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安化黑茶的故事

2019-11-12

1.马王堆汉墓首现安化黑茶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吴氏长沙国丞相軑侯利苍的家族墓地,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在M1、M3中发现竹笥,内有“荼一笥”文字缱册,经考证:“荼”即“茶”,意为“茶一箱”,笥内实物经切片分析为茶。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茶极有可能是安化茶叶的最早实物。

2.明万历年,黑茶被定为“官茶”

安化黑茶在定为“官茶”之前属于“商茶”而不能边销易马。因滋味浓厚醇和,量多质好价廉的优势受到边疆民族的青睐,被茶商大量越境私贩,强烈地冲击着“官茶”的市场。明万历23年(1595年),围绕湖茶(安化黑茶)的禁榷和开放,御史李楠和徐佼展开辩论,最终经户部裁决、皇帝钦定湖茶(安化黑茶)为“官茶”,这在安化黑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陕、甘、晋等地区的茶商云集安化,安化成为明代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至明末清初安化黑茶逐渐占领了西北边销茶市场。

3.明末清初,“金花”诞生

明末清初,陕、甘茶商将在安化采购的黑毛茶踩制成“饮包”,运至陕西泾阳,压制成茯砖茶,在制作过程中,茯砖茶繁殖了一种叫“金花”的益生菌,学名叫“冠突散囊菌”,成为衡量茯砖品质的主要标志,远销西北、俄罗斯和中亚地区。

4.纪晓岚文记载黑茶

纪晓岚,清代文学家,纪晓岚1768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期间与安化黑茶结缘。他在《乌鲁木齐杂记》记有“附(茯)茶者,商为官制易马之茶”“唯附茶性暖能缓解之”。

5.陶澍敬献黑茶,被赐“天尖茶”

两江总督陶澍,安化小淹人,是清道光皇帝的重臣。1821年,道光皇帝正式登基,对清正廉洁、勇于任事、才识优长、持论公正的陶澍十分赞赏。将陶澍所敬献的安化黑茶赐名“天尖茶”,并列为皇帝专用茶,意为天字第一号茶。

6.左宗棠改制,推行安化黑茶

左宗棠,著名向军将领,洋务派首领。早年受彭澍赏识,居安化小淹8年,深谙安化黑茶。清咸丰、同治年间,陕甘回民歧义,安化黑茶引茶运销停滞。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整顿西北茶务,推行茶政改革,实行“以票代引”,结束了中国茶叶史上近千年的“引茶”制,降低茶税,鼓励陕甘茶商来湖南运销茶叶。

7.黑茶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广州、上海等口岸对外通商,广东、福建、江西等省茶商大量进入安化,与安化茶人共同创制安化红茶并迅猛发展,与黑茶经海上丝绸之路,盛销英、法、美等国家和地区。

8.万里茶路,源起安化

安化山高路险,陆上主要运输工具全靠马骡。产销旺季,崇山峻岭之间马嘶铃响,不绝于耳。年深日久,茶马古道由此而成。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定为“官茶”,主销西北,陕、甘、晋茶商争相采购。茶市、茶庄、茶行、茶亭应运而生,运销队伍络绎不绝,故有“万里茶路,源起安化”之说。洞市“茶马古道”在2012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被评为“全国百大新发现”之一。

9.黑茶,世界只有安化有

安化黑茶,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最早产于资江边上的苞芷园,后转至资江沿岸的鸦鹊坪、黄沙坪、酉州、江南、小淹等地,以江南为集中地。过去湖南黑茶集中在安化生产,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而制造成的湖南黑茶,总体可以分为三尖、三砖、一花卷。三尖为天尖、贡尖、生尖。三砖为花砖、黑砖、茯砖。花卷即为千两茶,有“世界茶王”的美誉。

10.安化黑茶,特殊保健功效

安化黑茶拥有优质的茶叶原料,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加工工艺,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是亚健康人群的最佳保健饮料,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新希望。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安化黑茶具有比其他茶类更显著的保健功效,在补充人体膳食营养、降脂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促进消化增强肠胃功能、降压降糖防治糖尿病、杀菌消炎抑制病毒感染、利尿解毒降低烟酒毒害、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防癌抗突变抑制癌细胞生长等方面具有特殊功效。

cy316.COM精选黑茶阅读

《安化黑茶故事绘》50个黑茶故事主要目录


《安化黑茶故事绘》50个黑茶故事主要目录

一、茶亭茶桥篇

之一“状元茶”的来历

之二陶澍题洞市“甘露茶亭”

之三左宗棠茶亭教顽童

之四师徒斗法修茶亭

之五陶澍永兴茶亭立亭规

之六桎木坳茶亭的传说

之七永锡桥上过红军

之八张果老帮建镇东桥

之九思贤桥下镇孽龙

之十彭先泽桥头招茶工

二、茶山茶园篇

之一神农种植大叶茶

之二黑妹梦仙做黑茶

之三少年陶澍茶山逸事

之四杨开智育茶记

之五阙传芳茶山采风写新戏

之六祭拜茶山土地神的传说

之七晋商听歌进茶山

之八黑茶之乡苞芷园的来历

之九竹筒茶水送红军

之十高马二溪茶山的传说

三、茶镇茶市篇

之一茶马古镇黄沙坪

之二大中华茶厂护厂记

之三洞市茶镇的传说

之四“如愿炭行”里的神秘客人

之五乾隆欲巡“小江南”

之六金鸭婆驮酉州的传说

之七小淹与茶结缘的传说

之八晋商舍茶保诚信

之九知县弃官做茶商

之十茶钟铸就万世情

四、茶行茶房篇

之一白沙溪水孕黑茶

之二茶仙“鬼打弯”救洋商

之三人间茶行“天来香”

之四祝寿献茶创茶行

之五茶姑报恩传茶技

之六横空出世“千两茶”

之七烘房飘香七星灶

之八黑茶由来的传说

之九茯砖茶里的奥秘

之十黑茶晾置的由来

五、茶事茶趣篇

之一黄自元殿前借茶避祸

之二茶馆里的奇遇

之三体操名将的黑茶情结

之四茶火炬问世的神秘传说

之五擂茶声里相儿媳

之六千两茶号子的由来

之七罗绕典斗茶赢盘资

之八曹教授的黑茶情缘

之九茶马古道上的异国客人

之十旯旮里淘出来的天价茶

东坪“禁碑”与安化黑茶的故事


东坪“禁碑”与安化黑茶的故事,东坪是现在安化县城的所在地。东坪与资水沿岸的江南、唐家观、黄沙坪、酉州等集镇是过去“茶马古道”的起点,称为茶马古镇,亦被史学家称誉为丝绸之路的起点。

东坪是随着茶业的发展而兴起的集镇。早在宋时,就有茶叶交易市场。(《安化县志》载:“宋置县后,遂立茶场”。)

如大中华茶厂,设东坪周家咀,创办于1946年,制造的红茶黑茶运销广州;1942年湖南最早的 国营茶厂安化茶厂,就设在东坪西州。

解放前安化的县城在梅城,但这个地方缺水,解放后,主政者将安化县县城搬到了资江边上的东坪镇。

我在这里浓墨重彩地描述东坪,并不是因为它是县城所在地就拍马屁,而是因为这里出土了一块黑茶“禁碑”"。

这个“禁碑”的内容,大多是关于行商们在贩卖黑茶过程中的条条框框,类似我们今天的《食品安全法),为了做到更加深入人心,当时的安化县令还将其刻录在石碑上,这就是现在出土的黑茶禁碑。

明清随着茶业的兴旺,茶市弊生,影响安化黑茶品质,如掺水、掺泥沙、掺籽茶、掺茶末茶梗;茶行与茶商,唯利是图,急功近利,收劣质“外路茶”"掺入“道地茶”,有大秤短报、抹尾、短折、打板杀价剥削产茶户等行为。

为确保安化黑茶的质量和信誉,维护茶农和茶商的利益,历代政府都重视对安化黑茶的保护和管理。

明万历年间,就出台了黑茶贸易章程,颁布遵行,这被视为湖南茶事的规约之始。

清雍正八年(1730年10月)专立苞芷园(在安化小淹镇,世界黑茶发源地)茶叶禁碑。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湖南巡抚陈宏谋定安化引茶章程。

清乾隆时湘抚陈文恭奏立章程,"旋令安化岁输贡茶”",规范贡茶管理;“安化县知事,每年于谷雨节后,例须亲往沿资江一带,弹压茶市"。

清嘉庆年间,安化县知事刘冀程,禀请颁布发库秤,铸成铁码,归包时,每包重量也有规定。

清光绪二十九年《安化九乡茶规》(附录一)和民国八年(1919年)(东坪镇吉祥寺前立黑茶禁碑)规章的订立与施行,规范了茶农、茶贩、茶行、茶商等人的行为,确保了安化黑茶的品质好,使“安化黑茶"在西北等地声誉远扬。

这些规章制度的确立,不仅对安化黑茶这一品牌保护、提升起了积极作用,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苞芷园遗留的清雍正八年(1730年)的“茶叶禁碑”,距今近280年了。当时茶业兴旺,茶市弊生,苞芷园茶叶禁碑上书8条,共计500余字,这些文字主要是关于禁止掺假、短秤、革潮,禁止“贩运异属草茶,拥塞本地"及越境私贩等不法行为的记载,是安化黑茶兴盛于明清的历史实物的见证。

风雨永锡桥与安化黑茶的的故事


风雨永锡桥与安化黑茶的的故事,永锡桥是安化县规模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木构风雨廊桥,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茶马古道上的活化石。

此桥长八十余米,三十九间,为清光绪年间“九乡”百姓捐资修建。当时,由于整个县内不通公路,而永锡桥所在地洞市乡锡潭村为“前乡”与“后乡",新化通安化的必经之路。

往来茶商经此,必须乘船过河,一遇春夏涨水,只能绕道而过,浪费了大把时间。而那敢于冒险的急性人,涨水也要船家硬撑过去,于是便有数次翻船死人的悲惨事故发生(桥志有载)。乡绅远客闻知此事,便远近倡议,义捐修桥。

自发起捐资到动工修建,到大桥竣工建成,越六载寒暑,耗数十万捐资,牵动二县九乡百姓,可谓是当时的大工程。此桥桥墩为纯一色巨石累砌而成。石墩之上为巨大鹊木横卧其上,鹊木上便是由三十九间木屋互连而成的主体廊桥,屋面盖瓦,以蔽风雨。

让我们在边喝黑茶边享受人生的时候,记住这些人的名字:

陈五芝、陈德慧、贺孔佩、龙桂成、董祥徴、贺隆益、胡国英、陶径陶茂光为主修。

石匠莫本盛、唐光照,锯匠曾时辉、彭春阑、陈湿阑,木匠余绍先,瓦匠陈令元。

在上海世博会上,湖南黑茶馆中有一块世界上最大的黑茶砖,这块黑茶砖是由安化县常务副县长李晓跃创意,黑茶砖的正面是(桃花源记》,背面则是永锡桥的全景图。永锡桥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

这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永锡桥不仅是安化黑茶文化的历史见证,更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

1939年11月的一个晚上,一支30多人的红军小部队,趁着夜色悄悄摸进了洞市的锡潭湾。贺龙将军率领的第二军团正在云台山等着与这支部队会合。

去云台山就必须过麻溪河上的永锡桥,桥上有国民党民团把守。如强攻夺桥,不仅会引起我军伤亡,还会引来大批敌人。于是红军分队队长找到了当地的一个五十多岁、人称吉爹的大伯,一起商量过河的良策。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吉爹突然看到屋里堆放的茶叶,眼前一亮,想到办法了。

吉爹马上联络村民、乡亲们一听红军要过永锡桥,二话不说,把家里的黑茶全部翻了出来,又牵了十几匹马,大家装扮成茶商队,顺利地在第二天黎明前过了永锡桥。

红军紧紧握着古爹的手,准备告别。这时候古爹从马背上又取下一支篾片捆扎的花卷茶,送给了红军,代表了乡亲们的一番心意。

据说后来红军在长征时,过草地,这支黑茶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战士们误食有毒的野草,腹泻腹胀时,喝点黑茶就解决了。

后来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一支当时的安化黑茶,讲解员一次又一次地讲述黑茶与红军深厚的情感故事。

清代两江总督与安化黑茶的故事


安化地灵人杰,从安化茶乡孕育出的名人,对安化茶更有至深的、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深情。他们情系安化茶,品饮家乡茶,在推动安化茶和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陶澍的家乡安化小淹。在资水沿岸,到处都是茶山、茶树、茶园;育茶、采茶、制茶是当地茶农的主要劳动:出售茶叶,更是农民的一笔大宗收入。陶澍从小就和茶叶打交道,特别是每年谷雨节前后,正值茶叶收获季节和茶叶加工的紧张时刻,茶农全家出动,妇女上山采茶,男人加工制作,小孩也未闲着。陶澍从小手巧,是采摘茶叶的好手。每天清晨,肩背竹制的背篓,胸抹方形围巾,踏着晨雾,上山采茶。这时,妇女和儿童们你歌我唱,比歌、对歌满山遍野,一片喜悦,阵阵欢情。

陶澍对茶区的生产、生活了解深刻,在他的文集中有许多描述少年时采茶、制茶、品茶的情节和体验茶农生活的诗。

《芙蓉·江竹枝词》等诗,就生动描写了茶女采茶的欢乐场景:

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

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

身背竹篓上山岗,白云深处歌声昂.

十指尖尖采茶叶,笑语阵阵比情郎。

词中的芙蓉山在安化县境内,主峰1472米,高山云雾缭绕是安化出好茶的产地之一。然而最盛者,莫过于安化县境内“上下百余里间,万山重叠,茶树林立”的资水两岸的苞芷园、小淹、边江、江南、唐家观、黄沙坪、东坪、酉州、云台山、马辔市等古集镇所属的“六洞茶”、“高马二溪茶”、“云台山茶”等地域优质茶业产地。

清时安化盛产红茶和黑茶,红茶洋人喜之,黑茶行销西北各省,俄人亦有购用者。春夏茶市既开,男妇云集,昼夜行人不绝,其繁盛不减通商大埠。

陶澍(1778~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安化小淹人,出身塾师之家,少年随父陶必诠就读,发奋有志,成绩迥异。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学,嘉庆五年(1800年)中举,七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十年授编修。历任布政使、盐政史、巡抚等要职,道光十年(1830年),升迁两江总督,道光十九年(1839年)六月二日,病逝于督府,晋赠太子太保,谥“文殿”。陶澍一生清廉,勤于政务,手不释卷,善于发现和举拔人才,如林则徐、魏源、包世臣、左宗棠、龚自珍等,均成为一代名臣和学者。

在陶澍故里,现在还保留与陶澍有关的景观有:印心石屋、陶澍陵园、仙龙吐珠、风雨迎宾、仙蛙对峙、纱帽传奇、七星闪光、龟蛇戏斗、石龙过江、三公抢印等,引得无数游客留连驻足。

陶澍作为一代名臣,文学功底深厚,且对家乡的茶叶感情至深。在北京翰林院为官时,努力把安化茶推向全国。嘉庆二十年(1815年)春节,陶澍邀请在京的消寒诗社成员吴嵩梁、陈用光、谢阶树、胡承洪、钱仪吉、朱兰友等人到自家寓所,共饮安化茶。陶澍首先吟五言长诗一首,详细介绍了安化茶的特色,历史及其生长培育,堪称安化茶的史诗:

尚忆茶始犁,时维六七月。

山民历悬崖,挥汗走蹩蘖。

培根阅冬初,摘叶及春发。

冻雷一夜鸣,蓓蕾颖欲脱。

是名雨前香.采之日一撮。

未几渐蒙茸,卓立针抽铁。

是名谷雨尖.香气弥勒勒。

毛尖如鹤毳,挨尖类雀舌。

黑茶号晚出,味厚亦非劣。

方其摘取时,篮筐偏山岂。

晨穿苦雾深,晚焙薪火烈。

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

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

我本山中人,言之益凄切。

诗中“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写的正是一种用一个特别侧边开口和篾篓装着,长年吊在火炕梭筒顶端让烟熏的茶叶,就是茶农自饮的黑茶,有的当年饮用剩下的一放就是多年的陈香茶了。“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我本山中人,言之益凄切。”反映了茶农采制茶的辛劳与作者的深情感慨。

此诗一出,与会者纷纷唱和,一时传遍京城,安化茶也跟着享誉京师和北方各省。北京、西安、武汉、长沙等地茶馆、茶行也纷纷挂“安化名茶”的招牌。

陶澍的咏茶诗,介绍了茶叶的制作和品种,引起了东南各省茶叶产地的兴趣和仿造。如消寒诗社成员钱仪吉将陶澍茶诗带回浙江家乡传播。绍兴、嘉兴等地茶商、茶农即到安化聘请有技术的茶农、技工到浙江指导茶树培育和茶叶的制作加工,直到现在,浙江一些茶场、茶厂的工人技术员、专家都有安化人,或安化人的后代。浙江农业大学茶叶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刘祖生就是安化籍人在浙江的杰出代表。可见安化茶叶畅销全国,甚至饮誉海外,与陶澍对安化茶的重视和推广分不开,与陶澍茶诗的宣传和影响分不开。

从茶乡走出去的陶澍,最喜饮家乡茶,且对品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他大量的咏茶诗文中可以看出。

茶品喜轻新,安茶独严冷,

古光郁深黑.入口殊生梗:

宁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

宋时有此语,至今犹能道。

在诗中,陶澍除了表达对家乡茶的特殊感情外,对安化茶的独特品质也有独到的见解。自宋时就有“宁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说明安化茶的质量比外地茶犹胜许多,“茶品喜轻新,安茶独严冷”,说明安化茶的口感和气韵更为深沉和刺激,把饮茶提升到品茶的境界。

“气能盐卤澄,力足回邪屏。

所以西北部,嗜之逾珍鼎:

性命系此物,有欲不敢逞。

这首茶诗说明茶的功效能调和肠胃中的盐碱酸,可以消除邪恶疾病,是我国西北部游牧民族的生命之茶,遂不再有任何过分之举,诚心与内地人民和睦相处。

“我家茱萸江.乡物旧所积:

虽无甘露兄.犹是清两腋:

煮茗况家风,庭前馀雪白。

陶澍在诗中借用卢仝七碗茶诗中的“两腋生清风”,飘飘欲仙,是为饮茶的至高境界。

“黑茶”是安化的代名词。清朝大臣陶澍当时所饮之茶也许就是“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独占一枝春”中的雀舌和龙芽,相当于当时黑茶散尖茶中的“芽尖”和“白毛尖”。安化县高级农艺师(茶叶专家)廖奇伟先生说:陶澍对安化茶的品味

己达到至高境界,这与他个人的品格涵养以及他所处的位置分不开的。自唐时的“渠江薄片”到统治西北市场几百年的边销茶历史,经久不衰,足以说明安化黑茶的品质和声誉。

2020网购安化黑茶:方便省心背后的故事


网购安化黑茶:方便省心背后的故事

电子商务已成趋势。传统产品如安化黑茶,也开始在网络舞台展现风采,黑茶龙头企业怡清源早在多年前就进入了淘宝网与淘宝商城,建设了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服务深受好评。安化黑茶如何打包,如何出货,怡清源物流部相关负责人给大家现场演示:

怡清源物流部姚晃湘(图中)为大家示范打包。

图解打包全过程。

安化黑茶产品包装比较特殊,打包不易。顾客担心:不少茯砖茶产品采用传统工艺,包装简单,就一张纸,运送过程中会不会损坏;安化千两茶这么大,运送不方便,发货过程中会不会出现问题——怡清源电子商务部工作人员姚姐亲自为大家演示如何打包茶叶,细致之处让人感动。包裹严实的茶叶,出现在顾客眼前时,仍旧和出厂时一样完整精美。

姚晃湘介绍说,为了让顾客获得良好的网购体验,他们在打包、出货的时候十分谨慎,希望网上购买安化黑茶,能成为一件方便、愉快的事情,而不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我们就是提供服务,以及更好的服务!”

安化道然黑茶在老舍茶馆“讲述黑茶故事”


安化道然黑茶在老舍茶馆“讲述黑茶故事”

9月3日,安化黑茶·老舍茶馆品鉴活动周道然主题日在北京老舍茶馆启动,源自“中国黑茶之乡”的安化道然黑茶入驻老舍茶馆。

今年6月30日,在北京中华航天博物馆内,两款为庆贺神九顺利完成返回任务而特制的安化黑茶产品一亮相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款安化天尖的茶罐设计外形为神九返回舱,因为名字“天尖”与“天宫”航空器交相呼应显得更有纪念意义,而外形酷似火箭的安化千两茶更是吸引了到场的嘉宾争相合影留念。会上中华航天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还分别为这两款黑茶颁发了荣誉证书。中国载人航天测控系统新闻执行官杨冰在会上代表神九系统接受了赠送的安化黑茶。

此次,道然茶业通过举办专家安化黑茶知识讲座、茶产品展示、茶艺、茶礼赠送等活动,讲述道然黑茶的故事,演绎安化黑茶的传奇,在中国传统茶文化品牌——老舍茶馆掀起一股道然黑茶旋风。

安化黑茶具有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良的茶叶品质,独特的加工工艺,特殊的保健功能和收藏价值。安化道然茶业有限公司是优质安化黑茶代表性企业之一,拥有生态茶叶基地和生产加工技术,公司产品获得“安化黑茶”驰名商标和地理产品标志使用权,在全国多个主要茶叶交易市场享有盛誉。

该公司拥有海拔1200米以上包括安化六步溪国家原始森林内的竹山界古茶园和湘中第一峰九龙池茶园、柘溪水库凤凰岛茶园、安化天池湖茶园等高山云雾水库边上的茶园2万余亩,同时拥有包括1916年成立的安化县试验茶场和1966年成立的唐溪茶场两个生产工厂,积历史沉淀及多年来的现代工艺改良工作,道然产品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形成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深得市场好评,“神九逸品千两”和“神九逸品天尖”两款茶,被中国航天博物馆作为“神舟九号”、“天宫一号”空间载人交汇对接成功纪念用唯一礼茶。据了解,道然茶业将整合优质资源,创新营销模式,将道然黑茶打造成具有核心产品优势、模式先进、核心竞争力突出的茶叶品牌,并将道然茶业打造成以茶叶及保健产业链作为核心产品的商业连锁品牌.

目前,安化道然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茶叶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实施示范基地》、《安化黑茶种质资源库》、《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学实习基地》。

安化道然茶业有限公司作为安化黑茶·老舍茶馆品鉴活动周的主承办商之一,安化道然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则良出席该活动,黑茶行业国内知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蔡正安教授作《湖南黑茶》主题演讲,北京茶叶行业组织、同业代表、媒体记者等近百人出席本次活动。

安化黑茶 中国和世界独一无二的故事


安化黑茶中国和世界独一无二的故事

湖南农业大学著名茶叶教授刘仲华,几个月前在美国哈佛大学,作“黑茶与神奇的金花菌”学术报告后,国际上许多食品工程专家和微生物学家,都想马上一睹茯砖茶的芳容。中国地大物博,又长期自闭,淹没和封存在历史深处的故事,一经挖掘披露,则全世界惊叹,这不足为怪。益阳千年黑茶故事,又是一例。

国家注册认可的三大县域品牌茶,是普洱茶、祁门茶、安化茶。这三大茶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丰富的是安化茶。因为安化茶以专供我国西北地区、俄罗斯、蒙古用茶的黑茶为主,千百年来,是中央政府“以茶制夷,茶马互市”国策的主要承担者,与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密切相关。但由于过去我们自己对当地茶文化的挖掘与宣传不够,世人对安化茶了解不多。

益阳安化茶文化历史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有不少独一无二的故事

一、益阳代代有贡茶

自唐朝至清代,皇宫贵族喜爱安化茶,宫廷用茶与贡茶的历史最悠久,进宫的贡茶品类最多。

福建大红袍茶成名于明代,西湖龙井茶,清朝才被定为贡茶,普洱茶是雍正年间才定为贡茶。四川人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来证明蒙顶茶在唐朝进京,可能成为贡茶了。

唐朝人杨烨写的《膳夫经手录》有“潭州茶有(益)阳团茶渠江薄片茶”的记载。并说,渠江薄片茶经镶阳到长安。同理,安化的渠江薄片茶,与蒙顶山茶一样,唐朝就有可能进入朝廷了。

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贡录》列举了当时全国的几种贡茶。其中就有安化“芙蓉仙茶”。当时朝廷对安化的评价:唯茶甲诸州县。宋朝因而在安化还设了以米盐布换茶的官市(博易场)。

到元朝,安化芙蓉茶,云雾茶在朝廷很有名气。

明朝时,朱元璋洪武年间,就点了安化每年交22斤“安化芽茶”为贡茶。

清朝后,散黑茶“安化天尖”在皇爷贵族中奉为珍品,又被嘉庆道光皇帝看上,成为贡茶。

因此,贡茶历史之久,品种之多,没有一个地方的茶能比过安化。

益阳茶叶可写进世界军事史——因安化茶的重要和紧俏,出现过一种特殊军队——茶商军,世界上绝无仅有。茶叶战争早鸦片战争一千年。北宋战事多,战马紧缺。但要想在西北地区买马,银子不行,唯有茶叶才可换马。朝廷就派专门军队,到安化收茶,再押运西北,换成战马。这种实施茶马政策的军队,被叫做“茶商军”。明代文学家汤显祖在《茶马》诗里感慨:“黑茶一何美?羌马亦何殊?”

南宋取消了茶叶专卖,但征税特重,茶商无利可取,就联合起来,也组织茶商军,武装贩茶抗税,1180年后,先后有黎虎将、赖文政两支茶叶商人组织的茶商军,有三、四千人马。朝廷因此也派出军队,在安化资水边的龙塘设寨,控制茶叶水陆运输要道。打击商人武装。在龙塘寨,还有茶叶战争的遗迹。

“唯茶甲于诸州县”,宰相对皇帝说;“安化天尖如雀舌”,陶澍对学生道光皇帝说——安化茶山、茶树千年闻名天下独有。

二、山崖水畔,不种自生

安化茶为何这样风光?是由于特别的地理与土质。土壤,石头,多杂色,安化出奇石。地球上85%的冰渍岩存在安化。哪能不出好茶?

在大学茶叶教科书里,用县名命名的茶树品种就只有一个,“安化群体品种”。史料记载:“山崖水畔,不种自生”。

在国家评定的21个优良茶叶种里,就有安化云台山茶叶。著名的8个大叶茶种中,就有云台山大叶种。

安化历史上被朝廷和官府指定的贡茶山,是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比的。云台山,芙蓉山,香炉山,宋代就是有名的茶山。还有仙溪,龙溪,大桥,九渡水,是明代朝廷指定的“四保贡茶”乡。两江总督陶澍在《咏安化茶》中有“芙蓉?霞标,香炉渺云阙。自我来京华,久与此山别。”思念两座山上的龙芽、雀舌茶。

还有火云洞,思贤洞等“六洞茶”,高家溪,马家溪等“二溪茶”,都进入了有关历史书籍。这些都是制作黑茶的最好原料。

三、丝绸之路之茶马古道起点

这里是丝绸之路的最大起点——“茶事斯为盛,人烟两岸稠”。八大茶镇,三百家茶行,十万茶工。明清600年,安化黑茶产量世界第一。安化创下了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茶业奇观。

可能是运输方面的原因,明朝初年,在茶马互市中,朝廷点四川乌茶为“官茶”,但时间长了,西北少数民族还是要喝湖南茶。因此私茶(湖茶)贩运猖獗,朝廷屡禁不止。为此,大臣之间,对湖南茶是禁是放,斗争不断。最后,只得将湖南黑茶也定为官茶。《明史•茶法》载,1524年,因“商茶低劣,悉征黑茶[湖南茶]。”安化茶被定为官茶后,茶业空前兴旺。在小淹至东坪不到百里资江的两岸,有茶叶专业镇8个:小淹,边江,江南坪,唐家观,黄沙坪,酉州,乔口,东坪。共有茶号300多家。制茶季节,晋商,陕商,徽商,广州,汉口,兰州等客商齐据安化,打造了500年“茶市斯为盛,两岸人烟稠”的茶业历史奇观。

黄沙坪镇,在清末有四万人口,与有2200年县城历史的益阳城不相上下。专门的茶叶船码头就有四个。是长江水系与汉口相连的最大茶叶码头,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明清600年,安化成为世界黑茶中心。其间,中国五个黑茶产地省,平均产量比例是:湖南(黑茶)40%,四川(乌茶)20%,广西(六堡茶)1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安化在清朝时,最高年产黑茶18万担,红茶70万箱。湖南省的茶,70%至80%产在安化。

四、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中国产品第一个国际大奖,是安化红茶——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安化红茶曾经称雄世界上百年。

百年前,英国、俄罗斯的茶市上有“非安化字号不买”的故事。

在十九世纪,红茶天下,就是安化的天下。英国伦敦,俄国莫斯科,80%的红茶来自安化。没有“安化”字样的茶,价钱要低至少一个档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通商口岸后,广东人与英国人作红茶生意大增,不少广商直接到安化黄沙坪开茶号,称为“广庄”。俄罗斯人也到汉口开茶叶贸易公司,直接收安化红茶。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安化红茶靠百年声名,毫无争义被一至认定为金奖。茅台酒是被故意打破后,才引起轰动,得到金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国际金奖。

也是在鸦片战争后,英国偷了我们的茶树与加工技术,靠现代工业能力,国际经济地位,与印度进行种植与加工合作,把我们踢出了国际市场!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不知为何只讲我们禁了英国鸦片,不讲英国抢了我们的红茶(种植,加工技术,国际市场)。

“渠江薄片茶”——黑茶之祖。益阳是黑茶发祥地,“世界茶王”千两茶的故乡。

千两茶为安化独有。因为散黑茶在运输途中保管困难,安化人将原来的散黑茶压成百两茶,后又成千两茶柱。千两茶不仅大大方便了运输,更因为制作工艺的独特,茶叶压紧后发酵的加快,极大地提升改变了黑茶口味,是茶叶制作史上的伟大创举。台湾著名茶文化专家曾至贤的紧压茶著作《方圆之缘》一书,为“世界茶王——千两茶”写了专门章节。

公认千两茶为世界茶王,至少有这样几个原因:一、单品最大;二、包装绝妙——朴实无华又奇巧异常,风格式样天下唯一,包装与产品同步生成,天下唯一的非后包装产品;三、口味独具一格,并随陈年时间不同,口味不断变化。

在北京故宫和台湾故宫,在湖南农大,镇院之宝就是百年千两茶。

安化有中国最早的茶叶专门学校

安化有中国最早的茶叶专门学校,最早的茶叶科研机构,最早的黑砖茶厂。制造了出天下第一片黑砖茶。1920年,安化籍湖南名士彭国钧,在安化小淹成立的“湖南茶叶讲习所”,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学校,1938年发展为湖南修业农校,茶叶为当家专业。民国时,除该校外,就只有复旦大学开有茶叶专业。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至今在国际上地位特高,与它的这段开山历史密不可分。

1928年,在安化又创办了“湖南茶事试验场”,为我国最早的茶叶科研机构之一。

1939年,留学日本的彭先泽回到安化,创办了湖南砖茶厂。制出了天下第一块黑砖茶。

安化诞生和造就了“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造就了“滇红之父”冯邵裘,红茶大师黄本鸿等一批茶叶精英。

安化小淹人彭先泽,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九洲帝国大学农学系。在父亲彭国钧的要求下,1938年辞去浙江大学教授,回湖南省发展家乡茶业。任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1939年回到安化创办湖南砖茶厂,在安化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科研十多年,先后出版了《茶叶概论》,《茶叶行政》,《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砖》等专著。为中国黑茶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第一人,成为中国黑茶理论之父。

湖南茶事试验场第一任场长冯绍裘,在安化研究红茶24年。在种茶,制茶,茶叶机械,人才培养上贡献巨大。后请到云南,创立滇红。

安化黑茶独一无二的品质

益阳安化黑茶品类多样,工艺独到,代表了黑茶的最高水平。金花菌为益阳茯砖茶所独生。

千两茶,黑砖,花砖,茯砖,天尖,贡尖,生尖,益阳黑茶这七大品类,风味各异,口感明显不同于云南,四川,广西的黑茶。千两茶原本是刘姓人家传子不传女的祖传绝密工艺。益阳茯砖茶的金花发花(冠突散囊菌)技术,被定为国家二级机密。

在日本呆了18年的著名微生物学家王志伟,近年回到中国,目的就是研究益阳茯砖茶里金花菌——冠突散囊菌的生成原理和保健功能。这个地球上只有茯砖茶才有的微生物菌,已引起茶叶专家,微生物专家,医学家的高度重视。记者采访王志伟时,他很振奋的说:

茯砖茶里的金花里,肯定会出一个诺贝尔奖!

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选定金花菌课题后,进展迅速,在国际上引起了高度关注。

有人说,千两茶、茯砖茶,将成为益阳农产品征服世界的一个洲际导弹!

益阳的茶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人文故事。

红茶之父冯少裘,在安化从事茶叶研究20年。

清朝两江总督陶澍,留下了历史上最长的茶诗《咏安化茶》。

1952年,苏联科学院院士、茶叶专家贝可夫,率茶叶专家组到安化考察茶叶。

1985年,日本茶叶会长松下智,率队到安化看茶,在日本《朝日新闻》发表了《制茶的故乡》。

1956年,安化白沙溪茶厂工人李华洪上北京,成为全国劳动模范。1985年。酉州茶厂谌小丰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2年,安化银币茶创立者夏求喜,也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以安化茶叶为题材的电视,电影有《乡里妹子》,《烘房飘香》。

上世纪50年代,安化松针——成为中国十大名茶,安化茶场向毛主席献茶,毛主席品安化松针后,叫秘书给安化写信,鼓励安化茶人出更多好茶。

上世纪,两次全国茶叶工作现场会,都在桃江召开。当时茶园面积排位,安化、桃江为全国之首。1992年,温家宝到桃江时,在浮邱山乡专程视察了近仑茶园。

央视《鉴宝》栏目惊现安化古董黑茶,至今已到200万元市价。

2004年,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一篓53年前的安化天尖茶,被专家评估,定下48万元天价。现在,这篓茶的拥有者,一位陕西商人,180万元,也没出让这篓茶古董。

益阳安化黑茶过去全是边销,一直不被本地区人看重,只有陈年茶才作为肠胃炎的特效药,没有大量保陈的习惯。故陈年黑茶极少。十年以上的陈茶极少,加上目前的生产规模不及普洱茶的百分之一,好品质的安化黑茶,保健功能,口味,特别受日本,韩国消费者推崇,故新茶老茶,价格均特看好。

湖南安化黑茶,黑茶在国外的这些故事,你都知道吗?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新茶正好、春光还在、何不偷闲赏繁花、且尽一杯茶!

黑茶在国外的这些故事:

1、外国人喝茶翘兰花指并不是为了表达佛语禅意,而是因为梅毒的结果。(梅毒的症状之一就是引起手指关节的损伤。)

2、黑茶、红茶、绿茶指的并不是茶冲泡出来的颜色。茶叶按加工工艺分为六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

其中绿茶为不发酵茶;白茶、黄茶为轻微发酵;青茶;红茶、黑茶为全发酵。

3、众所周知,公元前2737年神农发现茶,但是冰红茶却是在1904的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被发明的,因为那天实在是太热了。

4、茶除了喝之外还有许多黑茶生活小妙招。比如:将茶包放入鞋内可以除臭,用茶水洗头发会让头发变丝滑……此外,茶水还可以用来清理实木家具的污渍和霉味。

5、茶包的发明是个美丽的意外。一位来自纽约的商人Thomas Shalivan将茶放进小丝袋里分发给他的客户,他本来是想让客户把茶叶倒出来泡着喝,但是他的客户们都理解错了。

6、茶是仅次于水的世界第二大饮品。最新调查显示世界上超过160个国家的人有饮茶习惯,人数超过了30亿,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喜欢喝茶。

7、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消费国是中国,但是人均茶消费最多的却是土耳其、爱尔兰和英国这三个国家。据统计,英国人民每天约喝掉1.65亿杯茶,换算成年的话就是每年喝掉620亿杯。

8、 在日本,安化黑茶被称为“瘦身茶”;在韩国,被称为“美容茶”;在东南亚,被称为“苗条健康茶”。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安化黑茶的故事》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黑茶安化”专题进行查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4566591.html

上一篇:民国时期安化茶行茶号知多少?

下一篇:安溪铁观音鲜为人知的作用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