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发酵茶好还是不发酵茶好,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下面就给您介绍一下这两种茶。
发酵茶好还是不发酵茶好
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经过发酵工序的茶,可以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发酵茶具有和胃、调节人体血脂、血糖、助消化等功效。不发酵茶,即是绿茶,没有经过发酵工序,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具有抗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特殊功效。
发酵茶
茶树茶芽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通过精制而成的茶,就是发酵茶.发酵茶又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发酵茶具有很好的养胃作用,对于降脂、降压等有一定的疗效。
不发酵茶
不发酵茶,又称为绿茶。绿茶是以采摘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不经发酵,直接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制作工序制作而成的茶,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具有消炎、杀菌、抗衰老等功效,但是由于绿茶茶多酚含量非常高,收敛性比较强,容易刺激胃部,胃不好的人不适宜饮用绿茶。
总的来说,我们不能片面的说是发酵茶好还是不发酵茶好,两种茶各有各的特点,选择哪种茶还是要看个人喜好。
普洱茶是一种原产于云南的茶叶品种,普洱茶的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普,另一种是熟普。而根据其发酵程度的不同,人们又将其分为轻发酵、重发酵和适度发酵等三种不同的类型。那么,这三个发酵类型的普洱熟茶,究竟哪个更好喝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普洱茶
一、轻发酵发酵度<70%
“吾家有女初长成”
轻发酵,顾名思义,就是发酵程度比较轻的熟茶,发酵程度在70%以上属于全发酵,低于这个程度的,就是轻发酵茶。
在一些制茶老师傅和熟茶爱好者看来,轻发酵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普洱熟茶,因为它保留了生茶的一些显著特征——譬如回甘、生津、苦涩味,茶汤不如全发酵的熟茶那样浓醇顺滑,叶底颜色也偏浅,这些特质很像储存十年以上的老生茶。
对于一心追求熟茶浓醇顺滑口感的人来说,轻发酵茶就像未成熟的苹果,甜味不足,酸涩有余。但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不少茶友偏偏就喜爱这样的口感,轻发酵茶的回甘、生津、喉韵都很好,而且饮后还有一丝清凉感,这也是近些年轻发酵茶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
二、适度发酵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用上面这番话描写了一个美貌的女子,究竟有多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适度发酵的熟茶,就像文中的这位美人一样,发酵程度不多不少刚刚好。少一分则味弱,多一分则料焦。
适度发酵是目前被普遍认可的最佳的发酵方式,适度发酵既可取得重度发酵的厚实饱满之汤及甜度,又能兼得其纯正的陈香。
三、重发酵发酵度>90%
“我花开后百花杀”
重发酵茶是指发酵度在90%以上的熟茶,如果说轻发酵是未成熟的青苹果,适度发酵是鲜甜可口的红苹果,那么重发酵就是已经变成酒红色的熟透的苹果。此时,茶叶中能够转化的物质已悉数用尽,叶底颜色通常呈黑褐色甚至更深。
类似熟透的苹果会散发出些许酒香,重发酵茶也具有自己特殊的香气——焦香,所谓的焦香,是在陈香之中所伴有的焦糖香、焦甜香。
重度发酵的优点是大大提高了茶汤的甜度、粘稠度和厚实感,但是因为活性物质的丧失殆尽,让茶汤的顺滑度有所欠缺,并且因为没有后期转化的余地了,失去了收藏的价值,所以并不是市场主流。
以上就是关于不同发酵程度的普洱茶的资料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什么样发酵程度的普洱茶更好喝呢?这里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因为喝茶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过程,每个人对于茶汤的喜爱不同,判断标准也不一样。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叶就可以了。茶味随人,品味随心!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普洱茶是延续千年制作工艺的茶品,传统的制茶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将普洱茶的发酵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为有氧发酵。主要体现在初制阶段,即晒青阶段。在这个阶段,茶叶中原有的叶绿素酶(chloro—phyllase)将叶绿素水解生成植醇和脱植基叶绿素,并在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催化作用下,氧化形成不稳定的邻一苯醌类化合物,然后再进一步通过非酶催化的氧化反应,出现难得的褐变现象。
在这一阶段,普洱茶的“揉捻”显得尤为重要,基本采用“重力揉搓”的方式,其目的是通过“重力揉搓”将茶叶表面的“保护膜”搓碎,再以自然晒干的方式,使空气中“怂浮”的多种微生物菌群“侵入”,完成茶叶在自然状态下的第一次“自然接种”。同时,多酚氧化酶在接触到茶叶的酚基低物而产生酶促反应,其涉及到的主要底物是黄酮类物质,如根皮苷、儿茶素、表儿茶素和基于表儿茶素骨架结构的一系列花青素配基低聚物(二聚体至七聚体)。完成普洱茶初级氧化阶段,即有氧发酵。
第二阶段为厌氧发酵。普洱茶在初制加工之后(晒青毛茶),必须将其紧压成型,即团、饼、沱、砖等,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便于后续的持续发酵,也是连接发酵的延续。普洱茶界习惯上称谓的“后发酵”就是指普洱茶在紧压成型后的长期陈化过程。
紧压成型后普洱茶的发酵与前面有氧发酵有什么区别呢?有氧发酵主要针对的是散形茶。紧压成型后的普洱茶的发酵则进入到厌氧发酵阶段。因为茶叶在紧压成型后,除了表面与空气接触外,其内部则是缺氧状态,这恰恰有利于厌氧发酵的发生;因此,普洱茶的“后发酵”基本借助的都是紧压成型的方式。
自然界中有氧菌与厌氧菌分工是不同的,有氧发酵更多的是完成一组物质的生物氧化,而厌氧发酵是将有氧发酵不能完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的过程。普洱茶的有氧发酵与厌氧发酵这两个阶段的轮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发酵链条。
因此,历史上留传下来的陈年普洱茶,基本上足以团、饼、沱等紧压成型模式出现,极少见到散形条。因为散形茶只存在有氧发酵的过程,缺少厌氧发酵的程序,必然造成散形茶后续的演变呈碳化的趋势。
很多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都经过了发酵这一步骤,但不同的茶叶发酵程度不同,它们根据这种特性还能分为全发酵茶和半发酵茶以及后发酵茶等多个不同的品种,那么生活中常见的后发酵茶有哪些呢?它与全发酵茶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想了解这些茶叶专业知识,可以参考下面的具体介绍。
后发酵茶有哪些
1、黑茶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后发酵茶,它属于外来微生物发酵,再从新鲜茶叶到干茶的加工过程中,它含有的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会得到分解氧化,但这时它的茶多酚不会大量流失,他在制成干茶以后,在保存过程中还会进行不断的发酵,这时它的茶多酚会被分解,得到的成品茶苦涩味才会变淡很多。
2、普洱茶也属于茶叶家族的后发酵茶,特别是普洱茶中的生茶,在新鲜茶叶经过高温杀青和高温干燥以后,还进行增湿堆放发酵等工艺处理,最后才能得到的成品的普洱茶,这种茶叶的发酵工艺在干燥以后,所以它也属于后发酵茶。
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的区别
1、全发酵茶喝后发酵茶,在加工工艺上有明显区别,全发酵茶属于内
2、后发酵茶叶是指茶业在前加工时加工工艺与那些不发酵的茶叶工艺一样,但它在加工后期会经过渥堆的后发酵处理,得到的成品茶在保存过程中还有一个微发酵的过程,这种后发酵茶叶在刚加工完成时,它的口感和保健功效并不出色,但它保存时间越长,口感越好保健功效也会更加出色。
说到茶的发酵,经常听到的词汇包括未发酵、半发酵、全发酵等等。对于茶来说,这些发酵级别分别对应那些品种?不同发酵程度又会让茶叶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什么是“发酵”?
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
什么是茶叶的发酵?
茶叶的发酵,即茶叶在特殊的环境中(包括酶的作用、湿热环境所产生的作用等等)茶叶体内所发生的一系列氧化、水解等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促进的氧化作用促进的茶多酚物质的变化。
与我们所熟悉的发面、酿酒的过程不同,这一过程更像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也许更应该被称作“生物氧化”。茶叶的“生物氧化“是细胞壁破损后,存在于细胞壁中的氧化酶类促进儿茶素类进行的一系列的氧化过程”。
茶叶的发酵有哪几种?
中国茶叶按照发酵程度和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四种:
不发酵茶主要指不经过发酵过程直接制成的茶叶,具有代表性的茶有碧螺春、龙井茶。
半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将茶叶中的叶绿素破坏,并使之发酵程度在20%-70%的状态,代表茶有铁观音、武夷岩茶。
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在100%的茶,多酚类氧化程度非常高,叶片由绿转红,此时便得到了全发酵的代表茶——红茶。
后发酵茶茶叶在杀青、揉捻后进行渥堆,让大量微生物参与茶叶成分的转化,得到复合多糖类化合物,形成后发酵茶独有的醇厚顺滑口感,我们熟悉的普洱熟茶便是后发酵茶的代表。
普洱茶的发酵
普洱茶的发酵,在所有茶叶的发酵中是属于比较特殊的,特殊就特殊在发酵过程分为前发酵和后发酵。
前发酵
普洱茶的晒青毛茶,在阳光曝晒的同时,实际上茶叶已经开始发酵,尤其是我们云南属高海拔区,紫外线的辐射能量很强,即使是几小时的曝晒,都足够让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发酵,再加上自然风干时,茶叶本身含水量甚高,也带动茶叶内有机物质的氧化,称为前发酵。
熟茶的后发酵
熟茶的后发酵,主要是由于不同种类的微生菌(如曲霉菌、酵母菌),在不同的湿(湿度)、热(温度)变化中生长,利用不同微生菌产生的酶类,来转化茶叶中的儿茶素、醣类、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加上菌类大量繁殖时所产生的热能,同步的改变茶叶的颜色、滋味及香味。
生茶的后发酵
由于生茶是没有经过渥堆发酵的茶,仅在前期采摘制作过程中有轻微发酵,多酚物质和儿茶素等成分保留较多。所以在后期储存时,通过干仓和温湿度的控制,阻断了微生物参与的发酵,而仅让茶叶自身的活性成分在时间作用下缓慢转化,从而获得口感上佳的老生茶。(
茶叶可以分为发酵茶和不发酵茶,那么到底是发酵茶好还是不发酵茶好呢?
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经过发酵工序的茶,可以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发酵茶具有和胃、调节人体血脂、血糖、助消化等作用。不发酵茶,即是绿茶,没有经过发酵工序,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具有抗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作用。
1、发酵茶
茶树茶芽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通过精制而成的茶,就是发酵茶。发酵茶又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发酵茶具有很好的养胃作用,对于降脂、降压等有一定的作用。
2、不发酵茶
不发酵茶,有绿茶。绿茶是以采摘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不经发酵,直接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制作工序制作而成的茶,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具有消炎、杀菌、抗衰老等作用,但是由于绿茶茶多酚含量非常高,收敛性比较强,容易刺激胃部,胃不好的人不适宜饮用绿茶。
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认识到,发酵茶和不发酵茶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没有实质性上的好坏之分,不能简答的说哪个更好,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体质来决定哪种茶更适合自己。(
编者按:《茶言观世》将不定期整理一些坊间传闻的有疑惑的茶知识,加以辨析,去伪存真!之前已经讲过,我国六大类茶根本上是以工艺作为区分的;那么坊间流传的所谓“半发酵茶、全发酵茶”等概念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必须指出:半发酵茶、全发酵茶、不发酵茶、微发酵茶与后发酵茶的概念是成立的,而这个概念的实体是“在制作茶叶时主观上有没有发酵工艺”。比如我们把绿茶称为不发酵茶,这并不是因为绿茶的发酵度(氧化度)为0,而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不存在主观意愿上的发酵过程,而是直接杀青;但是,从采摘到杀青必然有一段时间,此间茶叶中的活性酶必然会自然的促进发酵。而把黄茶和白茶称之所以称为微发酵茶,那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存在主观意愿的“微”发酵工艺,白茶的萎凋工艺目的之一便是产生轻微发酵,减少茶叶的生青味;黄茶的闷黄工艺也存在一定的促使发酵氧化的功能。把青茶称为半发酵是因为青茶不存在严格意思上的独立的“发酵”工序,但是“做青”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酶促发酵,因此只是半发酵;红茶是全发酵茶并不是因为他的发酵度高,而是因为他有主观意愿上最完整的发酵工艺,而且不杀青,整个茶叶的香味滋味的主要决定性工艺就是“发酵”。黑茶、熟普被称为后发酵茶,那是因为存在“渥堆发酵”这个工艺,而这个工序是在“杀青”之后进行的,也就是说这时的发酵不是“酶促发酵”而是“菌群发酵”,这就是与红茶发酵的最大区别。所谓的“后”发酵,是指在“杀青”之后发酵。因此黄茶其实也是后发酵。当然,我们仍然还是可以用发酵度来考量茶。发酵的程度和工艺的好坏还是有直接关系的,会在香气、茶汤和滋味中产生明显的不同。这已经关系到审评辨茶的内容,我们以后会详细介绍的。
全发酵茶就是发酵时让它尽情发酵。但非常花时间,所以制茶时都在“重萎凋” 之后,先行揉捻,如果要制成碎形红茶,也趁此机会将之切碎,然后专设一间“发 酵室”,让其在一定温度与一定湿度之下补足发酵(图1-59所以如果有人问起, 何种发酵茶的揉捻是在发酵之前从事的?答案是只有红茶,其他茶都在发酵之后, 而且都在杀青之后。由于是全发酵,所以“停止发酵”的杀青就失掉意义,在发酵后直接干燥。
红茶在“发酵室”内补足发酵以 “碎形红茶”包装成的小袋茶
如果讲究采青时的外形,制造时也不切碎,制成的就是所谓的“工夫红茶”,相 对的,切碎的就是所谓的“碎形红茶”。碎形红茶都用以包装成小袋茶用大叶种的茶树品种制成的红茶称为“大叶红茶”,用小叶种的茶树品种制成的红茶 称为“小叶红茶”。福建武夷山桐木关所生产的“烟小种”也是红茶的一种,是最后 以松枝等有香植物熏制过。“阿萨姆红茶”是以印度阿萨姆大叶种茶树制成的红茶。
除了不发酵与全发酵,剩下的就是“部分 发酵茶”,最轻度发酵的是“白茶类”,它是“重 萎凋轻发酵”做法制成的茶叶(图1-6 1一 般茶在重萎凋后,只要一搅拌就会红得很快 (也就是发酵得很重因此白茶在重萎凋后不 太搅拌,以求得轻发酵的效果,如此,得以兼 收重萎凋与轻发酵的风味。市面上常见的有白 毫银针、白牡丹与寿眉。
比白茶类再重一点发酵的是“淸茶”与“冻 顶”,如果说白茶是微发酵,那清茶、冻顶则为 “轻发酵”,是“轻萎凋轻发酵”的做法。这是 台湾的特色茶,其中清茶又名包种茶。这两类 茶不只同属轻萎凋轻发酵,且同属叶茶类,只 是冻顶要比清茶采摘得成熟一些,发酵也稍重 一些,揉捻则明显不同,清茶是轻揉捻氕成自然弯曲的形状,冻顶是中揉捻,加上 布揉,成半球卷曲的形状。
再接下来的就是“中萎凋中发酵”的茶 了,这类茶都属叶茶类,比前一类茶采摘得 更成熟些,而且都很依赖“焙火”的火工(于 “加工”项目详述\这类茶包括铁观音、水 仙、佛手与武夷山的岩茶。铁观音习惯上都 采用包布揉的重揉捻,成球状卷曲的外形; 水仙、佛手在台湾也采用包布揉的重揉捻; 武夷山岩茶则采用不包布揉的轻揉捻,成自 然卷曲的外形。岩茶是福建武夷山茶区所产 茶叶的总称,因为那个地区所产的茶有股当 地砾质壤土(岩层风化成〉的风味。除水仙、 佛手外,常听到的名茶有大红袍、 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等。
部分发酵茶的最后一类是“重萎凋重发 酵”的白毫乌龙这类茶有异于上两类茶,与第一类的白茶及不发酵、全发 酵茶一样,都属芽茶类。白毫乌龙除重萎凋、 重发酵、嫩采、轻揉捻(成自然弯曲状)外, 还希望是“茶小绿叶蝉”叮过的茶青,这样制成后才有熟果加蜂蜜的香味,也是台湾的特色茶。它一'心一叶或一心二叶,芽心带白色绒毛,初展新叶偏红,全展第三叶偏黄,颜色变化多端,有“三色茶”或 “五色茶”之称。采摘时什么样子泡开后也 要是什么样子,一朵朵花样美姿飘浮水 中,汤色又呈橘红,加上毫香、果香、蜜 香,一股娇艳的模样,外销欧洲,获得“东 方美人”的雅号。前面说过它的茶青希望 被茶小绿叶蝉叮过,所以在台湾又有“着 延茶”的别称,台湾话的“着延”是漫延 到虫害的意思。白毫乌龙又被称为“膨风 茶”,因为它从来就很高价,喝它的人会被 骂为“膨风”,“膨风”在台湾话的意思是爱排场、会花钱。白毫乌龙可谓故事最多、 称号最多的茶了。
前面说到白毫乌龙采摘时是什么样 子,泡开以后也要还原成原来的样子,这 种枝叶不分离的茶况称为“枝叶连理”〈阁 1-67 一般讲究干茶外形美、泡开水中 美的茶类都会如此要求,而这类茶也都属 于芽茶类。一方面是“芽茶”嫩采带芽心, 一心二叶,外观上比较好看,另一方面是 “芽茶”嫩采,容易干燥。若是成熟采的“叶 茶”,制成后总希望进一步将枝、叶分离 ,免得“叶基”、“茶枝”连接的部位不易干燥,一方面不利于往后的覆火与焙火,同时也不利于久放成“老茶”。 芽茶类除了后发酵茶外,较少作为“老 茶”来陈放。
近来由于人力缺乏,叶茶类不将枝 叶分离〈即俗称之捡枝〉者渐多,另一 个理由是大家强调新鲜喝,将初制茶趁新鲜时真空包装,甚至进一步冷藏,因此不将枝叶分离也没什么关系。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