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销法沱小结

2021-05-06

销法沱是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云南省下关茶厂)生产的云南普洱沱茶,又名“云南沱茶”、“窈窕茶”、“减肥茶”、“外销云南沱茶”。产品的型号为7663,单沱规格有250克、100克、5克等,执行GB/9833.5-89生产标准,属于普洱茶熟茶。早期曾使用“中茶牌”商标,后期使用“松鹤牌”、“下关沱茶”等注册商标。

它是云南省下关茶厂以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研制的产品,采取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拼配、筛制、发酵、蒸揉、压制而成。

是云南省下关茶厂和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

茶马古道与下关

茶马古道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兴于明、清,是中国西南部一条沟通滇、藏、川间物资往来和文化交往的古商道,它始于云南勐腊的“六大茶山”,经思茅(现云南省普洱市)、大理、丽江、迪庆至西藏拉萨,并延伸辐射到印度、尼泊尔乃至南亚和西亚地区。它横贯东西,沟通滇、藏,核心地段在云南,这与茶叶生产、加工、交易大部分在云南进行不无关系。

云南是世界茶叶发源地,在凤庆县的古生茶树,已有3200年的历史,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古茶树。下关位于苍山与洱海间狭长通道的南口,为古代南诏国、大理国都城的南方门户,从7世纪起,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这两条古商道在此纵横交汇,使之成为茶马古道的咽喉要道和商家重镇。

茶马古道上的茶叶交易最初多在普洱地区进行的,民国时期,滇南一带常有疟疾流行和匪盗出没,使得藏商马帮不敢贸然前往普洱,茶叶交易中心逐渐西移,随着滇藏、滇川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位于茶马古道要冲的下关,取代普洱成为西南最大的普洱茶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交易集散地。

销法沱的历史

云南省下关茶厂自1975年开始试制销法沱,

1976年在广州商品交易会上首次亮相,并获得外商的好评和批量出口订单。产品销往法国、英国、德国、卢森堡以及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产品殊荣如云:

1980年荣获云南省优质产品称号,同年获云南省著名商标;1984年第二次获评云南省优质产品;

1986年3月10日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第九届世界食品评奖会上荣获白玉世界食品金冠奖;

1987年7月被评为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同年10月在德国都塞多夫第十届世界食品会评奖会上第二次连膺世界食品金冠奖,并入选《中国优质产品年鉴》、《中国地方名优特产品集》;

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93年3月第三次荣获世界食品金冠奖;2011年3月,下关沱茶荣获“中华老字号”,同年5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86年10月22日,《香港商报》报道巴黎消息:“法国医学专家经过临床研究证实,中国云南沱茶有抗胆固醇的奇效,日饮三杯,可使血液中的脂肪降低22%”。这篇报道让云南茶叶一夜间在国际饮料市场令人刮目相看。

生产商历史

下关沱茶始创于1902年,由云南永昌祥下关茶厂的前身永昌祥商号创制。《喜洲镇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喜洲商帮”永昌祥”商号成立”,又“严镇圭(1871-1941年),号子珍,晚号苍逸老人,喜洲富村里人,与江西彭永昌开办永昌祥,创制沱茶,采办川货,行销国内外”。

1941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与蒙藏委员会在下关共同筹建康藏茶厂,即解放后的云南省下关茶厂。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改制为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由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为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销法沱选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拼配、筛制、发酵、蒸揉、压制而成,外形紧结端正,松紧适度,属于普洱茶熟茶,汤色褐红,醇厚陈香,其茶韵、茶香、茶味、茶气等是中国普洱茶的典型代表。

cY316.com延伸阅读

下关蘑菇沱


下关蘑菇沱是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云南省下关茶厂)生产的一种“宝焰牌”紧压茶(云南紧压茶还包含沱茶、砖茶和饼茶),下关蘑菇沱又名:“蛮庄茶”、“牛心茶”、“心脏紧茶”、“班禅紧茶”。

历史上蘑菇沱以边销为主,是云南省下关茶厂和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特色茶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与沱茶等紧压茶成为云南省下关茶厂的主要产品。

茶马古道与下关

茶马古道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兴于明、清,是中国西南部一条沟通滇、藏、川间物资往来和文化交往的古商道,它始于云南勐腊的“六大茶山”,经思茅(现云南省普洱市)、大理、丽江、迪庆至西藏拉萨,并延伸辐射到印度、尼泊尔乃至南亚和西亚地区。它横贯东西,沟通滇、藏,核心地段在云南,这与茶叶生产、加工、交易大部分在云南进行不无关系。云南是世界茶叶发源地,在凤庆县的古生茶树,已有3200年的历史,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古茶树。

下关位于苍山与洱海间狭长通道的南口,为古代南诏国、大理国都城的南方门户,从7世纪起,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这两条古商道在此纵横交汇,使之成为茶马古道的咽喉要道和商家重镇。原茶马古道上的茶叶交易多在普洱地区进行的,民国时期,滇南一带常有疟疾流行和匪盗出没,使得藏商马帮不敢贸然前往普洱,茶叶交易中心逐渐西移,随着滇藏、滇川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位于茶马古道要冲的下关,取代普洱成为西南最大的云南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交易集散地。 

蘑菇沱的历史

蘑菇沱源于唐代的团茶,清代起,已经在现西双版纳的车、佛、南一代带生产、加工。紧茶销西藏有悠久的历史。藏民向喇嘛敬献哈达,可同时献上四个心脏形紧茶。紧茶带把,献哈达时才可以一只手握两个。冬天,滇西北进藏区的路被大雪封闭,进藏的云南紧茶只得绕道缅甸、印度,因而20世纪四十年代的车、佛、南还保持销藏紧茶的生产。藏商到云南收购紧茶,一元一个,贩到藏区,四元一个,可见茶马古道上的运输成本大大高于茶价。下关离藏区较近,在地理位置上有优势,云南紧茶的生产重心慢慢移到下关。

生产商历史

下关沱茶始创于1902年,由云南永昌祥下关茶厂的前身永昌祥商号创制。

《喜洲镇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喜洲商帮”永昌祥”商号成立”,又“严镇圭(1871-1941年),号子珍,晚号苍逸老人,喜洲富村里人,与江西彭永昌开办永昌祥,创制沱茶,采办川货,行销国内外”。

1941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与蒙藏委员会在下关共同筹建康藏茶厂,即解放后的云南省下关茶厂。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改制为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由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为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关蘑菇沱的生产历史

1941年,蒙藏委员会派代表格桑泽仁同云南洽商,各出资15万元成立康藏茶厂,生产专供西藏(藏区)的“宝焰牌”蘑菇沱。解放后,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指定下关茶厂为蘑菇沱的唯一生产厂家,下关茶厂成为蘑菇沱的最大生产厂家,“宝焰牌”下关蘑菇沱销往四面八方。1951年12月,“宝焰牌”商标在北京注册,商标由红、黄、黑三色三个部分组成。

1.香炉采用宝鼎黑边,黄色金黄色金鼎。

2.炉内四个桃形图象系元宝,象征贡茶。

3.炉中火焰象征佛光,故为红色。

金鼎中元宝的熊熊烈火燃烧正旺,象征着佛光普照,吉祥如意。后来,中茶公司通知全国国营茶厂统一使用商标。下关蘑菇沱更换商标后,藏区的藏民不接受其它品牌的蘑菇沱。

1953年,省分公司通知下关茶厂紧急调运54吨“宝焰牌”蘑菇沱到畹町,经缅甸、印度转运西藏。“宝焰牌”商标得以保留下来了。

1966年12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有部分职工在“破四旧”运动中贴出大字报,批评“宝焰牌”商标带有封建主义色彩。省分公司下文将“宝焰牌”改为“团结牌”,并停产下关蘑菇沱,改产砖茶(云南砖茶、云南方砖)。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云南砖茶在藏区滞销,逐步淡出西藏茶市,之后,似乎没有人再记得那象征着“佛光普照、吉祥如意”的“宝焰牌”商标和下关蘑菇沱。

198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视察下关茶厂时指出:仍有部分藏族人民喜欢原有带把的心脏形紧茶,希望恢复和生产供应。同年开始,下关茶厂恢复生产“宝焰牌”下关蘑菇沱,产品在西藏大受欢迎。

2010年下关蘑菇沱茶底和汤色

特点:下关蘑菇沱选用上等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原料,经传统手工制作而成,外形呈蘑菇状(带柄),紧实端正,色泽乌润、显毫;内质:香气清香持久,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叶底黄绿尚嫩匀。

饮茶起源时间小结


茶最初是被人们作为药物而使用的,后来又逐渐被推广为食材。茶之为饮则晚于茶的药用、食用。关于饮茶起源的时间,始终是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大致来看,有先秦说、三国说、西汉说等。

先秦说:被尊为“茶圣”的陆羽在其《茶经·六之饮》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陆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期。陆羽这一论断源自《神农食经》中“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段记载。神农被尊称为“农之神”,在古时候,人们认为神农是农业的创始人,并将他的事迹无限神化。其实,神农只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位部落首领,那些关于他的传说,不免有些夸大。据考证,《神农食经》成书于汉代之后,所以饮茶始于上古神农时期这一说法,并不能完全使人信服。清初学者顾炎武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末期。他在著作《日知录·茶》中写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意思是巴蜀地区产茶,所以中国人饮茶开始于秦国统一巴蜀后。这一观点虽不是传说,但无直接的资料证明,因此只能被认做推测。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中记载了一则以茶代酒的故事。“密赐荼荈以代酒”,此句中的“荼荈”即是指茶。我们从这则故事中可得知,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宫廷中已有茶饮料。正是根据这一资料,《南窗纪谈》中认为饮茶始于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东吴开始饮茶是有确凿证据的:当时巴蜀产茶,东吴所饮之茶应来自巴蜀,那么巴蜀饮茶定早于东吴。因此可推断,我国开始饮茶的时间必早于三国时期。

西汉说:清朝嘉庆年间,郝懿行在《证俗文》中写道:“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郝懿行认为饮茶虽见于汉末,但早在前汉就已经出现了。

《僮约》是西汉习俗文化的代表作,作者王褒在书中提到“武阳买茶”、“烹茶尽具”。武阳指今四川彭山县,这说明,西汉神爵三年(前59年)时,茶便已出现在四川市场上,并且已出现较为完备的茶具。

由此可知,巴蜀是我国较早产生饮茶习俗的地区之一。这一时期,饮茶虽然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但饮茶的风气已经渐渐形成了。

所以,一般认为,虽然中国人发现茶和利用茶要远在西汉以前,但中国的饮茶之风应该始于西汉。

生普冲泡技巧小结


普洱生茶冲泡技巧

1.新茶(1-6年)

新茶叶叶质肥嫩、溶出快、怕闷烫。

选用:扁身筒、壶口大、出水快的壶。

高注水、快出汤,水温95℃,前六泡可适当嵌盖散热,避免水温太高出现水闷味。

2.中期茶(7-10年)

滋味丰富,溶出物快,生茶还有一定刺激性。

选用:中、高身筒、容量大、出水快的壶。

高水温、低注水、快出汤。

3.旧茶(11年以上)

滋味协调但是滋味溶出慢,重在醒茶。18年以上的可以先将茶起好,醒5-10分钟。

选用:高身筒,壁厚的紫砂壶。将茶投入润好的壶中醒1分钟,再按正常冲泡。

高水温、低注水、缓出汤。

4.叶片肥厚

内含物质丰富、滋味浓厚、耐冲泡,可适当减少投茶量。

选用:高身筒、腹圆、容量大、聚热量高的壶。

高水温、低注水、快出汤。

5.叶片薄瘦

内含物质少,滋味单薄,增加投茶量。

选用:扁身筒、壶口大(年份大的选用高身筒)的壶。

高水温、高注水、快出汤,年份大的高水温、低注水、缓出汤。

6.叶片粗老

内含物质少,不易溶出,增加投茶量。

选用:高身筒、腹圆、壶口小,容量大、出水慢的壶。

高水温、低注水、缓出汤。

7.叶片肥嫩

等级高、茶芽多、较细嫩,怕闷烫。

选用:扁身筒、壶口大、出水快的壶。

高注水、快出汤。95℃水温,前六泡可适当嵌盖散热,避免水温太高出现水闷味。

8.压制较松

条索肥壮、香气易分散、滋味溶出慢。

选用:高身筒、壶口小、容量大、出水慢的壶。

高水温、低注水、缓出汤。

9.压制较紧

条索紧结、香气易集中、滋味溶出快而浓。

选用:中高身筒、容量大、出水快的壶。

高水温、低注水、快出汤。

好茶,好水,还要有正确的冲泡方法,才能品得一杯完美的茶汤。这些泡茶经验都是经过众多茶人的不断摸索得来的,足可以满足我们日常冲泡普洱生茶的要求。聪明如你,只要多喝、多泡、多熟知普洱茶,多积累经验并灵活运用,你就一定会冲泡出一杯令人惊艳的普洱茶。

茶香怡人 茶叶外形小结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不但拥有齐全的茶类,还拥有众多的名、优、特种茶叶,茶叶既有各种优雅别致的名称,还有千姿百态的外形。

长条形茶。外形成长条状的茶叶。属于此类外形的茶叶较多,如绿茶中的炒青、烘青、特珍、珍眉、特针、雨茶、信阳毛尖、庐山云雾等等;红茶中的条形红毛茶、功夫红茶、小种红茶及红碎茶中的叶茶等;黑茶中的黑毛茶、湘尖茶、六堡茶等;青茶中的水仙、岩茶等等。

卷曲条形茶。即条索紧细卷曲的茶,如绿茶中的洞庭碧螺春、都匀毛尖、高桥银峰等。

扁形茶。外形扁平挺直的茶叶,如绿茶中的龙井、旗枪、大方等茶。

针形茶。外形似针状的茶叶。如黄茶中的君山银针、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绿茶中的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等茶叶。

圆形茶。外形象圆珠形的茶叶。如绿茶中的涌溪火青、平水珠茶、蟹目香珠等。

螺钉形茶。茶条顶端扭转成螺丝钉形的茶叶。如青茶中的铁观音、色种、乌龙等茶叶。

片形茶。有整片形和碎片形两种。整片形的茶如绿茶中的六安瓜片、碎片形茶如绿茶中的秀眉等。

尖形茶。外形两端略尖的茶叶。如绿茶中的太平猴魁茶等。

颗粒形茶叶。形状似小颗粒的茶叶。如红茶中的碎茶、用冷冻方法制成的速溶茶等。

花朵形茶等。芽叶相连似花朵的茶叶,如绿茶中的舒城小兰花,白茶中的白牡丹等等。

束形茶。即用结实的消毒细线把理顺的茶叶捆扎成的茶。如绿茶中的绿牡丹茶等。

团块形茶。毛茶复制后经蒸压造型呈团块形状的茶,其中又可分为砖形、碗形、饼形、枕形等。砖形茶形如砖块,如黑茶中的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青砖茶、紧茶等;红茶中的米砖茶等。碗形茶形如碗臼,如绿茶中的沱茶。饼形茶形如圆饼,如黑茶中的七子饼茶等。枕形茶形如枕头,如黑茶中的金尖茶。

茶叶的外形多恣多态。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茶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真可谓“中华茶苑多奇葩,色香味形惊天下”。

普洱茶的香、形、味小结


普洱茶之香

兰香、荷香、樟香、陈香是普洱茶众多香味中的代表,是普洱茶至珍至贵的象征。

当普洱茶汤进唇入口、停留片刻、后头前上颚空开时,茶香经上颚进入鼻腔中,在嗅觉感应下所散发出的茶香,仿佛在叙说这普洱茶悠远的历史......

喝好的普洱茶就像喝好酒一样,喝进之后,立刻化为一股异香。

酒会使人感觉霸气逼促,而普洱茶则不同,它柔和而宁静。

酒香使人自我膨胀,心神恍惚、醉言失态;普洱茶香泽叫人心境宁静,神清智明,人道为然。

普洱茶之味

普洱茶通常分苦、涩、酸、水、甘、厚、醇、稠、化、韵等数种味道,这些味道不仅单独存在于某一泡普洱茶中,也会同时有并存。

“入口即化”、“喝了没喝”,这是对普洱茶的最高赞语。

品味到使人润化的普洱茶时,方能体会“喉吻润,破孤闷”的涵义。

多数品普洱茶的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极品,无味虽不是味,但人们习惯将淡而无味视为普洱茶的味道。

“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道境,此种无比高尚的境界,在数百种茶中,只有普洱茶有,是参悟道学的真谛。参道者在品无味的普洱茶过程中,能悟懂“有使是无,无使是有”的道学精辟。

普洱茶之形

普洱茶外形的显锋、无锋‘紧细、紧实、紧结;柔嫩、细嫩、肥嫩、肥厚’肥壮、粗壮、粗实、粗老、粗松;从锋芒毕露、咄咄逼人道圆和包容、仁爱慈祥;从身强力壮、精力充沛道年迈体衰、心力枯竭;从婴儿到儿童、少年到青年、壮年到中年,老年到年迈。有何不同呢?普洱茶的外形不仅与人生的诸多情形相同,与世间万物的转变又何尝不同呢?

只要“用目观”、“用脑思”、“用身行”、“用心鉴”、“用道悟”,就能明白世间万物的关系,就能顺应人生历程的转变,就能多多感悟到大宇之中的无限美好。

普洱茶之韵

陈韵是普洱茶的特色,是普洱茶经过陈化后产生的,是可以品味到的。每一种普洱茶的陈化历程,都会在口感上得以展现。

随着陈化世间的增长,普洱茶的醇滑表现得越来越优秀,最后达到“化”的境界,它是构成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要素之一。

普洱茶的陈韵,没有具体标准,完全靠经验积淀,无法从品尝其他茶种的经验中接花移木。

体会普洱茶的陈韵,只有不断品尝,从不同陈期的普洱茶中寻找不同的感觉。当每次品普洱茶、寻找普洱茶的陈韵感时,如同在搜寻人生中那些若隐若现的美好和喜悦,从那些若隐若现的美好和喜悦中悟知“其乐无穷”的真正涵义......

品鉴|2005年凤牌100克特级沱怎么样?


要给大家推荐的是另一款——2005年凤牌100克特级沱(品鉴报告向下滑)。有人说临沧茶后期转化不好,这款由云南滇红出品,昆明干仓存放十多年的临沧老茶就可以打脸很多人。最近市场上老茶又开始火起来了,估计有一波资金开始炒作。茶友们也是纷纷来问有关老茶的情况,有的甚至忍不住开始出手了,其实我在和这些茶友私下交流中也有提醒过他们千万要谨慎,不然得交大笔的学费。根据目前的情况,我挑选了一款2005年云南滇红出品的凤牌特级生沱和茶友们分享,主要是想让茶友们看一看,品一品著名厂家生产,十多年昆明干仓存放的茶是什么滋味,外观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给茶友们一个参考。

第一泡

汤色呈金黄色,透亮度很好。茶汤香和挂杯香都不错,呈蜜香型。昆明干仓老茶的陈味比较明显,有一点微微的烟香味。

第二泡

茶味出,比较的醇,无水味,无苦感,微有一点涩,主要集中在舌的前半部及上颚,化得开,也化得比较快。

第三泡

汤色变成金红色,透亮度更好。茶汤的质感较为润滑,入口后也有压舌感。回甘明显,主要集中在口腔的舌根之前,面积比较大,舌下生津也还不错。

第四泡

茶气显,体感主要表现在手心微有出汗,腹部有发胀的感觉,有想打嗝的欲望,背部及肩部有微微发热的迹象。

第五泡

茶味几乎没有衰减,回甘生津有加强。苦有,但不重,涩没有继续加强的趋势。茶汤的香气依旧比较明显,耐泡性较好。

观叶底

此茶叶底比较杂,是拼配料,有古树和台地茶相拼配。有切过茶,这也是当时制作茶的一个工艺。

结论

此茶年份及出品方描述均无问题,也确为昆明干仓储存。

边销茶 开启全国共饮新篇章


边销茶由来已久

边销茶,顾名思义,是一种专供边疆少数民族群众饮用的特种茶,也称为边茶,属于黑茶类。

四川省雅安市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书谦介绍,边销茶和内地人饮用的其他茶品不同,它所需要的茶原料主要是比较成熟的原料,再经过杀青、熟捻、渥堆发酵等复杂的加工工艺打造才得以形成。边销茶的品种很多,主要品种有湖南的茯砖、黑砖、花砖;湖北的青砖、米砖;四川的康砖、金尖;云南的紧茶等。

“长期以来,边销茶是国家用来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产品。从唐宋以来,封建统治者就实行‘以茶治边’的统治政策,所以边销茶又称为‘团结茶’,用来团结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当时计划经济影响下,边销茶也依然是计划调拨、计划销售。因而少数民族群众喝边销茶的习惯也延续下来。”

而身为藏族企业家的加央罗点也切身感受着作为边销茶的藏茶魅力。“在西藏,人们‘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藏茶是民生之茶,已经与我们民族的信仰、风俗习惯密不可分。在西藏,茶叶是很珍贵的,人们都是直到把茶叶所有的汁都熬出来以后,才会将茶扔掉,而不是像内地人一样品茗,茶泡几泡就不喝了。”

内销,必然之势

近年来,随着普洱茶热潮兴起,与普洱茶同属黑茶茶类的各大边销茶也开拓了思路,纷纷宣传推广,将边销茶打进都市市场。

陈书谦介绍,边销茶内销的现象真正开始于2000年。2000年以后,这种趋势日趋明显,以雅安市场为例,整体推动内销是在2004年,湖南黑茶大概是在2005年。而这种趋势,在陈书谦看来实属必然。“随着内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成为了‘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而传统的边销茶在解油腻等方面有很好的功效,能够对快节奏生活和饮食调节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川省雅安义兴藏茶有限公司董事长、商人代表郭承义拿藏茶举了个例子。“藏茶是一种边销茶,它包含近500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化合物,无机物也相当丰富,包括磷、钾、镁、硒等不少于15种矿物质。藏茶中含有丰富的茶色素、茶多酚、茶甘宁、咖啡碱、氨基酸以及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正是有了如此之多的微量元素,让藏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成为“三高”、动脉硬化等症状的一大克星。有需要就有市场,所以内销顺应潮流,得到了大众的喜爱。”

而随着人们对边销茶的认识,再加上科技进步的推动,茶叶在加工方面也逐步改进,对茶叶本身的饮用方式做了改善和调整,更为市场的延展铺开了路。

“再者,边销茶更方便储存和运输,对原料的需求也满足了茶农的需要,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采茶、加工的附加值,也扩大了整个消费市场。”陈书谦笑着说,实际上随着大市场大流通的特点,边销茶已经不存在“边销”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边”的这个界限。

喝茶又做茶

边销茶内销带来的另一大变化,就是将“做茶的不喝茶、喝茶的不做茶”的规矩打破了,“一方面生产边销茶的内地群众开始喝边销茶,另一方面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也开始到内地做茶。”陈书谦说。

正如他所言,在四川,原来人们是不喝边销茶的,但近几年这里的人也喝起来。郭承义笑着说,他们公司生产的茶叶就有一部分供给给当地市场,他自己也是既喝茶又做茶,当地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在悄悄地响应着内销的路子。

加央罗点也在这内销的浪潮中分了一杯羹。“2000年以后,我们开始到内地来投资。在这之前,我们是西藏的经销商,主要是卖藏茶的。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我的父亲索性到雅安建茶厂,自己开始掌控茶叶的生产。”而这一举动也恰恰打破了“喝茶的不做茶”的格局,成了少数民族到内地做茶的一个典范。

加央罗点介绍,目前他们经营的西藏朗赛经贸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茶叶主要还是销往西藏,但是已经有部分产品流入内地市场。“我们的产品开始销往广东等沿海地区。我们想把内销市场做起来,主要原因是内销市场的产品品质高、售价高,相对来说利润也高。这就与边销市场形成互补,内销经营所得利润维持企业的生存发展,边销的茶叶则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对企业经营来说是一个良性循环,让产能得到很好的平衡。”

提高技术水平

边销茶在逐渐模糊“边”概念,向都市市场开拓过程中,也面临着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加央罗点介绍,企业在建立之初,经历了资金不足、地方保护等很多问题,他认为当地政府部门管理以及政策引导很关键。陈书谦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目前茶行业管理部门较多,且部门之间协调不足,这对于企业的监管都会造成阻碍。“希望国家部门能进一步规划管理,促进茶叶行业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内销市场整体发展不错,但仍需要在工业化和标准化方面继续加强。茶叶生产企业还是属于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因而还是应当提高工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进而开拓全国市场,促进消费发展。”

郭承义认为企业也要通过技术改革来提高产品的品质。“我们针对内地市场,开发出了新型的高档内销藏茶(冲泡型)系列产品,例如‘藏家宝·藏茶’和‘秘藏·藏茶’等,在保留藏茶所固有的汤色、味道和养分同时,茶形也有明显提高。我们还刚刚拿到新品开发的专利证书,希望新产品能尽快与消费者见面。”郭承义欣喜地表示,希望在技术的支持下,慢慢打开全国内销市场。

将普洱茶制成沱状,难道只是为了好看吗?


第一次看到普洱沱茶,深感新奇。它和平常大家所见的散茶、饼茶都不一样。沱茶的样子和窝窝头一般无二,想象着冲泡时,难道要和吃窝窝头般,一点一点掰下来吗?真的是太神奇了!

我们知道,普洱茶通常分为散茶与紧压茶。其中紧压茶就包括方茶、饼茶、圆茶、球茶、团茶、贡茶还有普洱沱茶等。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大家需要区分“普洱沱茶”和“云南沱茶”两个概念,虽然都叫沱茶,但仍有一些区别。

通常,沱茶根据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两者加工一样,皆经蒸压制成。但绿茶沱茶原料为较细嫩的晒青绿毛茶,黑茶沱茶原料则是普洱茶。而黑茶沱茶,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普洱沱茶”和“云南沱茶”。

云南沱茶,是以一、二级滇青为原料,蒸压成碗形的沱茶,其特点是外观显毫、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喉味回甘,汤色橙黄明亮。

普洱沱茶,则是用普洱散茶蒸压而成,其特点是外形紧结、色泽褐红、有独特的陈香,其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红浓明亮。历史上,普洱沱茶曾运销海内外,非常受消费者欢迎。

所以,归结起来,“普洱沱茶”和“云南沱茶”的区别正是在于:原料的不同。

我们常见的沱茶,从面上看似圆面包/窝窝头,从底下看像一个厚壁碗,中间下凹,每个净重100克、250克不等,现在市场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还开发出了便携易带的“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到5克左右。

有人正是根据沱茶成品形状如团,团由沱转化而来,故称之为“沱”。当然也有人认为,沱茶过去都销往四川沱江一带,因此得名。不管怎样,沱茶的大名是流传下来了。

那么,普洱茶为什么要制成沱状?是为了更好看?还是因为模样新奇,销量就会好一点?也许两者兼有之,但最根本原因是:方便储存与运输。

就拿散茶与普洱茶饼对比,普洱茶饼是经过加压、加热等一系列工序才制成,其独特之处就在于茶饼制成后,可将其放在适宜的环境后发酵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中的活性成分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进一步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因此很少发生变质现象。沱茶,也是一样的道理。

但散茶就未必了。相信有很多老茶客都有这方面的经验,普洱散茶年份一般都比较短,因为不适宜长期储存。

之所以制成沱茶,除了方便储存,还有就是为了方便运输。沱茶压制成沱状,能够节省下很多包装空间。如今,很多沱茶包装仍采用“每五个用竹箬包成一包”的传统形式,以树皮绳或竹篾捆绑,结实牢靠,这也是出于运输方便考虑。

普洱茶山头热,销区冷的一个片段


2008年,普洱茶行业跌至冰点,那是整体行业的崩盘,没有例外。2014年之后,普洱茶也崩掉,不过情况有所不同,炒茶的价格一落千丈,消费茶的情况却比较正常。

与之前相符的情况是,整个产业都变成了一个巨型“代工厂”。

计划经济时期,云南茶叶由云南省茶司一统天下,下属茶厂类似于代工厂,其实不是,只是一个加工部门存在的意义,因为不担心销售,也不操心工人工资,与今天茶厂都属于私企的情况大为不同。

私企的目的,加工厂是一个生产基地,等同于原料基地,茶厂工人也等同于茶农,赢取的是“劳力钱”,品牌的溢价则谈不上,茶厂的品牌即会被极度漠视,这是今天一个现实的情况。

无论是2008年,还是2015年,“产区热、销区冷”的现象都存在,只不过今天山头茶的价格更贵,销售的难度更大,每个茶企、茶商、藏家、消费者都在投资茶、消费茶、古树茶、小树茶这样的概念里左冲右突。

其原因都是在于我们过度重视圈子茶,圈子的效应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如果圈子茶以及圈子效应如果无法复制,其实就缺乏了商业模式,其结果即为大家都缺乏现金流。

今日之市场体现即为此。

南方的市场,品牌逐渐在圈子化,小众化,个性化,很难有一个品牌一统天下,大众化的品牌力量已经极度减小,存在的原因是之前的基数大,甚或一些品牌存在炒茶之模式,能快速套利。

北方的市场则不同,几乎是5年前南方市场的一个影子,已经被抛弃的品牌在北方市场依然活得很滋润。个性化、特色化品牌也有体现,不过,受信息传递迟滞之效应,仍然处于一个萌发期,一个显著的标志是存茶少,喝茶多。

根本存在的原因在于大家都认为生茶太简单,这样结果就是,我们根本无法阻挡每到收茶季节,漫山遍野如蝗虫般的收茶人,然而,绝大部分上山头收茶的消费者收了一大堆可疑的古树茶。

普洱龙珠和迷你沱有什么区别?_有哪些_主要是_如何


迷你沱茶,大家都知道,有生茶有熟茶,一个一泡,携带冲泡都很方便,而且价格也便宜,有一块钱两个的。

与之相似的普洱龙珠,个头差不多大,为什么比它贵?要好几块钱一个,有的十几块、甚至几十块一个,他们应该不是同一个妈生的,要不价格咋相差如此之大呢?

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1、造型不同

圆球状普洱茶龙珠,在目前的普洱茶形状分类中,属于团茶,而不是小沱茶。从外观看,就是圆圆的小球,像茶滚成的汤圆,条索清晰完整。

迷你沱茶呢?制成的是圆锥窝头状的,顶部是半球型,底部中间下凹。

这小造型,凹得挺别致啊,像“窝窝头”。迷你沱茶为什么要凹个造型呢?

这个就得从大沱茶说起了。大沱茶,若是制成圆球形不方便存放和运输,也很难泡开。而做成“窝窝头”形状,方便叠放,储存和运输起来方便多了。而且中心凹槽部分是确保加大与空气接触面积、使沱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证在长途运输中不會霉变。

仔细看,迷你沱茶,像不像被大理段氏一阳指戳出来的一个洞?

这样说,那龙珠就是太极拳打出来的,用真气把茶压成球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手快,你可以在茶球上戳个洞;手快,你还可以隔空把散茶揉成一个茶球。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2、制作工艺不同

你一定很奇怪,迷你小沱茶造型是怎么凹出来的?难道真是一根手指戳进去吗?那得多疼啊,要大力金刚指才行吧!

迷你小沱茶并不是手工而是机器压制的,压出的茶都碎了,无完整性可言。

而龙珠是纯手工做的。精选的茶叶蒸软后放入洁净的纱布里手工拧揉而成的,完整性好。

手工揉捏,投入了很多情感在里面。当你喝到龙珠的时候,你有感受到我们茶人的“柔”情万种吗?

有人说龙珠贵在手工制作,手工费很贵,真的吗?其实更贵的是原料吧!

3、原料不同

龙珠之所以贵,是因为走的高端路线,一般选古树纯料制作,成本自然就上去了。不过相比一饼几百上千元的古树茶,一颗龙珠的价格便宜多了,这也让更多人能够品尝到高端古树茶。

而迷你沱用的料就差太多了,很多都是台地茶,还是碎茶渣子压的,这样的价格当然便宜啦。

4、口感不同

谁的口感好?当然不用说你也能猜到。因为古树茶的缘故,龙珠更耐泡,而且口感味道很好,香气、回甘生津都比迷你沱茶好得不止一个档次。

但是迷你沱茶也不甘示弱,增加了很多种口味。迷你沱常见口味有:原味、荷叶、玫瑰、茉莉花、薰衣草、薄荷、陈皮、糯米等。你一定好奇,这些香味怎么加进去的?

除原味以外的迷你沱,其他添加口味的方法,一般会采取花草和普洱茶一起渥堆发酵。所以,拆开花草迷你沱内包装,看不到有花草在内,但冲泡、品饮却有花草味道。。

迷你沱茶有“添加剂”,而龙珠没有。

龙珠是纯天然的,手工捏的嘛,你能把玫瑰花香捏进龙珠吗?不能啊!不过捏一朵花进去也是可以的。小武做的景迈石斛花龙珠,就是把石斛花和景迈茶一起捏成龙珠,一颗龙珠一朵花,泡出的口感有景迈香气,也有石斛花的香味。感兴趣的可以在普洱茶之家

普洱茶的形态美:砖、饼、沱是如何形成的?_普洱茶


在明清一代,普洱茶闻名天下。瑞贡天朝的普洱茶,散茶与紧团茶并存。比照中原腹地的名优绿茶,拣选幼嫩芽叶制作上贡的普洱散茶,在当时是为了迎合主流。另一种拣选幼嫩芽叶制作上贡的紧团茶,则有讨得皇帝欢心并以此来表达忠心的意味,取紧密团结之寓意。

饼茶(宫廷料)

从上贡皇帝的普洱紧团茶的名称和形态,就可以管窥一斑。现有的文献中,有明确记述女儿茶的,非普洱茶莫属。从清乾隆年间的张泓和稍晚道光年间的阮福对女儿茶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采制女儿茶的是称为“夷女”的少数民族女子。阮福描摹形态为“小而圆者”。这种形态出现的缘由,直到我们一次又一次经年在云南普洱茶山游历的过程中,才寻找到了答案。

在景迈芒景的哎冷山茶魂台,在巴达章郎布朗族博物馆,在南糯山半坡寨,在布朗山老班章寨子,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那就是生殖崇拜。

砖茶

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再到后来的文明社会。发达的中原文明先民一脉相承的祖宗崇拜,落后的云南少数民族文明延续至今的生殖崇拜,本质并无不同。从人类文化学的视野来考量,女儿茶正是云南少数民族古老宗教信仰的产物。

在封建王朝的皇帝看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了向皇帝表达忠心,上贡皇帝女儿茶都隐含着深层的寓意。另一种普洱紧团茶人头贡茶,尽忠的意味更加明显,“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普洱市博物馆,隔着玻璃,我长久的凝视普洱贡茶。在我看来,普洱茶的形态之美,在女儿茶、人头贡茶中蕴含有狞厉之美。

沱茶

普洱茶名称和形态的变迁,无言的诉说着云南民族文明和中原文明之间从未停止过的交流和融合。清中期用来上贡的女儿茶,到后期被称为景谷姑娘茶,雅称为私房茶。民国时期今儿被更加文雅含蓄的名称沱茶所取代,馒头形也被窝窝头型替换,这显而易见是汉族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的边疆文化交融的结果。

自清末民初伊始,汉族带来的中原文明对普洱茶形态影响表露无遗。直到建国以后,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最好最细嫩的原料用来制作沱茶内销;老嫩适度的原料用来制作俏销的圆茶;边销的则是牛心型紧茶,牛心紧茶又名蛮庄茶,后来被砖茶所取代。

这些都写进了茶学的教科书中。饼、砖、沱,毫无疑问的是普洱茶中的主流形态。如果我们以中国传统的哲学来看待这些形态,天圆地方,人为万物之灵,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浮出水面。

侨销港澳台东南亚的圆茶,无声的召唤这些海外游子,每逢佳节倍思亲,举杯邀陪明月,低头思恋故乡。

边销藏区的砖茶,召唤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新的长城。

内销的沱茶,饮茶思源,莫忘亲恩。

砖、饼、沱作为普洱茶的存在形态,以它的美在存储中变化,味道在变化中升华!

盖碗杯泡法——分杯法


饮盖碗茶一般说来,有六道程序:

净具:用开水将盖碗杯、茶漏、公道杯、品茗杯清洗干净。

投茶:将3-5克的绿茶投入盖碗杯中。

沏茶:一般用80-85℃的水冲茶,高冲水至碗口,盖好碗盖。

出汤:将茶汤注入公道杯中。

分茶:低斟茶汤入杯,避免损失茶香。

品饮:三龙护鼎的手法端起品茗杯,观其色、闻其香、再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别有一番风情。

盖碗泡绿茶是比较推荐的,用盖碗泡绿茶的好处:

1、形状开放,不会限制叶片在冲泡过程中的舒展。

2、材质是瓷,不会影响绿茶细微表现。瓷质的杯子也比玻璃杯挂香,有利于茶性的发挥。

3、冲泡上可闷可放。

4、时间控制有优势。出水快。甚至可以2秒出水。

5、温度容易控制,入水的角度和位置,水流的大小和力度,都随心所欲。

但是泡绿茶时,也要注意,如果注水之后茶叶并没有舒展开,这时可以暂时不盖杯盖,防止出现闷味。绿茶用盖碗法,一定要注意不能闷茶,注意出汤后,就开盖散热气。

《销法沱小结》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茶沱怎么泡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9958.html

上一篇:秋名茶的生产特点及采制技术

下一篇:【绿茶珍品】浙江安吉白茶产地介绍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