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网

不同普洱茶品质特征分为特级和一到十级

2020-11-23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极品砖(饼)茶、7266七子饼、宫廷、礼茶、特级;中档次茶如:7576熟饼、7432青饼,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低等级是六到十级的散茶。

普洱茶按各自不同的品质特征分为特级和一到十级:

特级外型条索紧直较细,显毫;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叶底较褐红细嫩。

一级外型条索紧结稍嫩,较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肥嫩。

三级外形条索紧结,尚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柔软。

五级外型条索坚实,略显毫;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匀,尚柔软。

七级外型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八级外行条索肥壮,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九级外型条索粗大尚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十级外型条索稍松,色泽褐红稍花;内质汤色深红,滋味平和,香气平和,叶底褐红稍粗。

级别的划分是一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润,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

cy316.Com精选阅读

普洱茶春茶、夏茶和秋茶的特征不同季节的普洱茶各有什么特征?


春茶:春茶又分早春(明前)和正春(明后)两种。

早春茶(明前茶):采摘季节应该在公历的3月5日左右,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就是“惊蛰”这一天开始的,茶树冬眠了整整一个冬天,经过春雨这么轻轻一浇,苏醒过来吐出嫩芽。

早春茶的大规模采摘是在3月20日左右也就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那时的茶树大部分都发第二茬芽了。早春茶的采摘工作在“清明”过后十天左右就结束了。

正春茶(明后茶):早春茶的采摘结束后就到了采摘正春茶是时候了这时候也到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随着降雨量的逐渐增加,茶树再次发出新芽。至此正春茶(明后茶)开始采摘到5月20日也就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小满”的前一天春茶就全部采摘结束。

春茶:条索肥嫩紧实,芽毫丰满,色泽乌润灰白,嫩度优于夏、秋茶;汤色金黄、橘黄或淡黄,明亮剔透,银豪涌动。香气沉稳,日光味鲜明。滋味清醇,茶汤入口茶气饱满,口腔收敛性较强。

夏茶(雨水茶):每年5月5日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夏“此时春茶采摘以接近尾声到了5月21日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小满”就进入夏茶的采摘了,夏茶是一年之中产量最高,采摘季节最长的,从“小满”到立秋后的“白露”前都是夏茶。

夏茶:条索肥硕紧结重实,芽长紧细显毫。色泽乌褐油润稍显灰带花。汤色黄亮,银毫飘逸。香气平和沉闷,略有水腥味。滋味平和,茶汤入口稍淡薄,苦底较重,口腔收敛性强。

秋茶(谷花茶):“立秋”后的“白露”随着降雨量的减少,天气也逐渐转凉了,这时就进入了秋茶的采摘季节了,同时茶花也基本含苞欲放了。秋茶从“白露”到“霜降”后“立冬”前采摘就结束了。

秋茶:条索紧结粗大,稍显芽毫。色泽乌黑油润稍显灰带棕。汤色清亮。香气飘逸,多有松烟味,滋味纯和,茶汤入口柔和,苦、涩味稍重,口腔收敛性强。

不同季节普洱茶的品质特点不同


茶的品质特点是由茶的品质成分决定的。除了茶树品种的遗传因子决定茶叶品质基础外,其品质成分的变化与茶树生长发育的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产生了茶叶品质的季节性变化,形成不同季节普洱茶的不同特点。

从茶叶品质成分的季节特点来看,主要反映在氨基酸和儿茶素的变化上。春茶由于茶树的氮代谢占优势,因此氨基酸的含量明显较高,结果导致氨基酸含量与儿茶素含量的比值相应提高。春茶的另一个品质特点是果胶的含量较高,它与茶叶的外形、色泽和茶汤滋味的醇度有关。

茶叶的主要品质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等,都因季节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茶叶的芳香物质含量也因季节变化而不同。据分析,每100克鲜叶干重,春茶的芳香油含量有5.8毫克,夏茶有2.4毫克,秋茶有4.0毫克。这说明,春茶的香气是最好的,在秋高气爽之时,茶叶香气也常常得到改善。

春茶、夏茶、秋茶三季茶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有的以节气为标准,分为清明至小满为春茶,小满至小暑为夏茶,小暑至寒露为秋茶。有的以时间为标准,分为5月底以前采制的为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采制的为夏茶,7月中旬以后采制的为秋茶。茶树由于受品种、气候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的影响,每年茶区不同季节采制茶叶的时间是有区别的,大致是由南向北逐渐推迟。此外同一茶区,甚至同一茶园,每年采茶的时间也因气候、管理等原因有所不同。

不同的古茶山 普洱茶品质特征各有千秋


普洱茶的生茶,其品质特征往往由不同产区的区域气候环境条件决定。云南普洱茶产区的古茶山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这些古老的茶叶产区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域小气候特点。

由于不同的海拔、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周围植被、日照、降雨条件的不同。使各古茶山的茶叶品质出现非常大的差异。如:西双版纳的易武古茶香高馥郁,滋味回甘;老班章古茶茶气刚烈,厚重醇香;普洱的景迈古茶茶香浓郁,性烈、味醇厚;邦崴古茶汤色清澈明黄透亮,香气四溢、挂杯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清甜润口;临沧的勐库茶具有条索肥厚、芽峰显豪、滋味醇厚、回甘绵长的特点;冰岛古茶茶汤金黄油亮通透,香气带花香或蜜香,饮之回甘生津强烈,香甜感极好,持久耐泡。这些独特的品质特征,都是由于各古茶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形成的。

所以,了解各产区茶叶的品质特征对我们正确判断古树茶的真伪非常重要。龙生茶业公司为了积极推广云南古树茶产品,专门对云南古茶山的茶叶品质特征进行认真研究,并开发生产了宋聘牌的茶马古道系列古树茶产品。

云南普洱茶原始物种的茶树分为三个代级


云南的原始物种的茶树,被人类发现-利用-驯化-小规模种植-大规模商品性种植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代级。

在规模种植之前,茶树的利用、驯化和种植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满足农户自家的生活需要。茶树的种植呈现“单点群落”和“茶、林共生”的特点,尚未出现“茶园”的种植形态,断代时间应该在宋以前。

唐以后宋开始,随着华夏文化进入盛世,制茶工艺逐渐形成,饮茶渐渐形成文化风气和日常需要,茶叶进入商品交换的时代。云南地处偏远,比起中原地区更晚。

虽然云南500年以上的古茶树资源不断被发现,而且分布极广,但真正人工连片成群栽培、呈现出商品性规模种植的古茶园,树龄一般在200~500年之间,规模从几亩到几十亩不等,树间距一般五市尺(1.67米),挖穴单株种植,或与其它林木共生。这些小规模种植的古茶园保留至今,成为云南茶园的第一代级,总面积不足全省茶树种植面积的2%。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南糯山古茶园、景迈山古茶园、冰岛古茶园等。

云南茶园经济的第二代级,出现在清朝至民国时期。1897年1月2日,法国首先在云南思茅设立海关。1902年5月8日,英国也在思茅设立海关。那时,中国茶叶占世界茶叶贸易量的95%,1912年~1923年,经由思茅海关出口的云南茶叶,价值白银110,210两。1939年,顺宁(今凤庆)茶园14748亩,1949年凤庆全县茶园面积31500亩,年产茶叶500吨。同时期的版纳茶区,因为政策引导和战乱、疾病的原因,没有与临沧一起发展起第二代级的茶园经济,甚至茶叶种植、交易逐渐衰落,很多第一代级的茶园被荒落甚至毁灭,最典型的当数曼松王子山古茶园。云南茶园经济的第三代级,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并且在经济封闭年代,成为中国可以大量换取外汇的三种商品之一,发展至今,面积超过200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

云南第三代级茶园的特点一是面积大产量高,二是“等高条植,矮化密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高优生态茶园,正在孕育着云南第四代级茶园的雏形。

普洱茶,从疯狂到崩盘用了十年


与传统的“喝茶要新鲜”的观念不同,香港回归后,精明的内地茶商发现香港人更偏爱越陈越香的云南普洱茶。在东南亚,许多华人的茶庄里也经营普洱茶,而且生意火爆。彼时,普洱茶在内地却还是冷门产品。

普洱茶成为游资追捧的对象并非没有道理。普洱茶生长条件独特,对气候条件要求严格,生长时间长,产量却有限。此外,由于生产商相对分散和闭塞,普洱茶价格被严重低估。2004年,买一公斤铁观音、乌龙茶的价格,可以买10公斤以上的普洱茶。

来自广东、香港和台湾的三股力量,将股市的招数用到了茶市。茶厂和经销商联合坐庄,稀缺的普洱茶因此从普通消费品不动声色地成为茶商的赚钱工具。

炒作路线有着十分周密的计划:2000年前后,进入大陆的港台茶商首先雇佣大批收茶人前往云南各城市的茶厂、茶庄甚至边远村寨收购老茶,收购成本非常低,最初两年每公斤的收购价甚至不超过10元。三年左右,云南大部分的陈年老茶被收购殆尽,每个庄家至少拥有数百吨存货,市场七成以上都被庄家控制。

垄断资源后,庄家介入云南茶厂的并购重组,牢牢控制了上游生产厂家。稀缺性和不断高企的价格吸引了众多散户入市,但庄家却有条不紊地逐步出货。随着炒作资金的撤离,茶市迅速崩盘,跟风进入的散户、企业和茶农都成了这场游戏的牺牲品。

如何能选购到高品质的普洱茶?


选购普洱茶大家可能经常都会遇到很多烦恼的事儿,让人最头疼的就是,面对品类繁多的产品压根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到底买哪款茶,哪个牌子的茶好。或者经常担心买到是假货或者是有问题的茶。我们给些小建议,或许能帮到您!

一、从产品信息下手

1、选产地:普洱茶在云南有三大产地:西双版纳、普洱茶区(原思茅)、临沧等所产的普洱茶质量都较好。

2、选有优质产地生产的普洱茶:生茶各个山头都有特点,不一定哪个山头一定强,哪个山头的就一定弱。熟茶以勐海产的最好,勐海县由于特定的气候条件,发酵的熟普洱茶质量最好。

3、选诚信企业:具有商业诚信的企业一般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明码标价,选择这些会更放心的。

4、选择知名品牌:品牌的认可不能光看广告,更重要的是看企业或品牌的口碑,所以应该多看多听多认知,才能形成对品牌的全面认识。

二、从产品特征和属性下手

看完听完认知产品的外部信息,接下来就要对茶认真的鉴评了。最重要做好五个事项:看、闻、观、品、试。

1、看干茶

从茶种看,例如困鹿山、倚邦大小叶混生,制成品的条索就会显紧细。景迈、贺开、勐宋等茶山中有不少中叶型,条索也比较紧细。

条索的形成与茶种、制法有直接关系,品鉴时一定要对各茶区茶种、制作习惯有所认识才行,如果有标准样就更好。

2、闻茶香

看完条索色泽后,要闻茶香。不同茶山的茶香型、强弱有别,生态茶与古树茶区别明显。老树茶香闻之有沁人心脾的感觉,生态茶有清香飘忽的感觉,劣质茶则有霉味、呛人等不舒服的气味。

3、观汤色

制作工艺正常的茶其汤色是透亮的,根据存放时间呈现黄色或金黄或黄红或栗红色。其正常汤色变化应该是1-5年汤色黄绿向金黄转变,5-10年金黄向黄中带红转变,10年后黄红向栗红转变。

4、品滋味

第一杯茶汤咽下之后,请集中注意力,感受口腔里的回甘、生津具体准确位置。判断好茶的标准包括:香、甜、滑、顺、回甘、生津。一般而言,茶区越往南则茶气茶味越强,茶气茶味强的茶多在澜沧江外的勐海、临沧等。

5、闻杯底香

杯底香主要用于鉴别是否老树茶。大部分生态茶杯底香较弱,有一些矮化古树茶如果周围生态环境较好也会有好的杯底香。杯底香分热香和冷香,其强度与持久度与茶树的树龄和生态环境有关。

6、看叶底

正常的普洱茶叶底是色泽一致,不软烂,无杂色,10年内黄绿向黄栗转变,10年后黄栗向栗色转变。如果叶底有焦糊边、焦片,是杀青锅温过高;如果有黑硬的梗、叶,是毛茶时受潮霉变;如果叶色正常但是软烂则是加水发酵过;如果叶底有红色、红边,是鲜叶时或揉捻后轻度闷到,酶的催化作用使其变红。

7、试耐泡度

耐泡度与茶叶中的内含物质的量有关,可能还与茶叶的物质结构有关。在实际冲泡中,生态茶耐泡度则明显低于老树茶。古树茶由于树龄、采撷量、根系与吸收养分的关系等因素,其内含物明显高于生态茶。

需要指出的是,古树茶和生态茶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只针对不同品饮口感品质的要求,而以劣质茶冒充普洱茶,以生态茶冒充古树茶则另当别论了。

当然,这些是我们总结出的一些建议,或许不全面准确,只是希望能帮助广大普洱茶爱好者能少走弯路,更多的还是需要多学习多品鉴,多交流多分享,这样才能不被“忽悠”,买到适合自己的好茶!

普洱茶原料与制程的演变:从号级茶到七子饼


(一)原料

通过对于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时期茶品的了解比对,号级茶使用原料应为栽培型古树茶,茶区以古六大茶山为主。印级茶原料以接近百年的荒地茶(野放茶)夹杂栽培型古树茶,产区以勐海南糯山为主。1970年代开始的七子饼时代,则以群体种生苗为原料,这样的原料最后一批使用的就是八十年代后期生产,俗称“雪印”的7532,以及第一、二批8582。云南省于1985年开始大量种植无性繁殖良种茶,第一批量产茶品就是在1989年至1990年后生产的7542、7532、8582、8853等。

2004年开始普洱茶市场在大陆飞速发展,云南大叶茶茶菁价格上涨,开始出现供不应求,越南菁、缅甸菁、四川菁、广东菁、湖南菁掺杂其中,市场却无辨识能力。茶菁的使用变化,体现了时代背景与利益纠葛。

(二)制程

普洱茶毛茶大多由农民自家制作交予茶庄、茶厂,这种生态一直至今都是如此,拥有自有茶园和初制所,满足鲜叶与毛料需求的大型厂家毕竟不多。而每个农户加工过程与品质并不稳定,这也是普洱茶品质难以稳定的原因之一。

号级茶

号级茶时代的普洱茶制程,如手采、萎凋、铁锅杀青、土灶蒸压、石模压制等制程并无太多争议与变化。需要思考的,彼时烘房与烘干设备并不普及,紧压茶品如何进行干燥?

一般而言,号级茶时期紧压茶成品干燥有三种形式:

1、自然阴干,在十一月至隔年五月之间,湿度相对较低,茶品可在5~6天内自然阴干,而后进行包装。

2、直接日晒干燥。

3、微干后包装日晒。有些茶庄在紧压后阴干1-2天,而后竹壳筒身包装后直接日晒。

成品的干燥方式对于茶质有直接影响。以目前了解,若非阴干而是以直接日晒的方式,三五年后会导致茶质薄弱。而在当时茶叶的品饮方式以鲜饮为主,并无刻意追求陈化转化的意图,故而有多种干燥方式并存的现象。

印级茶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制作工艺有所规范与记载,制程上大多与老茶号差异不大,然而在原料使用与品管上有别于老茶号的参差不齐,从整件的红印、蓝印、蓝铁可以观察其使用茶菁级数、饼模等品管较为严格。而根据进出口公司志曾提到,茶品干燥适宜长时间阴干方式进行,从这点大约可以了解此时国营厂已经了解成品干燥应避免日晒紫外线所引起的茶品劣变。

七子饼

勐海与下关茶厂自1973年开始就拥有现代烘房的雏形,已知在雨季紧压茶品的干燥,只要控制温度与通风性,亦能达到干燥效果而不使茶品劣变,这点从进出口公司志与厂志可以发现茶品含水量问题与干燥度相关。然而自1999年开始,因为紧压车间与干燥烘房一直没有增加,在市场需求扩大之时,烘房温度开始不断升高,从35℃开始不断上升至六七十摄氏度。高温烘干同样带来了对于茶叶内质的损害。

早年普洱茶因为需求量不大,采摘时间大多以旱季春茶与秋茶为主,后来因为普洱茶市场的兴起,市场需求增量过快,导致了鲜叶采摘过度以及现代化茶园管理对于茶树的伤害。以外省茶菁充数、毛茶、紧压茶的高温干燥、高温杀青、过度重揉捻,都是造成普洱茶品质问题的因素。

从号级茶到七子饼:普洱茶原料与制程的演变


原料

通过对于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时期茶品的了解比对,号级茶使用原料应为栽培型古树茶,茶区以古六大茶山为主。印级茶原料以接近百年的荒地茶(野放茶)夹杂栽培型古树茶,产区以勐海南糯山为主。1970年代开始的七子饼时代,则以群体种生苗为原料,这样的原料最后一批使用的就是八十年代后期生产,俗称“雪印”的7532,以及第一、二批8582。云南省于1985年开始大量种植无性繁殖良种茶,第一批量产茶品就是在1989年至1990年后生产的7542、7532、8582、8853等。

2004年开始普洱茶市场在大陆飞速发展,云南大叶茶茶菁价格上涨,开始出现供不应求,越南菁、缅甸菁、四川菁、广东菁、湖南菁掺杂其中,市场却无辨识能力。茶菁的使用变化,体现了时代背景与利益纠葛。

制程

普洱茶毛茶大多由农民自家制作交予茶庄、茶厂,这种生态一直至今都是如此,拥有自有茶园和初制所,满足鲜叶与毛料需求的大型厂家毕竟不多。而每个农户加工过程与品质并不稳定,这也是普洱茶品质难以稳定的原因之一。

号级茶

号级茶时代的普洱茶制程,如手采、萎凋、铁锅杀青、土灶蒸压、石模压制等制程并无太多争议与变化。需要思考的,彼时烘房与烘干设备并不普及,紧压茶品如何进行干燥?

一般而言,号级茶时期紧压茶成品干燥有三种形式:

1、自然阴干,在十一月至隔年五月之间,湿度相对较低,茶品可在5~6天内自然阴干,而后进行包装。

2、直接日晒干燥。

3、微干后包装日晒。有些茶庄在紧压后阴干1~2天,而后竹壳筒身包装后直接日晒。

成品的干燥方式对于茶质有直接影响。以目前了解,若非阴干而是以直接日晒的方式,三五年后会导致茶质薄弱。而在当时茶叶的品饮方式以鲜饮为主,并无刻意追求陈化转化的意图,故而有多种干燥方式并存的现象。

印级茶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制作工艺有所规范与记载,制程上大多与老茶号差异不大,然而在原料使用与品管上有别于老茶号的参差不齐,从整件的红印、蓝印、蓝铁可以观察其使用茶菁级数、饼模等品管较为严格。而根据进出口公司志曾提到,茶品干燥适宜长时间阴干方式进行,从这点大约可以了解此时国营厂已经了解成品干燥应避免日晒紫外线所引起的茶品劣变。

七子饼

勐海与下关茶厂自1973年开始就拥有现代烘房的雏形,已知在雨季紧压茶品的干燥,只要控制温度与通风性,亦能达到干燥效果而不使茶品劣变,这点从进出口公司志与厂志可以发现茶品含水量问题与干燥度相关。然而自1999年开始,因为紧压车间与干燥烘房一直没有增加,在市场需求扩大之时,烘房温度开始不断升高,从35℃开始不断上升至六七十摄氏度。高温烘干同样带来了对于茶叶内质的损害。

早年普洱茶因为需求量不大,采摘时间大多以旱季春茶与秋茶为主,后来因为普洱茶市场的兴起,市场需求增量过快,导致了鲜叶采摘过度以及现代化茶园管理对于茶树的伤害。以外省茶菁充数、毛茶、紧压茶的高温干燥、高温杀青、过度重揉捻,都是造成普洱茶品质问题的因素。

革登(莽枝)普洱茶品质的特征


革登(莽枝)普洱茶品质的特征: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口感类似。上颚香甜微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树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莽芝有茶王树,较五茶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清·阮福《普洱茶记》和《普洱府志》的这两段记载,表明了拥有“茶王树”的革登茶山,在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中的代表性特征和悠久的植茶用茶历史,并以此而著称于国内国际茶界。

历代史籍中,革登茶山和莽枝茶山有分有合,其因主要是,两茶山都有较其他茶山更古老的代表性古茶树,又由于两茶山交织相连,难分你我,而且面积不大。有鉴于此,本文即将两山合称为“革登茶山”。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生长型态与茶种:云南省中小叶种栽培野生茶。

革登茶山位于勐腊县象明乡西部,包括今象明乡的安乐和新发两个村委会辖区,东与易武、曼腊乡接壤,南与勐仑镇相连,西与景洪市勐养镇、基诺山乡交界。历史上的莽枝(芝)茶山、牛滚塘茶山(今安乐)等均属于革登茶山范围。茶王树的存在,证明了革登茶山悠久的茶山发展历史。曹仲益《倚邦茶山的历史传说回忆录》一文中说:革登“奇特的茶王树,生长在新发寨背后的山顶上,据老人讲,这棵茶王树在光绪初年,每年尚可产茶六至七担之多。民国初年,其根部枯干尚存。《勐腊县志》也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株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清代中期是革登茶山的繁荣时期,茶园总面积达6000多亩,茶叶产量达100多吨。革登茶山区域的海拔最高点是山神庙为1950米,最低的磨者河与小黑江交汇处最低海拔565米,著名的石粱子孔明山”诲拔1722米。悬殊的海拔差异,构成了立体型的气候奇观,其气候大致分为三等:一是低海拔温暖型,如磨者河与小黑江交汇处一带;二是中海拔较温暖型,如曼林、曼松;三是高海拔偏冷型,安乐、石梁子孔明山、曼拱一带。古茶区山高谷深,磨者河、罗梭江等纵横,冬季雾多,云雾缭绕,区域内常年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8.20C。土壤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土、紫色土.土质都呈微酸性反应。土壤pH值4.5-6.5之间,兼少量石灰性反应。特点是: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有机质腐殖质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5%以上;土壤透气性好、水分含量中上,有机质含量高;另外,在湿热作用下由于侵蚀浅薄少故而土层深’厚,能为茶树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养分足、茶树根深叶茂。

革登茶山至今保存有古茶园3232亩(其中安乐1616亩,革登560亩,莽枝1056亩),在海拔1360米处,保存有一株较大的古茶树,乔木型,树姿直立,树高6.3米,树冠直径5.6米,基部围1米,属于普洱茶种,树龄300年左右。革登小叶茶古茶,学名(Camelliaslnensls),小乔木型,树姿半开张,树高5.4米,树幅4.5x4.8米,叶形椭圆形,叶面平,叶身平、叶质稍硬,叶色墨绿.叶缘平,叶尖钝尖,叶齿浅密锐,叶直立状着生,叶基楔形,叶脉7-8对,芽叶色泽翠绿,芽叶茸毛多。

四个特征,快辨普洱茶品质


什么样的普洱才算好呢?

喝到一款普洱茶时,心中多少都会有这样疑惑。

不论这茶说的多么好,最基本的一点辨别是:适口。

适口,指的是入口舒适,是指茶的苦、涩、香、甜等几个基本口感搭配得刚刚好,品饮时不会让人产生过苦、过涩、过甜等不良感受。

虽然我们常说“不苦不涩不是茶”,但如果在品饮时只感受到了苦,那么说明这款普洱茶的内含成分不平衡,偏苦涩类的物质含量过多。

一款好的普洱,它的各种物质间的搭配应该较为平衡,往往不会表现出持久不散的苦涩味,而是表现为茶汤口感饱满,喝了让你感觉到舒坦。

回甘也是评判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特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甜味回来了。其实就是茶汤入口时苦涩味居上,但随着时间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涩味,最终以甜味结束的一种味道。

总结了一下,茶友们可以这样理解:

开始:苦涩味>甜味

随后:甜味>苦涩味

最后:甜

不过,仅仅有回甘并不能代表着这是一款好茶,因为很多普洱茶都有回甘,有些等级很低的茶,也是有回甘的。

一般来说,回甘强、回甘持久才能算好。

汤水顺滑的普洱更好喝,汤水“顺滑”,表现在茶汤入口后不干、不燥,夸张点说像人体还没开始吞咽汤水就已经到了喉咙的错觉,形象地说就是如巧克力般,丝丝顺滑的感觉。

顺滑的基础上有层次感,特别是新茶,茶汤入口后,在舌尖是一个滋味,在舌面又会是另个滋味,舌根又会不同。

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汤口感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就是有层次感的表现。

百人口中有百味,掌握了基本的辨别方法后,还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选择适合的茶叶,才是一个真正会喝茶的茶客。

优质普洱茶的品质特征,一起来分级!普洱茶如何辨别好坏?


导读:为了使广大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普洱茶时,能选购到自己满意的茶叶,首先应该确定要购买的是散茶还是紧压茶?是高档还是低档(价格范围)?然后运用有关普洱茶品质鉴定的方法,详见《想喝好普洱,选购有技巧》一文,结合各种普洱茶的品特征来进行选购。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普洱散茶有普洱金芽、宫廷普洱、礼茶、特级及一到十级等。下面将各级普洱散茶的品质特征介绍如下,作为选购普洱茶的参考。

普洱金芽:单芽类,全部为金黄色芽头组成,包泽褐红亮,条索紧细,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回甘,叶底细嫩、匀亮。

宫廷普洱:外形条索紧直细嫩,金毫显露,色泽褐红(或深棕)光润;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或有槟榔香、桂圆香、甜香等)滋味浓醇、回甘,叶底细嫩,褐红。

礼茶:外形条索紧直较嫩,金毫显露,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浓醇,叶底细嫩,褐红。

特级:外形条索紧直较细,显毫。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叶底褐红较细嫩。

一级:外形条索紧结稍嫩,较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厚,香气浓纯,叶底褐红肥嫩。

三级:外形条索紧结,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厚,香气浓纯,叶底褐红柔软。

五级:外形条索紧实,显毫。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匀尚柔软。

七级:外形条肥壮,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微粗。

八级:外形条索粗壮,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稍粗。

九级:外形条索粗大尚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较粗老。

十级:外形条索稍松,色泽褐红稍花。内质汤色深红,滋味平和,香气平和,叶底褐红粗老。一般普洱茶外形应具有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或带灰白色)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醇浓,爽滑回甘,叶底红柔软,经久耐泡等特点。

普洱紧压茶除内质特征相同外,外形还具有:形状匀整端正、棱角整齐,模纹清晰,不起层掉面,洒面均匀,松紧适度的特点。

从号级茶到七子饼 普洱茶原料与制程的演变


(一)原料

通过对于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时期茶品的了解比对,号级茶使用原料应为栽培型古树茶,茶区以古六大茶山为主。印级茶原料以接近百年的荒地茶(野放茶)夹杂栽培型古树茶,产区以勐海南糯山为主。1970年代开始的七子饼时代,则以群体种生苗为原料,这样的原料最后一批使用的就是八十年代后期生产,俗称“雪印”的7532,以及第一、二批8582。云南省于1985年开始大量种植无性繁殖良种茶,第一批量产茶品就是在1989年至1990年后生产的7542、7532、8582、8853等。2004年开始普洱茶市场在大陆飞速发展,云南大叶茶茶菁价格上涨,开始出现供不应求,越南菁、缅甸菁、四川菁、广东菁、湖南菁掺杂其中,市场却无辨识能力。茶菁的使用变化,体现了时代背景与利益纠葛。

(二)制程

普洱茶毛茶大多由农民自家制作交予茶庄、茶厂,这种生态一直至今都是如此,拥有自有茶园和初制所,满足鲜叶与毛料需求的大型厂家毕竟不多。而每个农户加工过程与品质并不稳定,这也是普洱茶品质难以稳定的原因之一。

号级茶

号级茶时代的普洱茶制程,如手采、萎凋、铁锅杀青、土灶蒸压、石模压制等制程并无太多争议与变化。需要思考的,彼时烘房与烘干设备并不普及,紧压茶品如何进行干燥?一般而言,号级茶时期紧压茶成品干燥有三种形式:

1、自然阴干,在十一月至隔年五月之间,湿度相对较低,茶品可在5~6天内自然阴干,而后进行包装。

2、直接日晒干燥。

3、微干后包装日晒。有些茶庄在紧压后阴干1~2天,而后竹壳筒身包装后直接日晒。

成品的干燥方式对于茶质有直接影响。以目前了解,若非阴干而是以直接日晒的方式,三五年后会导致茶质薄弱。而在当时茶叶的品饮方式以鲜饮为主,并无刻意追求陈化转化的意图,故而有多种干燥方式并存的现象。

印级茶

1950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成立,制作工艺有所规范与记载,制程上大多与老茶号差异不大,然而在原料使用与品管上有别于老茶号的参差不齐,从整件的红印、蓝印、蓝铁可以观察其使用茶菁级数、饼模等品管较为严格。而根据进出口公司志曾提到,茶品干燥适宜长时间阴干方式进行,从这点大约可以了解此时国营厂已经了解成品干燥应避免日晒紫外线所引起的茶品劣变。

七子饼勐海与下关茶厂自1973年开始就拥有现代烘房的雏形,已知在雨季紧压茶品的干燥,只要控制温度与通风性,亦能达到干燥效果而不使茶品劣变,这点从进出口公司志与厂志可以发现茶品含水量问题与干燥度相关。然而自1999年开始,因为紧压车间与干燥烘房一直没有增加,在市场需求扩大之时,烘房温度开始不断升高,从35℃开始不断上升至六七十摄氏度。高温烘干同样带来了对于茶叶内质的损害。

早年普洱茶因为需求量不大,采摘时间大多以旱季春茶与秋茶为主,后来因为普洱茶市场的兴起,市场需求增量过快,导致了鲜叶采摘过度以及现代化茶园管理对于茶树的伤害。以外省茶菁充数、毛茶、紧压茶的高温干燥、高温杀青、过度重揉捻,都是造成普洱茶品质问题的因素。

《不同普洱茶品质特征分为特级和一到十级》一文由茶经网CY316.com普洱茶栏目提供,我们力求提供优质的2022普洱茶相关知识点,以及准备大量关于普洱茶相关的专题,如:一级普洱茶

文章来源:http://m.cy316.com/c/5261538.html

上一篇:包头姑娘飞来贵阳学茶艺

下一篇:六安瓜片的冲泡方法及对应的茶俗

相关推荐 更多 +

最新更新 更多 +