隔行深耕。

3、干旱对策

注意气象预报,一有干旱倾向时及早做好防旱对策。

茶树从根吸取水分,再从叶片蒸发来调节树体体温。通常夏天高温时,每日从茶园中蒸发的水分量约是7mm。过分的干燥,茶树对水分的吸收停止,这样叶片温度上升引起叶片灼烧。

易受干旱影响的茶园,往往是一些有效土层浅、灌水不便、根系分布浅的幼木园。

其防旱对策:

(1)水利条件良好的地方,1次在1000平方米茶园内灌水25?30吨(25?30mm),一般间隔7天以内灌水一次。土壤水分PF值在2.3以上时必需灌水。茶树表现出干旱症状前,早些灌水才有更好的效果。

(2)为阻止土壤地表的水分蒸发,可采用铺草、或在茶行间覆盖地膜的方法。幼木园特别要认真留意地管理。

4、插木床的管理

夏季扦插的苗床,插后20?30天开始发根,1个半月后形成第一次根。

一次根出齐后,要防治苗床干燥,及时灌水。施肥在第二次根、第三次根形成时开始,约8月上旬左右。施肥过多会造成肥料障害,覆盖物应在9月中旬前选择阴天揭除。

茶树栽培·【栽培技术】


民国时期,闽东的茶园均是丛栽稀植,每亩植茶苗200~300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科学种茶,要求合理密植。一般采用单条双株或双条双株,行距12—15十,穴距03—04十(每穴2株),亩植菜苗2600—5200株,不超过6000株。栽植时间在立春至惊蛰间(春栽),寒露至霜降后(秋栽)。闽东茶园传统一般不施肥。每年的2~3月、5—6月、7—8月各进行耕锄一次。即春茶、夏茶、秋茶采摘前结合开沟排水,各深耕锄草一次。深耕时将表上、杂草与落叶翻入下层作基肥。山地茶园,特别是老茶园保持套种的传统习惯,有的套种马铃薯、甘薯,有的套种小麦、豆类、萝卜和药材。

树冠培育的方法主要是修剪,包括幼龄期茶树的定型修剪和青壮龄茶树的轻修剪与重修剪。定型修剪,一般在定植后一年即开始,二年内连续定剪2—4次,每次定剪均是在上次定一基础上递增10~15厦十。轻修剪,进人正式采摘期后的茶树,每年秋后或春前均进行一次树冠表面的轻修剪,以保留当年春梢的一部分为度。重修剪,剪去影响树液输送、阻碍芽梢萌发的鸡爪枝层,使茶树恢复萌芽能力。轻修剪与重修剪需交替进行,才能培育好茶树树冠,达到高产稳产。

1953年起,茶园施肥被列为茶叶增产的主要措施。施肥多在茶叶采摘前后,每年l—2次。较普遍是在春茶前施化肥(尿素、三十烷醇、磷钾肥等)和原肥。1958年后,区内茶农开始使用除草剂’草甘膦”灭草。60年代茶园以厩肥为主,化肥为辅。60年代中期,境内曾一度引进大叶猪屎豆、小叶猪屎豆、羽扁豆、印尼红豆、茗子、紫云英等绿肥在茶区试种。此后,由于化肥供应量增加,绿肥逐步减少。70年代后,以化肥为主,厩飞为辅。

茶树栽培技术


利用茶树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优良品种和适宜土地,进行科学种植和管理,以获得高产优质的饮料商品茶的技术措施。

在适宜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栽培的技术范围主要是种植、种植后的管理和采收。选种以选用适于当地气候的茶类,且单产高、品质优、抗性强的良种为宜。繁殖可用种子在苗圃育苗然后移植,或用种子直播于茶园。多采用营养扦插繁殖法。

幼年茶园管理,包括种植后的幼苗护理,保证健壮生长,防止水土流失,进行铺草措施,行间间作绿肥,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分枝,实行定型修剪。成年茶树管理包括施肥、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摘等。

管理良好的指标是:植株较纯,不缺株缺丛,植株生长势旺盛,树冠覆盖度宽阔,分枝层次明显,叶层厚,土层深厚疏松,行间水土流失少,在一米深度内土壤pH值在4-6之间等。

茶树高产优质的关键在于树冠培养。树冠表层的生长枝密、宽、壮,生长的芽叶就多,肥嫩。每0.333平方米上要有300-400个生长枝,可采的芽叶可达400-500个。树冠高度和宽度的标准,过去要求高度在80-90cm,宽度在90-100cm,现在单行密植行距为145-150cm的,树冠面宽度要求为100-120cm,高度为60-80cm,树冠的高度和宽度之比大约为1:2。树冠采面的叶层保持15-20cm厚,采面要形成稍趋孤形。

茶花栽培技术


一、繁殖技术

1、扦插

在5~6月雨季,选择幼龄母树,从顶端切取一年生嫩枝,长约10cm,除去下部叶片,在节的下面用刀片削平,顶端保留顶芽侧芽各一个,叶片2~3枚,插于河沙或砾石的介质中,插入深度1/3~2/3。插后覆盖草帘遮荫,加强叶面喷雾,保持插床空气湿度,促使生根。为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可用50~100ppm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浸泡时间8~12小时。

2、嫁接

选用生长健壮的实生苗或扦插容易成活的山茶品种做砧木,在距地径4~5cm处截断,通过髓心劈开约1.5cm深,用1~2年生枝条作接穗,接穗上部保留1~2片叶,下部削成楔形,插入砧木劈开的裂口中,双方的形成层要密切接合,然后用塑料带绑紧。

接后管理接后在接穗上面罩上塑料袋,下面用带子绑上,但不要太紧,这样在袋内形成水滴,并不断滴在砧木上。再在塑料袋外面加上一个包装纸袋,以遮蔽阳光直射。

3、芽插

以每个芽节为一段,保留一片叶子,长约1.5cm,下部斜剪,然后插入介质中,深度以盖没枝条为度。此法可充分利用枝条,适于大量繁殖需要。

(1)、露地栽植

1)土壤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上,PH值在5.5~6之间。

2)种植时间2~3月春植以小苗为主;11月后秋植,效果较好。

3)施肥茶花不喜肥,一般花前10~11月,花后4~5月,施肥2~4次。肥料主要采用复合肥、堆肥,并结合适量磷肥;(施肥原则薄施多施。壮苗多施,弱苗少施或不施)。

4)茶花生长缓慢,不宜强度修剪;树冠发育均匀,也不需特殊修剪,只需剪除病虫枝,过密枝,弱枝和徒长枝。新植苗,为确保成活,也可适度修剪。摘蕾是栽培管理的重要一环,一般每枝最多保留3个花蕾,并保持一定间距,这样可减少植株养分消耗过大,影响开花。茶花花期长达半年,及时搞去调萎的花朵,减少养分消耗,增强树势大有好处。

5)病虫害防治与中耕除草茶花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黄化病及枝上苔藓寄生.虫害为红蜘蛛。各种介壳虫、刺蛾。蔷薇叶蜂等。病虫害的发生,大大影响树势及其观赏性。防治方法分别为:褐斑病在春季萌发前喷洒波尔多液,以后每半个月继续喷洒预防,并注意排水与施肥,除去被害叶并烧毁。黄化病主要由土壤缺微量元素引起,可经常酒施硫酸亚铁或硫酸镁溶液加以防治。红蜘和各种介壳虫防治喷施松脂合剂并加强通风。各类刺蛾.蔷薇叶蜂等用40%氧化乐果400~155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200倍液喷施防治。中耕除草,清洁园地也可有效防治病虫害,增强树势,使花朵肥大。全年需进行中耕除6~7次。

(2)、盆栽

1)盆土选择选用微酸性、疏松、肥沃的混合土作盆土.混合土的比例为园土6份、松叶腐殖土3份,砂质l~2份。

2)盆的选择培育以泥瓦盆为好,盆的尽寸大小与苗的比例为:苗高40~50cm,冠幅20~25cm的茶花,盆的口径在20cm左右。其它大小的以此类推。商品苗用紫砂盆较好,可提高观赏效果。

3)盆苗选择选择生长健壮、主干、单干无分枝,树冠优美,叶片嫩绿,无病虫害的植株。

4)浇水管理新植苗,第一次浇足透水,2个月内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以后同其它花木盆苗一样进行浇水。次数观气候情况而定,以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春天多浇,满足发芽抽梢的需要;夏季宜在早晚,雨季防积水,秋旱要及时浇水,冬季为防冻,浇水在中午进行。

5)蔽萌与防寒茶花春天与雨季要给予充足的阳光,夏秋时节进行蔽荫降温;冬季气温下降到零度时,需搬入室内防寒。

6)花期控制主要是通过品种选择、温度控制和激素处理等手段来达到提早开花或延迟开花的目的。如为了延迟开花,可选择晚花品种,并对其进行低温控制(2~3度以上的冷库,贮藏经包扎防寒处理的植株),可延迟一月开花。为使其提早开花须选择早花品种如小桃红、雪塔、四面景等,再经过追施重肥和激素处理。方法是在茶花春季生长停止。花芽形成后,追施重肥,使花后嫩枝及早充实成熟,及早停止生长;在7月中或8月初用毛笔点涂500~1000PPm赤霉素到花蕾上,三天一次,伴以合理水肥;9月份视花蕾肥大情况再点涂赤霉素,在达不到要求时,酌量强加点涂次数,继续伴以喷水追肥,则花蕾迅速增长,可提早在9月下旬至11月开花。

板蓝根栽培技术


适应性很强,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耐寒、喜温暖,是深根植物,宜种植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忌低洼地,易乱根,故雨季注意排水。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肥沃的壤土,前茬收获后翻耕晒地,越深越好,利于根的下伸、顺直、光滑、不分杈。每公顷施是肥450~600千克,把基肥撒均匀后再翻耕一次,耙细整平作畦。备播种用。

2.繁殖方法

主要种子繁殖,种子发芽率70%,温度在16-21度,湿度适宜,播种5天即可出苗。分春播、夏播、秋播。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夏播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秋播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方法基本都相同。只是秋播在结冻前浇一次冻水,保护苗越冬,在做好的畦上按23-26厘米行距划4.5厘米左右浅沟,种子均匀撒人沟内,覆

土0.6~1厘米,每公顷播种量22.5~30千克。

3.选留良种

采收板蓝根时,选无病虫害的,主根粗大健壮无分杈的根条作为种子,按行株距50厘米*26~33厘米移栽到苗种田内。浇水以后加强管理,结冻之前薄薄的铺上一层马粪或圈肥防寒。次年秧苗返青时及时浇水,松土。苗高6厘米时追肥灌水,以利秧苗旺盛生长,抽薹开花时再施一次追肥,5月份种子成熟,割下晒干,脱粒,收过种子的板蓝根如木质化,根不能作药用。

4.间套作

在留种地里可以和蔬菜、玉米间作,玉米在畦梗上66厘米交叉种植,还可和药间作如桔梗、防风等植物,充分利用不同采收季节和植物的特性,因地制宜的进行间套作。

5,田间管理

当苗高6厘米左右时,要及时间苗、补苗、除草,除草一般3~4次,松土,定苗株距6~10厘米,5月份追一次肥,每公顷施硫酸铵150千克,尿素112.5千克,撒入行间。如果施饼肥每公顷0.6~7.5千克。割取大青叶后施第二次肥,水肥充足大青叶生长的好,一般浇水6~7次。

6.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在叶子的背面产生白色或灰白色霉状物,病班不明显,严重的可使叶枯黄。

防治方法:收获后烧掉病残株,减少越冬菌原。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粉500倍液喷雾防治,注意通风透光和排水。

(2)菜白蝶和小菜蛾

菜白蝶的幼虫危害叶片,把叶子吃成孔洞、缺刻,严重者仅留叶脉。

防治方法:根收后,集中烧毁地上部,幼虫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或2.5%鱼藤精乳油500~800倍液。

蚜虫:用200倍乐果液喷洒。

(五)采收加工

由于播种期不同,采收时间各有差异,如果秋播的大青叶种子,于第二年5月份开花,5月末至6月份种子逐渐成熟,种子变成黑色时,割取地上部晒干,脱粒,种子装在布袋或麻袋里,放在通风阴冻干燥处,或者马上进行复播。春播的种子,待苗高16~20厘米时,6月份割取第一次叶子,若割口从基部开始留1.6~2.6厘米,新叶长出后8月份再割一次,如果少量栽培,可在周围采叶子,留中间的进行生长。10月末挖取板蓝根,刨根时在畦子一侧挖50-60厘米左右的深沟,顺沟刨收,勿伤根。刨出后去掉泥土,晒干六、七成,捆成小捆,再进行晾晒至干为止,每公顷收干根2250~3000千克。

绿茶栽培技术


1、绿茶优良品种引进的基本原则

一个好的品种引种到适宜地区种植,其经济效益成倍数提高,但如果引种到不适宜的地区,不仅不能发挥其优良特性,还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品种引进必须注意以下5点:

(1) 注意引进品种的适应性能

不同绿茶品种有不同的最适生态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温。如果引进地区的生态条件超出了品种的最适范围,良种就不能充分表 现其优良性状,使引种失败而造成损失。一般来说,引进地区与良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纬度尽可能相近,并选用抗寒性强、适应能力强的品种,这样引种比较容易成功。

(2) 要考虑品种适制性

茶树不同品种的芽叶外部形态特性及化学成分含量与比例不同,制成茶叶外形和内质特点也有差别,各个品种都有特定的适制性,在名优绿茶产区引进的品种应尽量选择具有芽叶小、发芽密、芽头壮、早生、抗寒性强等特性,生产毛峰类名优茶宜采用芽叶茸毛多、色泽绿的品种,而制作龙井、旗枪类茶叶,则需茸毛较少的品种。

(3) 做好多品种合理搭配

在一个生产单位中将不同发芽期和不同特性的品种按一定比例搭配种植,这种栽培方式可提高茶叶品质,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品种的搭配首先可按发芽期的早、中、晚搭配,以利于错开春茶开采期;其次不同品种的品质各有特色,适制的茶类也不尽相同,按品种的品质进行合理搭配,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品质;第三,种植单一的无性系品种容易遭受病虫害和气象灾害的危害。综合来说,一般就品种的萌芽期来说,特早生品种占40%,早生品种、中生品种各占30%左右,这样结构比较合理。

(4) 要选择合适的引种季节

一般地说要与引入地的雨季相一致,在雨季前夕或开始时引种,容易成功。一般北方地区适宜在气温适中的秋末冬初(10月底—11月初)或气温逐渐回升,雨水逐渐增多的春季(3月—4月)引种。

(5) 要做好苗木调运

苗木在运输前要做好产地危险性病虫害的检疫工作;途中要防止日晒风吹,最好使用专车运输,在苗木上覆以稻草和蓬布防日晒风吹;长途运输时,苗木根部还要用黄泥水浆沾根或填充苔藓、地衣等物保湿。此外,苗木到达目的地后应及时移栽,尽量缩短自起苗到移栽完毕的时间,以保证成活。

2、优质高效茶园建设规划

茶树是多年生植物,经济寿名长,前期投入多,因此,在准备建设新茶园之前,必须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新茶园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对建设新茶园的经济效益前景进行科学的论证。新茶园建设规划要做好选址与规划工作

选址 首先要符合茶树的生长特性和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选择气候适宜,年均温度达13度以上,活动积温在3500度以上,年降雨量约为1500mm左右的地域,土层深厚、土壤PH值在4.0-6.5之间、交通相对便利、没有严重污染源、附近有水源、坡度不超过30度的地方建立新茶园。

规划 按照实际情况,划区分块,设置茶园道路;因地制宜建立蓄、排、灌水利系统;提出园地开垦方式和方法,如确定是否需要修筑梯田,是采用人工还是机械开垦等;注意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营造茶园防护林、行道树网或遮荫树。

3、绿茶种植技术

1、)确定合理种植规格

以中小叶种栽培为主的地区,主要有单条栽和双条栽两种。

(1)单条栽:一般的种植行距1.3-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种植2-3株,每亩用苗2500-4000株。在气温较低或海拔较高的茶区,行距可适当缩小到1.2-1.3米,丛距缩小到20厘米左右。

(2)双条栽:在单条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植方式,每2条以30厘米的小行距相邻种植,大行距为1.5m,丛距为25-33厘米,每丛种植2-3株,每亩用苗4000-6000株。与单条栽相比,双条栽具有成园和投产较快但同时保持了日后生产管理的便利性,目前已逐渐成为北方中小种地区主要的处植方式。

2、)种前整地与施基肥

茶树能不能快速成园及成园后持续高产,首先是以种前深垦、种前基肥来决定的;种前深垦既加深了土层,直接为茶树根系扩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又能促进土壤进行一系列的理化变化,提高蓄水保肥能力,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深垦结合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更能发挥深垦的作用。

种前未曾深垦的必须重行深垦,已经深垦的,则开沟施入基肥,按快速成园的要求,应有大量的土杂肥或厩肥等有机肥料和一定数量的磷肥,分层施入作基肥。生产实践中的种前基肥用量相差较大,按大多数丰产栽培经验,种前以土杂肥为基肥应不少于15-25吨,磷肥50-100公斤,结合深垦,分层施于种植沟中。平整地面后,按规定行距,开种植沟

3、)茶籽直播

(1) 播种时间 南方地区11月底至次年3月均可播种,而北方地区则因土壤封冻,宜在3月中下旬播种,一般不要延迟到4月中旬以后播种。春播时应注意保管好茶籽,要保持适当的含水率,防止微生物污染和鼠、虫害。适宜的保存温度为5-7度和60%-65%的相对湿度。

(2) 层积催芽 催芽可达到提早出土和提高出苗率的效果。将浸水饱和的茶籽和湿润的沙子(以手攥不出水为宜)按一层沙子一层茶籽堆藏,沙堆不要高于60cm,否则透气性差,容易沤烂茶籽。堆藏20天左右,随时检查茶籽发芽情况,待一半的茶籽露出胚根时就可播种

(3) 播种密度和深度 整好地以后,开好种植沟,浇足水。采用条式等距离穴播,株距25-35cm,每穴3-5粒左右,播种深度3-5厘米,覆好土。

(4) 加强苗期管理 主要有及时除草、抗旱、防冻、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4、)苗木移栽

(1) 移栽时期 田间圃地育成的茶苗,要选择茶苗地上部处于休眠时期进行移栽,有利于茶苗成活。同时,还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避免在干旱和严寒时期移栽。根据我国茶区的气候与生产情况,移栽可在秋末冬初或早春时进行。秋末冬初移栽有利于茶苗的成活,这是由于此时地上部虽然已经停止生长,而根系生长还在继续,茶苗越冬后,根系在翌年春天可较早进入正常生长。但是在冬季干旱或冰冻严重的地区,以选在春初进行较好,这时温度低、雨水足,栽后浇水数量和次数都可减少。

(2) 移栽技术 茶苗移栽前,先要在待种植的茶园内开好沟,沟深35cm左右,施下底肥,然后选择无风的阴天起苗定植。实生苗的主根太长,可以剪短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浇湿圃地,以减少取根苗时伤根。从外地调运的茶苗,要注意包装与通气,并浇水提高其成活率。也可用黄泥浆沾茶根来提高茶苗的成活率。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后覆土踩紧,防止上紧下松,使泥土与茶根密切结合。移栽后若连续晴天,一般隔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浇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湿润。

(3) 做好保苗、补苗工作 茶苗移栽后,一般生长幼弱,根系浅,抗旱力差,因此要做好护苗工作。一般可采用铺草或浅耕来提高抗旱能力,以采用铺草防旱效果较好,比未铺草覆盖的茶园茶苗成活率提高20%以上。如果有缺苗的地方,应该及时补苗,必须是同龄茶苗,一般就地间苗补缺,或用“备用苗”补缺。补缺的方法和补后的管理,与移栽茶苗一样。

(4) 及时防治病虫害 幼龄茶园由于苗木移栽前后生态环境改变,加上初期苗木生长势较弱,对病、虫的抵抗力不强,因此应加强病虫害防治。这在以后的病虫害防治中详解。

苦丁茶栽培技术


苦丁茶又叫大叶茶或大叶冬青,在原产地大新县苦丁村又名富丁茶或茶登,其含有大量鞣质、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和多种微量元素,可用作饮料和药用。由于苦丁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份,对增进人体机能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又把苦丁称为益寿茶和美容茶。目前苦丁茶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种植苦丁茶见效快,效益高。当年种可当年收,第一年亩收入即可达1000元,三年后亩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进入盛产期后亩收入高达万元。大新县昌明乡东风村板梦屯,1992年开始种植苦丁茶,至今已发展到315亩。2000年全屯苦丁茶收入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260元增加到2000年的3250元,增长12.5倍。实践证明,发展苦丁茶生产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好项目,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一、苦丁茶人工繁殖技术(一)短穗扦插繁殖1、插床地选择苦丁茶插床地要选择靠近水源、无禽畜干扰、地势平缓、排水良好、易遮荫的沙质壤土地带。

2、插床和插壤的准备插床地耕作后,起畦并平整床面。床宽100厘米、高30厘米左右。为方便操作,应在纵横两个方向留出宽约45厘米的人行通道,四边用砖块围拦。插床用的插壤:河细沙50%,火烧土20%,蛭石粉30%,三种混合拌匀,铺平床内,面上再铺一层1.5厘米的蛭石粉。这样通透性强,又能保湿,有利于插穗生根。

也可以直接扦插入营养袋中育苗,这样可以省工。袋里营养土同苗床土一样。

3、插穗的采集修剪处理(1)选择优良苦丁茶植株为母树,在树上采当年生已木质化、粗壮、无病虫害的枝条,要求枝条叶片完整,枝条长度看采穗植株的年龄大小来定。幼龄树植株高达40厘米左右采穗为佳。采来的穗条应及时遮荫保湿,避免风吹日晒。

(2)插穗修剪:为节约采穗枝条,宜采取单芽扦插,插穗1厘米左右,留有一个芽眼。插穗不宜太短,以免失水死亡或生长缓慢。采穗要做到随采随剪随扦插,切口确保新鲜平滑。切口要靠近节间,或在叶腋的下方。采取横断面切口,愈合快,可使横切面的四周出根,移植易成活。插穗应留叶片,这是成活的关键,一般一叶留1/2—2/3。

(3)植物激素处理:目前普遍使用的植物激素是中国林科院研制生产的ABT生根粉。用ABT一号生根粉1克,放入一个非金属容器内,注入浓度95%以上的工业酒精500毫升,待生根粉完全溶解后,再加入500毫升蒸馏水(或凉开水)搅拌均匀,即配成1000毫升的ABT生根粉母液。提取母液按1:9的比例加入蒸馏水(或凉开水)稀释(即母液100毫升,加入蒸馏水900毫升)。将修剪下来的插穗并拢,每株下端切口和叶片平齐,以20株左右扎成一把。一起剪去叶片约1/3长,然后浸泡到药液中,药液深2—3厘米,浸泡2小时后取出待插。

(4)扦插:扦插应选择在阴天或下午进行。行距10厘米,株距5—6厘米,视叶面大小以不重叠为度。短穗叶全长插入基质;长穗插深为总长的2/3。短穗扦插宜深不宜浅,穗叶亦可一起插入土中,有利于保持和吸收水分。

(5)扦插后的管理:

苦丁茶扦插育苗最关键的因素是温度,要求气温≤38℃,在这范围内,气温越高,成活生长越快;若>38℃三个小时以上,即全部死亡。其次是湿度,要求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

①遮荫:为满足苦丁茶生长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就要搭平顶棚遮荫,棚高1.80—2.00米,采用双层90%的遮阳网盖顶,避免阳光直射插床,控制棚内气温过高和水分蒸发,有利于插穗成活生根。

②保湿:扦插前插床先淋透水,以后仍保持插床湿润,相对湿度在95%以上。为此,苗床要搭高50厘米塑料薄膜拱棚,四周用泥压封死,不能漏气。若遇气温高,膜棚内空气湿度低于90%,即要揭头通气,以免叶片脱水死苗。要揭膜喷水保持湿而不积水、透气,然后再盖还膜封死。直到插穗伤口形成愈合组织,并发出新根,喷淋才减少,但仍保持湿润。

③移植:在扦插后10天左右,喷施叶面肥或0.2%尿素、磷酸二氢钾。扦插后25—40天,插穗根先出,陆续萌芽。当叶片变深绿色,并出嫩芽,根长2—3厘米时,即可趁阴雨天进行移植。起苗后,用ABT三号浓度为十万分之二到十万分之三的溶液浸泡根部30分钟,移植到薄膜营养袋中,加强水肥管理。在苗高达26—30厘米、叶芽老化后,于秋后阴雨天气进行定植。

(二)压条快速繁殖1、枝条的选择及压条技术选择靠近地面的径粗0.5厘米的枝条。在母树冠幅垂直投影的范围内挖长形沟,沟的大、小、深、浅以适宜枝条压入为度。对生长位置比较高的枝条,可利用地形,填高枝条底下的地面。

2、压条处理按枝条能埋在土中的长度,每隔20厘米长把枝条皮层环剥2—2.5厘米,深及木质部,剥口要求干净,以防回生。环剥后静置1—2天,使木质部稍干燥,将通透性好的含 细沙的疏松肥土放于压条下方,用药棉蘸上高浓度的ABT生根粉溶液敷于环剥口,然后将枝条弯压入沟,弯度不要过大,慎防压条折断。可用树桠、铁钩、石块等固定,再盖压土,厚约12厘米,压实后上面放松土。不环剥处的叶片尽量留出土面,让腋芽萌生,形成新植株。

3、压条繁殖季节压条繁殖季节宜在苦丁茶生长旺盛时期的阴雨天,此时成活率较高。

4、压条后管理压条后,在晴天干旱时,要定期淋透水分,保持土壤湿度。压条后1个月要经常检查,当根长3—4厘米时,在环剥皮层下端割离母体,然后在原地培育一段时间,当根系发达,生长正常,苗高20—30厘米时,便可出圃定植。

(三)嫁接繁殖技术1、砧木的选择以剌叶冬青和长果冬青为砧木。播种育苗,选取高120厘米,筷条样粗的良种苗木做嫁接母砧。

2、嫁接方法采用切接法,以苦丁茶一年生枝条芽眼为接穗。

3、嫁接时间苦丁茶嫁接应在每年立春前后,在无雨的晴天进行。此时为苦丁茶腋芽微露、树液流动期,皮层易剥落。用塑料带捆紧接口。以后,经常仔细观察,视其确实成活便可将塑料带解除。嫁接苦丁茶以刺叶冬青和长果冬青做母砧,以良种苦丁茶一年生枝条做接穗,两者亲和力强,成活率高,分枝多,根系发达,长势好,顶端优势减弱,可矮化密植,产量较高;嫁接苗具有杂种优势,结果早,茶叶品质仍保持苦丁茶原有的清苦甘醇风味,发展种子园,值得推广应用。

二、苦丁茶高产栽培技术(一)密植矮化高产栽培技术苦丁茶生命力强,枝繁叶茂,利用它幼龄期长势旺盛,顶端优势强的特点,结合密植矮化技术栽培,可提高早期单位面积产量。

1、正确选择茶园地选择茶园地是茶园成败的关键技术。苦丁茶忌风、喜湿喜肥,茶园宜选在低丘、中丘或低山山腹、山麓。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灌良好、土壤PH值5.5—6.5、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同时,要靠近水源,长年均可灌溉,有条件可安装喷淋设备。

2、整地方法平地或缓坡地经两犁两耙(最好用拖拉机),梯田按一般果园要求整地。整地好后,平地按行距开通沟,深50厘米,宽40厘米,表土和心土要分开。开沟后填入10厘米表土,有条件的放入稻草、甘蔗叶等约10厘米,然后复土10厘米,再施土杂肥每亩3000—4500公斤。复土填高出地面约10厘米。不能开通沟的坡地及零星分布的小块地,可用挖穴方法株行距开穴,穴宽深各50厘米,然后下层放表土10厘米,中层施土杂肥20—30厘米,上层复土高出穴面约10厘米。缓坡平地则起畦密植。畦宽3米,畦长视管理方便而定,畦距30—40厘米。株行距1.0×1.0米,亩种植660株。

3、良种壮苗定植采用良种壮苗定植是茶园高产早产的关键技术,要求定植苗高40—70厘米,直径0.5—0.8厘米,根系发达完整。这样才能成活快,萌芽多,分枝部位低,株型矮,产量高。定植时要淋足定根水,如遇晴天干旱,应隔2—3天淋水1次,以提高成活率,并做好查苗补苗,保证每亩苗数。

4、茶园管理茶苗定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年中耕除草2—3次。苗木成活后,宜施稀薄的复合肥,氮、磷、钾三者比例为1:1:1。幼茶施肥,坚持“少吃多餐”,即每次施肥量少但次数多。对成林树,要多施氮肥,氮、磷、钾比例为3:1:1。追施速效肥宜在春芽萌动前及春夏茶芽采摘过后进行,迟效肥(如过磷酸钙、骨粉、塘泥等)宜于秋冬初结合深耕施放。要着重施用农家有机肥料。幼龄茶树,在行间可种植花生、黄豆等豆科植物,作物收获后可将其茎叶作绿肥开沟压或作穴周覆盖。病虫害防治要采用生物农药或低毒高效农药,做到有机化和无公害栽培管理,保证天然优良的名茶品质。

5、合理采摘和修剪,培养高产树冠苦丁茶采摘要适时适量,采摘茶叶过嫩,则损耗多,产量少。采摘过老、过多则影响采摘轮次和茶叶质量。苗高30cm即行打顶,尔后逢长新芽则采,长芽多采,短芽少采;高梢多采,低梢少采;粗壮芽强采,尽量将茶树控制在1米以下,这样可以促进四面枝梢均衡发展,形成高产树冠。种后的两年内,以采代剪,三年生的,要根据植株高度情况,在年底进行修剪。

三、苦丁茶病虫害防治方法1、常见病害及防治(1)炭疽病:此病为真菌性病害,由半知菌类中的毛盘孢菌侵染引起,多发生在叶片、枝条等部位,以叶片受害最重。可用1%波尔多液或50%可湿性退菌特500—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

(2)根腐病:此病的病状是地上枝叶干枯,地下根系腐烂。病因由镰刀菌侵染所致。防治方法,发病初期以40%福尔马林20—40倍液浇灌土壤,再用薄膜覆盖24小时,隔10天后再浇灌1次,或以高锰酸钾1000倍液浇灌根部。

(3)立枯病:病原为镰刀菌、丝核菌、腐毒菌引起,常见于苗期,有梢枯、枝枯、凋萎、半株枯、全株枯死等症状。发病初期喷洒0.5%—0.7%半量式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也可用70%敌克松500—800倍液下午喷淋,或以细干土混2%—3%黑矶撒施。

(4)煤烟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从介壳虫、蚜虫、木虱的排泄物中获取养分进行腐生生活。病菌侵染后枝叶上被盖满一层黑霉,似煤烟污染一样,所以叫煤烟病。防治方法:苦丁茶园要求通风透气,减轻病害。发病后喷洒50%敌敌畏乳油500—1000倍液防治介壳虫、木虱、蚜虫等,以免进一步感染。

(5)根癌病:主要危害扦插苗的根部,特别是在切口处最易受害。病原是茶根癌病菌,防治方法是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烧毁,用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对可疑病苗,用20%石灰乳浸渍根部10分钟消毒。

(6)茶芽枯病:此病发病期正是春茶采摘高峰期,如发现应尽早在发病初期喷药,以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2、常见虫害及防治(1)蚜虫:在苦丁茶芽期,如有黑蚂蚁群集处,即说明有蚜虫危害。受蚜虫危害的苦丁茶苗,叶芽皱缩,生长停止。防治方法: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

(2)油茶丽盾蝽:以成虫剌吸叶片及嫩芽的液汁为害,影响幼树生长。防治方法是用人工捕杀,或用80%敌百虫、50%敌敌畏稀释1000—1500倍液喷杀。

(3)木蠹蛾、螟蛾、剌蛾:以幼虫危害苦丁茶枝干、嫩芽,钻入干髓部。可用铁丝插入坑道杀死,在傍晚用40%乐果加水300—500倍液注入道口,再用黄泥封口毒死,在嫩梢食害的螟蛾幼虫可用人工捕杀,或剪除受害顶梢。

(4)茶叶瘿螨:茶叶瘿螨严重危害苦丁茶,幼螨、成螨均可吸食叶汁。受害植株,初期只发现少量叶缘卷曲,叶背锈色,逐渐蔓延至整株、全园。茶叶被害后卷曲,尖端坏死,老叶、嫩叶均可受害。每年4—6月为盛发期。

防治措施:在大量发生前,用石硫合剂0.2—0.4波美度,每7—10天喷1次,连喷3次。在盛发期喷用35%杀螨特1200倍液喷雾,喷洒植株上、中、下位,效果良好。

四、苦丁茶的采收、加工苦丁茶的加工,目前国家尚未制订一套完整的标准,一般参照其他茶叶的“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包装”等工艺。

(一)采收技术采摘茶叶时,应掌握在叶芽变成浅绿色时开始采摘,采用二叶一芽,留1—2片芽基叶作预备功能叶。幼龄茶树年抽芽3—7次,宜以“养”为主,以“采”辅,不宜过多采摘,同时结合压顶矮化。主芽、粗芽、长梢多采;侧芽短芽、弱芽少采。亦可利用生长优势,先采摘少量粗壮的大芽,待侧芽、腋芽萌生增多后再采。

(二)加工技术采摘来的鲜茶叶,要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切勿层积堆沤,以免叶落腐烂。

1、萎凋萎凋主要有三法:

(1)加温萎凋:借助电热、柴炭进行人工加温,速度快,效率高,但如火候掌握不好,质量不易保证。

(2)室内自然萎凋:主要是在通风透光室内进行。即用竹垫将茶叶均匀摊开,须经15—20小时左右,并均匀翻动数次,使水分蒸发达50%—60%,叶柄、叶芽柔软后即完成萎凋。此法蒸发缓慢,易于掌握。

(3)日照萎凋:将鲜叶摊散在竹垫上或放到阳光下晒,晴天只需30分钟即可,阴天则看其柔软程度而定。总之,萎凋的标准是:叶形萎缩;粗梗失水而柔软,不易折断;青味减少。

2、杀青杀青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措施,总的要求是杀青要均匀要透,掌握“高温、叶少、抛炒结合”的原则。手工杀青,通常用铁锅,径宽宜大,锅温要在150—200℃之间,先高后低,锅炒叶一次2公斤左右,机器加工加倍。杀青的标准:外观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手紧握茶叶稍带粘性,粗梗折而不断,青气消失,有茶香味。

3、揉捻苦丁茶一般芽叶粗,梗大,多采用热揉。揉捻时用慢火随炒随揉,温揉亦须在热灶上进行,冷揉一般少用。热揉做法是在茶叶粘附力大时,将它卷成团块,出锅做成形,或抓住每个芽的主梗,一叶一搓或数叶一搓成条索形。亦可将数叶卷成方圆形或三角形等,使它玲珑雅致,冲泡后还原为绿色,呈现出色、香、味、形来。要求嫩叶成形率在80%以上,过老化的芽头成形率仅60%—70%。

4、干燥鲜叶经萎凋、杀青、揉捻、定形后,立即抖散在竹垫、簸箕或晒场上荫凉,切勿被烈日直射。待叶片可研碎、粗梗折断后有藕断丝连状时,则表示茶叶的含水量在3%—5%,这时,茶叶就达到干燥程度。如采集后遇阴雨天气,加工后必须用低温慢烘,直至干燥为止。

五、建立苦丁茶采穗圃采穗圃中栽培的无性系种苗,应是通过鉴定的品种,或家系选定的优树。提供建立采穗圃用的种条,质量一定要好,木质化程度要高,枝梢粗壮,芽头饱满。

1、定条用大苗定植4—5个月后,剪去新芽,便可定条。定条的目的是去弱留壮,去密留疏,生长过粗的芽和长势旺的枝条,亦不宜保留。为保证分枝长势均衡,注意使留下的穗条分布均匀,留下枝条的数量要适度,过多营养不足,种条细弱;过少产生恶霸枝,易长成无用枝条。

2、摘芽摘芽是为防止种条分化形成偏冠的措施。保留的种条,摘除基部的腋芽,免除二次芽萌生。为保持正常生长,还要摘顶芽,将最高萌条上的主芽摘除,使剪口下的两个叶芽形成侧枝。为使树形优化,仍须摘叶,适当摘去过粗枝条上的叶片,抑制优势枝条的高粗生长。

3、采条和更新采穗一般4—5年更新1次,如果不及时更新,管理工作赶不上,采穗枝的质量就会下降,数量逐年减少。方法是在秋冬进行平茬,砍掉地上部分枝条,使它来年萌发新芽,培养新芽茁壮成长;也可采取根穗压条法,用高1米左右的大苗带根压条,扩大新生幼苗,可补充苗木的不足。

甜茶栽培技术


一、生长特性

甜茶在2~3月气温稳定于13℃以上时长出新芽,并在宿根上长出新的株条。甜茶株态呈丛生型,树冠较窄,直立株条较多。7月份高海拔山区气温25℃左右,低海拔地区30℃左右时,植株停止向上生长,枝叶基本定型,开始转入叶营养积蓄期和糖分转化期。11月份后,气温降至13~14℃,叶逐渐变黄,随之枯黄脱落,侧枝的大部分叶腋内开始形成越冬混合芽,植株进入冬眠状态。

当年在宿根上萌发的新株条,于4~5月长出侧枝,翌年2月,侧枝上的越冬芽萌发,发出新梢,长出新叶,并陆续现蕾开花。盛花期在3~4月。果实于6月份成熟,呈橙红色或红色,果实甘甜。

甜茶是多年生植物,但地上的枝条仅能活2~3年。甜茶是靠其宿根每年春天萌发新株的方式进行繁殖更新,延长寿命。因此,甜茶只需种植一次,植株就会越来越多,面积逐年扩大,就可以连续收获多年。

二、选地整地

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都可种植。但在具体选地时,要看当地气候及地理条件是否符合上述的生态环境。

选择背西面东、日照时间不太长、土层较厚的坡地。翻犁过冬,使土壤风化、疏松,以减少越冬害虫。1月份犁耙耕地,不必整畦,顺坡向开深30厘米、宽50厘米的排水沟。沟间距离视坡度、降雨量大小决定,以保证种植地域不积水为宜。地整好后按行株距150厘米×150厘米挖穴。穴宽、深30厘米。

三、繁殖方式

1.分株繁殖。3~4月挖取母株支根上萌发的幼株进行移植。此时幼株叶片尚未展开,但长有须根。挖取时要保证幼株有约10厘米长的支根和较完整的须根。此法所得的新株数为母株的3~5倍。

2.分根繁殖。春季气温回升时,在支根上出现许多突起的白色不定芽。把这种支根挖出,按长10~15厘米切成根段,斜插或平埋于沙床中,淋水保湿。半个月后根段即可长成幼株。

3.种子繁殖。果实成熟呈橙红色或红色时采收,取出种子用沙覆盖保存。或播入苗床,行距20厘米,株距5~7厘米。播后除草。种子长出2片叶后,移入营养袋育苗。营养土用腐熟的农家肥与泥土、草皮灰混合而成。苗期淋水和施浓度稍淡的肥料。

四、定植方法

按行株距1.5米×1.5米挖坑,坑内施放以农家肥为主的基肥,每坑10公斤。然后回土与肥料拌匀,坑土比地面高出20厘米。把幼株植入后压实,淋足水。种子繁殖苗要到5月份才能定植于大田。

五、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定植后第一年中耕除草4次,每个月1次。中耕宜浅,以免锄伤根系。2年生植株每年中耕除草2次,第一次在5月初,第二次在6月底至7月初。

2.追肥。幼苗当年追肥3次,最好施浓人畜粪水,每株1.5公斤,结合中耕除草施入。2年生植株每年追施人畜粪水2次,每次3公斤。如农家肥缺乏,可用复合肥干施,但最后一次必须用农家肥,以确保甜茶的品质。若施尿素或硫酸铵等氮肥,易使甜茶的叶味变淡,甜度降低。

3.淋水。除定植时必须淋水外,此后一般仅靠雨水即可正常生长。

4.摘顶芽。由于当年生植株只有一级侧枝,多年生植株也只有二级侧枝,故植株呈枝少叶稀状态。为了提高产量,需摘顶芽,以长出更多的侧枝。做法: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侧芽萌动时,摘去老主枝上的顶芽,促使侧芽快速生长,形成侧枝,同时可削弱主枝的生长势头,控制主枝高度在1.7米左右。对2年生以上的枝条,在一级侧枝长1.2米时,采取同样方法摘去侧枝的顶芽,促使二级侧枝多发。通过摘芽处理,使产量提高。

甜茶产地大多在较冷凉的山区,未见有较严重的病虫害。

六、采收加工

1.采收。一丛甜茶中由于有当年从支根上萌发长出的植株,也有2年生及以上的植株,因而其叶片成熟时间不一致。应分两次采收,第一次在6~7月,2年生以上的植株叶片已成熟,含糖量已达高峰,可先采收;当年长出的幼株的叶片要到10月份才能成熟,可在此时进行第二次采收。一般用人工采摘。

2.加工。叶片放入锅炒制,晒干。也可直接晒干后压包出售,由厂家按其销售方式进行第二次加工。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82833.html

上一篇:立秋茶园管理措施

下一篇:茶树害虫“茶小绿叶蝉”危害成灾如何防治?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