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安化黑茶故事绘》50个黑茶故事主要目录

2020-10-23

《安化黑茶故事绘》50个黑茶故事主要目录

一、茶亭茶桥篇

之一“状元茶”的来历

之二陶澍题洞市“甘露茶亭”

之三左宗棠茶亭教顽童

之四师徒斗法修茶亭

之五陶澍永兴茶亭立亭规

之六桎木坳茶亭的传说

之七永锡桥上过红军

之八张果老帮建镇东桥

之九思贤桥下镇孽龙

之十彭先泽桥头招茶工

二、茶山茶园篇

之一神农种植大叶茶

之二黑妹梦仙做黑茶

之三少年陶澍茶山逸事

之四杨开智育茶记

之五阙传芳茶山采风写新戏

之六祭拜茶山土地神的传说

之七晋商听歌进茶山

之八黑茶之乡苞芷园的来历

之九竹筒茶水送红军

之十高马二溪茶山的传说

三、茶镇茶市篇

之一茶马古镇黄沙坪

之二大中华茶厂护厂记

之三洞市茶镇的传说

之四“如愿炭行”里的神秘客人

之五乾隆欲巡“小江南”

之六金鸭婆驮酉州的传说

之七小淹与茶结缘的传说

之八晋商舍茶保诚信

之九知县弃官做茶商

之十茶钟铸就万世情

四、茶行茶房篇

之一白沙溪水孕黑茶

之二茶仙“鬼打弯”救洋商

之三人间茶行“天来香”

之四祝寿献茶创茶行

之五茶姑报恩传茶技

之六横空出世“千两茶”

之七烘房飘香七星灶

之八黑茶由来的传说

之九茯砖茶里的奥秘

之十黑茶晾置的由来

五、茶事茶趣篇

之一黄自元殿前借茶避祸

之二茶馆里的奇遇

之三体操名将的黑茶情结

之四茶火炬问世的神秘传说

之五擂茶声里相儿媳

之六千两茶号子的由来

之七罗绕典斗茶赢盘资

之八曹教授的黑茶情缘

之九茶马古道上的异国客人

之十旯旮里淘出来的天价茶

cy316.cOm编辑推荐

毛主席与安化黑茶的故事!


“毛主席也喜欢喝咱们的安化黑茶”勤劳智慧的安化人民终于找到了黑茶与毛主席的故事。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1917年暑期,正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毛泽东,为了解社会,肩负“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使命,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长沙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两人各带一把雨伞,一个跨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 ”。

当时他们穿一身粗布衫,赤脚着草鞋,这和当时社会上很多人破旧衣衫的装束别无两样,他们自认为是出来体验“叫化子”生活的,衣衫破旧,这样既可避免对方感到唐突而回避,又可交友,有利于对社会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

出发这天,萧子升曾在日记中写有一诗,体现了这次出行“游 学”的装束:雨伞行囊荷一肩,头无冠戴手无钱;去看河山千万里,为何整顿仗空拳。

毛泽东与萧子升没带分文在身上(毛主席历来不喜欢身上带钱,从这个故事中也可以证实这一点)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行程近千里。

后来毛泽东写的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很多素材都是来源于这次的调查。

到安化县城后,毛泽东在这里看见店铺、茶馆林立,茶商云集,热闹非凡,尤以黑茶馆引人注目。

他们到一家“来去茶馆”后,顿时被这里的人气所打动。毛泽东有感而发,出口成章:“有茶有酒,香飘满楼”

说完,毛泽东和萧子升在茶馆坐下,两人各要了一碗黑茶,闻其香,品上一口,味美香醇,连称:“好!”“妙!”“黑茶之乡,名不虚传!”茶馆老板听了两个外地口音的年轻人表扬自己的黑茶,高兴不已。询问后,老板才知道来人是来自湖南一师的毛润之,萧子升先生。交谈后,他对这两位有学问的年轻人非常钦佩,并请他们书写对联一副,毛泽东顿时信口拈来: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茶馆老板看了这副一挥而就的对联,非常满意,不仅茶钱免了,还送给毛泽东他们两块银元。有了这两块银元,毛泽东便在县城梅城街上摆上桌案为过往百姓书写对联。这样也为毛泽东搞调查提供了不少方便,同时也赚到了不少银元,还练了书法,真是一举三得(说起来,毛主席的书法艺术就是在安化练出来的)。

毛泽东回校后,得到了一师师生的赞赏,读过他的游学笔记的同学,称赞他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黑茶故事茯茶传说


千百年来,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牧民喂马的杀马、喂羊的吃羊,除了肉就是奶,造成脂肪过剩。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癌症及心理障碍等几乎每人都有,许多人年轻轻的就不明不白地死去。

西汉张骞开通西域后,东西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一次,班超的驼队西出帝都洛阳半月后的一天中午,在荒山野岭之中,突遇一场暴雨,使得所载茶叶都淋得透湿。雨过天晴,丝绸布匹被风一吹就干了,可茶叶要晒干没两三天是不行的,茶商怕耽误了赶路的日期,只吹干了茶叶表面的水分,重新包装打点就跟着队伍前进了。

进入河西走廊,车队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行走,气温很高,烈日炎炎,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来到了酒泉地带。一天黄昏,车队准备在驿站休息,护队的校尉发现附近的戈壁滩上有一群人在围观什么,立即催马向前看个究竟,只见两个蒙古族牧民捂着肚子在地上滚来滚去,额头上汗珠如雨,听围观者介绍,这是草原戈壁上的不治之症,因为牧民们终年吃的都是牛羊肉和奶类食品,脂肪多,食后不易消化,造成肚子鼓鼓胀胀,每年都有不少牧民死于此症。

班超听到军校的报告,立即传令把患病的牧民抬回驿站诊治,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为消化不良症,由于离开洛阳的时间太长,治肚子疼的药物已经用完,医生思来想去,就想到了茶叶,因为茶叶有清神醒脑、促进消化之功能,可以试试看。班超首肯之后,医生奉命去取茶叶,可打开篓子一看,只见茶叶上密密麻麻长出了许多黄色的小斑点,他犹豫了,这长黄霉的茶叶能吃吗?没办法了,救人要紧。于是,班超抓了两把发霉的茶叶放到锅里熬了一阵,给患病的牧民每人灌了一大碗。过了片刻,患者各放了几个响屁,觉得舒服多了,再喝上两碗,肚子里几个胀鼓鼓的硬块渐渐消失了,两人站起来,向班超与医生磕头致谢,并问是什么灵丹妙药使他们起死回生。

班超答曰:此乃楚地运来的茶叶。

两位牧民立即跳上马,连夜把汉族商人用茶叶救他们性命的事向部落首领作了汇报。第二天一大早,班超的队伍还未启程,部落首领就带了厚礼前来酬谢,并用重金买下了这批茶叶,楚地茶叶能治病的消息从此便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自此,牧民们称这种“发霉”的茶为药茶并常年饮用。

这就是美名天下的茯茶的由来。千百年来,黑茶的消食去腻功能誉满边关。边疆牧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茯茶成为边疆牧民的生命之饮;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中国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安化道然黑茶在老舍茶馆“讲述黑茶故事”


安化道然黑茶在老舍茶馆“讲述黑茶故事”

9月3日,安化黑茶·老舍茶馆品鉴活动周道然主题日在北京老舍茶馆启动,源自“中国黑茶之乡”的安化道然黑茶入驻老舍茶馆。

今年6月30日,在北京中华航天博物馆内,两款为庆贺神九顺利完成返回任务而特制的安化黑茶产品一亮相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款安化天尖的茶罐设计外形为神九返回舱,因为名字“天尖”与“天宫”航空器交相呼应显得更有纪念意义,而外形酷似火箭的安化千两茶更是吸引了到场的嘉宾争相合影留念。会上中华航天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还分别为这两款黑茶颁发了荣誉证书。中国载人航天测控系统新闻执行官杨冰在会上代表神九系统接受了赠送的安化黑茶。

此次,道然茶业通过举办专家安化黑茶知识讲座、茶产品展示、茶艺、茶礼赠送等活动,讲述道然黑茶的故事,演绎安化黑茶的传奇,在中国传统茶文化品牌——老舍茶馆掀起一股道然黑茶旋风。

安化黑茶具有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良的茶叶品质,独特的加工工艺,特殊的保健功能和收藏价值。安化道然茶业有限公司是优质安化黑茶代表性企业之一,拥有生态茶叶基地和生产加工技术,公司产品获得“安化黑茶”驰名商标和地理产品标志使用权,在全国多个主要茶叶交易市场享有盛誉。

该公司拥有海拔1200米以上包括安化六步溪国家原始森林内的竹山界古茶园和湘中第一峰九龙池茶园、柘溪水库凤凰岛茶园、安化天池湖茶园等高山云雾水库边上的茶园2万余亩,同时拥有包括1916年成立的安化县试验茶场和1966年成立的唐溪茶场两个生产工厂,积历史沉淀及多年来的现代工艺改良工作,道然产品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形成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深得市场好评,“神九逸品千两”和“神九逸品天尖”两款茶,被中国航天博物馆作为“神舟九号”、“天宫一号”空间载人交汇对接成功纪念用唯一礼茶。据了解,道然茶业将整合优质资源,创新营销模式,将道然黑茶打造成具有核心产品优势、模式先进、核心竞争力突出的茶叶品牌,并将道然茶业打造成以茶叶及保健产业链作为核心产品的商业连锁品牌.

目前,安化道然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茶叶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实施示范基地》、《安化黑茶种质资源库》、《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学实习基地》。

安化道然茶业有限公司作为安化黑茶·老舍茶馆品鉴活动周的主承办商之一,安化道然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则良出席该活动,黑茶行业国内知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蔡正安教授作《湖南黑茶》主题演讲,北京茶叶行业组织、同业代表、媒体记者等近百人出席本次活动。

东坪“禁碑”与安化黑茶的故事


东坪“禁碑”与安化黑茶的故事,东坪是现在安化县城的所在地。东坪与资水沿岸的江南、唐家观、黄沙坪、酉州等集镇是过去“茶马古道”的起点,称为茶马古镇,亦被史学家称誉为丝绸之路的起点。

东坪是随着茶业的发展而兴起的集镇。早在宋时,就有茶叶交易市场。(《安化县志》载:“宋置县后,遂立茶场”。)

如大中华茶厂,设东坪周家咀,创办于1946年,制造的红茶黑茶运销广州;1942年湖南最早的 国营茶厂安化茶厂,就设在东坪西州。

解放前安化的县城在梅城,但这个地方缺水,解放后,主政者将安化县县城搬到了资江边上的东坪镇。

我在这里浓墨重彩地描述东坪,并不是因为它是县城所在地就拍马屁,而是因为这里出土了一块黑茶“禁碑”"。

这个“禁碑”的内容,大多是关于行商们在贩卖黑茶过程中的条条框框,类似我们今天的《食品安全法),为了做到更加深入人心,当时的安化县令还将其刻录在石碑上,这就是现在出土的黑茶禁碑。

明清随着茶业的兴旺,茶市弊生,影响安化黑茶品质,如掺水、掺泥沙、掺籽茶、掺茶末茶梗;茶行与茶商,唯利是图,急功近利,收劣质“外路茶”"掺入“道地茶”,有大秤短报、抹尾、短折、打板杀价剥削产茶户等行为。

为确保安化黑茶的质量和信誉,维护茶农和茶商的利益,历代政府都重视对安化黑茶的保护和管理。

明万历年间,就出台了黑茶贸易章程,颁布遵行,这被视为湖南茶事的规约之始。

清雍正八年(1730年10月)专立苞芷园(在安化小淹镇,世界黑茶发源地)茶叶禁碑。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湖南巡抚陈宏谋定安化引茶章程。

清乾隆时湘抚陈文恭奏立章程,"旋令安化岁输贡茶”",规范贡茶管理;“安化县知事,每年于谷雨节后,例须亲往沿资江一带,弹压茶市"。

清嘉庆年间,安化县知事刘冀程,禀请颁布发库秤,铸成铁码,归包时,每包重量也有规定。

清光绪二十九年《安化九乡茶规》(附录一)和民国八年(1919年)(东坪镇吉祥寺前立黑茶禁碑)规章的订立与施行,规范了茶农、茶贩、茶行、茶商等人的行为,确保了安化黑茶的品质好,使“安化黑茶"在西北等地声誉远扬。

这些规章制度的确立,不仅对安化黑茶这一品牌保护、提升起了积极作用,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苞芷园遗留的清雍正八年(1730年)的“茶叶禁碑”,距今近280年了。当时茶业兴旺,茶市弊生,苞芷园茶叶禁碑上书8条,共计500余字,这些文字主要是关于禁止掺假、短秤、革潮,禁止“贩运异属草茶,拥塞本地"及越境私贩等不法行为的记载,是安化黑茶兴盛于明清的历史实物的见证。

清代两江总督与安化黑茶的故事


安化地灵人杰,从安化茶乡孕育出的名人,对安化茶更有至深的、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深情。他们情系安化茶,品饮家乡茶,在推动安化茶和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陶澍的家乡安化小淹。在资水沿岸,到处都是茶山、茶树、茶园;育茶、采茶、制茶是当地茶农的主要劳动:出售茶叶,更是农民的一笔大宗收入。陶澍从小就和茶叶打交道,特别是每年谷雨节前后,正值茶叶收获季节和茶叶加工的紧张时刻,茶农全家出动,妇女上山采茶,男人加工制作,小孩也未闲着。陶澍从小手巧,是采摘茶叶的好手。每天清晨,肩背竹制的背篓,胸抹方形围巾,踏着晨雾,上山采茶。这时,妇女和儿童们你歌我唱,比歌、对歌满山遍野,一片喜悦,阵阵欢情。

陶澍对茶区的生产、生活了解深刻,在他的文集中有许多描述少年时采茶、制茶、品茶的情节和体验茶农生活的诗。

《芙蓉·江竹枝词》等诗,就生动描写了茶女采茶的欢乐场景:

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

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

身背竹篓上山岗,白云深处歌声昂.

十指尖尖采茶叶,笑语阵阵比情郎。

词中的芙蓉山在安化县境内,主峰1472米,高山云雾缭绕是安化出好茶的产地之一。然而最盛者,莫过于安化县境内“上下百余里间,万山重叠,茶树林立”的资水两岸的苞芷园、小淹、边江、江南、唐家观、黄沙坪、东坪、酉州、云台山、马辔市等古集镇所属的“六洞茶”、“高马二溪茶”、“云台山茶”等地域优质茶业产地。

清时安化盛产红茶和黑茶,红茶洋人喜之,黑茶行销西北各省,俄人亦有购用者。春夏茶市既开,男妇云集,昼夜行人不绝,其繁盛不减通商大埠。

陶澍(1778~1839年),字子霖,号云汀,安化小淹人,出身塾师之家,少年随父陶必诠就读,发奋有志,成绩迥异。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学,嘉庆五年(1800年)中举,七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十年授编修。历任布政使、盐政史、巡抚等要职,道光十年(1830年),升迁两江总督,道光十九年(1839年)六月二日,病逝于督府,晋赠太子太保,谥“文殿”。陶澍一生清廉,勤于政务,手不释卷,善于发现和举拔人才,如林则徐、魏源、包世臣、左宗棠、龚自珍等,均成为一代名臣和学者。

在陶澍故里,现在还保留与陶澍有关的景观有:印心石屋、陶澍陵园、仙龙吐珠、风雨迎宾、仙蛙对峙、纱帽传奇、七星闪光、龟蛇戏斗、石龙过江、三公抢印等,引得无数游客留连驻足。

陶澍作为一代名臣,文学功底深厚,且对家乡的茶叶感情至深。在北京翰林院为官时,努力把安化茶推向全国。嘉庆二十年(1815年)春节,陶澍邀请在京的消寒诗社成员吴嵩梁、陈用光、谢阶树、胡承洪、钱仪吉、朱兰友等人到自家寓所,共饮安化茶。陶澍首先吟五言长诗一首,详细介绍了安化茶的特色,历史及其生长培育,堪称安化茶的史诗:

尚忆茶始犁,时维六七月。

山民历悬崖,挥汗走蹩蘖。

培根阅冬初,摘叶及春发。

冻雷一夜鸣,蓓蕾颖欲脱。

是名雨前香.采之日一撮。

未几渐蒙茸,卓立针抽铁。

是名谷雨尖.香气弥勒勒。

毛尖如鹤毳,挨尖类雀舌。

黑茶号晚出,味厚亦非劣。

方其摘取时,篮筐偏山岂。

晨穿苦雾深,晚焙薪火烈。

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

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

我本山中人,言之益凄切。

诗中“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写的正是一种用一个特别侧边开口和篾篓装着,长年吊在火炕梭筒顶端让烟熏的茶叶,就是茶农自饮的黑茶,有的当年饮用剩下的一放就是多年的陈香茶了。“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我本山中人,言之益凄切。”反映了茶农采制茶的辛劳与作者的深情感慨。

此诗一出,与会者纷纷唱和,一时传遍京城,安化茶也跟着享誉京师和北方各省。北京、西安、武汉、长沙等地茶馆、茶行也纷纷挂“安化名茶”的招牌。

陶澍的咏茶诗,介绍了茶叶的制作和品种,引起了东南各省茶叶产地的兴趣和仿造。如消寒诗社成员钱仪吉将陶澍茶诗带回浙江家乡传播。绍兴、嘉兴等地茶商、茶农即到安化聘请有技术的茶农、技工到浙江指导茶树培育和茶叶的制作加工,直到现在,浙江一些茶场、茶厂的工人技术员、专家都有安化人,或安化人的后代。浙江农业大学茶叶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刘祖生就是安化籍人在浙江的杰出代表。可见安化茶叶畅销全国,甚至饮誉海外,与陶澍对安化茶的重视和推广分不开,与陶澍茶诗的宣传和影响分不开。

从茶乡走出去的陶澍,最喜饮家乡茶,且对品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他大量的咏茶诗文中可以看出。

茶品喜轻新,安茶独严冷,

古光郁深黑.入口殊生梗:

宁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

宋时有此语,至今犹能道。

在诗中,陶澍除了表达对家乡茶的特殊感情外,对安化茶的独特品质也有独到的见解。自宋时就有“宁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说明安化茶的质量比外地茶犹胜许多,“茶品喜轻新,安茶独严冷”,说明安化茶的口感和气韵更为深沉和刺激,把饮茶提升到品茶的境界。

“气能盐卤澄,力足回邪屏。

所以西北部,嗜之逾珍鼎:

性命系此物,有欲不敢逞。

这首茶诗说明茶的功效能调和肠胃中的盐碱酸,可以消除邪恶疾病,是我国西北部游牧民族的生命之茶,遂不再有任何过分之举,诚心与内地人民和睦相处。

“我家茱萸江.乡物旧所积:

虽无甘露兄.犹是清两腋:

煮茗况家风,庭前馀雪白。

陶澍在诗中借用卢仝七碗茶诗中的“两腋生清风”,飘飘欲仙,是为饮茶的至高境界。

“黑茶”是安化的代名词。清朝大臣陶澍当时所饮之茶也许就是“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独占一枝春”中的雀舌和龙芽,相当于当时黑茶散尖茶中的“芽尖”和“白毛尖”。安化县高级农艺师(茶叶专家)廖奇伟先生说:陶澍对安化茶的品味

己达到至高境界,这与他个人的品格涵养以及他所处的位置分不开的。自唐时的“渠江薄片”到统治西北市场几百年的边销茶历史,经久不衰,足以说明安化黑茶的品质和声誉。

2020网购安化黑茶:方便省心背后的故事


网购安化黑茶:方便省心背后的故事

电子商务已成趋势。传统产品如安化黑茶,也开始在网络舞台展现风采,黑茶龙头企业怡清源早在多年前就进入了淘宝网与淘宝商城,建设了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服务深受好评。安化黑茶如何打包,如何出货,怡清源物流部相关负责人给大家现场演示:

怡清源物流部姚晃湘(图中)为大家示范打包。

图解打包全过程。

安化黑茶产品包装比较特殊,打包不易。顾客担心:不少茯砖茶产品采用传统工艺,包装简单,就一张纸,运送过程中会不会损坏;安化千两茶这么大,运送不方便,发货过程中会不会出现问题——怡清源电子商务部工作人员姚姐亲自为大家演示如何打包茶叶,细致之处让人感动。包裹严实的茶叶,出现在顾客眼前时,仍旧和出厂时一样完整精美。

姚晃湘介绍说,为了让顾客获得良好的网购体验,他们在打包、出货的时候十分谨慎,希望网上购买安化黑茶,能成为一件方便、愉快的事情,而不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我们就是提供服务,以及更好的服务!”

风雨永锡桥与安化黑茶的的故事


风雨永锡桥与安化黑茶的的故事,永锡桥是安化县规模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木构风雨廊桥,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茶马古道上的活化石。

此桥长八十余米,三十九间,为清光绪年间“九乡”百姓捐资修建。当时,由于整个县内不通公路,而永锡桥所在地洞市乡锡潭村为“前乡”与“后乡",新化通安化的必经之路。

往来茶商经此,必须乘船过河,一遇春夏涨水,只能绕道而过,浪费了大把时间。而那敢于冒险的急性人,涨水也要船家硬撑过去,于是便有数次翻船死人的悲惨事故发生(桥志有载)。乡绅远客闻知此事,便远近倡议,义捐修桥。

自发起捐资到动工修建,到大桥竣工建成,越六载寒暑,耗数十万捐资,牵动二县九乡百姓,可谓是当时的大工程。此桥桥墩为纯一色巨石累砌而成。石墩之上为巨大鹊木横卧其上,鹊木上便是由三十九间木屋互连而成的主体廊桥,屋面盖瓦,以蔽风雨。

让我们在边喝黑茶边享受人生的时候,记住这些人的名字:

陈五芝、陈德慧、贺孔佩、龙桂成、董祥徴、贺隆益、胡国英、陶径陶茂光为主修。

石匠莫本盛、唐光照,锯匠曾时辉、彭春阑、陈湿阑,木匠余绍先,瓦匠陈令元。

在上海世博会上,湖南黑茶馆中有一块世界上最大的黑茶砖,这块黑茶砖是由安化县常务副县长李晓跃创意,黑茶砖的正面是(桃花源记》,背面则是永锡桥的全景图。永锡桥在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

这里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永锡桥不仅是安化黑茶文化的历史见证,更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

1939年11月的一个晚上,一支30多人的红军小部队,趁着夜色悄悄摸进了洞市的锡潭湾。贺龙将军率领的第二军团正在云台山等着与这支部队会合。

去云台山就必须过麻溪河上的永锡桥,桥上有国民党民团把守。如强攻夺桥,不仅会引起我军伤亡,还会引来大批敌人。于是红军分队队长找到了当地的一个五十多岁、人称吉爹的大伯,一起商量过河的良策。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吉爹突然看到屋里堆放的茶叶,眼前一亮,想到办法了。

吉爹马上联络村民、乡亲们一听红军要过永锡桥,二话不说,把家里的黑茶全部翻了出来,又牵了十几匹马,大家装扮成茶商队,顺利地在第二天黎明前过了永锡桥。

红军紧紧握着古爹的手,准备告别。这时候古爹从马背上又取下一支篾片捆扎的花卷茶,送给了红军,代表了乡亲们的一番心意。

据说后来红军在长征时,过草地,这支黑茶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战士们误食有毒的野草,腹泻腹胀时,喝点黑茶就解决了。

后来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一支当时的安化黑茶,讲解员一次又一次地讲述黑茶与红军深厚的情感故事。

湖南安化黑茶,黑茶在国外的这些故事,你都知道吗?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新茶正好、春光还在、何不偷闲赏繁花、且尽一杯茶!

黑茶在国外的这些故事:

1、外国人喝茶翘兰花指并不是为了表达佛语禅意,而是因为梅毒的结果。(梅毒的症状之一就是引起手指关节的损伤。)

2、黑茶、红茶、绿茶指的并不是茶冲泡出来的颜色。茶叶按加工工艺分为六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

其中绿茶为不发酵茶;白茶、黄茶为轻微发酵;青茶;红茶、黑茶为全发酵。

3、众所周知,公元前2737年神农发现茶,但是冰红茶却是在1904的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上被发明的,因为那天实在是太热了。

4、茶除了喝之外还有许多黑茶生活小妙招。比如:将茶包放入鞋内可以除臭,用茶水洗头发会让头发变丝滑……此外,茶水还可以用来清理实木家具的污渍和霉味。

5、茶包的发明是个美丽的意外。一位来自纽约的商人Thomas Shalivan将茶放进小丝袋里分发给他的客户,他本来是想让客户把茶叶倒出来泡着喝,但是他的客户们都理解错了。

6、茶是仅次于水的世界第二大饮品。最新调查显示世界上超过160个国家的人有饮茶习惯,人数超过了30亿,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喜欢喝茶。

7、世界上最大的茶叶消费国是中国,但是人均茶消费最多的却是土耳其、爱尔兰和英国这三个国家。据统计,英国人民每天约喝掉1.65亿杯茶,换算成年的话就是每年喝掉620亿杯。

8、 在日本,安化黑茶被称为“瘦身茶”;在韩国,被称为“美容茶”;在东南亚,被称为“苗条健康茶”。

《《安化黑茶故事绘》50个黑茶故事主要目录》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黑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黑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黑茶相关的专题,如:花茶故事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54853.html

上一篇:白沙溪将军茯:湖南省军区官兵给老红军的祝福

下一篇:茶的传说—藤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