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水之器——铁壶使用入门

2019-11-13

铁壶,也叫铁瓶。茶器,煮水用。喝茶是动静相宜的活动,煮水时静候,泡茶时动。一人独饮,可静思心中事。几杯茶下肚,大概烦恼事,也随茶杯上的热气,飘走罢了。聚几好友众饮,品茶论事,时而各抒己见,时而静心品茗,闭目卷舌,口吐兰香,倒也有趣。中国喜欢喝茶的人多,茶文化自然博大包容,所以爱喝茶的人,现在也多配了几把铁壶。铁壶已经慢慢开始在中国普及了。

铁壶和紫砂壶不同,人们喜欢铁壶,不仅仅是因为铁壶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可以把玩欣赏的美器,更是看重铁壶能够调水的能力。我们用水用茶去养紫砂,迷恋那种紫砂细腻油润的质感、器型上给人带来的美和享受,这自然是极好的。而铁壶,不光有器型上带给人的美感,更是能够让水更加甘甜厚重,也使得用铁壶水泡的茶,如同升华了一般。

寻常人可能会觉得差别不大,对品茶嗜茶之人而言,其中妙不可言。铁壶是茶器,铁壶有灵性。倒不是真有灵魄,只是这铁乃活物,爱生锈。所以打趣罢了。因铁壶为铸铁所制,所以爱生锈。也正是靠其活性,去水之异味,留水之甘甜。也因其特性,铁壶和其他茶器不同,需要额外注重使用和保养之法。

如今网络发达,外事问谷歌,内事问百度。有什么不懂的,在键盘上噼里啪啦一顿,就能答疑解惑。可恼的是,也有些许半桶水,煞有介事地装作专家,指鹿为马。好好一把铁壶,都会被他们的邪门方法搞得只能看,而用不得。

在此,就使用和保养铁壶,以某之专业身份略说一二,以正视听。

首先,准备好百洁布、壶盖插、壶铁架(垫)、炉(电陶炉较好,虽然升温慢,但温度恒定。电磁炉亦可,炭炉最佳,而煤气炉绝不可用)

清洗,日本壶内有防止运输存储过程中生锈的贝壳粉和核桃油,国产壶内有铁锈,都要用百洁布在流水下反复清洗壶内外,直到出水清澈干净为止。

煮水,倒三分之二的水,斜置壶盖,静待水开,此时壶盖极烫,关火后用壶盖插将壶盖盖好,一手铁壶一手壶盖插摁住壶盖,倒尽水,再用插取下壶盖,待壶冷却至不烫手再倒入三分之二清水烧煮,反复两到三次,出水清澈无异味后方可使用。

在煮水和清洗过程中,切忌不可在壶投入除清水外任何物品,特别是茶叶。因茶中鞣酸会与铁壶内铁元素产生反应,生成鞣酸铁。此物质虽对人无害,但因壶内毛细孔较多,容易吸附,会造成煮出的水有异味,极难清除,倒时铁壶只能看,不能用。

铁壶的调水能力,主要也是靠铁的活性和内部酥松的结构吸附水中杂质和强氧化剂(漂白粉),从而调整水的口感。(漂白粉会让水口感苦涩,而含有铁的水,口感甘甜)这也意味着,壶内有涂层的铁壶,非但无任何调水能力的。如果用工业涂层,还会影响水的味道和口感,更会对人身体造成损伤。所以在选购铁壶时,那种内部煮水八百年都不会生锈的壶,绝对不可用。

保养,今天不准备再使用铁壶时,请倒入半壶水,斜置壶盖,烧开后,用壶盖插取下壶盖,倒尽壶内水,让壶身余温烘干壶内即可。如果来不及煮水,也可倒满水随它去罢了,如果第二天用的时候倒出的水有锈色,刷洗一下,煮水后倒掉即可。铁锈对人无害,尽可放心。但切忌干烧!

很多朋友喜欢油润表面的茶器,经常会把食用油涂抹在铁壶内外。此法为大忌。切不可为!

如想铁壶表面好看,用干净湿布擦拭即可。经常使用和擦拭的铁壶,表面会有致密氧化层,即不容易生锈也润亮好看。

在选购铁壶时,一定要注意厂家的宣传词。但凡鼓吹自己为日本代工生产的,都须存疑。因日本法律规定,不可进口在日本国以外国家生产制造的铁壶。所以此话乃空穴来风,有不实之疑。另,铁壶由生铁铸造而成,或沙铸或脱蜡,虽工艺各异,但其终为茶器。然,铁壶之原料最为重要。

日本铁壶,均使用“新日本铁”。原料以铸造成型的铁块为主,后期熔铸,再加之独家工艺,使之外形虽然各异,但调水能力仍为其灵魂。

国产铁壶,优劣难辨。有些厂家为降低成本,用含有工业废铁的灰口铁铸造。虽外形精致,然对人极有危害。

较好的国产铁壶,均采用食品级白口铁,用其煮水,无异味,口感甘甜。较差的国产铁壶,虽内有各类涂层,但煮出来的水有异味,口感更是无法下咽。

望,诸君在选购铁壶时,须多留心!

Cy316.com延伸阅读

水是茶之魂


泡茶之水,古人认为要有五大优点,即:活、清、轻、甘、冽。活取其泉水流动不滞;清即清明无杂质;轻即比重轻;甘非甜又似甜,有一种绕舌舒适之趣;冽即清凉有冷气。

语云:水为茶(汤)之魂。也有云:水为茶之母。欲得一杯好茶,水和茶叶同样重要。好茶得之不易,好水呢?答曰:更不易得。古人早明此理。古籍中“论水”的文章不少,大名家、大官僚“知水”者更多。如苏东坡、王安石、李德裕,还有乾隆皇帝等等,都是“鉴水”的大家。苏东坡更有“相传煎茶先煎水,茶性仍存偏有味”之语。泡茶之水,应以山泉为第一,井水、江河水都需如法“制”之。水之逸品尚有“天水”即雪水、雨水(现今之雨水已大不可用)。

泡茶之水,古人认为要有五大优点,即:活、清、轻、甘、冽。活取其泉水流动不滞;清即清明无杂质;轻即比重轻;甘非甜又似甜,有一种绕舌舒适之趣;冽即清凉有冷气。这水的五大优点全于一物甚为难得,而更要自然而备,不取人工则更难,所以古人已有不少“制水”之法,但行之麻烦,工序甚多,工具昂贵,尤不易为。

结语:水为茶之母。欲得一杯好茶,水和茶叶同样重要。(本文仅供参考)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


水是茶之“体”。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说,“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能显其神,非精茶曷能窥其体。”茶需用水煎或冲泡,注重水质的优劣,本在常理之中,人们历来认为茶的香醇,全赖水的清冽,茶文化如果少了水的内容,何从谈起?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品茶家有关水质鉴定的故事,也成了茶文化的一项内容。概括他们的观点,主要可分成“等次派”和“美恶派”。前者即对享用之水以等次而论,以唐代张又新为代表。他曾写过一本《煎茶水记》,书中记载了两份珍贵的品水清单,一份是曾任刑部侍郎的刘伯刍所列的宜茶泉水排位:其中杨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另一份是茶圣陆羽将天下名水分为二十等次,其中江州庐山康王谷帘水排第一……“美恶派”是相对于“等次派”而言,它认为天下之水无等次之分,不必定级,排座次,只要分辨水质的美、恶就可以了。

品茶讲究茶的色、香、味、形及相关环境,香茗更需配好茶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关茶的器具早期记载,最早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其中有文述“烹茶尽具”。《茶经》第一次较系统地记述了茶具。

茶具演变的格局与茶具加工工艺的改进分不开,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茶叶冲饮器具——瓷器、紫砂壶、玻璃杯,各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而紫砂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一把古朴典雅、款式优美的紫砂壶会弥散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情韵。当人们一边喝着从紫砂壶中斟出的酥酥的名茶,一边细细赏玩古往今来的紫砂精品,很自然地便会陶醉在一种古老而清雅的情调中,这是纯粹的中国文化的情调。正因如此,在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上,由制壶大师精心制作的一把紫砂壶的拍卖活动中,被众多收藏者追捧到11万元的高价。

官宣!水与器的相爱,才有了茶的存在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喝茶的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

没有水的“培育”,没有器的“包容”,茶也无法从一片小小的叶子,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健康饮品。

一杯好茶的诞生,离不开水与器的“相爱”。不同品质的水,遇上不同材质的器,碰撞出浪漫的火花,造就了每一杯茶的独特、成全了每一口滋味的精妙。

水为茶之母

中国古代文人们喜欢用水比喻纯洁高尚的品德,如:善、勇、正、优等,更崇尚水“天人合一”的自然智慧。

如此品行之水,才能孕育出品质佳美之茶。

明代茶人张大复在他的著作《梅花草堂笔记》中写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这说明茶叶深藏的真香,需要靠好水激发出来,水的品质会严重影响茶本身的好坏。

那么,该何如辨别出水的品质呢?

择水的五大原则

虽说很多水清得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和漂浮物,但仍会有许多有害物质溶于水中,难以清除。现在市面上的纯净水,就可以达到清水的要求。

常流不断的水,能自动循环清洁,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天然水。

分量轻的水,也可以理解为软水。用软水沏茶,比自来水口感更佳,有泉水的感觉。

山泉水甘甜可口,古人亦将“雪水”“雨水”视为泡茶极佳的“天泉水”,能使茶的滋味更甜。

也就是冷,有个典故叫“敲冰煮茶”,一到冬天,将冻住的溪水取出,敲开煮茶,独有一番风味。

生活中,我们可以参考以上标准择水。纯净水能客观展现茶的品质;软水泡茶更为甘甜;若有幸喝到名山泉水,茶味最妙不可言。

器为茶之父

泡茶的器具从古至今都有许多讲究,器具选择对茶品质的影响,不仅在口感滋味方面,更在身心体验方面。

绿茶选用玻璃杯

玻璃材质透亮,最能突出茶叶在水中舒展、绽放的姿态。芽叶一跃入杯底,吸水后缓缓张开,满杯翠景尽收眼底。冲泡时观赏效果极佳。

乌龙茶选用功夫茶具

乌龙茶有香高味远的特点,滋味会随着时间、温度和冲泡手法的不同而变化无穷,所以不宜用大壶、大杯。适手的白瓷或陶制小壶,能更好地满足乌龙茶闻香、品味的乐趣。

红茶、花茶选用瓷壶

红茶、花茶冲泡后香气迷人,用瓷壶可以很好地保存住香气。花茶叶底并不美观,所以不宜用玻璃器具冲泡,没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老白茶、陈年普洱和黑茶选用煮水壶

紧压型的茶叶,采用冲泡的方式难以泡出好滋味。若用较大的煮水壶煮饮,既能快速享用到好茶的滋味,也是秋冬季暖身保健的好方法。

器与水的相爱,才有茶的存在。水唤醒了茶的味道,器承载了茶的姿态。

茶人随心随茶搭配水、器,让这对好搭档各司其职,创造“大美和而不同”的茶文化魅力,才成就了一片小小茶叶的美味故事。

茶之道,水之要


水之于茶事的重要性想必每个爱茶之人都是了然的。自古便有“水七茶三”之语,可见泡茶用水对于最终呈现的茶汤品质的重要性,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泡茶用水呢?

水中所溶解的各种矿物质,会直接影响茶汤品质的表现,过与不及都不利于茶汤的表现。因此在一般品茗时,水的硬度(矿物质含量比例)应在80ppm~120ppm(百万分之一体积浓度)较为适合,ph值在7.2~7.5之间尤佳,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降低茶汤品质。

若是评鉴茶品,那么在当下的环境下逆渗透纯净水是最合适的选择。纯净水本身原则上不含任何矿物质,对于茶质没有任何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能够完美的呈现一款茶品的本来面貌。同时只要工艺合格,在任何地方取得的纯净水的品质应该是一致的,这对确保评鉴茶品时的客观条件均一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恰恰是各种山泉水无法达到的——且不说不同品牌的矿泉水,即使同一品牌的水,也会因时令的不同发生内含物质含量与比例的变动,而这必然会影响茶品冲泡的结果。

若能寻得一款好水,自然可为茶品加分添色。通过多年冲泡茶品的经验累积,我们发现一款直饮无碍的饮用水未必就是泡茶的好水,甚至适合泡某一类茶品的水在冲泡另外一类茶品表现不佳。因此评审泡茶用水时一定要确定冲泡茶品与水的对应关系,通过试泡对冲找到最适合某款茶品的某一种水,对茶叶发烧友而言这也不失为茶事生活中的一项乐事。

泡茶的水也有保质期,要小心使用


俗语有言:好水泡好茶。要想泡的一壶好茶,是离不开一壶好水的,可见水的好坏对于泡茶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有关泡茶用的开水,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是有保质期的。超过保质期的开水用来泡茶,不仅会影响茶的口感,而且还会影响健康。

一杯水的寿命最长16小时

烧开的水在空气中的保质期只有16个小时;过期的水中含有的大肠杆菌群目超标严重!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长时间喝细菌超标的水,对身体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积累得越长,对健康的影响表现得就越明显。

水质专家介绍,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常年累月地喝不新鲜的的水,就如同常年累月去吃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如果日常不注重小小的喝水细节,体内的健康环境不断受到破坏,体质就可能越来越差。

所以,当你出现疲惫、免疫力下降等状况时,注重饮食卫生的同时,也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喝水得对不对,不要让自己的健康被每天一杯水蚕食掉。

水——煮沸三分钟水质才最健康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从安全渠道获得的饮用水是没有健康隐患的,因为它很干净,不会变质。但事实上,如忽略饮水的细节,再干净的水也有变质的可能,并悄悄危害身体的健康。

要了解水是怎么变质的,要先从它的来源说起。人们日常喝的水大体有两种桶装的纯净水和自家烧的开水。

合格的纯净水都是严格按国家安全饮用水标准进行处理的,只要运输环节做得好,各方面指标就都是达标的。自己家里烧的开水都是煮沸的,但很少人知道,水烧开后应继续煮沸3分钟,这样才能除去自来水里的氯化物。煮沸3分钟后就要关火,因为如果煮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水里的亚硝酸盐增多,不利于人体健康吸收。

无论是平时用来泡茶的开水还是用来饮用的白开水,如果在空气下放置太久,为了健康,建议大家少饮用为好。

品茶五要素:茶、水、器、境、艺 缺一不可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世界。这不仅仅是因为喝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

品茶有五要素,“品”字包含了品评、鉴赏、仔细体验茶给人的身心感受。品茶的五要素是“茶、水、器、境、艺”。好的茶叶、好的水、好的茶具、好的环境、好的技艺。这5样缺一不可。

茶:不用多说,茶本身的品质是决定品茶好坏,选好品质的茶,是品茶的关键。

水:水除了要控制水温之外,还应该注意水本身的品质,一般来说,山泉水为最佳选择,城市中的自来水含漂白剂成分,虽然经过高温后能去除不少杂质,但品质还是不如纯净的山泉水。

器:茶具在这里值得重点介绍一下,根据不同的茶,不用的泡法,可选用不同的茶具,俗话说得好:“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要获取一杯上好的香茗,好茶具必不可少。选用茶具一般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有茶具实用性;二是要有茶具欣赏收藏价值;三是有利于茶性的发挥。

境:品茶这种生活态度自然很讲究环境因素,一般来说,环境开阔,空气流通的环境为佳。

艺:指的就是泡茶的技术,拥有良好泡茶技术,首先要熟悉茶得特性和茶具的特性,这样才能泡出一手好茶,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泡茶师傅,这既是一样技术,也是一种艺术。

力求茶的质地优良,水质纯净,冲泡得法,茶器精美,这是饮茶的基本要求。但要使饮茶从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和艺术的享受,那么,品茶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清山秀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当然是理想的品茗环境了。

品茗环境包括的方面很多,通常由园林、建筑物、摆设等几方面组成。凡层次较高的聚会茶宴,不但要求室内摆设讲究,而且力求居室、建筑富有特色,如果周围自然景色美观,当然是品茶的理想场所了。而设在车船码头、大道两旁,田间工地的茶水供应点,除了要求清洁卫生之外,并无多大讲究。

品茶至于家庭饮茶,是固有的,难以选择,但在有限的空间,通过一定的努力,同样可以营造一个适宜的品茶环境。例如,可以选择在向阳靠窗的地方,配以茶几、沙发、台椅等。尽量把室内之物放得整洁,窗明几净,尽量做到安静、清新、舒适、干净,同样也能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品饮场所。

品茶是一种生活状态,品茶,高于饮茶解渴,而不单单是喝茶那么简单,一壶好茶固然难得,但更重要的是着重在一个“品”字上。

如何用铁壶煮茶?


如何用铁壶煮茶?什么茶适合煮茶?

何为煮茶?一般南方地区不多见,多见于西北地区和少数民族。将茶置于壶中用水烹煮,至茶水呈深褐色,入口不涩不苦为佳。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喝茶,都是以沏茶为主。此方式不仅保留茶的香,且方便观看。煮茶和沏茶有何区别?如何煮茶?煮出来的茶又如何呢?

在煮茶之前先谈谈关于煮茶的两个问题:

一、温水vs冷水

泡过的老茶,适合用温水煮茶。冷水煮茶速度较慢且感觉茶汤有点老。

没有泡过的茶,洗茶后加冷水煮。更有利于把茶煮开。

二、什么茶适合煮?

1.发酵重的茶叶,如熟洱,老茶头,大黄片,红茶等。

2.陈年老茶,如老普洱,陈年铁观音,陈年岩茶。

3.铁观音、绿茶这类轻发酵的茶叶,沸水冲泡为佳,不宜烹煮。此类茶叶,煮后茶叶变黑,茶汤变紫,且有异味,难于入口。经常泡老茶,泡完之后一般就扔掉了,感觉有点可惜。如何真正地“榨干”老茶?那只好用煮的啦!以一泡九十年代的陈年铁观音为例:

1. 将老茶从壶中用茶勺抠出,置于茶荷中。

2. 用茶夹夹出放入茶包袋,并用温水简单冲洗一下。如果茶直接放入铁壶煮,茶渣四处扩散,煮完处理起来相当烦人

3:将铁壶中的水烧到温水(约50度),扔入茶包。注意水量不宜过多。

4:水沸后一分钟即可出汤。如果发现茶汤太淡,可再煮30秒。煮太久则水太老,影响口感。

感受普洱茶之“水”


感受普洱茶之“水”

普洱茶汤饮入口腔,所引起各种口感,除了提过的味道部分外,其它的归到水性这部分来介绍。水性可以分为滑、化、活、砂、厚、薄、利等七方面,其中滑、化、活、砂、厚是普洱茶正面特色,而薄和利则是一些负面性能影响品茗情境的。

滑是最柔和的感觉,比如将最细纯豆浆或爱玉仙草,含在口腔里有一种至柔感。滑会使人有温和舒顺而亲切,也会使人心神比较安适稳定。

比较陈旧或熟的普洱茶,其水性比较滑。早期的敬昌号、江城号、普庆号等普洱圆茶,以及七○年代厚砖普洱茶、七○年代白针金莲普洱散茶,其茶汤都表现很滑。水性滑是普洱茶的一大特色,尤其现在生产的新普洱茶,多半是以熟茶方法制造,水性大多能表现醇滑,有许多人就因此而喜欢饮用普洱茶。

普洱茶水性的醇滑,随着陈化时间越长,表现得越为优异,最后达到化的境界,这也就是构成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要之一。

「入口即化」同样是陈年好茶和好酒的表征,普洱生茶的水性要达到化的境界,通常必须要贮放六七十年以上,而且还要在比较理想环境中陈化。熟茶要比生茶容易得到化的水性,如那批七○年代的普洱厚砖熟茶,只有三十多年陈期但其水性渐渐由滑而转向化劲之中,六十多年的末代紧茶,八、九十年的同庆老号普洱茶圆茶以及红芝普洱,已达到入口即化的境界了。一般经验告诉我们,普洱生茶所表现的劲道要比熟茶来得高雅,因为熟茶的水性较粗厚,化的感觉总没有像生茶那样的活泼清逸。但是生茶的陈化时间必须长很多,才能与普洱茶的化劲道相等。「入口即化,喝了没喝」,是一句品茗普洱茶时,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虽然把茶汤喝到口腔里,好像渴酒一样,立刻化为一股升华之气。但喝酒只感觉一阵酒气向上颚冲起,而后渐渐挥发过去。普洱茶的化劲,远比酒的化劲柔和而宁静,不会有那股熏脑的难过。酒气的化劲会使人自我膨胀,心神恍忽,醉言失态。普洱的化劲则令人清神明智。

活泼的水性,是各茶种品茗者一贯重视的茶汤优美的表现,在口腔中产生一种活的感受。活的口感如同陈韵一样,是偏重于比较抽象性,也都是靠个人多次实际品茗中,培养出鉴别能力,无法以文字或言语描述,非从实际体验而难以言传。

在普洱茶行列里,只有干仓普洱生茶茶汤,才有较强的活性品味。在制造过程中,经过一定程度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以及产生霉变的湿仓陈化普洱生茶,这两种普洱品都会增加水溶性物质成份,而且越是重发酵或越是重霉变的,越增加茶汤中的水溶性物质,茶汤颜色也越深浓,甚至成为黑色。水溶性物质的增加,直接影响水性活泼品味。所以只有生茶干仓普洱茶,才可能有最好的活性品味表现,活性能给人活泼、愉快、力量的感受。

喝过茶汤之后,口腔内有一种砂砂的感觉。如同喝了一碗红豆汤,留下口中那种浓砂感觉。这种砂砂感觉会带给口腔一种舒服的感受。

砂的口感主要来自普洱熟茶茶汤,而且是有较长陈化期的茶品。三○年代的佛海鼎兴茶庄所生产那批末代紧茶,可能在晒菁时,延误了时间,促使自然发酵过多,变成了熟茶紧茶;还有七○年代初期的73厚砖茶熟茶,这两批茶叶为比较陈旧的熟茶茶品。凡喝过这两批熟茶的,都能感受到砂的品味。

普洱茶水性的砂感,透过口腔感觉,使人有一种粗犷而浓郁感受。砂感是普洱熟茶水性一大特色,而普洱生茶则不易见到。

厚薄利

普洱茶水性在还没有到达化劲之前,有厚、薄、利分别。这些厚、薄、利在口腔的感觉,使品茗者有厚重甸实或轻薄浮荡或刃利难受之感。

水厚和茶汤并不相同,厚是普洱茶质地的关系,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溶于水中物质成份较多的,在口感上觉得会比较混厚稠密。越稠密者称之越厚,或越稠。浓是冲泡技术上的影响,同样一泡茶,茶叶浸泡在热水中越长,茶汤就越浓,也就是茶汤的强度增加了。相反的如浸泡时间很短,茶汤便会显得淡淡的,与水性厚薄无关。往往厚、重以及甸实都是相伴共存的,所以有说茶汤水性很厚重或很厚实,其义意就是指水性有厚之感。如一些无纸绿印圆茶、凤山茶菁的福禄贡茶,茶汤水性都很厚重。厚的茶汤水性,使人感到饱满而实在,带给品茗者有较平和稳定的心境。

水性薄和水性厚恰好相反,水性薄的茶汤喝到口腔里,没有坦荡舒张气势,水质也感觉轻且萧条。由于水性薄而造成小器的格调,使品茗者产生了轻浮、薄弱、不安稳而抗拒的感觉。灌木新树茶菁制成的普洱茶品,和一些边境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会显得单薄。

利是因为太薄的水性之故,而使得口腔有触及利刃的感觉。会引起单薄、偏激、难过的感觉,而且形成排斥和拒绝的作用。一般的边境普洱茶或现在新树茶菁所制成的新鲜青饼普洱茶品,茶汤水性多半会出现刃利现象。

普洱茶经过长期紧扎密封,茶身很干燥,开封后立即冲泡品饮,茶汤水性常常会显得薄,甚至会有利的情形。但是如果开封有将茶置于较宽大容器中,以使茶叶回气一段时间,约十几天或一个月,茶汤自然能表现出其应有的水特色。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79560.html

上一篇:茶和咖啡哪一个对健康更有利?

下一篇: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常见各类茶叶特性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