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普洱茶各产区茶叶的品质特点

2019-11-13
普洱茶的爱好者都知道买茶首选原料。

“茶叶原料要选“景迈”、“班章”、“易武”的,但这些地方的茶究竟好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品质特点究竟是什么,就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了。

现在市面上每年打着“班章”、“易武”、“景迈”标记的新茶又不断涌现,数量超过了这些优质茶产区一年产量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到底谁是真的,谁是假的呢?

下面小岩就云南几个著名的普洱茶产区茶叶的品质特点做一个分析和比较,希望能给广大茶友们在挑选和购买普洱茶时提供一些参考。

俗话说:“初级看厂,中级看山,高级看茶”,但是不管是哪一个级别的茶友,只有了解了云南每一个茶区,所产茶的茶性特点,才能买到品质保证,值得收藏的普洱茶。

云南茶叶总体品质特点

云南地形气候环境特殊,高纬度、高海拔,低纬度、低海拔的一致性,加上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其主要特点表现是:

区域性差异明显,垂直变化十分显著;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雨量充沛、旱雨季分明,降雨量北少南多,分布不均。

这样的条件下,加上部分茶种与生长形态不同,各茶山茶叶茶质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若以相同茶种、生长形态、制作过程等相同客观条件下,云南茶区出现“北苦南涩”、“东柔西刚”的特质。

曼撒

曼撒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清朝乾隆年间开始,曼撒茶山进入了最辉煌的时代,据史料记载,这里茶叶的年产量达到了万担以上。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十三年,曼撒遭遇了两次大火,使得昔日繁荣的小镇被无情的毁灭,而第三次大火伴随着瘟疫更是将曼撒变成了一座荒城。从此,离曼撒20公里处的易武迅速的取代了曼撒的位置,成为六大茶山中重要的茶山。以至于在民间,有不少的厂家和从业者把两个茶区所产的茶叶统归于易武。

品质特点: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在香甜茶系当中属于最具有特色的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的香气感饱满,优质茶的甘韵能扩及到两颊。近年来因为过度采摘和季节的因素影响,汤质变薄。

易武

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

品质特点:易武茶属于曼撒茶区,香气和口感都类似于曼撒茶,属于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刺激性较低的茶品。与曼撒茶区的原因一样使得近年来汤质较薄。

倚邦

倚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井”,即茶井的意思。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360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全是高山。与易武相比,倚邦茶山的海拔差异更大,海拔最高达到1950米,而最低的地方只有565米。倚邦茶区内有大叶种和中小叶种茶树。根据有关专家的审定,倚邦茶区内的中小叶种品质不但优于当地的大叶种,而且优于其它省份的中小叶种。

品质特点: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有蜜感,稍苦,舌后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

革登

革登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它地处六大茶山的东北部,东连孔明山、南与基诺山隔江相望、西接蛮砖茶山、北以倚邦茶山相邻。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莱阳河一带。如今革登茶山的老茶树所剩无几,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累计不足500亩。以目前革登茶山实际的状况,可说很难量产茶品,名列六大茶山,但可谓名存实亡。

品质特点: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有蜜感,微苦,舌尖甜味明显、中后段微苦有甘韵,汤质稍薄。

莽枝

莽枝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中北部,古六大茶山茶区。地处革登山西南方,蛮砖茶山西面,传说是诸葛亮埋铜之地。古代这里主要都是由外地生意人来从事茶叶买卖,早年的繁荣景象,如今已经消失了。在原始森林中,还有许多大、中小叶种老茶树错落其间,其中不乏数十公尺高的巨大茶树。所产茶叶,多数集中收购运到其它地区,或者由某些大厂指定收购。

品质特点: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和口感类似。上颚香甜微有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蛮砖

蛮砖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属于古六大茶山茶区。地处倚邦、革登、曼撒、易武四大茶山之间,蛮砖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过去蛮砖的茶叶每年产量达万担以上,大部分被运往易武加工和销售。虽同属六大茶山,但在以往一直不如其它茶区被重视,也因此这里的茶山和古茶园才得以较为完好的保存。目前蛮砖茶区的茶质还保持着较好的水平。

品质特点:和其它六大茶山相比较,茶叶的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的口感质厚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气较沉,不如曼萨、易武的香气高扬,近年来茶质的表现还在很高的水品上。

攸乐

攸乐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属于古六大茶山茶区,是唯一不在勐腊县的正山。这里古称攸乐,如今被称作基诺山。面积是古六大茶山中比较广的,这里的古茶园面积达到了1万亩左右。海拔在575米至1691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20摄氏度。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左右。如今遗存的古茶园还有2000余亩,茶树的直径大多在80厘米以上。自古以来,攸乐茶山民间就有加工少量的竹筒茶,茶叶大多被易武、倚邦等外地茶商以散茶收购。

品质特点:香型和口感与曼撒、易武接近,香气高扬、汤水柔和、舌面苦涩度较高,因茶树的树龄较小,茶性较烈。

巴达

巴达位于西双版纳州孟海县西部。巴达茶山有野生茶树群和栽培型古茶园两大资源。1961年在巴达大黑山发现一株高达50余米的巨大茶树,被称为“巴达茶树王”,树龄在1700多年,成为巴达茶区特殊的资源景观。

品质特点:数量少,口感类似于布朗山茶区,舌面后段与上颚后段微苦,但平均茶质较为薄水,上颚中后段有特殊的气味。

布朗

布朗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的所在地。布朗山面积1016平方公里,布朗族为古代濮人的后代,可以说是茶艺的始祖,是他们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布朗山的南部和西部与缅甸接壤,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布朗族是西双版纳最早的原住民之一,也是茶文化的源头。国营勐海茶厂时期布朗山茶区初制所,包含布朗山与新、老班章,一年可收鲜叶300多吨,大约可制成晒青毛茶80多吨。

品质特色:口感刺激性稍强,舌面与上颚中后段稍苦;上颚香浓味重,区别于班章茶。

班章

班章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旧有的布朗山初制所所在地,有新、老班章茶区之分。国营勐海茶厂于1988年于新班章现址,种植3502亩新茶园。栽培型的古茶园数千亩,主要分布在老班章、老曼娥等地。

品质特点:这里介绍的是老班章茶区的茶质特点。其在云南的大叶种中,与布朗山香型和口感相似,然质较重、口感刺激性更强、舌面的苦味很重,香气下沉,舌尖与上颚表现不明显。

南糯

南糯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于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的所在地。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古代南糯山居民以哈尼族为主,族人将吃不完的竹笋制成笋酱,为当时地方首领所喜爱,要求山寨每年以这种笋酱进贡,后来就把此山称作南糯山。哈尼人最早在南糯山上开始种植茶叶。目前南糯山茶区保留着1000多公顷混生的古老茶园,其中有1000年以前布朗族所栽种、荒废并遗留的古茶园。

品质特点:香气高扬、清甜、是口感刺激性较高的代表茶。上颚中段和舌尖香甜,甘韵主要集中在舌面的中后段,汤质滑口,涩度较高。

勐宋

勐宋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南部。西双版纳有两个勐宋,分属勐海县和景洪市。这里介绍的是位于景洪市南部之勐宋。东与布朗山接壤,南部与缅甸交界。勐宋是傣语,意为高山间的平坝。于大勐龙、勐宋地区有不少栽培型野生茶林,为早期布朗族所栽种。野生茶品种中,当地布朗族区分为“甜茶”和“苦茶”,苦茶苦而不化,难入喉。茶农们采摘制茶的为甜茶类。

品质特色:水柔香甜,上颚与舌面后段有特殊气味,舌面根部苦味明显,难化。近年来因为易武茶价高,民间有的就以勐宋茶仿冒易武茶销售。

景迈

景迈位于思茅市澜沧县。景迈茶区涵盖了澜沧县景迈村与芒景村,是一片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万亩栽培型古茶园,是目前云南省所发现最大规模的古茶园。根据专家学者的考证景迈茶区的历史根源,认为这片古茶园早在公元696年即由布朗族的祖先开始种植,距今已有1200多年,后来经过几个朝代的连片开垦种植,至今已达1万多亩的规模。古茶林内,老茶树上还有一种寄生植物——螃蟹脚,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品质特点:茶叶的颜色偏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是这里茶叶的特色;舌面中段的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

勐库

勐库位于临沧市双江县。临沧的勐库野生古茶树群,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万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勐库野生古茶树属于野生型野生茶,在进化形态上,比普洱茶种还原始。该茶树种具有茶树一切形态特征和茶树功能性成份(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可以制茶饮用;由于基因原始,产于高海拔寒冷地区,该茶种特具抗逆性强、抗寒性很强等特点,是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品质特色: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不若六大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高。

景谷

景谷位于思茅景谷县。地处思茅中部偏西,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地势以山地高原为主,总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渐向东西两翼扩展,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600米;属于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1253毫米,年平均气温20.2摄氏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8%。由于境内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气候呈明显的垂直变化,以至于茶品口感差异性很大。

cy316.cOM编辑推荐

台湾茶叶产区分布及特点


一、台湾茶叶的主要产区

台湾本土原生的茶树多长在台中、台南、高雄山间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带,被称为「山茶」。雍正初年《台海使搓录》之赤崁笔谈记中载:“水沙连茶在深山中”,连雅堂氏台湾通史记载:“旧志称水沙连之茶,色如松萝,能辟瘴祛暑”,文中所说水沙连,即现在竹山一带。

台湾真正形成规模栽种并制作茶叶的开端,是在公历1723年前(清雍正元年)由闽、粤移民从福建武夷山带去茶种与制茶技术。自清末、日本据台、国民政府转进台湾后,除了红茶和绿茶外,特别是半球形包种茶的加工技术自成一格,以清香、甘醇及紧结的外观为特点。台湾产茶地区比较多,著名的有五大产茶区(北部茶区,桃竹苗茶区,中南部茶区,高山茶区以及东部茶区)。

二、台湾茶叶的种类

台茶的花色品种也非常多,有绿茶、文山包种茶、半球型包种茶、高山茶、铁观音茶、白毫乌龙茶和红茶等。

1、碧螺春

绿茶类,产地台北三峡,以青心柑仔种鲜叶为原料;有一嫩(茶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2、文山包种茶

属轻发酵茶类,产地台北文山茶区,以青心乌龙品种鲜叶为原料,香气清扬,滋味甘滑为其品质特征。

3、高山茶

属中发酵茶类,产地嘉义茶区,以青心乌龙及台茶12号品种鲜叶为原料;优雅之香气及细腻之滋味为其品质特征。

4、冻顶乌龙茶

属重发酵茶类,产地南投鹿谷,以青心乌龙品种鲜叶为原料。人工焙火韵味与香气为其品质特征。

5、铁观音

属重发酵茶类,产地地台北木栅,以铁观音品种鲜叶为原料;外观紧结、汤色琥珀带油光、火候十足为其品质特征。

6、白毫乌龙茶

属重发酵茶类,产地新竹峨眉及北埔,以青心大冇品种鲜叶为原料;天然熟果香,色泽白、绿、黄、红、褐相间,形状宛如花朵为其品质特征。

7、红茶

属全发酵茶类,产地南投鱼池,大多以台茶18号及阿萨姆品种鲜叶为原料;外观匀称、水色鲜红艳丽及味呈焦糖香为其品质特征。

各茶叶状的形成


茶叶形状是组成茶叶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区别茶叶品种、花色的主要依据。我国茶叶种类较多,品种、花色也丰富多彩,茶叶形状多具有艺术性。不管何种形状的茶叶,都是在制茶过程中制茶人员采用不同技术措施而形成的。用力的方式、轻重是形成茶叶不同形状的主要因素,其中用力的方式有揉、炒、拍、压、抖、扣等。一般来说,茶叶形状的形成都是以揉捻技术为基础,通过不同的用力方式,造就茶叶所需要的形状,再通过干燥技术最后定形,从而决定茶叶的不同形状。下面按条形茶、圆形茶、扁形茶、针形茶、片形茶和团块茶分别给予说明。

(1)条形茶

鲜叶经过杀青或萎凋,失去部分水分而使芽叶逐渐变得柔软,以利于揉捻而不会使芽叶折断。杀青叶经揉捻成条、解块筛分、理条后,再去烘干或炒干。烘干就是将揉捻、解块、理条后的芽叶均匀铺在烘干器具上,在适当温度下和合适的时间内,蒸发芽叶水分,使芽叶水分达到规定的含量,同时也固定了茶叶的外形,如绿茶中的烘青;炒干则是使芽叶沿圆弧形的锅壁或圆筒形的筒壁滚动摩擦,以茶叶自身的重量的相互挤,压,且在多种力的作用下,条索越炒越紧,越挤越实,从而使条索变得圆紧光滑,如绿茶中的炒青。

(2)球形茶

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并初步干燥成条后,在专用的斜锅中炒制,芽叶经过相互挤压、推挤等的作用,逐步造型,先炒三青,失去部分水分,做成虾形,再根据芽叶中的水分失散的情况做对锅,使芽叶逐步成圆茶坯,最后做大锅,使芽叶成为颗粒紧结的圆形茶,如绿茶中的珠茶。

(3)扁形茶

鲜叶经过杀青或揉捻后,采用压扁的手法,使芽叶形状成扁形。如制作龙井茶的青锅分拖、榻、摩、挺四种手势;辉锅分拖、榻、荡、钩、摩、吐六种手势,才能制出扁平光削的外形。再如大方茶则在揉条后,在炒锅中经烤扁操作,制出呈竹叶状长扁直条的特征。

(4)针形茶

鲜叶经过杀青后在平底锅或平底烘盒上搓揉紧条,搓揉时,双手的手指并拢平直,茶条从双手两侧平平落入平底锅或烘盒中,边搓条,边理条,边干燥,从而使茶条圆浑光滑挺直,形似针状。如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

(5)片形茶

片形茶的制作分炒生锅、炒熟锅和干燥三个工序,制出的茶叶直顺不弯曲,不折叠,不成麻绳条,叶片的边缘微向背翻卷,形似瓜子。如六安瓜片炒生锅用特制的炒茶帚,挑炒叶子,使叶子在炒锅中转动均匀受热,达到杀青的目的,随着叶片水分的散失,叶片缘微向背面翻卷。炒熟锅时,用茶帚拍打或压叶片边缘,使微卷的边缘固定下来,最后经烘干即成瓜片茶。

(6)团块形茶

团块形茶是由黑毛茶、红毛茶和绿毛茶等经复制后,再经蒸炒灌模,由机械压制或锤棒筑压成各种形状。

普洱茶各山头茶的特性和口感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一篇《普洱茶各山头茶的特性和口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普洱茶山头,每个山头的普洱茶都各不相同,口感和特征也区别很大。

1、冰岛,

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有股凉气出来,慢慢的转化为舌头中后部双呷生津,入口的时候几乎没有觉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渐渐的从喉部延伸到整个口腔。生津效果明显持久,主要集中在双呷部位,茶汤糖香,浓度(饱满度)非常高!!杯盖杯底高香,冷杯后闻出点冰糖香。

2、易武,

其香扬水柔,刺激性较低,汤色淡黄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涩味低、回甘生津持久、叶底鲜活、均匀整齐,

茶质优良极耐冲泡。

3、南糯,

条索较长较紧结;一年的茶汤色金黄,明亮;汤质较饱满;苦弱回甘较快,涩味持续时间比苦长,有生津;香气不显;山野气韵较好。

4、老曼娥,

条索黑亮稍粗长,芽头肥大,茶味重,苦涩强,茶质好,汤质饱满,山野气韵强,饮后口中滑润感好、回甘强且久。

5、布朗,

香气比较充实,茶汁滑度高,汤色明亮,缺点是苦底重,有的化的较慢,有涩味留存,但这些可以通过泡茶手法,如投茶量,泡茶器皿选择,出汤时间等来控制。

6、倚邦,

芽头较小,条索黑亮较短细,汤色黄绿,叶底黄绿,苦淡,苦中带甜,涩显于苦,汤质饱满;回甘快且较长久,香气显,由于长于山野,环境好,山野气韵好,杯底留香。

7、勐库,

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劲扬,不若六大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8、江城,

条索黑亮较粗长、泡条,苦涩弱,汤中带甜,回甘较好,汤尚饱满。若与易武茶比,条索颜色比易武茶略深,芽头稍多,汤质没易武醇厚。

9、勐宋,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较强,杯底留香较好,苦涩较显,苦又更突出,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茶香纯正。

10、无量山,

条索稍长,汤色黄绿尚亮,苦显涩弱,但涩较长,回甘较好亦生津,汤质尚饱满,叶底黄绿匀齐,有山野气韵。

11、老曼娥,

条索黑亮稍粗长,芽头肥大,茶味重,苦涩强,茶质好,汤质饱满,山野气韵强,饮后口中滑润感好、回甘强且久。

12、景迈山,

香气突显、山野之气强烈。由于与森林混生,具有强烈的山野气韵,是乔木古树茶中山野气韵最明显的古茶之一,而且还具有特别的、浓郁的、持久的花香。兰花香是景迈独有的香。甜味明显而持久。景迈的的甜是直接的快速来,同时又是持久的。苦弱涩显,景迈茶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条索紧结,较细且黑亮。

13、攸乐山,

条索黑亮,比易武要紧结,苦涩比易武要重,回甘较好,汤质较滑厚,有山野气韵。

14、邦崴,

条索较粗长,色较黑亮,汤色金黄叶底黄绿,苦涩较显,苦能化甘,回甘较久,涩退稍慢,汤质饱满,生津,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

15、巴达章朗,

条索紧结黑亮,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黄绿匀齐,山野气强,干茶与杯底香强烈且持久,苦涩较显,汤中带甜,回甘较快较好,汤较饱满滑顺,茶香纯正明显,茶气强烈。茶气茶香回甘已接近老班章。

关于本文《普洱茶各山头茶的特性和口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雀舌茶叶的品质特点


宁强雀舌的品质特点:外形微扁挺秀,形似雀舌,色泽翠绿,银毫披露,香气高长馥郁,滋味醇爽甘甜,汤色绿亮,叶底嫩绿成朵,内含有效成分丰富。据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茶叶含氨基酸3.43%、茶多酚24.73%、水浸出物44.2%、咖啡碱4.07%。

宁强雀舌”茶产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陕西省宁强县汉江源 水流域,位于秦岭、大巴山之间,是我国北缘菜区。产地山清水秀, 雨沛雾多,湿润温和,茶树生长于山涧沟壑之旁、溪流泉水之间,环境未受工业化污染,是生产有机茶的最佳生态区域,现已成为陕西首家通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条研究与发展中心有机茶认证。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优异的茶叶品质,使宁强雀舌成为我国北方茶的典型代表。

该茶于1997年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质量鉴定。产品面市以来,深受广大消消费者的喜爱,成为馈赠品饮之珍品,主销汉中、关中、广元、陇南等地,远销上海、北京,出口日本。“宁强雀舌”1995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荣获“后稷”金像奖,同年被选为国家特需用茶。1997年参加’97中国(北京)国际茶技术和茶文化交流会暨’97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荣获银奖。同年又获陕西省首届名优茶奖。在2002年第十四届西交会上荣获金奖。

该茶于清明前后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不采紫叶、病虫叶、展开叶、对夹叶,不带鳞片、鱼叶、茶蒂、茶果、老叶及其他夹杂物。制作分杀青、理条做形、烘培、摇剔四道工序完成。

1.杀青:每锅投叶量300g,锅温150℃一180℃,炒茶手法采用抓、捂、带、抖,抖、闷结合,炒茶动作由快到慢,要求捞得尽,抖得开,翻得匀。炒至叶色转暗,叶质变软,清香显露时为适度,及时出锅摊凉。

2.整条做形:锅温60℃--80℃,杀青叶锅后采用轻压拖带,随即轻抖的手法理条做形,反复进行,直至茶条达到挺直、微扁,有刺手感时出锅摊凉。

3.烘培:用炭火供培,温度60℃、茶叶薄摊于烘笆上,每隔3分钟左右翻一次,翻烘时手势动作须轻匀,烘20分钟左右下烘摊凉,然后再复烘,至足干下烘。

4.拣剔:手工拣去黄片、茶果及杂物,筛去碎末,最后包装贮存 待售。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78787.html

上一篇:何为生茶?何为熟茶?生茶与熟茶哪个更好?

下一篇:【茶的禁忌】太全了,献给我身边爱茶的朋友们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