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鲍令晖,茶尽余香在

2022-02-24

下面是茶经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鲍令晖,茶尽余香在”精彩内容,帮助大家了解茶文化知识,欢迎大家进行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诗人、词人中,李清照是很突出的一位,她以女性独特、敏锐而又细腻的感情和手法,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不同于男人诗作的清新世界,让我们欣赏到女性思维世界的唯美。在古代茶人的世界里,也因为几位能书善文的女茶人的出现,让这个群体的色彩鲜艳了不少。这一回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位女茶人,而且是《茶经》女茶人中星光最璀璨的一位,她就是“鲍昭妹令晖”(唐人为避武后讳,改照为昭)。

这个鲍令晖的名气到底有多大呢?南朝梁代人钟嵘编了本叫《诗品》的书,介绍了自汉至梁的100多个诗人,其中关于宋齐两代能诗文的女子,只有两位,一位叫韩兰英,另一位就是鲍令晖。《诗品》说:“令晖歌诗,往往断绝清巧,拟古尤胜”。关于她的才华还举了个例子进行说明。有一次,孝武帝跟鲍令晖的哥哥鲍照谈话,谈到了鲍照兄妹的才华,鲍照就很谦虚地说:“我妹妹的才华不如左芬,我也不如左思。”我们之前说过了左思,他的《娇女诗》就写了两个女儿饮茶的事情,他的《三都赋》曾让“洛阳纸贵”;而左思的妹妹左芬,也因为才华出众被晋武帝召进宫中,做了皇帝的嫔妃兼文学秘书。鲍照在这里拿自己兄妹的才华跟大名鼎鼎的左思兄妹进行比较,话虽说得谦虚,意思却一点也不谦虚。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我有一个同学刚毕业两年就在一家很有名的大公司当起了一个小头头,我们就问他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他就很谦虚地说:“不多,不多,还不到10000呢!”“还不到10000,估计没有9000也有8000了,这还不多呢?”我在心里嘀咕着。只是比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同学的母亲在说他儿子收入还可以的时候,告诉我们,他一个月的工资有5000多。我们不禁觉得异常尴尬。但是,细想想其实也对,5000多确实是不到10000,同学的说法也没有错啊!

但是,鲍照说自己兄妹不如左思兄妹倒并不是自夸。在南北朝文坛上,鲍照就和谢灵运、颜延之一起被誉为“元嘉三大家”。杜甫在说李白的诗好的时候也有一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说李白的诗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拿李白比鲍照,不难看出,鲍照确实还是相当有水平的,只是现代人已经不太读他的诗作了,所以对他已经很陌生了。皇帝在跟鲍照聊天的时候把他们兄妹俩放在一起跟左思兄妹作比较,鲍照既然如此有才华,他的妹妹就是再差劲也差不了太多吧!

我们说鲍令晖星光璀璨不是因为她会哪门哪派的茶艺,也不是因为她知道什么茶“越陈越香”,甚至能品出一块茶有几年来,倒还是因为她的诗作,《茶经》将她收录进来也是因为这一点。为了证明这一点,《茶经》说她写有《香茗赋》,不过,跟介绍其他茶人的时候不太一样,《茶经》并没有引述《香茗赋》的内文,而现存的史料中也查找不到《香茗赋》的内文,估计是在唐朝的时候这篇文章就已经佚失了。现存鲍令晖的作品也仅有7首诗而已。可以举她的一首《拟青青河畔草》为例看看她的才情:“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清新之风仿佛迎面扑来,其语言文字功底也可见一斑。

令人不禁再要遗憾的是,鲍令晖的《香茗赋》佚失了,否则,又有一杯清醇的香茗可供我们享用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尽管它已经佚失了,这杯香茗已经被人无意倾倒了,但是杯中的余香却依然隽永。m.cY316.COm

cy316.com延伸阅读

“茶令”之由来


饮酒有酒令,品茶自然也有茶令,这是中国茶史上一个极富文化意义的创举。关于茶令,《中国风俗辞典》是这样叙述的: “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令官,饮者皆听其号令,令官出难题,要求人解答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茶令的首创者是南宋德才兼备的女词人李清照。宋代朝野内外,遍行斗茶之风,一些文人雅士对此举更为偏爱,斗茶逐渐由单纯的论水道茶衍生出茶令这种新的形式和内容。或者可以说,茶令是宋朝斗荣之风盛行下的一种产物。

李清照与金石学家赵明诚情投意合,伉丽情深。二人婚后常常以诗词互相唱和,生活过得悠闲自得。在“洒阑更喜团茶苦”的生活中,李清照开创了我国特有的一种妙趣横生的茶令。这在她为丈夫赵明诚编著的《金石录》所写的“后序”中有所记叙。

据李清照的序文看来,夫妻二人为了撰写《金石录》,回青州(今山东益都)故所而屠。夫妻俩终日一同校勘、整理书籍,同时把玩赏析一些新得到的书画、彝鼎等文物。在治学著文的过程巾,李清照对自己的强记博学能力颇引以为傲,于是决定在夫妻二人之间推行一种以考对方经中典故知识为主的茶令。与酒令完全相反的是,茶令之行,赢者可以先饮茶一杯,输者后饮茶。于是二人每次饭后,都来到“归来堂”巾,烹卜好茶,然后其巾·人说出某一典故之后,要求对方说出典故出自何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甚至第几行,以正确与否来判断胜负。两人在行茶令中,李清照常常获胜,有一次在双方经过激烈的“较量”之后,获胜后的李清照举杯大笑,结果得意忘形,将茶杯打翻,茶汤倾覆于怀中,非但没有喝到头口茶,还沾湿了一身衣裙。 然而,好景不长,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南下侵宋,李清照夫妇先后背井离乡,逃往江南。建炎三年(1129年),丈夫赵明诚不幸病故,李清照孑然一身,漂泊在外,晚景甚是凄凉。但由她开创的荣令却并未因李清照的落魄而销声匿迹。相反,茶令在汀南地区广为流传。茶令的出现,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功不可没。

中华茶文化之茶令


在中华茶文化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风韵雅举,茶令与分茶就是例证。这些雅举,有的虽然因历史原因而退却,但更多的则为现代人所推举。

茶令乃是一种饮茶助兴作乐的游戏。这种风流文雅、睿智隽永的游戏,最早流行于我国的江南一带。据《中国风俗辞典》载: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区。饮茶时以一人令官,饮者皆听其号令,令官出难题,要求人解答或执行,做不到者以茶为赏罚。所以,在逢年过节、婚庆喜事、亲朋相聚时,用茶作宴,若能创制出妙趣横生的茶令,真能使人其乐融融,其情悠悠,增加喜悦气氛。

南宋龙图阁学士王十朋,精文通诗,又好茶令,他曾在诗中写道:搜我肺肠着茶令。他还介绍行茶令的形式,注道:余归,与诸子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者罚。同是南宋的着名女词人李清照,少有才名,早年助夫赵明诚搜集研究金石书画,回青州(今山东益都)故第闲居时,他俩常用行茶令形式,饮茶助学。

李清照曾在她的《金石录后序》中是这样记述的: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隅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颠覆杯中,反不得饮而起。李清照和赵明诚行茶令研讨学问,与用此法行酒令不同,是赢家方可饮茶,而不许输者品茗。对此,清代学者俞正燮的《易安居士事辑》中亦有详尽记载。所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这里所说的喝,就是品。品好茶,享清福,不仅是物质的享受,而且是精神的升华。

其实,茶令一词虽见于宋代,但这种以茶为内容的行令形式,在唐代已经出现。它以续诗接龙形式,三五诗友促膝围坐,环绕一个茶的题材续成茶诗,谁续不上诗谁就当场受罚。如有一首着名的五言联句茶诗《月夜啜茶》,作者共有六人,都是唐代人。他们是,颜真卿:着名书法家,开元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大师;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县尉;张荐:工文辞,是史官修撰;李萼:擢制科,历官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着名诗僧。他们在一次品茗行令中,创作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联句茶诗。诗曰: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修。(士修)

这首啜茶联句诗,六位诗人刮肚搜肠、别出心裁地寻索诗句,诗中还引用了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月桂、流华、疏瀹、不似春醪、素瓷、芳气一系列与啜茶有关的代用词。至于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两句,更是赞美颜真卿这位尚书大臣,当为众望所归,使行茶令联句作诗的结果,更加加强了宾主间的融洽气氛,提高了饮茶的品位。

近代,作为一位旷代学人的钱钟书,他终年伏案潜心于着述,在笔耕劳作之余,则与着名文学家杨绛戏仿南宋李清照和赵明诚行茶令之雅举,不论谁输谁赢,每斗罢一局,彼此相视,捧腹大笑。如此睹茗。给他们晚年读书着说,乃至晚年生活,增添了无限乐处。难怪钱钟书先生在《槐聚诗存》中写道:翻书睹茗相随老,安稳竖牢祝此身。近年来,在台湾还时一种新的茶令游戏,叫猜返乡拳,其口诀有:一国,两制,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四海,五洲,六万(旅费),七天(签证),八件(礼物),九别(重逢),十全(团圆)。双方以睹茗形式,胜者方得茗饮,这种行令睹茗猜拳之举,颇有人情色彩。

穿越茶马古道的余香


细数你所知道的云南古镇:大理、丽江、束河对于一个喜欢古镇的人来说,这些地方太过熟悉了。除了这些由白族、纳西族人建立的古镇外,在遥远的西南边睡,在火山和热海之间,还藏着一个美丽和谐的小镇和顺侨乡。茶马古道,叮当铃声,别样的景色,让人难忘。

和顺离中国的极边第一城腾冲不远。云南的山太多了,看久了有些疲乏。可在这里,你能瞬间放下所有的疲惫,就仿佛你从来不曾远行过。四周的火山是没有顶峰的,流水越过翠绿的田野,远远看到村子坐南朝北,排在山坡上,高低有致的房屋充满了祥和的生活气息,漫无目的地游走此刻也成为饶有情趣的一件事。

村口有一座古石拱桥,桥面的石缝不时窜出点点斑驳的青苔,很有苔痕上阶绿的感觉。桥体很秀气,但妖烧得很,颇有江南的味道。桥的那头,是一排排执著的石屋,那是用高黎贡山最坚硬的石头建造而成的,与柔弱的流水相对应,别有韵味。

因位于滇藏茶马古道沿线上,和顺的男子,无论贫富,都会跟随马蹄嘀嗒,踏上挑战生命极限的未知旅途,前路如何,没有人知道。很久以前这里曾流传这样一段歌谣有女莫嫁和顺乡,嫁去和顺守空房!而现在,百年前游走古道的男人们的后代走得更远,足迹遍布欧、美、西亚等,和顺也因此成为有名的侨乡。

和顺的街巷都是储黑色的石板路,坚实平整,三条或五条石宽要依海外游子捐款的多少而定。在和顺,很多建筑都是海外游子捐款建成的,这似乎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和顺图书馆,它是一座中国乡镇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图书馆,1928年由该乡旅缅华侨集资创力、,图书馆的门额上悬有胡适、李石曾等人的题匾。在这远离腹地的极边之地,文明的色彩依旧熠熠生辉。

走在和顺乡间,每一个宅院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不经意间给你惊喜。这些茶马古道人的后代,秉承了祖先的热情好客,推开一扇吱呀的门,主人总会招呼你进去坐,端上一杯普洱茶,和你聊一聊茶马古道的故事。墙上的老钟嘀嘀嗒嗒,阁楼转角处的脚踏式缝纫机安静慈祥,裹着报纸的玻璃灯罩落满了灰尘,安静地伫立在窗台上......一种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远古的感觉油然而生。

和顺,因缘她的特殊交通位置,借助丝绸古道和世界各国进行贸易交流和文化交流,促就了和顺特有的性格:包容、谦和,和和顺顺。古朴的,现代的,徽派的,江南的,此外也不乏欧式的建筑,这些相貌各异的建筑毫无隔阂地结合在一起,和谐得让人惊叹。选一个飘雨的日子,看河边杨柳依依,岸边芳草萎萎。碧波荡漾的池塘,含苞的荷花妩媚动人,徐风迎面送来荷花的清香,深呼吸,心情明净起来了,惬意得不知所以。

孟晖解读宋人的饮茶口味


孟晖:女,达斡尔族,作家。曾留学法国,着有《画堂香事》、《花间十六声》等,译有《西洋古董鉴赏》等书。

宋人所饮之茶,与我们习惯的口味其实相差很大。如果真按照文献记载复制出一款宋式古茶,只怕今天的人没谁喝得下去,即使能喝下去,肯定也会觉得味道很怪。

宋时,民间所用之茶,往往采用散茶的方式流通与收贮。人们买到茶叶之后,严密包裹在纸或箬叶里,置于茶笼内,挂在干燥处保存。因此,彼时煎茶必有的碾之程序,有时并非是指将茶饼碾碎,而是说将片状的茶叶碾成细粉。不过,宋人不会直接将茶粉冲饮,而是会兑入其他配料。

南宋人陈元靓所编《事林广记》中记载的两款茶方就展示了这一规矩。其中的蒙顶新茶,是五斤细嫩白茶配五两枸杞子、半斤炒过的绿豆,这三样配料均焙干,然后分别碾成细粉,再经罗筛,最后合在一起,煎、点,绝奇。另一款法前香茶,竟采用五百钱上春嫩茶与一斤绿豆、十两山药的比例。此外,沈括《忘怀录》内有合味足茶法,是用五斤干茶叶、五斤蒸过的茶叶配四升炒过的绿豆、甘草三两、苦参三两,一同捣成粉,再拌和均匀。

宫廷、贵族、士大夫流行享受建安茶饼,然而彼时的茶饼也会掺加粮食粉以及其他配料。陆游《入蜀记》就记载建宁人的亲述:建茶旧杂以米粉,复更以薯蓣。明确道出建安茶饼一向掺有米粉或山药粉。《事林广记》录有一则造腊茶法,恰是将好米蒸到烂熟,与碾细的茶粉拌在一起,舀入茶模子内,用木槌砸实,经焙干后形成茶饼。由此可见,宋时茶饼在制作中一律兑加粮食粉。《大观茶论》提到茶饼有末虽白,受汤则黄、末虽灰,受汤愈白、有明白内备而表质者等区分,苏轼《十拍子》暮秋词中更咏云玉粉细烹茶乳,都显示当时的茶饼与茶粉呈现为白色或趋于白色,这显然与粮食粉的掺入有关。

何以宋时的茶制品普遍添加米、豆、山药粉?一个可能的推测是,饮茶成风的情况下,境内境外同时强劲的茶叶需求对于供给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以当时的茶叶产量无法满足来自境内社会各阶层以及境外异族异国的消费需求。茶叶供应紧张,势必导致价格趋贵,所以人们舍不得单纯冲泡茶叶成饮,而是添加其他配料,制成一种复合型的产品,以此降低茶叶的消耗量。

大约是因为加入豆粉、山药粉之后,茶味减弱,所以,宋时的茶制品流行借助香料来增强诱人的鼻观感受。法前香茶在把去壳蒸熟的绿豆与茶叶、山药一同磨成细粉之后,还要添加半钱龙脑、半钱麝香,再反复舂打。成品密封在罐内,三日之后便可以烹点,不过日子越久,茶粉的香味越浓。同书还介绍一款脑麝香茶方,干脆把内裹龙脑或麝香的纸包放在茶粉盒里,以这种方法让茶粉熏息郁烈。同理,为宫廷精制的茶饼也会在制作过程中添入龙脑香,如此的贡茶一旦入口会是什么感受,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

所以,东坡居士呀,易安居士呀,宋徽宗呀,所有这些宋代名人所热衷的茶饮,于我们来说,竟是漾涵着全然陌生的气息与滋味。

“吸尽西江水”一碗茶一口饮尽


吸尽西江水

现今日本的茶道理念中,通常将茶比喻为“西江水”。在茶人看来,一碗茶正如西江之水,蕴涵着宇宙万物、天地乾坤,如果将一碗茶一口饮尽,即称之为“吸尽西江水”,便会对人生有所参悟。“吸尽两江水”原本是一句禅语,出自《五灯会元》中马祖禅师和庞蕴的一段禅机对话。

马祖禅师,法号道一,俗家姓马,因而世称马祖,什邡(今属四川)人。他拜谒南岳怀让掸师修身得法之后,便前往江西聚徒说法,并且创建禅寺,一时间法席隆盛。样宗六祖慧能的众多后世中,最为繁荣的当属马祖道一的门叶,样宗在马祖道一的传播下,达到鼎盛阶段。据《五灯会元》记载,唐贞元初年(785年左右),庞蕴向石头禅师请禅问道:“不与万事万物为伴侣的是什么人?”石头掸师听罢,连忙以手遮掩住庞蕴的嘴巴。庞蕴见状,似乎豁然开朗。但他生性“滑头”,对于石头禅师的回答并不尽信,于是又来拜谒马祖掸师,向其问道:“不与万事万物为伴侣的是什么人?”只听马祖样师缓缓答道:“等你一口吸尽西江水,就告诉你”。

听完马祖禅师的解释,庞蕴顿时大彻大悟。其实,尘世就是一个相对的世界,天地、阴阳、善恶、是非、得失、利害、大小、长短等一切事物也都是相对的。禅宗认为,如果只看到相对的世界,自然就会因为一点小事的牵绊而或喜或忧,从而产生万千烦恼。庞蕴向大师请教的问题,是在试图寻找一个处于绝对境界里的东西,也就是不凭借万事万物,自己独立存在的事物。而马祖禅师的同答,禅机在于如果能将这个蕴涵人世间-切相对之物的西江水一日乔掉,那么就能够超越得失、利害、大小、是非这一相对世界,自然就会参悟那绝对的世界。也就是说,这个绝对世界是驾驭在一切相对事物之上的“无”的境界。

其实,马祖禅师所说的“一口吸尽西江水”,在现实意义上,是解释不通的,也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但禅宗却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即喝光一碗茶。此外,佛教的另一部典籍《维摩经》中所说的“一毛吞巨海,芥子容须弥”,与 “一口吸尽西江水”在禅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尽普洱茶的历史发展


对于爱普洱的茶虫来说,想要成为一个资深茶虫,光知道了普洱茶分生熟,如何冲泡普洱茶这些知识,那肯定是不够的。想要深入了解普洱茶,就应该先从它的历史开始,贯穿始终,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今天,昆仑说茶就从普洱茶的历史讲起,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上古时期

普洱茶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东晋常璩所著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可知,商周时期云南茶叶的种植传播到巴蜀之地。《茶经》中《七海》云:“巫山株橘,南中茶子”,均指巴蜀为茶之故产地。

三国时期

清道光《普洱府志》卷十二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茶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鋩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而名其山,又莽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蜀汉丞相诸葛亮开发西南,使得云南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开展。

至今,云南仍有茶树乃“武侯遗种”的传说。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里,至今还流传着“武侯遗种”的传说。武侯便是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公元225年,他率军南征到了缅甸北部重镇腊戎,因而打通了通向印度、缅甸的商路。因为云南一带气候湿热、蚊虫很多,军中疫病盛行。当地医师用野生茶叶煮水让战士服用,使得疫病得到操控。

诸葛亮认识到茶叶的功用,在南征后回来蜀国的时分,他看到许多病弱的战士不能跟从其回国,只能留在当地,所以诸葛亮做了两件对茶叶开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事:一是从当地部落领袖哪里购得茶籽运回蜀国耕种;另一个就是让那些留下来的战士在当地兴种茶叶,将茶叶作为今后跟蜀国交换的商品。

诸葛亮的这两项行动不仅为留下的战士找到一条活路,还推动了茶叶在当地的开展。到现在为止,当地的基诺族还奉诸葛亮为茶祖,每年举办祭拜活动。

唐朝

唐,陆羽所著《茶经》(公元780年)有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译文:茶是中国南方出产的一种优良木本植物。树高有一尺、两尺甚至几十尺的。在巴山峡川一带,有主干粗到两人才能合抱的茶树,砍掉枝条,才能采到茶叶。茶树的外形似瓜芦木,叶子似栀子,花似白蔷薇,种子似棕榈,蒂似丁香,根似胡桃树。

唐朝时,樊绰所著的《蛮书》记载了很多关于云南的前史,其间在《蛮书·云南志·管内物资》(公元863年)有“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的记载。银生城,即今日的景东县城,城界诸山,即景东城边哀牢山、无量山及其两山余脉。涵盖了今日的普洱、版纳、临沧、玉溪、红河以及老挝、缅甸、越南的部分区域,这便是公认的最早关于普洱茶产区最早的文字记载。

元朝·明朝改名

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因为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其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前史。

普洱茶,最早记载为“普茶”,明洪武十六年(1383),明太祖改“普日”为“普耳”,划归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统辖,后“普耳”改称“普洱”。明人饮普洱茶蔚成风气,明代方志学家谢肇涮著《滇略》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

明太祖·朱元璋

明清时期

清朝为普洱茶的极盛时期,据《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见其时盛况。无论是王公贵族仍是精致人士,都以饮用普洱茶为风潮,更有“冬饮普洱,夏饮龙井”的习俗雅兴。其时,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为其主要质料生产区域,而普洱与思茅成为加工和集散中心之一。

明清时期,以普洱(现宁洱县)为中心向外辐射六条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行销至中国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乃至欧洲。茶叶,成为了衔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的桥梁。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普洱府正式建立,云南省每年都向请朝廷进贡普洱茶,普洱茶因被定为贡茶而名扬全国。

曾经的普洱府

设普洱府本是为推广改土归流,加强清政府对云南西南边远地方的统辖,此时,因为普洱府统辖的扩展,六大茶山正好划进了普洱府统辖区,普洱所产名茶悉数进入朝廷,呈于皇帝和王公大臣的案头。皇帝除了自己饮用外,还将普洱茶赠送给功臣和外国使节等。

普洱府秋集图·茶马古道上的清明上河(局部)

乾隆时期,普洱茶行销全国,名动国内,成为官府的重要税收来历,据《普洱府志·食货》记载,“洱茶名重全国,每年纳茶六七千驮(每驮60公斤计,合36万-42万公斤),如山作茶者(指茶商及工匠)数十万人,茶客收购运于各处。”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今后,法国、英国先后在普洱建立海关,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远销,普洱茶马古道再次兴旺起来。

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结前,因普洱产区一些私人号制茶运营普洱茶,一些普洱茶得以保存下来,被称为“号级茶”。

1951年12月,经中心私营企业局核准,“中茶牌”(民间称“八中茶”)商标注册成功,因为中茶商标中的茶字是手艺盖印,因印色之别有了红印、黄印、绿印之称,这期间产的茶称之为“印级茶”。

1972年,“中茶牌圆茶”停用,开端改成“云南七子饼茶”,仍用八中茶商标,但因印色不同有红印、黄印、绿印、水蓝印之分,便开端了“饼级茶”的时代。

古人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钟爱普洱之人,必先观其历史脉络,在这滚滚长河中,领略一番大自然的瑰丽。

茶马刻痕,尽现古道沧桑


到了云南,不能不喝茶,而这茶又与别处的极不同,是一种生长在树上的叶子,拮下来后经过一番捣制,便是那块块方方圆圆的闻名天下的普洱茶。品其味,甘苦相溶,观其色,浑黄不一,并无常于家居时喝的绿茶、红茶的好,只是唯唯的入喉后叫人无穷的回味,不禁地牵出另一根丝线----茶马人生。念生极此,应是触到了这里的一条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由人生生地从无路之地踏出的一条可与丝绸之路并誉的茶马古道。

从西双版纳出来,一夜的高速公路,到昆明,再一夜的火车到了大理,再西行半日至丽江,再入藏。。。这大抵便是昔时滇藏茶马古道的轮廓了。凭借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达,滇南的热带雨林尚未褪去泼洒头顶的烈炎,只在一个梦醒来时,便置身于滇西风光旖旎的大理了。有连绵的苍山衬托,有潋滟的耳海相伴,有蝴蝶泉梳妆的女儿留下的美好传说,还有金庸笔下段氏风流逸事等等,大理不能不说是个令人目不暇接和留连忘返的地方。

旧城已经不复存在,见到的只是一座后人修复的方方正正的城池。尽管有导游的指指点点,古道的踪迹物是人非。观着馥郁的山色,游着挺阔的湖水,白族人暄扬的歌舞,竟有些让人要忘记这片经历繁华与衰败的地方曾经是古道的必由。一而再的三道茶,一遍遍地敲打着纷杂的思绪,对古道的神奇和向往便也就一回回地涌来。

当汽车再次飞驰起来的时候,窗外惊过的景象却有了惊人的变化,只在一里间的距离,房屋变得简陋起来,人影也稀薄了,没有了大块大块绿葱葱的田野,山,开始冷峻沉默甚至有些苍凉;路,环山盘桓着蜿蜒直上,海拨很快就到了2000多米。这样的景致,更能让人仿佛看见,一队满载食物的马帮,步履蹒跚地行走在一条瘦石突坷布满荆棘的小路上。然而,眼前越发的空茫。偶有一老妇负薪而过,便疑心村落不远;两三只翔于天边的鸟儿,让人看不清是鹰还是鹫。

昏昏欲睡间,不知是谁在惊呼:看,雪山!困意顿消,顺着指向,隐约望得见覆了白雪的一座金字塔形的峰尖,巍巍地立于群山之中,这便是著名的玉龙雪山了。到了雪山,也就到了丽江,当年古道上最紧要繁华的地方。保留下来的是一个完好的古城,主要居住的是纳西族。能在西南见到这么一座仿似江南水镇般,游人们嗟叹不已。借了玉龙雪山的灵气,清澈的雪水绕城而来,雕梁画栋、小桥流水,柳枝低的令人有些惶惑,步步疑虑走错了方向。街道窄长,大块的山石铺就的路,迂迂折折,这便是当年一队一队马帮走过无数次的那条古道的中转地。

古道踪迹何在?此刻只能凭借新砖角檐、往来商贾以及脚下触到打磨圆滑的石阶来连接散落在小桥流水边的那些被历史车轮碾过的些许残破碎片,一个不经意的回首,或许会在视线的某一处瞥见一方扶栏朽木,已经辨认不出的刻痕,诉说着古道的沧桑。

独独那悠闲飘浮在人们头上的几片云朵,依然千百年前的模样!

张廷晖:北苑御茶园始祖


茶神张三公

据建瓯市水源南山《张氏宗谱》载:张廷晖祖籍系河南光州固始县。唐僖宗丁未年(887年),水北张姓始祖张世表在政和铁山为父守陵三载,服丧期满,遂在建安东苌里(今建瓯水源)落籍,于岚下洋(今水北后山)开基立业。水北张家遂成一方殷富,置有大量产业,田庄茶园遍布松溪流域,在凤凰山一带拥有方圆数十里茶园。世表先后将四个孙儿分别派到各地掌管家业。

世表生子钦受,字懋。懋生子廷晖。张廷晖(字仲光,号三公),唐天复四年(904)至宋太平兴国末年(983)。廷晖是世表长孙。《苕溪渔隐丛话》所述:唐贞元年间(785805),福建观察使常衮自求到福州兼任刺使,教制研膏茶,始蒸焙而研制,谓之研膏,其后稍为饼样,萦中故谓一串。所以也叫串茶。凤凰山茶被闽国看中,加之闽国内战连发,吴人乘机攻打福州,闽地战事频繁,民无宁日。凤凰山茶园难以经营,年轻的茶焙业主张廷晖于闽龙启元年,即后唐长兴四年(933),将自己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园贡献给闽国,获阁门使之职,水北张家在英节庙隆重庆贺。民间流传张家得中宝状元。

此时,主事建州已换为王延政。延政为求宠于闽王,以凤凰山为基地,办成御茶苑。凤凰山因地处闽都(福州)以北,而命名为北苑御茶园。初造研膏继造腊面,既又造其佳者,号曰京铤。《十国春秋闽康宗本纪》载:(闽)通文二年(937),国人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咬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八枚。《十国春秋南唐元宗本纪》载保大四年(946)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铤,腊茶之贡始罢。

唐德宗贞元中(790),常衮为建州刺使,所制研膏茶便是上品。五代闽龙启时(934),张廷晖将凤凰山上下三十里茶园悉以输官,开辟为研膏茶园。南唐曾派官吏监制研膏茶,后为宋朝的御茶苑。《北苑别录》载建安之东卅里,有山曰凤凰,其下直北苑,旁联诸焙,厥土赤壤,宋太平兴国(977)初为御茶。御茶园九窠十二垅,四十六所,广袤三十余里。宋徽宗《大观茶论》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法之妙,莫不盛造之极。宋朝皇上派人到凤凰山建立茶衙,据考北苑御茶堂,即是漕司行衙,遗址在龙井附近。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凤凰山设漕司行衙,督造贡茶。至道(995),仍添石乳,其后在大小龙茶起于丁谓,而成于蔡襄。龙团凤饼茶品越制越精,其价几乎与黄金相等。宋代建安成为贡茶基地。

张廷晖献出茶园,成就了北苑茶四百余年的辉煌,从而在中国茶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张廷晖在蒸青碎末茶向研膏茶演变发展中,做出了毕生的努力和重要的贡献。咸平间(9981003),朝廷茶衙漕官褒念张廷晖功绩,为了满足广大茶农怀念张廷晖的心理,促进北苑御茶的发展提高,奏请朝廷在凤凰山建立张阁门使庙,民间称茶神庙,当地称凤翼庙。相传岁修茶贡,祈祷多验,茶农茶工便尊张廷晖为茶神,是茶界的行业神,建州的地方神,民间的俗神。随着凤凰山北苑御茶的飞黄腾达,龙凤团茶登峰造极,宋朝廷不断追褒张廷晖。绍兴中(11311162),朝廷给张阁门使庙赐匾曰恭利祠,封张廷晖为美应侯,累加效灵润物广佑侯,进封济世公,其妻范氏被封为协济夫人。

北苑始祖张廷晖,绩丰功高,令后人景仰。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9510.html

上一篇:可与咖啡抗衡的巴黎茶势力

下一篇:《茶经》未问世前之茶字溯源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