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让青少年们来吃茶

2020-12-01

让青少年们来吃茶!这个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她有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是琴棋书画诗曲茶的茶,她浸润了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

时下打开电视,屏幕上充斥着这个选秀,那个PK。青少年们津津乐道于“好男儿”,“超女”等娱乐节目。更有不少追星族荒废学业,空虚度日。

呜呼哀哉!若干年后,难道由这些嚼着口香糖,喝着雪碧可乐,追求“庸俗文化”的年轻人担负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担吗?当今的世界,经济争夺已属下策,文化侵略才是上上之策。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历来信奉天地人和,以宽广的胸怀欢迎各国人民前来交流学习并相互取长补短。但我们也要警惕西方“糟粕文化”对青少年的毒害。

上海虽非产茶之地,但上海的少儿茶艺教育却在全国独树一帜并卓有成效。上海约有200来所中小学开办有茶艺课,累计培育小茶人3、4万人之多。经过几年的研究调查,学过茶艺的同学明显比没有学习过茶艺的同学懂礼貌,爱学习,尊师长。青少年茶艺的推广与重视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建议,笔者在此斗胆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M.cY316.Com

一、“重师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上海虽然已经涌现了一大批优秀茶艺教师,但在师资力量上,仍显青黄不接的状态。希望各学校能重视培养青年茶艺教师,多向名师学习,多与兄弟学校学习交流;

二、“跑茶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校每年的春游和秋游都是很好的寓教于游的好机会。如上海茶人设计的“茶圣陆羽故乡游”就吸引了大批的茶文化爱好者。在陆羽的故乡-浙江湖州,品贡茶,瞻茶圣,读《茶经》,游茶山,无疑是茶文化教育与旅游的完美结合。更是青少年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

三、“下基层”。每一个学茶的同学都是一个小小的茶艺推广员。可以安排在寒暑假的时候让这些小老师下社区、下街道,在自己周围宣传茶文化,让每一个邻居,每一个小伙伴都知道喝茶的好处,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现在青少年们上网玩电子游戏的不在少数,如果让他们爱上茶,爱上茶艺,相信能够很好的抑制这股恶习。在这方面,上海致远中学的茶艺老师带领的草木人少儿茶艺社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该茶艺社积极参与上海孤儿院的交流活动,为这些残障、智障儿童带去了富有文化韵味又充满童趣的茶艺表演,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茶艺社的小朋友也在类似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泡茶技艺,培养了助人为乐的中华传统美德。

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垃圾文化”,“庸俗文化”终将是昙花一现,而一碗清茶,终究会让青少年们涤净烦嚣、专注学习、守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期待着上海少儿茶艺在“世博会”上有上佳的表现。最后,用孔圣人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cy316.com扩展阅读

潮汕老茶脚们,这些“吃茶”暗语你懂吗?


潮州是一个饮茶之风盛行的地方。在潮汕,无论是室内厅室,还是室外的街头巷角,都可以看到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泡茶聊天。在潮汕地区,喝茶也叫吃茶,当然并不是直接将、茶叶拿起来干吃,而只是其他地方泡茶的别称。在潮汕,人们将常年泡茶的人成为“老茶脚”,这些人对于潮汕茶叶如数家珍,且对于茶桌上文化更是精通不已。

作为一枚正宗的老茶脚,总有一些关于"吃茶"的学问是你要知道的:

1、酒满敬人 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容易烫到客人的手,有时甚至会因为太烫导致茶杯掉地上碎掉,这样会给客人造成难堪。

2、先尊后卑 先老后少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茶杯不便收回,就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从最年长的开始斟起,第二遍时就可以按序斟茶。

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用食指和中指在桌面轻弹两次表示感谢。

3、先客后主 司炉最末

司炉,在这里指冲茶人,在一些严格讲究的场面,司炉要等到其余人都喝过茶了才可以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从年长者开始敬起,还需要先敬客人来宾。

4、强宾压主 响杯擦盘

客人喝茶提杯时不能把杯脚放在茶盘沿上轻磨,茶喝完放杯时要轻手,不能发出很大的声响,否则有"强宾压主"、"有意挑衅"的含义。

5、头冲脚惜 二冲茶叶

“脚惜”即“脚气”,以前相传做茶时会用脚踩,怕茶叶带有脚气味,所以要先洗一遍,洗干净了才能喝。

不过这是传说,现在的茶叶都是经过工厂加工的,但"头冲脚惜,二冲茶叶"的习惯还在,目的是醒茶、去灰尘去杂质。

6、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如果途中有新客到来,主人要换新茶冲泡,否则被认为是"慢客"、"待之不恭"。

换茶叶之后要新客先饮,如果新客一再推卸便是"却之不恭"。

7、无茶色

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换新茶,没有的话会被人认为"无茶色"。

“无茶色”有两个意思,一是茶都无色还在冲,是没有对客人尽地主之谊;二是引申为对人不恭,办事不利索,效果不显著。

8、茶三酒四踢桃二

茶必三人同喝,酒必四人为伍,游以二人最宜。

饮茶最好三人,哪怕再多人也用三个杯,大家轮流用这三个小杯喝,饮一次洗一次。

三个小杯,即为"品"字,一方面有细细品味的含义,另一方面,三个小杯也代表天、地、人,因为茶生长于田间或山头,汲取风霜雨露,集天地精华于一身,而冲茶者心平气和,享受其中,亦能泡出一壶好茶。

在盖碗斟茶前要有意漾出少许,既有敬天地之意,更含有舍得之道。先舍而后得,方可品到一杯芬芳留香的潮汕工夫茶。

一壶普通的工夫茶,却冲出了潮汕人待人处事中的讲究和睿智,冲茶的方式和味道的分享都各有韵味,这就是潮汕工夫茶的"工夫"所在。

高雅着吃茶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到妙玉与钗、黛、宝玉一干人吃茶。水是蟠香寺梅花上的雪,收在瓷坛中埋于地下有年。茶具极其珍贵。宝钗所使之杯是西晋王恺的藏品,又曾经苏学士评赏。最为经典的是讨论吃茶的行为:妙玉道:“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妙玉之吃茶观包含了“雅”观念中所必需的几个基本要素:要有历史的传统的刻痕;且不可多得,即不仅行为机会不可多得,占有量亦应十分的有限;代价通常较为昂贵;指涉对象时排除了行为发生之初的原始目的;行为人要求处于某种积极紧张的状态。

为什么要吃茶?这一发问与为什么要抽烟为什么要喝酒略有不同,因为茶并不是一种精神依赖品。如果仅仅为了满足解渴的需要,白开水就很好,如孟子所说冬日饮汤,夏日饮水之类,很没有必要先煽滚了汤再泡茶,继而等茶叶将沉未沉之际以盖碗刮吃。有一种说法是茶可以消食解腻,这一主张便有贵族化的倾向。在穷苦人看来,求一腻而不可得,焉有消解?所以穷厄之时,偶有一片大肥肉,在饭中擦来擦去,名其为“万金(斤?)油”,就无须以茶来消融化解。贵族化和高雅这两个语词有时可以相互置换,其原因即在于它们的价位都可能较为昂贵。又有说茶可以清凉解暑,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理由,因为冬天也有人吃茶。

但上述说法显然不能成为吃茶和高雅之间产生联结的满足条件,因为它们太过于工具化,相当于说读《卢贡—马卡尔家族》仅仅只是为了识字,精神上的收获未见丰厚,行为过程也可能由此变得草率,缺乏高贵的氛围,这样就有了脱离本来目的之外的品茶。品茶当然要花费时间,不过我认为费时的真正目的则是为了在拖延中等待获得尽可能多的关注和尊重,正如今天的人之于龙虾、鱼翅,绝无暗藏一角,绝无快速而沉默地独自享用,必要张扬,必要拖延缓慢。行为已上升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是一些信号、一些做派。当然这还不是高雅,高雅要求有些神秘,有些紧张,有些思想在思考,而且还要求付出足够的代价。我看东瀛的便是其极端之代表。不过即使是观看起来也深觉沉重不堪,费时巨多,礼仪繁复,只为一口茶而已,高雅固然,却大有身心惨遭蹂躏之感。

所以追求雅必须有钱有闲,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当然,最重要的是还得有道具——要有“人”予以关注、知晓,否则,一切的高雅便全部丧失了意义。

慎重“吃茶”


这里要提的“吃茶”不是南方一些地方喝茶的俗称,而是实实在在的“吃”茶,那么“吃”茶对身体是否有益呢?

吃茶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保证营养的全面,因为茶叶中的营养主要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的,后者是不溶于水的,无论冲泡多少次,都没用,所以只有靠吃茶的方式吸收这些营养。水溶性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儿茶素、维生素C、氨基酸等,脂溶性营养包括维生素E、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矿物质、叶绿素等。

脂溶性营养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举例说维生素E就有抗衰老的作用,对身体很有好处,所以吃茶很有必要,可是有人说吃茶真的很难接受,因为茶叶根本不好吃。那么可以将茶叶磨成细粉,然后掺杂到其他的食品中,比如面条、糕点、豆腐、冰淇淋等,通过这种方式,既好吃,又保证了营养。

不过要注意的是,吃茶不可过多,我们都知道喝茶可以有效防癌,可若吃茶叶太多,反倒容易引发诸如胃癌、肺癌、白血病等疾病,因为茶叶中有一种致癌成分,这种成分同样是不溶于水的,所以无论怎样冲泡,这种细微的物质都会留在茶叶中,如果吃茶叶太多,这种物质在体内积攒,对身体大为不利。

综上所述,吃茶是个好习惯,但一定不可以过度,适当的弄一些与食品掺杂食用就好,一定要控制食用量,过犹不及。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3418.html

上一篇:普洱茶的渥堆发醇工艺

下一篇:绿茶不要空腹饮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