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什么茶都压饼,什么茶都发花!茶届伪创新到底还有多少?

2021-11-19
茶叶市场水深坑多,爱喝茶的人都知道。但水有多深,坑有多少,也没有一个人能把乱象说清楚。今天笔者说的仅仅是茶届沧海一粟,看看所谓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

一、无饼不成茶

黑茶中的熟普、六堡茶、安化黑茶等压饼,在蒸压过程中,又一次挤压茶叶,使更多的茶汁渗出,利于陈化反应。而紧压茶的内部也容易营造小的气候环境,适宜它的氧化。因此,压饼对黑茶类而言是利于陈化的。

但作为黑茶类专属的茶饼形式,其他五大茶类纷纷跟风模仿,轮番上演。白茶有白毫银针饼、白牡丹饼、贡眉饼;红茶有滇红饼、信阳红茶饼;黄茶有君山银针饼;乌龙茶有大红袍茶饼;绿茶有日照绿茶饼。

究其原因,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深入人心,更有人吹嘘为六大茶类的终结者。概念炒作成风,年份越久越值钱的认知充斥市场,其他茶类难以复制炒作模式,但做个茶饼应该不难吧。

但压饼跟普洱茶学的到位么,石磨还是钢模,紧压度多少,含水率多少,干燥温度与方式什么样,陈化效果如何,谁知道?

二、处处开花的红茶

理论上,一棵茶树的鲜叶,可以制作成任何茶。但凡事总有个适合度,可能制成白茶最好喝,而做成绿茶滋味就很一般,红茶的话就更差。这个就是茶树的适制性:根据茶树品种的自身特性,因材施法,制作成最能发挥其优势的茶品。

但自从“金骏眉”引爆市场,红茶消费转热后,各地红茶开始走上一段癫狂之路。茶区从南到北,海南到山东,没有不做红茶的。贵州“遵义红”、杭州“龙井红”,苏州“碧螺红”、安吉“白茶红”、河南“信阳红”、山东“日照红”等等,果然红遍大江南北。

原来,茶树的“适制性”是个“伪命题”啊,只要市场需要,不管产自何地、什么茶,没有做不出的“金骏眉”。参考笔者之前写的《你喝的福建正山小种可能来自广西这几个产区》。

三、遍地“金花”茶

本来,“金花”是茯砖茶特有的一种微生物,学名“冠突散囊菌”,在茶叶的后发酵过程中,参与茶叶内质转化,分泌产物对人体有保健功效。

但金花并不是茯砖茶独有,在普洱茶、六堡茶等黑茶类同样也存在,只是要经过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可谓可遇而不可求。

但是目前根据对金花的研究分析,已经可以成功地人工培养,可以人为地在任何茶叶里加入“金花”,因此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金花茶”。目前有金花大红袍、金花白茶。但让人产生疑惑的是,金花本是黑茶在特定温度湿度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真菌,而无论是大红袍还是白茶,在自然的环境下是不会产生金花的。CY316.CoM

此类创新,功效如何、市场反应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

四、可以当烟抽的普洱茶

据说,某家公司的董事长为了开发普洱茶烟,投入了千万元人民币,后续产品还有普洱茶膏和普洱茶酒等等,不得不说,这个创始人的脑洞有多大!

打着戒烟的旗号,宣称“老婆放心的替烟产品”,老婆对老公是放心了,但对孩子呢?无论规格还是外形,都和香烟一模一样,孩子在抽的时候,堂而皇之的说,我抽的不是烟,是茶,你们心里有何感受?

再说功效,专家已经指出,茶变成烟雾后,微尘颗粒物就会堵塞肺泡,对肺只有害处。

cy316.cOM编辑推荐

白毫银针为什么不压饼?


白毫银针向来就是白茶中的“白富美”,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是因为白毫银针的采摘原料是芽头,此外没有别的叶子, 白毫满批,如银似雪,看上去给有一种“美女”的视觉,因此白毫银针又有“美女”的美称,很是珍贵,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口感,都是非常优秀的,很多茶友们都爱喝,颜值担当,滋味醇厚又好喝。但大家在购买白毫银针的时候,往往都会看到的是散茶,而很少压饼的,大家都知道原因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其中的原因吧。

一、白毫银针压饼会破坏白毫

茶叶中带的毫毛越多,里面所含的氨基酸总量也就是越高的,而这些氨基酸的存在,往往对我们身体健康是有非常大的益处的,对身体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增强记忆力,舒缓心情。而白毫银针里面所含的毫毛是非常多的,可以用白毫满披来形容。如果白毫银针经过压饼的话,那么上面的白毫就会大量的脱落,而里面的氨基酸含量自然也是会受到大大的损耗的。

二、白毫银针都是肥壮的单芽,压饼会破坏形状

白毫银针的采摘原料,都是采摘头春肥壮的芽头制作而成的,没有任何的叶子,都是青翠嫩绿的芽头,很是娇嫩。如果一旦压饼的话,那么它的形状就会被变成是七零八碎了,这样的白毫银针,那不实在是可惜,并且也称不上是真正的白毫银针了;在冲泡的过程中,也就欣赏不了它那亭亭玉立的身姿了。

三、白毫银针的采摘标准要求高,物以稀为贵

白毫银针的采摘标准,全部都是肥壮的单芽,而且还是春茶的嫩梢萌发最早的一期,以一芽为采摘标准,是春日里最早长出头的那披茶制作而成的。并且全部都是清明节前,刚刚开始长出的嫩芽,采摘时间只有短短的10-20天时间。试想一下,这么鲜嫩的茶,如果用来压饼的话,那么会不会有点暴殄天物呢!

四、因为珍贵,所以不适合压饼

白毫银针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是不适合用来压饼的。而茶饼饮用之前,大家都知道,它是需要用茶刀或是茶针来撬开的,而一撬就碎的情况下,对于白毫银针这种娇嫩的茶芽来说,自然会破坏得更加的严重。并且白毫银针的产量很少,市场需求大,所以不用说为了节省空间,去压成饼来卖了。

从上面文章中,我们都知道了白毫银针不压饼的原因。如果是从市场的认同度来讲的话,那么或许大家会更喜欢压成饼的白毫银针;而如果从白毫银针的本质去看的话,那么它是不可能经过压饼这一步骤了,压饼后形状、外观、口感方面等都被破坏。

白毫银针为何不建议压饼?白毫银针属于什么茶?


高级白茶是兼具美与味的茶品,这是它的特色,因此,从来都不赞成白毫银针、牡丹王压饼,也不建议存放成老茶喝。

白毫银针芽毫满披,如银似雪,着实给人一种“佳茗难得,难得能倾城”的感觉。这么珍贵的茶品适合压饼吗?总结出其不太适合压饼的3大原因,以供茶友借鉴。

1、白毫银针都是单芽,压饼会破坏它的芽形

不知道茶友们在用透明玻璃杯冲泡白毫银针的时候,有没有观察到,白毫银针都是以芽状立在水中,灵动闪烁。而一旦压成饼,挺直的身躯就会变成七零八碎的样子,实在会让人感到可惜。2、白毫银针采摘标准要求高,物以稀为贵

白毫银针全是单芽,原料采摘必须是春茶的嫩梢开始萌发最早期的一芽一叶时就马上摘取,也就是说,白毫银针的原料是白茶春日里长出的头一批茶,并且还都是刚长出的嫩芽!这么鲜嫩的茶,抛弃其形、色、质、趣绝无仅有的个性,用来压饼,实属暴殄天物。3、压饼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白毫

茶叶带毫毛越多,氨基酸的含量往往会越高,而氨基酸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可以提高我们免疫力、记忆力,还能舒缓心情。如果白毫银针压饼,白毫受压会使毫毛脱落,自然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会有所损耗。初遇白毫银针,有人会感觉“欲说未说”,嫌之“寡淡”;相处久之,你会感觉“太多可说”,彼时彼刻,方知为何久等。

沏泡时,用透明玻璃杯,在等待茶汤的时候可以观察茶在水中飘动。赏美闻香观色品饮,别有情趣。

白茶压饼,是不是舍本逐末?


掌柜导读:昨天有茶友跟掌柜提出一个疑惑,就是白茶究竟是压饼好,还是散茶的好呢?其实掌柜也一直想找机会聊一聊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如今市面上,关于白茶压不压饼的问题,是一直存在争议的。掌柜在福鼎的时候,也是和不少做白茶的老师傅探讨到这个问题。从目前来说,主张“可以压饼”的一派认为,白茶和普洱茶一样,具有越陈越好的特性,压饼更有利于白茶的储存和后期陈化。

而主张“保留散茶”的一派则认为,白茶一百多年来都是以散茶形式存在的,“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句话所形容的白茶也都是指传统的散白茶。所以白茶不应该压饼。

首先,一直争论不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压饼技术在福鼎的推广还不到十年。白茶业界公认的压饼技术发起时间,大概在2007年、2008年左右,而大多数茶企一般都是2010年才引进压饼机器的。所以目前也就没有太多科学方面的数据,可以直观地告诉我们,究竟压饼好不好。

不过,虽然没有数据,但我们还是可以有一些依据可以值得分析的。

1、饼压茶的起源

既然要说压饼技术,那自然得从普洱茶这个源头说起。而普洱茶压饼,其实是有历史背景的。

在历史上,云南生产的茶叶,主要是通过茶马古道销往西藏等边境地区。最早,云南的茶叶也是以散茶形式存在,只不过是经过了不断的演化,才出现了如今以紧压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因为紧压形式,尤其是以压饼这种方式,它具有明显的两个优点。

一个是方便计算,每饼茶重约七辆,每七饼约为五斤。二来,紧压成饼的普洱茶方便运输,对于行走在危岩峭壁的马帮来说,这无疑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数。

2、普洱茶压饼后的优缺点

普洱茶压饼时,都要先经过高温蒸汽软湿,这个过程中茶叶从蒸汽中吸收了大量水份。

在高温的作用下,茶叶其实是进行了一次小加工,让茶性变得比散茶时更温和,但香气也会随着吸湿后下降。

因为刚晒干不久的普洱茶,茶性为寒性,也是感觉茶气较浓的时候,尤其是散茶香气高扬。一旦散茶蒸压成饼后,香气就下沉了。

不过,等茶饼干燥成型后,水分渐渐散去,香气又会慢慢高起来,这里大概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同时茶叶片经过塑形重力挤压后,内质浸出细胞壁,滋味和韵味就会比散茶更加强烈一些。

3、饼茶后期的作用

普洱茶之所以“越陈越香”,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后发酵作用。

普洱茶的后发酵,是因成品茶中具有黑曲菌,根霉毛霉、酵母菌等真菌的孢子和菌丝体。

它们依靠茶叶作为营养基,在空气湿度60%到90%之间,温度超过15度到25度乃至以上,茶里面的微生物黑曲霉孢子就萌发了,成为菌丝体。

它们帮助了普洱茶里的内含物质完成转化,让茶叶的汤色和口感变得更加醇和。

比如产生芳香酯,它是世界上芳香性物质生香的主体。普洱茶在储藏过程中,通过年复一年的后发酵变化,从而产生并保留芳香性物质,这就是普洱茶能够“越陈越香”的原因。

但整个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个自然而且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能强求,只能顺其自然,才能呈现出无穷魅力

4、最后,我们再来反观白茶

白茶,之所以能够越陈越好,主要的原因是“黄酮”的含量越来越高。

相信看过掌柜前一篇

别把什么都当茶


说到茶,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据说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母系社会时期,中国人就发现了茶树,并利用茶树叶制作天然饮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茶的国家。中国人喝茶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传统意义上的茶叶树,应该是指植物学上的山茶科植物。人们用茶叶树的嫩叶加工制成茶叶,沸水冲泡成茶。《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说明茶不仅是天然饮料,也有很好的药效。几千年来的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长期饮用传统意义上的茶树叶泡制的饮料,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

可是,近年来,茶的传统意义被泛化了。什么都当茶,品种繁多的“茶”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每一种“茶”都有好听的名字,文字标注着吸引人的功效。降压茶、保健茶、降糖茶、降脂茶、美容茶……不管大超市还是小食杂店,都能看到这些所谓“茶”的靓丽身影。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这些被标注着没有毒副作用的“茶”,并不是没有毒副作用而适合所有人群。就拿减肥茶来说,不同制造商生产的减肥茶成分不一样。有的减肥茶,中西药成份混杂其中。国家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它们不是以药品的身份上市的,而是以保健食品的身份进入市场。减肥茶有的偏重于抑制食欲,有的偏重于阻断吸收,有的偏重于导泻利尿。长期盲目喝减肥茶,可以引起贫血、脏器功能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等诸多健康损害。其实,我们古代医书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减肥茶这一说法。

再比如苦丁茶。这是近二三十年来,被用得最普遍的“茶”,南方的大街小巷都有售,就连去餐馆吃饭,老板也会为你端来一杯苦丁茶。据说苦丁茶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因价格低廉,而备受欢迎。但是,许多人不知道,苦丁茶,就是《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皋芦”,它是大叶冬青树叶。苦丁茶是在我国古代知书中被罕见地记载了一些副作用的一味“中药”,因为它的副作用,古今中医生都很少用它作药。近年来有学者对苦丁茶进行了动物实验,用苦丁茶饲养家兔2个月,结果证实苦丁茶可能导致肾中毒。还有的地方的所谓苦丁茶,其实就是防已叶冲泡的。而防己富含马兜铃酸,长期饮用可致严重的肾中毒。

如果我们去旅游,也可以发现,不同地方都会向游客推出不同名目的所谓特产“茶”。为了增加销售量,他们给这些不知什么植物制成的“茶”,进行了从文化到保健等多方面的完美包装,让游客为之心动,怎么也得买些回去饮用。殊不知,盲目饮用这些不知根底的茶品,会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健康。

类似“茶”品,不一一例举。在此要提醒消费者,保健虽重要,但也千万不要把什么都当成茶。面对琳琅满目的茶品,多掂量掂量,是不是适合自己。

茶百戏到底是什么?你知道多少?什么是斗茶?


导读:“茶百戏”属于“斗茶”活动中的重要比赛环节,“斗茶”活动始于唐朝,兴于宋代,相信喜欢喝茶的朋友对于“斗茶”这一说法并不陌生。虽说“斗茶”活动现代生活中已不多见,但足以见得“茶百戏”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关于斗茶的相关知识,在《关于斗茶,你了解多少?》一文已详细讲述,在此不在赘述。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什么是茶百戏。

一、什么叫做茶百戏?

说到“茶百戏”,笔者莫名地就会想到“皮影戏”,当然,“茶百戏”和“皮影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谓的茶百戏,就是仅利用茶和水,使得茶汤纹脉形成文字和图案的古茶艺。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戏、茶戏。发展到现代,茶百戏能使得茶汤中的图案显现、消失,如此反复变幻多次。

二、茶百戏的发展历史

有关茶百戏的来历有见于五代至北宋人陶谷(903~970年)的《清异录》,这是他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笔记,共六卷,内分三十七门,在《荈茗录》中记载:“茶百戏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在宋代由于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的推崇做到了极致,当时不仅盛行于朝廷,也流传于闽北武夷山一带。元代后茶百戏逐渐衰落,到清代后几近失传。2010年,茶百戏被列入武夷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茶百戏”唯一传承人--章志峰

1984年从福建农大茶学专业毕业后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研究和交流,1997年到日本冲绳留学茶叶技术,通过日本茶道初步了解了点茶法。

2004-2005受外交部选派,作为中国首位茶学专业的国际交流员到日本讲授中国茶文化期间,系统地学习了一年的日本茶道里千家流,从日本茶道的点茶法和点茶工具得到启发。

2005年起通过对团饼茶制作、抹茶加工和分茶技巧五年间进行几百次的试验,终于在2009年春,初步恢复了分茶技艺,可以在茶汤中现出文字和图像。

四、关于“茶百戏”的历史典籍

“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自古以来文人便与茶百戏结下了不解之缘。文人游戏、品赏、论述和赞美茶百戏,对茶百戏的形成、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宋代茶百戏受朝廷和大批文人的推崇达到了鼎盛时期,其突出特点就是涌现出了许多有关分茶的茶学专著。在这些茶学专著中,对点茶、茶百戏有详细的论述,其中以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和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最具代表性。

1、宋徽宗赵佶和《大观茶论》

宋徽宗赵佶(1082~1135)是宋代的皇帝又是著名的文人,对茶百戏情有独钟。《大观茶论》是赵佶关于茶的专著,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分茶原料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加工、以及点茶、分茶等均有详细记述。宋代皇帝的热衷,给“茶百戏”带来了空前的地位。

2、蔡襄和《茶录》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原籍兴化路仙游县(今福建仙游),宋代大臣和著名文人。

其著《茶录》,作于宋皇佑(1049~1053)年间,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全书分为两篇,上篇论茶,对点茶、分茶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下篇论器,详细论述了点茶、分茶的器具。《茶录》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具影响的论茶专著。

3、审安老人和《茶具图赞》

《茶具图赞》是我国第一部茶具专著,绘制了宋代点茶、分茶使用的茶具,是第一部以图谱形式为主反映茶事的专著。该书作者南宋审安老人(真实姓名不详)于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集宋代点茶、分茶用具之大成,以传统的白描画法绘制了宋代茶具12件,分别为竹炉、茶臼、茶碾、茶磨、茶杓、茶筛、拂末、茶托、茶盏、汤瓶、茶筅、茶巾,称之为“十二先生”。

此外,宋代丁谓撰《北苑茶录》(亦称《建安茶录》)、宋代赵汝砺撰《北苑别录》、宋代熊蕃撰《宣和北苑贡茶录》(亦称《宜和贡茶经》)等文人的茶学专著中也记述了分茶原料(蒸青团饼茶)的采制和加工等内容。

白茶是否需要压饼?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不适合压饼


白茶开始压饼,是2008年到2009年之间的事情,而且是从普洱茶借鉴过来的。在入手白茶的时候,询问商家压饼的时间,也是鉴别茶叶好坏的技巧之一。那么,白茶是否需要压饼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白茶压饼,主要是为了节省空间,对茶叶本身的品质并没有什么促进作用,反倒是处理不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同等重量、不同等级白茶的体积,如果换算成一定比例大概是——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之比为1:1.5:3。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这两个等级,本身所占的空间并不算大,也因此无需压饼。而寿眉的叶子比较粗,尤其是干茶,很占地方。寿眉是最早用来的压饼的白茶。

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不适合压饼

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这两个等级,茶叶较嫩,在晒制的时候都是非常讲究的,摊晒不能太厚,而且晒制过程中,尽量不用手去翻动,就是为了不损其毫香。在泡茶的时候也是如此,水温不能太高,而且要顺着杯壁倒,不能直接冲击茶叶。摊晒、冲泡时需要这么讲究的茶叶,压饼真的暴殄天物,不但不利于白茶内质的转化,还会让其口感、品质大打折扣。

结论:寿眉压饼是为了节省空间,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压饼是暴殄天物。

茶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茶是一种饮品,有人说茶是一种心情,有人说茶是一种生活。皇室贵族爱茶,文人墨客也爱茶。无论琴棋书画还是柴米油盐,都离不开茶。那么茶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茶的品种很多,有白茶、绿茶、青茶、黄茶、红茶、黑茶,每一种茶又有很多品类,可谓多姿多彩、五彩斑斓。

不同的茶,有如不同人的群体和年龄阶段。

白茶,有如少年儿童。香气清淡,汤色透明。品饮白茶,仿佛看见一个天真烂漫、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真实,没有太多的承载;他解渴,给人带来愉悦的心境;他明朗,给人一种期待。

绿茶,犹如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淡淡的甘甜,略带青涩,有茶香,但是不耐泡。花季,少了一份深度和厚度,却多了一分轻盈和清新,让人跃跃欲试。

铁观音,清香型铁观音恰如淑女般婉约、典雅。闻之,芬芳扑鼻;饮之,甘甜顺滑;品之,柔美细腻。那是一种含蓄的韵味在舌喉间蔓延,回甘悠长,令人神清气爽。浓香、韵香型铁观音犹如少妇,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多了一份韵致,散发着馥郁的芳香,沁人肺腑。

大红袍,亦属于青茶,大红袍霸气、大气、有力度,有如男子汉的阳刚之气。武夷的灵山秀水滋养了大红袍的醇厚和独特的“岩韵”,使之余韵隽永,有如男子汉的侠骨柔肠。

红茶,红茶是什么?红茶有如中年的男女,少了一些个性,多了一份包容。他稳重、柔和、圆润,体现了一种中庸之道。红茶有着平易近人的气质,他具备比较强的兼容性,适合调饮。

普洱,属黑茶。窃以为他就像有智慧的老者。看似喝茶却无茶,道似无茶却有茶。就像一位睿智的老者,乍一看似乎不那么起眼,而当你走进他内心的时候,他智慧的光芒和返老还童的精神却能带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洗礼和顿悟。

好茶似人,细品出真味。好茶又不仅似人,它可以折射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道茶从种植,生长,采摘,至制作,命名,再至观其形,听其声,闻其香,品其韵,而后斗茶、赛茶、诗词歌赋,进而感悟升华,早已超越了一般的物质形态,它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传承。

茶,高雅、婉约、流畅、多姿又那么的平实无华。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75795.html

上一篇:茶水比,究竟滋味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下一篇:广东大叶青是青茶?还是黄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