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茶
春茶主要从干茶的色、香、形三个因子上加以判断。凡绿茶色泽绿润,红茶色泽乌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白毫,且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而且香气馥郁,是春茶的品质特征。
就是对茶叶进行开汤审评,作出进一步判断。凡茶叶冲泡后下沉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显黄,红茶汤色红艳现金圈;茶叶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者,为春茶。
一般来讲,春茶要比夏茶、秋茶好。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较长时期的休养生息,体内营养成分丰富。春天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其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茶多酚较少,使得春茶的滋味更鲜爽,香气更浓烈,保健作用更明显。再加上春茶生长期间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
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明显减少,滋味显得苦涩。秋茶采摘时虽然气候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使茶叶显得枯老、香气较少、叶色发黄。二者都不如春茶更有营养。
每年,市场上都会出现很多假冒伪劣的春茶,分辨春茶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看,二是湿看。
干看指在冲泡前观看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香气。春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显得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而新鲜。夏茶和秋茶则叶子松散,颜色暗,香气平和,与春茶有很大区别。
湿看就是将茶叶冲泡后,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做出判断。春茶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夏茶和秋茶在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不高,茶底薄且较硬。
春茶属于新茶,就是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唐玲光对记者说,从营养角度讲,新茶中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含量较高,易使人的神经系统兴奋,对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不良影响。另外,新茶中不经氧化的多酚类物质和醛类物质含量较多,对胃肠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胃肠功能差的人,特别是慢性胃肠道炎症患者,喝新茶易引起胃痛、胀满、便秘、口干等症状。
因此,专家建议,春茶买回来后最好放置一段时间,等茶中的多酚类物质自动氧化,对胃肠的刺激降低以后再喝。江和源还提醒大家,选购春茶时不要买太潮的,否则茶叶不易保存,很容易发霉。
二、夏茶
夏季生产加工的茶叶,即称夏茶!
绿茶色泽灰暗,红茶色泽红润,茶叶轻飘松宽,嫩梗宽长,且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香气稍带粗老,是夏茶的品质特征。
凡茶叶冲泡后,下沉较慢,香气稍低;绿茶滋味欠厚稍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杂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较强欠爽,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茶叶叶底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者,为夏茶。
夏茶,由于采制时正逢炎热季节,虽然茶树新梢生长迅速,有“茶到立夏一夜粗”之说,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使用使得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滋味显得苦涩。
春茶、夏茶与秋茶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而定的;我国绝大部分产茶地区,茶树生长和茶叶采制是有季节性的。通常按采制时间,划分为春、夏、秋三季茶。但划分标准不一致。有的以节气分: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有的以时间分: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的为夏茶。7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 不同茶季的茶叶,无论是外形和内质都有较大的差异。比如绿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色泽绿翠,叶质柔软,而且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含量丰富,使得春茶的滋味鲜爽,香气浓馥保健作用明显。而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品质最佳的。夏茶新梢生长迅速,但很容易老化。茶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味显苦涩。
三、秋茶
秋季的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香气较为平和,是秋茶的标志。
凡茶叶冲泡后香气不高,滋味平淡,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者,为秋茶。
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茶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高,叶色较黄。
所谓“要好吃,秋白露”,其实,说的是茶叶“味道和淡”罢了。
茶树由于在年生长发育周期内受气温、雨量、日照等季节气候的影响,以及茶树自身营养条件的差异,使得加工而成的各季茶叶自然品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春茶苦,夏菜涩,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这是人们对季节茶自然品质的概括。
在我国四季分明的长江中下游茶叶主产区,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划分,一般是从季节变化结合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性进行的,通常,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茶叶;7月中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由于茶季不同,采制而成的茶叶,其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对绿茶而言,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富集,不但使绿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而且保健作用也佳,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好的时期。许多名茶,诸如高级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高桥银针、君山银针、顾渚紫笋等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所以,在我国历代文献中,都有“以春茶为贵”的记载。唐代吴兴太守张文规的《湖州焙贡新茶》诗、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双井茶》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兰亭花坞茶》诗、元代虞伯生的《游龙井》诗、明代杰出书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的《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诗、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王士慎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诗中,也都有赞美“春茶为上”的诗句。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不及春茶鲜爽,香气不如春茶浓烈。相反,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喊、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泛黄,茶叶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当然,就红茶品质而言,由于夏茶茶多酚含量较多,对形成更多的红茶色素有利,因此,由夏茶采制而成的红茶,干茶和茶汤色泽显得更为红润,滋味也比较强烈,但是夏茶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这对形成红茶的鲜爽滋味又是不利的。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以供选购茶叶时作参考。
干看:主要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茶叶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乃是夏茶的品质特征。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质特征。
另外,还可以结合偶尔夹杂在茶叶中的花、果来判断,如果发现有茶树幼果,估计鲜果大小近似绿豆,那么,可以判断为春茶,因为茶树通常在9~11月现花授精,春茶期间正是幼果开始成长之际。若茶果大小如同佛珠一般,可以判断为夏茶。到秋茶时,茶树鲜果已差不多有桂圆大小了,一般不易混杂在茶叶中,但7~8月间茶树花蕾已经形成,9月开始,又出现开花盛期,因此,凡茶叶中夹杂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但通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经过筛分、拣剔,是很少混杂花、果的,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湿看:就是进行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者,为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
春、夏、秋茶如何区别?
首先是干看,即只凭视觉观其外形,从干茶上进行识别。如果初看发现有茶树幼果,估计鲜果大小宛如绿豆,可初步判断为春茶;
如茶果大小同佛珠一般,可判断为夏茶;
到秋季时,茶树鲜果已大如龙眼,一般不易混杂在茶叶中,但7-8月份间,茶树花蕾已经形成,9-10月份间,又是开花盛期,因此凡茶叶中夹杂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
通常干看时,主要应从茶叶的条索、色泽上加以判别。
凡红茶、炒青、烘青条索紧结,珠茶粒圆紧,龙井、旗枪光、扁、平、直的;
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润,芽、叶、梗肥壮,茶叶重实的,均为春茶。
凡红茶、炒青、烘青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龙井、旗枪宽大,欠光、扁、平、直的;
红茶色泽红褐,炒青灰暗,烘青乌黑,龙井青绿,茶叶轻飘,嫩根瘦长的均为夏茶。
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形瘦小,茶叶轻薄,绿茶色黄绿;
红茶暗红的,为秋茶。
其二是开汤审评,即茶叶冲泡后闻香、尝味、看叶底。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汤色清澈明亮,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带金圈的,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脉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者,均为春茶。
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红茶滋味欠厚带涩,叶底较红亮,汤色红暗;绿茶滋味苦涩,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汤色带青绿的;以及叶底薄而较硬,对夹叶相对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的,均为夏茶。
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稍带涩味,叶底常夹杂铜绿色芽叶,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为秋茶。
在我国四季分明的长江中下游茶叶主产区,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划分,一般是从季节变化结合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性进行的,通常,春茶是指当年5月底之前采制的茶叶;夏茶是指6月初至7月初采制而成的茶叶;7月中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算秋茶了。由于茶季不同,采制而成的茶叶,其外形和内质有很明显的差异。对绿茶而言,由于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头年秋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幼嫩芽叶毫毛多,与品质相关的一些有效物质,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富集,不但使绿茶滋味鲜爽,香气浓烈,而且保健作用也佳,因此春茶,特别是早期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好的时期。许多名茶,诸如高级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高桥银针、君山银针、顾渚紫笋等等,都是由春茶早期的幼嫩芽叶经精细加工而成的。所以,在我国历代文献中,都有“以春茶为贵”的记载。唐代吴兴太守张文规的《湖州焙贡新茶》诗、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双井茶》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兰亭花坞茶》诗、元代虞伯生的《游龙井》诗、明代杰出书画家徐渭(公元1521~1593年)的《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诗、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王士慎的《幼孚斋中试泾县茶》诗中,也都有赞美“春茶为上”的诗句。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于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不及春茶鲜爽,香气不如春茶浓烈。相反,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喊、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成茶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两季生长、采摘,新梢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张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泛黄,茶叶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当然,就红茶品质而言,由于夏茶茶多酚含量较多,对形成更多的红茶色素有利,因此,由夏茶采制而成的红茶,干茶和茶汤色泽显得更为红润,滋味也比较强烈,但是夏茶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这对形成红茶的鲜爽滋味又是不利的。现将春茶、夏茶和秋茶的品质特征分述如下,以供选购茶叶时作参考。
干看:主要从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上加以判断。凡红茶、绿茶条索紧结,珠茶颗粒圆紧,红茶色泽乌润,绿茶色泽绿润;茶叶肥壮重实,或有较多毫毛;且又香气馥郁者,乃是春茶的品质特征。凡红茶、绿茶条索松散,珠茶颗粒松泡;红茶色泽红润,绿茶色泽灰暗或乌黑;茶叶轻飘宽大,嫩梗瘦长;香气略带粗老者,乃是夏茶的品质特征。凡茶叶大小不一,叶张轻薄瘦小;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且茶叶香气平和者,乃是秋茶的品质特征。
另外,还可以结合偶尔夹杂在茶叶中的花、果来判断,如果发现有茶树幼果,估计鲜果大小近似绿豆,那么,可以判断为春茶,因为茶树通常在9~11月现花授精,春茶期间正是幼果开始成长之际。若茶果大小如同佛珠一般,可以判断为夏茶。到秋茶时,茶树鲜果已差不多有桂圆大小了,一般不易混杂在茶叶中,但7~8月间茶树花蕾已经形成,9月开始,又出现开花盛期,因此,凡茶叶中夹杂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但通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经过筛分、拣剔,是很少混杂花、果的,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方可避免片面性。
湿看:就是进行开汤审评,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来进一步作出判断。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显金圈;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张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者,为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绿茶滋味苦涩,汤色青绿,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红茶滋味欠厚带涩,汤色红暗,叶底较红亮;不论红茶还是绿茶,叶底均显得薄而较硬,对夹叶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此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叶底夹有铜绿色芽叶,叶张大小不一,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当属秋茶。
其二是开汤审评,即茶叶冲泡后闻香、尝味、看叶底。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汤色清澈明亮,绿茶汤色绿中透黄,红茶汤色红艳带金圈的,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叶脉细密,叶缘锯齿不明显者,均为春茶。凡冲泡时茶叶下沉较慢,香气欠高,红茶滋味欠厚带涩,叶底较红亮,汤色红暗;绿茶滋味苦涩,叶底中夹有铜绿色芽叶,汤色带青绿的;以及叶底薄而较硬,对夹叶相对较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的,均为夏茶。凡香气不高,滋味淡薄,稍带涩味,叶底常夹杂铜绿色芽叶,对夹叶多,叶缘锯齿明显的,为秋茶。
二、中耕锄草,抗旱保墒。清除杂草是夏秋季茶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茶园经春茶采工的多次踩踏,土壤表层变得坚实,应结合夏秋茶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使茶园土质疏松。夏秋季常有伏旱或秋旱,我省茶园多数分布在山坡丘陵地区,难以灌溉,可就地取材,在茶园铺草进行保墒防旱。这样既可保水,又可抑止杂草生长,杂草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夏秋季茶树主要病虫害都已进入盛发期,极易出现严重危害,导致减产减收,防治病虫害是这个季节最重要的茶事之一。主要的病虫害有茶尺蠖、茶毛虫、蛇眼蚧、小绿叶蝉、螨类等。因此,各地要定时定期进行调查,抓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采取农业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必要时采取化学农药予以控制。可选用无公害茶叶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如天王星,每亩30-50ml,兑水50kg喷雾,也可选用80%的敌敌畏、50%辛硫磷1000倍液,注意喷透喷匀。严禁使用高残毒农药。
四、因树制宜,合理采摘。采摘夏秋茶要因树制宜,采养结合。改造更新茶园和幼龄茶园宜分批打顶采,以留养为主;因生产茶园宜及时嫩采、分批留叶采。夏秋季气温高,茶叶易老化,应及时采下芽叶及对夹叶,增加采摘批次,一般3-5天采一次,可采20批次以上,以采一芽二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为主,要杜绝“老嫩一把采”和乱抓等不合理采摘方式。鲜叶中不能夹杂老梗、老叶、茶果和非茶类夹杂物。同时要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做到鲜叶原料不损坏,不发热变质。
五、精细加工,提高品级。要在鲜叶原料验收分级的基础上,严格把住加工质量关,必须按照红茶、绿茶、紧压茶、花茶以及各种名优茶的加工工艺规范精细加工制作。当前,要努力克服夏秋茶简化加工工艺粗制滥造的倾向,尽量减少茶叶中烟、焦、松、碎等问题,努力改变“红茶不红、绿茶不绿、花茶不香、名茶不名”的落后局面,全面提高夏秋茶品级。要加大夏秋茶名优茶的开发力度,要勤采、多制名优茶、高档茶、增加经济收入。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