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云南茶叶品种之“云 茶 1 号”

2021-04-27

云茶1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1993年开始采用系统选育方法,在云南大叶群体(云南元江细叶糯茶)中经多年单株选拔、品比试验、品质检测、区域适应性试验,对该品系的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进行了系统鉴定选育而成,育种程序清楚,整个育种材料齐全。

该品系性状稳定,属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为适制毛峰名茶和高级烘青、炒青绿茶的优质大叶茶良种。植株乔木型,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叶椭圆形,叶色油绿、有光泽,芽色黄绿,茸毛特多,持嫩性强。

该品系一芽二叶蒸青样含茶多酚32.3%,氨基酸4.4%,酚氨比值7.3。制绿茶外形芽叶肥壮、翠绿披毫,汤色绿亮,香气清高,滋味清爽,叶底芽叶肥大、绿亮.云茶1号3-5足龄三年平均亩产干茶137.12千克。

穗条产量分别超对照云抗10号和有性群体种3.2%、207.7%,一芽一叶鲜叶产量分别超对照云抗10号和有性群体种25.4%、38.8%。枝条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40%左右。抗寒、抗旱能力强,适应性好,适宜在云南茶区推广种植。

cY316.com延伸阅读

勐海茶树优良品种 佛像1、2、3号


佛香1号为省级茶树良种,无性繁殖而成。系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云抗14号与福鼎大白茶人工授粉杂交中单株选育。植株小乔木,大叶类,树姿半开展,生长势强,发芽密。叶形披针形,叶色绿,芽叶茸毛多。春芽萌发期在2月上中旬,育芽能力强,一芽二叶开采期在2月下旬,一芽二叶白芽重44.9克,盛花期在10月下旬。抗寒、抗旱性强,抗病虫能力较强,扦插和移栽成活率高,适应性广。4—7足龄4年平均品比亩产优质干茶164.28千克,比云抗10号高92.32%,比福大高116.56%;其7—10足龄4年平均生产优质“佛香茶”138.53千克/亩。一芽二叶蒸青样含茶多酚36.46%,氨基酸2.12%,酚氨比值17:20。制绿茶绿润显毫,香气高嫩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和,叶底黄绿明亮。属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制名优绿茶的杂交新良种。适宜在云南茶区推广种植。2003年10月,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云南省茶树新良种。

佛香2号为省级茶树良种,无性繁殖而成。系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云抗14号与福鼎大白茶人工授粉杂交中单株选育。植株小乔木,大叶类,树姿半开展,发芽密度高,叶形披针形。叶色深绿,芽叶茸毛特多。春芽萌发期在2月上中旬,育芽能力强,一芽二叶开采期在2月下旬,一芽二叶白芽重45.8克,盛花期在10月下旬。抗寒、抗旱性强,抗病虫能力较强,扦插和移栽成活率高,适应性广。4—7足龄4年平均品比亩产优质干茶146.43千克,比云抗10号高71.42%,比福大高93.03%;其7—10足龄4年平均生产优质“佛香茶”131.17千克/亩。一芽二叶蒸青样含茶多酚36.59%,氨基酸2.12%,酚氨比值17:26。制绿茶条索紧细嫩匀,绿润显毫,香气清香,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绿明亮。属高香、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制名优绿茶的杂交新良种。适宜在云南茶区推广种植。2003年10月,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云南省茶树新良种。

佛香3号为省级茶树良种,无性繁殖而成。系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长叶白毫人工授粉杂交中单株选育。植株小乔木,大叶类,树姿半开展,发芽密度高。叶形长椭圆,叶色绿,芽叶茸毛特多。春芽萌发期在2月中旬,育芽能力强,一芽二叶开采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一芽二叶白芽重50.2克,盛花期在10月下旬。抗寒、抗旱性强,抗病虫能力较强,扦插和移栽成活率高,适应性广。4—7足龄4年平均品比亩产优质干茶158.08千克,比云抗10号高85.06%,比福大高108.38%;其7—10足龄4年平均生产优质“佛香茶”124.87千克/亩。一芽二叶蒸青样含茶多酚36.03%,氨基酸2.35%,酚氨比值15.33。制绿茶外形肥硕较紧,满披银毫,香气高长,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叶底黄绿明亮。属高香、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制名优绿茶的杂交新良种。适宜在云南茶区推广种植。2003年10月,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云南省茶树新良种。

勐海茶树优良品种 云抗27、37、43号


云抗27号为省级良种,无性系育成品种。植株较高大,树姿开张,主干明显,分枝特密。叶片着生稍上斜,叶片长叶形,叶色绿黄,叶面较隆起,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叶肉较厚质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白芽重170克。芽叶伸育力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产量较高,比大黑茶增产4.5%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9%,茶多酚35.4%,儿茶素总量153.5毫克/克,咖啡碱6.2%,水浸出物45.5%。制红碎茶香气甜香、高鲜,滋味强浓鲜;制绿茶香气带花香,滋味浓较爽、回味。抗寒性弱。盛花期在11月中旬,花量较多,结实率中等。扦插繁殖力较强。三足龄投产,四足龄亩产干茶71.6千克,五足龄亩产干茶128.1千克。1995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

云抗37号为省级茶树良种,无性系育成品种。植株较高大,树姿开张,主干明显,分枝密。叶片着生上斜,叶长椭圆形,叶色油绿有光泽,叶面微隆,叶缘微波,叶尖锐尖,叶齿细浅,叶身较平、质软。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80克。芽叶伸育力强,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产量高,比大黑茶增产11.6%以上。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2%,茶多酚39.0%,儿茶素总量163.2毫克/克,咖啡碱6.0%,水浸出物48.0%。制红碎茶香高锐,滋味浓强鲜爽;制工夫红茶具有鲜荔枝香,且高香持久,滋味醇和鲜爽;制绿茶香高鲜,味浓强鲜爽、有回味。抗寒性弱。盛花期在10月中旬,开花结实率中等。扦插繁殖力较强。三足龄投产,四足龄亩产干茶78.1千克,五足龄亩产干茶132.6千克。1995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

云抗43号为省级茶树良种,无性系育成品种。植株较高大,树姿特开张,分枝密。叶片着生稍上斜,叶形长椭圆,叶色油绿,叶质软,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齿稀浅,叶尖渐尖。芽叶黄绿色,茸毛细多,发芽特密,一芽三叶白芽重147.8克。新梢伸育力强,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底。产量高,亩产比当地群体良种高81%左右。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9%,茶多酚35.6%,儿茶素总量102.7毫克/克,咖啡碱4.2%,水浸出物45.8%。制红茶香气高,滋味鲜强;制绿茶清香持久,滋味鲜浓。抗逆性较强。盛花期在10月中旬,结实率一般。扦插繁殖力较高。三足龄投产,四足龄亩产干茶71千克,五足龄亩产干茶147.4千克。1986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

云南茶叶部分普洱茶出口茶号


云南茶叶部分普洱茶出口茶号:

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在1988年发文并注明品质和级别的茶号:7452(高档七子饼)、7572(中档七子饼)、8582(普洱青饼)、8592(普洱熟饼)、7542(普洱大饼)(青饼)

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在1991年发文并注明品质和级别的茶号:7542(青饼)、76113(普洱散茶级外)、1/2普洱沱茶(250克)、1/5普洱沱茶(100克)、79122(勐海普洱碎茶)、76153(下关普洱碎茶)。

小包装:Y562Y671NY672Y67275671P901P902P201P903P904N608N808F092P123

下关茶厂的茶号:7663、7653、7633(袋泡)、7643(袋泡)、8653、8663、76563、76073、76083、76093、76103、76113、76153(碎茶)

勐海茶厂的茶号:7572、7452、8582、8592、7542、79562、79072、79082、79092、79102、79122(碎茶)

昆明茶厂的茶号:7581、421、75671、75071、78081、78091、78101

云南贡茶:F091

云南竹筒茶:NP901

普洱茶厂的茶号:77074、77084、77094、77104

云南茶树品种分类


根据我国茶树品种主要性状和特性的研究,并照顾到现行品种分类的习惯,我们将茶树品种按树型、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三个主要性状,分为三个分类等级,作为茶树品种分类系统。各级分类标准如下:

第一级分类系统称为“型”。分类性状为树型,主要以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的高度和分枝习性而定。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

(1)乔木型此类是较原始的茶树类型。分布于和茶树原产地自然条件较接近的自然区域,即我国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植株高大,从植株基部到上部,均有明显的主干,呈总状分枝,分枝部位高,枝叶稀疏。叶片大,叶片长度的变异范围为10-26厘米,多数品种叶长在14厘米以上。叶片栅栏组织概为一层。

(2)小乔木型此类属进化类型。抗逆性较乔木类强,分布于亚热带或热带茶区。植株较高大,从植株基部至中部主干明显,植株上部主干则不明显。分枝较稀,大多数品种叶片长度以10-14厘米之间,叶片栅栏组织多为两层。

(3)灌木型此类亦属进化类型。包括的品种最多,主要分布于亚热带茶区,我国大多数茶区均有分布。植株低矮,无明显主干,从植株基部分枝,分枝密,叶片较小,叶片长度变异范围大。为2.2-14厘米之间,大多数品种叶片长度在10百米以下。叶片栅栏组织2-3层。

第二级分类系统称为“类”。分类性状为叶片大小,主要以成熟叶片长度,并兼顾其宽度而定。分为特大大叶类、大叶类、中叶类和小叶类。

(1)特大叶类叶长在14厘米以上,叶宽5厘米以上。

(2)大叶类叶长10-14厘米,叶宽4-5厘米。

(3)中叶类叶长7-10厘米,叶宽3-4厘米

(4)小叶类叶长7厘米以下,叶宽3厘米以下。

第三级分类系统称为“种”。这里所谓的“种”,乃是指品种或品系,不同于植物分类学上的种,此处系借用习惯上的称谓。分类性状为发芽时期,主要以头轮营养芽,即越冬营养芽开采期(即一芽三叶开展盛期)所需的活动积温而定。分为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根据我们在杭州对全国主要茶树品种营养芽物候学的观察结果,将第三级分类系统作如下划分:

①早芽种发芽期早,头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400℃以下。

②中芽种发芽期中等,关茶开采期活动积温400-500℃之间。

③迟芽种发芽期迟,关茶开采期活动积温在500℃以上。

云南茶山行:三月,普洱之约(1)


导读:许是三月早春出发的缘故,从广州出发到百色,沿途八百多公里,中途开始便有细雨一路相陪。直到晚上九点左右到达时分,细雨才堪堪歇了。

前一段时间就开始筹划的云南茶山之行,终于在今天开始出发了。天气多云,不见阳光,然而内心却是莫名欣悦的。只因那苍山洱海,美丽在广西的彩云之南——云南,终于在行驶的道路上一里一里的向我靠近了。

我们从早上十点左右出发,走的是广昆高速公路,途经佛山、肇庆、云浮。一点左右到达广西边界,梧州。等到下午两点二十分左右到达容县地区的时候,天空就已飘起了毛毛细雨。

行驶在绵延漫长的广昆高速路上,放眼望去,远处山峦、树木一片朦胧。一路细雨霏霏,雾气郁结山顶,山色显得格外空蒙,道路两旁多为山林,林中偶尔可见的小楼村庄也在雾气笼罩下变得仿若世外桃源一般。许多山峦被掩在雾里,远看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看不真切,等到近点时,才显出来真正的原貌,陡峭嶙峋。

虽然没有阳光,但因为雨的缘故,沿途风景却变得如梦如幻。

路途漫长,天色渐渐变暗,走到百色的时候,夜色早已降临。行驶在夜色昏黑的道路上,红色的车灯格外的醒目,道路左侧迎面而来的刺眼灯光,总晃得令人心慌。高速路外再远的地方都是星星点点的斑驳灯光,安静的小镇睡在清冷的夜色中。

许是三月早春出发的缘故,从广州出发到百色,沿途八百多公里,中途开始便有细雨一路相陪。直到晚上九点左右到达时分,细雨才堪堪歇了。然而距离我们的目的地却还有一倍不止的路程,今天只是一站,去往勐海茶山,探寻早春茶的路还在继续着。

大叶种茶紫娟茶与云抗10号茶的香气比较


紫娟茶近年来成为了云南大叶种茶中的一支奇葩。它不仅颜色特殊,香气也很特别。颜色特殊主要是花青素含量较高,其特殊的成分为何物?在此用紫娟与国家级大叶良种云抗10号进行香气比较研究。

紫娟茶香气总量和种类均较云抗10号多,且两者不同的成分较多,紫娟茶中分离出大叶茶未检出的化合物有21种:隐品酮、β-甜橙醛、3—乙酰氧基环氧庚烷、乳酸叶醇酯等。这21种化合物中除烷烃、橙花叔醇等几种成分能在茶叶香气中检测到,大部分香气在茶叶香气中查不到,主要存在于其他物质中,如隐品酮主要存在于黑胡椒中,β—甜橙醛主要存在于甜橙中,乳酸叶醇酯主要存在于香料作物与合成香料中等。紫娟茶中有这么多特异的香气化合物,可能源于紫娟品种中具有与其他大叶种茶不同的香气前体物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紫娟与云抗10号晒青样的香气主体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比云抗10号高。紫娟晒青茶与大叶茶间香气主体成分含量大也是紫娟茶香气特殊的一个原因。

云南茶山,普洱之根


我们知道,普洱茶的好坏,第一个要素是原料,原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普洱茶品的质量。而原料的基础是茶叶,茶叶的基础是茶山,所以,茶山就是普洱茶的根基。如果这个根基不稳固,那普洱茶的根基就会很脆弱。幸运的是,普洱茶的根基——云南茶山,是最为稳固,最为优越的。俗话说“好山出好茶”,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全世界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理气候禀赋,云南茶山不仅出好茶,并且地域辽阔,出全国最多的好茶。

近二十年来,普洱茶崛起,价格一路趋高,尤其近年来,全国其它茶类比较低迷的情况下,普洱茶崛起的势头依旧不显颓势,可谓一茶独秀。这种状况,固然和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个性品质能够使普洱茶产品大量长久保存,具有惊人资金吸纳能力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云南茶山出好茶,并且多出好茶,是这些好茶征服了广大消费者的嘴巴,赢得了他们的青睐和信任。

可云南为什么出好茶?

许多人却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解码云南何以出好茶之谜。云南地处中国西南,普洱茶区也在云南的西南部,即以昆明为中点,正西北纬25°左右,正南偏东大约东经105°左右的扇形区域之内。这个区域的行政版图含昆明、玉溪、红河、文山、楚雄、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

普洱茶区地势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主要山脉有无量山、哀牢山(从西北往东南走向),有如汉字的一大捺“乀”,邦马山、老别山(从东北往西南走向),有如汉字的一小撇“ノ”,它们很像入茶道之门的“入”字。普洱茶区群山逶迤,江河纵横,多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比适宜茶树生长。这片区域纬度上属北回归线附近,土壤类型以赤红壤、砖红壤为主。这两种土壤都颜色较红,土层较厚,含有极其适于茶树生长的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直接决定了普洱茶茶叶的优良质地。

此外,这一区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这一地区既有强烈的日照,又有大量的云雾,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普洱茶具备了极其良好的自然生长环境,加上这片区域又僻处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山川河流阻隔,自古交通极为不便,使这片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工业文明很不发达,使得这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得到保存,使普洱茶区至今保存着从野生古茶树到过渡型野生古茶树、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人工栽培型乔木大茶树、人工栽培型台地茶树,从大叶种茶树到中、小叶种茶树的完整茶树序列,茶树遗传性和品种属性极为完整丰富,为生长优质普洱茶原料提供了极为深厚的根基。

此外,这种原生态的环境,还使云南茶山生态极为平衡,可以尽量少用,甚至根本不用人工施肥和使用农药,就能使茶树良好生长,收获足够制作大量普洱茶产品的大量优质茶叶。

而除以上因素之外,最优质的普洱茶生长密码,还有着两个性命攸关的关键地理气候要素——海拔和纬度。海拔对茶叶生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就降低0.65℃,海拔太低,1200以下,日照过强,温度过高,茶性暴烈,苦涩呆滞;海拔太高,1900米以上,容易冻寒,积温不够,茶性寡淡疲软。而纬度,则是在海拔条件满足外,纬度越低越好,纬度决定了日照时间和积温,纬度越低,日照越长,积温越高,茶性越厚。

所以,云南最优质好茶之迷就是适宜的海拔和较低纬度的有机结合,具体就是指较高海拔条件(1200米~1800米之间)和低纬度(22°左右)这个区域之内的茶山出的茶叶。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后,这样会得到的良好结果是:日温差很大,海拔越高,晚上越冷,白天很热,茶叶品质就越好。日温差大就是好茶之迷!

以这个条件衡量,就会发现:云南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尤其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等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茶山都达到了最佳的高海拔和低纬度条件的结合,是云南普洱茶区最适宜茶树生长,最出好茶的地区,其次才是保山、大理、德宏等云南其它地州市的茶区。而这些地区,也刚好是普洱茶的传统产区。即使在现在普洱茶崛起的大背景下,普通消费者最“追”的“现实的”(相对那些被炒成文物,不具备实际消费价值的“号级茶而言)优质普洱茶,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的“山头”里。

由上可知,以优质普洱茶生产的地理气候条件,尤其是高海拔和低纬度有机结合的条件衡量,只有云南才具备最适合普洱茶生长的地理气候条件,云南之外其它茶区(除了老挝、缅甸、越南极少地区)生长的茶叶,都不具备普洱茶优质原料的第一要求“味最酽”的标准。

只有用云南茶区优质原料按照普洱茶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茶品,才能算优质正宗的普洱茶。而非云南茶叶原料,即使它们用普洱茶工艺生产出来,也不能算普洱茶。因为指称普洱茶的第一要素“普洱”这两个字,本身就包含了普洱茶云南性的地理要素,缺乏这一要素的普洱茶,即使勉强算普洱茶,那也只能毫不客气地说它们是非正宗,甚至是劣质的、假冒的普洱茶!

云南优良茶树品种简介_普洱茶


1.勐海大叶种

又名南蛮茶,佛海茶。有性繁殖系,属于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栽培历史过800年。60年代以来,广东,广西,四川等省有较大面积引种。该品种适制红茶和滇青茶。

2.勐库大叶茶

又名双江勐库种。有性繁殖系,属于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云南省双江县冰岛乡,主要分布在云南主产红茶区。广东,广西,四川,海南省有较大面积引种。该品种适制红茶和滇青茶。制滇青白毫显露,滋味醇厚耐冲泡。

3.凤庆大叶茶

有性繁殖系,属于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云南省凤庆县,栽培历史过380年。是凤庆茶区的当家品种。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海南省也有引种。该品种适制工夫红茶和烘青,晒青茶。

4.云抗10号

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型,大叶类,早芽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适制红碎茶和绿茶。

5.云抗14号

无性繁殖系,属乔木型,大叶类,中芽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适制红碎茶和绿茶。

云南大叶茶之勐库种


云南是茶树的王国,其西南部盛产大叶茶品种。云南大叶茶,树高叶大,多酚类物质含量高,适制红茶,品质优异,特别是制成红碎茶,具有浓、强、鲜的特色,蜚声中外。解放后,云南大叶茶资源得到发掘,表现出极高的利用价值,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三十年来,不仅在云南省内西南部和南部广泛推广,而且广东、广西、四川大量引种推广,贵州、福建、湖南等省进行生产栽培,甚至江西、浙江部分地区也加以引种试种。因此,就产生了云南大叶种这个特殊的"品种"名称。

所谓云南大叶种,即是云南省西南部所产的许许多多大叶茶品种的一个笼统的习惯称呼。其实包括在"云南大叶种"这个笼统称呼之内的品种有几十种之多,其中最著名的品种是勐库种,可谓云南大叶茶品种中的英豪,也有人把它称之为"云南大叶种"的代表,乃是我国红碎茶品种之秀。这个大叶茶品种英豪,在其故乡素负盛誉,早为人们企求的良种。但是鉴于原产地栽培面积不大,加上缺乏有力繁育措施,向外传播的不多,甚至很多引种推广大叶茶品种的地区,只认云南大叶种,而不识其代表--勐库种,对它的身价不得而知,似有必要,简而荐之,促使这个茶树良种,能在发展大叶种红碎茶中,大呈英豪。勐库种,产于云南省双江县一个叫勐库的地方,以地名而得名,亦有称双江勐库种。据介绍,勐库种系两百年前,由西双版纳大茶山移苗引种繁殖的。由于引种时,经过挑选,引种地区比较集中,因此品种纯度高,以致目前勐库种还保持着较高的品种纯度,品种纯度达到80%左右。茶树为有性品种,能保持如此之高的品种纯度,在我国茶树品种资源中,实属罕见。

勐库种,在云南又称勐库大叶茶,属于有性群体品种。植株乔木型,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树姿开展,生长势强。叶长椭圆,叶片大小约为17×6厘米。叶面显著隆起,叶肉肥厚较软,叶表富革质,叶色浓绿,叶缘向叶背翻卷,主脉明显,锯齿大而浅。芽粗壮,色绿黄或黄绿,茸毛多,育芽力强,发芽较早。在勐海一芽二叶平均重0.6克,长达7厘米左右。

勐库种是适制红茶和普洱茶的优良品种,向以优质高产而著称。据在勐海的试验比较,产量可比一般大叶茶混合群体增产37-65%。勐库种原产地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8-20℃,最低月平均气温在12℃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值为-2℃,年雨量1100-1400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因此,其抗寒性差,当气温降到0℃以下,即遭到冻害,低于-3℃则受冻成灾害。引种栽培时,要十分重视这个安全生产的监界值。一般来说,这个品种目前只适宜在北纬24°以南地区大面积推广。

近年来对勐库种的利用不断加强,据悉农业部和云南省有关单位正在采取措施,加强繁育,料想勐库种这个古老的选种成果,将会更好的转变为生产力。

云茶赋


古滇王国①,历史悠悠;孔明兴茶②,彪炳千秋。七彩云南,钟灵毓秀;资源富集③,独占鳌头。大叶种④,性状原始,内含丰厚;普洱茶,地造天成,百世风流。云茶品牌,瑞草之魁⑤,七十余年,孜孜以求。承沃壤之滋养,受雾露之润泽,出自然而挺秀⑥;溯历史之本源,立时代之新风,融科技而成就。观其形也,爱不释手;赏其色也,赞不绝口;闻其香也,喜上眉头;品其味也,甘醇润喉。幽姿妩媚⑦,风味高雅⑧,馨香溢茶瓯⑨;物华天宝,地灵茶杰,芳名播九州⑩。壮哉!云茶,引领茶业之龙头,与时俱进,推新出优;美哉!云茶,大众保健之挚友,走向世界,造福环球。

注释:

①古滇王国:公元前三世纪,庄滇,建立滇国,在滇称王。

②孔明兴茶:传说三国诸葛亮南征到过云南一些地方。有两种说法:一是清人阮福《普洱茶记》“其治革登,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相传武侯遗种”;二是蛮砖、攸乐等地传说茶种为武侯所赠。“遗”(wei),赠送之意。

③资源富集:到1990年,全世界已发现茶组植物44个种3个变种,中国分布有43个种和3个变种。云南分布有35个种3个变种,其中有26个特有种,2个特有变种。

④大叶种:云南大叶种是世界茶树原种。据陈兴琰研究:云南大叶种染色体核型比中、小叶种核型对称性大,说明茶树品种是大叶种向中、小叶种演化,云南是茶树原产地;云南大叶种比较原始的茶树,简单儿茶素比进化的中、小叶种茶树的含量高。

⑤瑞草之魁:唐代杜牧茶诗云:“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云茶牌”产品,是茶之佼佼者。

⑥承沃壤之滋养,受雾露之润泽,出自然而挺秀:晋代杜育《荈赋》:“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五代宋初诗人徐铉茶诗云:“孕灵资雨露,钟秀出山川”。灵秀之茶为自然界所赋予,是“天人合一”的杰作。

⑦幽姿妩媚:宋代诗人孙觌茶诗云:“幽姿绝妩媚,著齿得溟眩”,指茶的质量很好。

⑧风味高雅:清代诗人高鹗茶诗云:“櫵青与孤鹤,风味尔偏宜。”意为茶品质高雅,滋味隽永。

⑨馨香溢茶瓯:《正字通》“瓯,俗称茶杯为瓯”。清代僧人金田茶诗云:“一种馨香满面熏”。指茶的香气带来的令人神清气爽之感。

⑩物华天宝,地灵茶杰,芳名播九州:五代宋初诗人徐铉茶诗云:“名随土地贵,味逐泉水迁”。“云茶牌”因出产于西双版纳名胜之地而贵重,声名远播。

云南大叶种茶树有哪些品种?


云南大叶种茶树是生长在云南的、叶面积(叶长X叶宽X0.7)≥40~60平方厘米之间的茶树品种的统称,简称“云大种”。

它是我国1984年11月首批认定通过的30个国家级茶树良种之一,被全国广泛推广种植,其后裔(含以云大种为育种材料的后代)遍布我果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

普洱茶有严格的地理标识,必须是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只有这样的茶才能叫做普洱茶,那云南大叶种有哪些品种呢?普洱茶有新六大茶山与古六大茶山,而每座茶山因地理位置、水分、土壤成分、气候等因素,所产出的茶叶品质也是有所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茶树受这些因素影响,生长的就不一样,从而导致普洱茶原材料就没相同,后就直接影响普洱茶品质。

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代表性品种可以分为群体种、无性系品种两个大类。“群体种”主要是:凤庆种、勐库种、勐海种。它们都是通过自然杂交、以种子进行繁殖的云南大叶种茶树的后代。

“凤庆种”:以临沧市凤庆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云县、永德、镇康、临沧、昌宁、保山、腾:中、龙陵、德宏等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云南各地。

“勐库种”:以临沧市双江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双江、临沧、沧源、耿马、澜沧、墨江、孟连、西蒙、景谷、景东、镇源等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云南各地。

“勐海种”:以西双版纳勐海县为中心,经引种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思茅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种至滇东南、滇中等地。

云南大叶种的另一类代表性品种,是以无性繁殖方式选育出来的云南大叶种的后代:

1986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抗43号、长叶白毫;

1987年通过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国家级良种主要有:云抗10号、云抗14号;

199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梅、云瑰、矮丰等;

199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验收的省级良种主要有:云选9号、云抗37号,它们都是勐海种的后裔。在上世纪云南省政府行为参与下,以“云抗10号”为代表的云南大叶种“勐海种”的后代,被广泛推广到云南各地,并有繁殖扩大的趋势。

近几年来,云南出现诸多云南大叶群体种的后代,如临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香归”(注:香港回归之意)系列、凤庆茶科所选育的清水系列、凤选系列,它们是“凤庆种”、“勐库种”的后裔。从育种程序上说,它们目前只属于优良的育种材料,尚不能称之为“品种”,若经过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对比试验,并达到一定推广面积后,有望上升为云南大叶种的、新的优良品种。

云南茶叶史志


据历史文献记载,云南在商周时期濮人就种茶以作员,三国时期种茶颇负盛名,晋。时规模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代名茶问世,清代极为鼎盛。《云南通志》、《普洱府志》和《大清一统志》都有“以茶为市”、“仰食茶山”。“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的记载与论述。由于历代官府重视。茶叶贸易活跃,民间种茶日盛。山势连绵,复岭层峦、皆多茶树;从东到西。从甫至北,云岭高原处处有茶。明清时期闻名中外的云南普洱茶出产她古六大茶山连绵800里。入山作茶者达数十万人。古《普洱府志》详细记述了这一壮观史实。同时采择之精,制茶工艺也日臻完善,名优茶花色品种选出。异彩纷呈。

当时堪称名茶之珍品的普洱茶,其花色品种就达8色。不但是上贡朝廷之名茶诊品。“普洱茶”之名也风靡名重于天下。这时期上自帝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种茶饮茶蔚然成风。官史商贾,骚人墨客。也纷纷投身其中、著书写史。飘洋贸易,品茗赞咏。越发刺激了云南茶叶的发展。致使云南茶叶名品日众,声誉日隆。普洱茶不但被列入皇宫贡茶案册,而且还载人曹雪芹《红楼梦》、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不朽的世界名著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云南采制茶业不断推陈出新,研制新品名茶风靡盛行,贡茶名品层出不穷,制作加工工艺已由民间转化到官府组织管理推广。享誉中外的云南名优茶滇红、沱茶、藏销紧压茶、香竹筒茶等,颇具地方民族特色,品质独特的名茶产品也在不同的时代相继脱颖而出。这些名优茶产品。无论是哪个时代、哪种类型、花色,郡具有其优秀的品质,独特的风味特征,辉煌的产销业绩,从而形成了“普洱先称秀,滇红质更优,沱茶誉四海,滇茶竞风流”的云南名优茶荟萃盛景。

两汉时期茶产益州

三国魏·吴普《本草、菜部》,记有:“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上述记载中的“荼”即古茶字。“益州”系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尝羌臣服于汉,武帝赐以金质“滇王之印”一颗,建立滇国,封尝羌为滇王,以滇池为中心,设益州郡,郡治在滇池县(今晋宁县的晋城)领27县,包括今曲靖、玉溪、昆明、大理、保山等地(州市)的辖区。东汉明帝时在滇西设永昌郡之前,先设西部都尉,仍归益州节制。汉献帝建安19年(公元214年)设来降都尉于今之曲靖,统辖益州、朱提(今昭通一带)、兴古(今文山、红河州部分地区)、永昌(今保山和临沧地区)、云南(今大理和楚雄部分地区)及考虑到痒珂(云南东南部及贵州南部)、越崔(今四川西昌和云南丽江及楚雄部分地区)七个郡。可见两汉治滇均属益州管辖。均属益州管辖。故吴普《本革、菜部》所称益州主要是指现今云南所属之地。

三国时期南中茶子

《华阳国志·南中志》中有“平夷县,郡治有铡津、安乐水。山出茶、蜜”的记载。据吴觉农《茶经述评》载:“平夷县约当今云南富源县地。”平夷县距当时南中的中心味县(今曲靖)140里。

唐·陆羽《茶经·七之事》(公元775--780年)载:“晋傅巽《七诲》“蒲桃、宛柰、齐柿、燕栗、垣阳黄梨、巫山朱橘、审中茶子、西极石蜜”。南中系东汉末时对今全滇和黔西北、川西南的总称。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改益州郡为建宁郡,郡治由滇池县移至味县,统管南中之地,味县遂成为当时南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傅巽以南中茶子与当时国内外名特水果等产物(宛柰即大宛国的苹果,西极石蜜即天竺国的冰糖)并列,可见云南茶子当时已有盛名。

唐宋时期茶出银生城

唐樊绰《蛮书·管内物产第七》(公元864年)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今景东县)界诸山,即今景东、景谷及其以南之地。蒙舍蛮系唐代洱海附近居民的六沼之一的南沼,居住在今巍山、南涧县境。清·阮福《普洱茶记》(1825年)中有“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香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的记载。西番指今西藏、四川等地的藏族。南宋:李石(约12世纪中期)《续博物志、卷七》载,“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

上述记载说明唐宋时期云南产茶集中在滇南,采制粗放,饮用方法都是加上香辣等配料煮饮。云南茶已销往西藏等地。

明代名茶问市

明冯时可《滇行纪略》(16世纪下)载,“楚雄府城外石马井水,无异惠泉。感通寺茶,不下天池伏龙。特此中人不善焙制尔”。按:感通寺茶系指大理感通茶,惠泉指天下第二泉--无锡惠山泉,天池指明代江苏苏州的天池山产的名茶,伏龙是指浙江古会稽名茶之一种,亦称卧龙。

明·万历年间谢肇制《滇略》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

明末(1639年)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滇游日记》载,“中庭院外乔松修竹,间以茶树,树皆高三四丈,绝与桂相似。时方采摘,无不架梯升树者。茶味甚佳,焙而复爆,不免黝黑。”日记中还提及过顺宁府时住梅姓老人家,主人以云南府所产名茶--太华茶招待。

上述记载表明,普洱茶之名始见于明代;云南已有名茶出现,焙制方法未秦完善;叶种茶树须架梯采摘。

清代普洱茶名重天下

方以智《物理小识》(1664年)载,“普洱茶蒸之成团,西番市之,最能化物与六安同”。刘健《闻夜录》称,顺治18年(1661年)3月在北胜州(今永胜县)与藏人互市茶马,当年人藏普洱茶三万担。

张泓《滇南新语》(1755年)载,“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一团,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曹雪芹《红楼梦》第63回记述:“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焖些普洱茶喝,袭人、晴文二人忙说、烟了一茶缸子女儿茶,已经喝过两碗了。”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载:“普洱茶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名人头茶……每岁人贡,民间不易得也……普洱茶清香独绝也。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

吴大勋《滇南闻见录》(1782年)记有:“团茶产于普洱府属思茅厅地方,茶山极广,最为有益之物,煎熬饮之,味极浓厚,较它茶为独胜。”擅萃《滇海虞衡志·卷十—》(1799年)称:“普洱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

师范《滇系·山川》(1807年)载,“普洱府宁洱县六茶山:曰攸乐。即今同知治所;其东北229里曰莽芝;2助里曰革登;340里曰蛮砖;365里曰倚邦;520里曰漫撤。山势连属,复岭层峦,皆多茶树。”

民国时期茶事先兴后衰

民国年间,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校长为景谷县乡绅纪襄廷题词“景谷之茶,衣食万姓。庄娇之后,在公一人”。当地人勒石树碑于县内以表其功德。(按纪为清咸丰年问人,对发展景谷茶叶生产卓有成效,群众身受其益,故立碑纪念。今景谷青毛茶是全省收购标准的代表样,属国家商业部主管标准样之一。)

民国三年(1914)9月30日征集参加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陈列品中,有云南宁洱县糯茶一封,那次云南陈列品总值银元2000元,其中茶叶类值30元。民国五年(1916)云南沱茶首次定型加工为现在的碗形沱茶,这是经历了多年的储、运、销售工作实践,几经演变而形成的造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碗形窝部有通风透气,防止霉变的作用,成为畅销国内外品种之一。当时下关永昌祥沱茶负有盛名,因其配料有特点,取勐库茶香味浓厚,凤山茶兼具外形美观之优点,故产品盛销多年不衰,为其它牌号沱茶所不及。

民国九年(1929)在昆明设立云南茶务讲习所。

民国十二年(1923)在佛海县南糯山设立云南省立第一茶业试验场。

民国十四年(1925)柴萼《梵天庐丛录》记有,“普洱条产云南普洱山,性温味厚,坝夷所种,蒸以竹箬成团裹,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品茶者谓:普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

普洱茶友,感谢您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云南茶叶品种之“云 茶 1 号”》一文,我们精心撰写的《云南茶叶品种之“云 茶 1 号”》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增长普洱茶的知识,如想了解更多cy316.com的普洱茶内容,请访问我们为您准备的专题:云南茶叶品种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9651.html

上一篇:西湖龙井的价格

下一篇:名茶评比中两种多余的审评操作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