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寿宁县乌龙茶种植与加工情况介绍

2020-12-03

按照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提出的“打造闽浙边界生态新茶乡”的总体要求,我县在2012年前要发展以铁观音、金观音为主要品种的乌龙茶基地3万亩。现将一年多来全县乌龙茶种植与加工情况汇报如下:

l、示范片建设全面展开

2007年在全县8个乡镇建设以铁观音为主的乌龙茶种植示范片1620亩(铁观音1260亩、金观音360亩),其中武曲镇承天、南岸、象岩村360亩,南阳镇下房村300亩、犀溪乡路口桥、大王前360亩,清源乡日洋浦300亩、斜滩镇斜滩村、大安乡后西溪、下党乡西山村、竹管垅乡李家洋村各100亩。示范片的建设带动了周边乡村群众发展乌龙茶生产的积极性,为2008年完成5000亩的任务奠定了基础。

2、示范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制定优惠政策从安溪县引进2家企业到我县办基地建厂房,其中,安溪祥华双秋茶场于2007年12月10日同县政府签订合同,投资100万元登记注册了“寿宁县双秋茶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已在犀溪乡路口桥村建设铁观音基地160亩,现己辐射带动了大王前村种植铁观音茶叶200亩。安溪茶商李景盛及其他股东共同出资200万元建立的寿宁县裕发茶业有限公司,在清源乡日洋浦村建设铁观音茶叶基地300亩,辐射带动周边周边村落种植500亩的基地生产。

3、落实责任,推动乌龙茶基地建设

引导海拔500米以下地区大面积改植以金观音为主的乌龙茶品种,500米以上地区可引用荒芜、衰老茶园改植铁观音,适度发展优质乌龙茶。通过5年的努力建成3万亩优质乌龙茶基地。

4、派遣人员到安溪培训,学习乌龙茶加工技术

5月2日和3日分两批派送了18名企业人员和乌龙荼种植大户分别至口安溪县祥华乡珍山村和长坑乡屏珊村的8家茶叶加工厂进行跟班学习,亲自参与茶叶制作,掌握加工技术。这批18名人员仍将到安溪继续参加今年的夏茶和秋茶的制作和加工。

Cy316.com延伸阅读

乌龙茶基地种植技术


一、基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洁净、交通方便,远离工厂、矿山、交通干道,土层深厚达1米以上,土壤PH值在4.5—6.5之间,土壤结构良好的红、黄壤,且周围没有任何污染源的山场作为绿色食品茶叶的生产基地。

二、茶树种植

1、茶园开垦。园地坡度大于15度的山场,建立等高梯层台面,台面内低外高,内有竹节沟,台面宽度大于1.5米,定植沟深达50厘米以上,根据山势地形,采取大弯顺势、小弯取直的方式开垦。同时建立茶园道路系统。便于工作和行走。

2、苗木及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抗寒、抗病虫、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苗木质量符合GB11767—1989中规定的标准,品种选用无性系铁观音、金观音、本山等适制乌龙茶的良种。

3、苗木定植。定植前每亩茶园施300公斤腐熟有机肥,施肥深度在30厘米以下,采用双行单株方式种植。

三、肥培管理

1、肥料的选择。以有机肥为主,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肥料,确保茶树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保证绿色食品茶叶质量的安全,促进园地的可持续生产。

2、肥料的使用。

(1)基肥。于每年的10—11月份采用沟施法,每亩茶园施用腐熟的菜籽饼肥150公斤。

(2)追肥。根据茶树长势而定,以氨态氮硫酸钾复合肥作为追肥,一般一年追肥二次,于当年2月和8月上旬各施一次,每次的用肥分别为30公斤,采用沟施法,即延树冠的垂直下方挖20公分的沟,边施肥边覆土,在雨天也可以撒施。

四、病虫草防治。推广茶树病、虫、草无害化防治技术,注重改善茶园环境,发挥茶园自然调控能力,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发展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农药,在生产过程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NY/T394—2000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标准、NY/T393—2000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严格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农药、肥料管理制度》操作,同时应符合安全间隔期限规定,确保茶叶产品原料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和要求。

1、农业防治:

(1)除草。在5月份、9月份各进行一次除草,去除园内害草,。

(2)深翻。隔年于10—11月份进行一次园地深翻,深度达25—30厘米,改善土壤结构,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减少翌年的病虫害发生。

(3)修剪。2月份,对采摘面上深度3—5厘米的范围进行轻修剪,除去树冠面上的小爪枝、鸡爪枝、病虫枝。

(4)采摘。生产季节根据茶树品种的要求,及时分类、分次、分批地进行鲜叶采摘,及时去除受病虫为害的鲜叶、枝条等。

(5)清园。清除茶园内、地面上的病虫枝、叶、杂草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病虫越冬场所。减轻病虫发生程度。

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茶园内有益的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在天敌繁殖期,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以减少对天敌的伤害,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的效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化学防治。禁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加强病虫测报工作,掌握茶园病虫发生动态,及时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为了保证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质量标准,根据当地茶园易发生茶小绿叶蝉、螨类等害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茶小绿叶蝉:一年防治两次

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采用2.5%联本菊脂水剂,30毫升/亩,1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喷药10天后方可采茶。

第二次:在9月中旬采用10%吡虫啉粉剂,24克/亩,3000倍,进行叶面喷雾,喷药14天后方可采茶。

防治叶螨类:一年防治一次

在茶树采摘结速后的11月底采用45%石硫合剂晶体,250—375克/亩,150倍药液进行防治。

五、茶树修剪

根据茶树生长的不同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幼龄树的定型修剪、成龄树的轻修剪和深修剪等方法,培养、优化树冠结构,强壮树体,延长树龄,提高茶树的抗病虫力。青、壮年树轻修剪一般采用平式或弧形的方式进行,去除树冠面上的小桩头、细弱枝,深度5—10厘米为宜。

六、茶叶采摘

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茶叶加工的要求,采养结合,因地制宜,分批、分期、分次地按标准适时采摘。采茶时采用提手采或机采的方式,用清洁、通风的篓筐盛装,防止鲜叶变质或与其它有害物质混合,采摘标准为小开面二、三叶采,在晴天上午9:00以后进行,2个小时左右收青一次,保证鲜叶质量。

有机乌龙茶加工


1、鲜叶原料

⑴必须来自颁证的有机茶园。

⑵要新鲜、清洁,符合乌龙茶采摘标准;鲜叶原料不夹带蒂头、茶果和老叶等夹杂物。

⑶应及时采摘,避免毁伤,及时进厂,保持原料新鲜,并按不同品种、午别、露水青、雨青、鲜叶老嫩标准验收,分堆摊放管理及时摊凉、萎凋,按加工标准及时加工,防止鲜叶原料变质。

⑷盛装鲜叶的器具,如茶篮、篓筐等应采用清洁、通气性能良好的竹具,盛装量以不影响鲜叶品质为度,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物。避免鲜叶升温、红变,影响产品品质。

⑸在鲜叶盛装、运输与贮存过程中,应注意轻压薄摊、勤翻等,以减少机械损伤。切忌重压、日晒、雨淋,严防鲜叶升温变质,影响产品品质。

2、工厂环境与设备

⑴茶厂应远离厕所、粪池、垃圾场、畜牧场、居民区,避开常规农田、常规茶园以及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等各种现实与潜在污染源。尽量做到交通方便、水源洁净、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防止可能来自本系统外的污染。

⑵车间、场地和机械应满足高峰期乌龙茶生产要求。厂房车间墙壁和地面应干净、光洁,防止有害动物、昆虫与杂物污染茶叶。

⑶厂内要设立更衣、洗涤、通风、防潮、防霉、防鼠和蟑螂以及堆放垃圾的设施,采用物理、机械和生物方法,消除苍蝇、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必须按环保要求处理厂区的加工和生活废水,彻底消除有害昆虫、细菌和有害微生物的孳生条件。加强卫生管理,制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做到生产每一环节茶叶不接触地面。

⑷加工中使用的机械、用具等设备不得污染茶叶,必须使用不含有污染物的材料制造设备,特别是茶叶造型设备,如揉捻机、炒干机、速包机、球茶机等,经常更换,清洗包揉用的布。

3、从业人员

⑴生产人员必须掌握有机乌龙茶加工操作基本要求和技能。⑵从事有机茶加工的人员在上岗前和每一年度均须体检,健康合格者才能上岗。进入工作场所必须洗手、更衣、换鞋、戴工作帽和口罩。

4、加工技术与管理

⑴有机乌龙茶加工的毛茶与精茶,在制作过程中必须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和行业加工标准。鲜叶在晒青、摇青、杀青、包揉等加工环节做到茶叶不接触地面,或铺设洁净的白布;

⑵采自有机茶园和常规茶园的鲜叶原料不得混合加工。最好两种茶叶加工不在同一天进行。

⑶有机乌龙茶加工中只允许使用机械、物理和自然发酵等方法,如摇青、凉青、堆青等;禁止使用和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色素、维生素等化学物质。可以使用经有机颁证的花卉,允许使用自然界中的无农药残留的花卉(如:桂花、栀子花)香料加工。

⑷加工厂的设备配套,布局与加工工艺流程应当合理;根据乌龙茶产品的企业标准,按原料的品种、级别、早、午、晚青等采用相应的加工工艺流程与加工技术,确保有机乌龙茶产品质量。

⑸加工厂应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如水电、太阳能、沼气等,尽量避免把木材作为茶叶加工厂的主要燃料。

⑹在鲜叶采收管理和加工中的器具与机械设备,必须防止有害物质污染茶叶,例如茶篓、竹筐等工具的保护剂(油漆),机械磨损的铜、铅等物质的污染。特别是揉捻机械和造型机械,如乌龙茶速包机、球茶机、炒干机等对茶叶的污染。允许使用不锈钢机械和食品级塑料制品工具。

⑺有机茶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如茶灰、老梗或深加工后的残渣等,要妥善处理,可经无害化处理(堆制、高温发酵)后作茶园肥料。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3506.html

上一篇:高山茶叶质量特别好是什么原因

下一篇:不同的季节该怎么喝九品墨安化黑茶呢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