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其代表茶有普洱茶,黑茶的分类有“三砖三尖一花卷”的说法,下面就让小编为各位介绍黑茶的种类吧。
三砖是黑砖,花砖,茯砖;三尖是生尖,贡尖,天尖;一花卷是千两茶。
黑茶的种类之黑砖:历史最为悠久,唐代开始的渠江薄片就是安化的黑砖。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就带的是“渠江薄片”。滋味最厚重,属于浓香。
黑茶的种类之花砖:是千两茶的改良品种,千两茶制作工艺太复杂,花砖是用千两的原料省去了篾篓和人工踩压用机器压制而成。属于清香型。
黑茶的种类之茯砖:最有特色,茯砖中独有的冠突散囊菌,是一种黄色的有益菌,这种益生菌在千年灵芝上偶有发现,长期饮用,能够促进调节新陈代谢,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对人体起着有效的药理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
黑茶的种类之三尖:三尖分为三个等级,生尖是给老百姓喝的,贡尖是给臣子喝,天尖是给天子进贡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三尖中只有天尖还在生产,所以天尖成为了黑茶中唯一的散茶,多为芽叶,汤色黄亮,松烟味较重,包装为最古老的篾篓。
黑茶的种类之千两茶:千两茶又称花卷茶被称为世界茶王,重量有36.25公斤,是老称中的一千两。因此得名,千两茶的制作工艺有23道,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就是对黑茶的种类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喜欢,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和关注。
一、什么是黑茶? 二、黑茶的分类 1.湖南安化黑茶: 2.云南黑茶(普洱茶) 3.广西黑茶(六堡茶) 4.四川藏茶(边茶) 5.湖北黑茶 6.陕西黑茶(泾阳茯茶)目录
一、什么是黑茶?黑茶是六大茶类中的一类,六大茶类根据颜色可分为(青茶、红茶、黄茶、白茶、绿茶、黑茶),我们听到黑茶并不陌生,接触过茶叶的你一定知道现在比较有名的云南普洱茶就属于黑茶!对于什么是黑茶我简单描述一下你就会明白:黑茶是唯一经过重度发酵制作出来的茶,而发酵过的茶都呈黑褐色,所以被称之为“黑茶”。
二、黑茶的分类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什么是黑茶,我把黑茶分为六类来一一介绍给大家:
1.湖南安化黑茶:(1)茯砖茶
茯砖茶,也称发酵茶始祖,分为特制茯砖(简称特茯)和普通茯砖(简称普茯)均不分等级。茯砖茶外形为长方砖形,规格为 35×18.5×5厘米,每片砖净重2千克。
茯砖茶在泡煮饮用时,要求汤红不浊,香清不粗,味厚不涩,口劲强,耐冲泡。特别要求砖内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普遍茂盛,干嗅有黄花的清香。
边疆各少数民族最爱茯砖茶,他们把“金花”的多少视为检验茯砖茶品质好坏的唯一标志!
(2)花卷茶
花卷茶始名“百两茶”,即一卷(支)茶,净重合老秤(16两为1斤)一百两。后来 发展成“千两茶”,即一卷(支)茶净重为老秤一千两。
因其原料含有花白梗,楠竹条编成的花 格篾篓外包装形犬、纹路酷似一朵花苞,而制作时要不断地踩压滚动、揉捻成型,因而又得名“花卷”。
花卷茶的三种规格:
①十两茶(362.5克/支)
②百两茶(3.625千克/支)
③千两茶(36.25千克/支)
千两茶一般长约1.5米,围径约60厘米, 净重为老秤1000两(约37.3千克)带包装约为38.5~39千克。
花卷茶(千两茶)外表古朴,形如树干,内以蓼叶裹胎,棕片做内衬,外用篾篓捆压勒紧箍实,外喷火漆,标名生产商。部分花卷茶内部生长有“金花”,也即冠突散囊菌。
(3)黑砖茶
黑砖茶,因以黑毛茶为原料,色泽黑润,成品块状如砖而得名。传统的黑砖茶表面上方一般印压有“黑砖茶”三字,下方印有“湖南安化”四字,中部为五角星;每块约重2千克 ,长35厘米,宽18.5厘米,厚35厘米。
现代又研制出了小规格的精品黑砖茶,制作工艺更为巧妙,更方便冲泡饮用,去除了鲜叶中的青草气 砖身紧实,不易受潮霉变,收藏数年仍不变味且越陈越好。
(4)三尖茶(又名“湘尖茶”)
三尖茶指:①天尖、②贡尖、③生尖、又称湘尖,天尖原料等级最高(一级黑毛茶制作),贡尖,生尖,分别使用二、三级黑毛茶制作。
1972年曾改名为湘尖一号、湘尖二号、湘尖三号,1983年又恢复原名。
三尖茶原料相对较嫩,是黑茶中的上品,是中国黑茶开发较早的一类产品,一般为篾篓散装茶。
清朝道光年间 (公元1825年前后)天尖和贡尖以其优良的品质,深得皇宫的喜爱,曾被列为贡品。
该茶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通过初制直接渥堆加工而成,其外形紧结秀丽,条索匀整纤细,颜色碧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柔软细嫩的白茸毫。
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口感甘润爽滑,有独特的松烟香。其传统外包装为鱼纹篾篓,压制成四方形,规格为净含量25千克/件、1千克/件。
2.云南黑茶(普洱茶)(1)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又称圆茶,饼边缘稍薄,顶部微凸,底部平整而中心有凹陷小坑,整饼直径约20厘米,每饼重357克,每7块为1筒,每1筒约2500克,这是为了方便方便以前茶马古道上的茶商计算重量,因此得名。
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七”是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着多子多福,七子相聚,圆圆满满。
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中,七子饼茶常作为儿女结婚时的彩礼和逢年过节的礼品,表示“七子”同贺,祝家和万事兴。
(2)饼茶
饼茶是一种圆饼形的蒸压茶,因其规格比七子饼茶(圆茶)小,所以又称“小饼茶。饼茶创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云南大叶种滇青5~10级毛茶制成,加工蒸压方法与紧茶基本相同。
饼茶的规格一般为直径11.6厘米,厚1.3厘米,每块净重125克,4块为一筒,75筒为一件,总重37.5千克,用63×30×60厘米、内衬笋叶的竹篮包装。
(3)沱茶
沱茶是一种紧压茶,原产、主产于云南省景谷县,近40年来主产于下关。其名称的由来,有人说因其成品形状如团,由团转化而来;也有人说由于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故而得名。
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1902年,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的“姑娘茶”(又叫女儿茶,私房茶)演变而成,因而又称“谷茶”。
“沱茶”外形颇具特色,从上面看类似圆面包,从底下看却又类似厚壁碗,中间下凹,外径:约8.3厘米,高约4.3厘米,每个净重约100克或250克。分量比一块茶砖要小得多,更便于购买和零售。
(4)紧茶
紧茶问世于沱茶之后,原产原产于佛海茶厂,由团茶演变而来。因团茶中心过厚而紧压,长途跋涉到西藏时常产生发霉现象。
民国元年至六年(1912~1917年)佛海茶厂开始始将其改为带把的心脏形,并改名为宝焰牌紧茶。紧茶为手工团揉精制,每个净重238克,7个为一筒,相邻紧茶之间留有空隙,使水分能继续散发而不致霉变。
1967年停止生产,后因十世班禅的重视:于1986年恢复生产至今,因而又称为“班禅紧茶”、“班禅沱"。
紧茶以三级芽叶为原料,生茶、熟茶都有生产。规格为9×9厘米,内飞规格为4×4.5厘米,重250克,外形有如心脏,市场也为香菇头、蘑菇头、牛心沱等。
3.广西黑茶(六堡茶)(1)六堡茶
六堡茶原产于中国广西梧州六堡镇,清朝初期,渐渐兴盛于广州、潮州一带;康熙年间开始,在两广涌现出了一批六堡茶老字号,嘉庆年间,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
《广西通志稿》中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
现代,六堡茶的产区也主要在广西梧州市范围内,采摘一芽二、三叶,经摊青、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艺制成,分为特级和一至六级。
六堡茶的传统包装一般采用竹篓,以便于茶叶的内含物质在贮藏期内继续转化;为了便于存放,六堡茶成品有压制加工成饼状、砖状、沱状、金钱状、圆柱犬等,也有散装。
(2)老茶婆
老茶婆是六堡人对六堡茶叶中最大,最老的一种茶的尊称,是当地人必藏的茶叶。老茶婆是用六堡茶树上长了两三年的叶子来做的, 这些老叶通常在生长期第三年霜降这一节令采摘,因此也称为霜降茶。
采摘后的茶叶用手揉搓均匀后再放到干净的大铁锅里,翻炒、焙干后收藏起来。
老茶婆泡出的茶带有浓郁的果香味(近似罗汉果香)味道甘甜,入口生津,回味持久;老茶婆讲究茶叶的陈化而且茶叶越陈,其果香: 味越浓,茶味越甘甜,以放置7年以上的茶味为佳。
老茶婆可以连续冲泡数十次,其茶香茶味尚存,而且正宗六堡茶冲泡后可放置数日而不馊,茶味不变。
老茶婆是茶农自饮茶
老茶婆是六堡农家茶的一个品种,由来已久。过去,卖得上价的茶芽都被拿去出售,而茶农自己喝,就采了这些粗老叶子简单处理后在家饮用。
新制的老茶婆青味、涩味较重,口感不佳,茶农们就将其陈放,后期发酵时间越长,味道越好,祛湿健胃等保健功效也越高。
(3)六堡芽茶
六堡茶芽,又叫茶谷,茶芽,又叫茶谷,顾名思义也即以茶芽为主制成的茶,常见的多为比较幼嫩的社前茶,此外,明前茶、雨前茶(清明茶)、春茶秋茶、霜降茶、冬茶等都可采制茶谷原料,原料标准从单芽、一芽一叶,到一芽二、三叶,或是一芽四叶不等。
一般做法是茶叶采摘回来杀青后,用上好的炭或木材烘焙至干,再放在仓库自然发酵转化而成;也有的会紧压做成圆饼等形状。
茶芽成茶一般较为条索清晰,芽头明显,且匀可整净洁,属六堡茶中的上品,数量相对较少,价格一般较高。
(4)漓江乳雪
漓江乳雪为黑茶新品,由制茶工程师、九三茶人李宗俭在结合传统黑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千两茶)工艺的基础上,经大胆的创新研制而成;并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较少采用现代机械方法。
漓江乳雪的产品包括茶琮(受湖南千两茶启发而制成)、竹篓(受广西六堡茶的影响)、龙团(受北宋贡茶龙凤团茶启发而制成),这三个系列,其中茶琮系列分为大、小两种规格,竹篓系列分为100千克、3000克、1000克三种规格,龙团系列分为大龙团(800克)和小龙团(330克)两种规格。
4.四川藏茶(边茶)四川所产的黑茶名为藏茶,藏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元朝时期称为“西番茶”,明朝时期称为"乌茶”,清乾隆之后称为“边茶”(以雅安和都江堰两个地区为中心进行种植和生产分别称为“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现代又称为“藏茶”。
(1)康砖茶
外形呈圆角长方形,表面平整、紧实,洒面明显,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褐、尚明,滋味纯尚浓,叶底棕褐较老。
(2)金尖茶
外形呈圆角长方形,稍紧实,无脱层,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尚明,滋味醇和,叶底暗褐老。
(3)康尖茶
外形呈圆角方形,表面平整、紧实,色泽棕褐,内质香气浓郁纯正,汤色红而透亮,滋味醇和甘爽,叶底棕褐稍老。
5.湖北黑茶(1)老青茶
老青茶主产于湖北省局省咸宁地区的薄圻、咸宁、通山等县,在湖南省临湘县也有生产 。自1890年前后,在蒲圻羊楼洞开始生产炒制篓装茶(每篓2.5千克)现已有100多年历史。成成品多为紧压砖茶,但目前也开始有成品散茶。
老青茶一般分为三个级别。一级茶鲜叶以青梗为主,基部稍带红梗;成茶条索较紧,色泽乌绿。二级茶鲜叶以红梗为主,顶部稍带青梗;成茶条索略松,叶色乌绿微黄。三级茶为当年生红梗,不带麻梗;叶面卷皱,叶色乌绿带花。
(2)青砖茶
青砖茶是以老青茶为原料压制而成的,因茶砖表面往往印有一个“川”字,又称“川字茶”,清朝末年开始生产,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当时青砖茶以每箱的砖片数命名,分为“二七”、“三九”(每片2千克)“二四”(每片3.25千克),“三六”(每片1.5千克)四种不同规格。
常规的青砖茶有2千克/片、1.7千克/片 ”900克/片、380克/片,其中2千克的青砖规格为34×17×4厘米。随着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现在又开发出巧克力状的青砖,不仅小巧精致,也更方便携带与冲泡。
(3)米砖茶
米砖茶的原料主要是茶片、茶末,经蒸压而成,其洒面及里茶均用茶未,故而得名。 19世纪70年代,汉口设立茶厂,用机械压制米砖,运往俄国转手出口。
1888年是米砖生产和出口的全盛期。目前主销新疆和华北等地,并有部分出口到俄罗斯和蒙古,近年亦有少量远销欧美。
米砖原分“72米砖”和‘48米砖”两种规格,即每篓装72块和48块砖茶。目前只生产“48米砖”,砖片规格为23.7×18.7×2厘米,重1.125千克。有“牌楼牌”、“凤凰牌”、“火车头牌”等牌号。
6.陕西黑茶(泾阳茯茶)茯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中特色产品,是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边销茶之一,原本是西北,哈萨克,蒙古等游牧民族地区特需商品。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
以其效用类似土茯苓,美称为茯茶、茯砖。由于系用官引制造,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
茯茶过去600年产地在陕西泾阳,195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茶叶局考虑到在泾阳制茶,存在着二次运输,成本偏高等原因,取消了咸阳泾阳茯砖厂,将茯砖加工的任务全部交由湖南省承担。目前主要产地为为陕西泾阳及湖南益阳。
一般情况陈放年代越久香味越浓,茶汤越易冲泡出来,茶汤色泽红艳明亮。茶中的金花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得名。主产区为广西、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安徽等地。根据不同的产地将黑茶分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熟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1、茯茶
陕西茯茶出自于陕西咸阳泾阳,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她兴于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茶体紧结,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汤橙红透亮,滋味醇厚悠长。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的人群饮用。特别是对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凉地区,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的游牧民族而言,在缺少蔬菜水果的情况下因而,在中国西北地区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2、千两茶
千两茶成品每支净重合老称1000两,故俗称“千两茶”。千两茶是采用安化本地产优质黑毛茶为原料,将经汽蒸变软后的黑毛茶灌入垫有蓼叶和棕片的长圆筒形的篾篓中,用棍、锤等筑制工具,运用绞、压、踩、滚、锤等技术,经多次反复锤压和束紧,使茶支达到致密坚实的要求,最后形成高160厘米左右、直径0.2米左右的呈树状的圆柱体,在自然条件下经“日晒夜露”七七四十九日,自然干燥而成。
3、黑砖茶
黑砖茶,因用黑毛茶作原料,色泽黑润,成品块状如砖,故名。其原料选自安化、桃江、益阳、汉寿、宁乡等县茶厂生产的优质黑毛茶。制作时先将原料筛分整形,风选拣剔提净,按比例拼配;机压时,先高温汽蒸灭菌,再高压定型,检验修整,缓慢干燥,包装成为砖茶成品。
4、三尖
天尖:是用一级黑毛茶压制而成,外形色泽乌润,内质香气清香,滋味浓厚,汤色橙黄,叶底黄褐。
贡尖:是用二级黑毛茶压制而成,外形色泽黑带褐,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稍橙黄,叶底黄褐带暗。
生尖:是用三级黑毛茶压制而成。外形色泽黑褐,香气平淡,稍带焦香,滋味尚浓微涩,汤色暗褐,叶底黑褐粗老。
5、青砖茶
青砖茶是黑茶中的一种,也称湖北黑茶,具有其它普通黑茶和普洱茶所没有的自然茶香。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是青砖茶的原产地,已有两百多年的生产历史。青砖茶经发酵、高温蒸压、适当存放自然后发酵后,茶叶中的儿茶素和茶多酚比普通茶更易溶于水中,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其具有的化腻健胃,降脂瘦身,御寒提神,杀菌止泻等独特功效为其它茶类所不及。主要销往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西北地区和蒙古、格鲁吉亚、俄罗斯、英国等国家。
6、边茶
四川边茶分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两类,四川雅安、天全、荣经等地生产的南路边茶,过去分为毛尖、芽细、康砖、金玉、金仓六个花色,简化为康砖、金尖两个花色,主销西藏,也销青海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路边茶制法是用割刀采割来的枝叶杀青后,经过多次的“扎堆”、“蒸、馏”后晒干。
南路边茶(藏茶)为黑茶品种制法最复杂,经过32多道工序制成。四川灌县、崇庆、大邑等地生产的西路边茶,蒸后压装入篾包制成方包茶或圆包茶,主销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及青海、甘肃、新疆等省(区)。西路边茶制法简单,将采割来的枝叶直接晒干即可。
7、安茶
安茶,安徽省祁门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安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后期半发酵紧压的传统工艺名茶,用箬叶、竹篓包装,其外形紧结匀齐,色黑褐尚润,香气高长有槟榔香,汤色橙黄明亮,不仅是饮用佳品,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014年1月,安茶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8、云南黑茶
普洱黑茶为后发酵茶,采收一芽五、六叶的“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制作而成。制作特点是渥堆,在杀青和揉捻之后渥堆24天,使叶色变为油黑。其品质特点是叶色油黑、汤色橙黄主要用以制作紧压茶(熟)。
9、六堡茶
广西黑茶最著名的是梧州六堡茶,因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除苍梧县外,贺州、横县、岑溪、玉林、昭平、临桂、兴安等县也有一定数量的生产。六堡茶制造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沤堆、复揉、干燥,制成毛茶后再加工时仍需潮水沤堆,蒸压装篓,堆放陈化,最后使六堡茶汤味形成红、浓、醇、陈的特点。广西梧州因梧州六堡茶享誉国际和国内,2010年和2011年举办了两次广西春茶会,形成了形良好的茶文化城市品牌效应。
以上就是对黑茶的产地分类的介绍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四川黑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及湖北黑茶。另外,黑茶压制茶的砖茶、饼茶、沱茶、六堡茶等紧压茶,是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饮料。那么,黑茶是怎么制成的,有哪些制作工序?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四川黑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及湖北黑茶。另外,黑茶压制茶的砖茶、饼茶、沱茶、六堡茶等紧压茶,是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饮料。那么,黑茶是怎么制成的,有哪些制作工序?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1.杀青
由于黑茶原料比较粗老,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
手工杀青:选用大口径锅(口径80~90厘米),炒锅斜嵌入灶中呈30度左右的倾斜面,灶高70~100厘米。备好草把和油桐树枝丫制成的三叉状炒茶叉,三叉各长16~24厘米,柄长约50厘米。一般采用高温快炒,锅温280~320℃,每锅投叶量4~5千克。鲜叶下锅后,立即以双手匀翻快炒,至烫手时改用炒茶叉抖抄,称为“亮叉”。
2.初揉
黑茶原料粗老,揉捻要掌握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初揉中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
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黑茶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黑茶渥堆要在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初揉后的茶坯,不经解块立即堆积起来,堆高约1米左右,上面加盖湿布、蓑衣等物,以保温保湿。
渥堆过程中要进行一次翻堆,以利渥均匀。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4.复揉
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块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
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能够随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陈化、香醇,有助消化减肥和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而有的黑茶中有金花,有金花的黑茶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那么黑茶金花是怎么形成的呢?
黑茶金花是怎么形成的
只有黑茶类茯茶,才会在制作过程中刻意培植“冠突散囊菌”群落,这需要极独特的加工工艺才能制成。
茯砖茶真正的“金花”也是“冠突散囊菌”,在存期久远茶品中才可能偶然出现。制成的茶品在外冷内热、外干内湿的前提下,茶品内果实较多或鲜叶较粗老而茶叶渗出物浓稠情况下,且得有“冠突散囊菌”存在于茶原料内;或在制成品后摊晾过程遇有此类微生物附着,还得在短期内形成最初的微小群落,才能在以后的储藏过程中逐步生长。陈年熟茶中较陈年生茶中的“冠突散囊菌”出现几率更高些,但也是相当少见的,毕竟“冠突散囊菌”的孢子,并不十分容易介入并适合在黑茶的后发酵过程中大量存活。
冠突散囊菌,属益生菌,是茯砖茶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通过“发花”工艺长成的自然益生菌体,俗称“金花”。
金花,是“冠突散囊菌”,是对人有益的酵素类菌。“金花”能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蛋白质、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使茶叶的口感等特性提高和优化。
黑茶金花的作用
1、改善茶叶的品质。
冠突散囊菌利用从茶叶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进行自身代谢转化,满足自身的营养需要,同时产生多酚氧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胞外酶,催化茶叶中物质的氧化、聚合、降解、转化,达到茯砖茶特有的色、香、味。
2、抗氧化作用。
冠突散囊菌吸收茯砖茶中的茶多酚后分泌生产了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消除自由基的能力。
3、抵制有害菌。
冠突散囊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不利于其他微生物存在的代谢产物,抵制有害菌的生长。
4、提高酶的活性。
冠突散囊菌能提高淀粉酶、蛋白酶的活性,同时可以抵制脂肪酶的活性。
5、调节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
虽然冠突散囊菌的成分尚未测知,但真菌壁所含的几丁质、几丁质聚糖是一类特殊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中的梭菌属XIVa簇形成,减轻高脂肥胖。
茯茶作为黑茶中的贵子,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具有“金花”成分。茶中“金花”为谢瓦氏菌,能溶解脂肪,减肥健美。干嗅“金花”有一种黄花的淡淡的清香味道;而泡饮时,那种花香便融入茶汤之中,化作茶的滋味而使茶汤更加醇厚微涩,清纯不粗、口感强劲。“金花”具有促进调节新陈代谢、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其药效如土茯苓,加上茯茶的口感特别,以“茯”字命名,因此有人误以为茯茶中有茯苓的成分,其实是“金花”的菌花香和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茯茶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中特色产品,是后发酵茶,也是全发酵茶。因在伏天加工,故称伏茶;以其效用类似土茯苓,美称为茯茶、福砖;由于系用官引制造,交给官府销售,又叫官茶、府茶。
按照形制分
茯砖:是散茯经过高温汽蒸压成砖型的砖茶。在明清后期因茯茶贸易量加大和制作工艺的提升,为了方便运输和保存,将散茯茶制成茯砖茶。
散茯:是指在制茶过程中没有经过“压制”的散装茯茶,在明清以前制作的茯茶以散茯为主,现在比较少见(都是买砖茶)。
按照成品品质划分
外形:统一要求砖面平整,棱角分明,厚薄一致,发花普遍茂盛。特茯砖面为黑褐色,普茯砖面为黄褐色。
内质:统一要求香气纯正,汤色橙黄。特茯滋味醇和;普茯滋味纯和,无涩味。
按照产地划分
安化茯砖茶:茯砖茶在问世之初,使用湖南所产的黑毛茶,运往陕西泾阳筑制茯砖。在新中国成立后,考虑二次运输等问题,在安化建厂制作茯砖茶。湖南安化砖茶厂(现白沙溪茶厂)从1943年到1953年经过十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在安化试制成功,制成湖南第一块茯砖茶。
咸阳(泾阳)茯砖茶:原产于陕西泾阳县。2013年“泾阳茯砖茶”被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命名陕西省泾阳县为“中国茯茶之源”。
按照制作方法划分
手筑茯茶:茶砖松紧适度,层次分明,发花均匀,其品质优于一般茯砖。价值高。是传统古法工艺的延续。
机制茯茶:茶体紧实,砖面平整棱角分明,机制茶由于茶体紧实发花不如手工茶。可大批量生产,也可用模具制作外形特殊的工艺茯茶。机制茯茶是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的结合。
安化黑茶主要品种有“三尖”、“三砖”、“一卷”。三尖茶又称为湘尖茶,指天尖、贡尖、生尖;“三砖”指茯砖、黑砖和花砖;“一卷”是指花卷茶,现统称安化千两茶。安化黑茶的这些品种都是以黑毛茶进一步加工而成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安化黑茶的毛茶是怎么制作的?
安化黑茶的毛茶制作工艺
(1)原料
鲜叶原料要求根据所生产黑毛茶的品类等级来确定。
一级黑毛茶:一芽三叶初展。
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初展。
三级黑毛茶:一芽五、六叶。(驻芽、成熟新梢)
四级黑毛茶:成熟枝梢为主。(红梗、木质化枝条)
(2)杀青
杀青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以抑制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由于原料较老,水分含量较低,不易杀匀杀透,所以在杀青前应先洒水(俗称“打浆”或“灌浆”),一般每5千克鲜叶加水0.5千克,露水叶、雨水叶和较嫩的原料,可以不洒水。杀青翻炒时产生高温蒸气,有利于杀匀杀透。杀青的方法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
手工杀青:一般以油桐树桠制成的茶权为工具,采用多量高温(一锅炒4~5千克,火温约260℃~300℃)短时和“双亮双渥”、“渥多量少”的炒法。
机械杀青:黑毛茶杀青当温度达到杀青要求后,打开前盖投入鲜叶8—10千克,并依鲜叶老嫩、水分含量来调节锅温进行闷炒和适时抖炒,待杀青适度后打开茶门。
(3)初揉
黑茶揉捻分为初揉和复揉。初揉是在杀青后趁热揉捻,使大部分粗大茶叶初步揉成条,且茶汁溢附于茶叶表面,细胞破损率达20%以上,为渥堆的理化变化创造条件。由于黑茶叶质较粗老,无论是初揉或复揉都必须遵循轻压、慢揉、短时的原则,否则将会使叶肉与叶脉分离,形成“丝瓜瓤”,茎梗表皮剥落形成“脱皮梗”。
(4)渥堆
初揉后的茶叶,无需解块直接进行渥堆。渥堆应选择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堆高66—100厘米,上盖湿布等物,借以保湿保温。渥堆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室温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一般要求茶坯含水量65%左右,如果揉捻叶过干,可在堆面上洒些清水。如果气温高,叶温上升过快,可在渥堆过程中翻拌一次,以防烧坏茶坯。当叶色已变黄褐,青气消除,发出甜酒糟香气,手伸入堆内感觉发热,茶堆表层出现水珠,叶片黏性不大,对光透视呈竹青色而透明即为渥堆适度。
(5)复揉
因渥堆后的茶条有回松现象,需复揉使茶条卷紧,进一步整饰分形,破损细胞,使其破损率达30%以上,从而增进内质改进外形。
(6)干燥
茶坯经过渥堆后,解块复揉并及时干燥。黑茶传统的干燥方法有别其它茶类,采用松柴明火,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一次干燥法。传统烘焙采用特制的“七星灶”,即灶的进口用砖砌七个孔,以松柴明火烘焙,但明火不进灶孔,不忌烟味,烘茶坑分大中小,大坑一次可烘茶200千克以上,中坑100千克左右,小坑50千克。烘茶时分七次加入湿坯,待上层有八成干时翻焙,上下互换,烘干下焙。毛茶色泽乌黑油润,有独特的松烟香。
黑毛茶的再加工
1、三尖茶
以安化县境内生产的黑毛茶一、二、三级为主要原料。根据采用原料等级的不同,分为天尖茶、贡尖茶和生尖茶3个等级,是安化黑茶的上品,采用谷雨时节的鲜叶加工而成,曾经是西北地区的贵族饮品,清道光年间,天尖和贡尖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三尖”茶采用篾篓散装,是现存的最古老的茶叶包装方式。
2、茯砖茶
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筛分整理、拼堆、渥堆、计量、蒸茶、压制定型和发花干燥等工艺生产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质分为特制茯砖和普通茯砖2个等级,按照压制方式分为手工压制和机械压制。茯砖茶内的“金花”学名称为冠突散囊菌,内含丰富的营养素,对人体极为有益,金花越茂盛,则品质越佳,干嗅有黄花清香。
3、黑砖茶
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干燥、筛分整理、拼堆、计量、汽蒸和压制定型等工艺生产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质特征分为特制黑砖、普通黑砖2个等级。
4、花砖茶
以安化黑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干燥、筛分整理、拼堆、计量、汽蒸和压制定型等工艺加工而成,且砖面四边均具花纹的块状安化黑茶成品。按照品质特征分为特制花砖、普通花砖2个等级。
5、安化千两茶
又称花卷茶,是以安化黑毛茶二级、三级为主要原料,经过筛分整理、拼堆、计量、汽蒸、装篓、滚压定型和自然干燥等工艺加工成的产品。安化千两茶的包装材料极其讲究,用蓼(箬)叶、棕叶衬内,外套花格篾篓捆压而成,外形呈长圆柱体状,包括千两茶、五百两茶、三百两茶、百两茶和十两茶等规格。
综上,要想制作“三尖”、“三砖”、“一卷”,那么就必须掌握黑毛茶的制作工艺。
按加工工艺不同,普洱茶分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
(1)“普洱生茶”
从云南大叶种茶树上采摘鲜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青毛茶,再经过制成散丢或是压制成各种紧压茶。生茶的特点是以自然方式存放发酵。
生茶(图)色泽墨绿,汤色黄绿,年份短的生茶滋味较生涩,品饮后刺激性强,舌面和喉咙发紧。但耐存放,一般能保存15年以上,经3~5年的后发酵茶性转温和,就可以开始品尝了:这也是传统工艺的普洱茶。
(2)“普洱熟茶”
从云南大叶种茶树上采摘鲜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制成晒青毛茶,再采用渥堆(即人工发酵)快速发酵,使普洱茶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存放多年的品质,习惯上称为”熟茶”。熟茶的特点是需要人工渥堆。这种熟茶,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短的几个月,便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品质好的熟茶,其干茶色泽褐红或深栗色,俗称“猪肝红”,汤色红浓透明,滋味醇厚,顺滑甘甜,无霉味,也称人工发酵普洱茶,或现代工艺普洱茶。熟茶具有温和的茶性,茶水如丝般滑爽柔顺,醇香浓郁,非常适合日常饮用。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普洱茶,我们知道普洱茶不但味道好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经常喝普洱茶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普洱茶分类是怎样的。
以上就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黑茶是怎么分类的?黑茶是怎么分类的?》的全部内容了,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