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苍梧规范化生产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

2020-11-30
近年来,苍梧县将品牌战略作为发展六堡茶产业的突破口,积极引导经营户打造品牌,进行规范化生产。目前,苍顺、六鼎、黑石等六堡茶品牌已经成功打开市场,其中银泰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苍顺”牌六堡茶,还荣获2008中国(北京)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金奖和2008中国广州春季茶业博览会名优茶金奖,品牌战略已经成为苍梧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助推器。

苍梧六堡茶在国内茶叶市场及东南亚地区享有较高知名度,但作为原产地地域证明商标的“六堡LIUBAO”商标,在十年前就已在外地被抢注。为了解决商标注册受阻的问题,苍梧县专门派出工商执法人员到六堡茶原产地开展专项调研,了解到六堡茶的发源地是苍梧县六堡镇塘坪村黑石组。于是,该县指导和帮助茶农注册了“黑石”商标,并扶持两家经营户注册了“苍顺”、“六鼎”等商标,使苍梧六堡茶拥有自己的商标,迈出了产业做大做强至关重要的一步。

规范化生产是品质的保证,也是苍梧推行“品牌战略”的一大重点。六堡茶产业被列为梧州十大农业优势产业以来,苍梧县就将规范化生产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一方面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将规范化生产列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要求职能部门加强监督。另一方面进行招商选资,引进实力雄厚的银泰茶业有限公司、千禾茶业有限公司和公盛茶业有限公司参与开发,建立六堡茶发展的核心基地。目前,六堡茶的核心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将对周边13000多亩茶园的规范化生产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信息

小编推荐

苍梧六堡茶,茶中珍品!


说到关于六堡茶,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产自于广西地区的,是著名的广西特产,但却不知道,它具体产自于广西哪里?六堡茶的产地,其实产自于广西省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是地方山赫赫有名的传统特产。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广西苍梧县六堡茶的一些知识简介。

历史

苍梧县六堡茶,其生产历史可以说很悠久,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自问世以来,向来以“红、浓、醇、陈”而著称。早在嘉靖年间,六堡茶以它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是中国民茶,产品畅销在香港、澳门、东南亚一带;直到现在,这六堡茶依然是倡导茶叶市场的主角。六堡茶的诞生,一直以来都是当地人们主导收入。

产地环境

苍梧县的六堡乡位于北回归线北侧,年平均气温21.2℃,年降雨1500毫米,无霜期33天。六堡乡属桂东大桂山脉的延伸地带,在境内从塘平到不倚,从四柳到高枧。从梧垌到合口这些村镇,峰峦耸立,海拔1000~1500米,坡度较大。茶叶多种植在山腰或峡谷,距村庄远达3~10公里。那里是个林区溪流纵横,山清水秀,日照短,终年云雾缭绕。

制作工艺

制作六堡茶,一般都是按照传统的工艺制作的,整个制作过程也是相当之复杂的。制作六堡茶,分初制、精制两个步骤:

1、初制: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即成毛茶)

2、精制:毛茶——筛选——拼堆——初蒸——渥堆——复蒸——装篓——陈化(成品)

事实上,形成六堡茶特殊品质的也正是因为它的特殊工艺,即有绿茶的杀青,也有红茶的涡堆发酵,所以这种茶叶的风格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

六堡茶的品质特征

成品六堡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有光泽,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陈,滋味浓醇甘爽,显槟榔香味,叶底红褐或黑褐色,简而言之具有“红、浓、醇、陈”等特点。

六堡茶特殊性

六堡茶,经过多重工艺加工制作以后,新茶烈性强,色泽方面还是比较青翠的;而经过一段时间陈放后,其外形色泽黑润光亮,并且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陈、醇槟榔香味,冲泡后,汤色红浓,滋味甘醇爽滑,清凉甘甜,并且还含有特殊的烟味,叶低红褐色,柔软不易破裂。

相传六堡茶有“越陈越香”的品质,而事实上六堡茶也的确是一种耐于存放,值得收藏的茶叶种。因六堡茶是一种发酵茶,并且所采用的原料都是比较粗老的,所以很耐于存放,并且在存放过程中,茶叶里面所含的一些营养物质经过转化以后,形成了多种对身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从而导致了茶叶的 茶性温和,刺激性减少,常喝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如果你也喜欢喝黑茶,那么不妨可以收藏一些来于苍梧六堡茶吧。

为了推进茶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泰山茶产业


茶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地区的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扬光大无疑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泰山文化包含山水、帝王、宗教、民俗、风水、饮食、健康文化等,不仅自成体系,更有其它山岳无法比拟的独特之处。

山茶文化则渗透在这些文化之中,成为泰山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泰山茶产业的经济效益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技术瓶颈,所以如何进一步激发茶产业的发展潜能,进而推助茶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为泰安众多茶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推动泰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山东茶叶体系专家与泰安试验站泰山林科院召开3155工程启动会及推进会,各位专家、茶企负责人就茶园施肥、绿色防控以及茶叶清洁化加工等事宜进行座谈调研,并在泰安茶示范基地——泰山茶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茶园基地布点安排相关实验,寻找最适宜茶叶繁育的栽培技术和绿色防控机制。

泰山是中国最北的茶区,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香高味浓。但是茶树休眠期长,采摘期短,受自然、气候条件和泰山作为自然、文化、地质三世界遗产保护区对经济作物种植的诸多限制的影响,从未来泰山旅游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上看,种植面积提升空间都存在巨大潜力。为此,以泰山茶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茶企业,积极开展良种化栽培、标准化管理,率先引进珍惜茶树良种,通过建设优质高效的无性系茶树种苗繁育示范基地,取得了不错的示范成效。

通过深入交流,各茶企业负责人汇报了本企业茶园施肥、病虫害防控及清洁化加工情况,提出目前存在的茶园基础设施落后、无性系良种比例偏低、化肥和农药使用不规范、茶叶清洁化加工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各位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对下一步的茶叶的种植培育提出建设目标和总体规划,进而以点带面,促进全省茶产业提档升级。

农业部:从供给端发力 做大做强茶产业


茶是国饮,近年来我国农业部也在大力扶持发展茶产业,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表示,我国将通过深入推进茶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茶产业,把茶叶做成更优质高效、发挥品牌有事,做成畅销全球的大产业。

茶产业

唐珂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说,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2016年全国茶园面积达4300多万亩、产量达240多万吨,分别占全世界的60%、42%,均居世界第一,但生产水平较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不大、出口效益不高。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桑蚕等产业提档升级。对此他表示,我国茶产业低端产品居多,中高端和品牌产品较少,已经不能适应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改革茶产业供给端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农业部此前发布的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我国将加快品种改良,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提升茶叶机械化水平,以质增效;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创建茶叶知名品牌,培育大型茶叶集团;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绿色防控,保护茶园生态环境。

根据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农业部将优化茶叶生产区域布局,划定优质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等生产最宜区;完善茶园生产设施标准、栽培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加快制定一批农药残留国家标准。

据悉,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将于5月18日至21日在杭州举行,将为国内外茶商、企业提供贸易合作、相互交流的平台。

标准化种植带动茶企做大做强


走进山东莒南洙边镇,漫步在绿油油的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随处可见茶农忙碌的采茶身影。西夹河村茶农葛秀选一句幽默的话引来了满园的笑声:“农业标准化好啊!你看,我这0.3公顷茶园,就是标准化种植,茶树不吃化肥吃豆饼,到季节,撕巴撕巴就是钱啊。”他举起手中的一个塑料桶说:“这一小桶茶叶,就能卖个七八百元。”

葛秀选的话一点也不夸张,茶叶没实行标准化种植以前,都是零散栽种,随意管理,由于农药残留超标等原因,茶叶质量不高,因此卖不上好价钱,单产一年也就能赚个1000多元。2004年,在当地政府、质量技监局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茶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成了。实行标准化种植以来,茶叶的行情逐年看好,新鲜茶叶在最好的时候每公斤能卖到800元,一方便袋就能卖几百元,0.06公顷地一年能赚上七八千元,标准化种植让茶农彻底翻了身。

莒南县引进茶叶种植已有50年的历史,是我国北方茶区最早实施南茶北移的县区之一。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质监、农业等部门的作用,积极探索茶叶种植新技术,成功创出“矮壮法”这种适应北方气候特点的种植方法,实现了茶叶种植、管理新突破。随着茶叶种植面积不断加大,规范种植过程,提高茶叶质量,成为当务之急。自2001年起,该县协调有关单位,发动茶农,试行茶叶标准化种植,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研究,在质监等部门的全力帮扶下,编印了《莒南县洙边镇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手册》,根据茶叶生长特点,建立了种植、管理、采摘、检测、加工、包装等全过程的标准体系,洙边镇茶叶在施肥、施药等管理上都有了严格的规范,于2004年成功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示范区验收,茶叶走上了标准化种植的新路子。

如今,茶叶标准化种植课、无公害茶叶种植培训已经成为洙边茶农的必修课,质量技监局组织编写的《农业标准化知识读本》一书,在洙边镇成了抢手货。

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受益的不仅仅是茶农,而是整个产业。洙边镇茶果站站长介绍说,几年前的洙边镇茶叶市场是家家采茶、户户冒烟,从事茶叶生产的比较多,但都是零打碎敲,形不成规模。实行农业标准化以后,在质量技监局的帮扶下,制定了茶叶种植地方标准和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标准,茶厂建立了药害残留化验室,茶农按标准使用肥料和农药,大幅度降低了病虫害,降低了茶叶中的有害物质残留,也大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目前,洙边茶叶不但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也带动了整个莒南县茶叶产业的壮大。现在,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4000公顷,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农民已达2万多人,年人均收入1万多元,茶叶加工企业20多家,年产无公害优质绿茶400多万公斤,年创产值近5亿元。全县规模茶厂10多家,普遍建立了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并与茶农签订了管理购销合同,积极发展订单茶业,莒南绿茶步入了产业化经营的快车道,许多农民依靠种茶、炒茶、卖茶,住上了小康楼,走上了富裕路,茶叶生产已成为莒南县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

陕西汉中: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加快脱贫攻坚速度


陕西是我国有名茶叶出产地之一,近年来,陕西抓住“一带一路”这个机遇,引进茶行业人才、调整茶产业结构、打造特有茶叶品牌,最终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如今的茶产业已成为陕西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当地政府为了更好地发展茶产业,在陕西汉中召开了茶产业脱贫攻坚与发展战略的咨询会,诚邀茶行业专家为扶贫、发展建言献策。

咨询会

10月11日,由中国茶叶协会与陕西省农业厅联合主办的“陕西茶产业脱贫攻坚与发展战略咨询会”在汉中市西乡县举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十余位中国茶叶学会专家,分别给陕西茶产业的生产、市场营销、带领茶农脱贫增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孔明建议,陕西应该结合地域历史文化,生产绿色有机的特色农产品;要做大深加工产业,做长茶产业链,创建名优品牌;要加强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增强专家人才储备,要立足科技支撑,提高茶叶的科学技术含量。

“陕茶的特质是威猛、刚勇、霸气十足,如果我们从这样的产品中提炼出一个感性的点,那就会有很多人按照这个标签去贴,自发的去购买推广这种产品,形成口碑传播。”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姜爱芹建议,陕茶的推广营销可以把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变成陕茶的代言人,形成合力去做,让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成为品牌宣传的点。

咨询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建议,陕西要着眼于从茶叶生产中心向茶叶集散中心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让茶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重新焕发生机,把茶产业打造成既能发挥本地产业优势又能承接其他产区茶叶向“一带一路”地区延伸的平台。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仲华建议,陕西省应该进一步优化绿、黑、白、深四个茶类结构,进行区域的合理布局,放缓面积增长的速度,提高单位面的产出率。进一步扩大机械化采茶比例,降低劳动力的成本,增加依靠机械采茶所可以生产的品类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品质,通过营销模式提升品牌价值,通过业态创新提升综合效益。在市场营销方面陕茶先要做热本土市场,以西安为主的本土市场是产品营销的核心,其次要大力开拓不产茶的省份市场,同时在茶叶出口方面要进一步突破。

记者了解到,举办“陕西茶产业脱贫攻坚与发展战略咨询会”旨在汇聚中国茶叶学会的专家、教授的智慧,帮助陕西茶产业探寻转型升级、产业扶贫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陕西产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销联盟力促茶产业规范化


如果作为对茶叶没什么研究的普通消费者,恐怕进入茶馆前心里总会有些没底,因为不知道兜里该带多少钱。在从20元一杯、到几千元一罐的各类茶中进行选择之后,这茶到底好不好?有没有药残?恐怕又会成为接踵而来的疑问。这和目前我国茶叶产业没有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茶叶没有可有效实施的标准,质量、价格不稳定,茶叶安全等问题不无关系。

日前,为期1周的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圆满落幕。在其系列活动之一———产销两地战略联盟专题论坛上,北京市宣武区政府与福建武夷山、安徽黄山、江西婺源、广西昭平、四川雅安、湖北宜昌、云南普洱等共10家茶产地政府联合签署《产销两地战略合作协议》,结成“产销联盟”。茶叶销售地如此大范围与茶产地建立产销两地战略联盟,在我国茶叶行业中尚属首次。与会专家认为,这标志着中国茶叶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工作正式启动,它将进一步推进中国茶叶标准体系的建立,推动中国茶产业走上规范化轨道。

茶叶质量和标准化问题不容忽视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面积和位居全球第一的茶叶产量,这固然值得称道,但国内茶叶行业竞争比较混乱、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也很突出。这除受国际茶叶市场消费习惯及茶叶交易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外,茶叶质量和茶叶标准化的问题是重要的原因。

中国人品茶讲究“色、香、味、形”,而“国外更在乎品质,而不太追求外形等”。北京贵士伟业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曙光说:“英、法、瑞士等国对茶叶的检测标准都非常严格,国内很多茶叶由于药残超标而出不了国门。贵士基地设在江西婺源县,之所以婺源绿茶是出口畅销商品,正和山区茶园多在海拔800米以上,植被保护完好,土质肥沃,无任何污染有关。”

然而,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并不会成为茶产业普适的发展方式,要想有效促进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加快国际化进程,尽快建立中国茶叶标准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才是硬道理。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认为,长期以来,中国茶产品一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因为茶叶标准包括茶的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标准、产品卫生标准等具体内容,涉及到产销两地相互衔接问题,因此产销联盟将极大推进茶叶标准体系建立。而为了提高中国茶的整体品质,为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建立一套完善的茶叶质量追溯体系已迫在眉睫。茶叶质量追溯体系以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为核心,包括包装、标签、索证、检测、认证等多个环节。该体系的建立将推动中国茶产业走上规范化轨道,进而从源头上提高茶产品质量。

科技+品牌运营模式备受关注

要想在茶产区和销区之间实现市场繁荣和茶农致富“双赢”,有一部分人的作用至关重要,那就是活跃在产销两地的大量茶商。他们一手牵引着广大茶农,一手指引着广大消费者。“在马连道地区,马连道、京马、京闽、更香、茶缘等10个专业茶城已经建成,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000多户和海外的10余家茶商在此落户,茶行业年交易额已超过18亿元。”宣武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刚介绍道。在马连道众多的茶商中,陈昌道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最初进驻马连道时只是个租柜台的小人物,老家的茶产业也处于低端状态。但短短几年间,他却建立起了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茶具、茶叶衍生品开发、生产、销售;加盟连锁经营、网上购茶、茶文化研究推广及茶叶深加工为一体的茶叶综合性集团企业,不仅迎合了消费者的需要,也带动了家乡茶产业的发展。

这离不开他将科技、品牌与现代化的管理相结合,创建的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陈昌道说:“以前家乡的茶叶种植很粗放,一家一户想咋种就咋种。再加上众多的小茶厂加工技术落后,加工能力小,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品质跟不上。当地所有的小茶厂都无品牌,管理落后,小茶厂又没有销售通路,所以当地整个茶产业收入都不高。那时的茶青叶的收购价每公斤才一块五。”

他的做法是在北京打通销售通路,再回去发展基地,带动茶农增产又增收。“回去后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摆脱落后的生产与加工模式。”陈昌道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自己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种植高标准、无公害的茶叶,包括建设生态茶园。然后进行品种改良,淘汰附加值低的品种,种植如玉观音、铁观音等‘新’品种。同时采用先进的茶园管理技术,施有机肥、采用先进的灌溉、防虫等技术固然会提高成本,这就要求卖出较高的附加值来。”在加工方面,陈昌道更是不惜血本,他在家乡建起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引进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杀青机、冷冻脱水干燥机等设备,所有车间全程电脑跟控。他还与离公司仅20公里远的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全面合作,装备了各种茶叶品质审评、农残卫生、理化检测仪器和设备。

品牌是产品的生命,质量是品牌的保证。陈昌道用3年时间将冠以“御茶园”字号的店铺发展到60多家,另外还设立了3家大卖场。现在老家的茶青叶也卖出了每公斤3元至50元不等的好价儿。

打造品牌要讲科学不搞玄虚

一直以来,各地宣传自己的品牌往往会首先讲一段动人的故事或者美丽的传说。本次活动的承办方负责人张普随说:“玄虚的、无从考证的东西太多往往令人不能信服。纵使有些茶打出贡品的旗号,但曾经的贡品并不代表现在就没有农药残留。宣传品牌还要实实在在地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汪曙光也说:“茶的有机成分可以鉴定,哪些茶包括哪些氨基酸、维生素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以进行量化。”

在陈昌道的经营理念中有一条叫“科学说茶”。他说:“由于茶的历史性、品质不确定性和无法比拟性,加之别有用心的茶商宣传迷信传说,使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任何一种茶都可以科学地分析它的内在成分,由此推断它的品质,从而为消费者提供适合自己的茶叶,正确引导消费者。”

也许现代茶商们不再去说神女或仙人的故事,而是真正脚踏实地地研究怎样让人们喝到放心茶、健康茶,因为玄虚的故事不但老外不买账,就连咱们自己,恐怕关注点也不在于此了。

受降雨影响 广西苍梧六堡茶受到不同程度浸泡


六堡茶是我国黑茶中的精品,茶性十分温和,长期适量饮用对身体具有强大的保健功效作用,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茶叶市场中享有较高的美誉。6月下旬,广西苍梧县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苍梧县六堡镇因此出现严重洪涝灾情,洪水淹没了镇区许多楼房的一层,镇上的企业、合作社、六堡茶经销店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各村茶园、苗圃也发生了塌方、洪水淹没的情况。

7月1日,记者从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中心获悉,据不完全统计,六堡镇六堡茶产业受灾造成经济损失约2895万元,另有因为交通、通讯未通无法统计的农户初步预计经济损失约400万元,全部合计约3295万元。

茶叶

此次洪涝灾害对六堡镇茶叶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企业、合作社的生产机器被浸泡或冲走,部分茶园、苗圃被淹没或坍塌,将对未来两年的茶叶产量产生影响。有相当部分合作社以及茶农收藏的六堡老茶、六堡茶被洪水冲走,造成六堡镇现存的老茶存量骤减。

记者了解到,洪灾过后,苍梧县全力以赴抓好灾后重建各项工作。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中心相关人员积极到各茶园、苗圃基地指导茶农做好茶树、茶苗的抢救和移栽等技术性工作,特别是灾后病虫害防治工作,尽量降低茶树的损失。此外,苍梧县相关部门也将对被洪水浸泡的茶叶进行销毁,杜绝泡水或受潮的茶叶流向市场,守住苍梧传统六堡茶的质量底线。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2932.html

上一篇:选购乌龙茶

下一篇:鲁迅笔下的茶,是一种茶外之茶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