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即原料好。这是任何好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包括:产区,以版纳、普洱、临沧三地为上;树品,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之分,又有古树茶、老树茶、台地茶、丢荒茶之别;时序,春茶、夏茶、秋茶(谷花茶)。
2、形:即茶叶的外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看干茶色泽和净度,无异、杂味,熟茶色泽棕褐或褐红(生茶色泽青棕或棕褐),具油润光泽,条索肥壮,断碎茶少,外形匀称,条索紧结、清晰。
3、色:分饼面之色和茶汤之色。饼面,无论新老生熟,油润感好为上;茶汤之色,亦无论新老生熟,以通透明亮、干净油润为上。区别是生茶由新到老,汤色从稍有绿底而转金黄橙黄、如琥珀色,又转橙红、朱红如宝石红,琥珀生韵、宝石流光,最后是让人流连忘返、心醉神迷的老红
4、香:香味可分为冷香、温香、热香、前香、后香、暗香、沉香、明香等。优质普洱的干茶沉香显著,热嗅香气显著浓郁纯正,冷嗅香气悠长甜爽雅致。无论如何,普洱茶的香气重在自然,浓而不腻,清而不扬,重而不闷。
5、味:是对普洱茶感知理解最重要的一步。好茶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生津等。感知茶好与不好可以两款茶一起冲泡对比着喝,区别就会彰显出好茶的口感了。
6、气:品鉴玩味普洱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有依赖性的基础。茶气是感官上和精神上的综合体验,茶气归肺经脾经,品饮时,丹田手足微微生热发汗。好茶才有气足之感,且茶越好茶气越足。
7、韵:普洱茶的韵很难界定,但在品饮实践中的最直观体验就是生津(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各种不同的上品之茶,有的生津在舌尖,有的在舌面,最佳者连喉部都生津,就是所谓的“喉韵”。饮茶生津,有如听音乐的“余音绕梁”,看好风景的“山色有无”。
1、质,即原料好。这是任何好茶的第一基本要素,第一物质基础。包括:产区,以版纳、普洱、临沧三地为上;树品,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之分,又有古树茶、老树茶、台地茶、丢荒茶之别;时序,春茶、夏茶、秋茶(谷花茶)。
2、形:即茶叶的外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清晰。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看干茶色泽和净度,无异、杂味,熟茶色泽棕褐或褐红(生茶色泽青棕或棕褐),具油润光泽,条索肥壮,断碎茶少,外形匀称,条索紧结、清晰。3、色:分饼面之色和茶汤之色。饼面,无论新老生熟,油润感好为上;茶汤之色,亦无论新老生熟,以通透明亮、干净油润为上。区别是生茶由新到老,汤色从稍有绿底而转金黄橙黄、如琥珀色,又转橙红、朱红如宝石红,琥珀生韵、宝石流光,最后是让人流连忘返、心醉神迷的老红。
4、香:香味可分为冷香、温香、热香、前香、后香、暗香、沉香、明香等。优质普洱的干茶沉香显著,热嗅香气显著浓郁纯正,冷嗅香气悠长甜爽雅致。无论如何,普洱茶的香气重在自然,浓而不腻,清而不扬,重而不闷。5、味:是对普洱茶感知理解最重要的一步。好茶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生津等。感知茶好与不好可以两款茶一起冲泡对比着喝,区别就会彰显出好茶的口感了。
6、气:品鉴玩味普洱茶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普洱茶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有依赖性的基础。茶气是感官上和精神上的综合体验,茶气归肺经脾经,品饮时,丹田手足微微生热发汗。好茶才有气足之感,且茶越好茶气越足。7、韵:普洱茶的韵很难界定,但在品饮实践中的最直观体验就是生津(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各种不同的上品之茶,有的生津在舌尖,有的在舌面,最佳者连喉部都生津,就是所谓的“喉韵”。饮茶生津,有如听音乐的“余音绕梁”,看好风景的“山色有无”。
1、生熟之辨:将采来的茶叶经过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成型加以干燥,叫青饼。经过渥堆发酵制作出来的为熟茶。
可从香气、汤色、叶底来辨生熟。生茶汤色是栗红色,而熟茶为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干仓的生茶叶底呈现栗色至深栗色,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鲜活感。熟茶的叶底多半是暗栗色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
2、干仓湿仓之辨:干仓茶的条索结实,颜色鲜润,油面光泽,充分表现了茶叶的活力感。而湿仓的条索松脱,颜色暗淡,粗糙且茶叶表面留有绿霉或灰霉。干仓茶的汤色、叶底呈栗红色,而湿仓茶的汤色和叶底呈暗红色和黑色。
3、香气之辨:普洱茶有荷香、兰香、樟香和清香四大类。尤其兰香和樟香必须是云南旧茶园乔木茶树与樟树混生才具有。至于矮化灌木的新茶园就只有荷香和清香了。
4、味道之辨:上好的茶经冲泡甘甜爽净,越泡越甜。稍次的茶则有苦涩的味道,更次者则有酸水的味道。大多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的最极品。
5、喉润之辨:好的普洱茶入口喉头得以滋润,立即解除干涸之感。资深的品茗高手,极重视喉润特色。有些陈年普洱在储存过程中过于密封,开封后马上冲泡,会有燥的感觉。把它装在较大的容器中回存一段时间,燥感自然消失。
干茶中的各类物质因为溶出节奏和速度以及温度条件不一样,所以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令茶汤产生不同的品饮效果,而品饮效果主要跟茶汤中各类物质的溶出浓度比例相关,在冲泡过程中导致茶汤中各类物质的溶出浓度和比例的相对可以量化的条件主要就是水温,投茶量以及浸泡时间,这三项内容相互影响,要泡好一泡茶,必须三者搭配,彼此协调,其中任意一项的改变则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在投茶量和浸泡时间以及冲泡手法固定的情况下,越高的水温越利于香气的激发,且越令茶汤中各类物质溶出速度加快。
在水温和投茶量固定的情况下:浸泡时间越长,各类物质的溶出就越多,滋味也就越浓
在浸泡时间和水温固定的情况下:投茶量越多,其溶出物就越多,且滋味就越浓。
干茶中各类物质的溶出节奏是不一样的:首先溶出的是导致鲜爽气味的氨基酸类物质,接着是令茶汤醇和的游离儿茶素,然后才是主要导致苦涩滋味的脂型儿茶素。
在相同水温和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假设以投茶量多浸泡时间短和投茶量少浸泡时间长得到一样颜色深度的两杯茶汤,其品饮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前者由于浸出物在更高的温度下溶出,润出环境单一,故香气高而汤感薄,后者则相反,汤感稍厚,香气相对低沉。
投茶量的多少除了影响到茶汤的浓度之外,还和泡茶的容器相关,影响到茶水的溶合情况,譬如以110cc盖碗泡茶,以晒青毛茶来说,投茶量在8g的时候,其泡开后的叶底刚好可以顶盖,这样在浸泡的过程中,就避免了茶在水中漂浮或茶底的顶面低于水面,令茶和水接触更加紧密,增加了茶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融合度,而当110cc盖碗投茶量低于6g的时候,茶底仅能积存于盖碗的中下部,这样注水后,当水漫过茶后,则会在盖碗上部形成一段无茶光有水的空间,这样就令茶在出汤的时候在较低的温度点上再一次的融合,导致溶出物的浓度降低,苦涩味降低而令汤感变得更软。
泡茶的时候会问到同一个问题——到底要投多少茶叶才合适?虽然泡久了有自然就会明白,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得好。
一、按比例投茶
茶叶的冲泡有个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大概1:30的茶水比例),这样就可以估算出大概要加多少干茶——比方说,你手上的壶能装400毫升的水,那么差不多放8克的茶叶是比较合适。
不会估算容器毫升和茶叶克数的,不如试试用体积投茶的方法来计算投茶量吧。
二、按体积投茶
绿茶和黄茶
普遍认为,绿茶和黄茶是有茶类中最为鲜嫩的茶类,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得快,盖碗冲泡的时候,放差不多刚好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ps:一是不要盖上盖子,会把茶汤闷坏;二是太烫的水会伤害到绿茶和黄茶的茶叶,让茶汤变苦变涩,但温度又不能太低,使茶叶的香气激发不出来,一般常用的是90~95℃的水,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微调。
红茶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稍稍多一些。
红茶分为大叶种和小叶种,像祁门红茶、四川红茶是小叶种红茶,而云南红茶则是大叶种,大叶种的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所以泡茶时的投茶量要比小叶种红茶多。喝国外红茶的朋友,很多时候喝到的是红碎茶,由于红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并不太在意它的耐泡度,所以投茶量要减少近一半。
乌龙茶的种类非常多,但还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乌龙和球形乌龙,条形乌龙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到1/3,球形乌龙则盖过盖碗底部就可以了。
球形乌龙由于形状特殊,茶叶展开比较慢,所以通常有一泡温润泡把茶叶舒展开来。这种半发酵的茶,用热水冲泡会强烈激发它的香气和滋味,特别是高山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冲泡,用温热水冲泡简直可以称作“浪费”。。
紧压茶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为了舒张茶叶,紧压茶的冲泡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温润泡。还需要注意的是紧压茶有“三年以下开盖泡,三年以上扣盖泡”的说法,“年纪较轻”的紧压茶发酵度不高,盖上盖子会像绿茶一样把茶汤闷坏,而三年以上的紧压茶因自我发酵不存在这个问题。
白茶
由于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比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即可。
三、其他泡茶法的投茶量
除了常见的泡茶外,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泡茶方法也有一些投茶量的讲究。
碗泡法:碗泡法是用茶勺取茶汤,添汤的动作会比较慢,且茶叶一直浸在水中,所以即便茶碗较大,也不要投放太多的茶量,不然茶汤容易变浓;
调饮茶:最常见的奶茶,茶水比例差不多1:30。因为制作过程中会加奶,所以可以把茶汤泡制得浓一点,这样也方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多奶还是多茶;
冷泡茶:冷泡茶的特点是冷水浸泡,且浸泡时间很长,夏天的时候甚至会过夜,所以投茶量不用太大。按体积来投茶的话,紧压茶以外的所有茶类差不多投铺满容器底部的量就可以了,而紧压茶适当减少,以免茶汤过浓。
泡茶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所有的条条框框都不是死的,随着熟悉度的提升,自己也会琢磨出一套自己的泡茶理论,更加随性自在地喝茶。
还不会的话那就尝试一下茶文化底部菜单“逛茶馆”里面的茶,0.25g小袋分装,一袋200ml左右,淡了加茶,浓了加水,随时一杯好茶!
茶水仅指水里有茶的颜色和味道,只有在喝茶的过程中喝出粘稠感,我们才能说喝的是茶汤。那么,普洱茶汤粘稠感的高低,与投茶量有没有关系呢?
许多茶友总是会将投茶量和茶汤粘稠感联系起来,投茶量越多,茶汤越粘稠,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每一泡茶的投茶量和注水量是有讲究的,将其恒定在1:10左右,这个比例可以确保茶叶溶出更稳定,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少导致注水过多,使茶汤滋味淡薄,也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多导致后几泡丧失注水空间。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一味的加大投茶量,并不能带来最好的品饮效果,更有甚者,不仅不能感受到茶汤的粘稠,还有可能满口的苦涩。
汤感(即触觉方面的感受),是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美好的享受,因此粘稠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能够直观联想到的投茶量、注水量、出汤时间快慢等,都只是影响茶汤粘稠度的外在因素,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为茶汤粘稠度的高低,与普洱茶的品质直接挂钩,所以茶树的品种、原料品质,以及加工工艺是否正确才是茶友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同时,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浓越香,所以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茶汤的粘稠感也会有显著提升,前提是仓储得当。
普洱茶汤的粘稠感与投茶量虽有一定关系,但茶叶品质才是决定品饮享受的关键。
茶水仅指水里有茶的颜色和味道,只有在喝茶的过程中喝出粘稠感,我们才能说喝的是茶汤。那么,普洱茶汤粘稠感的高低,与投茶量有没有关系呢?
许多茶友总是会将投茶量和茶汤粘稠感联系起来,投茶量越多,茶汤越粘稠,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每一泡茶的投茶量和注水量是有讲究的,将其恒定在1:10左右,这个比例可以确保茶叶溶出更稳定,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少导致注水过多,使茶汤滋味淡薄,也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多导致后几泡丧失注水空间。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一味的加大投茶量,并不能带来最好的品饮效果,更有甚者,不仅不能感受到茶汤的粘稠,还有可能满口的苦涩。
汤感(即触觉方面的感受),是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美好的享受,因此粘稠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能够直观联想到的投茶量、注水量、出汤时间快慢等,都只是影响茶汤粘稠度的外在因素,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为茶汤粘稠度的高低,与普洱茶的品质直接挂钩,所以茶树的品种、原料品质,以及加工工艺是否正确才是茶友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同时,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浓越香,所以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茶汤的粘稠感也会有显著提升,前提是仓储得当。
普洱茶汤的粘稠感与投茶量虽有一定关系,但茶叶品质才是决定品饮享受的关键。
茶水仅指水里有茶的颜色和味道,只有在喝茶的过程中喝出粘稠感,我们才能说喝的是茶汤。那么,普洱茶汤粘稠感的高低,与投茶量有没有关系呢?
许多茶友总是会将投茶量和茶汤粘稠感联系起来,投茶量越多,茶汤越粘稠,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每一泡茶的投茶量和注水量是有讲究的,将其恒定在1:10左右,这个比例可以确保茶叶溶出更稳定,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少导致注水过多,使茶汤滋味淡薄,也不会因为投茶量过多导致后几泡丧失注水空间。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一味的加大投茶量,并不能带来最好的品饮效果,更有甚者,不仅不能感受到茶汤的粘稠,还有可能满口的苦涩。
汤感(即触觉方面的感受),是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美好的享受,因此粘稠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能够直观联想到的投茶量、注水量、出汤时间快慢等,都只是影响茶汤粘稠度的外在因素,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为茶汤粘稠度的高低,与普洱茶的品质直接挂钩,所以茶树的品种、原料品质,以及加工工艺是否正确才是茶友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同时,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是越陈越浓越香,所以随着存储年份的增加,茶汤的粘稠感也会有显著提升,前提是仓储得当。
普洱茶汤的粘稠感与投茶量虽有一定关系,但茶叶品质才是决定品饮享受的关键。
许多刚刚接触茶叶的朋友,会在泡茶的时候问到同一个问题——“到底要放多少茶叶才合适?”虽然泡久了有经验了自然会明白,但秉持解决问题的态度,今天我们就来还讲解一下关于投茶量的知识吧。
一、按比例投茶
茶叶的冲泡有个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会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这样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干茶——比方说,你手上的壶能装200毫升的水,那么差不多放4-5克的茶叶是比较合适的。
二、按体积投茶
1、红茶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稍稍多一些。
红茶分为大叶种茶和小叶种,像祁门红茶、四川红茶是小叶种红茶,而云南红茶则是大叶种。大叶种的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所以泡茶时的投茶量要比小叶种红茶多。
常喝国外红茶的朋友,很多时候喝到的是红碎茶,由于红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并不太在意它的耐泡度,所以投茶量要减近一半。
2、乌龙茶
乌龙茶的种类非常多,但还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乌龙和球形乌龙,条形乌龙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到1/3,球形乌龙则盖过盖碗底部就可以了。
球形乌龙由于形状特殊,茶叶展开比较慢,所以通常有一泡温润泡把茶叶舒展开来。
这种半发酵的茶,用热水冲泡会强烈激发它的香气和滋味,特别是高山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冲泡,用温吞的热水冲泡简直可以称作“浪费”,可一定要记得哦。
3、白茶
由于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会比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就可以了。
白茶应该是最好“控制”的茶叶,不会轻易把它泡坏,实在没有信心且需要露一手的场合,果断泡白茶吧!
4、其他泡茶法的投茶量
除了常见的泡茶以外,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泡茶方法也有一些投茶量的讲究。
比如说碗泡法——由于碗泡法是用茶勺取茶汤,添汤的动作会比较慢,且茶叶一直浸在水中,所以即便茶碗较大,也不要投放太多的茶量,不然茶汤很容易变浓。
比如冷泡茶——冷泡茶的特点是冷水浸泡,且浸泡时间很长,夏天的时候甚至会过夜,所以投茶量不用太大。
按体积来投茶的话,紧压茶以外的所有茶类差不多投铺满容器(玻璃瓶为例)底部的量就可以了,而紧压茶适当减少,以免茶汤过浓。
泡茶本身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丰富的泡茶经验带来的并不是教条般的条条框框,而是更加随性自在的喝茶,几经“修炼”,你肯定会拿捏一份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投茶量来。
泡茶时,茶与水的比例称为茶水比。不同的茶水比,泡出的茶汤香气高低、滋味浓淡各异。
茶水比过小(沏茶的用水量多),茶叶在水中的浸出物绝对量则大,由于用水量大,茶汤就味淡香低;如茶水比过大(沏茶的用水量少),因用水量少,茶汤则过浓,而滋味苦涩,同时又不能充分利用茶叶浸出物的有效成分。故沏茶的茶水比应适当。由于茶叶的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以及各人饮茶习惯的不同,对香味、浓度的要求不同等因素,对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而不同的茶类也有不同的沏茶方法。
一般认为,冲泡绿茶、红茶、花茶的茶水比约可采用1:50为宜(即用普通玻璃杯、瓷杯沏茶,每杯约置3克茶叶,可冲入不低于150毫升的沸水)。品饮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类,因对茶汤的香味、浓度要求高,茶水比可适当放大,以1:20为宜(3克茶叶,冲入60毫升以上的水)。
再从个人嗜好,饮茶时间来讲,喜饮浓茶者,茶水比可大些,喜饮淡茶者,茶水比可小些;饭后或酒后适度饮茶,茶水比可大些,临睡前因宜饮淡茶,茶水比则应小些。
用茶壶沏茶的用水量:用茶壶沏茶,用水量不宜过大。若一次冲泡水量过多,则壶内热量增大,易使茶汤味变淡,甚而将茶叶烫熟,减少香味,同时还易破坏茶中的维生素C。若水量过少,会使水中氨基酸与儿茶素的比例失调,使茶叶苦涩不爽。更影响口腔内用以品味的粘膜和味蕾的感觉。
一般用紫砂壶泡茶,使用容量150毫升——200毫升的中型壶为宜。壶内放置的茶叶也应适中,过多过少也影响茶味。在中型壶内放置壶内容积三分之一的茶叶较合适,也可以每1克茶叶冲入50毫升的水为限。原题《泡茶时掌握好“茶水比”》,记者:蓝岚,
沏茶的水温高低是影响茶叶水溶性内含物溢出和香气挥发的重要因素。水温过低,茶叶的滋味成分——香味就不易充分溢出;水温过高,特别是闷泡,则易造成茶汤的汤色和茶叶的暗黄,且香气低。但用水沸过久的水沏茶,则茶汤的新鲜风味也要受损。故沏茶究竟用沸水,还是用温水,要因茶而异。
不同茶类对沏茶水温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细嫩的高级绿茶,以水温85度左右的水冲泡为宜。如沏名茶碧螺春、明前龙井、太平猴魁、武夷大红袍、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切勿用沸水冲泡。因芽叶细嫩,用沸水则将芽叶烫泡至过热而变黄变老,失去茶叶的香味,其营养成分也随之减少。可将沸水先冲入保温瓶内,过一段时间,待水温下降至85度左右时再沏茶;而乌龙茶、花茶宜用90度至95度的开水冲泡;红茶如滇红、祁红等可用沸水冲泡;普洱茶用沸水冲泡,才能泡出其香味,且要即冲即饮,沏水后以浸泡2-3分钟为佳,勿超过5分钟,以保持茶香;一般绿茶、红茶、花茶等,也宜用刚沸的水沏茶;而原料粗老的紧压茶类,还不宜用沸水沏,需用煎煮法才能使水溶性物质较快溶解,以充分提取出茶叶内的有效成分,保持鲜爽味;调制冰茶时,宜用50度的温水沏茶,以减少茶叶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等高分子成分溶入茶汤,也防止茶汤中加入冰块时出现沉淀物。
但仅从营养角度考虑,用沸水沏茶可使茶水中的水溶性物质较快较多地溢出。经研究,同样的沏茶时间,用沸水冲茶,茶叶中的有效成分的溢出量为用低温水冲泡的2倍。随着沏茶水温的提高,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糖类、咖啡碱等成分的溢出率相应增大,除糖类外,都以水浸90度升至100度时,其溢出率的增幅最大。说明沏茶水温的提高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溢出,对人体健康有益,同时也有利于茶汤浓度的提高。
关于煮水时“汤候”的掌握,应以水面泛“蟹眼”汽泡过后,“鱼眼”大汽泡刚生成时彻茶最佳。同时应注意煮水时宜“猛火急烧”,忌“文火久沸”。
泡茶的时候茶叶投多了苦涩,投少了寡淡,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六大茶类的投茶量分别是多少。
一、绿茶、黄茶
绿茶和黄茶是公认最鲜嫩的茶类,浸出物出来得快,盖碗冲泡的时候,放差不多刚好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如果要说一个比例,一般来说茶水比在1:50(1克的茶叶,50ml的水)左右,冲泡温度在85度左右。
二、红茶
红茶的投茶量跟绿茶、黄茶差不多,茶水比一般也在1:50左右,之所以要单独列出来说明下,是因为有一种红碎茶,浸出速度很快(耐泡度差),其投茶量要更小一些,茶水比在1:150左右。
三、乌龙茶
对于条索形状的乌龙茶投茶量可以占茶壶容量的1/2至2/3;而球形的乌龙茶可以占到茶壶容量的1/4至1/3。值得一提的是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叶,用沸水冲泡会更有利于激发它的香气和味道。
四、普洱茶熟茶、黑茶
普洱熟茶或者说黑茶的投茶量一般是1:30左右,冲泡普洱茶或者是黑茶可以有一个洗茶的步骤。
五、白茶
没有经过揉捻程序的白茶普遍较为蓬松,所以在投茶的时候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1/2至3/4左右;而白茶茶饼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左右。
小提示:对于新接触这些茶叶的朋友可以按照上面的投茶量作为参考,待自己喝茶次数多了之后,自然而然的就能够轻松的冲泡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茶了。
我们在冲泡普洱茶时,通常使用的泡具有两种,紫砂壶或盖碗,但许多茶友不知道每泡最佳的投茶量是多少。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说起:
1、选择什么样的泡具;
2、泡具的容量是多少?
3、对于出汤时间的掌控。
为了找出一个合适的比例,茶界评茶专家和许多茶友做了很多尝试,最终认为16:1(水量16毫升,投茶量1克)的比例较为合理,也更容易被大多数茶友所接受。因为这个比例对茶中的内含物质释放更为稳定。
结合市场上常见的盖碗和紫砂壶的常规容量来计算,这个比例不会因为泡茶时因前几泡茶未舒展开时,茶的体积过小而相对注水量过多,导致汤量过多而使茶汤滋味淡泊。也不会因为待茶膨胀后而丧失注水空间,使茶汤浓稠苦涩。
市面上通常的盖碗容量为:100毫升、130毫升、150毫升,根据上面的比例可计算出对应的投茶量为:
100毫升投茶量为:6.25克(建议投茶6-7克)
130毫升投茶量为:8.13克(建议投茶8克左右)
150毫升投茶量为:9.38克(建议投茶9-10克)
需要注意的是,茶汤的浓度和出汤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新茶友,5-10秒之间出汤为宜,对于老茶客来说,根据个人喜好,可适当增加出汤时间,生茶以不苦涩为宜,熟茶以不“酱汤”为好。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看了本文《泡茶掌握好投茶量 茶汤色香味俱佳》的内容不知道对你是否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点击茶经网cy316.com的“铁观音色香味形特点”专题进行查看。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